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171
颗粒名称: 文物古迹
分类号: K917
页数: 45
页码: 103-147
摘要: 《瓜州史话》的文物古迹的详细介绍与说明。
关键词: 文物古迹 文化遗址

内容

文物古迹古文化遗址鹰窝村史前文化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北桥子村北12公里处的两座大沙丘之间。因遗址西南1公里有成片胡杨树,树上有老鹰窝,故名。遗址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总面积30万平方米。
  居住区在墓葬区以南1.5公里,房址被流沙覆盖,经勘察清理积沙,发现屋墙早已不存,只残存墙基柱洞,直径12厘米~22厘米,深18厘米〜25厘米,因长久风蚀,木头全部腐烂,残存木渣和蛀虫遗体。这种房屋,先将圆木排列成圆形屋梁架,埋入坚硬的黄土层内,再将芨芨草席扎在立柱上,用本棍搭成圆形拱顶,然后在草席墙上内外抹上草泥,屋顶上亦抹草泥即成。为了采光保暖,房门向南开;屋中央挖一火膛,保留火种,永不熄灭。一些房屋是半地下室,冬暖夏凉。地面铺上茅草,就是先民休息的地方。
  陶器窑址残存,形制有正圆和椭圆两种。窑是在黄土台地上挖成的。根据残存窑底推断,窑身应是上小下大,宜于收火提高窑温。窑底直径1.65米~1.95米,烟道在窑壁边缘的夹层墙内,结构巧妙。制陶材料是黄黏土掺和沙子,制成各种生活用具,装窑烧制,燃料采自当地生长的红柳、胡杨、芦苇等。地面散落大量夹砂红陶片,黑砂陶片,纹饰有折线纹、几何纹,颜料用锅灰调和水,着画后经过高温烧结,使颜料牢固地黏结在陶器表面,保存至今不褪色。除陶器碎片外,还有石磨、石刀、石斧、石锤、石镰、石刮器,以及大量灰烬、窑渣等,堆积层厚0.6米〜1.25米,说明这些窑址使用时间相当长。
  墓葬区3万平方米,由于风沙长期切割地表,覆盖层被揭去,有47座墓葬暴露地表,随葬器物破碎甚多,有成堆的夹砂红陶片、黑砂陶片,少量陶纺轮以及大量石器(器形同前)、绿松石、骨贝、琥珀等装饰品。墓葬为土坑葬,葬式为仰身直肢和侧身曲肢两种,骨架已风化,随葬品石器工具同前;陶器生活用具有四耳彩陶罐,双耳、单耳彩陶罐,双耳彩陶钵,双耳红陶,黑陶罐,纹饰为折线纹、田螺纹和指甲纹;另有陶纺轮、铜刀等器物;装饰品同前。
  经考证鉴定,该遗址属火烧沟文化类型,时代相当于中原商代。
  兔葫芦史前文化遗址"兔葫芦”是“吐火落”的转音,为原始游牧氏族名。部落遗址分居住区、制陶区、石器制造场、墓葬区4个部分,总面积4平方公里,部分被流沙覆盖。
  居住区在遗址中部,地面有大面积房屋遗迹,屋墙早已不存,只有成排的屋墙框架遗迹。屋前有大面积灰坑,呈规则斜线形排列,直径0.9米〜1.25米,深0.2米~0.14米,内有灰烬和兽骨,周围散落着大量石磨、石刀、石斧、石镰、石锤、石球等石器工具,另有夹砂红陶片、黑砂陶片、陶纺轮和陶鞋模型。1992年6月1日,甘肃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钟圣祖考察发现,陶鞋模型鞋底侧面有清晰的上鞋针线印。这种器物,在河西地区十余处史前文化遗址尚属首次发现,十分珍贵。
  制陶区在居住区东面,仅存窑底17处,形制同鹰窝树窑址,出土夹砂双耳大陶瓮、双耳红陶罐、夹砂双耳乳钉黑陶罐、单耳罐等,纹饰为折线纹、宽条纹、指甲纹,在双耳乳钉罐耳形提梁上有刻画树叶纹,这种器物形制与玉门骟马史前文化遗址岀土器物形制相同。
  石器制造场在制陶区北面,面积1万平方米。内有成堆的未经加工的石料,石质为花岗岩、砂岩、脉石英岩、玛瑙石、绿松石等。石器种类繁多,其中用脉石英岩加工成的半圆形石锯,尚属首次发现。除这些用粗质岩制成的石器工具外,还有用坚硬的黑色沉积岩磨制的细石器---尖状器、刮削器等,在其他史前文化遗址所不见。
  墓葬区在居住区东北面,墓葬暴露地表,人骨、随葬品大部分破碎,出土完整器物形制同前,石器亦同前;另有铜刀、铜锛头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铜环、绿松石珠、琥珀珠、玛瑙珠、石珠等装饰品。
  大量实物证明,该原始氏族部落已由游牧捕猎的生产生活方式过渡到定居的从事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时代为青铜时代中期,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属骟马文化类型。
  五道沟史前文化遗址位于五道沟村八组南3公里荒地上,东临五道沟,南临唐墩,西临草滩,北临铁路。中间有深0.8米〜1.2米、宽2米〜2.5米的南北走向古车道。总面积50万平方米。地面散落石磨、石刀、石斧、石球等石器工具,以及夹砂红陶、黑陶片等生活用具碎片,还有少量绿松石、玛瑙珠等装饰品。所出土器物形制,当属火烧沟文化类型,时代早于骟马文化类型一一兔葫芦遗址。
  (李春元李长缨)兔葫芦古关城遗址西汉长城西汉长城西起新疆罗布泊以东,东至甘肃兰州河口以西,跨越两省(区)十九县(市)一一新疆科什兰孜,甘肃敦煌、瓜州、玉门、酒泉、金塔、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民乐、金昌、永昌、民勤、武威、古浪、天祝、景泰、永登,全长2265公里(包括复线)。西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年一110年),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保卫河西政区稳固,保障东西方商道畅通建立了庞大的军事防线一一长城。西汉长城自汉武帝元鼎年间建成,沿用至东汉、魏晋南北朝,凡400余长城4号烽燧年。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冒险家们纷纷涉足,敲开了中国西部地区汉代长城及其他古代文化发掘之门,掠夺巨量珍贵文物,使中国西部地区古代文明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900年至1930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先后三次深入中国西部,调査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金塔以西汉代长城烽燧遗址,共编烽燧号97个,其中瓜州长城烽燧由西湖向东编31a一41n共33个,盗掘简牍文书760余件。1942年至1944年12月,前民国中央研究院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向达(觉明)、夏鼐(作铭)、阎文儒(述祖)等对西汉长城作过调査,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调査奠定了基础。
  两千多年来,由于政治、历史、军事、经济、自然力诸原因,致使西汉长城这道庞大的古代六工城年一265年)Et县治所,始有其名o小城乃西汉宜禾都尉昆仑障;大城乃东汉曹魏至两晋沿用旧障名置宜禾县。西晋武帝元康五年(295年),划宜禾县归常乐郡。后魏属常乐郡。北周改凉兴县。唐屈常乐,唐末陷于吐蕃。宋、元、明、清沦为空城。清雍正年间,整修安置移民屯垦,后屡遭肃州回民、瓜州南山土匪逆害,城破民逃,废弃至今。因当时在该城置第六工区安置移民,“六工城”始有其名,西汉“宜禾都尉昆仑障”名隐失,而新迁来的户民又不知其旧名,遂迷失而鲜有问津者。
  (李春元李长缨)西汉渊泉县城位于三道沟镇四道沟村,当地人历来惯称“城壕湾子”。城东、西、北三面临耕地,南临疏勒河支流四道沟。城南一带多泉津,汇流于四道沟。该城四周高中间低,由于盐碱腐蚀严重,加之70年代初生产队大规模毁墙垫地,且城内被村庄、公路、水渠、林带占据,北部又被耕地占据,东、西墙被辟为水渠、地境,城墙多倒塌,古城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南墙没于河底,说明历史上疏勒河支流曾改道北流,渊泉县城被淹。唯北城墙遗存断续残垣,夯层清晰可见。经勘测,城东西宽240米,南北长320米,总、面积76800平方米;城墙宽4.2米,残高2米~3.5米,夯层厚0.13米~0.15米。地而散落残砖、灰陶片等。西墙东面40米有土台,覆盃层下證压汉文化层,厚0.7来~0.9米,内含绳纹、水波纹、垂帐纹、附加堆纹陶片。该城为瓜州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区建置之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渊泉县自北周(577年一580年)并入凉兴县即废,旋降为农业区。唐代陷于吐蕃,沦为空城。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9年),在渊泉废城建柳沟卫(相当于今瓜州县建置)。清雍正五年(1727年),于大湾建安西府城,沿用渊泉县名,在城中心什字建“渊泉鼓楼”。1970年,县城南迁,建城关“渊泉镇”、“渊泉街”、“渊泉小学”,渊泉一名沿用至今。需要说明的是,柳沟卫在清康熙五十七年前设柳沟千户所,其建置低于卫建置,本在四道沟,升卫时,迁到布隆吉尔,所以柳沟卫在布隆吉。布隆吉,本属汉渊泉县辖区。元代翻译为蒙古名,始称“布隆吉尔”,即汉语“泉水众多”或“泉水城”之意。自从清雍正五年(1727年)于大湾建安西州城,布隆吉城废弃,而将“渊泉”之名移到安西城沿用至今。所以,后世各代瓜州人认为西汉渊泉县在今瓜州城,实乃地名西移之误。东汉名宦、汉阳太守张惇,子武威太守张奂,孙“草圣”张芝及张昶均出生于该地。
  西汉广至县城位于锁阳城镇常乐村村西,当地人历来惯称“破城子”、“常乐城”,桥(子)一踏(实)公路牌亦标明“常乐城”。城东、南、北、三面临耕地,西临道班,夕卜围为第四纪全新世沉积黄土。东墙外紧靠冲沟,南墙外紧靠水渠及通往村庄、学校的便道,西墙外紧靠桥踏公路,西南50米有通往东巴兔乡的公路。东南与踏实汉墓群、汉新沟古城、唐舍利塔(阿育黄土台地连绵起伏,顶部遗存着丰富的汉唐农耕土层;水系、道路成网;地面散落大量水波纹、绳纹、垂障纹、附加堆纹陶片、夹砂红陶片,器形为碗、罐、钵、铁器、铜器残片、残砖、炉渣,少量“五铢” 钱等,与其他文物融为一体,形成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汉唐文化区。
  城墙夯土版筑,因四面高,中间洼,有23条水沟直通坑内,每逢雨季洪水倒灌,侵蚀严重,现全部倒塌。地面呈现规则而规模宏大的黄土梁,局部地段剖面呈现叠压有序的夯土层。平面呈正方形,正北0度,说明修筑前经过精心的方位测量,东墙长560米,南墙长525米,西墙长535米,北墙长550米,总长2170米,面积约29万平方米。此城规模,符合汉魏晋时期郡、县行政区建制。城墙基底宽8.7米,顶宽6.5米。东墙南段残高2米~2.8米,北段残高1.2米~2.2米。南墙东南角墩尚存,底宽11.5米,顶宽6.5米,残高2.2米,城墙被洪水切割成4段,残高1.2米~2.4米。西南角墩风蚀严重,形成高3.5米、直径2.8米,上下大、中间细的圆土柱。西墙被洪水切割成五段,南部残高1.2米~1.6米,北部残高1.5米~1.6米,西北角套一座小方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75米,面积4500平方米,门向东开,东墙全部倒塌,南、西、北墙保存较好,底宽8.5米,顶宽3.5米,残高2.5米〜4米。因西北角地势较高,水淹程度小,保存较好。西北角墩底宽12米,顶宽4.5米、高4米,是该城四个角墩保存最好的一个;角墩外25米处残存圆形夯土堆,直径4.5米,高2.5米,可能是当时的瞭望台,废弃后遭水淹剥蚀倒塌成土堆。北墙东北角墩底宽11.5米,顶宽6.5米,残高2.2米;城墙东段保存238米、残高1.5米〜2.2米;中段被洪水冲刷为平地125米;西段保存187米,残高1.4米~1.8米。四面城墙夯层均匀,平方夯窝,长、宽皆为25厘米,夯土层厚11.5厘米〜13厘米,为同一时期夯层结构。西墙正中有城门遗迹,宽6.5米,原非这么宽,因城废弃后城墙倒塌遭水冲刷倒塌渐次扩宽而致。
  (李春元李长缨)小宛破城子位于小宛农场西南4公里荒漠,东、西两面临冲沟,北面临汉长城,西南有胡杨林,城周围地势平坦。城夯土版筑,夯层平整,厚9厘米~11厘米。夯层内夹有排列的圆木,已腐朽。夯进圆木,显然是为增大拉力。城略呈正方形,东西宽179.2米,宽北长182米,面积32614.4平方米;城墙底宽10米,顶宽4.5米,高3.5米,南、西、北三面有角墩,但后期有人挖掘成半地下室,用麦草泥抹墙居住。东、西、北墙正中有马面。城东墙南段平田整地时被拆除,南墙东段亦被拆除,西、北墙保存完整。由拆除城墙的遗迹看,南墙正中有城门,外有瓮城。根据城的结构形制,应是汉代古城遗址,与背面汉长城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春元李长缨)西晋晋昌郡城西晋晋昌郡城有东、西两城,相距百米,位于布隆吉乡九下村六队3公里处的萧家地荒漠,当地群众历来惯称“萧家地破城子”。东距七道沟农场800米,南距戈壁2公里,戈壁北缘风蚀台地有古渠遗址2处,总长11.3公里,高岀地表1.4米~2.2米,底宽12米~14米,顶宽3.5米〜5.6米,为晋昌郡垦区灌渠,编晋昌1号、2号古渠;风蚀台地顶部亦有明显的耕地翻土层遗迹,说明确为晋昌郡农耕区。西、北两面临半荒漠干滩,北距晋昌郡一十工山口古道500米,城东、南两面有烽燧3座,应是晋昌郡军防设施。戈壁分布墓葬260余座,应是晋昌郡墓葬区。
  东城是在平地上先夯筑4.5米的高台,尔后再夯筑城墙,所以显得地望高峻,雄伟壮观。城墙底宽9.8米,顶宽5.5米,高7.5米,连同土台基通高12米,东西宽25米,南北长75米,面积6375平方米;开南门,门外有瓮城,长20米,宽9.5米,保存完整。东北角有测绘坐标。城四周环绕筑城取土时挖的壕沟(或作护城河),口宽18米,底宽9米,深2.6米~3.5米。城内有残石磨、夹砂红陶片、泥灰陶片;城东南200米有面积为20万平方米陶片区,散落大量灰泥陶片、黑砂陶片,器形为碗、罐、钵、瓶等,纹饰为附加堆纹、水波纹、垂障纹、绳纹、素面陶等。根据保存完整状况判断,东城建制略晩于西城,时代约在东晋或西汉,后倒塌重修,保存至今,因城内外遗存器物残片属汉晋时代。
  西城夯土版筑,东西长143米,南北宽103米,面积14729平方米;城墙底宽5米~5.5米,顶宽3.5米〜3.8米,高7.3米〜7.5米。南墙保存较好,东、西、北墙断续残垣。城东南120米台地上有土墩1座,经风雨剥蚀,呈上圆下方,残高4.5米。城南200米有房址1处,土坯墙,倒塌,东西长22.6米,南北宽12.5米,墙厚0.55米,残高0.25米。墙内外有大量灰陶片、炉渣、红烧土,可能是当时的手工作坊。城周围散落大量陶片,器形、纹饰与东城陶片相同。
  (李春元李长缨)唐代瓜州城(锁阳城)位于瓜州锁阳城南坝村南7.5公里处的荒漠。该城几易其名:西汉属冥安县;唐高祖武徳四年(621年),于其地置瓜州;明成化年间(1465年一1487年),整修旧城,安置肃州回民,称“上苦峪城”;因城周围盛产野生中药锁阳,明清两代数百年来,当地百姓每年冬“三九”最冷时节有挖锁阳之习俗,又清代小说《薛仁贵征西》中有薛仁贵兵困锁阳城,命军士挖锁阳以充饥之说,故又称“锁阳城”;1958年“大跃进”时,当地人砍挖周围红柳在城內筑土炉炼硝,又称“硝场”。
  城东北望唐玉门关、乱山子、冥水、黑水墓群、冥水古道、汉冥安县城、转台庄子、元塔尔寺;东南望长山子东千佛洞、冥安16号烽燧;南望祁连雪峰、碱泉子石窟、锁阳城墓群;西南望旱峡石窟、榆林窟、下洞子石窟、踏实墓群;西北望新沟古城、舍利塔、广至县城;北望冥泽;城东北有瓜州--玉门关古道,城南有瓜州一石包城古道;城西北有晋昌郡一一瓜州一一广至县城一一十工山口古道;城北有石头泉子沼泽地;东南距万人坑(唐坑葬叠压人骨无数,故名)4公里;西北距空心墩600米,北距锁阳城文伶站250米;东南4公里开大渠两条,引冥水溉民田、供城内军民用水遗迹尚存;城周围有烽燧9座,地貌为第四纪全新世黄土堆积风蚀台地和半荒漠红柳沙丘,海拔1358米。总计锁阳城文物保护区386平方公里范围内有新石器、汉、唐、宋、元、明、清文物保护单位77处、墓葬2200多座,是瓜州境内文化内涵最丰富、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区。
  城共有3道城墙,夯土版筑,分内、外2城;内城又分东、西2城。内城呈带斜形长方形,东墙长457.3米,西墙长516米,北墙长536米,总面积为28万平方米。城墙底宽18.5米,顶宽4.6米,高12米,夯层内排列圆木以增大拉力,十分坚固。城垣四角有角墩,唯西北角墩保存完整,是在城墙角上用土坯砌成,通高18米,分层穿以胡杨红柳,以增强拉力,开东西向拱券门,土坯斜形旋转转式夯砌,结构复杂;有4座瓮城,南、西墙各1座,北墙2座,马面24个,东、西墙各5个,南、北墙各7个;其上均筑有敌台,已倒塌,堆积红烧土、灰烬。城上城下堆积大量礌石;西城内有圆形土台26座,围以土墙,乃古代兵营帐篷底座,里面也堆有大量礌石。
  (李春元李长缨)唐代玉门关位于双塔水库东4公里疏勒河与葫芦河交汇处。东距月牙墩7公里,葫芦河、清徐家屯庄1.5公里;西距双塔遗址、乱山子七星烽4公里,苜蓿烽7公里;西北距北大墩6公里;北距国道312线4公里,汉长城1.5公里。东南有玉门关一一瓜州一一石包城古道,西有玉门关一一敦煌古道,西北有玉门关一一赤崖驿(星星峡) 古道。关址四周山顶、路口、河口要隘处共有11座烽燧。汉、唐两个时期的文化交辉映于一地;四面古道成网;疏勒河、葫芦河、双塔水库又贯于其中,成为自然水山、古迹形胜区。
  1958年,在双塔乱山口疏勒河出口处修建水库水位上升,唐玉门关遗址被淹。其后,每年冬季封冻冰下,春、夏、秋季开库引水溉田水位下降方露出水面,人可近前。据1987年11月勘测,城墙夯土版筑,倒塌,宽3.5米~4米,东墙残高0一3米~0.4米,东、西、南、北墙残高0.5米~0.75米;城略呈正方形,东西宽155米,南北长160米,面积24800平方米;开西门,宽3.5米。城墙外四周环绕护城河,宽12米,深2米。护城河内遗存的两副大石磨,河边的大方砖、灰陶片等均系唐制。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清雍正六年(1728年),重修置双塔讯堡,设千总一员,兵一营驻守。”自此,玉门关名隐失,“双塔堡”始有其名。
  双塔堡内原有龙王庙、关帝庙、昭忠祠等清代建筑。1944年12月,前民国中央研究院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向达、夏鼐、阎文儒等考察时,庙宇尚存,墙上有千总题名。现遭水淹全部倒塌,堆积大雕砖、筒瓦、兽头瓦当等。唐高祖武徳二年(619年),在修建玉门关的同时,又在西面距关4公里的南北对峙之乱山顶修建双塔(向达、夏鼐、阎文儒等考察时双塔尚存),南北塔相距200米,为上圆下方土坯塔,外抹麻刀白灰浆,皆高5米。清“双塔堡”因此塔得名,当时被列为安西八景之一一一“双塔凌霄”。1958年修建水库拆除,双塔名存实亡。1993年10月,安西(今瓜州)县水利局投资12万元,在双塔水库大坝南北两端乱山之巅重修双塔,塔高10米,系攒尖宝葫芦顶三层单飞檐式。
  旱湖脑古城遗址位于布隆吉乡布隆吉村南8公里处。南、北两城相连,平面呈“刀把”形。南城城墙风蚀严重早已不存,仅在地面遗留笔直的城墙基槽,宽2米,深30厘米~50厘米,基槽中遗存砖块、石块;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70米,面积44200平方米。东、西城墙北端与北城南墙连接。北城平面呈长方形,长220米,宽160米,面积35200平方米,夯土版筑,因地处低地,盐碱腐蚀严重,全部倒塌成大土梁,长满芨芨草、骆驼刺。在东城墙南端作探掘剖面检测,发现草根底部呈现出清晰的夯层,厚14厘米~16厘米,底宽17.5米,顶宽6.5米,残高3.5米,依据城墙倒塌夯土散开堆积17.5米的宽度测算,初建时城墙底宽8.5米〜9.5米。四角有角墩遗迹,倒塌成圆锥形大土堆。城初建时规模大,城东、西、北墙尚存;南城墙被流沙覆盖,开东门,宽4.85米。城东、南、西三面有烽燧各一座,西南650米处有汉墓群,城南的风蚀台地遗存大规模农田水利遗迹,南缘有东北一一西南走向古道,为汉渊泉县一敦煌郡之通道。该城所在地为汉渊泉县、西晋晋昌郡、唐瓜州之农牧区。唐开元年间后,吐蕃屡陷瓜州,冥水断流,城废。城北1公里处原有露头泉水形成湖沼生态环境,北流7公里汇人疏勒河。后水位下降,湖沼干涸。因是湖沼发源地,当地人惯称 “湖脑儿”,即“水源”之意,故城借地得 。
  (李春元李长缨)瓜州坛城遗址位于瓜州县城东北6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南距疏勒河约360米,北距312国道约380米,西距瓜州机械林场约1.3公里,距离最近的村庄是西湖乡城北村7组。该村旁有雍正十年(1932年)修建的安西州城,城东有先农坛遗址。该遗址距先农坛约3公里。
  该坛城是挖掘外侧的砂石堆筑而成的,遗址四周形成了类似于护城河的沙沟,方城的四周正中各筑一方形瓮城,并突出于墙体之外,北瓮城门向西旱湖脑开,南瓮城门向南开,东西瓮城门向南开。方城内的方形金刚墙和圆形金刚环以及正中的方坛、圆坛也是从城外取沙土堆筑而成的。城址内地面平整,保持了地面的原始状态。
  坛城外有方形辟四门的金刚墙,中间是正圆形的金刚环,内有圆形和长方形的坛城遗迹。从坛城的形制和中间核心部分的方坛、圆坛略偏中心点以北,以及圆坛略高于方坛的情形来看,圆坛是安放神像的位置。另在方城的四墙内侧,发现有数量不等的小土堆,直径1.2米左右,残高0.2米。从以上的情形分析,这座坛城应有正门,正门即为南门,形成了以南门为起点,在中轴线上分列内金刚环、方坛、圆坛的布局。南门是僧侣作法事时进入坛城的必经之处。按建造金刚坛的仪规,是以西方为上,但该遗址是以北方为上,形成了坐北面南、以北方为上为尊的格局。从外城的现存遗迹看,外墙坍塌较为严重,估计墙体当时的高度在1.6米~1.8米左右。
  该遗址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显大、形制最为清晰的古代坛城遗址之一。该遗址与榆林窟第三窟南壁西侧的西夏壁画“37尊胎藏界园陀罗”中的坛城基本相同。由此推断,该坛城是西夏时期密宗僧侣从少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遗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密宗佛教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演变,捉供了实物资料。
  (李宏伟)清代柳沟卫城位于三道沟镇四道沟村。城墙夯土版筑,底宽3.8米,顶宽1.65米,高6.5米;城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90米,面积36100平方米;开南门,宽2.2米;东北角立国家测绘总局1954年测绘坐标。卫城内原清代建筑物早已不存,现被村民房屋占据。
  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清廷平定准噶尔盆地噶尔丹叛乱。为加强对河西的防务和行政管辖,于康熙五十七年 (1719年),建玉门赤斤(赤金)靖逆卫,同时在安西四道沟建柳沟所。因其地潮湿多泉水,水沟沿边多生灌木柳条,其卫城在四道沟地境,当地人称“四道沟屯庄”,另惯称“四道柳沟”。雍正五年(1727年),升柳沟所为柳沟卫,治所西迁布隆吉城,城废,后为当地居民占据。20世纪70年代初,平田整地时挖城墙土垫地,城墙被破坏,现柳沟卫城残存东、北墙。
  (李春元李长缨)清代桥湾城位于河东乡疏勒河北岸国道312线3146公里处南面250米处的风蚀地。汉长城由城北自东向西穿过,其西面临国道312线至河东乡、三道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城墙夯土版筑,底宽5米,顶宽2.4米,高7.5米;城呈长方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面积39040平方米,南、北城墙保存较好,女墙上保存垛口43个,东、西城墙风蚀严重,部分塌落被流沙覆盖,东北角墩下有巨大的风蚀坑。城四周有马面4个,南、北门外有翁城,城四角有角墩,上有城楼建筑遗迹。桥湾城遗址城内有东西向街道,有房屋、庙宇倒塌的砖瓦、土块堆积,地面散量大量青花瓷片、褐釉陶缸片。城南墙外有房屋倒塌的砖石、土块堆积,城东、西两面有夯土围墙。北墙外60米有夯土台,东西宽22米,南北长30米,高5米,上有砖瓦堆积,据民间传说是当年的观星台。城东、西两面半里有土坯砌成的圆形小塔各桥湾城城标一一飞马战车一座。城西北250米有永宁寺遗址,为三进大院,门前有照壁,总面积6300平方米,地面堆积厚达1米的砖瓦、土块。城内外散落“万历通宝”、“嘉庆通宝”、“咸丰通宝”、“道光通宝”钱、灯油碗、铅纺轮、残铜镜等。原城北门楼檐下悬挂横2.25米、竖1.12米的松木大匾,上书“泽被无疆”四个大字,城废后散失民间,1987年11月中旬由河东乡上泉村四队农民吴德富处征集,现藏桥湾文管站。清雍正十年(1733年),修筑桥湾堡,并在疏勒河南岸修建仓廒,囤积粮食20万石供应守城军士。城南疏勒河转弯处原有水流冲刷形成的土拱桥,俗称“天生桥”。后年久水流冲刷,20世纪60年代塌落。该城初建以其地“桥湾”为名流传至今。清同治初年,桥湾城遭肃州回民侵扰,城废至今。1992年7月,安西县(今瓜州)博物馆在城北修建文管站,加强管护,并举办汉长城岀土文物、桥湾城出土文物展览。
  (李春元李长缨)清代安西镇城位于布隆吉乡政府东1公里处,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夯土版筑,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90米,南北宽91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为瓜州境内现存古城遗址规模最大者。该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南门外有瓮城,宽28.5米,进深18.6米,城墙底宽12米,顶宽4.5米,高7.5米。南城墙保存较好,有马面6个,垛口13个,女墙高2米,底宽0.6米,顶宽0.35米。原国民党驻军时期,城墙裂缝处用草皮、土坯、草泥修补。20世纪70年代初,平田整地时挖城墙土垫地,东墙全部拆除,西墙南段残存480米,北墙残存550米。距西墙40米有夯土台一座,呈正方形,长宽各为30米,高14米。上建有庙宇,通高18米,后庙宇倒塌,堆积砖瓦、土块。当地人贯称“二梁台”。城内卫生院墙边有百年榆、柳各1株,传为年羹尧将军栽植。雍正五年(1727年),迁柳沟卫至该城。现在,城西部、东部有布隆吉村民居住,东部为荒草地,北部为耕地。
  (李春元李长缨) 清代安西直肃州城位于瓜州县城北1.5公里的大湾。城墙夯土版筑,底宽5.5米,顶宽4.5米,高5.6米;城略呈正方形,东西宽874米,南北长921米,面积804954平方米。城东、北两面有瓮城,东瓮城保存较好,东西宽45米,南北长67米。雍正六年(1728年),由布隆吉城迁安西镇至此,升安西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石岗墩风沙口桥湾城古车文物古迹升直隶州,沿袭至1912年,改安西县。原城内建有州府衙门,城隍庙、文昌宫、三官庙、关夫子庙、关帝庙、中岳庙、财神庙、牛王庙、马王庙、老君庙、娘娘庙、无量庙、渊泉楼、灯盏楼、北斗宫,城外有龙王庙,先农坛等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部分古建筑毁于民国火灾;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后拆除,木料用来修建县政府办公室。
  1970年,县城南迁,城废,平田整地时挖成墙垫地。城东、北墙保存较完整,现存马面10个,南墙断续残垣584米,西墙全部拆除。城内西、北、东部被辟为耕地,中部被加油站占据,荒芜处散落青砖、瓦当、青花瓷片等。
  (李春元李长缨)清代瓜州城位于瓜州乡政府东500米。城墙夯土版筑,底宽6米,顶宽4.5米,高7.5米;城东西长741.5米,南北宽365.5米,面积271018.25平方米。城东、南、西三面临清代瓜州城遗址沼泽地,盐碱腐蚀倒塌严重,北墙保存较好,有垛口44个,1985年3月14日倒塌28米。
  该城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时设文官县丞、武官参将各一员,管理吐鲁番逃散回民。同治初年,肃州回民侵扰,城破民逃,城废。20世纪70年代,瓜州公社在城内建猪场,东半部被推土机推平。现被瓜州乡化工厂占据。
  (李春元李长缨)回民五堡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两征准噶尔叛乱,吐鲁番额敏和卓、鲁谷庆等十四回鹘部落叛离噶尔丹,要求内附,共2000余户,9200余人。朝廷饬令安置在安西州城附近,给予田土牛犋,使其耕种。安西兵备道王全臣,率领屯田军民,将安西城西、南两面数十里荒原,先后划为十个屯田工区,令官兵及回、汉人民分区开垦。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共垦地八万余亩,开浚大小渠坝数十条,引疏勒河水溉田。从头工至五工区新筑五座城堡,首先安置了吐鲁番回民,谓之“回民五堡”,并在头堡与二堡之间,另筑一城,曰“瓜州城”,由安西镇台添参将、守备,进驻镇守。六工至十工,均为汉民工区。自此,“头工”至“十工'、“十工山”名称沿袭至今。
  头工堡位于瓜州乡政府北4公里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方形,东西宽529.8米,南北长534米,面积282913.2平方米;夯土版筑,城墙底宽7米,顶宽2.52米,高5.8米;女墙面1.72米,通高7.52米,四角有角墩。有两座城门:一在西城墙正中,宽8.8米,城门外瓮城被流沙覆盖;一在北城墙正中,宽4.9米,高5米,城门外瓮城东西长37米,南北宽14.5米,门道深7米,宽6米。北城墙东段有大夯土台,东西长54米,南北宽361米,高5.5米,上有房屋倒塌土块、青砖堆积。城墙的土圈,东西长66米,南北宽47米,底宽5.5米,顶宽1.42米,高5.5米,底部夯土,上部土坯垒筑,土坯长43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地面散落青花瓷、红花瓷片、褐釉陶片等。城内外有高大的红柳沙丘,城东、南、西三面临耕地,北面临草滩。
  《肃州志》记载:“头堡,周围三里七分,堡髙二丈二尺,即安插额敏和卓、鲁谷庆泗尔堡,两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一千一十七户,计四千六十四名口。由头堡西南十里建筑。”淸雍正时,于其地实行移民垦荒。
  二工堡位于瓜州乡二工村北15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5米,面积31506.25平方米;夯土版筑,城墙底宽3.85米,顶宽2.2米,高5.1米;四面有介墩、马面8个,四面城墙马面各2个。开东、西二门,均宽3.5米。东、西、北三面城墙保存较好,南城墙倒塌。地面敬落青花瓷片、砖块,周围为耕地。
  《潇州志》记载:“二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哈喇火洲、木尔兔两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二百四十八户,计一千二百五十四户名。由二堡西北十里建筑。”三工堡位于瓜州乡三工村西10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5米,面积31506.25平方米;夯土版筑,城墙底宽4.2米,顶宽2.6米,高5.1米;四面有角墩、马面4个,四面城墙马面各1个。开南、北二门,均宽3.2米。周围为耕地。
  《肃州志》记载:“三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苏巴什、勒木津、小阿斯塔纳、皮占、述桂五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七户,计一千二百四十名口。由三堡西北四里建筑。”四工堡位于环城乡四工村西南40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5米,面积31506.25平方米;夯土版筑,城墙底宽3.8米,顶宽2.2米,残高2米。1964年,平田整地,城墙绝大部分被拆除,东、南两面城墙残存30米。城东墙外有南北向水三工堡胡杨渠;南城墙外250米为啤酒花地。东、西、北城墙外及城内全为耕地,地埂上遗存建城时的青砖块、石块。
  《肃州志》记载:“四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塞木津、洋海、土城沟三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二十七户,计一千三百五十一名口。由四堡东北十里建筑。”五工堡位于南岔乡开工村北250米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形制、规模、布局同四工堡。南、北城墙保存较好;东、西城墙1970年平田整地时被拆除。周围为耕地。
  《肃州志》记载:“五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吐鲁番、阿斯塔纳、雅图沟、汉墩四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三十八户,计一千三百五十一名口。以上回民五堡者,城堡内盖筑回民房屋。回民共计九千二百六十四名口,每二口给房一间,共计给房四千六百三十二间。额敏和卓,系统领回众大员,以多给房屋,规攫宏敞,以示优异。”除回民五堡外,另有汉民五堡:六工堡即汉宜禾都尉昆仑障、曹魏宜禾县,七堡城在今七工村东,八工堡在今八工村西,九工堡在今九南村,十工堡在今十工村东。但七、八、十工堡城均毁于1968至1970年的平田整地,名存实亡,不再编号标志,唯九工堡尚存,编号(季春元李长缨)与古吉烽建筑燧汉代石板墩烽燧位于瓜州县北31公里马鬃山南麓山丘上,周围为连绵起伏低矮山丘,系石炭纪片麻岩变质岩。距烽东、西两面150米有冲沟,沟底有便道可通瓜州县城,山丘和沟谷有红柳、黑柴、霸王、胡杨生长;烽北200米为第四纪山间黄土沉积层,有可供100人饮用的甜水泉,生态环境幽雅。地势南低北高,北面有便道可通石板墩火车站。
  烽燧用石块、芦苇垒砌而成,每45厘米~50厘米石块压一层芦苇,共有石块85层,芦苇16层;呈正方形,东西长8.14米,南北宽8米,高9.5米,方位0度,海拔1568.4米。地面散落水波纹、绳纹陶片,均系汉制。该烽燧是今瓜州境内所保存的3座石烽燧(另两座为黑尖山石烽燧、火焰山石烽燧)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汉代通往匈奴北界山脉的重要军防设施和路标,也是现代军用地图上的坐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汉代黑尖山石烽燧位于瓜州县北国道312线3288公里黑尖山顶。烽东侧120米为国道312线,四周为晚震旦纪至石炭纪深褐色变质岩山体,西南1.5公里山顶有1954年国文物古迹家測绘总局立测绘坐标。烽燧东南、西北两侧有冲沟流向低地,沟中生长大黄、白皮荆棘、麻黄、沙拐枣等沙生植物,环境荒凉。
  烽燧用石块夹红柳垒砌,每10厘米〜15厘米石块夹一层红柳枝,共29层,中间横穿圆木以増大拉力;烽形完整,略呈长方形,东西长6.9米,南北宽5米,面5.6米,方位北偏西70度,海拔1778.5米。烽燧东3米山坡上有当年修建烽燧时挖取石块留下的石坑,直径5-65米,深1.2米,坑内散落水波纹灰陶片。
  黑尖山石烽燧是汉代通往西域北路伊吾道的重要军防设施和路标。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秋,玄奘岀双塔玉门关经白墩子、此烽、大泉驿、小泉驿、赤崖驿(今星星峡),抵达伊吾、面昌,再西行过帕米尔高原,翻越喜马拉雅山抵达印度,于贞观十九年(646年)由原路返回长安。玄奘的不朽著作《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西域记》,以及岑参诗作《苜蓿烽寄家人》注解中所记的“玉门关外有五烽,相距百里”,即第一烽苜蓿烽,第二烽白墩子,第三烽黑尖山峰,第四烽大泉烽,第五烽赤崖烽。淸代爱国者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伊犁,途中也经此烽而行。此烽既是现代军事、地理图上的坐标和海拔标高线,也是欧亚大陆桥通道的重要标志。
  汉代火焰山石烽燧位于瓜州县西南安敦公路35公里南600米处小火焰山顶。东、西两侧为截山,山南为盐碱地,芦草沟(黄水沟)沿山南麓西流8公里折向北流出山口人戈壁滩下;山北为第四纪黄土风蚀地貌,烽底山体为老震旦纪(约前23一15亿年)火成岩构造带,因通体为高温火成岩,山体发红,故当地惯称“火焰山”,地理学界为区别新疆吐鲁番盆地南缘火焰山,故又称“小火焰山”。烽燧北侧16米有1954年国家测绘总局立测绘坐标和砖水泥结构基准点,方座圆点,正中刻画“十”字,上方标“二用点”,下方标“国家测绘总局”。东北与西汉宜禾都尉昆仑障相望,东南与瓜州口汉烽燧相望,西南与汉悬泉置遗址、芦草沟烽燧相望,西北与汉长城宜禾侯障(新编8号烽燧)、三棵树井城相望,正北与长城25号烽燧相型。此烽又处于小火焰山之巅,所以地势十分险要。
  石板墩烽燧文物古迹唐代苜蓿烽位于双塔水库大坝西3.5公里疏勒河北岸。烽燧坐落在风蚀黄土台地上,其下部为风蚀台地,高1.8米;上部夯土版筑,略呈正方形,东西宽4.7米,南北长4.8米,高4.5米,连同台地基座通高6.3米,保存完整。烽燧南侧有房屋遗址,房基呈正方形,边长9.7米,墙体倒塌,堆积层厚达1.2米,内含芨芨草席(用做盖房顶),红柳、芦苇、麦草泥皮等。房墙下砂地中曾发现萝卜种子,说明唐代守烽将土在这里种植过蔬菜。地面散落少量夹砂粗陶片,褐釉碗残片,均系唐制。
  此烽因是玉门关的前哨,玄奘西域取经路经此烽,岑参路抵此烽留下千古绝唱《苜蓿烽寄家人》,所以千百年来众火焰山烽燧芦草沟烽燧多骚人墨客为其题诗作画。
  唐代白墩子(广显驿)位于瓜州县西北38公里国道312线西侧1公里处山丘。烽燧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5米,高7.6米。经勘测,前后共整修三次方保存至今,即里层是西汉初建夯土烽燧,夯层厚9厘米~11厘米,夯层内夹芨芨草绳和红柳撅,这是拴定夯土夹板留下的;东侧外层有脚窝,是守烽士兵上下烽燧时脚踩留下的,顶上竖圆木拴绳供士兵上下,上烽后将绳收起,以防敌人偷袭,这是汉代烽燧制度,称“吊绳脚窝”;中层是东汉时期为加固夯土烽燧,用方锨在烽北沼泽地上挖的草皮贴上去的,厚0.6米,每3层草皮夹一层芦苇以增大拉力;外层是唐代为加固脱落的草皮层三次全县文物普査即由白虎关又包了一层土坯,外抹麦草泥。烽燧东、南、西三面有夯土坞障,底宽1.85米,顶宽1米,高3.5米,开西门,宽3米,墙东西长26.8米,南北宽24.5米;西墙下有30厘米厚的汉代文化层,内含绳纹、水波纹陶片、毡片、木屑、炭块、灰烬、红烧土,柴草等。由此判断,西汉初筑烽燧时未筑坞障,东汉时未淸理地基,就在西汉文化层上夯筑,所以西汉文化层被压在东汉夯土层下。烽南20米有两处文化层,左侧是唐文化层,厚0.65米,内含素面灰陶片,褐釉碗残片、灰炭、红烧土停。地面散落淸康熙、雍正、乾隆年制青花瓷片,以及20世纪50年代制红花瓷碗残片。由上述遗物说明,该烽燧自西汉始建,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现代一直在沿用。烽燧东北100米石台上有清代修建的白虎庙,内塑唐将薛仁贵及以坐骑白马像,因年久失修,倒塌,只残存夯土台基。1987年4月21日,安西(今瓜州)县文物普査队第此烽开始。
  白墩子烽居高临下,气势雄伟。站在烽顶,举目远眺,四周山川河流,草地绿茵,大漠戈壁尽收眼底。汉唐丝绸之路北路由烽下穿过。1938年至1942年,甘肃省政府和新疆省政府联合修通了河西大动脉甘新公路,正好由白墩子烽下丝路古道穿过,使苏联援华军用物资途经这里运往前线,支援了抗日战争。1990年,改建的国道312线从其东侧穿过。所以,古往今来,白墩子一直是河西交通的咽喉要塞。
  白墩子四面环山,地形十分复杂。其四周荒野山丘寸草不生,唯独白墩子北、东两面有1.5平方公里的黄土沉积层,黄土层下是古老的岩层断裂带,断裂带下面丰富的地下水涌上地面,形成诸多泉眼,涓涓细流滋润着一方黄土地,生长出茂密的芳草,春夏之交有紫色的马莲花、金黄色的蒲公英,夏秋之交有紫色的甘草花、粉红色的野蒿花、金黄色的丁甲花、褐色的芦苇花、白色的辣辣姜花、红色的野枸杞;红脚鹏、、大白鹭、绿头鸭等水鸟在水中戏闹寻鱼,大猛禽旋高空向下俯视着草丛中的猎物鼠、兔,哺乳动物鹅喉羚(黄羊) 在山沟中觅食。这些野生动植物共同点缀着这里的景色。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记“五峰”第二蜂即此。唐代开元寺位于唐瓜州城东北600米处的风蚀台地。始建于唐初,乃瓜州佛教名寺,与碱泉子石窟、旱峡石窟、榆林窟、下洞子石窟、阿育王寺(舍利塔)交相辉映,形成庞大的佛教文化圣地。元代重修,改名“塔尔寺”,自此“塔尔寺”始有其名,唐“开元寺”名隐失。
  开元寺外围建筑为夯土围墙,东西长136.4米,南北宽127.4米,面积17377.36平方米;墙底宽2.4米,顶宽1.2米,高3.5米;西墙南段断续残垣,东、南、北墙风蚀倒塌,只存墙基,残高0.6米〜1米。寺院按对称中轴线传统建筑形制修建,即前、中、后三进院。前院为山门,是在高大的夯土台基上修建的,已倒塌,堆积层厚达1.6米,内含黄、绿琉璃筒瓦、板瓦、雕龙鸱吻、兽头瓦当、花砖、雕砖、长方砖、绳纹方砖、白灰、麻塔尔寺刀灰浆块等。中院对称的东西配殿倒塌成瓦砾堆,形制不明。正中为仿印度覆钵式圆形土坯塔,中空,是在16米见方、高2.5米的夯土台基上建塔,塔身周长46.7米,高12米,通高14.5米,土坯券砌, 外抹麦草泥,尔后分层抹麻刀白灰浆,饰以莲花纹。第三进院靠北墙,由东向西排列9座土坯空心小塔,已塌顶,塔身内存放大量泥梵塔,上拓印梵文,中间有印度式佛塔图案。寺院遗址周围散落大量唐素面灰陶片、褐釉碗残片及宋、元瓷器片。塔北150米风蚀台地有大型连窟遗址,散落大量唐、宋、元瓷片,其中有宋代豆绿色隐青瓷器片、釉里红、釉下彩瓷器片,以及大量炉渣、烧土。
  清初,在寺基内出土唐断碑。其一面为唐人手笔,因碑首尾残缺,仅存中段,文义不能连贯,其中有“大中时复河湟,张义潮归唐授爵,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万亿京坻”等称功颂徳语;另一面为五代宋初人手笔,文意与前文大略相仿,似颂曹议金之语。张、曹本治沙州,而瓜州亦其兼统。唐宣宗大中五年(852年),张义潮起事,自任归义军节度使,打败吐蕃,收复河湟瓜、沙二州,立碑勒石纪念。后五代宋初,曹议金继任归义军节度使,在碑另一面刻文纪念。碑文录入光绪年版《甘肃省新通志》。后碑移至安西县城城隍庙。1970年,县城南迁,碑遗失。
  清代道徳楼位于原桥子乡政府院内,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系全木结构歇山顶飞檐式正方形木楼,长、宽均为7.2米,高12.6米,楼顶脊贯雕龙砖饰件,四角飞檐脊贯雕龙、走兽,平脊顶贵筒瓦、兽头瓦当,楼顶由8根立柱支撑,下有花岗岩圆柱顶石。楼四壁装木板,绘有山水人物画。西檐下原悬有黒底金字行书 “道徳楼” 匾额,楼北侧安装木梯,可通二楼。二楼用厚木板铺成,木板下用方木3根作南北向横梁。二楼东、西两面开格扇棱花门,门外四周也铺木板作过道,边沿安装木扶手栏杆以确保游人安全。楼下层四壁用青条砖砌成,西开双扇门。台基用花岗石条铺成。楼梯口向东,门额书有黑字楷书“安民”二字。原道徳楼周围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庙院,建有火神庙、龙王庙、娘娘庙等,并有粘湛的彩绘壁画和泥塑造像。1958年后全部拆除,仅存道徳楼。道徳楼是瓜州县境内唯一幸存下来的木结构古建筑,显得弥足珍贵。
  (李春元李长缨)古墓群桥湾一号魏晋墓1985年5月6日至7日发掘清理。位于桥湾城西南1.5公里疏勒河南岸坚硬的板土台地上。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瓜州县发掘清理的第一座古墓葬。经勘察,沿河南岸台地共有同时代墓葬26座,因墓址在桥湾,故借地命名“桥湾魏晋墓群”,时代在东汉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至东晋恭帝司马徳文元熙年间(220年一420年)。
  该墓首先发现,由西向东编号MI,汉文编“桥湾一号魏晋墓”,为土穴穹隆顶木椁墓,墓顶距地表1.5米,墓穴呈正方形,长宽均2.2米,深0.9米;墓道向南,长3.6米,宽1.4米;墓门底至地表深1.5米。挖文物古迹查勘测划定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3月,甘肃省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两处墓群共有墓葬2200余座,分布在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5公里〜8公里的狭长地带。墓葬结构为沙石洞、土穴、砖券墓3种,即在戈壁上挖掘沙石洞墓或砖券墓,在风蚀黄土台地上挖掘土穴墓。墓葬形制为覆斗顶和穹隆顶两种。由现存地面封土堆规模来看,大型墓占3%,封土堆周长40米〜55米,高2.5米~4.5米,墓道长18米〜36米,宽1.5米〜2.2米,墓室底距地表深8米~12米,岀沙石量350立方米〜1200立方米。其中锁阳城东南6公里戈壁编号1至6号墓规模最大,封土堆平均周长50米~81米,高3.6米〜4.5米。1号墓南门有土阙,高3.6米,封土堆周长81米,高3.6米,早年被盜,墓室大揭顶,封土顶正中有很大的盗坑。墓道向南,长36.5米,宽2.2米。墓道至墓门底深12.5米,四周有茔圈,呈正方形,边长110米,面积12100平方米,神道向南,长136米,宽12米,气势雄伟。此墓出沙石量在1800立方米以上,可见当时修建的规模。大型墓葬封土堆呈正方锥体和圆锥体两种,95%被盗。中型墓占40%,封土堆周长25米~45米,高1米~1.5米,墓道长16米~30米,宽1.6米〜1.8米,深6米〜10米,出沙石量在500立方米~800立方米。小型墓占57%,封土堆周长12米~25米,高0.6米〜1.5米,墓室深3米〜6米,墓道长6米〜12米,宽1米〜1.2米。砖室墓全部用长条青砖干砌,不构缝。墓室四壁直立,至一定高度开始收顶。顶干券方法掘墓道、墓穴使用的工具是方头锨,所以墓道两壁、口沿、墓穴底、四壁折角直线、墓顶弧线等部位都修整得平光、规整。棺椁下葬后土坯封门,墓室内有男女尸各一具,系仰身直肢折角葬式。男尸头南脚北,女尸头东脚西。男尸有棺无头,身长1.84米(头骨计算在内),骨骼粗壮,身着铜甲胄下葬,生前为武将。男尸皮肉腐烂,只剩骨骼,贴身穿戴丝织衣裤、外穿粗棉布铜甲胄、身下衬垫的被褥,以及杨木棺椁全部腐烂。身下随葬汉“五株”,王莽新朝“大泉五十”、“货泉”、“货布”钱108枚。死者头顶有龛,但未放随葬器物,身右侧随葬灰陶钵3件,墓底正中刻方坑,讓嵌方砖一块,长、宽均为36.5厘米,上置大、小灰陶钵各一件。按照当时葬制,边疆作战的武将阵亡或病逝,将头取下送朝廷统一安葬,遗体则就地安葬。女尸有头无棺,身长1.61米,身穿衣物及皮肉全部腐烂,只剩骨骼。头下随葬桥钮铜镜一面,铜簪散落在地;左手握“五铢”钱10枚;右手下有碳精石印章1枚,长3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阴刻“王”字,另有水晶钮1枚。此墓清理各种随葬品106件。部分随葬品现陈列在桥湾文物展厅,供游人观瞻。
  (李春无李长缨)锁阳城冥水墓群锁阳城冥水墓群有两处,一处在锁阳城南戈壁及风蚀台地,另一处在东南戈壁冥水古道南、北两岸,故借地命名为“锁阳城墓群”、“冥水墓群”。时代为汉至唐。1985年4月,第二次全县文物普文物古迹是,先将四壁砌好,然后填砂石高出直壁,再直券或螺旋形券,完全靠砖与砖之间的挤拱张力来支撑墓顶厚重的砂石层压力。收顶后将砂石掏空,一座砖券墓即成。墓门同样拱券顶,葬后用砖或土坯封门,回填墓道,地面显岀砂砾梁。
  1986年12月,在锁阳城南2公里风蚀台地上淸理唐墓1座,墓室是就台地断面向里掏挖,长方底拱形顶墓室,杨木棺板,下葬后用拳头大的圆土块填充墓室空间,土坯封门。该地干旱,死者遗体下葬后脱水快,保存较好。经清理,死者腰部挂铜鱼带,这是唐代官职的标志,死后随葬;左手袖筒有10枚用牛筋串联的“开元通宝”钱,两端用铜梅花扣固定,牛筋虽经1300多年,但基本完好,并有一定的韧性;右手袖筒中随葬匕首1把,木鞘长21.5厘米,木质、铁质已朽。另有素面灰陶瓶、钵、罐随葬。
  踏实一号大墓位于踏实乡农丰村三组东南标杆子山北麓戈壁。其东面为锁阳城墓群,南面为标杆子山早峡石窟,西面是通往榆林窟的公路,北面是农丰村耕地。地势南商北低,总面积90平方公里,海拔1310米〜1335米,分布墓葬425座,其中有茔圈的大墓9座。一号大墓乃其中之一。因其神道南、北两端立土阙四座,当地人惯称“四个墩子”。由于土阙与茔圈、墓室封土地处扩野地望面峻之缘故,长期以来,在当地人中形成两种神奇的传说:一说是番将樊梨花的“点将台”,一说是唐将薛仁贵的兵营”,但不知是古墓。1944年12月12日,前民国中央研究院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向达、夏鼎、阎文儒等勘察,阎文儒认为,“以这处四墩的形制和围墙内沙堆(墓室顶封土)的状况看,与敦煌呜沙山下的唐墓情况相同”,称“四墩子墓”。1965年,国家测绘总局测绘1:10000地图时正式标名“四个墩子”,确定为墓葬,并标明9处茔圈及大墓封土、神道的精确方位,以及无茔圈墓葬的分布位置,为以后文物普査填图和考古发掘提供了科学依据。1987年11月3日,安西县文物普査队勘察后,正式命名为“踏实墓群”,此墓编为一号大墓,并划定90平方公里为墓群保护范围。1989年8月29日,安西县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5月,踏实大墓子母阙文物古迹踏实墓群被编入《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1993年3月29日 ,甘肃省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10月5日至12月9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西县博物馆联合对踏实一号大墓进行勘察发掘。该墓的地面遗迹有墓域(茔圈)、神道,神道西端的四座门阙,墓上有封土堆积、祭祀台等。四阙分为两种类型,即门阙、子母阙。神道北端筑有两座单体土阙,其中一座已倒塌。神道南端的两座子母阙保存基本完好,阙建于长方形台基上,长6.5米,宽2米~3米不等,高5.8米。该阙用土坯垒砌而成,每隔四层土坯加一层芦苇,外面有数次抹泥的痕迹。该阙子母一体,浑然天成,厚重大气,雄伟壮观。该遗存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墓葬的建筑形式,提供了极为罕见的实物标本。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子母阙。
  踏实一号大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瓜州境内首次发掘的第一座大墓。它的发掘,对于研究河西地区汉至魏晋时期葬制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小宛魏晋墓群位于国营小宛农场何家庄南双塔水库总干渠南戈壁,时代为汉、魏、晋,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2.4公里的狭长地带内分布砂石洞墓51座,由东向西编号Ml一M51。北距汉长城51号烽燧、小宛破城子3.5公里。1986年10月18日至1987年元月,小宛农场职工、小宛大队四队农民盜掘墓葬15座,出土随葬品绳纹陶瓮、水波纹陶罐、旋纹罐、钵、瓶、盘、豆、耳杯、黑砂陶罐、石笔砚、桥钮铜镜,炭精石刻双鱼纹珠,“五铢”钱等37件。其中陶盘直径33厘米,是瓜州境内汉、魏普墓出土陶器所仅见。案发后,文物全部收缴县博物馆。M14、M15号墓出土沙枣木葬具均回填,只采集横档头标本。
  M1号墓在墓群最东边,多年来,该队农民长期挖运砂石修房修渠,在墓区内形成800平方米、深1.8米~2.5米的大坑。墓室穹窿顶,略呈方形,长2.9米,宽2.6米,高2.68米,墓底距地表深4.5米。墓道向南0度,长12米,宽1.4米,32度坡道,土坯封门,土坯长52厘米,宽28厘米,厚15厘米。
  1992年5一6月,为配合干渠25至33公里改建工程,经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县博物馆对新干渠底线经过地段编号,对M23、M24、M25、M40、M41、M42、M43、M46、M47、M48号10座墓葬进行抢救发掘,历时34天,出土砂石248.5立方米,出土器物44件,计陶器28件,泥器4件,铜器7件,丝织物1件,条砖4件。其中M24、M25号墓呈南北向并排葬,墓道向东,相距8.5米,乃一家族墓。M25号墓墓道偏东北5度,底坡长9.5米,上口长8.3米,下宽1.1米,上宽70厘米,坡道32度,深4.5米;墓顶封土底径3.6米,残高30厘米;墓门进深1.05米。土坯封门,底部土坯平砌4层,上部3层向门里外两面倒塌散乱,说明系二次葬,先葬1人,土坯封门平砌,第二次葬1人,土坯乱放,因而出现上述现场。墓室顶自然塌落,形制不明,底略呈方形,长3.3米,宽3.2米,高1.85米。南、北两侧有人骨架各1具,南男性,北女性,男身长1.68米,女身长1.64米,为夫妻合葬基。女尸头顶放置海兽如意几何纹桥钮铜镜1件,直径14厘米,厚7厘米,桥钮周围铸海兽如意对称图案,海兽如意图案外围铸隶书铭文35字。2007年4月30日,经酒泉市博物馆原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冯明义破译断句为五句,每句7字:“黄帝祚尧四夷服。 □□□人民息。胡虏口灭无践傜,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难井力行。”海兽如意图案外为边界刻线,刻线外至边缘由里向外共有3组图案,即上、下组为单折线,中组为双折线。铭文字迹工整清秀,笔画匀称,字间隙规则无空白;图案设计精细,刻线流畅,对角相等。此铜镜是汉、魏晋时期铜镜中之精品。头边散落铜簪2件,长14厘米,应是死者的头饰。骨架下有腐烂的丝绸残片,应是死者的内衣。墓室正中放置条砖1件,长35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放陶钵4件。西南角有陶钵1件、“五铢”钱1枚。东北、西北角有施纹陶罐各1件,翻口直径7厘米、鼓腹高16厘米,夹砂红陶豆1件,残损。东北角耳室深90厘米,宽80厘米,高75厘米,空。器物共计22件,占10座墓出土器物50%,由随葬器物品位看,死者生前有一定政治地位,身为官宦或富户,经济殷实。铜镜埋藏于潮湿沙砾层。2000年,镀铬合金层仍淸晰可见,说明当时冶铜、防绣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M48号墓为夫妻合葬墓,葬具为棺罩,无底,下铺苇席。男尸身长1.69米,头、脚部放置泥钵各1件,直径8.5厘米、商3厘米;脚底放五铢钱1枚,还撒有糜子。女尸身长1.62米,头下放置用僵泥块裁成正圆形带把的泥镜,直径14.5厘米,厚2.8厘米,为首次发现;散落铜簪2件;盆骨间放置陶罐、钵碎片;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拇指戴铜戒指各1枚;脚底放置泥钵1件,器物共6件。北耳室内有炭块和烧骨,应是用兽骨作祭奠物。
  (李春元李长缨)榆林窟位于踏实乡南26公里的榆林河峡谷。因河谷内自然生长百年老榆树成林而得名。1978年,敦煌文物研究所(1985年改研究院)编第20号窟门楣上有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惠聪和尚墨书长篇题记《住持榆林窟记》,文曰:阿育王寺释门赐紫僧惠聪俗姓张住持窟记盖闻五须弥之高峻,劫冬轮王;曰大海之滔深,历数潜息。轮王相轮,无疑于八万四千;释迦庄严,难过于七十九岁,咸归化迹,况恵聪是三十六勿有漏之身,将戴弟子僧朱什子、张卖遂惠聪子弟子佛兴与安和尚及白衣行者王温顺共七人,往于榆林窟山谷住持四十日,看读经疏文字,稍薰习善根种子。洗石窟寺身三次,因结当谷是圣境之地,古人,榆林窟近景经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编号,东岩30窟,西岩11窟,两岩相距115米~128米。
  榆林窟东北与唐瓜州(锁阳城)、开元寺(元改塔尔寺)相望,东与东千佛洞(接引寺)、碱泉子石窟、旱峡石窟相望;匕与唐阿育王寺(舍利塔),汉广至县(破代3窟、五代8窟、宋代13窟、西夏4窟、元代4窟、清代9窟。壁画总面积5650平方米,彩绘佛、道教图10826铺彩塑造相272身。在这些洞窟里系统地保存着从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壁画和残余的彩塑,无论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都与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有密切关连,是敦煌艺术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5窟是中唐杰作,其壁画南北天王、文殊普贤变、西方净土变、弥勒净土变结构严谨,造型逼真,色彩鲜丽,神态生动,特别是线描,潇洒流畅,为唐代壁画所罕见。在经变壁画中穿插以耕获、嫁娶、宴饮、弈棋、酿酒、冶铁、音乐、舞蹈等画面,反映了现实生活场景。16、17窟有五代宋初大规模供养人画像和题名,是研究曹氏政权统治瓜州的珍贵资料。3窟城子)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洞窟开凿在第四纪更新世(距今约75万年一13万年) 洪积沙砾岩层上,岩性结理松散,抗震、防水渗漏性能差,部分洞窟顶部裂缝年久,雨雪水渗漏侵蚀岩层,降低拉力。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实施整修和加固工程。
  1957年,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段之杰《榆林窟》一书中说:“从现存题记和壁画风格来看,时代大体可以确定:唐榆林窟内景的水月观音,则是西夏壁画艺术的典型代表。观音背靠金刚宝石座而坐,神态安详。座前潺潺流水,座后假山紫竹点缀,远方天际一勾弯月,便点透了此画意境一一月光、山水烘托着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河对岸唐僧身披袈裟,双手合十向观音膜拜,猴行者手牵驮着经卷的白马紧跟在后。此画中的唐僧取经故事场面,比明代吴承恩著《西游记》早了340余年,是反映唐僧西印度取经故事的早期艺术作品,极为珍贵。6窟(大佛殿)规模最大,高25米,唐塑弥勒大像高23米,保存完整。四壁彩绘千佛图多达1337身。25窟中唐南北经变图大型临摹品以敦煌壁画的代表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甘肃厅。
  元代蒙古人统治瓜州时期(1227年一1368年),在榆林窟彩绘的佛教壁画较多。主要内容有坛城、观音、如来出行图等。从这些壁画中反映出元代蒙古人信奉佛教的背景。
  清雍正初年,榆林窟住持吴根栋,在4窟清理积沙发现传世文物象牙造像,供奉于大佛殿弥勒大像前,自此远近百姓纷纷前来朝拜,布施香火,榆林窟宗教活动开始兴盛。同治初年,肃州回民变乱,踏实城于同治八年(1870年)失陷,同治十一年(1877年)复失,迭遭逆害,户民逃散,榆林窟遭劫难,住持杨元被害,道徒逃散。继任住持李教宽,携带象牙造像回金塔县避难,将造像寄存塔院寺,后返回途中病故酒泉。自此榆林窟变成土匪栖身分赃之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象牙造像由后任住持严教荣、踏实渠正王祖英、老务温国民、张荣、魏诚贵等,由金塔塔院寺寻回。1907年至1911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人华尔纳、法人伯希和及日人吉川小一郎等,先后涉足榆林窟,以考察为名,妄图窃取壁画和珍贵文物象牙造像,因住持严教荣等人防范严密未能得逞。斯氏秘书蒋滋生(湖南长沙湘阳县人)只好在17窟(张大千编11窟)甬道左壁题记作罢。此后,严教荣、马荣贵等两代住持为保护洞窟和象牙造像相继被害,责任便历史地落在了最后一代住持郭元亨的肩上。郭继任住持后,为保护洞窟、象牙造像,忍辱负重,即使在民国时期兵荒马乱的年月,马步康为抢夺象牙造像将他致残,也未离开过洞窟,表现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精神和爱国精神。
  下洞子石窟下洞子石窟又名“小千佛洞”。位于锁阳城镇南14公里处榆林河峡谷转弯水峡口,东南12公里为榆林窟。始创于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屡有增修。洞窟开凿岩层与榆林窟同。现存11窟,南岩10窟,北岩1窟。其中唐1窟,五代1窟,宋2窟,元1窟,清5窟。壁画总面积226.8平方米,彩绘佛像图1128铺,彩塑造相11身。
  北岩原开有4窟,后因流水转弯冲刷岩壁倒塌3窟,仅存西边1窟和3窟甬道。1窟有中心柱,这是北魏遗制,四面各开一龛,原有塑像,已毁。过往行人、香客长久烧香拜佛,四壁及窟顶严重熏黑,壁画模糊不清。窟内南壁门东彩绘菩萨赴会像。东壁南侧彩绘3身佛,下绘供养天女,线条飘逸阿娜,赋色沉丽,为晩唐高手所作。1970年在窟南修水库,民工居住窟内,在壁画上抹水泥黑板,破坏严重。甬道西端有洞,可通岩顶。南岩由东向西共10窟,甬通相连,东端两窟住人,西一间门边有张大千的墨书题:“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十二日竭子心智,门人肖健雄、刘力尚,常州友人谢稚柳游历到此。”西1窟乃清开窟,彩绘道教人物像粗疏。再向西,有宋3座窟相连。其中东窟前室塌入河底,只存窟顶,上有彩绘卷云图案,因长期暴露野外,风化严重。其余两窟彩绘说法图、千佛图,下沿彩绘供养人及墨书题记。西夏、元窟彩绘曼陀罗、说法图等,图像漫患严以西为清窟,泥塑全毁,四壁烟熏严重。有两窟门楣用草泥制匾彩绘,与其他石窟不同。
  下洞子总系榆林窟群,其艺术风格与榆林窟、英高窟紧密相关。1982年9月1O曰,甘肃省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于1986年划归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管所管理。
  旱峡石窟1987年11月3日,安西(今瓜州)县文物普査队勘察踏实汉墓群时发现早峡石窟。该石窟位于踏实乡农丰村东南标杆子山北麓旱峡口西崖。其地虽日“旱峡”,但南端青石峡有清泉自南向北顺坡而下流经石窟下,出峡口北流350旱峡石窟下洞子石窟西夏文两块,手掌见方。由此判断,唐代创窟以后,西夏人曾经营过此窟。
  这些石窟中,只有西崖1窟残留壁画。东崖23座窟均无壁画和雕塑,其中有13窟挖凿成形未抹泥便废弃了,5窟只抹了一层长麦草泥,未及抹麦糠细泥和罩麻刀灰浆就停工了,5窟只开凿一半便停工了。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至唐末五代初(727年一907年),瓜州先后7次失陷吐蕃。离瓜州最近的碱泉子石窟正是在开元十五年前后开凿的,此后瓜州频繁失陷,城破民逃,碱泉子石窟的开凿也时动时停,只在西崖开成一窟并绘画,东崖各窟未及整修便废弃了。后西夏人经营此窟,终因洪水冲刷崖壁,造成洞窟塌落,未成佛教圣地便遗弃了。
  东千佛洞位于原桥子乡东南30公里长山子北麓干河谷。当地人为与敦煌西千佛洞的地理位置相区另历来惯称“东千佛洞”。因第7窟(前敦煌文物研究所长常书鸿1982年10月14日调査编窟号,墨书汉文,在穿道前佛龛右侧)东西壁上彩绘西夏壁画接引佛各1铀,故又称“接引寺”。始创于唐,五代、西夏、元、淸各代重修,唐、五代壁画被西夏、元壁画所覆盖,故不见。
  洞窟开凿在第四纪更新世早至晩期洪积砾石层和马兰黄色黏土互交层上。现存23窟,其中南崖14窟,北崖9窟,而留有壁画和泥塑者仅10窟,其中南崖6窟,北崖4窟。据其现存壁画泥塑艺术风格与题记判断:西夏6窟,元1窟,清3窟,壁画总面积486.7平方米,其中西夏374平方米,元26.7平方米,清86平方米。总计彩绘佛、道二教壁画290铺,人物1144身。泥塑佛、道二教造像46身。崖顶土坯空心塔内及崖壁上下层3座无画窟内收藏西夏至元末(1036年一1368年)间窟僧、道制作的拓印梵文的泥梵塔(少量泥梵塔内夹有用宣纸写的西夏文及僧、道人骨灰)数以十万计。
  东千佛洞尤以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西夏窟画艺术见长,其藏传密宗佛教壁画可补莫高、榆林二窟之不足。其中西夏2窟规模最大,覆斗顶穿道式形制,东西宽6.23米,南北长10.54米,高5.54米,大于其他各地同时代洞窟。
  壁画主要有2窟彩绘水月观音、密壁画:玄奘取经图宗曼荼罗、浄土变、药师变、涅槃变、八臂十一面观音,5窟文殊普贤变、八塔变、巨幅坛城、大规模供养人画像、64方西夏文题记,7窟前室东西壁接引佛、说法图,后室穿道顶忍冬莲花等,从绘画技法上可以看出,这里是精美的不可多见的西夏民族艺术宝库。这3座典型洞窟壁画体现了西夏人自成一家的艺术风格。特别是2窟后穿道东西壁上的两幅色彩鲜丽的各4.85平方米的水月观音技艺精湛,堪称绝品。观音眉清目秀,神态安详,前胸袒露,端坐在金刚宝石座上,左臂下垂,右手拿经卷,面前放书箱,箱内包书封套上的金粉清晰可辨。右边金刚石座上放净瓶,插杨柳枝。假山后点缀着翠竹。金刚宝石座前潺潺流水,远方天际高挂一勾弯月。河对岸唐僧身披红色袈裟,双手合十向观音膜拜。猴行者手牵驮着经卷的红马紧跟在后。画面右下方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空团壁画:水月观音云中站立帝王、天女、灵官,正在拜观音,天女手持宝伞,后面有大力鬼王手持彩旗。整个画面构图严整,人物、山水布局有致,是我国石窟寺壁画艺术中反映唐僧取经故事的珍贵资料,比明代中叶吴承恩著神话小说《西游记》早340余年。在水月观音对面的2铺对称的观音菩提树中的观音赤足登莲花站立菩提树下作舞姿,身材比例匀称,褐肤色,深目高鼻,细腰高乳,面容秀美。上身穿绿色白边短袖衫,下身穿白色短裙,腰系飘带,左手下垂,持净瓶倾注甘露。下方一男子身穿短裤衫,项上骑着一顽童仰面接饮甘露。观音身后的菩提树串花盛开,衬托着观音向人间广施慈善的动人场面。画中的观音体现了印度人的肤色和形态特征,又反映了西夏人的形态持征和绘画艺术技巧。1988年11月1曰,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考察时说:“我走遍全国各地石窟,只发现东千佛洞2窟有两铺精美的观音菩提树,是绝品国宝!”5窟前室东西壁上的2铺文殊普贤变(东壁文殊变大部脱落)中的文殊普贤、青狮白象、山水团云相对应。其绘画手法用粗犷大笔,与2窟细腻入微的手法皆然不同。西壁南端八塔变中的佛祖如来端坐塔龛中,神态庄重。塔顶佛祖娑罗树下涅槃,佛母摩耶夫人和众第子哀恸,意境深沉。塔下婆罗树左右对称。有趣的是,塔右侧娑罗树上倒挂着4只顽皮的猴子在井中捞月。画中套画,景中套景,构思巧妙。墙下沿大规模供养人画像和题名衔接(供养人64身、西夏文题记64方),是考证西夏人开窟绘画的直接依据。
  7窟与前室东西壁南侧的2铺接引佛相对应。佛身穿通肩式大衣,赤足登莲花侧身前行,神态自然。佛身后跟随的弟子亦着通肩式大衣,通体为圆点纹,与他处画法不同。正中2铺对称的4.5平方米的说法图十分复杂,天上画曰月、翼人,灵鹫峰下雷音寺中佛祖如来面坐九品莲台说法,左右两廊下站立众弟子,两排伎乐天人奏乐,乐器有长乐、排箫、横笛、古筝、胡琴、铜磐、饶钹、手鼓、云锣等,是研究民族乐器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佛座前八徳池中的莲花盛开,小楼阁中僧人手扶横木在撞钟,人物栩栩如生,多达84身。图中的大雄宝殿、亭台楼阁结构复杂,雄伟壮观,是研究西民族建筑风格的珍贵资料。
  除这些西夏流行的主要绘画题材夕卜,还穿插着坛城、鸟兽花枝花边、双龙壁画:阿弥陀佛來迎团凤、跌坐小佛、伎乐菩萨、金刚、力士、火焰、壶门等装饰图案,同大幅经变故事融为一体。
  元6窟中的文殊普贤变中的山水结构十分复杂,通往佛国天境的山道崎岖环绕,曲径通幽,沿途小茅庵中俗民在跪拜礼佛,行脚僧人背靠大树盘腿而坐,双手合十向佛虔诚膜拜。画下方的文殊骑青狮、普贤骑白象,巡视天下,沿途劝化世人礼佛超度。此画完全是传统的中国画风格。窟顶巨幅坛城图结构十分复杂,结条流畅,方坛城门楼高大雄伟,四角画金刚杵左右对称。圆坛正中坐佛神态安详,佛四边放射状的等分线层次分明,等分线正中画对称宝瓶,宝瓶口插的对枝莲花也是对称等分,黑白分明。窟门左右两侧的大力金刚身缠蟒蛇,手持金刚杵,在惩治象面人身的妖孽。这些作品反映了元代佛窟寺壁画艺术的风格。东千佛洞不仅保存了大面积西夏至元代的佛教精美壁画,清代佛、道二教彩塑、道教壁画,而且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7窟藏精美绝伦的五代绢画千手千眼观音、宋宣纸道教人物画;西夏文、蒙古文、藏文、汉文经卷残页、佛像图;数以十万计的西夏至元代制作的泥梵塔、安西户民资助钱粮账簿,清初记录天文的天象图、历书;开凿洞窟使用过的工具、做饭炊具,以及雕刻精美的桪子木艺术品八仙木拐等。这些都反映了洞窟初创时期和经营过程中的繁荣景象。
  在河床南岸二层台地上有初创洞窟时住寺僧人住过的洞窟两间、伙房一间,窟顶及四壁结有很厚的烟釉,说明居住时代相当长久。北岸二层台地上有为过往僧人、香客住宿挖凿的洞窟,窟内有土坑,上面铺有芨芨草席。住窟东侧还有牧畜圈,窟外有院墙。
  东千佛洞文化源流与榆林窟、莫高窟脉络相承,对民族学研究和探讨宗教艺术,特别是密宗佛教艺术具有很大价值。
  1987年8月至1991年8月,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化厅拨专款对东千佛洞进行两次整修加固,清理残损泥塑造像,开挖水井,修筑拦洪坝,排除石窟顶开裂砾岩,预防震塌洞窟,并由敦煌研究院对壁画地仗酥碱起甲病害进行技术处理,修补泥皮剥落部位,粘接壁画,清洗烟釉,摄影,录像,安西(今瓜州)县博物馆会同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全面测绘、记录等一系列抢救保护措施,使洞窟基本恢复原貌。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春元李长缨)瓜州县境内迄今仍保留着唐代时期的古道遗迹。主要分布在瓜州县境內的布隆吉、原桥子、原踏实三乡,主要线路有三条。第一条:锁阳城一桥子东坝一长沙岭一南戈壁一旱湖脑古城布隆吉。第二条:锁阳城一桥子乡一北桥子一吴家沙窝北一乱泉子一紫泥井子一兔葫芦一双塔堡。第三条:锁阳城一平头树一白家圈一槽子沿一踏实一新沟古城一破城子一十工山一六唐古道址汉唐古道工城。这三条唐道,除第三条变化较大, 遗迹略显模糊外,第一条和第二条保存较为完好,有一部分现仍在使用。
  这三条道路有如下特点:一是沿途水草丰茂,泉津交错,湖泊遍布,天然胡杨林、红柳林、芦苇、滨草等各种野生植物生长茂盛,很适合古人以牲畜为交通工具的长途旅行;二是基本上为州郡城锁阳城通往各县、乡、军堡的捷径;三是多为自东向西的走向,但都通往锁阳城,再由此向西或西北延伸。
  还有较为次要的道路,如:锁阳城一桥子乡一马圈一野麻井一桥子口子一北千沟一瓜州县城;锁阳城一北桥子一树树梁神马泉—小宛南山—小宛堡。
  (李宏伟)岸,清王母宫南侧。清安西直隶州将此地划归榆林窟庙,由住窟僧道耕种经营,自食其力,有地40余亩;并修建磨坊、碾坊、住房各一间,用于加工粮米。东南距榆林窟6公里,南临榆林河,北临老君庙、王母宫。河岸二层台地青林碧草,河水弯曲流淌,环境幽雅,是旅游胜地。
  1937年2月,红西路军高台战役失利后,左支队李卓然、李特、李先念、程世才等率部西征,在祁连山区行军43天,于4月22日由肃北石包城北出祁连山来到蘑菇台休整,在磨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北上攻打安西县城,补充给养,西进新疆,同中共中央代表团会师。因此,这座旧磨坊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纪念意义。1988年5月,安西(今瓜州)县文物普査队勘测划定其保护范围。1989年8月29曰,安西县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列为安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春元李长缨)蘑菇台子遗址、建筑现代纪念蘑菇台磨房旧址位于原踏实乡南20公里榆林河北红柳园位于瓜州县西北73公里旧甘新公路,红(柳园)一敦(煌)公路交叉口。这里四面环山,地势险要,中间为2平方公里的开阔地,汉唐时期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东南山丘有国民党马步芳军修建的土坯瞭望哨所。
  1937年4月24曰,西路军左支队攻打安西城失利,转移至王家屯庄、白墩子,于26日拂晓来到此地,利用复杂地形和红柳沙丘作掩体,同尾追之敌马步康旅五九六团(团长刘呈徳)展开西征最后一战,战后掩埋电台(1961年甘肃省地质局勘测发现,现在白墩子纪念馆展出),向星星峡方向突围。1998年6月,安西(今瓜州)县文物普査队勘测划定保护范围。1989年8月29日,安西县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春元李长缨)星星峡位于瓜州县西北192公里国道312线3382公里甘肃一新疆界。这里群山起伏,绵延120公里,只有星星峡一条东西通道。汉代丝绸之路北路之咽喉赤崖驿即在此地。北周、唐、宋、西夏、元、清各代均设置重兵防守。唐玄奘印度取经,唐侯君集率大军平定西域,清林则徐发配伊犁均经此道。民国时期,这里是国民党新疆督办盛世才防区,设一营兵力防守,在峡谷南北两侧山冈建有碉堡17座,其中南崖11座,北崖6座,挖单人掩体268个,“之”字形交通壕564米,构筑重机枪、火炮阵地9处,构成交叉火力网。峡谷南北两侧紧靠山崖处有当年国民党驻军营房478间。峡谷口西北300米,有国民党官兵阵亡将士墓,周围有环墙,内有石坑墓36座。1938年至1942年,民国甘肃省政府、新疆省政府联合修通甘新公路,并在峡口西北公路修建简易飞机场,峡口两侧修建加油站,从中国一一苏联界阿拉山口出发的运送苏联援华军用物资的陆路汽车和航空飞机在这里加油,转运安西机场,尔后运往前线,支援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沿用旧公路作为新疆往内地的运输大动脉。1959年,兰新铁路修通,才减轻了甘新公路(星星峡路段)的运输压力。1990年,国道312线扩建,仍穿过星星峡,作为欧亚大陆桥公路大动脉担负着重要运输任务。因此,星星峡自古以来一直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1937年4月27日 ,西路红军左支队李卓然、李特、李先念、程世才等,率部红柳园(乌山驿)由红柳园向西北突围,经过2天急行军,于29日越过马步康部防区一一马莲井,于30日抵达星星峡,得到国民党驻军官兵盛情接待。5月1日,与国民党驻军官兵共庆“五一”国际劳动节。随即,与从新疆省府迪化(今乌鲁木齐)赶来的中共中央代表团陈云、滕代远、邓发等同志会师,结束西征战役。因此,这里具有革命历史纪念意义。1988年5月16日,安西(今瓜州)县文物普査队勘测划定2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989年8月29日,安西县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3月29日 ,甘肃省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春元李长缨)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位于瓜州县城南郊公园。1988年10月18日建成,系攒尖顶六角九层飞檐式砖水泥塔,顶脊、飞檐贯绿色琉璃瓦,门向北开,髙27.6米,内有通天圆钢立柱,焊接钢板台梯103阶,可登塔顶远眺县城全景。塔南有1984年12月21日李先念题的“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汉白玉刻烫金大字。塔北门额上有1988年1月徐向前元帅题的“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汉白玉刻烫金匾额。塔南树林有1990年8月12日安葬李卓然同志骨灰的圆坛。坛前有1994年7月1日中共安西(今瓜州)县委、县政府立的花岗石碑,上刻“李卓然之墓”。背面刻李卓然在西征战役中的主要经历,供游人凭吊。纪念塔建成后,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都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并请健在的西路军左支队老战士作革命传统报告。1995年12月,中共酒泉地委将其列为全区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东南方建有一碑,碑文如下: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一九三七年三月,李卓然、李特、李先念、程世才等率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千余指战员,奉命西进新彊。由肃南石窝山进祁连山,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余部八百多人于四月十六曰出祁连山,二十二日到达安西蘑菇台,稍事休整后,于二十四曰开进十工村。为取得给养,是曰午夜,向安西县城发起攻击。因敌增兵而未克,遂转战城西南五营村王家屯庄。在击战中,二六三团政治处主任钟立彬、二六七团政治处主任江求浩等英勇牺牲。二十五日午夜,左支队从王家屯庄突围,向新疆方向急进。二十六曰晨,部队在白墩子受敌人骑兵尾追。左支队节节阻去,且战且走,黄昏时分行至红柳园子,利用沙丘做掩体击退敌骑多次进攻,毙敌百余名。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参谋长刘雄武、二六五团政治处主任鲁嘉焱、总部译电组长陈茂生等近百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月底,左支队余部四百多人到达星星峡,受到党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的迎接。五月四曰转赴迪化(今乌鲁木齐),结束了悲壮的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精英。
  红军西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史上一段悲壮历程。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碧血染疏勒,忠骨埋沙场,他们的浩然正气,高风亮节,光照后人!他们的英名,将与奔腾的疏勒河,巍峨的祁连山并世永存!兹于西路军最后一战处建塔主碑,扬其精神,以垂永久。
  中共安西县委安西县人大常委会安西县人民政府政协安西县委员会公元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季春元李长缨)李卓然墓2008年4月18日,原西路红军军政委员会常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在去世19年后,留在北京的部分骨灰与夫人鲁陆的全部骨灰由子女亲人护送到西路军最后一战之地甘肃省瓜州县,安葬在巍峨矗立的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旁,终于实现了他魂归瓜州的遗愿。
  李卓然同志生前曾多次回忆他在河西走廊征战的情景,想念在那里牺牲的战友。去世以后,亲属遵照他的遗愿,把骨灰分成几部分,一些撒入祁连山等战斗过的地方,剩余的装入骨灰盒暂时存放在北京。1990年8月12曰下午,李卓然的夫人鲁陆由中宣部办公厅副主任蒋承焕、行政处处长刘吉顺陪同,携二西路军最后一戦纪念塔徐向前题一九八八年一月徐向前题字女李延风等亲属13人来到瓜州,在酒泉地委宣传部部长马骥英的陪同下,同安西县委副书记马福俊、宣传部部长姜荣治接洽,把一些骨灰撒入安西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后,在撒骨灰处栽了一棵白蜡树,并在旁边立了一块简易的“李卓然之墓”的小木牌。不几年,这个小木牌经风吹日晒变得面目全非,县上又安排设计制作了一块石碑。2007年9月,时任国家外贸办公室副主任的李卓然的二儿子李延生来到瓜州祭奠父亲,前往西路军征战过的榆林窟蘑菇台、安西老城、白墩子、红柳园、星星峡等地实地考察,并亲自在花牛山选了一块天然花岗岩作为父亲的纪念碑。2006年12月13曰,李卓然的夫人鲁陆去世,其子女决定遵照父母遗愿,将父亲的剩余骨灰和母亲的全部骨灰送瓜州安葬。2008年的清明节前,在西路军纪念塔举行了李卓然夫妇骨灰安放仪式。李卓然的后人又亲自种植了一棵小白蜡树。
  李卓然把自己的最终归宿没有选在度过大半生的北京,也没有选在出生地湖南湘乡,而选在了戎马生涯中记忆深刻的瓜州。他的骨灰安葬在瓜州,与瓜州的山水永不分离,与西征中英勇献身的英烈永远相伴。
  李卓然之墓碑文李卓然(一八九九一一九八九),湖南湘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三四年参加长征,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笫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西路军政治部主任、工委书记等职。一九三六年十月奉命随军渡黄河西征,转战河西走廊。一九三七年四月,在出祁连山西进新途中,为筹措给养,与李先念、李特、程世才共同指挥了攻打安西县城的战斗。自此,安西在他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李卓然在北京临终仍怀念着西征最后战斗过的地方,遗嘱将其部分骨灰安葬于安西大地。安西人民以崇敬的心情恭迎他的骨灰抵安西,并于一九九零年八月十二曰安厝于此。此志。
  中共安西县委员会安西县人大常委会安西县人民政府政协安西县委员会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立(李宏伟)位于瓜州县府街55号。1988年4月9日成立。其前身是县文化馆文物股。在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化厅、中共安西 (今瓜州)县委、安西县政府鼎力资助下,于1993年4月破土兴建新馆,次年9月大楼主体竣工,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继此楼之后,续建汉唐文化陈列中心、碑亭、雕塑等附属建筑。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馆名。收藏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各类文物18类3650件,是集历史文物、人文地志、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自然资源标本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博物馆。1995年12月,中共酒泉地委将列其为全区重点爱瓜州县博物馆瓜州博物馆瓜州镇风亭位于瓜州县城南大街新华书店中心什字,始建于1983年8月,系八角宝葫芦金顶单飞檐式仿古建筑亭,顶脊贯水泥脊梁,以8根钢筋水泥圆柱承托亭顶,亭底呈八角形二重月台,通高7.8米,外围钢栏花坛。1985年,县文化馆美术工作者在亭柱、亭飞檐下围栏板内外两侧绘制了彩色的瓜州民间故事人物画及《重修隶州新志•安西卫》中记载清代瓜州八景山水画。内侧:正东《康熙夜梦桥湾城》,东南《玄奘偷渡葫芦河》,正南《薛仁贵兵困锁阳城》,西南《张守珪退吐蕃兵》,正北《薛仁贵白虎关丧身》,东北《草圣张芝洗墨池》。外侧:正东《千峰积雪》,东南《石城雄峙》、正南《踏实秋容》,西南《药水泉声》,正西《双塔凌霄》,西北《布湖春望》,正北《截山胜景》,东北《水府渊潜》。镇风亭是瓜州新城之一景。
  (李春元李长缨)瓜州县象牙佛清嘉庆年间,喇嘛吴根栋云游榆林窟,见这里破败不堪,便立志振兴,在清理大佛殿积沙时发现了象牙佛。从此,榆林窟香客如云,香火旺盛。这件出土于榆林窟的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春元李长缨)珍贵文物镇风亭稀世珍品,以其精美的雕刻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已闻名中外。它的外观是一尊骑象菩萨,双手持宝塔做虔诚状。内刻50个不同情节的佛传故事,有摩耶夫人入梦、树下诞生、太子学习、九龙灌顶、四门游观、夜半出城、剃发染衣、山中苦行、鹿野苑说法、双婆罗树下涅槃等。
  这些故事内容,是根据《大藏经•本缘部》和《阿含部》各经刻出的,从其造像的雕刻技法和装饰形貌以及塔、车马的形式来看,与印度恒河上游笈多王朝时期的抹菟罗佛教艺术风格极为相似。象牙造像是隋唐年间西域诸国很流行的佛教艺术作品,这尊造像,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佛教艺术产物。
  郭元亨是曾经保护过象牙佛的榆林窟最后一位住持道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这件珍宝交给了安西(今瓜州) 县人民政府。
  千手千眼观音绢画1982年10月,安西(今瓜州)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张淳会同敦煌研究院的胡开儒等,在桥子乡向导聂发刚的带领下,前往东千佛洞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考察,当他们进入第7窟时,在该窟的前室西壁下发现了这幅珍贵的千手千眼观音绢画。后经中国故宫博物院装裱,使残损的画面得到较好的保存,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曾代表甘肃省参加过国内外的许多大型文物展览。
  八仙拐杖1985年4月,安西(今瓜州)县文化馆文物工作者调査东千佛洞时,在一座远离窟区的北岸小窟内发现八仙拐杖。拐杖为桪子木质,长1.12米,直径2.5厘米,拐杖由上而下依次雕刻: 拄杖老寿星,手持拂尘、身背宝剑的吕千手千眼观音绢画洞宾,骑小毛驴的张果老,右手擎酒葫芦、左手拄拐杖的铁拐李,吹笛的韩湘子,拿笏板的曹国舅,拿荷花的何仙姑,提竹篮的蓝采和,持扇的汉钟离,最下端是持钱戏金蟾的刘海。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在人物和动物图案的空白处穿插雕刻花卉,并巧妙地利用桪子木结疤,雕刻成石榴和花朵的形象,可谓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是一件罕见的木雕精品。
  唐三彩锁阳城唐墓中岀土的唐三彩,是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瓷。主要器物有三彩马、三彩骆驼、三彩镇墓兽、三彩俑等类型。这些三彩器物造型逼真、生动,题材新颖、独特,与中原地区的唐三彩属同一种风格。三彩马、骆驼丰满健壮,生动地体现了大唐气象。三彩器作为随葬品,始于初唐后期,盛行于盛唐,前后流行大约百年时间。中唐以后,三彩器逐渐消失。锁阳城墓岀土的唐三彩属于盛唐时期的遗物,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面貌和社会形态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榆林窟唐25窟弥勒变(临摹品)“弥勒变”是一幅佛国未来世界畅想图。“一种七收”耕:获图中的二牛抬杠,至今在西北农村还可以见到这种古老的耕作方式。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八万四千岁老人自入坟墓”、“五百岁女人岀嫁”、“青龙洒水”、“树上生衣”等场面,不仅是佛国的理想境界,也生动地再现了唐代耕获嫁娶及太平盛世的三彩马八仙拐杖唐25窟弥勒变景象。现在,这幅经变的大型临摹品,以会堂甘肃厅內。
  敦煌壁画艺术的代表作陈列于人民大
  (李宏伟)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

《瓜州史话》中对人物春秋、文物古迹、诗词题记、瀚海景观、乡风民俗、物华天宝、传说故事相关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薛仁贵
相关人物
锁阳城
相关地名
渊泉县
相关地名
瓜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