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186
颗粒名称: 乡风民俗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14
页码: 167-180
摘要: 瓜州民间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戏剧、舞蹈、社火、花儿、皮影、剪纸、刺绣、香包等。瓜州流行的剧种主要有秦腔、眉户。1982年12月,参加酒泉地区现代戏汇演,安西演出的眉户剧《田富》获集体一等奖、舞美二等奖,3名演员分获表演一、二等奖。春节城镇乡村普遍闹社火,个别重大庆祝活动安排专场社火表演,以增强节曰和庆祝活动的热烈气氛。近年来腰站子乡应花儿爱好者要求,正在酝酿举办花儿演唱比赛活动。(李春斌)宗教活动佛教瓜州佛教活动于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信教者自发捐款捐物修建简易念佛堂3间,僧房4间塑佛像5尊。1990年,成立民主管理小组,信教群众逐渐增多。
关键词: 风俗习惯 乡村民俗

内容

瓜州民间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戏剧、舞蹈、社火、花儿、皮影、剪纸、刺绣、香包等。
  戏剧瓜州榆林窟西夏3号窟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上绘秦腔《打金枝》剧照有筝、拍板、笙、钹、方响、琵琶、钟、金刚铃、排箫、箜篌、胡琴、北鼓、阮、锣、扁鼓、腰鼓16种乐器,这说明,西夏时期瓜州境内民间戏剧活动就很盛行。
  瓜州流行的剧种主要有秦腔、眉户。民国16年(1927年),酒泉民间秦剧 “全义班”定居安西(今瓜州),在城乡演岀。1958年8月,省委、省政府从“兰州文化社”抽调演职人员28人,下放安西成立安西县红旗秦剧团,经常深入农村巡回演出。主要剧目有《岳飞》《黄河阵》《游西湖》《阎惜姣》《疯公主》《盘门》《潞安州》《起解》《徐策跑城》《走雪》《探窑》《五典坡》《因果鉴》《白玉楼》《铡美案》等几十出好戏。演员中生、浄、丑、旦俱全,演出质量较高。1962年精简机构时,与敦煌县秦剧团合并为酒泉地区秦剧二队。1976年10月成立安西县文艺宣传秧歌剧《兄妹开荒》剧照队,排演小歌舞剧《洗衣舞》《纺线》《草原女民兵》等。1978年10月,在酒泉地区专业文艺汇演大会上,安西参加演岀的现代小秦剧《英嫂》《插路标》《全家上阵》《新长征路上好后勤》,获全区文艺汇演创作奖,表演一等奖,音乐创作一等奖,8名演员获个人基本功汇报表演一等奖、乐队伴奏二等奖。1978年开始上演传统历史剧,排演了《游龟山》《穆桂英》《假婿乘龙》《周仁回府》《辕门斩子》《火焰驹》《十五贯》《枫洛池》等20多部戏。1982年12月,参加酒泉地区现代戏汇演,安西演出的眉户剧《田富》获集体一等奖、舞美二等奖,3名演员分获表演一、二等奖。1985年,撤销文艺宣传队,成立安西县群众文化工作队,乡镇成立7个业余剧团,逢年过节演出秦腔、眉户剧,二三年中自行解散。2000年后,县城民间艺人自发组织起自乐班,常年活跃在各社区。
  社火社火是瓜州最为广泛的一种文艺活动。春节城镇乡村普遍闹社火,个别重大庆祝活动安排专场社火表演,以增强节曰和庆祝活动的热烈气氛。社火队由30人~100人组成,城镇以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农村以村组织,有高跷、旱船、东洋车、霸王鞭、大头娃娃、猪八戒背媳妇以及现代秧歌、腰鼓、小号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甘肃东部地区移民的迁入,龙舞、狮子舞、太平鼓等传入瓜州,瓜州社火增添新内容。
  花儿花儿是甘肃临夏、定西、甘南及青海部分地区流传的 —种乡土音乐。1986年后,由移居瓜州的回、汉民带入。花儿爱好者干活乏困时,漫几句花儿添精神,见到心上人,以“花儿”表露感情,碰到难心事,以花儿解忧愁。近年来腰站子乡应花儿爱好者要求,正在酝酿举办花儿演唱比赛活动。
  皮影环城乡中沟村三组农民白生玉制作、收集各类皮影造形50多幅,节假曰或农闲,带着家人在城乡演出《下河东》《张年卖布》《三娘教子》《打金枝》等皮影戏,年均演出30场,颇受群众青睐。2004年,县文化馆举办“中国民间皮影木偶戏演展”。同年,白生玉参加中国皮影之乡中国甘肃环县皮影大奖赛,获二等奖。
  剪纸刺绣香包20世纪80年代社火:舞狮子社火:威风锣鼓后期,甘肃东部剪纸、刺绣、香包艺术随移民传入瓜州腰站子、河东、三道沟等乡镇。剪纸多以人物、花草、动物等为题材对象。刺绣多为枕头、门帘、床单、花手绢、鞋垫等。香包又称荷包,大多用五颜六色布块拼缝,配以各种颜色丝线绣成,主要是挂在室内供人观赏。1987年,县文化馆在河东乡上泉村举办全县首届妇女剪纸、刺绣创作培训班,参加者56人,展出作品1300件,酒泉地区电视台拍摄专题电视片。1999年,河东乡文化站、妇联收集剪纸,有368人的作品530件汇集县文化馆展览,其中一些作品参加省地展览,部分被有关部门收藏或出借给国内外游客。
  (李春斌)民间习俗饮食瓜州居民以食小麦面粉为主,兼食大米、杂粮、蔬菜、肉类,重视午餐,喜醋酸,常吃辣。家庭面食有擀面、饧面和专食而之分。擀面一般做汤面条、汤面片、干拌面、臊子面、方块面、焖饼子;饬面做拉条子、揪片子、截截子; 专食面做杏皮子(俗称杏壳娄、窝窝子)、刀削面、拨疙瘩、饺子、馄饨等。家常饭以拉条子、汤面条、汤面片为主,杏皮子、臊子面、羊肉(鸡肉、猪排骨)焖饼子、饺子为上好的家常饭。蔬菜多吃白菜、萝卜、韭萊、洋芋、茄子、辣椒、西红柿等。食油以胡麻油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前,城乡居民冬季普遍腌酸菜、咸菜,近年来,随若四季新鲜蔬菜不断,腌酸菜、咸菜者减少,凉干菜、制西红柿酱者增多。
  服饰瓜州人民穿苕朴素大方。衣服习惯上短下长,显现精干利落。夏季穿浅色,冬季穿深色。男性多穿蓝、灰、黄色外衣,白色衬衣;女性喜穿红、粉、绿、花色上衣,青、蓝、灰色裤子。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活水平低,穿着讲究保暖、干净、整洁,流行穿制服、军便服、小腿裤,冬季穿棉袄、棉裤加罩衣,特冷时穿皮袄、戴棉帽。20世纪90年代,流行穿西装,直筒裤,冬季内穿毛衣、毛裤,外套皮夹克、防寒服。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紧跟服饰变化潮流,穿着不拘一格,根据个人爱好和家庭经济条件,选购款式新颖、身材适配、质量上乘、品牌高档的服装。
  祭祀1.祭祖。旧时,人们十分重视祭祖。绅士家族一般都设有祖祠,供奉先祖影像、木主或谱牒,并按男左女右及辈分排列顺序。平民则以红纸书写 “供奉三代祖宗之神位”,悬于屋壁,遇朔日、冬至,设饭食祭品祭祀祖宗。遇清明节,户族男女携带饭菜、冥钞到祖坟叩头烧纸,俗称“送夏衣”,在坟顶培土加高,并插上纸杆。若遇登科、拜官,则设席请乐,并在祖坟祭祀。十月初一,家族备供品,并用纸糊衣服,同纸钱一并焚于大路旁(不去坟上),俗称“送寒衣”。
  2.祭神。腊月二十三日俗称“祭灶日”。晚上,家家户户设果饼、灶糖送灶君上天,乞求“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由男性主祭,全家叩头,然后献麦麸,意喂灶君之马。祭毕,取下灶君画像焚烧。尔后,扫屋除尘,喜迎新春。除夕之夜,户户烧香点烛,鸣炮献供,迎灶君回来。并有贴门神换桃符避邪之俗。街道商行,由店号掌柜经理主祭财神,其余店伙学徒随之拜祭,乞求来年生意兴隆,四季发财。礼毕,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彻夜不止。
  习俗禁忌瓜州人喜庆婚事场面忌穿黑色、白色外衣,丧葬场面忌红色服饰。饭桌上忌双筷直插碗中,忌用筷子敲击碗盘。吃饭忌说上厕所。忌吃饭擤鼻子,来了客人打孩子。忌晚饭过饱,饭后躺卧不动。晚辈不能直呼长辈名字,学生、徒弟不能直呼老师、师傅姓名。谈及某人死亡,忌说“死”,多用“不在了”、“去世了”等词汇代替,新生婴儿死亡谓之“槽蹋了”。产妇忌讳与孕妇照面,新婚妇和经期妇女忌出入丧事场合。即将怀孕或怀孕妇女忌食兔肉、骆驼肉。忌讳照着人面泼脏水。忌讳从坐着的人面前走过,更不能屁股向着人面往过走。忌背着其人议论其人的不是,更不能议论自己领导的不是。埋葬亡者绝对不能在两处和多处动锹挖坑。
  (李春斌)宗教活动佛教瓜州佛教活动于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1987年,有信教者201人主要在南岔截山庙活动。信教者自发捐款捐物修建简易念佛堂3间,僧房4间塑佛像5尊。1990年,成立民主管理小组,信教群众逐渐增多。1994年5月,经批准,信教者在县城南端安敦路东侧发建成小型念佛堂1间、僧房10间,塑佛像13尊,取名大佛寺。1999年,更名安华寺。2003年8月,建成大雄宝殿。1995年月,召开佛教第一届代表大会,成立安西县佛教协会,选出第一届理事会11人。1997年三道沟镇东湖设立念佛点2003年定名天元寺。2005年,瓜州有=大佛寺教活动场所3处,常年有僧人居住,信教者830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常有信教者上寺庙或在家中烧香拜佛,祈求平安,祛病消灾,僧人开坛讲经,劝人们行善积徳。
  道教20世纪80年代中期,瓜州又出现道士活动。1996年有信教者12人,皈依道教居士1人,受请为个别去世老人吹打送葬。1998年农历四月八日,皈依道教居士与信教者在南岔乡九北村原药王庙遗址修建庙宇。2002年9月塑神像3尊,壁画6幅。2005年,全县有信教者95人,其中皈依道教居士21人。道教居士主要开展看风水、选坟址、吹打送葬、超度亡灵等活动。
  伊斯兰教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以清真寺为中心进行宗教活动。1987年4月,批准县城安敦路西侧修建清真寺,成立清真寺管理委员会。2002年1月,县民政局在312国道8281公里路西划定回民公墓区200亩。
  伊斯兰教徒在礼拜2003年8月11日,召开安西县伊斯兰教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安西县伊斯兰教协会,选举第一届理事会11人。2005年,全县有大小淸真寺5座,信教者11431人,宗教教职人员5人。
  基督教1987年,基督教传入瓜州,时有自由信教、传教者6人。1989年增至30人,1994年为156人,其中组织者和骨干19人。1995年,按国家规定,清査未经批准走乡串户讲经布道、发展教徒、搞家庭聚会和随意设理宗教活动场所的违法行为,周边县市陆续恢复开放基倍教堂,瓜州基督教信教群众逐渐增多,信教者在家庭聚会点或在自家祈祷。2001年发展到732人,私设家庭聚会点16个,各类负责人34名,主要分布在三道沟、河东、柳园、渊泉4个乡镇。2002年,政府依法登记基督教,按照区域设置渊泉、柳园、三道沟、河东4个基督教活动点,分别成立民主管理小组。2005年底,全县有信基督教者619人。
  天主教20世纪90年代小宛农场二、三分场接收部分武威、张掖移民,个别信奉天主教。1997年,瓜州天主教信教人数发展到213人,聚会活动点4个。1999年,县委统战部依政策纳入正常管理,建立小宛农场天主教民主管理小组,二分场6队设家庭临时简易活动点1个。信教群众早晚在家念经,每逢星期天在指定临时活动点开展一些简单宗教活动。2005年,全县有信天主教者298人。
  (李春斌)手抓羊肉以布隆吉尔草原羊羔肉为主料,用传统工艺烹制而成,肉味鲜嫩,香味扑鼻,具有浓郁草原特色,分黄焖、白条、清炖、红烧几种做法,是上等佳肴。
  风味羊排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羊羔肉为主料,辅之以盐、香油、辣椒、孜然,选料精细,烹制独特,既有新疆烤羊肉特色,又有蒙古烤全羊风味,食之香辣可口,是地方名菜。
  酸菜大肉炖粉条用当地冬季腌制的酸白菜,同猪肉、粉条一起佐以多种调料炖制而成与拉条子面拌食,是瓜州农家冬春季节最喜食的家常菜。
  咸沙葱瓜州夏秋季节天雨过后,南北山地局部生长野生植物沙葱,当地人适时采集,经传统方法腌制成咸菜。食时浸泡降咸,佐以黑醋、熟油和油泼辣子,色味俱佳,清香爽口,当地丿普遍喜食。
  臊子面俗称碱面。瓜州人喜食的家常饭。面条以优质面粉加碱调和手工擀切,薄面细长臊子汤由羊肉(大肉)、红白萝卜、洋芋、粉条、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切成细小丁状加多种佐料调制而成。熟面条经凉水过后加入臊子汤食用,汤香面滑,回味悠长。
  拉条子是瓜州居民曰常面食之一。用优质面粉加少量食盐调和为面团,间隔搓揉2至3次,用擀面杖推开,切条,双手拉制成宽、细拉条子,煮熟捞出用凉水(或开水)过后装盘,拌以荤素炒菜,佐黑醋、油泼辣子、蒜泥等食之。
  杏壳娄又叫杏皮子、猫耳朵。把面粉调和成团,用擀面杖推开,切条,手搓成圆条,切为面丁,用拇指在面案上搓成干杏皮状,煮熟滤出过水,拌荤、炒菜干食,也可烩入肉菜汤食。当地人平常喜食,农历冬至食汤杏壳娄是瓜州民间风俗。
  焖饼子羊肉、大肉、鸡肉任选其一,带骨切断成块,红烧,加水煮汤,将乡风民俗精面调和擀制薄饼放入汤中焖煮,做成焖饼子,带汤食用。
  揪片子调和成团精粉软面,用擀面杖将面推开后切成条状,用手捻宽抽薄,随沸锅揪成2厘米见方面片,汇入肉菜,带汤食用。也可不放任何佐料,调些绿菜,称为甜揪片子。瓜州农村居民多在晩餐时食此面食。
  扁豆面将精选的扁豆加适量碱面浸泡变软,加入清水煮烂成汤,下入手工擀面条,面熟后调入油泼葱花。汤红、面白、葱绿,味道可口。
  凉粉优质面粉调和成团,置入清水,手工搓揉,使淀粉与面筋分离后沉淀,倒去上面的清水,将淀粉加盐煮成稠糊状,冷却后切成条状装盘,拌上芥菜、香醋、酱油、蒜泥、油泼辣子等佐料,加少量绿色鲜菜食用。五味俱全,清凉爽口 ,为酷暑天去燥解暑之佳品。
  酿皮子用洗凉粉方法制得淀粉糊,将面糊少量舀入铝制圆盘中摊平,放入开水锅内蒸煮片刻,就做成柔软黄亮的酿皮子。吃时将酿皮切条,佐以精盐、陈醋、酱油、芥末、油泼辣子、蒜汁,加少量油白菜,香辣可口,别具风味。
  锅盔把面粉与鸡蛋、白砂糖、香料、奶粉等调和,制成圆状厚饼,放入铁锅内文火烤熟,因形似头盔,故称“锅盔”。可较长时间存放。农家不作正餐食用书,一般作为劳动时的“腰食”。西瓜泡锅盔是瓜州农民很喜欢的传统佳肴。近年流行用做锅盔的面制成花卷、馒头放入自制土窑或烤箱内烤熟,称之为“烧(李春斌)抬芭子抬芭子是瓜州民间一种古老简易的移物工具。用当地生长的芨芨草编制成约1米长、50厘米宽的席芭,下盘拇指粗的芨芨草绳,两边穿两根直径10厘米、长1.5米的木棒,前后两人手抬使用。用于人力架子车无法使用的环境中移土、垃圾、粪便等。近年来,草编抬芭子不见了,农村家庭一般用塑料编织袋、铁丝、木棒做成抬芭子使用。
  推车子、架子车20世纪60年代以前,农家在垫圈起粪、推土拉运等农活中使用木制独轮手推车。其构造简单,民间木匠都会制作。用两根约1.5米长的车辕条与5根横衬相连,铺上底板或席芭,制成车底,用木板或席芭制成车厢;用直径约50厘米、厚度15厘米的木块做车轮,穿木轴与车底座相连,前辕下竖两根支木。使用时,两手把辕将车抬起,胳膊和腿用力,前推后拉即可使车子前行。推车子体积小,不能套牲畜使用,全凭人力驱动,载重一般为50公斤〜100公斤,推起来费劲,还要掌握好重心,容易向一边翻倒。在近距离、狭窄的通行条件下,方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随着人力架子车、畜力架子车的广泛使用,木制独轮人力车已被淘汰。
  濒临消失的生产生活用具20世纪70年代中期,架子车大量发展起来,替代木制独轮手推车。架子车由底盘和车厢两部分构成,底盘由工厂制造,车厢由民间木匠仿大轱辘车加工制作。一般分人力和畜力两种车型。架子车使用灵活方便,农活中牛、马、驴、骡都可拉动,20世纪80年代初替代大轱辘车成为农业生产中仅次于皮车的主要运输工具。
  大轱辘车、皮车大轱辘车是一种古老的运输农具,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瓜州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用于田间运月巴、转运,每个生产队(现村民小组)有10多辆。大轱辘车由车轮、车轴、车排子三部分组成。车轮直径2米左右,由9副车网子、18根辐条与车头相互钏套御组合,车头内芯两头镶铁钏,车轴中段为方形,两头为圆形,轴头里外嵌有铁键条,车轮装在车轴上用一根铁梢垂直插在轴头,将车轮稳固。车厢由两根3米长的辕条、5根横穿的车桄、前后两条楞头木以及帮架组成,铺一块芨芨席芭,车厢下有4根车钩心架在车轴两边。车辕前是一块木头加工的车颌头,由颌头系与车辕条连接,车辕上还有两个向上的鞧爪子和一个向下的颌头系爪子,配两根鞧、仰绳。大轱辘车套耕牛使用,可一头或两头牛同时拉,能载重500公斤。由于车厢高,将车前端仰起即可将车厢里的粪土倒浄,不用人杠。转运麦子时,依装车人的技术可装40捆~50捆。大轱辘车使用中,车头和轴磨擦处要经常膏油,多用废弃的柴油和机油,不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难听又刺耳。
  皮车是胶轮大车的俗称,和大轱辘车构造相似,是有了轴承和橡胶轮胎后发展起来的新型畜力运输工具,瓜州农村使用皮车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皮车底盘是工厂制造的,车厢由当地木匠加工制作,套绳全用皮绳,结实耐用。人民公社化时期,集体牲畜多,皮车一般套四匹骡马,选一匹体壮的马掌辕,称“辕马”,前面套三匹马或骡子,称 “梢子”,载重可达2000公斤。也可套两峰骆驼或两头牛拉车。
  二牛抬杠木制犁身安装铁犁铧是瓜州最早的耕作农具之一,又称“二牛抬杠”。它由木犁杠、木制犁身、铁制犁铧和牛担搁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两头牛套在担搁上,分列在木犁杠两边,牵引木犁杠从而拉动犁铧进行耕作,从形象上看是两头牛抬着一根木犁杠,因而叫“二牛抬杠”。用犁耕地叫“犁地”,播种叫“犁种”。播种时一人(一般为妇女)走在犁铧后,一手提里面盛有作物种子的篮或筐,一手抓种子后均匀地撒入犁沟内。瓜州畜力农具还有摆耧和木耙。摆耧适用于播种麦、谷类作物,也可用来播化肥。在使用时操作手可随意调节下种量。此外,摆楼还可用于松土浅耕。木耙是瓜州整地的破土工具,用榆木或沙枣木制成,用两根板型横木和四根板型直木制成长方形木架,在横木下安装三棱带尖的杏木制耙齿,也靠畜力牵引。20世纪80年代,木耙被铁耙代替。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农业机械的逐步发展,“二牛拉杠”已成为历史,农业生产实现了由畜力耕作向机械化作业的历史性跨越。
  纺线车、织布机纺线车是旧时人们用来将植物纤维(主要是棉花)加工成线的工具。由木轮、木轴、铁锭和木支架等构件组成。使用时,一手摇木轮曲柄,木轮通过线细带动铁锭转动,一手将棉捻轴线系于铁锭之上,即可抽捻纺线。
  织布机是将纺织的棉线织成棉布的机械,由机架、辘角、踏板、怀轴、摧桩、提头、篦子、梭子等部件构成。使用时,操作人员左右脚交替踏动踏板,棉线即靠提头开交,手推篦筐左右分送梭线,摧桩推动篦子将线靠紧织成土布。
  木桶、卧杆木桶是瓜州民间用来打水和盛水的主要器皿。打水的木桶和现在的铁皮桶、塑料桶大小差不多。打水时,在桶梁上系一根长绳将桶放入水中,待吃满水后,提出即可。盛水的木桶约有缸那么粗,使用时常在桶耳上拴一截绳子,中间穿一木杠,由两人抬。
  卧杆是从井中往上提水的工具。为了省力,人们在井旁做一木架,上面架上长长的木杆,在杆靠井沿的一头拴一根长长的绳子,将木桶固定在绳头,另一头拴一块较大的石头。提水时,将挂桶的一头向下压,待桶吃满水后,放开,凭另一头石头的重量,加之人的操作,就会将水桶提出水井,轻松、省力。
  煤油灯、罩子灯煤油灯是一种用来照明的工具,大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初。过去,人们用食用油照明,有了煤油后,改用煤油灯照明。煤油灯用一个小玻璃瓶装煤油,瓶盖上钻一圆孔,插入用铁皮圈成的圆简,圆简粗细要和圆孔吃紧,圆简中穿用棉花捻成的灯芯,灯芯深入瓶底,用来吸油。用时点燃灯捻即可。
  罩子灯是在煤油灯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制作工艺较精细,下面是一个灯座,中间是一个圆形盛油器,上部安装可调节灯火大小、能卡住灯罩不掉的灯头。为了提高亮度、防止油烟呛人,在灯头上安上用玻璃做成的灯罩。罩子灯的灯光要比煤油灯明亮得多,但每天要对灯罩进行擦拭,否则,被油烟熏黑的灯罩会影响亮度。
  风匣风匣是过去人们烧煤打铁或做饭时用来吹风煽火的工具。风匣由风箱和风板组成。呈长方形,对着风道有一连接的风口,里面是风板,在风板靠风箱的四边粘有鸡毛,与风箱壁紧挨,不留缝隙。风板中间竖安两根拉杆通到外面,在拉杆顶端,再安上把手,拉杆的下面朝外各有一个可翕动的小舌头。使用时,人用手一拉一推拉杆,就会把风吹进灶里,从而把火煽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电鼓风机的使用,风匣逐渐被淘汰。
  姜窝子民间又叫“尖窝窝”、“盐窝子”,其实就是杵臼。它是用一块一尺见方大小的优质麻子石料凿制而成的,大多琢成南瓜型,中间凿一拳头粗细的窝,深约四五寸。杆长五寸左右,也是用石头磨制成的,呈棒槌状,一端成圆锥形,便于捣杵,又叫尖锤子。
  姜窝子是过去瓜州民间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具。人们用它来捣碎花椒、大香、干姜、盐、辣椒等调味品,也可用来捣中药、炸芝麻等。后来姜窝子被铁杆杵臼代替,现中药房里还在使用。
  线陀螺是旧时搓麻绳和捻毛线的工具,由一根粗硬的铁钎子,将一个老者和客人坐,年轻人和儿童一般不准坐,否则是对老人和客人的不敬。
  针线柜是过去人们家中用来放衣服和针头线脑的家具。用杨木或柳木做成,呈长方形,高80厘米,长136厘米,宽60厘米。柜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较深,用来放衣服、被褥等。在上层盖中间靠前边有一块能活动的长方形木板,为柜盖。下层较浅,用来放针头、线脑,在前正中有一块小门扇。
  炕柜、炕桌炕柜,用木料做成,呈长方形,一般高45厘米,长190厘米,宽45厘米。中空为室,开一小门。一般放在炕上靠墙的一头,上面用来放被褥、床单、毡等,下面的小柜子用来放衣服、鞋、袜等。
  炕桌,也用木料做成,呈正方形,一般高30厘米左右,边长50厘米。当吃饭或来人宴客时,将炕桌放在炕的中央,饭菜摆在桌上,人们围坐在热炕上,一边吃喝,一边拉家常。
  石磨、碾子石磨是过去一种磨面的器具,由两扇直径60厘米、厚20厘米左右的圆形花岗石磨盘吻合构成。下扇固定在泥土块砌成的磨台上,中心部位有一个木制磨柱与上扇吻合,吻合的两面有石匠锻凿的磨齿,上扇由两头毛驴牵引转动,小麦经上扇的磨眼进入吻合面,在磨盘不停地转动下被磨碎,经脚踏箩或手推箩将面粉和麸皮分离岀来,一般磨4遍~5遍可将麦子中的面粉磨净。一台石磨12小时可磨麦子1OO公斤。磨面,又称“推磨”。前一天将麦子摘净、淘洗、晾干,称“淘麦”。推磨的那天,家庭妇女五更早起,人不吃午饭,畜不停木陀螺自上而下贯通构成。铁钎子上面的部分稍长,上端有一个小勾,用来挂麻提线。使用时,将麻或毛理成一缕一缕,捻出一个线头,挂在勾搭上,一手将陀螺提起,一手在陀螺处一甩,陀螺就会转起来,挂在陀螺上的麻或毛就会拧成一股细绳,不停地续麻或毛,不停地转动陀螺,麻绳或毛线就不断地形成。这样,就比手搓要快得多,也省劲得多。
  鞋楦头是一种用来固定鞋型和楦鞋帮的工具。过去人们穿鞋,大多是手工做的,由于刚做出的新鞋样式不好看,鞋帮太紧,人们就创造出了鞋楦头。鞋楦头是用木头制的,—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鞋头,用木头削成鞋前面的形状,用来固定鞋面;二是后跟,类似脚后跟样的直立木制品;三是木片,根据鞋的大小肥瘦,在鞋头和后跟之间楔入相应的木片,使之前后靠紧。固定一段时间,鞋就楦好了。
  木斗、木升子是瓜州过去人们用来衡量粮食重量的器具。均用木料做成,呈方形,上口大,向下渐收。木斗较大,在口沿上有一横隔,便于提拿。一升小麦大约是2公斤,一斗等于10升,即20公斤。
  方桌、琴桌、太师椅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瓜州条件较好的人家中,其堂屋里摆放着方桌、琴桌和太师椅。
  方桌、琴桌、太师椅都是用好的杨木或柳木做成的。琴桌较长,在桌腿与桌面相交的四个角上镶有花纹木装饰,它放在堂屋的靠墙位置。方桌略低于琴桌的两边。琴桌上供有祖先灵位,方桌是敬献祭祀品的地方。太师椅只准家中蹄,直忙到太阳归西。石磨用得时间长了,也就是磨齿磨平了,称磨“老了”,要请石匠重新打凿磨齿,称“锻磨” 。
  石碾子是用来去谷物皮壳的工具,由碾轱辘和碾盘组成。平地上用土块砌 —个碾台,中间镶嵌一块光洁的石板,叫碾盘。石板中间立一根结实的木桩,与穿在碾轱辘中心的碾杆套接,用两头毛驴牵引,拉动碾子转动,碾碎糜谷,再用簸箕扇簸,将米和麸皮分离,直至将糜谷皮碾净为止。
  20世纪70年代中期,县城有了面粉厂,农村用上了钢磨、碾米机,结束了使用石磨、石碾子磨面碾米的历史,家庭妇女也摆脱了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
  羊皮袄、毡靴羊皮袄一般是用绵羊皮做成的,一件长大衣得用大羊皮6张~7张,半截皮袄也得用4张。做羊皮袄的皮子事先要进行“熟皮”,用芒硝等化学物品煮泡使其去腥变软。熟过的皮子没羊膻味,质地柔软,毛色洁白。制作皮袄时,由皮匠将皮子剪裁搭配好,用长针缝成。光板子向外,毛片向内。这种羊皮袄挡风御寒,白天当衣,夜晚当被,尤其在野外是上好的御寒服。
  毡靴,顾名思义.就是毡制的靴子。瓜州民间也叫“佬佬”。它是毡匠用羊毛或牛毛“洗成”的。制作时,先将羊毛或牛毛浸湿,然后一层一层铺好,用一根小擀杖使劲碾压,使之成片,然后再淋水,再铺一层毛,再碾压,直到达到做靴子的要求和厚度为止。待大的形状洗好后,便在模具上包裹好毡片,再洗再碾压,定型烘烤,毡靴就算做成了。毡靴的隔寒、保温效果很好。
  火盆是一种古老的家庭取暖用具。20世纪70年代,瓜州民间还很常见。火盆是用生铁铸成的圆形铁盘,中间凹陷,底部安三角支架。冬天,家家户户土炕上放火盆,点燃柴火或干牛粪,人围坐在四周烤手。做饭时,在火盆上放锅撑子,铁锅放在上面,下面生火,既取暖又做饭。使用火盆取暖屋內烟雾弥漫,只好在房顶上留出烟孔,称之为“天窗” 。
  (李春斌)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中对人物春秋、文物古迹、诗词题记、瀚海景观、乡风民俗、物华天宝、传说故事相关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春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