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湖城遗址(明一淸)
谢晶
西湖城遗址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七组居民点西侧200米处,西南距路家庙遗址7.6千米,东北距北路井城遗址22.4千米,距西沙窝城址23.6千米,根据二普资料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调查记载:该城址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南北长159米,东西宽150米,城墙底宽3.3米,残高3.5米。夯土版筑,夯层8~12厘米不等。开东门,宽4.2米。城址原四角均有角墩,因该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遗址又处在较低的潮湿、盐碱地当中,潮湿、盐碱使城址四角角墩及部分墙体倒塌消失,20世纪80年代初开荒屯田城址被开垦为耕地,西湖城遗址彻底被毁消失。
据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肃镇志》、清乾隆二年(1737)《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册》记载:“明天顺四年(1460)哈密忠顺王母努温答失里主国,被北酋癿加思兰袭破其城,率亲属、部落走苦峪(锁阳城)。成化中(1467~1487),哈密都督罕慎,又为吐鲁番阿力所袭,退居苦峪。时,罕慎方倚罕东卫、赤斤(今玉门市赤金镇),而二卫自相仇杀,罕镇势益孤,朝命筑苦峪城,移哈密卫于其地。其后,罕慎纠众袭哈密,破之.还居故土。弘治中(1488~1505),忠顺王陕巴为吐魯番阿黑麻所执,哈密居人,亦以穷窘难守,尽焚室庐,走肃州,诏赐牛犋、谷种,并发流寓三种番人及哈密之寄居赤斤者,尽赴苦峪及瓜州、沙州,俾自耕牧,以图兴复”。依124据上述记载,西湖故城者,乃明天顺时修筑,为安置哈密、吐鲁番两地回民。锁阳城亦为中心。“正德后(1506~1521),吐鲁番益张,苦峪诸城皆为所残破”,回民回迁,城废。嘉靖三年(1524),关闭嘉峪关,关外玉门安西、敦煌遂为吐鲁番所有。至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设安西柳沟卫、玉门靖逆卫,方平定侵扰。故明在安西未行使政权,建筑甚少,现存仅有西湖故城及东巴兔塔尔湾房址两处。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风沙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野生植被生长有耐碱性植物芨芨草、白刺、骆驼刺、黑刺、红柳等,东侧850米处有一条柳园ー敦煌的215公路自东北向西南通过,遗址现为耕地,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西湖村,该村下设7个村民小组,遗址位于西湖村七组居民农户西侧200米,有农户55户,人口210人,耕地3800亩。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茴香、小麦等农作物。
该遗址对研究明代的城址构筑形制、疏勒河流域下游水系分布情况、疏勒河下游绿洲的演变情况以及回民融入、屯垦、居住、生产生活等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安西城址(淸代)
王景普
安西老城遗址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东接石油城玉门市,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邻,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连,是东接中原、西通新疆的要道。地处瓜州县西湖乡中沟村七组北侧100米处,距离瓜州县城1.5千米,北邻疏勒河南岸大湾。
安西城址分布面积960400平方米,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980米,城墙底宽8米,顶宽6米,残高3〜6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1~14厘米。四角筑有角墩,四面墙体正中开有城门,门前筑有半圆形瓮城,墙体外侧筑有马面。布局严谨,雄伟壮观。唯东瓮城保存较好,东西进深45米,南北宽67米。规模仅次于布隆吉安西镇城。城址西墙存29米,残高5米;南墙存106米,残高5〜6米;东墙、北墙相对完好,墙体外侧各残留6个马面,城四面正中筑有城门和瓮城,双重城楼,城门洞用大青砖券砌,城墙顶有垛墙,高1.75米。东城门瓮城被毁,北城门瓮城残存部分及轮廓;东南、西南角角墩倒塌消失,西北、东北角角墩尚存,墩体表面风蚀倒塌严重。由于水灾、风灾、沙漠化等自然因素和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以及不合理利用、年久失修等人为因素,造成城址损毁。荒芜处散落大量青砖块、兽头瓦当、青花瓷、红花瓷片、褐釉陶缸片等。
城内建筑大多毁于兵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被拆除,用来修建政府办公室、学校、商店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安西城址,瓜州县文物局制定了保护方案:决定对安西城址现存所有墙体内、外均实施围栏保护;在城址内外合适位置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在对行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树立警示牌;对城址存在开126裂、悬空、濒临倒塌的墙体进行维修加固保护;对安西城址周围的附属文物点安西城东戏台遗址实施围栏保护、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对安西老城1号碉堡、2号碉堡、安西古城3号碉堡遗址分别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
乾隆三十三年,陕甘总督吴达善以旧城低洼潮湿,春季泛水房屋倒塌之患,奏迁旧城址至新城。但新城地处戈壁干旱无水,且南门屡遭火焚,风沙淤积城墙。乾隆三十九年复迁衙门及百姓于旧城,新城废。
1937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李卓然、李特、李先念、程世才等,率部由肃北石包城北出祁连山,在蘑菇台休整后,为补充给养,攻打了安西城。
1940年,甘新公路修通,苏联援华军用物资运抵旧城,尔后转运前线支援抗日战争。也在新城东南一里修建简易飞机场,苏联援华军用物资也空运到这里,飞机加油后再飞往前线支援抗日战争。
据《肃州新志》记载,该城址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是当时安西直隶州城的所在地,沿用到民国时期,为安西县城所在地。1949年安西和平解放后,仍为县城置所,1970年县城南迁时废弃。
《肃州新志》载:“本朝经理关西,始建于安西镇城,原在布隆吉。至雍正五年,始于今大湾地方,杜尔泊津西北,建筑新城。于雍正六年告竣,遂移旧安西文武,驻扎本城,屹为重镇。”民国《安西县新志》记:“雍正十一年(1733),设安西兵备道,改安西同知衙署为道署,并移安西同知于瓜州(今瓜州乡政府东旧城),安西兵备道领安西同知,靖逆通判并所属安西柳沟、沙州靖逆四卫、赤金一所。乾隆二十四年(1760),改安西卫为渊泉县,柳沟卫裁归渊泉县,改靖逆卫为玉门县,赤金卫裁归玉门,沙州卫裁归敦煌县,置安西府安西同知裁。乾隆三十九年(1775)改安西府为安西直隶州,安西道府裁属肃州道,敦煌、玉门县均属安西直隶州。
中华民国定鼎成立。中华民国二年(1913)改为安西县。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置安西府。”现在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过去那种潮湿泛水卩已不复存在。城址内外现被耕地、村庄所占。城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 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现被村庄和耕地占据, 四周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该地域为十工山以北的疏勒河流域下游瓜州绿洲中心,黄土沉积较厚,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城址现被村庄和耕地占据,西侧紧靠瓜州大道和城北五队,南侧紧靠中沟七队,北侧紧靠城北六队,城内被城北八队和中沟林场所占据;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中沟村七组,该组有人口296人,以农业生产为主。
该城历史脉络清晰,文化内涵深厚,对研究安西历史沿革和清代城堡建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西城址一直从清雍正六年(1728)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70年才废弃,延用了242年。具有其较高的价值内涵。一是该城址是清王朝经营、控制新疆事务的重镇,是东连中原、西接新船的重要交通枢纽;二是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瓜州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国家疆域的稳定、河西走廊西部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对我国西部边观城市格局的发展演变、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的演变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地,是安西城址我县红色文化重要实物支撑点之一。(载《丝绸之路》2015年05期,选发时有删节)
3.四工城遗址(淸代)
谢晶
四工城遗址位于西湖乡四工村四组东侧100米处的耕地当中,西侧、北侧均为乡村道路,与通往四工各村组、西湖村、县城的柏油马路相连通。遗址东北距马家堡子遗址0.53千米,南距头工城遗址2千米,距瓜州城遗址4.7千米,西南距三工城遗址7.2千米,距二工城遗址7.6千米。据二普资料原城址底基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米,分布面积31329平方米。墙体底宽3.85米,顶宽2.2米,高2米。夯土版筑,夯层厚9~11厘米,四角筑有角墩。1964年平整土地,城墙绝大多数被挖掘平整为耕地,仅存东南角30米的墙体,后因墙体腐蚀倒塌消失,四工城遗址内外现已被辟为耕地,彻底倒塌消失,整体保存差。
四工城遗址处于耕地当中,四周自然环境破坏严重。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北侧100米处有一条柏油路东西向通过,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西侧100米处的四工村四组,该组有人口275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以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等农作物。
据《肃州志》记,“四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塞木津、洋海、土城沟三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二十七户,计一千三百五十一口”。该城址是清雍正七年为安置吐鲁番回民所建,后因回民陆续返回吐鲁番,该城址废弃。
这对研究清代城堡建筑形制、地名由来和历史沿革以及疏勒河流域分布情况、疏勒河下游绿洲的演变情况及移民生产生活、屯恳、居130住等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马家堡子遗址(淸代)
谢晶
马家堡子遗址位于西湖乡四工村南100米处的耕地当中。南侧、西侧均为通往县城、四工各村组、西湖村的柏油马路,南距头工城遗址2.5千米, 西南距四工城遗址520米,距二工城遗址8」千米,距三工城遗址7.7千米。据二普资料原城址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6米,南北宽72米,分布面积6912平方米。城墙底宽3米,顶宽1米,残高2米,开南门,门宽3.2米, 夯土版筑,夯层厚11~12厘米。城址处在低洼的盐碱地之中,盐碱腐蚀严重,仅存部分墙体,其余倒塌呈土梁,是清代马姓富户的庄园遗址,1987年二普时尚存部分墙体,后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被推成耕地,遗址被破坏消失。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马家堡子遗址处于耕地当中,地表种植农作物。该地域为十工山以北的疏勒河流域下游瓜州绿洲,黄土沉积较厚,水域充足、草木茂盛、土地肥沃,适宜农牧业种植,遗址距离最近行政村是四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多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茴香、小麦、枸杞等农作物。
该遗址对研究清代城址构筑形制、民居建筑、历史文化、时代的延续马家堡子遗址132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研究瓜州地区清代富户的起源、兴衰、经济状况、农业开垦、生产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真实的历史借鉴。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位于西湖乡巴州古城西北14.2千米处的风蚀地(雅丹)当中,北距东沙窝长城3.1千米,东距巴州古城西2号城址14.6千米,东北距巴州古城西3号城址3.4千米,西北距西沙窝城址6.2千米,距北路井城遗址7.2千米。坐标北纬40。2645.8"东经95°17'52.4",遗址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43米。开西门,门宽为5米,东墙、北墙、西墙北段墙体保存相对较好,南墙、西墙南段倒塌为大沙梁,遗址东南角高1.93米、东北角高2.25米、西北角高2.1米、墙宽3米,残高为0.7~1.2米,夯层10~12厘米,城内及城外东南角地表散落有铁器及陶器残片。根据城内外地表散落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处于荒草地当中,四周长满碱柴、红柳等植物。遗址北侧50米处有一条输电线路东西向通过,西侧20米处有一条输电线路南北向通过,东侧200米为耕地;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开工村,该村下设五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12户,人口754人,耕地面积8805亩,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多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茴香、小麦、枸杞等农作物。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6.巴州古城西2号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位于西湖乡巴州古城东北6.8千米处的风蚀地貌当中,北距望杆子长龙1.5千米,西距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14.6千米,坐标:北纬40°1500.8"东经95°17'02.3",遗址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长64米、南北宽59米,干东门,门宽为12米,墙体底宽3.5米,残高0.3〜1.1米,夯层厚0.03〜0.04米,或址结构特殊,由三层城墙构成,外面两道城墙现均已倒塌成两道回字形的沙梁,沙梁之间的距离为8〜10米,最里边的第三道城墙也已倒塌成土梁,西南角有一段残存墙体,长7.5米,高0.6米,内城与第二道城墙的距离为8~11米,城址东北角有一烽燧,现已倒塌成大土堆,土堆东西长10米,南北宽20米。西北角有一土台基,长、宽均为22米。城内南侧地表处散落有残石磨、残陶片,城内东南角及城外西北角有两处灰炭层,在西墙外面两道城墙之间宁瑞栋老师捡拾到一枚“大泉五十”钱币,根据城内地表采集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又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7.巴州古城西3号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位于西湖乡巴州古城西北14千米处的风蚀地貌当中,北距汉长城遗址100米,东距巴州古城西2号城址12.5千米,西南距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3.4千米,距西沙窝城址8千米,西距北路井城遗址8.8千米。坐标北纬40°28′23.9"东经95°19'11.3",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0米,东西宽为100米,墙体被风蚀成低矮的小沙梁。东墙、南墙、西墙尚存,但有一条雨水冲刷的小沟从城墙东南一西墙中部穿过,北墙由于河道冲刷而消失。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8.西沙窝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1千米处的沙丘、盐碱地之中,东南距巴州古城遗址20.2千米,距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6千米,东北距巴州古城西3号城址8千米,西北距北路井城遗址1.3千米。坐标:北纬40。27'14.6"东经95°13'30・8",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139米、北墙长131.7米、西墙长172.5米。开东门,门宽为9米,城墙墙体均已倒塌成大沙梁,东墙、西墙、北墙沙梁比较明显,西墙部分沙梁消失,南墙及东墙南段消失,沙梁宽4〜6米,残高0.4〜1.4米,城内有一处大沙丘疑为指挥机关,东西长28米,南北宽25米,开东门,城内南侧地表散落有石器及陶器残片,两处文化层,厚0.4〜0.8米,城内外地表沙丘生长着大量红柳、骆驼刺等野生植物,根据城内地表散落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9.北路井城遗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古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0千米处的盐碱地之中,北距东沙窝长城2千米,东南距巴州古城遗址21.3千米,距北路井城遗址1.3千米,距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7.2千米,东距巴州古城西3号城址8.8千米。坐标:北纬40°27'45.9"东经95°12'54.9",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92.6米、北墙长114米、西墙长91米,该城有两道墙体构成,属回字形城址,两城墙的距离为5米,墙体现均已倒塌成低矮的砂梁,宽1~1.5米,残高0.3米,东墙、西墙、北墙砂梁较明显,东城墙内侧第二道墙体消失,南墙消失,城内西北有一处窑址,兰州大学的张东菊老师在城址内西北处采集到1枚王莽时期的“契刀五百”钱币(残),根据城内地表散落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汉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0.巴州古城南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巴州古城南城址:位于西湖乡巴州古城西南2千米处的风蚀地貌当中, 东距六工城遗址13千米,东北距巴州古城西2号城址8.9千米,坐标:北纬40。23'33.6"东经95°26'31.0"o遗址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墙长54米、南墙、北墙长52米、西墙长48米、开西门,门宽为14米,四面墙体风蚀较为严重,呈断断续续的低矮的土梁,残高0.3〜0.6米,只有城址四周的角墩呈四个大土包,城内地表散落有大量的石器及陶器残片,根据城内地表采集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周边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芦草沟下游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