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关城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173
颗粒名称: 古关城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14
页码: 107-120
摘要: 《瓜州史话》中对古关城遗址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古关城 遗址

内容

古关城遗址西汉长城西汉长城西起新疆罗布泊以东,东至甘肃兰州河口以西,跨越两省(区)十九县(市) ---新疆科什兰孜,甘肃敦煌、瓜州、玉门、酒泉、金塔、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民乐、金昌、永昌、民勤、武威、古浪、天祝、景泰、永登,全长2265公里(包括复线)。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年一110年),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保卫河西政区稳固,保障东西方商道畅通建立了庞大的军事防线一长城。西汉长城自汉武帝元鼎年间建成,沿用至东汉、魏晋南北朝,凡400余长城4号烽燧年。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冒险家们纷纷涉足,敲开了中国西部地区汉代长城及其他古代文化发掘之门,掠夺巨量珍贵文物,使中国西部地区古代文明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900年至1930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先后三次深入中国西部,调査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金塔以西汉代长城烽燧遗址,共编烽燧号97个,其中瓜州长城烽燧由西湖向东编31a—41n共33个,盗掘简牍文书760余件。1942年至1944年12月,前民国中央研究院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向达(觉明)、夏鼐(作铭)、阎文儒(述祖)等对西汉长城作过调査,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调査奠定了基础。
  两千多年来,由于政治、历史、军事、经济、自然力诸原因,致使西汉长城这道庞大的古代六工城年--265年)Et县治所,始有其名o小城乃西汉宜禾都尉昆仑障;大城乃东汉曹魏至两晋沿用旧障名置宜禾县。西晋武帝元康五年(295年),划宜禾县归常乐郡。后魏属常乐郡。北周改凉兴县。唐屈常乐,唐末陷于吐蕃。宋、元、明、清沦为空城。清雍正年间,整修安置移民屯垦,后屡遭肃州回民、瓜州南山土匪逆害,城破民逃,废弃至今。因当时在该城置第六工区安置移民,“六工城”始有其名,西汉“宜禾都尉昆仑障”名隐失,而新迁来的户民又不知其旧名,遂迷失而鲜有问津者。
  (李春元李长缨)西汉渊泉县城位于三道沟镇四道沟村,当地人历来惯称“城壕湾子”。城东、西、北三面临耕地,南临疏勒河支流四道沟。城南一带多泉津,汇流于四道沟。该城四周高中间低,由于盐碱腐蚀严重,加之70年代初生产队大规模毁墙垫地,且城内被村庄、公路、水渠、林带占据,北部又被耕地占据,东、西墙被辟为水渠、地境,城墙多倒塌,古城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南墙没于河底,说明历史上疏勒河支流曾改道北流,渊泉县城被淹。唯北城墙遗存断续残垣,夯层清晰可见。经勘测,城东西宽240米,南北长320米,总、面积76800平方米;城墙宽4.2米,残高2米~3.5米,夯层厚0.13米~0.15米。地而散落残砖、灰陶片等。西墙东面40米有土台,覆盃层下證压汉文化层,厚0.7来~0.9米,内含绳纹、水波纹、垂帐纹、附加堆纹陶片。该城为瓜州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区建置之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渊泉县自北周(577年一580年)并入凉兴县即废,旋降为农业区。唐代陷于吐蕃,沦为空城。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9年),在渊泉废城建柳沟卫(相当于今瓜州县建置)。清雍正五年(1727年),于大湾建安西府城,沿用渊泉县名,在城中心什字建“渊泉鼓楼”。1970年,县城南迁,建城关“渊泉镇”、“渊泉街”、“渊泉小学”,渊泉一名沿用至今。需要说明的是,柳沟卫在清康熙五十七年前设柳沟千户所,其建置低于卫建置,本在四道沟,升卫时,迁到布隆吉尔,所以柳沟卫在布隆吉。布隆吉,本属汉渊泉县辖区。元代翻译为蒙古名,始称“布隆吉尔”,即汉语“泉水众多”或 “泉水城”之意。自从清雍正五年(1727年)于大湾建安西州城,布隆吉城废弃,而将“渊泉”之名移到安西城沿用至今。所以,后世各代瓜州人认为西汉渊泉县在今瓜州城,实乃地名西移之误。东汉名宦、汉阳太守张惇,子武威太守张奂,孙“草圣”张芝及张昶均出生于该地。
  西汉广至县城位于锁阳城镇常乐村村西,当地人历来惯称“破城子”、“常乐城”,桥(子) —踏(实)公路牌亦标明“常乐城”。城东、南、北、三面临耕地,西临道班,夕卜围为第四纪全新世沉积黄土。东墙外紧靠冲沟,南墙外紧靠水渠及通往村庄、学校的便道,西墙外紧靠桥踏公路,西南50米有通往东巴兔乡的公路。东南与踏实汉墓群、汉新沟古城、唐舍利塔(阿育黄土台地连绵起伏,顶部遗存着丰富的汉唐农耕土层;水系、道路成网;地面散落大量水波纹、绳纹、垂障纹、附加堆纹陶片、夹砂红陶片,器形为碗、罐、钵、铁器、铜器残片、残砖、炉渣,少量“五铢”钱等,与其他文物融为一体,形成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汉唐文化区。
  城墙夯土版筑,因四面高,中间洼,有23条水沟直通坑内,每逢雨季洪水倒灌,侵蚀严重,现全部倒塌。地面呈现规则而规模宏大的黄土梁,局部地段剖面呈现叠压有序的夯土层。平面呈正方形,正北0度,说明修筑前经过精心的方位测量,东墙长560米,南墙长525米,西墙长535米,北墙长550米,总长2170米,面积约29万平方米。此城规模,符合汉魏晋时期郡、县行政区建制。城墙基底宽8.7米,顶宽6.5米。东墙南段残高2米~2.8米,北段残高1.2米~2.2米。南墙东南角墩尚存,底宽11.5米,顶宽6.5米,残高2.2米,城墙被洪水切割成4段,残高1.2米~2.4米。西南角墩风蚀严重,形成高3.5米、直径2.8米,上下大、中间细的圆土柱。西墙被洪水切割成五段,南部残高1.2米~1.6米,北部残高1.5米~1.6米,西北角套一座小方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75米,面积4500平方米,门向东开,东墙全部倒塌,南、西、北墙保存较好,底宽8.5米,顶宽3.5米,残高2.5米〜4米。因西北角地势较高,水淹程度小,保存较好。西北角墩底宽12米,顶宽4.5米、高4米,是该城四个角墩保存最好的一个;角墩外25米处残存圆形夯土堆,直径4.5米,高2.5米,可能是当时的瞭望台,废弃后遭水淹剥蚀倒塌成土堆。北墙东北角墩底宽11.5米,顶宽6.5米,残高2.2米;城墙东段保存238米、残高1.5米〜2.2米;中段被洪水冲刷为平地125米;西段保存187米,残高1.4米~1.8米。四面城墙夯层均匀,平方夯窝,长、宽皆为25厘米,夯土层厚11.5厘米〜13厘米,为同一时期夯层结构。西墙正中有城门遗迹,宽6.5米,原非这么宽,因城废弃后城墙倒塌遭水冲刷倒塌渐次扩宽而致。
  (李春元李长缨)小宛破城子位于小宛农场西南4公里荒漠,东、西两面临冲沟,北面临汉长城,西南有胡杨林,城周围地势平坦。城夯土版筑,夯层平整,厚9厘米~11厘米。夯层内夹有排列的圆木,已腐朽。夯进圆木,显然是为增大拉力。城略呈正方形,东西宽179.2米,宽北长182米,面积32614.4平方米;城墙底宽10米,顶宽4.5米,高3.5米,南、西、北三面有角墩,但后期有人挖掘成半地下室,用麦草泥抹墙居住。东、西、北墙正中有马面。城东墙南段平田整地时被拆除,南墙东段亦被拆除,西、北墙保存完整。由拆除城墙的遗迹看,南墙正中有城门,外有瓮城。根据城的结构形制,应是汉代古城遗址,与背面汉长城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春元李长缨)西晋晋昌郡城西晋晋昌郡城有东、西两城,相距百米,位于布隆吉乡九下村六队3公里处的萧家地荒漠,当地群众历来惯称“萧家地破城子”。东距七道沟农场800米,南距戈壁2公里,戈壁北缘风蚀台地有古渠遗址2处,总长11.3公里,高岀地表1.4米~2.2米,底宽12米~14米,顶宽3.5米〜5.6米,为晋昌郡垦区灌渠,编晋昌1号、2号古渠;风蚀台地顶部亦有明显的耕地翻土层遗迹,说明确为晋昌郡农耕区。西、北两面临半荒漠干滩,北距晋昌郡一十工山口古道500米,城东、南两面有烽燧3座,应是晋昌郡军防设施。戈壁分布墓葬260余座,应是晋昌郡墓葬区。
  东城是在平地上先夯筑4.5米的高台,尔后再夯筑城墙,所以显得地望高峻,雄伟壮观。城墙底宽9.8米,顶宽5.5米,高7.5米,连同土台基通高12米,东西宽25米,南北长75米,面积6375平方米;开南门,门外有瓮城,长20米,宽9.5米,保存完整。东北角有测绘坐标。城四周环绕筑城取土时挖的壕沟(或作护城河),口宽18米,底宽9米,深2.6米~3.5米。城内有残石磨、夹砂红陶片、泥灰陶片;城东南200米有面积为20万平方米陶片区,散落大量灰泥陶片、黑砂陶片,器形为碗、罐、钵、瓶等,纹饰为附加堆纹、水波纹、垂障纹、绳纹、素面陶等。根据保存完整状况判断,东城建制略晩于西城,时代约在东晋或西汉,后倒塌重修,保存至今,因城内外遗存器物残片属汉晋时代。
  西城夯土版筑,东西长143米,南北宽103米,面积14729平方米;城墙底宽5米~5.5米,顶宽3.5米〜3.8米,高7.3米〜7.5米。南墙保存较好,东、西、北墙断续残垣。城东南120米台地上有土墩1座,经风雨剥蚀,呈上圆下方,残高4.5米。城南200米有房址1处,土坯墙,倒塌,东西长22.6米,南北宽12.5米,墙厚0.55米,残高0.25米。墙内外有大量灰陶片、炉渣、红烧土,可能是当时的手工作坊。城周围散落大量陶片,器形、纹饰与东城陶片相同。
  (李春元李长缨)唐代瓜州城(锁阳城)位于瓜州锁阳城南坝村南7.5公里处的荒漠。该城几易其名:西汉属冥安县;唐高祖武徳四年(621年),于其地置瓜州;明成化年间(1465年一1487年),整修旧城,安置肃州回民,称“上苦峪城”;因城周围盛产野生中药锁阳,明清两代数百年来,当地百姓每年冬“三九”最冷时节有挖锁阳之习俗,又清代小说《薛仁贵征西》中有薛仁贵兵困锁阳城,命军士挖锁阳以充饥之说,故又称“锁阳城”;1958年“大跃进”时,当地人砍挖周围红柳在城內筑土炉炼硝,又称“硝场”。
  城东北望唐玉门关、乱山子、冥水、黑水墓群、冥水古道、汉冥安县城、转台庄子、元塔尔寺;东南望长山子东千佛洞、冥安16号烽燧;南望祁连雪峰、碱泉子石窟、锁阳城墓群;西南望旱峡石窟、榆林窟、下洞子石窟、踏实墓群;西北望新沟古城、舍利塔、广至县城;北望冥泽;城东北有瓜州--玉门关古道,城南有瓜州一石包城古道;城西北有晋昌郡--瓜州--广至县城--十工山口古道;城北有石头泉子沼泽地;东南距万人坑(唐坑葬叠压人骨无数,故名)4公里;西北距空心墩600米,北距锁阳城文伶站250米;东南4公里开大渠两条,引冥水溉民田、供城内军民用水遗迹尚存;城周围有烽燧9座,地貌为第四纪全新世黄土堆积风蚀台地和半荒漠红柳沙丘,海拔1358米。总计锁阳城文物保护区386平方公里范围内有新石器、汉、唐、宋、元、明、清文物保护单位77处、墓葬2200多座,是瓜州境内文化内涵最丰富、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区。
  城共有3道城墙,夯土版筑,分内、夕卜2城;内城又分东、西2城。内城呈带斜形长方形,东墙长457.3米,西墙长516米,北墙长536米,总面积为28万平方米。城墙底宽18.5米,顶宽4.6米,高12米,夯层内排列圆木以增大拉力,十分坚固。城垣四角有角墩,唯西北角墩保存完整,是在城墙角上用土坯砌成,通高18米,分层穿以胡杨红柳,以增强拉力,开东西向拱券门,土坯斜形旋转转式夯砌,结构复杂;有4座瓮城,南、西墙各1座,北墙2座,马面24个,东、西墙各5个,南、北墙各7个;其上均筑有敌台,已倒塌,堆积红烧土、灰烬。城上城下堆积大量礌石;西城内有圆形土台26座,围以土墙,乃古代兵营帐篷底座,里面也堆有大量礌石。
  (李春元李长缨)唐代玉门关位于双塔水库东4公里疏勒河与葫芦河交汇处。东距月牙墩7公里,葫芦河、清徐家屯庄1.5公里;西距双塔遗址、乱山子七星烽4公里,苜蓿烽7公里;西北距北大墩6公里;北距国道312线4公里,汉长城1.5公里。东南有玉门关---瓜州---石包城古道,西有玉门关---敦煌古道,西北有玉门关---赤崖驿(星星峡)古道。关址四周山顶、路口、河口要隘处共有11座烽燧。汉、唐两个时期的文化交辉映于一地;四面古道成网;疏勒河、葫芦河、双塔水库又贯于其中,成为自然水山、古迹形胜区。
  1958年,在双塔乱山口疏勒河出口处修建水库水位上升,唐玉门关遗址被淹。其后,每年冬季封冻冰下,春、夏、秋季开库引水溉田水位下降方露出水面,人可近前。据1987年11月勘测,城墙夯土版筑,倒塌,宽3.5米~4米,东墙残高0.3米~0.4米,东、西、南、北墙残高0.5米~0.75米;城略呈正方形,东西宽155米,南北长160米,面积24800平方米;开西门,宽3.5米。城墙外四周环绕护城河,宽12米,深2米。护城河内遗存的两副大石磨,河边的大方砖、灰陶片等均系唐制。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清雍正六年(1728年),重修置双塔讯堡,设千总一员,兵一营驻守。”自此,玉门关名隐失,“双塔堡”始有其名。
  双塔堡内原有龙王庙、关帝庙、昭忠祠等清代建筑。1944年12月,前民国中央研究院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向达、夏鼐、阎文儒等考察时,庙宇尚存,墙上有千总题名。现遭水淹全部倒塌,堆积大雕砖、筒瓦、兽头瓦当等。唐高祖武徳二年(619年),在修建玉门关的同时,又在西面距关4公里的南北对峙之乱山顶修建双塔(向达、夏鼐、阎文儒等考察时双塔尚存),南北塔相距200米,为上圆下方土坯塔,外抹麻刀白灰浆,皆高5米。清“双塔堡”因此塔得名,当时被列为安西八景之一---“双塔凌霄”。1958年修建水库拆除,双塔名存实亡。1993年10月,安西(今瓜州)县水利局投资12万元,在双塔水库大坝南北两端乱山之巅重修双塔,塔高10米,系攒尖宝葫芦顶三层单飞檐式。
  旱湖脑古城遗址位于布隆吉乡布隆吉村南8公里处。南、北两城相连,平面呈“刀把”形。南城城墙风蚀严重早已不存,仅在地面遗留笔直的城墙基槽,宽2米,深30厘米~50厘米,基槽中遗存砖块、石块;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70米,面积44200平方米。东、西城墙北端与北城南墙连接。北城平面呈长方形,长220米,宽160米,面积35200平方米,夯土版筑,因地处低地,盐碱腐蚀严重,全部倒塌成大土梁,长满芨芨草、骆驼刺。在东城墙南端作探掘剖面检测,发现草根底部呈现出清晰的夯层,厚14厘米~16厘米,底宽17.5米,顶宽6.5米,残高3.5米,依据城墙倒塌夯土散开堆积17.5米的宽度测算,初建时城墙底宽8.5米〜9.5米。四角有角墩遗迹,倒塌成圆锥形大土堆。城初建时规模大,城东、西、北墙尚存;南城墙被流沙覆盖,开东门,宽4.85米。城东、南、西三面有烽燧各一座,西南650米处有汉墓群,城南的风蚀台地遗存大规模农田水利遗迹,南缘有东北---西南走向古道,为汉渊泉县一敦煌郡之通道。该城所在地为汉渊泉县、西晋晋昌郡、唐瓜州之农牧区。唐开元年间后,吐蕃屡陷瓜州,冥水断流,城废。城北1公里处原有露头泉水形成湖沼生态环境,北流7公里汇人疏勒河。后水位下降,湖沼干涸。因是湖沼发源地,当地人惯称 “湖脑儿”,即“水源”之意,故城借地得 。
  (李春元李长缨)瓜州坛城遗址位于瓜州县城东北6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南距疏勒河约360米,北距312国道约380米,西距瓜州机械林场约1.3公里,距离最近的村庄是西湖乡城北村7组。该村旁有雍正十年(1932年)修建的安西州城,城东有先农坛遗址。该遗址距先农坛约3公里。
  该坛城是挖掘外侧的砂石堆筑而成的,遗址四周形成了类似于护城河的沙沟,方城的四周正中各筑一方形瓮城,并突出于墙体之外,北瓮城门向西旱湖脑开,南瓮城门向南开,东西瓮城门向南开。方城内的方形金刚墙和圆形金刚环以及正中的方坛、圆坛也是从城外取沙土堆筑而成的。城址内地面平整,保持了地面的原始状态。
  坛城外有方形辟四门的金刚墙,中间是正圆形的金刚环,内有圆形和长方形的坛城遗迹。从坛城的形制和中间核心部分的方坛、圆坛略偏中心点以北,以及圆坛略高于方坛的情形来看,圆坛是安放神像的位置。另在方城的四墙内侧,发现有数量不等的小土堆,直径1.2米左右,残高0.2米。从以上的情形分析,这座坛城应有正门,正门即为南门,形成了以南门为起点,在中轴线上分列内金刚环、方坛、圆坛的布局。南门是僧侣作法事时进入坛城的必经之处。按建造金刚坛的仪规,是以西方为上,但该遗址是以北方为上,形成了坐北面南、以北方为上为尊的格局。从外城的现存遗迹看,外墙坍塌较为严重,估计墙体当时的高度在1.6米~1.8米左右。
  该遗址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显大、形制最为清晰的古代坛城遗址之一。该遗址与榆林窟第三窟南壁西侧的西夏壁画“37尊胎藏界园陀罗”中的坛城基本相同。由此推断,该坛城是西夏时期密宗僧侣从少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遗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密宗佛教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演变,捉供了实物资料。
  (李宏伟)清代柳沟卫城位于三道沟镇四道沟村。城墙夯土版筑,底宽3.8米,顶宽1.65米,高6.5米;城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90米,面积36100平方米;开南门,宽2.2米;东北角立国家测绘总局1954年测绘坐标。卫城内原清代建筑物早已不存,现被村民房屋占据。
  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清廷平定准噶尔盆地噶尔丹叛乱。为加强对河西的防务和行政管辖,于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建玉门赤斤(赤金)靖逆卫,同时在安西四道沟建柳沟所。因其地潮湿多泉水,水沟沿边多生灌木柳条,其卫城在四道沟地境,当地人称“四道沟屯庄”,另惯称“四道柳沟”。雍正五年(1727年),升柳沟所为柳沟卫,治所西迁布隆吉城,城废,后为当地居民占据。20世纪70年代初,平田整地时挖城墙土垫地,城墙被破坏,现柳沟卫城残存东、北墙。
  (李春元李长缨)清代桥湾城位于河东乡疏勒河北岸国道312线3146公里处南面250米处的风蚀地。汉长城由城北自东向西穿过,其西面临国道312线至河东乡、三道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城墙夯土版筑,底宽5米,顶宽2.4米,高7.5米;城呈长方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面积39040平方米,南、北城墙保存较好,女墙上保存垛口43个,东、西城墙风蚀严重,部分塌落被流沙覆盖,东北角墩下有巨大的风蚀坑。城四周有马面4个,南、北门外有翁城,城四角有角墩,上有城楼建筑遗迹。桥湾城遗址城内有东西向街道,有房屋、庙宇倒塌的砖瓦、土块堆积,地面散量大量青花瓷片、褐釉陶缸片。城南墙外有房屋倒塌的砖石、土块堆积,城东、西两面有夯土围墙。北墙外60米有夯土台,东西宽22米,南北长30米,高5米,上有砖瓦堆积,据民间传说是当年的观星台。城东、西两面半里有土坯砌成的圆形小塔各桥湾城城标——飞马战车一座。城西北250米有永宁寺遗址,为三进大院,门前有照壁,总面积6300平方米,地面堆积厚达1米的砖瓦、土块。城内外散落“万历通宝”、“嘉庆通宝”、“咸丰通宝”、“道光通宝”钱、灯油碗、铅纺轮、残铜镜等。原城北门楼檐下悬挂横2.25米、竖1.12米的松木大匾,上书“泽被无疆”四个大字,城废后散失民间,1987年11月中旬由河东乡上泉村四队农民吴德富处征集,现藏桥湾文管站。清雍正十年(1733年),修筑桥湾堡,并在疏勒河南岸修建仓廒,囤积粮食20万石供应守城军士。城南疏勒河转弯处原有水流冲刷形成的土拱桥,俗称“天生桥”。后年久水流冲刷,20世纪60年代塌落。该城初建以其地“桥湾”为名流传至今。清同治初年,桥湾城遭肃州回民侵扰,城废至今。1992年7月,安西县(今瓜州)博物馆在城北修建文管站,加强管护,并举办汉长城岀土文物、桥湾城出土文物展览。
  (李春元李长缨)清代安西镇城位于布隆吉乡政府东1公里处,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夯土版筑,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90米,南北宽91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为瓜州境内现存古城遗址规模最大者。该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南门外有瓮城,宽28.5米,进深18.6米,城墙底宽12米,顶宽4.5米,高7.5米。南城墙保存较好,有马面6个,垛口13个,女墙高2米,底宽0.6米,顶宽0.35米。原国民党驻军时期,城墙裂缝处用草皮、土坯、草泥修补。20世纪70年代初,平田整地时挖城墙土垫地,东墙全部拆除,西墙南段残存480米,北墙残存550米。距西墙40米有夯土台一座,呈正方形,长宽各为30米,高14米。上建有庙宇,通高18米,后庙宇倒塌,堆积砖瓦、土块。当地人贯称“二梁台”。城内卫生院墙边有百年榆、柳各1株,传为年羹尧将军栽植。雍正五年(1727年),迁柳沟卫至该城。现在,城西部、东部有布隆吉村民居住,东部为荒草地,北部为耕地。
  (李春元李长缨) 清代安西直肃州城位于瓜州县城北1.5公里的大湾。城墙夯土版筑,底宽5.5米,顶宽4.5米,高5.6米;城略呈正方形,东西宽874米,南北长921米,面积804954平方米。城东、北两面有瓮城,东瓮城保存较好,东西宽45米,南北长67米。雍正六年(1728年),由布隆吉城迁安西镇至此,升安西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石岗墩风沙口桥湾城古车文物古迹升直隶州,沿袭至1912年,改安西县。原城内建有州府衙门,城隍庙、文昌宫、三官庙、关夫子庙、关帝庙、中岳庙、财神庙、牛王庙、马王庙、老君庙、娘娘庙、无量庙、渊泉楼、灯盏楼、北斗宫,城外有龙王庙,先农坛等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部分古建筑毁于民国火灾;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后拆除,木料用来修建县政府办公室。
  1970年,县城南迁,城废,平田整地时挖成墙垫地。城东、北墙保存较完整,现存马面10个,南墙断续残垣584米,西墙全部拆除。城内西、北、东部被辟为耕地,中部被加油站占据,荒芜处散落青砖、瓦当、青花瓷片等。
  (李春元李长缨)清代瓜州城位于瓜州乡政府东500米。城墙夯土版筑,底宽6米,顶宽4.5米,高7.5米;城东西长741.5米,南北宽365.5米,面积271018.25平方米。城东、南、西三面临清代瓜州城遗址沼泽地,盐碱腐蚀倒塌严重,北墙保存较好,有垛口44个,1985年3月14日倒塌28米。
  该城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时设文官县丞、武官参将各一员,管理吐鲁番逃散回民。同治初年,肃州回民侵扰,城破民逃,城废。20世纪70年代,瓜州公社在城内建猪场,东半部被推土机推平。现被瓜州乡化工厂占据。
  (李春元李长缨)回民五堡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两征准噶尔叛乱,吐鲁番额敏和卓、鲁谷庆等十四回鹘部落叛离噶尔丹,要求内附,共2000余户,9200余人。朝廷饬令安置在安西州城附近,给予田土牛犋,使其耕种。安西兵备道王全臣,率领屯田军民,将安西城西、南两面数十里荒原,先后划为十个屯田工区,令官兵及回、汉人民分区开垦。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共垦地八万余亩,开浚大小渠坝数十条,引疏勒河水溉田。从头工至五工区新筑五座城堡,首先安置了吐鲁番回民,谓之“回民五堡”,并在头堡与二堡之间,另筑一城,曰“瓜州城”,由安西镇台添参将、守备,进驻镇守。六工至十工,均为汉民工区。自此,“头工”至“十工'、“十工山”名称沿袭至今。
  头工堡位于瓜州乡政府北4公里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方形,东西宽529.8米,南北长534米,面积282913.2平方米;夯土版筑,城墙底宽7米,顶宽2.52米,高5.8米;女墙面1.72米,通高7.52米,四角有角墩。有两座城门:一在西城墙正中,宽8.8米,城门外瓮城被流沙覆盖;一在北城墙正中,宽4.9米,高5米,城门外瓮城东西长37米,南北宽14.5米,门道深7米,宽6米。北城墙东段有大夯土台,东西长54米,南北宽361米,高5.5米,上有房屋倒塌土块、青砖堆积。城墙的土圈,东西长66米,南北宽47米,底宽5.5米,顶宽1.42米,高5.5米,底部夯土,上部土坯垒筑,土坯长43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地面散落青花瓷、红花瓷片、褐釉陶片等。城内外有高大的红柳沙丘,城东、南、西三面临耕地,北面临草滩。
  《肃州志》记载:“头堡,周围三里七分,堡髙二丈二尺,即安插额敏和卓、鲁谷庆泗尔堡,两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一千一十七户,计四千六十四名口。由头堡西南十里建筑。”淸雍正时,于其地实行移民垦荒。
  二工堡位于瓜州乡二工村北15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5米,面积31506.25平方米;夯土版筑,城墙底宽3.85米,顶宽2.2米,高5.1米;四面有介墩、马面8个,四面城墙马面各2个。开东、西二门,均宽3.5米。东、西、北三面城墙保存较好,南城墙倒塌。地面敬落青花瓷片、砖块,周围为耕地。
  《潇州志》记载:“二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哈喇火洲、木尔兔两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二百四十八户,计一千二百五十四户名。由二堡西北十里建筑。”三工堡位于瓜州乡三工村西10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5米,面积31506.25平方米;夯土版筑,城墙底宽4.2米,顶宽2.6米,高5.1米;四面有角墩、马面4个,四面城墙马面各1个。开南、北二门,均宽3.2米。周围为耕地。
  《肃州志》记载:“三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苏巴什、勒木津、小阿斯塔纳、皮占、述桂五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七户,计一千二百四十名口。由三堡西北四里建筑。”四工堡位于环城乡四工村西南40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5米,面积31506.25平方米;夯土版筑,城墙底宽3.8米,顶宽2.2米,残高2米。1964年,平田整地,城墙绝大部分被拆除,东、南两面城墙残存30米。城东墙外有南北向水三工堡胡杨渠;南城墙外250米为啤酒花地。东、西、北城墙外及城内全为耕地,地埂上遗存建城时的青砖块、石块。
  《肃州志》记载:“四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塞木津、洋海、土城沟三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二十七户,计一千三百五十一名口。由四堡东北十里建筑。”五工堡位于南岔乡开工村北25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形制、规模、布局同四工堡。南、北城墙保存较好;东、西城墙1970年平田整地时被拆除。周围为耕地。
  《肃州志》记载:“五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吐鲁番、阿斯塔纳、雅图沟、汉墩四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三十八户,计一千三百五十一名口。以上回民五堡者,城堡内盖筑回民房屋。回民共计九千二百六十四名口,每二口给房一间,共计给房四千六百三十二间。额敏和卓,系统领回众大员,以多给房屋,规攫宏敞,以示优异。”除回民五堡外,另有汉民五堡:六工堡即汉宜禾都尉昆仑障、曹魏宜禾县,七堡城在今七工村东,八工堡在今八工村西,九工堡在今九南村,十工堡在今十工村东。但七、八、十工堡城均毁于1968至1970年的平田整地,名存实亡,不再编号标志,唯九工堡尚存,编号(季春元李长缨)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中对人物春秋、文物古迹、诗词题记、瀚海景观、乡风民俗、物华天宝、传说故事相关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薛仁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