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172
颗粒名称: 古文化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2
摘要: 《瓜州史话》中对古文化遗址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文化遗址 锁阳城

内容

古文化遗址鹰窝村史前文化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北桥子村北12公里处的两座大沙丘之间。因遗址西南1公里有成片胡杨树,树上有老鹰窝,故名。遗址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总面积30万平方米。
  居住区在墓葬区以南1.5公里,房址被流沙覆盖,经勘察清理积沙,发现屋墙早已不存,只残存墙基柱洞,直径12厘米~22厘米,深18厘米〜25厘米,因长久风蚀,木头全部腐烂,残存木渣和蛀虫遗体。这种房屋,先将圆木排列成圆形屋梁架,埋入坚硬的黄土层内,再将芨芨草席扎在立柱上,用本棍搭成圆形拱顶,然后在草席墙上内外抹上草泥,屋顶上亦抹草泥即成。为了采光保暖,房门向南开;屋中央挖一火膛,保留火种,永不熄灭。一些房屋是半地下室,冬暖夏凉。地面铺上茅草,就是先民休息的地方。
  陶器窑址残存,形制有正圆和椭圆两种。窑是在黄土台地上挖成的。根据残存窑底推断,窑身应是上小下大,宜于收火提高窑温。窑底直径1.65米~1.95米,烟道在窑壁边缘的夹层墙内,结构巧妙。制陶材料是黄黏土掺和沙子,制成各种生活用具,装窑烧制,燃料采自当地生长的红柳、胡杨、芦苇等。地面散落大量夹砂红陶片,黑砂陶片,纹饰有折线纹、几何纹,颜料用锅灰调和水,着画后经过高温烧结,使颜料牢固地黏结在陶器表面,保存至今不褪色。除陶器碎片外,还有石磨、石刀、石斧、石锤、石镰、石刮器,以及大量灰烬、窑渣等,堆积层厚0.6米〜1.25米,说明这些窑址使用时间相当长。
  墓葬区3万平方米,由于风沙长期切割地表,覆盖层被揭去,有47座墓葬暴露地表,随葬器物破碎甚多,有成堆的夹砂红陶片、黑砂陶片,少量陶纺轮以及大量石器(器形同前)、绿松石、骨贝、琥珀等装饰品。墓葬为土坑葬,葬式为仰身直肢和侧身曲肢两种,骨架已风化,随葬品石器工具同前;陶器生活用具有四耳彩陶罐,双耳、单耳彩陶罐,双耳彩陶钵,双耳红陶,黑陶罐,纹饰为折线纹、田螺纹和指甲纹;另有陶纺轮、铜刀等器物;装饰品同前。
  经考证鉴定,该遗址属火烧沟文化类型,时代相当于中原商代。
  兔葫芦史前文化遗址"兔葫芦”是“吐火落”的转音,为原始游牧氏族名。部落遗址分居住区、制陶区、石器制造场、墓葬区4个部分,总面积4平方公里,部分被流沙覆盖。
  居住区在遗址中部,地面有大面积房屋遗迹,屋墙早已不存,只有成排的屋墙框架遗迹。屋前有大面积灰坑,呈规则斜线形排列,直径0.9米〜1.25米,深0.2米~0.14米,内有灰烬和兽骨,周围散落着大量石磨、石刀、石斧、石镰、石锤、石球等石器工具,另有夹砂红陶片、黑砂陶片、陶纺轮和陶鞋模型。1992年6月1日,甘肃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钟圣祖考察发现,陶鞋模型鞋底侧面有清晰的上鞋针线印。这种器物,在河西地区十余处史前文化遗址尚属首次发现,十分珍贵。
  制陶区在居住区东面,仅存窑底17处,形制同鹰窝树窑址,出土夹砂双耳大陶瓮、双耳红陶罐、夹砂双耳乳钉黑陶罐、单耳罐等,纹饰为折线纹、宽条纹、指甲纹,在双耳乳钉罐耳形提梁上有刻画树叶纹,这种器物形制与玉门骟马史前文化遗址岀土器物形制相同。
  石器制造场在制陶区北面,面积1万平方米。内有成堆的未经加工的石料,石质为花岗岩、砂岩、脉石英岩、玛瑙石、绿松石等。石器种类繁多,其中用脉石英岩加工成的半圆形石锯,尚属首次发现。除这些用粗质岩制成的石器工具外,还有用坚硬的黑色沉积岩磨制的细石器---尖状器、刮削器等,在其他史前文化遗址所不见。
  墓葬区在居住区东北面,墓葬暴露地表,人骨、随葬品大部分破碎,出土完整器物形制同前,石器亦同前;另有铜刀、铜锛头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铜环、绿松石珠、琥珀珠、玛瑙珠、石珠等装饰品。
  大量实物证明,该原始氏族部落已由游牧捕猎的生产生活方式过渡到定居的从事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时代为青铜时代中期,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属骟马文化类型。
  五道沟史前文化遗址位于五道沟村八组南3公里荒地上,东临五道沟,南临唐墩,西临草滩,北临铁路。中间有深0.8米〜1.2米、宽2米〜2.5米的南北走向古车道。总面积50万平方米。地面散落石磨、石刀、石斧、石球等石器工具,以及夹砂红陶、黑陶片等生活用具碎片,还有少量绿松石、玛瑙珠等装饰品。所出土器物形制,当属火烧沟文化类型,时代早于骟马文化类型---兔葫芦遗址。
  (李春元李长缨)兔葫芦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中对人物春秋、文物古迹、诗词题记、瀚海景观、乡风民俗、物华天宝、传说故事相关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春元
责任者
李长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锁阳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