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烽燧与古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174
颗粒名称: 古烽燧与古建筑
分类号: K879.1
页数: 6
页码: 120-125
摘要: 《瓜州史话》中对古烽燧与古建筑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古建筑 烽燧

内容

汉代石板墩烽燧位于瓜州县北31公里马鬃山南麓山丘上,周围为连绵起伏低矮山丘,系石炭纪片麻岩变质岩。距烽东、西两面150米有冲沟,沟底有便道可通瓜州县城,山丘和沟谷有红柳、黑柴、霸王、胡杨生长;烽北200米为第四纪山间黄土沉积层,有可供100人饮用的甜水泉,生态环境幽雅。地势南低北高,北面有便道可通石板墩火车站。
  烽燧用石块、芦苇垒砌而成,每45厘米~50厘米石块压一层芦苇,共有石块85层,芦苇16层;呈正方形,东西长8.14米,南北宽8米,高9.5米,方位0度,海拔1568.4米。地面散落水波纹、绳纹陶片,均系汉制。该烽燧是今瓜州境内所保存的3座石烽燧(另两座为黑尖山石烽燧、火焰山石烽燧)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汉代通往匈奴北界山脉的重要军防设施和路标,也是现代军用地图上的坐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汉代黑尖山石烽燧位于瓜州县北国道312线3288公里黑尖山顶。烽东侧120米为国道312线,四周为晚震旦纪至石炭纪深褐色变质岩山体,西南1.5公里山顶有1954年国家測绘总局立测绘坐标。烽燧东南、西北两侧有冲沟流向低地,沟中生长大黄、白皮荆棘、麻黄、沙拐枣等沙生植物,环境荒凉。
  烽燧用石块夹红柳垒砌,每10厘米〜15厘米石块夹一层红柳枝,共29层,中间横穿圆木以増大拉力;烽形完整,略呈长方形,东西长6.9米,南北宽5米,面5.6米,方位北偏西70度,海拔1778.5米。烽燧东3米山坡上有当年修建烽燧时挖取石块留下的石坑,直径5-65米,深1.2米,坑内散落水波纹灰陶片。
  黑尖山石烽燧是汉代通往西域北路伊吾道的重要军防设施和路标。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秋,玄奘岀双塔玉门关经白墩子、此烽、大泉驿、小泉驿、赤崖驿(今星星峡),抵达伊吾、面昌,再西行过帕米尔高原,翻越喜马拉雅山抵达印度,于贞观十九年(646年)由原路返回长安。玄奘的不朽著作《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西域记》,以及岑参诗作《苜蓿烽寄家人》注解中所记的“玉门关外有五烽,相距百里”,即第一烽苜蓿烽,第二烽白墩子,第三烽黑尖山峰,第四烽大泉烽,第五烽赤崖烽。淸代爱国者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伊犁,途中也经此烽而行。此烽既是现代军事、地理图上的坐标和海拔标高线,也是欧亚大陆桥通道的重要标志。
  汉代火焰山石烽燧位于瓜州县西南安敦公路35公里南600米处小火焰山顶。东、西两侧为截山,山南为盐碱地,芦草沟(黄水沟)沿山南麓西流8公里折向北流出山口人戈壁滩下;山北为第四纪黄土风蚀地貌,烽底山体为老震旦纪(约前23—15亿年)火成岩构造带,因通体为高温火成岩,山体发红,故当地惯称“火焰山”,地理学界为区别新疆吐鲁番盆地南缘火焰山,故又称“小火焰山”。烽燧北侧16米有1954年国家测绘总局立测绘坐标和砖水泥结构基准点,方座圆点,正中刻画“十”字,上方标“二用点”,下方标“国家测绘总局”。东北与西汉宜禾都尉昆仑障相望,东南与瓜州口汉烽燧相望,西南与汉悬泉置遗址、芦草沟烽燧相望,西北与汉长城宜禾侯障(新编8号烽燧)、三棵树井城相望,正北与长城25号烽燧相型。此烽又处于小火焰山之巅,所以地势十分险要。唐代苜蓿烽位于双塔水库大坝西3.5公里疏勒河北岸。烽燧坐落在风蚀黄土台地上,其下部为风蚀台地,高1.8米;上部夯土版筑,略呈正方形,东西宽4.7米,南北长4.8米,高4.5米,连同台地基座通高6.3米,保存完整。烽燧南侧有房屋遗址,房基呈正方形,边长9.7米,墙体倒塌,堆积层厚达1.2米,内含芨芨草席(用做盖房顶),红柳、芦苇、麦草泥皮等。房墙下砂地中曾发现萝卜种子,说明唐代守烽将土在这里种植过蔬菜。地面散落少量夹砂粗陶片,褐釉碗残片,均系唐制。
  此烽因是玉门关的前哨,玄奘西域取经路经此烽,岑参路抵此烽留下千古绝唱《苜蓿烽寄家人》,所以千百年来众多骚人墨客为其题诗作画。
  唐代白墩子(广显驿)位于瓜州县西北38公里国道312线西侧1公里处山丘。烽燧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5米,高7.6米。经勘测,前后共整修三次方保存至今,即里层是西汉初建夯土烽燧,夯层厚9厘米~11厘米,夯层内夹芨芨草绳和红柳撅,这是拴定夯土夹板留下的;东侧外层有脚窝,是守烽士兵上下烽燧时脚踩留下的,顶上竖圆木拴绳供士兵上下,上烽后将绳收起,以防敌人偷袭,这是汉代烽燧制度,称“吊绳脚窝”;中层是东汉时期为加固夯土烽燧,用方锨在烽北沼泽地上挖的草皮贴上去的,厚0.6米,每3层草皮夹一层芦苇以增大拉力;外层是唐代为加固脱落的草皮层又包了一层土坯,外抹麦草泥。烽燧东、南、西三面有夯土坞障,底宽1.85米,顶宽1米,高3.5米,开西门,宽3米,墙东西长26.8米,南北宽24.5米;西墙下有30厘米厚的汉代文化层,内含绳纹、水波纹陶片、毡片、木屑、炭块、灰烬、红烧土,柴草等。由此判断,西汉初筑烽燧时未筑坞障,东汉时未淸理地基,就在西汉文化层上夯筑,所以西汉文化层被压在东汉夯土层下。烽南20米有两处文化层,左侧是唐文化层,厚0.65米,内含素面灰陶片,褐釉碗残片、灰炭、红烧土停。地面散落淸康熙、雍正、乾隆年制青花瓷片,以及20世纪50年代制红花瓷碗残片。由上述遗物说明,该烽燧自西汉始建,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现代一直在沿用。烽燧东北100米石台上有清代修建的白虎庙,内塑唐将薛仁贵及以坐骑白马像,因年久失修,倒塌,只残存夯土台基。1987年4月21日,安西(今瓜州)县文物普査队第三次全县文物普査即由此烽开始。
  白墩子烽居高临下,气势雄伟。站在烽顶,举目远眺,四周山川河流,草地绿茵,大漠戈壁尽收眼底。汉唐丝绸之路北路由烽下穿过。1938年至1942年,甘肃省政府和新疆省政府联合修通了河西大动脉甘新公路,正好由白墩子烽下丝路古道穿过,使苏联援华军用物资途经这里运往前线,支援了抗日战争。1990年,改建的国道312线从其东侧穿过。所以,古往今来,白墩子一直是河西交通的咽喉要塞。
  白墩子四面环山,地形十分复杂。其四周荒野山丘寸草不生,唯独白墩子北、东两面有1.5平方公里的黄土沉积层,黄土层下是古老的岩层断裂带,断裂带下面丰富的地下水涌上地面,形成诸多泉眼,涓涓细流滋润着一方黄土地,生长出茂密的芳草,春夏之交有紫色的马莲花、金黄色的蒲公英,夏秋之交有紫色的甘草花、粉红色的野蒿花、金黄色的丁甲花、褐色的芦苇花、白色的辣辣姜花、红色的野枸杞;红脚鹏、、大白鹭、绿头鸭等水鸟在水中戏闹寻鱼,大猛禽旋高空向下俯视着草丛中的猎物鼠、兔,哺乳动物鹅喉羚(黄羊)在山沟中觅食。这些野生动植物共同点缀着这里的景色。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记“五峰”第二蜂即此。
  唐代开元寺位于唐瓜州城东北600米处的风蚀台地。始建于唐初,乃瓜州佛教名寺,与碱泉子石窟、旱峡石窟、榆林窟、下洞子石窟、阿育王寺(舍利塔)交相辉映,形成庞大的佛教文化圣地。元代重修,改名“塔尔寺”,自此“塔尔寺”始有其名,唐“开元寺”名隐失。
  开元寺外围建筑为夯土围墙,东西长136.4米,南北宽127.4米,面积17377.36平方米;墙底宽2.4米,顶宽1.2米,高3.5米;西墙南段断续残垣,东、南、北墙风蚀倒塌,只存墙基,残高0.6米〜1米。寺院按对称中轴线传统建筑形制修建,即前、中、后三进院。前院为山门,是在高大的夯土台基上修建的,已倒塌,堆积层厚达1.6米,内含黄、绿琉璃筒瓦、板瓦、雕龙鸱吻、兽头瓦当、花砖、雕砖、长方砖、绳纹方砖、白灰、麻刀灰浆块等。中院对称的东西配殿倒塌成瓦砾堆,形制不明。正中为仿印度覆钵式圆形土坯塔,中空,是在16米见方、高2.5米的夯土台基上建塔,塔身周长46.7米,高12米,通高14.5米,土坯券砌,外抹麦草泥,尔后分层抹麻刀白灰浆,饰以莲花纹。第三进院靠北墙,由东向西排列9座土坯空心小塔,已塌顶,塔身内存放大量泥梵塔,上拓印梵文,中间有印度式佛塔图案。寺院遗址周围散落大量唐素面灰陶片、褐釉碗残片及宋、元瓷器片。塔北150米风蚀台地有大型连窟遗址,散落大量唐、宋、元瓷片,其中有宋代豆绿色隐青瓷器片、釉里红、釉下彩瓷器片,以及大量炉渣、烧土。
  清初,在寺基内出土唐断碑。其一面为唐人手笔,因碑首尾残缺,仅存中段,文义不能连贯,其中有“大中时复河湟,张义潮归唐授爵,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万亿京坻”等称功颂徳语;另一面为五代宋初人手笔,文意与前文大略相仿,似颂曹议金之语。张、曹本治沙州,而瓜州亦其兼统。唐宣宗大中五年(852年),张义潮起事,自任归义军节度使,打败吐蕃,收复河湟瓜、沙二州,立碑勒石纪念。后五代宋初,曹议金继任归义军节度使,在碑另一面刻文纪念。碑文录入光绪年版《甘肃省新通志》。后碑移至安西县城城隍庙。1970年,县城南迁,碑遗失。
  清代道徳楼位于原桥子乡政府院内,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系全木结构歇山顶飞檐式正方形木楼,长、宽均为7.2米,高12.6米,楼顶脊贯雕龙砖饰件,四角飞檐脊贯雕龙、走兽,平脊顶贵筒瓦、兽头瓦当,楼顶由8根立柱支撑,下有花岗岩圆柱顶石。楼四壁装木板,绘有山水人物画。西檐下原悬有黒底金字行书 “道徳楼” 匾额,楼北侧安装木梯,可通二楼。二楼用厚木板铺成,木板下用方木3根作南北向横梁。二楼东、西两面开格扇棱花门,门外四周也铺木板作过道,边沿安装木扶手栏杆以确保游人安全。楼下层四壁用青条砖砌成,西开双扇门。台基用花岗石条铺成。楼梯口向东,门额书有黑字楷书“安民”二字。原道徳楼周围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庙院,建有火神庙、龙王庙、娘娘庙等,并有粘湛的彩绘壁画和泥塑造像。1958年后全部拆除,仅存道徳楼。道徳楼是瓜州县境内唯一幸存下来的木结构古建筑,显得弥足珍贵。
  (李春元李长缨)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中对人物春秋、文物古迹、诗词题记、瀚海景观、乡风民俗、物华天宝、传说故事相关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瓜州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