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消失的生产生活用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191
颗粒名称: 濒临消失的生产生活用具
分类号: K875.2
页数: 6
页码: 175-180
摘要: 抬芭子抬芭子是瓜州民间一种古老简易的移物工具。用当地生长的芨芨草编制成约1米长、50厘米宽的席芭,下盘拇指粗的芨芨草绳,两边穿两根直径10厘米、长1.5米的木棒,前后两人手抬使用。用于人力架子车无法使用的环境中移土、垃圾、粪便等。近年来,草编抬芭子不见了,农村家庭一般用塑料编织袋、铁丝、木棒做成抬芭子使用。使用时,两手把辕将车抬起,胳膊和腿用力,前推后拉即可使车子前行。在近距离、狭窄的通行条件下,方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随着人力架子车、畜力架子车的广泛使用,木制独轮人力车已被淘汰。大轱辘车由车轮、车轴、车排子三部分组成。大轱辘车套耕牛使用,可一头或两头牛同时拉,能载重500公斤。
关键词: 生活用具 生产工具

内容

抬芭子是瓜州民间一种古老简易的移物工具。用当地生长的芨芨草编制成约1米长、50厘米宽的席芭,下盘拇指粗的芨芨草绳,两边穿两根直径10厘米、长1.5米的木棒,前后两人手抬使用。用于人力架子车无法使用的环境中移土、垃圾、粪便等。近年来,草编抬芭子不见了,农村家庭一般用塑料编织袋、铁丝、木棒做成抬芭子使用。
  推车子、架子车20世纪60年代以前,农家在垫圈起粪、推土拉运等农活中使用木制独轮手推车。其构造简单,民间木匠都会制作。用两根约1.5米长的车辕条与5根横衬相连,铺上底板或席芭,制成车底,用木板或席芭制成车厢;用直径约50厘米、厚度15厘米的木块做车轮,穿木轴与车底座相连,前辕下竖两根支木。使用时,两手把辕将车抬起,胳膊和腿用力,前推后拉即可使车子前行。推车子体积小,不能套牲畜使用,全凭人力驱动,载重一般为50公斤-100公斤,推起来费劲,还要掌握好重心,容易向一边翻倒。在近距离、狭窄的通行条件下,方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随着人力架子车、畜力架子车的广泛使用,木制独轮人力车已被淘汰。
  濒临消失的生产生活用具20世纪70年代中期,架子车大量发展起来,替代木制独轮手推车。架子车由底盘和车厢两部分构成,底盘由工厂制造,车厢由民间木匠仿大轱辘车加工制作。一般分人力和畜力两种车型。架子车使用灵活方便,农活中牛、马、驴、骡都可拉动,20世纪80年代初替代大轱辘车成为农业生产中仅次于皮车的主要运输工具。
  大轱辘车、皮车大轱辘车是一种古老的运输农具,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瓜州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用于田间运月巴、转运,每个生产队(现村民小组)有10多辆。大轱辘车由车轮、车轴、车排子三部分组成。车轮直径2米左右,由9副车网子、18根辐条与车头相互钏套御组合,车头内芯两头镶铁钏,车轴中段为方形,两头为圆形,轴头里外嵌有铁键条,车轮装在车轴上用一根铁梢垂直插在轴头,将车轮稳固。车厢由两根3米长的辕条、5根横穿的车桄、前后两条楞头木以及帮架组成,铺一块芨芨席芭,车厢下有4根车钩心架在车轴两边。车辕前是一块木头加工的车颌头,由颌头系与车辕条连接,车辕上还有两个向上的鞧爪子和一个向下的颌头系爪子,配两根鞧、仰绳。大轱辘车套耕牛使用,可一头或两头牛同时拉,能载重500公斤。由于车厢高,将车前端仰起即可将车厢里的粪土倒浄,不用人杠。转运麦子时,依装车人的技术可装40捆~50捆。大轱辘车使用中,车头和轴磨擦处要经常膏油,多用废弃的柴油和机油,不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难听又刺耳。
  皮车是胶轮大车的俗称,和大轱辘车构造相似,是有了轴承和橡胶轮胎后发展起来的新型畜力运输工具,瓜州农村使用皮车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皮车底盘是工厂制造的,车厢由当地木匠加工制作,套绳全用皮绳,结实耐用。人民公社化时期,集体牲畜多,皮车一般套四匹骡马,选一匹体壮的马掌辕,称“辕马”,前面套三匹马或骡子,称 “梢子”,载重可达2000公斤。也可套两峰骆驼或两头牛拉车。
  二牛抬杠木制犁身安装铁犁铧是瓜州最早的耕作农具之一,又称“二牛抬杠”。它由木犁杠、木制犁身、铁制犁铧和牛担搁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两头牛套在担搁上,分列在木犁杠两边,牵引木犁杠从而拉动犁铧进行耕作,从形象上看是两头牛抬着一根木犁杠,因而叫“二牛抬杠”。用犁耕地叫“犁地”,播种叫“犁种”。播种时一人(一般为妇女)走在犁铧后,一手提里面盛有作物种子的篮或筐,一手抓种子后均匀地撒入犁沟内。瓜州畜力农具还有摆耧和木耙。摆耧适用于播种麦、谷类作物,也可用来播化肥。在使用时操作手可随意调节下种量。此外,摆楼还可用于松土浅耕。木耙是瓜州整地的破土工具,用榆木或沙枣木制成,用两根板型横木和四根板型直木制成长方形木架,在横木下安装三棱带尖的杏木制耙齿,也靠畜力牵引。20世纪80年代,木耙被铁耙代替。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农业机械的逐步发展,“二牛拉杠”已成为历史,农业生产实现了由畜力耕作向机械化作业的历史性跨越。
  纺线车、织布机纺线车是旧时人们用来将植物纤维(主要是棉花)加工成线的工具。由木轮、木轴、铁锭和木支架等构件组成。使用时,一手摇木轮曲柄,木轮通过线细带动铁锭转动,一手将棉捻轴线系于铁锭之上,即可抽捻纺线。
  织布机是将纺织的棉线织成棉布的机械,由机架、辘角、踏板、怀轴、摧桩、提头、篦子、梭子等部件构成。使用时,操作人员左右脚交替踏动踏板,棉线即靠提头开交,手推篦筐左右分送梭线,摧桩推动篦子将线靠紧织成土布。
  木桶、卧杆木桶是瓜州民间用来打水和盛水的主要器皿。打水的木桶和现在的铁皮桶、塑料桶大小差不多。打水时,在桶梁上系一根长绳将桶放入水中,待吃满水后,提出即可。盛水的木桶约有缸那么粗,使用时常在桶耳上拴一截绳子,中间穿一木杠,由两人抬。
  卧杆是从井中往上提水的工具。为了省力,人们在井旁做一木架,上面架上长长的木杆,在杆靠井沿的一头拴一根长长的绳子,将木桶固定在绳头,另一头拴一块较大的石头。提水时,将挂桶的一头向下压,待桶吃满水后,放开,凭另一头石头的重量,加之人的操作,就会将水桶提出水井,轻松、省力。
  煤油灯、罩子灯煤油灯是一种用来照明的工具,大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初。过去,人们用食用油照明,有了煤油后,改用煤油灯照明。煤油灯用一个小玻璃瓶装煤油,瓶盖上钻一圆孔,插入用铁皮圈成的圆简,圆简粗细要和圆孔吃紧,圆简中穿用棉花捻成的灯芯,灯芯深入瓶底,用来吸油。用时点燃灯捻即可。
  罩子灯是在煤油灯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制作工艺较精细,下面是一个灯座,中间是一个圆形盛油器,上部安装可调节灯火大小、能卡住灯罩不掉的灯头。为了提高亮度、防止油烟呛人,在灯头上安上用玻璃做成的灯罩。罩子灯的灯光要比煤油灯明亮得多,但每天要对灯罩进行擦拭,否则,被油烟熏黑的灯罩会影响亮度。
  风匣风匣是过去人们烧煤打铁或做饭时用来吹风煽火的工具。风匣由风箱和风板组成。呈长方形,对着风道有一连接的风口,里面是风板,在风板靠风箱的四边粘有鸡毛,与风箱壁紧挨,不留缝隙。风板中间竖安两根拉杆通到外面,在拉杆顶端,再安上把手,拉杆的下面朝外各有一个可翕动的小舌头。使用时,人用手一拉一推拉杆,就会把风吹进灶里,从而把火煽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电鼓风机的使用,风匣逐渐被淘汰。
  姜窝子民间又叫“尖窝窝”、“盐窝子”,其实就是杵臼。它是用一块一尺见方大小的优质麻子石料凿制而成的,大多琢成南瓜型,中间凿一拳头粗细的窝,深约四五寸。杆长五寸左右,也是用石头磨制成的,呈棒槌状,一端成圆锥形,便于捣杵,又叫尖锤子。
  姜窝子是过去瓜州民间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具。人们用它来捣碎花椒、大香、干姜、盐、辣椒等调味品,也可用来捣中药、炸芝麻等。后来姜窝子被铁杆杵臼代替,现中药房里还在使用。
  线陀螺是旧时搓麻绳和捻毛线的工具,由一根粗硬的铁钎子,将一个老者和客人坐,年轻人和儿童一般不准坐,否则是对老人和客人的不敬。
  针线柜是过去人们家中用来放衣服和针头线脑的家具。用杨木或柳木做成,呈长方形,高80厘米,长136厘米,宽60厘米。柜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较深,用来放衣服、被褥等。在上层盖中间靠前边有一块能活动的长方形木板,为柜盖。下层较浅,用来放针头、线脑,在前正中有一块小门扇。
  炕柜、炕桌炕柜,用木料做成,呈长方形,一般高45厘米,长190厘米,宽45厘米。中空为室,开一小门。一般放在炕上靠墙的一头,上面用来放被褥、床单、毡等,下面的小柜子用来放衣服、鞋、袜等。
  炕桌,也用木料做成,呈正方形,一般高30厘米左右,边长50厘米。当吃饭或来人宴客时,将炕桌放在炕的中央,饭菜摆在桌上,人们围坐在热炕上,一边吃喝,一边拉家常。
  石磨、碾子石磨是过去一种磨面的器具,由两扇直径60厘米、厚20厘米左右的圆形花岗石磨盘吻合构成。下扇固定在泥土块砌成的磨台上,中心部位有一个木制磨柱与上扇吻合,吻合的两面有石匠锻凿的磨齿,上扇由两头毛驴牵引转动,小麦经上扇的磨眼进入吻合面,在磨盘不停地转动下被磨碎,经脚踏箩或手推箩将面粉和麸皮分离岀来,一般磨4遍~5遍可将麦子中的面粉磨净。一台石磨12小时可磨麦子1OO公斤。磨面,又称“推磨”。前一天将麦子摘净、淘洗、晾干,称“淘麦”。推磨的那天,家庭妇女五更早起,人不吃午饭,畜不停木陀螺自上而下贯通构成。铁钎子上面的部分稍长,上端有一个小勾,用来挂麻提线。使用时,将麻或毛理成一缕一缕,捻出一个线头,挂在勾搭上,一手将陀螺提起,一手在陀螺处一甩,陀螺就会转起来,挂在陀螺上的麻或毛就会拧成一股细绳,不停地续麻或毛,不停地转动陀螺,麻绳或毛线就不断地形成。这样,就比手搓要快得多,也省劲得多。
  鞋楦头是一种用来固定鞋型和楦鞋帮的工具。过去人们穿鞋,大多是手工做的,由于刚做出的新鞋样式不好看,鞋帮太紧,人们就创造出了鞋楦头。鞋楦头是用木头制的,—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鞋头,用木头削成鞋前面的形状,用来固定鞋面;二是后跟,类似脚后跟样的直立木制品;三是木片,根据鞋的大小肥瘦,在鞋头和后跟之间楔入相应的木片,使之前后靠紧。固定一段时间,鞋就楦好了。
  木斗、木升子是瓜州过去人们用来衡量粮食重量的器具。均用木料做成,呈方形,上口大,向下渐收。木斗较大,在口沿上有一横隔,便于提拿。一升小麦大约是2公斤,一斗等于10升,即20公斤。
  方桌、琴桌、太师椅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瓜州条件较好的人家中,其堂屋里摆放着方桌、琴桌和太师椅。
  方桌、琴桌、太师椅都是用好的杨木或柳木做成的。琴桌较长,在桌腿与桌面相交的四个角上镶有花纹木装饰,它放在堂屋的靠墙位置。方桌略低于琴桌的两边。琴桌上供有祖先灵位,方桌是敬献祭祀品的地方。太师椅只准家中蹄,直忙到太阳归西。石磨用得时间长了,也就是磨齿磨平了,称磨“老了”,要请石匠重新打凿磨齿,称“锻磨” 。
  石碾子是用来去谷物皮壳的工具,由碾轱辘和碾盘组成。平地上用土块砌 —个碾台,中间镶嵌一块光洁的石板,叫碾盘。石板中间立一根结实的木桩,与穿在碾轱辘中心的碾杆套接,用两头毛驴牵引,拉动碾子转动,碾碎糜谷,再用簸箕扇簸,将米和麸皮分离,直至将糜谷皮碾净为止。
  20世纪70年代中期,县城有了面粉厂,农村用上了钢磨、碾米机,结束了使用石磨、石碾子磨面碾米的历史,家庭妇女也摆脱了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
  羊皮袄、毡靴羊皮袄一般是用绵羊皮做成的,一件长大衣得用大羊皮6张~7张,半截皮袄也得用4张。做羊皮袄的皮子事先要进行“熟皮”,用芒硝等化学物品煮泡使其去腥变软。熟过的皮子没羊膻味,质地柔软,毛色洁白。制作皮袄时,由皮匠将皮子剪裁搭配好,用长针缝成。光板子向外,毛片向内。这种羊皮袄挡风御寒,白天当衣,夜晚当被,尤其在野外是上好的御寒服。
  毡靴,顾名思义.就是毡制的靴子。瓜州民间也叫“佬佬”。它是毡匠用羊毛或牛毛“洗成”的。制作时,先将羊毛或牛毛浸湿,然后一层一层铺好,用一根小擀杖使劲碾压,使之成片,然后再淋水,再铺一层毛,再碾压,直到达到做靴子的要求和厚度为止。待大的形状洗好后,便在模具上包裹好毡片,再洗再碾压,定型烘烤,毡靴就算做成了。毡靴的隔寒、保温效果很好。
  火盆是一种古老的家庭取暖用具。20世纪70年代,瓜州民间还很常见。火盆是用生铁铸成的圆形铁盘,中间凹陷,底部安三角支架。冬天,家家户户土炕上放火盆,点燃柴火或干牛粪,人围坐在四周烤手。做饭时,在火盆上放锅撑子,铁锅放在上面,下面生火,既取暖又做饭。使用火盆取暖屋內烟雾弥漫,只好在房顶上留出烟孔,称之为“天窗” 。
  (李春斌)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中对人物春秋、文物古迹、诗词题记、瀚海景观、乡风民俗、物华天宝、传说故事相关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春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