瓜州传统主导产业是粮食产业,瓜州农业发展的后起之秀是棉花产业。新中国成立后,全县粮食生产几年上一个新台阶。196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5万亩,1983年达到18万亩。1989年,荣获商业部颁发的“全国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县”奖杯。1995年,全县粮食亩产过千斤,达到504公斤。1997年,播种面积15万亩,商品粮4710万公斤,创历史新高。
20世纪60年代,瓜州棉花生产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怀重视,之后全县棉花种植面积和区域逐年扩大。1998年,全县11个农村乡镇普遍种植棉花。全县立足棉花产业优势,建成棉花加工企业30棉花地瓜州优质玉米家,所产皮棉以品质优、成熟好、色泽亮、无“三丝”(麻、毛、塑料等异性纤维)、适纺性能好,占领国内市场一定份额,产品远销冀、鲁、豫、川、陕、滇、湘、苏、粤等十多个省市;棉花产业链逐步延伸,建成1万锭棉纺厂和4万吨棉仁油脂蛋白加工企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农作物种植粮食作物全县始终把推广优良品种作为提高粮食产量重要措施来抓。1986年后,小麦品种进行第六次更新换代,主要推广高产、耐旱、抗倒伏、抗病害的优良品种。先后引进20多个品种品系试验种植,确定西片乡镇主体栽培78152-6、武春121号,搭配种植新春2号、酒春3号等。东片乡镇主体栽培78-11,搭配种植7717等。甘春18号、20号属于高蛋白品种,适宜全县种物华天宝棉田中国蜜瓜之乡证书植。2000年后,小麦面积剧减。玉米先后引进种植中国农科院上单2号、美国 DK743等品种。2001年后,引进推广种植饲用型玉米中原单36号。
棉花主要推广中晚熟、高产、抗逆性强优良品种。1986年,引进新疆石河子69-1(后定名新陆早1号),1988年全面推广。1994年,引进新陆早4号、新疆军棉1号。1998年后,全县乡乡植棉,棉花品种呈现多乱杂种植局面。2002年后,城郊三乡主栽品种新陆早12号。
瓜类汉代以来,瓜州就以盛产美瓜闻名。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西晋《广志》云:“瓜州瓜大如斛,御瓜也,甘胜糖蜜。”民间还有“瓜州蜜瓜救张骞”的传说。瓜州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类生长和瓜糖分积累,所产西瓜、甜瓜含糖量分别达到12%和16%以上。20世纪80年代,种植面积扩大,商品率提高,远销北京、上海、广州、长春、香港等城市,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1986年,西瓜品种以苏3、兰州P2、红优2号为主,甜瓜有甘农大73-2白兰瓜、美国白兰瓜、哈密瓜、当地农家品种小白瓜和铁蛋瓜等,籽瓜主要甜瓜西瓜是靖远1号大板。是年,全县种植食用瓜11816亩,平均亩产3000公斤,最高亩产6000公斤,亩产效益2000元以上。1991年,在第二届中国丝绸之路嘉峪关瓜州赛瓜节上,瓜州蜜瓜获两个铜牌奖杯。1992年,在兰州赛瓜节上甜瓜获二等奖,瓜州西瓜获三等奖,甘肃省人民政府评命为省级优质农产品。2001年后,籽瓜仅零星种植,西瓜和甜瓜种植面积稳中有减,外引优良品种增多,瓜类品质提高。西湖乡新蜜杂系列硬皮甜瓜,河东乡黑蜜系列无籽请报告,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安西县“中国蜜瓜之乡”。
林果业种植瓜州栽培经济林果木树种有4科(蔷薇科、葡萄科、鼠李科、胡桃科)7属 (苹果属、梨属、李属、葡萄属、枣属、枣现属、核桃属)13种100个品种。
李广桃20世纪70年代引入瓜州,为普通变种,果面无茸毛,阳面有紫红色晕,皮薄,果肉细密,汁液多,离核,甜酸适度,营养高,含糖量17.6%,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
早酥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人瓜州,果实苹果大,卵圆形,果皮黄绿色,阳面有红晕,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爽口。8月中、下旬成熟,为早熟珍品。
无核白葡萄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瓜州,果穂中等,平均重337克,果粒中小,椭圆形,黄白色,果皮薄脆,肉浅绿色,无核,半透明,脆甜,含糖量22.4%,出干率30%以上。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
锦丰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瓜州,黄绿色,果实大,果皮薄,果心小,果肉细脆,汁多味甜,微香,口感爽脆,含糖量高于原产地。极耐贮藏运输,贮后风味尤佳,品质上等。9月中旬成熟。
富士苹果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瓜州,条红型,果面着色鲜红,外观稍好,含糖量15.1%,肉质脆甜,风味佳,贮藏期6个月以上。
特色农业种植曰光温室生产日光温室属于保护地栽培形式,用于反季节蔬菜生产。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湖乡中沟村个别农户试种温室蔬菜,当地市场从此冬季销售夏季蔬菜。1990年,推广建造第二代日光温室,有拱圆形和琴弦式两种,以琴弦式为主,种植油菜、韭菜、茄子、辣椒、西葫芦、黄瓜、芹菜等。2000年,引进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日光温室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建设示范点3个,温室20座。2003年,在瓜州新区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曰光温室17座,发挥日光温室生产科研、培训、教学、示范作用。
制种业瓜州光热资源和隔离条件有利于农作物良种繁殖。20世纪80年代后期,县内外种子企业陆续在瓜州建立良种繁殖基地,主要开展小麦、胡麻、棉花良种繁殖和玉米、瓜菜杂交制种。2001年后,种植棉花效益看好,制种面积减少,当地一些种子企业将制种基地逐渐迁移至酒泉、张掖等地。
啤酒原料瓜州啤酒原料生产主要是啤酒大麦和啤酒花,分布在三道沟、河东、腰站子、布隆吉4乡镇,产品销往饮马农场等地。2002年,河东乡、三道沟镇相继建起了啤酒花生产基地。
籽瓜孜然大蒜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道沟、河东、锁阳城等乡镇种植籽瓜,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2000年后,因效益不及棉花.很少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片乡镇引进种植孜然。2000年前后,三道沟、腰站子等乡镇种植紫皮大蒜。
食用菌瓜州出产野生蘑菇,形如平面伞状,直径小则4厘米~5厘米,大则20厘米以上,春夏季生长,小宛、北干沟等地较多,当地居民采集鲜炒食用或晾干菜,人人喜食。20世纪80年代中期,县科委、县农技推广中心引进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利用棉籽壳、油饼加菌种,配制产蘑菇。该项技术推广后,出现众多蘑菇种植专业户,人工种植的蘑菇批量进入蔬菜市场,四季畅销,货源充足。20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人工种植的香菇、木耳(干)、银耳(干)、袋装保鳞金针菇等瓜州草原广阔,东南片乡镇历史上就是半农半牧区。家畜主要饲养牛、羊、猪、马、驴、骡、骆驼等动物。家禽专业户和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畜牧养殖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村支柱产业。
畜牧业品种肉牛牛曾经是瓜州农民最宝贵生产资料之一。历史上养牛主要是为了拉车、耕地等田间作业役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牛的役用功能弱化,养牛转向生产肉类等畜产品,耕牛饲养量逐渐减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母牛作为肉牛杂交改良母本饲养,公牛阉割育肥出售。2000年,县上把牛羊产业确定为农村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良种肉牛。
肉羊1986年后,全县肉羊快速发展,畜产品价格逐年攀升,农民养羊积极性高涨。1998年后,示范推广舍饲精养,加快周转,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2000年后,养羊业逐步由传统放牧固32个千只种羊场,发展百只羊场899个,肉羊饲养量55万只。2009年被甘肃省政府确认为全省养羊大县。
奶牛1986年,县园艺场饲养奶牛11头,向县城居民提供鲜奶,奶牛养殖逐步发展起来。到2005年,各乡镇都有奶牛养殖,全县奶牛养殖户152户,饲养量393头。
大畜瓜州除牛之外大畜还有马、驴、骡、骆驼,主要用于生产运输和农田耕作。随着农业机械普及,役畜逐渐减少,饲养量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驴、骡个别农户饲养,仅用于放牧骑行。骆驼毛肉兼用,个别大户放牧饲养,数量稳中有增。
生猪瓜州农村家家户户养猪,为城乡居民提供肉食品,积造优质农家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养猪作为农民主要家庭副业得到大力发展,专业大户逐步涌现。随着市场肉方式向舍饲养殖发展,各级扶持发展大场大户,建立舍饲养殖示范小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种草与养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发展模式。2003年,县上将草畜产业确定为农村重点产业,投资150万元扶持草畜产业发展,提出“土种变良种,单胎变多胎,放养变圈养” 草畜产业发展新思路,引进小尾寒羊等多胎多仔繁殖快优良品种4万只,建成千只种羊繁殖场32个,当年全县肉羊饲养量超过50万只。2004年,县上提出 “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思路,巩鸡养鸡是瓜州传统家庭养殖业。20世纪80年代家家户户养鸡,品种为肉蛋兼用型土种鸡。养鸡作为主要家庭副业,得到各级大力倡导,并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大场。1998年后,县内市场大量调入商品肉鸡、鸡蛋,养鸡业效益下滑,养殖场所剩无几。
配合饲料瓜州传统饲养猪鸡以单纯饲喂麸皮为主,辅之以野生饲草,畜禽生长缓慢,猪出栏周期长,鸡产蛋率低。
1986年前后,全县大力推广配合饲料、直线育肥科学养殖技术,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县城粮食仓库建成全县第一家配合饲料加工厂,以玉米、麸皮、油饼、骨粉、食盐等为原料科学配方,年产配合猪饲料150万公斤,满足城乡养殖户食品需求增大,生猪购销价格逐年上扬,养猪业快速发展。配合饲料、添加剂、直线育肥、暖棚养殖等科技措施广泛应用,生猪生产由传统饲养方式向科学养殖发展。1998年后粮食大面积减少,生猪养殖逐渐下滑,市场供给肉品布隆吉、瓜州等粮管所先后办厂生产配合饲料,供应本乡镇农户饲养猪鸡。2000年后,因原料不足,基层粮管所停止配合饲料生产,酒泉、武威、兰州等地生产的猪、牛、羊颗粒配合饲料大量进入瓜州市场。
饲草氨化青贮长期以来,瓜州农民主要以小麦秸秆饲喂家畜,适口性差,利用率低。
1989年,推广应用麦草氨化技术,将麦草切碎,用尿素进行氮化处理,增强牲畜适口性,减少饲喂浪费。1995年后推广玉米秸秆、甜菜叶青贮技术。到2005年,全县规模养殖场普遍应用氨化青贮技术储备饲草。
饲草种植20世纪80年代,瓜州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试验小麦地套复种箭舌豌豆、毛苕子等绿肥,封冻前翻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000年,各乡镇普遍在小麦地里套种紫花苜蓿,因秋后缺水,种植效果不佳。2003年,全县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重点,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转变。
山鸡、三黄鸡、鹤鹑、鸵鸟、鹅等非传统养殖禽类,数量不多。
养蜂1985年,县园艺场首创养蜂200箱,在瓜州及玉门黄花农场等地流动放养。随后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提高,生产蜂花粉、蜂王浆、蜂胶。
肉兔瓜州早期农民家庭养兔,自养自食,没有形成商品。1986年,东巴兔乡兴起养殖长毛兔,只是先期出售种兔者受益,所产兔毛无人收购停止饲养。之后个别引进哈白兔、獭兔饲养,不久自然消失。2002年,三道沟镇创办齐亚肉兔养殖场,出售商品兔肉和种兔。2004年,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周边农户饲养肉兔,建立肉兔养殖协会,形成饲养、供种、科研、疫病防治、销售系列化生产和服务。
獭兔2005年,南岔镇南岔村引进獭兔种兔,建起全县第一家獭兔养殖场,以生产獭兔皮为主,皮肉兼用,每张兔皮价值70元,经济效益良好。
(张掌印)养鱼双塔水库及坝后鱼塘是全县鲜鱼主产地,常年产量200吨,供应县特禽1986年布隆吉乡畜牧站养鸭200只,持续数年。同年县畜牧站从兰州引进火鸡,通过培育饲养生产性能测定试养成功。1995年后,一些农户自发引进养殖黑凤鸡、珍珠鸡、观赏鸡、七彩瓜州境内矿藏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金、银、铜、铁、铅、锌、锰、钛、钒、铬、镁(白云岩)、镍、钨、钼、锡、砷、铍、铌、钽、铼、镓、镉、硅石 (脉石英)、石灰石(大理岩)、萤石、芒硝、磷、硫、盐、蛇纹岩、橄榄石、重晶石、石棉、白云母、石墨、滑石、硅灰石、花岗岩、冰洲石、水晶、煤等40余种。探明或基本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矿产地29处,其中黃金矿22处,铁矿3处,银矿2处,猛矿2处。到2005年,已发现的140处矿产地中,40处已由地勘单位详査或勘探,其余矿产地只进行不同程度普査或初査。矿产地密度为5.63个/千平方公里,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1000亿元,资源丰度为417万元/平方公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前最可观。
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北山地区,南部、中部较少。北部分为照东一玉石山、金沟井一花牛山和白墩子一石板墩3个矿产集中区,矿产储量占全县70%以上;中部矿产集中分布在南岔一小宛南山一带;南部分布于岳家口子一独山子和青石峡一红口子等地。
有色金属全县已探明有色金属矿产地31处,其中大型炼镁白云岩矿床2处,中型铅锌银矿、钼矿床各1处,小型铜(砷)矿床1处,铜矿点12处,铅锌矿点8处,钨、钼矿点各2处,镍、锡矿点各1处。
贵金属全县共发现贵金属矿产地46处,其中金矿床37处,银矿点6处,其他3处。
黄金生产县境内金矿资源丰富,已发现金矿床37处,黃金矿藏储量居全国第六位。瓜州开采砂金矿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开采岩金矿。1986年,全县年生产黄金过万两。1989年,进入全国100个洪金大县之列。1997年,全县工业企业生产黄金931公斤,创历史最高。黄金生产成为20世纪90年代全县工业经济支柱,为全县财政扭补工程如期实现和财政收入上台阶锁阳是一种名贵中药材,素有173“沙漠人参”之美称。锁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寄生于白刺属植物的根上,肉质茎埋于土中。春末夏初,紫红色的穂轴伸出地面,于5月一6月开花,结实,随即枯死。药用全草,以冬季的品质最好,故民间有“三九锁阳赛人參”的美誉。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锁阳大补阴气,益精血,利大便,润燥养筋,治痿弱。”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锁阳含有18种氨基酸和17种生理活性成分,富含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能促进人体细胞新陈代甘谢,具有抗病毒、延缓衰老和提高人体肃免疫力的作用。
史瓜州境内多处生长锁阳,锁阳城一话带的锁阳最好。瓜州县研制开发的锁阳干、锁阳酒、锁阳精、锁阳冲剂、锁阳咖啡等系列产品,是探亲访友、居家宴饮书的保健饮品和中外游客参观旅游的首选礼品。2004年5月,根据瓜州县申请报告,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瓜州县“中国锁阳之乡”。
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苁蓉又名大芸,为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寄生于梭梭(肉苁蓉)和红柳 (管花苁蓉)根上。茎肉质,圆柱状,黄色。表皮呈鳞片状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在茎下部排列紧密,上部较疏松而渐长,黄色或淡褐黄色。中医称其为地精或金笋,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素有 “沙漠人参”之美誉,历史上曾是西域各国上贡中原朝廷的珍品。瓜州县是苁蓉的主产区之一。
苁蓉入药,由来已久。它甘而性温,咸而质润,具有补阳不燥、温通肾阳补肾虚,补阴不腻、润肠通腹治便秘的特点。正因为它补性和缓,才有苁蓉(从容)之称。苁蓉分草苁蓉和肉苁蓉。草苁蓉叶茎黄褐色,花淡紫色; 肉苁蓉叶茎黄褐色,花紫褐色。
(张掌印)旅游资源瓜州旅游事业正在兴起,旅游资源丰富。全县有文物景观30余处,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10处。经多年保护开发建设,20世纪80年代榆林窟向游人开放,1995年后锁阳城、塔尔寺、东千佛洞、桥湾故城、白虎关等向游人开放。自然景观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是观光、避暑、休闲度假的好地方。1996年后,旅游企业及个人投资建设接待设施,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旅游。瓜州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和革命遗址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桥湾文物陈列馆1992年,县博物馆建成桥湾文物陈列馆,对外开放,展出人皮鼓、人头碗、象牙造像(象牙佛)复制品、安西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和东千佛洞精华壁画临摹品,以《康熙夜梦桥湾城》故事进行文化包装,挂名“康熙怒斩贪官处”,吸引游客驻足参观。景区内分布着汉代长城烽燧、古墓群、永宁寺、古井遗址等。1995年,酒泉地委确定其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以《康熙夜梦桥湾城》故事为背景,布置展厅,酒泉市委确定为全区干部警示教育基地。
锁阳城景区1995年,锁阳城景区建成简易接待设施,接待中外游客。景区内分布着锁阳古城、古代农田水利遗迹、烽燧、古墓群、古窑址、房屋遗址、塔尔寺、转台庄子等历史文物。锁阳城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唐古城之一,有国内最完整的古代农业溉灌体系,周围有锁阳、红柳、铃铛刺等自然植被和风蚀台地、祁连山等自然景观。
白虎关纪念馆白墩子,又名白虎关。1996年建成白墩子纪念馆,展岀以玄奘取经、薛仁贵命丧白虎关传说和西路红军西征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绘画、照片,以及西路红军使用过的牛皮公文包、电台外壳和炮弹、大刀等物品。2000年,补充《丝绸公路南侧东西约9公里的狭长地段。褐色地面上矗立起高低参差土丘峰陵,犹如人头疙瘩、狮身人面、千驼奔走,又似云朵、蘑菇、金字塔、鬼蜮魔城,人行其间,恍入千年荒冢之中。作为最典型风蚀地貌之一,雅丹地貌被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浪柴沟垂钓和餐饮娱乐场所。
桥子东坝双凤泉四季长流,在群山环抱中形成一片绿洲,泉水清澈甘甜,富含多种天然矿物质。每到夏秋季节,10平方公里大的山坳里,空气清新,碧草如茵,芦苇荡漾,瓜果飘香。方圆2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古代窑址,有汉代引水槽工程遗迹、瓮棺葬遗址各1处。
塔尔湾位于原桥子乡境内,距县城68公里,始建于清代。东千佛洞湖和五泉湖脑无数眼露头泉水,流经数十公里汇集形成月牙形湖湾,湖边红芦苇摇曳,百年古柳依湖横卧,坝内鱼群荡游,泉水清凉甘甜。桥子东坝坝体用红柳与沙砾石黏土层层叠加而成,经百年沧桑,仍坚固不溃。每到盛夏,观光旅游者来此荡舟垂钓,休闲避暑,颇具情调。
布隆吉雅丹地貌名。四面环山,无数露头泉水汇聚成涓涓细流,形成大片天然草场湿地。芦苇、红柳相映生辉,野生动物频繁出没。旅游景区推出“饮天然矿泉水,吃自助手抓肉,品纯鲜家常餐,赏原始田园景”等特色旅游项目,县内外游客相继来此休闲、避暑、观光、旅游。
(张掌印)公路干线公路1993年,国家确定的70条公路主干道,3条经过安西(今瓜州)境内:G312线经安西桥湾、双塔、小宛、北大桥、柳园、星星峡,县境路段257公里;G215线起红柳园经西湖乡,县境路段84公里;G313线起北大桥经县城、十工、甜水井,县境路段60公里。1999年,G313线改为省道314线。1991年,柳园至敦煌段改建为二级公路。1995年,柳星段改建为二级公路。1996年,北大桥至柳园段改建为二级公路。2004年,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国家主干道嘉峪关至安西段高速公路、国道西(西宁)库 (库尔勒)公路安西至敦煌段开工建设。安敦路2006年8月建成通车。
县乡道路1986年,全县县乡公路有5条,全长170公里。到2005年,随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县乡公路重新整合为4条,即玉布公路(玉门镇至布隆吉)、安锁公路(十工至锁阳城镇)、安南公路 (县城至南岔)、双石公路(双塔水库至石包城)。4条公路瓜州境内总长198公里,其中油路188公里,砂砾路面10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
乡村道路1996年以后,乡村道路陆续铺筑油路。到2005年,全县乡村道路总长560公里,其中油路65公里,砂砾路495公里。
铁路兰新线瓜州段东起疏勒河,西至红柳河,过境路段227公里。1995年,兰新铁路武威南至吐鲁番复线建成通车,遂将今瓜州境内车站撤并为11个,依次为疏勒河、河东、桥湾、柳沟、安北、石板墩、峡口、柳园、小泉、大泉、照东。其中,疏勒河和柳园站为客货站,桥湾、安北、大泉为货运站。2004年前均属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2005年,修建敦煌铁路自柳沟站出线。5月26日,疏勒河至柳沟段移交兰州铁路局管辖。
疏勒河车站位于三道沟镇,为三级站。1995年以前,上下行列车均在此停靠上水,列车提速后取消特快列车停靠。1997年后,铁路系统深化改革,裁减该站职工150人,随将家属1020人搬至哈密。2005年,上下行客车12对,年发运旅客6万人次,货物吞吐量3.9万吨。
柳园车站原属三级站,1998年柳园站新建客运大楼,设有普通候车室、软席候车室、贵宾候车室、售票大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等。2000年7月1曰,柳园车站更名为敦煌车站,并升为一级站,2006年1月1日恢复柳园车站,日通客运列车15对,旅游旺季增开1对旅游专列,年发运旅客35.2万人次,年货物吞吐量300万吨以上。
瓜州车站2005年3月16曰,破土动工。2005年12月8日,敦煌铁路全线铺轨完成。2005年,瓜州县投资911万元,完成瓜州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建成全长1.5公里瓜火路道路工程。2006年3月2日,敦煌铁路试通车,3日上午8点20分由兰州发往敦煌首列客车抵达瓜州,瓜州车站举行隆重通车庆典仪式。2006年8月6曰,敦煌铁路正式通车,开通兰州至敦煌、嘉峪关至敦煌两对客车,瓜州车站正式启用。
(张掌印)界风库”之称,具备大规模开发风能的优良条件。据气象部门最新风能评估结果表明,全县风力资源量大质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高,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6.2米/秒,平均风能密度达397瓦/平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地处祁连山和北山夹击平原地带,待殊的地貌形成了一条“喇叭状”的风带,是甘肃省风能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素有“世179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蒙新高原结合部,其荒漠植被、动物种群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十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建立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993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纳为首批网络成员,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确定具有国际意义的生态保护系统重要保护地点。
地理位置保护区总面积80万公顷,分南北两部分。南片与玉门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邻,面积40万公顷。南高北低,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滴水山海拔3547米,为瓜州县境内最高峰。北片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接,东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接壤,西与敦煌市相连,面积40万公顷。南北高,中间低,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最高峰一一红石山海拔2334米。属典型荒漠戈壁地貌。
草原资源保护区内温性荒漠类草原占84%,低湿地草甸类草原占14%。草原植物57科、345种,可供家畜食用牧草205种。绿洲区草甸草原主要分布在西湖、瓜州两乡和南岔镇以西至县界,截山子南榆树圈以西至芦草沟,腰站子以西至榆树圈梁,南至长沙岭,面积267.88万亩。
植物资源据统计,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60科、192属、362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56科、188属、356种,特殊固沙植物30余种,锁阳、甘草、麻黄等药用植物100余种。保护区主要以泡泡刺、红砂、黑柴、珍珠以及盐生草甸、芨芨草、芦苇草、苔草、桂柳、胡杨、麻黄等为保护对象,其中国家一类保护植物裸果木,国家二类保护植物胡杨、梭梭、甘草、胡黄连等,地方重点保护植物桂柳、麻黄、苁蓉、锁阳等尤为珍贵。
动物资源瓜州动物区系以中亚荒漠动物类型为主,南部山地与青藏高原动物区系有一定联系。保护区内以山地、砾石、戈壁、沙漠、草甸等动物群为主的脊椎动物有157种、26目、55科。列入《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名录》的有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蒙古野驴、雪豹、北山羊、金雕、胡兀鹫、小鸨、口黑鹳7种,占保护种数的15.92%;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草原斑猫、鹅喉羚、岩羊、盘羊、猞猁、天鹅、鸢、雀鹰、鹗、黄爪隼、燕隼、灰背隼、红隼、长耳鸮、雕鸮、小鸮、暗腹雪鸡、大鵟、蓑羽鹤、灰鹤等20种,占保护种数的72%。列入《国际濒危181动植物种贸易公约》规定保护的有14种,占瓜州脊椎动物种数的72%。列入 《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有42种,有赤麻鸭、针尾鸭、凤头麦鸡、家燕、灰沙燕、红尾伯劳、大白鹭、普通秧鸡、绿头鸭、绿翅鸭、赤膀鸭、赤颈鸭、琵嘴鸭等,占瓜州鸟类种数的38.3%。重要经济动物有裸鲤、鲫鱼、狐、中亚兔、毛腿沙鸡、赤麻鸭、绿头鸭、白骨顶、高山雪鸡、鹅喉羚、石鸡、岩羊等62种,占保护区动物种数的39.5%。
昆虫资源保护区境内有昆虫308种,隶属98科13目。其中:鳞翅目77种,占25%;鞘翅目66种,占21.4%;直翅目52种,占16.9%。保护区昆虫属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与干旱环境相适应,大多数昆虫都有耐旱的生理特点,依赖特殊代谢方式直接从食物中获得水分,或直接吸食食物汁液。荒漠昆虫体色灰暗,与小环境十分协调,不同环境栖息不同种类昆虫,形成不同昆虫生态类群,主要以山地草原、砾石戈壁、沙漠、湿地、村庄农田昆虫生态群为主。
湿地资源河西内陆水系有浮游和底栖生物105属(种),其中保护区水域中有56属(种),占53.3%。保护区内有植物345种,其中见于湿地或低洼春季有积水环境的有201种,占58.26%。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160种,其中见于湿地环境的有87种,占54.4%。《湿地公约》定义的水禽在保护区有44种,已知保护区有浮游植物6个门,34属(种);硅藻种类最多,有19属(种),占55.9%;有浮游动物22种,底栖动物8属。保护区湿地不仅是众多水禽栖息繁殖地,而且是众多鸟类迁徙途中的停息地,它们在这里补充能量。湿地中芦苇、芨芨草、小獐毛、獐毛等可作造纸纤维,香蒲、芦苇和芨芨草可用于编织器物,泽泻、灯心草、香蒲、水烛等可医治多种疾病。
水资源保护区内主要河流疏勒河由降雨、融冰和融雪补给,水量充沛,在区内流程50.75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94亿立方米;榆林河(又名踏实河),汇集肃北县石包城露头泉水,流入南片保护区边缘,区内流程36.25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55亿立方米。地下水丰富,泉眼众多。南片主要来自昌马河、榆林河渗漏补给,北片主要由降水和山洪渗入补给。汇集泉水和地表水塘坝54座,用于灌溉和人畜饮水。
气候资源区域内气候资源丰富。风大,强劲,持续时间长。平均风速2.84米/秒,风向稳定,风能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正受到广泛重视和开发利用。日照充足,年日照百分率多年平均为73%, 在国内名列前茅。大于等于100摄氏度的平均积温3295.32摄氏度,属热量充沛地区。
(张掌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2001年9月,中国农科院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安西(今瓜州)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西部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建立万亩示范乡镇7个,千亩示范村38个,百亩示范点41个,推广农作物新品种、肉牛羊改良等10项技术。示范县的建设成果曾被制作成多媒体演示了《加强院地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汇报交流。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建设,2003年确定在瓜州新区建设占地面积200亩中国农业科学院安西农业科技示范园,集设施、节水、生态农业,教学示范.旅游观光为一体,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水平。当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完成选址,返租农户承包地200亩,期限20年,建成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及17座日光温室,以现代科技组装生产。
2004年,示范园区引进农作物新品种72个,其中棉花32个,瓜类25个,蔬菜8个,牧草7个。开展瓜类优质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棉花黃枯萎病、棉铃虫综合防治,棉花套种甜瓜、高梁、芝麻、大豆、玉米,棉花膜下滴灌、“双品双层”栽培模式,彩棉种植,树棉套种等试验示范项目19项。筛选出棉花KF、石K6、耕野1号、新陆早12号等,瓜类郁金香、新黑蜜18号、瓜州王子1号、美国银帝等新品种,在全县推广。
2005年,农业科技示范区建成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博览中心,设置动物、植物、昆虫、矿产资源展厅,展出标本400件,配备管理人员和讲解员,对外开放。建成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全自动连体日光温室开工建设,引进优质、抗病虫棉花、瓜菜新品种53个,开展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无公害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新技术试验示范25项。
农业科技示范区按照开发性、综合性、示范性、带动性、增效性的要求,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进行集中示范,为提升传统农业,开发新型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培育了典型,树立了样板。
(张掌印)立开始建设的科技产业园区,位于瓜州新区312国道两侧,南邻疏勒河北岸,北接瓜州火车站,南北宽约2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远期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敦煌铁路离园区仅100米,拥有日供水0.5万吨的水厂和5条10千伏安输电线路,交通、水电、通讯条件十分便利。
园区设立以来,按照“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作高效能”的原则,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提高承载力和吸引力。首期开发2平方公里,组织实施了道路、绿化、供排水、电力、通讯等“五通一平”工程建设。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硬件环境,园区每年投入3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园区凭借着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独具特色的开发优势和诸多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引起了县内外众多投资商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瓜州县制定的“费不进园,园不免税,土地优惠,重点龙头骨干企业配资制,所有证照配送式服务制”的政策落实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在园区安家落户,投资建厂。先后引进并人驻瓜州工业园区企业27户,项目达3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30个项目中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有17个。其中风电项目3个,装备制造项目5个,矿产加工项目3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5个。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746人,累计实现工业产值5.2亿元,上缴税金3500万元。
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造纸、社会服务等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成为瓜州县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高新技术示范区和新能源开发及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区,成为瓜州工业发展中心、对外开放窗口和财政增收的新亮点。
(张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