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古城》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053
颗粒名称: 四、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号: TU984.18
页数: 87
页码: 105-191
摘要: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锁阳城镇辖区内城址、三道沟辖区内的古城遗址、河东乡辖区内古城遗址、布隆吉乡辖区內古城遗址、梁湖乡辖区内古城遗址、渊泉镇辖区内古城遗址、瓜州乡辖区内古城遗址、南岔镇辖区内古城遗址、西湖乡辖区内古城遗址、柳园镇辖区内古城遗址等。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县级文物

内容

(一)锁阳城镇辖区内城址
  1.新沟城遗址(汉一唐)
  王建荣
  新沟城遗址位于锁阳城镇新沟村小学东南800米处,现已基本被毁。1987年二普调查时,城址尚存,原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5米,南北宽56米。城墙底宽2米,顶宽0.3米,高5米。夯土版筑,四角有角墩, 开南门。城址内外散见夹沙灰陶片等遗物。现存新沟城遗址北墙、西墙、东北角墩、西北角墩残存部分矮小墙体外,其余墙体均遭破坏,遗址内外均被辟为耕地。遗址分布区气候属典型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量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新沟城遗址地处榆林河水系下游绿洲,南与长山子相望。
  该城址根据二普资料,其时代被断定为汉唐时期,是当时农耕区内的古城址,对该区域早期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1989年安政发字〔1989〕162号第三批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转台庄子遗址(汉代ー元代)
  王景普
  转台庄子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南坝村南5千米的风蚀台地之中,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四角呈圆弧状;东墙长32.3米,南墙长33.5米,西墙长36.3米,北墙长39米。遗址基础部分为夯土筑成,夯层以上墙体内外两侧为土坯垒筑,内外土坯墙中间填充黄土,形成“凹”型夹道墙。墙体外围四周挖设壕沟。根据该遗址地面散落遗物,可初判为是汉一元时期内锁阳城周边的古城址,城址内文化层分布繁杂,历史延续时间长,对研究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及早期建筑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转台庄子遗址由于风雨侵蚀,腐蚀、沙漠化等因素,自然损毁较为严重,但基本结构保存较为清晰,院落东、南墙体损毁较为严重;西、北墙保存较为完好,墙体及夹道基本轮廓清晰。
  转台庄子遗址周围均为风蚀台地,周围分布有稀疏的白刺、红柳、骆转台庄子遗址平面图66驼刺等植被。西、北1千米处分布草地、红柳林。
  转台庄子遗址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大沙多。遗址东1.85千米为冥安古城,西南距离最近的行政村锁阳城镇南坝村,现有居民458人,耕地536亩,以农牧业生产为主。遗址东1.85千米为冥安古城,西南距锁阳城遗址2.74千米,东南距冥安1号烽燧4.45千米,遗址西侧2.65千米处双石公路南北向穿过,南侧1.15千米处锁东公路东西向穿过。遗址同时位于国家级安西极旱荒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保护范围之内。
  转台庄子遗址,根据形制、规模、位置推断,是西汉至魏晋时期的一个较小级别的带有军事性质的较低级别的军事单位。
  3.草城遗址(汉代)
  王建荣
  草城城址位于锁阳城镇北桥子村长沙岭东南8千米处的风蚀台地当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35米,分布面积1400平方米。城墙底宽3.5米,顶宽1.5米,高1.5-5.5米,东、西、北夯土版筑,夯层厚6〜10厘米,南墙倒塌后用土坯修筑(土坯长47厘米,宽22厘米,厚17厘米)。南侧开一城门,门宽3.5米。城内正中有一古井,井口为圆形,直径1.5米,深2米。北墙内侧堆积有芦苇垛,芦苇垛东西长18米,南北宽4米,高1.5米。
  遗址现状东墙倒塌成一大土梁,残高2米;北墙风蚀严重,残高3〜4米,墙体中间有一豁口;西墙残高1.5-5.5米,墙体北侧有一豁口;南墙保存较好,残高4~5.5米。墙体内侧被现代人挖有一圆洞。城址内外散见陶片,整体保存一般。
  该城址据有关专家考证和其四周汉文化层的分布,推断为汉代冥安县城北部地区重要的军防设施和农牧业管理机构,因城中堆积着大量积薪,当地人将该城惯称为“草城”,又因城东、西墙风蚀倒塌严重,又将该城称为“半个城”。该城址对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和汉代城址构筑形制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马圈古城遗址(唐代)
  王景普
  马圈古城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堡子村六组西1千米处的荒草滩上,由大城和小障两部分构成。
  大城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56米,分布面积24586平方米,城墙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宽4~5米,残高0.2〜0.3米,夯土版筑;小障位于大城西南侧,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56〜5米,分布面积3192.5平方米,墙体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宽4〜5米,残高0.2〜0.3米,夯土版筑据有关专家考证,该城址是唐瓜州城周边的大型畜牧业基地,对研究当时畜牧业的发展及城址构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另据李正宇先生考证该城址为唐玉门关址。由于受雨水冲刷、盐碱侵蚀、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了城址损毁,城址墙体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盐碱腐蚀严重,整体保存差。
  马圈古城遗址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大沙多。马圈古城遗址处于盐碱荒草滩当中,四周长有红柳、芦苇、白刺等耐旱、耐碱植物。马圈古城遗址东北距堡子村六组耕地300米,东南20米处有一道草原围栏,西南100米处有一地质坐标三角架,东南20米处有一条便道东西向通过。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锁阳城镇堡子村六组,现有居民32户,人口110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下图只截取了小障(即李正宇考证唐玉门关址),平面示意图也只是小障。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马圈西古城遗址
  王建荣
  马圈西古城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堡子村六组西南2.5千米处的盐碱地当中,城址平面呈方形,东西长166米,南北宽90米,分布面积14940平方米。城墙现已全部倒塌,只残存底基,宽5〜6米,残高0.2米。马圈西古城遗址现已全部倒塌,仅存南墙、北墙、东墙墙基部分,整体保存差。
  该城址由于地面遗存较少,年代待定,初步推断应为瓜州南部山区的畜牧业基地,对研究瓜州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圏西古城遗址平面图726.踏实城遗址(清ー中华民国)王建荣踏实城遗址位于锁阳城镇镇政府东北150米处,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71.6米,南北宽241.1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20厘米,墙体底宽5.1米,顶宽3.6米,残高6.4米。城外东北侧、东南侧各有一处建筑台基。
  据《肃州新志》记载,该城址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9年),(1941年) 废弃。城址原建有门楼、角楼、角墩等设施,属典型的清代早期汛堡城址,对研究古城建筑形制的演变、发展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为生产生活对踏实城遗址的影响较大,城址内外均分布民房、道路及耕地,城址东、南、西、北墙均遭不同程度地损毁,但城址基本轮廓较为清晰。
  遗址分布区气候属典型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量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
  踏实故城遗址地处榆林河下游绿洲中心,南与长山子相望。
  7.桥子堡子城遗址(清代)
  王建荣
  桥子堡子城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堡子村三组,桥子堡子城遗址内外现被务居民住房占据,周围自然环境遭受人为破坏严重,城址现已倒塌,仅存东墙103米;北墙42米;南墙13米;西墙132米,墙体中间有一弧形折角。城墙底宽1.2米,顶宽1米,残高2~2.4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2〜14厘米。
  根据二普资料和有关专家考证,该城址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当时由本地武贡生赵统领率军在此镇守,同治四年五月,肃州发生叛乱西侵,此城失守后被废弃。该城对研究清代城堡建制沿革,军事防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989年8月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8.东巴兔堡子遗址(清代)
  王建荣
  东巴兔堡子遗址位于锁阳城镇东巴兔村委会西600米处的荒草地当中,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5米,南北宽60米,分布面积4500平方米,墙体夯土版筑,夯层厚14〜16厘米,宽1.5米;墙体已整体倒塌,东墙残存32米,顶部塌落,残高1.5米,北墙残存23米,残高0.9〜4米,南墙残存34米,残高1.2〜2.8米,东南侧筑有一角墩。现存遗址内外长满荒草,西墙整体倒塌消失;东北角角墩部分墩体塌落。
  根据二普相关资料和对当地群众的走访调查得知,该处遗址是清代东巴兔居民居住地,民国时废弃,该遗址对研究清代小城堡建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该遗址处于荒草地当中,四周长满芨芨草、冰草等植物。该区域无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山涧露头泉水。
  9.新沟于家庄院遗址(清ー中华民国)
  王建荣
  新沟于家庄院遗址位于锁阳城镇新沟村一组南侧500米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2米,南北宽19米,分布面积798平方米,遗址南墙现已全部倒塌消失,东墙残存13米,残高3米,墙体上有两道裂缝;北墙正中有两个圆洞,底部风蚀严重;西墙保存较好。屯庄内西侧有一现代人所建的羊圈;墙体夯土版筑,宽0.6米,高3米,夯层厚10~14厘米;北墙外侧正中筑有一马面,长4.75米,宽4.53米,高2.94米;城址内东侧有一隔墙,长12米,高2米。
  根据对当地群众的走访调查得知,该处遗址是清代新沟村富户于家所住庄园,民国时沿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弃,当地人俗称“于家屯庄”,对研究清代本地的民居构筑形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沟于家屯庄遗址处于风蚀台地当中,四周长有白杨树、沙枣树、骆驼刺等。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城址区域为榆林河下游绿洲;南侧为长山子,北为十工山。
  10.马行井城遗址(清代)
  王建荣
  马行井城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南坝村一组西南3千米处的荒漠当中,分布面积5100平方米,底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5米,东西宽68米,城墙底宽1.84米,顶宽1.2米,残高1.8〜2.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1〜14厘米。四角筑有角墩。城东南150米处有一深井,直径2.3米。现存遗址北墙全部倒塌成土梁;东墙南侧倒塌消失10米;南墙东侧倒塌23米,成大土梁;西墙南侧残存14米完整墙体,其余倒塌成土梁,墙体上面长满骆驼刺,中间有一豁口,宽8米;四角角墩倒塌成土堆,残高1.5〜2米不等;城址内有两处现代房屋残墙。
  据有关专家考证研究,该城址是清代南部山区的军马场,形制特殊,对研究清代城堡构筑形制及瓜州南部山区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处于盐碱地当中,四周均为草场,生长有骆驼刺、红柳等植物。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该地域介于南侧长山子与北侧十工山之间,无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地下露头泉水。
  马行井城遗址78马行井城遗址平面图马行井城遗址古井7911.东巴兔营盘遗址(清代)王建荣东巴兔营盘遗址位于锁阳城镇东巴兔村二组东侧100米处的耕地当中。分布面积990平方米,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33米,墙体夯土版筑,底宽2.4米,顶宽1.4米,高5.5米,顶部筑有女墙,宽0.4米,高1.55米,墙体通高7.05米,夯层厚8〜9厘米。城址内东北角有一方形土台,长宽均为8米,高3.5米;西墙北端内侧留有长7米,宽1.04米的马道。遗址内现被羊圈、草房子所占据,西墙中间有一豁口,宽15米,南墙、北墙底部各有一个现代人挖的拱形圆洞,东墙外侧部分墙体塌落,堆积于底部。
  该城址当地人惯称为“东巴兔营盘”,据《肃州志》记载,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山防务,设兵营驻防。同治初,肃州发生叛乱,东巴兔营失陷,户逃民散,城址废弃。该城址对研究清代小城堡构筑形制及安西屯兵历史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2.破城子君家庄院遗址(清代一中华民国)
  王建荣
  破城子君家庄院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常乐村二组北侧500米处。平面长方形,东西长63米,南北宽40米,分布面积2520平方米。墙体宽1.2米, 残高2.6米,顶部筑有女墙,残高0.4-0.5米,通高3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2〜14厘米,四角筑有角墩,开西门;屯庄中间有一深井,井口为圆形, 直径1.5米。
  遗址东墙残存27米,残高2.6米,顶部筑有女墙,残高40~50厘米,北墙残存18米,残高1〜2米,墙体中间有一圆洞,南墙较完整,残高0.9~2米,中间有一豁口,西墙倒塌消失;东南角角墩部分塌落,西北角角墩倒塌成土堆,残高1.5米,其余两角墩倒塌消失;整体保存一般。
  根据对当地群众的走访调查得知,该处遗址是清代常乐村富户君家庄院,民国时废弃,当地人俗称“君家屯庄”,该城对研究清代小城堡建筑形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13.鹰窝树2号城址(汉代)
  王丽萍鹰窝树遗址位于锁阳城镇北桥子村东北的荒漠沙丘地带,因遗址西南有成片胡杨林,树上有老鹰窝,故名鹰窝树遗址。遗址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三个区域,总面积30万平方米。1986年瓜州县博物馆会同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清理墓葬3座,出土了金耳环、四耳彩陶罐、双耳彩陶罐等多件文物。该遗址是河西走廊西端现存为数极少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属四坝文化类型,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在离鹰窝树遗址西南1500米处的风蚀地当中有一处城址就是鹰窝树2号城址。南北长30米,东西宽20米,分布面积600平方米,现仅存东侧一段墙体,长26米,宽0.5〜0.8米,高1.5〜2米,墙体表面风蚀严重。其余墙体已整体倒塌。城址为夯土版筑,夯层不清。城址内堆积有灰堆,四周散落有陶片、铁器残片等物。
  根据其地面散落遗物,被推断为是汉代农耕区居民居住生活的地方,对研究汉代早期城址的构筑形制和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
  (二)三道沟辖区内的古城遗址(6处)
  王景普
  三道沟镇是瓜州县最东边的一个乡镇,与玉门市一河之隔,是瓜州的东大门。分布在三道沟镇辖区内的古城址有六处,除建于汉代的四道沟古城遗址外,其它均为清代城址。其中两处于1989年被安西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余四处暂未公布。
  1、四道沟古城遗址(汉代)
  四道沟古城遗址位于三道沟镇四道沟村五组北侧200米处的耕地当中,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20米,东西宽240米,分布面积76800平方米,东墙残存130米,西墙残存70米,现倒塌成大土梁成地埂,北墙尚存,顶部塌落呈断续状,残高1.2〜2.5米;城墙夯土版筑,底宽2.8米,顶宽1.8米,残高1.2〜2.5米,夯层厚13〜15厘米,四角筑有角墩,东南角、西南角角墩倒塌消失,东北角角墩残存部分墙体,残高2.5米,西北角角墩倒塌成大土堆,残高1.5米。遗址现被村庄、公路和农田占据,整体保存较差。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有关专家考证研究,该城址疑为汉代渊泉县治所,在《汉书・地理志》 敦煌郡渊泉县条记中有相关记载,是安西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县级行政区置所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和文物保存价值。
  2.靖逆卫故城址(淸代)
  靖逆卫故城址位于三道沟镇三道沟村三组东300米的疏勒河西岸,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90米・分布面积20700平方米。墙体夯土版筑,底宽6米,顶宽2米,残高2〜2.5米,夯层模糊。城四角筑有角墩,东侧筑有一烽火台,烽火台建在东西长14米,南北宽13米,高2米的方形夯土台正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米,南北宽7米,残高4.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9〜11厘米。地面散落大量青花瓷、红花瓷片,黑釉陶缸、罐片、砖瓦、白灰、石块;有顺治、康熙、雍正、嘉庆、道光通宝钱。原城内修建靖逆营游击衙署、千总衙署、把总衙署、兵房、仓库、城隍庙、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寺、仙姑庙、社稷坛、先农坛、牛王庙、击鼓寺等,毁于民国末解放初。
  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肃州志•靖逆卫》记载,该城是清代靖逆卫城,建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和地方行政事务管理,隶属安西直隶州,民国末年废弃。是瓜州历史上行政以及军事建制的重要见证,对研究清代城堡构筑形制及行政区域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遗址内外现被耕地占据,城墙基本被毁,南墙残存80米,残高1.5米,北墙残存100米,残高2〜2.5米,四角角墩仅存东南侧角墩,残高2.6米。东侧烽燧西南角倒塌,底部有一圆洞,烽体表面风蚀严重,四周长满骆驼刺。
  清代把嘉峪关以西、哈密以东的地区称为关西地区。清廷先后在这里设赤斤、靖逆、柳沟、安西、沙州五卫,总称关西五卫。
  3.四道沟庄院遗址(淸代)
  四道沟庄院遗址位于三道沟镇四道沟村八组西侧100米处的耕地当中。底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分布面积3000平方米。墙体宽2.8米,高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4〜16厘米。遗址南墙、北墙现已全部倒塌消失,东墙残存32.5米,墙体上有两道裂缝,西墙中间有一豁口,墙体外侧塌落严重,塌落墙体堆积于底部,整体保存较差。
  根据对当地群众走访调查得知,该处庄院遗址是清代四道沟村周边居民所住庄院,当地人俗称“屯庄”,对研究清代小城堡构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四周及城内均为耕地,四周长有芨芨草, 自然环境破坏严重。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四道沟侯家庄院遗址(淸代)
  四道沟侯家庄院遗址位于三道沟镇四道沟村四组北侧200米处,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35米,分布面积1400平方米。遗址东墙现已倒塌消失,北墙残存5米,顶部塌落;南墙中间有一现代人浇水所挖的圆洞,高1米,宽1.5米;墙体宽2.2米,高4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6~18厘米,四角筑有角墩。西南、西北角角墩保存完好,其余两角墩倒塌消失,整体保存较差。
  根据对当地群众的走访调查得知,该处庄园是清代四道沟村富户侯姓家族所住庄园,当地俗称“侯家屯庄”,对研究清代小城堡构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柳沟所城遗址(淸代)
  柳沟所城遗址位于三道沟镇四道沟村五组西侧汉渊泉县城址内,遗址现被村庄,公路所占据,城墙基本被毁,破坏严重,仅存北墙80米,残1.5-6米,墙体中间有一豁口;西墙长15米,宽2.5米,残高1.5〜6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2~14厘米。西北侧角墩被现代人挖空当作草房子,整体保存差。东北角墩立测绘坐标,周围散落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制青花瓷、红花瓷片、石块、砖块等。
  据《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册》记载,该城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主要用于加强军事防务,雍正元年(1723),在布隆吉建大城后,置“柳沟千户所”,后被废弃。对研究清代城堡构筑形制和军事防务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三道沟庄院遗址(淸代)
  三道沟庄院遗址位于三道沟镇三道沟村西300米处的兰新铁路北侧,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4米,南北宽44米,分布面积2816平方米,墙体夯土版筑,夯层厚12〜14厘米,宽2.5米,高1.5〜5.5米,四角有角墩。根据对当地群众的走访调查得知,该处庄院是清代三道沟镇周边富户所住庄院,当地人俗称“屯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还有人居住于此。遗址内部现被疏勒河车站的排水所淹没,南墙被兰新铁路占据消失,东墙上半部分倒塌,残高2米,北墙中间部分墙体倒塌,残高1.5〜3米,西墙底部有一圆洞,墙体上有几道裂缝,整体保存一般。
  对研究清代小城堡构筑形制及农耕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处在疏勒河流域干流三道沟河与四道沟河中间台地,周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
  遗址四周全为耕地,南侧紧靠兰新铁路,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三道沟镇三道沟村,该村有人口2280人,以农业生产为主。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河东乡辖区内古城遗址(4处)
  何旺晖
  1.五道沟任家屯庄遗址(淸代)
  五道沟任家屯庄遗址位于河东乡五道沟村九组北侧300米处的耕地当中。分布面积324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4米。城墙底宽3.8米,顶宽1.2米,残高0.9〜2.6米,夯土版筑,夯层倾斜呈35度角,厚12~14厘米。门向不明。遗址内外现已被开辟为耕地,北墙残存26米,残高1〜1.7米;西墙残存27米,残高1〜2.6米;南墙中间有两豁口,残高0.9〜2.6米;东墙倒塌消失。四角角墩,东北角角墩倒塌消失,其余三角墩尚存,墩体表面风蚀严重,残高1.5-2.6米。整体保存一般。
  遗址处于耕地当中,四周生长有骆驼刺、芨芨草等植物。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处于耕地当中,西侧10米处有一条沙石便道南北向通过,南墙外侧有一条水渠东西向通过,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五道沟村九组,有人口196人,以农业生产为主。走访当地群众得知,该遗址是清代当地任姓富户的庄院,名“任家屯庄”。对研究清代本地民居的构筑形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卫道沟桑家屯庄遗址(淸代)
  五道沟桑家屯庄遗址位于河东乡五道沟村二组西侧20米处的耕地当中。分布面积4500平方米,平面长方形,东西长75米,南北宽60米,墙体底宽2.8米,顶宽1.1米,残高0.5~2.8米,夯土版筑,夯层厚9〜12厘米。门向不明。现存遗址内外被辟为耕地,城墙破坏严重,仅存东墙45米,残高0.5-2.8米;北墙32米,残高0.4-1.2米,墙体表面长满荒草,整体保存较差。
  该遗址所在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内外均分布有耕地,南侧紧靠一条东西向的田间便道,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五道沟村二组,有人口215人,以农业生产为主。
  走访当地群众得知,该处庄园遗址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当地富户桑姓人家所住庄园,解放后废弃,对研究当时的民居构筑形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七道沟屯庄遗址(中华民国)
  七道沟屯庄遗址位于河东乡七道沟村五组南侧500米处的耕地当中,平面长方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5米,分布面积8500平方米。城墙底宽2米,顶宽1.4米,残高1〜3.2米,夯土版筑,夯层厚8~10厘米。四角筑有角墩,南侧开有一门,门宽6米。
  现存遗址内外均为耕地,北墙顶部、内侧部分墙体塌落,残高1.5〜2米;东墙墙体中间有2豁口,残高3.2米;南墙墙体顶部塌落,部分墙段仅存底基,残高1〜2.5米;西墙中间有一豁口,残高1.5〜3米。四角角墩风蚀严重, 墩体表面有多道裂缝。整体保存较好。
  遗址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处于耕地当中,东侧200米处有一条通往河东乡政府的公路南北向通过,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七道沟村五组,该组有人口208人,以农业生产为主。四周长有骆驼刺、芨芨草等植物,主要种植玉米或小麦。
  走访当地群众得知,该处庄园遗址是民国时期当地富户所住庄园,解放后废弃,对研究当时本地的民居构筑形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六道沟庄院遗址(淸代)
  六道沟庄院遗址位于河东乡六道沟村六组东侧100米处的耕地当中。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64米,分布面积4096平方米。城墙底宽2.5米,顶宽2米,高0.9~4米。夯土版筑,夯层厚9〜11厘米,四角筑有角墩。六道沟庄园遗址内现被耕地占据,西墙保存较好,东墙北侧大部分墙体倒塌,残高0.9米,南侧残存6米墙体,高4米;北墙、南墙各有一豁口,东北、西北角角墩顶部塌落,残高2米,东南、西南角角墩保存完好;整体保存一般。
  六道沟庄园遗址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该地处于疏勒河流域中游绿洲,黄土沉积较厚,农业生产发达;六道沟庄园遗址四周为耕地,东南侧有一打麦场,南侧有一条田间便道东西向通过;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西侧100米处的六道沟村六组,该组有人口212人,以农业生产为主。
  根据对当地群众的走访调查得知,该处遗址是清代六道沟村周边富户所住庄园,对研究当时城址构筑形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布隆吉乡辖区內古城遗址(3处)
  1.双塔堂遗址(唐一淸)
  何旺晖
  双塔堡遗址位于布隆吉乡双塔村北侧1000米处,现已被淹没于双塔水库底部。该处城址通过学术界历次调查认为是唐代玉门关所在地,清雍正年间建置双塔堡,设兵营驻防,后废弃。1958年修建双塔水库,水位上升后被淹没于水库底部。整体保存差。
  双塔堡遗址淹没于双塔水库底部,东南侧分布有大片的草场,南侧1000米处群山环绕,北侧为砾石戈壁。南侧双实公路南北向通过,北侧312国道东西向通过,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双塔村,有人口590人,以农业生产为主。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
  该遗址对研究清代堡设置及唐代玉门关址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探讨研究价值。1985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徐家庄院遗址(淸代)
  何旺晖徐家庄院遗址位于布隆吉乡双塔村北800米疏勒河南岸平面呈长方形, 南北长72.3米,东西宽65米,分布面积4210平方米。城墙由于盐碱腐蚀,大部分现已倒塌,仅存北墙和东墙部分墙体,残高4米,底宽3.5米,顶宽1.5米,高4米,夯土版筑,夯层厚8〜10厘米。整体保存较差。
  该遗址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徐家庄院遗址北距疏勒河800米,四周为荒草滩,生长有芨芨草。西南距双塔水库大坝4千米,北距312国道3.3千米,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布隆吉乡双塔村,该村有人口590人,耕地2563亩,以农牧业生产为主。
  根据对当地群众走访调查得知,该城址是清代当地徐姓富户的庄院,在当地俗称“徐家屯庄”,对研究清代的城堡构筑形制及历史沿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1989年8月被安西县(今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市隆吉古城遗址(淸代)
  王景普
  布隆吉古城遗址位于今布隆吉乡政府东1千米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090米,南北宽910米,分布面积99万平方米。城墙底宽12米,顶宽4.5米,高3~8米,顶部筑有女墙垛口,宽30厘米,高1〜2米,墙体通高3〜10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2〜14厘米;北墙残存200米,残高2〜5米,东墙全部倒塌消失;西墙残存480米,残高3~5米,墙体外侧残留有马面3个;南墙保存较好,墙体西侧残留有女墙垛口,女墙残高1〜2米。墙体外侧残留有马面6个,每个马面之间相距150米,南墙正中开一城门,门宽10米,四角筑角墩。城内西北角筑有一土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土台底基呈方形,长宽均为35米,高3米,上层土台筑于下层土台正中,正方形,长宽均为12米,高5米,通高8米.当地人惯称“二梁台”,整体保存一般。
  遗址北侧现被布隆吉村二组、三组、四组占据。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 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
  遗址南侧处于荒草地当中,四周生长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植物,北侧被村庄、耕地占据,自然环境破坏严重。遗址北侧被布隆吉村二组、三组、四组和耕地占据;南侧150米处立有文物保护标志,300米处为布隆吉林场 ;东侧距布隆吉水坝400米,东墙边有一条沙石路南北向通过。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布隆吉村,该村有人口1300人,耕地852亩,以农业生产为主。
  据《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册》记载,该城址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曾设安西卫于此,雍正六年,安西卫移安西新城后,升柳沟所为卫,移治于布隆吉。该遗址对研究清代城址的构筑形制及瓜州屯兵历史具有重要价值。1985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梁湖乡辖区内古城遗址(1处)
  1.小宛故城遗址(淸代)
  李晓菲
  小宛故城遗址位于瓜州县梁湖乡雁湖村东北侧,小宛农场三组东200米处的耕地当中。底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0米,东西长180米,分布面积39600平方米,城墙底宽3.2米,顶宽2米,高3米,顶部筑有女墙, 宽1.4米,高1米,墙体通高4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14厘米,四角筑有角墩,东墙正中外侧筑有一马面。现存遗址四周及城内被耕地占据,墙体破坏严重,南墙残存45米,残高4米;北墙东侧存墙体11米,残高4米, 西侧存墙体12米,残高1.2米;东墙相对保存较好,中间部分墙体倒塌呈断续状,残高1.5〜4米;西墙倒塌消失;东北、东南角角墩尚存,其余角墩倒塌消失;整体保存一般。据研究,该城是清代小宛堡所在地,修建于雍正年间,主要用来屯兵驻防,后废弃,对研究清代城堡构筑形制及瓜州的屯小宛故城遗址103兵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渊泉镇辖区内古城遗址(2处)
  1.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密教遗址ー瓜州坛城
  李宏伟
  2003年9月8日,瓜州县文物工作者李宏伟、宁瑞栋、刘晓东同志,根据宁瑞栋先生提供的航片资料在瓜州县城东北6千米处新发现了一处古代坛城遗址,该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古代密宗佛教地面遗迹之一。
  一、 地理环境与位置:该遗址位于瓜州县城东北6千米处的戈壁滩上, 南距疏勒河约360米,北距312国道约380米,西距瓜州机械林场约1.3千米,距离最近的村庄是环城乡城北村7组,该村旁有雍正十年修建的瓜州州城,城东有先农坛遗址。该遗址距先农坛约为3千米。
  二、该遗址修筑方式及使用材料:就地取材挖掘遗址外侧的砂石堆筑而成,遗址四周形成了类似于护城河的沙沟,方城的四周正中各筑一方形瓮城,并突出于墙体之外,北瓮城门向西开,南城门向南开,东西瓮城门向南开。方城内的方形金刚墙和圆形金刚环以及正中的方坛、圆坛的修筑方法:均从城外取沙土堆筑而成,城址内地面平整,保持了地面的原始状态。估计在古代举行法事活动时使用的帐幔、幡等物应在该遗址的地表以上按规制安置。
  三、遗址的建筑形式及规模:它是外具方城辟四门的金刚墙,中间是105正圆形的金刚环,内有圆形和长方形的坛城遗迹。从坛城的形制和中间核心部分的方坛、圆坛略偏中心点以北,圆坛略高于方坛的情形来看,说明圆坛是安放尊像的神圣尊位。另在方城的四墙内侧,还发现有数址不等的小土堆,直径1.2米左右,残高0.2米,这些遗迹也说明了北墙以内,方坛以北的重要性,也是该坛城以北方为上的又一佐证。从以上的情形分析: 这处坛城应有正门,正门即为南门,形成了以南门为起点,在中轴线上分列内金刚环、方坛、圆坛的布局,为我们展示了密教作法事的坛城建筑规制: 南门若为正门、就是作法事时进入坛城的起点,是作法事时僧侣的必经之处。按建造金刚坛的仪规,是以西方为上,但该遗址是以北方为上,形成了坐北面南以北方为上为尊的格局。从外城的现存遗迹看,外墙坍塌较为严重,估计墙体当时的高度在1.6~1.8米左右。遗址内外,我们又反复进行了实地踏察,没有发现其它相关连的附属建筑材料,遗址内外的地面,除遗址外墙有挖沙的遗迹外,其余地面均保持了原生状态。
  四、时代推断:根据该遗址的形制做法,我们反复与榆林窟、东千佛洞、旱峡石窟的十几幅西夏、元代壁画中的坛城,做了对比分析,又查阅了大量有关密宗佛教的典籍与记载,该遗址的形制与榆林窟西夏3窟南壁西侧壁画中的坛城基本相同,该画面为“37尊胎藏界曼陀罗”。“曼陀罗”意译为坛场或坛城,是密教的主要图像,该图中央画中台八叶院九尊,莲花中胎及八叶分设九座,中胎座上为大日如来,是密教的至尊。周围八叶中,东南西北四方之叶分别为宝幢如来,开敷华玉如来、无量寿如来、天鼓雷音如来、表如来之四摄。八叶四隅之叶座普贤、文殊、观音、弥勒四菩萨,与中胎的大日如来共表如来之五智。整个曼陀罗图案方圆套叠,并以四个三角和四个半圆组合成形,象征无所不包的佛法。由此我们推断该遗址是西夏时期的密教坛城遗址。
  五、主要收获:一是从目前的资料看,该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106的坛城遗址之一。二是该遗址为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代坛城中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形制最为清晰的坛城遗址之一。三是该遗址与榆林窟、东千佛洞的西夏壁画中的坛城基本相似,尤其是与榆林窟第三窟南壁西侧的 “37尊胎藏界”的坛城相同。由此推断,该遗址是西夏时期密宗僧侣从事法事活动的最重要的遗址。四是该遗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密宗佛教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五是如此重要的遗存,可能与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活动、宗教活动有关。
  2.安西直隶州城遗址(淸代)
  李晓菲
  安西直隶州城遗址位于瓜州县县城东部,现被居民楼、学校所占据,城墙大部分被拆除,仅存南墙240米,北墙15米。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50米,分布面积722500平方米,城墙底宽6米,顶宽3.5米,高6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6〜18厘米,四面城墙正中建有城门和瓮城,州古城顶部筑有女墙。
  据《安西县新志•建置卷》记载,该城址始建于乾隆三十三年,晚于安西城址四十一年,当时陕甘总督吴达善,为解决安西城址低洼潮湿,春季泛水房屋倒塌之患,将安西故城衙门及居民搬置此城,但此城地处戈壁干旱无水,且南门屡遭火焚,风沙淤积城墙,乾隆三十九年,复迁衙门及居民置安西故城,该城废弃。由于该城对研究清代城市构筑形制及安西历史延续具有重要价值,在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108安西(七)瓜州乡辖区内古城遗址(4处)
  李晓菲
  1.瓜州城遗址(淸代)
  瓜州城遗址位于瓜州乡瓜州村一组东500米处的耕地当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41.5米,南北宽365.6米,总面积271092.4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底宽6米,顶宽4.5米,高6.5米。城墙顶部外侧筑有女墙,女墙残高1.3米,四角筑有角墩。瓜州城遗址四边城墙存在不同程度地倒塌和消失;东墙残存两个马面;东北角墩保存较为完好,其余三角角墩倒塌严重或消失。
  遗址区的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大沙多。瓜州城遗址处于农田当中,四周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生长有白刺、骆驼刺等植物。距离瓜州城遗址最近的行政村是瓜州乡瓜州村一组,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内被耕地和瓜州综合棉加工厂占据,正对加工厂有一条南北向的石子路,城西南10米处有一条柏油西距瓜州乡政府500米。
  据《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册》记载,该城址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安西兵备道王全臣“为钦奉上谕事,臣等前因瓜州安插回民凡及万口,请于安插回民五堡之外,再填筑ー堡(瓜州堡)添设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丁六百名,就近居住弹压。并请将安西同知移驻瓜州,同教导回民之部,即侍卫亦居堡内”。《安西县新志》记:“瓜州城:在县治西南三十里,安西兵备道王全臣奏准建筑瓜州城堡,周围四里一分,110高二丈,底宽一丈四尺,垛墙咼二尺五寸,女墙高二尺,东西城门两座,文武大小衙门十座,神器库一座,庙宇两座,小校场一处,兵房一千二百间,文官同知武官参将。道光年间,回民回吐鲁番,此地汉人垦种改瓜州参将为千总,咸丰末同治初,叠遭肃州回民扰攘,城破民逃,官无。廨署,千总ー员,兵卒二十人借住民堡。民国三十年裁汰。”自此以后沦为空城。1985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清代城址建筑及地方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05年3月25日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头工城遗址(淸代)
  头工城遗址位于瓜州乡头工村八组北侧100米处,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529.8米,南北长534米,总而积282913.2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底宽7米,顶宽2.52米,高5.8米,顶部有女墙,残高1.72米;四角有角墩,开有西、北两座城门,门前筑有瓮城,西城门在西城墙正中,宽8.8米,门前瓮城被流沙覆盖;北城门在北城墙正中,宽4.9米,门前瓮城东西长37米,南北宽14.05米,门道深7米,宽6米。北墙东段内有一大夯土台,东西长54米,南北宽36米,高5.5米。北墙外遗存建筑遗迹一处,东西长60米,南北宽47米,残存墙体底宽5.5米,顶宽1.4米,高5.5米。现存头工城遗址东墙残存数段,且有一段被沙丘掩埋,北城墙保存较好,上宽2.4米,南城墙倒塌或被沙掩埋,宽约2米,高1.5米,整体保存一般。
  据《肃州志》记载,该城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主要用来安置吐鲁番回民,后废弃,对研究清代城堡建制沿革和瓜州地名由来,具有一定的历史考古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二工城遗址(淸代)
  二工城遗址位于瓜州乡瓜州村五组东侧200米处的耕地当中。现已被辟为耕地。据二普资料原城址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米,分布面积31329平方米。墙体底宽3.85米,顶宽2.2米,高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9〜11厘米。四角筑有角墩。该城址是清雍正七年为安置吐鲁番回民所建,后废弃。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二工城遗址处于耕地当中,地表被农民用于耕作。遗址处于耕地当中,北侧200米处有一条柏油路东西向通过,东侧距瓜州林场300米,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西侧200米处的瓜州村五组, 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
  该地域为十工山以北的疏勒河流域下游瓜州绿洲,黄土沉积较厚,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
  在《肃州志》中有记载。1987年二普时尚存,后被破坏,对研究清代城堡建筑形制、地名由来和历史沿革,具有一定的文物考古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三工城遗址(淸代)
  三工城遗址位于瓜州乡三工村六组村庄当中。现被村民住房占据,城墙全部被毁,据二普资料原城址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米,分布而积31329平方米,墙体底宽3.85米,顶宽2.2米,高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9〜11厘米,四角筑有角墩。三工城遗址现被村民住房占据,城墙全部被毁,整体保存差。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竝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该地域为十工山以北的疏勒河流域下游瓜州绿洲,黄土沉积较厚,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
  据《肃州志》记载,该城址是清雍正七年为安置吐鲁番回民所建,后废弃。1987年二普时尚存,后被破坏,对研究清代城堡建筑形制、地名由来和历史沿革,具有一定的文物考古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南岔镇辖区内古城遗址(5处)
  1.老师兔古城遗址(汉一唐)
  王景普
  老师兔古城遗址属于规模较小的汉代古城,位于南岔镇七工村西南7千米处,在截山子南麓,东北距瓜州县城33千米,西北至芦草沟出山口15千米,东距锁阳城遗址53千米。该城坐落在一处高数米的花岗岩剥蚀残丘上,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25米,分布面积1000平方米。城墙底宽3.2米,顶宽1.4米,残高4米,夯土版筑,夯层厚6~8厘米,四角筑有角墩,唯东北角墩特别高大,以兼作烽燧之用,覆斗状,底部方形,每边长5米,残高近10米。城内发现碎陶片、砖块、铁片等遗物。周围是泉流汇集的一处洼地,泉眼多发,水草丰茂,绿树葱茏,与其周围干枯嶙峋的荒山秃岭和青石戈壁,成鲜明对比,从而使这里成为漫漫沙磧古道上的一处十分理想的中继站和补给地。让西行沙州、东去瓜州的行旅均可在此处得到丰盈的水、草补给。遗址现在东墙南端残存5米,南墙东段残存6米,西墙南端残存15米,其余墙体全部倒塌消失。东北侧角墩南侧塌落,东侧有一道上下通体的裂缝,墩体上面残留有夯窝。据专家考证,该古城遗址是目前所知我国现存不多的一批唐代驿站遗址中的一座,是一处非常重要的通途大道和军防警备之地。对研究汉唐时期瓜州一敦煌古道沿线的驿站设置及道路走向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被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九工堡子遗址(淸代)
  谢晶
  九工堡子遗址位于南岔镇九南村四组ー五组之间,处于农耕区的中心地带,遗址南33米贯以东西向的乡间柏油马路、林带、水渠。乡间柏油马路与九南村各村、组相通,向东与县城迎宾大道相连接,西南距五截堡子3.35千米,西北距瓜州城遗址5.56千米,距头工城遗址6.7千米。据《肃州志》记载,该城建于清雍正年间,主要用来安置吐鲁番回民,后因回民陆续返回吐鲁番,该城址废弃。由此足以说明该遗址自清代以后疏勒河下游流域是一片绿洲,黄土沉积较厚,水域充足、草木茂盛、土地肥沃,非常适宜农牧业种植。
  九工堡子遗址内外均被耕地占据,遗址墙体腐蚀、倒塌严重;西墙、北墙外侧0.8~1.5米为水渠,只有东墙保存较好,东墙内侧有一条农户通往耕地的土路、外侧为耕地地埂,南墙损毁严重彻底消失已辟为地块;该遗址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108米,宽108米,总面积11664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0.14~0.16米,墙体底宽4.3米,顶宽1米,高4.3米,顶部筑有女墙,女墙底宽0.5米,顶宽0.3米,残高0.75米。城墙东、南、北三面各有一个马面,现只有东墙马面残存,其余均倒塌消失,遗址四角筑有角墩,现仅有东北角角墩尚存,保存完好,其余全部倒塌消失。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大沙多。遗址区处于农田当中,四周生长有芦苇、甘草等植物,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南岔镇九南村四组、五组。四组现有居民35户,130人,五组现有居民36户,140人,两组均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多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茴香、大枣等农作物。
  该遗址对研究清代城堡建筑形制、疏勒河流域水系分布情况、疏勒河下游绿洲的演变情况及移民生产生活、屯垦、居住等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9年9月被安西县(今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五截堡子遗址(淸代)
  谢晶
  五截堡子遗址位于南岔镇八工村二组南250米处,遗址北75米贯以西向的乡间柏油马路、林带、水渠,乡间柏油马路与九南村各村、组相通, 东与县城迎宾大道相连接,东北距九工堡子遗址3.35千米,北距瓜州城吐4千米,距头工城遗址6.5千米,西距开工城遗址5.9千米,西北距工城遗址7.3千米,距六工城遗址8.5千米。遗址处于农耕区的中心地带。据对当地群众走访调查,该城址为清代本地一户富裕农户的居住地,后弃,由此说明自清代以后疏勒河下游区域是一片绿洲,黄土沉积较厚,或充足、草木茂盛、土地肥沃,非常适宜农牧业种植。农户的生活安定, 时较富裕。
  五截堡子遗址内外均被耕地占据,墙体内外辟为地埂,古环境风貌扰破坏,墙体底部腐蚀严重;部分墙体倒塌;遗址底基平面呈长方形,南长92米,东西宽78米,总面积7176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8~0.15米,底宽3.5米,顶宽2.8米,高5.2米。遗址东、西、北三面本外侧各有马面一个;现仅有北城墙墙体中段残存一马面,城墙四角均有角墩,唯有东北角角墩保存较为完整,其余角墩均倒塌消失,城南侧正城门,门宽6.5米。遗址东墙墙体南段有50米倒塌,南墙墙体西段有米倒塌,西墙倒塌最严重,仅存北段三分之一墙体,北墙保存完整;城主体保存一般。
  遗址的气候基本特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大沙多。五截堡子遗址被耕地占据,所处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四周生长有冰草等植物,距离五截堡子遗址119最近的行政村南岔镇八工村二组,有居民37户,140人,耕地300余亩,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遗址四周被耕地、农田防护林、水渠、乡间公路所占据。耕地多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茴香、大枣等农作物。
  该遗址对研究清代城堡建筑形制、疏勒河流域水系分布情况及当地地名起源、疏勒河下游绿洲的演变情况、历史沿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开工城遗址(淸代)
  谢晶
  开工城遗址位于南岔镇开工村西侧500米处。遗址东北距县城16千米,东距五截堡子遗址5.9千米,距九工堡子遗址9.3千米,西南距六工城遗址4.36千米,西距百齐堡7.35千米,北距三工城遗址5.4千米,距二工城遗址3.4千米,东北距瓜州城遗址5.8千米,距头工城遗址8.3千米。在《肃州志》中有记载,该城是清雍正七年为安置吐鲁番回民所建,后回民陆续返回吐鲁番,该城址废弃。
  开工城遗址处于荒草地当中,四周的荒漠地带边缘均为耕地,遗址底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6米,东西宽30米,分布面积1080平方米,遗址北墙全部倒塌消失;南墙东南角墙体残存5.6米,西南角墙体残存4.4米,中间墙体均倒塌呈土梁,仅存墙基;东墙东南角墙体残存8米,残高3.2米,西墙南端墙体残存12米,残高3.2〜3.5米,该城西北角、东南角筑有角墩,西北角角墩保存较好,东南角角墩中间有一道裂缝,墙体底部风蚀严重,遗址墙体底宽0.8米,顶宽0.6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2〜14厘米,整体保存较差。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处于荒草地当中,四周长满骆驼刺、红柳等植物。遗址北侧50米处有ー条输电线路东西向通过,西侧20米处有一条输电线路南北向通过,东侧200为耕地;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开工村。该村下设五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12户,人口754人,耕地面积8805亩,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多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茴香、小麦、枸杞等农作物。
  开工城遗址对研究清代城堡建筑形制、地名由来和历史沿革以及疏勒河流域分布情况、疏勒河流域绿洲的屯垦、环境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芦草沟城,止遗址(汉一淸)
  王丽萍
  芦草沟烽城城址位于广至乡临潭村西南28千米,烽燧北侧50米处,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20.5米,南北宽20.4米。墙体夯土版筑,残高4.4米,夯层厚8~10厘米,东、南、北三道墙体顶部筑有女墙,女墙残高0.5~0.7米。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 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女墙是指建在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薄型挡墙。其与大城相比,极为卑小,故称女墙。建在城顶内沿的女墙也称宇墙,建在城顶外沿的女墙也称垛墙。女墙用于城顶防护和御敌屏障,是古代城墙必备的传统防御建筑。
  墙体筑法与烽燧后期二次补筑一致,应为同时期遗迹。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 风多沙大。
  该遗址根据其所处地理位置、构筑形制及二普资料,推断是汉一清代瓜沙二州间古道沿线的瞭望警戒、驿站遗址。对研究瓜沙历史文化及历代交通贸易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8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西湖乡辖区内古城遗址(10处)
  1.西湖城遗址(明一淸)
  谢晶
  西湖城遗址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七组居民点西侧200米处,西南距路家庙遗址7.6千米,东北距北路井城遗址22.4千米,距西沙窝城址23.6千米,根据二普资料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调查记载:该城址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南北长159米,东西宽150米,城墙底宽3.3米,残高3.5米。夯土版筑,夯层8~12厘米不等。开东门,宽4.2米。城址原四角均有角墩,因该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遗址又处在较低的潮湿、盐碱地当中,潮湿、盐碱使城址四角角墩及部分墙体倒塌消失,20世纪80年代初开荒屯田城址被开垦为耕地,西湖城遗址彻底被毁消失。
  据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肃镇志》、清乾隆二年(1737)《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册》记载:“明天顺四年(1460)哈密忠顺王母努温答失里主国,被北酋癿加思兰袭破其城,率亲属、部落走苦峪(锁阳城)。成化中(1467~1487),哈密都督罕慎,又为吐鲁番阿力所袭,退居苦峪。时,罕慎方倚罕东卫、赤斤(今玉门市赤金镇),而二卫自相仇杀,罕镇势益孤,朝命筑苦峪城,移哈密卫于其地。其后,罕慎纠众袭哈密,破之.还居故土。弘治中(1488~1505),忠顺王陕巴为吐魯番阿黑麻所执,哈密居人,亦以穷窘难守,尽焚室庐,走肃州,诏赐牛犋、谷种,并发流寓三种番人及哈密之寄居赤斤者,尽赴苦峪及瓜州、沙州,俾自耕牧,以图兴复”。依124据上述记载,西湖故城者,乃明天顺时修筑,为安置哈密、吐鲁番两地回民。锁阳城亦为中心。“正德后(1506~1521),吐鲁番益张,苦峪诸城皆为所残破”,回民回迁,城废。嘉靖三年(1524),关闭嘉峪关,关外玉门安西、敦煌遂为吐鲁番所有。至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设安西柳沟卫、玉门靖逆卫,方平定侵扰。故明在安西未行使政权,建筑甚少,现存仅有西湖故城及东巴兔塔尔湾房址两处。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风沙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野生植被生长有耐碱性植物芨芨草、白刺、骆驼刺、黑刺、红柳等,东侧850米处有一条柳园ー敦煌的215公路自东北向西南通过,遗址现为耕地,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西湖村,该村下设7个村民小组,遗址位于西湖村七组居民农户西侧200米,有农户55户,人口210人,耕地3800亩。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茴香、小麦等农作物。
  该遗址对研究明代的城址构筑形制、疏勒河流域下游水系分布情况、疏勒河下游绿洲的演变情况以及回民融入、屯垦、居住、生产生活等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安西城址(淸代)
  王景普
  安西老城遗址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东接石油城玉门市,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邻,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连,是东接中原、西通新疆的要道。地处瓜州县西湖乡中沟村七组北侧100米处,距离瓜州县城1.5千米,北邻疏勒河南岸大湾。
  安西城址分布面积960400平方米,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980米,城墙底宽8米,顶宽6米,残高3〜6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1~14厘米。四角筑有角墩,四面墙体正中开有城门,门前筑有半圆形瓮城,墙体外侧筑有马面。布局严谨,雄伟壮观。唯东瓮城保存较好,东西进深45米,南北宽67米。规模仅次于布隆吉安西镇城。城址西墙存29米,残高5米;南墙存106米,残高5〜6米;东墙、北墙相对完好,墙体外侧各残留6个马面,城四面正中筑有城门和瓮城,双重城楼,城门洞用大青砖券砌,城墙顶有垛墙,高1.75米。东城门瓮城被毁,北城门瓮城残存部分及轮廓;东南、西南角角墩倒塌消失,西北、东北角角墩尚存,墩体表面风蚀倒塌严重。由于水灾、风灾、沙漠化等自然因素和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以及不合理利用、年久失修等人为因素,造成城址损毁。荒芜处散落大量青砖块、兽头瓦当、青花瓷、红花瓷片、褐釉陶缸片等。
  城内建筑大多毁于兵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被拆除,用来修建政府办公室、学校、商店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安西城址,瓜州县文物局制定了保护方案:决定对安西城址现存所有墙体内、外均实施围栏保护;在城址内外合适位置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在对行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树立警示牌;对城址存在开126裂、悬空、濒临倒塌的墙体进行维修加固保护;对安西城址周围的附属文物点安西城东戏台遗址实施围栏保护、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对安西老城1号碉堡、2号碉堡、安西古城3号碉堡遗址分别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
  乾隆三十三年,陕甘总督吴达善以旧城低洼潮湿,春季泛水房屋倒塌之患,奏迁旧城址至新城。但新城地处戈壁干旱无水,且南门屡遭火焚,风沙淤积城墙。乾隆三十九年复迁衙门及百姓于旧城,新城废。
  1937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李卓然、李特、李先念、程世才等,率部由肃北石包城北出祁连山,在蘑菇台休整后,为补充给养,攻打了安西城。
  1940年,甘新公路修通,苏联援华军用物资运抵旧城,尔后转运前线支援抗日战争。也在新城东南一里修建简易飞机场,苏联援华军用物资也空运到这里,飞机加油后再飞往前线支援抗日战争。
  据《肃州新志》记载,该城址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是当时安西直隶州城的所在地,沿用到民国时期,为安西县城所在地。1949年安西和平解放后,仍为县城置所,1970年县城南迁时废弃。
  《肃州新志》载:“本朝经理关西,始建于安西镇城,原在布隆吉。至雍正五年,始于今大湾地方,杜尔泊津西北,建筑新城。于雍正六年告竣,遂移旧安西文武,驻扎本城,屹为重镇。”民国《安西县新志》记:“雍正十一年(1733),设安西兵备道,改安西同知衙署为道署,并移安西同知于瓜州(今瓜州乡政府东旧城),安西兵备道领安西同知,靖逆通判并所属安西柳沟、沙州靖逆四卫、赤金一所。乾隆二十四年(1760),改安西卫为渊泉县,柳沟卫裁归渊泉县,改靖逆卫为玉门县,赤金卫裁归玉门,沙州卫裁归敦煌县,置安西府安西同知裁。乾隆三十九年(1775)改安西府为安西直隶州,安西道府裁属肃州道,敦煌、玉门县均属安西直隶州。
  中华民国定鼎成立。中华民国二年(1913)改为安西县。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置安西府。”现在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过去那种潮湿泛水卩已不复存在。城址内外现被耕地、村庄所占。城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 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现被村庄和耕地占据, 四周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该地域为十工山以北的疏勒河流域下游瓜州绿洲中心,黄土沉积较厚,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城址现被村庄和耕地占据,西侧紧靠瓜州大道和城北五队,南侧紧靠中沟七队,北侧紧靠城北六队,城内被城北八队和中沟林场所占据;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中沟村七组,该组有人口296人,以农业生产为主。
  该城历史脉络清晰,文化内涵深厚,对研究安西历史沿革和清代城堡建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西城址一直从清雍正六年(1728)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70年才废弃,延用了242年。具有其较高的价值内涵。一是该城址是清王朝经营、控制新疆事务的重镇,是东连中原、西接新船的重要交通枢纽;二是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瓜州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国家疆域的稳定、河西走廊西部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对我国西部边观城市格局的发展演变、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的演变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地,是安西城址我县红色文化重要实物支撑点之一。(载《丝绸之路》2015年05期,选发时有删节)
  3.四工城遗址(淸代)
  谢晶
  四工城遗址位于西湖乡四工村四组东侧100米处的耕地当中,西侧、北侧均为乡村道路,与通往四工各村组、西湖村、县城的柏油马路相连通。遗址东北距马家堡子遗址0.53千米,南距头工城遗址2千米,距瓜州城遗址4.7千米,西南距三工城遗址7.2千米,距二工城遗址7.6千米。据二普资料原城址底基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77米,分布面积31329平方米。墙体底宽3.85米,顶宽2.2米,高2米。夯土版筑,夯层厚9~11厘米,四角筑有角墩。1964年平整土地,城墙绝大多数被挖掘平整为耕地,仅存东南角30米的墙体,后因墙体腐蚀倒塌消失,四工城遗址内外现已被辟为耕地,彻底倒塌消失,整体保存差。
  四工城遗址处于耕地当中,四周自然环境破坏严重。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北侧100米处有一条柏油路东西向通过,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西侧100米处的四工村四组,该组有人口275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以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等农作物。
  据《肃州志》记,“四堡,周围一里五分,高一丈七尺。安插塞木津、洋海、土城沟三部落之头目、回民,共三百二十七户,计一千三百五十一口”。该城址是清雍正七年为安置吐鲁番回民所建,后因回民陆续返回吐鲁番,该城址废弃。
  这对研究清代城堡建筑形制、地名由来和历史沿革以及疏勒河流域分布情况、疏勒河下游绿洲的演变情况及移民生产生活、屯恳、居130住等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马家堡子遗址(淸代)
  谢晶
  马家堡子遗址位于西湖乡四工村南100米处的耕地当中。南侧、西侧均为通往县城、四工各村组、西湖村的柏油马路,南距头工城遗址2.5千米, 西南距四工城遗址520米,距二工城遗址8」千米,距三工城遗址7.7千米。据二普资料原城址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6米,南北宽72米,分布面积6912平方米。城墙底宽3米,顶宽1米,残高2米,开南门,门宽3.2米, 夯土版筑,夯层厚11~12厘米。城址处在低洼的盐碱地之中,盐碱腐蚀严重,仅存部分墙体,其余倒塌呈土梁,是清代马姓富户的庄园遗址,1987年二普时尚存部分墙体,后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被推成耕地,遗址被破坏消失。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马家堡子遗址处于耕地当中,地表种植农作物。该地域为十工山以北的疏勒河流域下游瓜州绿洲,黄土沉积较厚,水域充足、草木茂盛、土地肥沃,适宜农牧业种植,遗址距离最近行政村是四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多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茴香、小麦、枸杞等农作物。
  该遗址对研究清代城址构筑形制、民居建筑、历史文化、时代的延续马家堡子遗址132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研究瓜州地区清代富户的起源、兴衰、经济状况、农业开垦、生产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真实的历史借鉴。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位于西湖乡巴州古城西北14.2千米处的风蚀地(雅丹)当中,北距东沙窝长城3.1千米,东距巴州古城西2号城址14.6千米,东北距巴州古城西3号城址3.4千米,西北距西沙窝城址6.2千米,距北路井城遗址7.2千米。坐标北纬40。2645.8"东经95°17'52.4",遗址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43米。开西门,门宽为5米,东墙、北墙、西墙北段墙体保存相对较好,南墙、西墙南段倒塌为大沙梁,遗址东南角高1.93米、东北角高2.25米、西北角高2.1米、墙宽3米,残高为0.7~1.2米,夯层10~12厘米,城内及城外东南角地表散落有铁器及陶器残片。根据城内外地表散落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处于荒草地当中,四周长满碱柴、红柳等植物。遗址北侧50米处有一条输电线路东西向通过,西侧20米处有一条输电线路南北向通过,东侧200米为耕地;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开工村,该村下设五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12户,人口754人,耕地面积8805亩,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多种植棉花、蜜瓜、向日葵、茴香、小麦、枸杞等农作物。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6.巴州古城西2号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位于西湖乡巴州古城东北6.8千米处的风蚀地貌当中,北距望杆子长龙1.5千米,西距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14.6千米,坐标:北纬40°1500.8"东经95°17'02.3",遗址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长64米、南北宽59米,干东门,门宽为12米,墙体底宽3.5米,残高0.3〜1.1米,夯层厚0.03〜0.04米,或址结构特殊,由三层城墙构成,外面两道城墙现均已倒塌成两道回字形的沙梁,沙梁之间的距离为8〜10米,最里边的第三道城墙也已倒塌成土梁,西南角有一段残存墙体,长7.5米,高0.6米,内城与第二道城墙的距离为8~11米,城址东北角有一烽燧,现已倒塌成大土堆,土堆东西长10米,南北宽20米。西北角有一土台基,长、宽均为22米。城内南侧地表处散落有残石磨、残陶片,城内东南角及城外西北角有两处灰炭层,在西墙外面两道城墙之间宁瑞栋老师捡拾到一枚“大泉五十”钱币,根据城内地表采集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又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7.巴州古城西3号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位于西湖乡巴州古城西北14千米处的风蚀地貌当中,北距汉长城遗址100米,东距巴州古城西2号城址12.5千米,西南距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3.4千米,距西沙窝城址8千米,西距北路井城遗址8.8千米。坐标北纬40°28′23.9"东经95°19'11.3",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0米,东西宽为100米,墙体被风蚀成低矮的小沙梁。东墙、南墙、西墙尚存,但有一条雨水冲刷的小沟从城墙东南一西墙中部穿过,北墙由于河道冲刷而消失。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8.西沙窝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1千米处的沙丘、盐碱地之中,东南距巴州古城遗址20.2千米,距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6千米,东北距巴州古城西3号城址8千米,西北距北路井城遗址1.3千米。坐标:北纬40。27'14.6"东经95°13'30・8",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139米、北墙长131.7米、西墙长172.5米。开东门,门宽为9米,城墙墙体均已倒塌成大沙梁,东墙、西墙、北墙沙梁比较明显,西墙部分沙梁消失,南墙及东墙南段消失,沙梁宽4〜6米,残高0.4〜1.4米,城内有一处大沙丘疑为指挥机关,东西长28米,南北宽25米,开东门,城内南侧地表散落有石器及陶器残片,两处文化层,厚0.4〜0.8米,城内外地表沙丘生长着大量红柳、骆驼刺等野生植物,根据城内地表散落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9.北路井城遗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古位于西湖乡西湖村东南20千米处的盐碱地之中,北距东沙窝长城2千米,东南距巴州古城遗址21.3千米,距北路井城遗址1.3千米,距巴州古城西1号城址7.2千米,东距巴州古城西3号城址8.8千米。坐标:北纬40°27'45.9"东经95°12'54.9",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92.6米、北墙长114米、西墙长91米,该城有两道墙体构成,属回字形城址,两城墙的距离为5米,墙体现均已倒塌成低矮的砂梁,宽1~1.5米,残高0.3米,东墙、西墙、北墙砂梁较明显,东城墙内侧第二道墙体消失,南墙消失,城内西北有一处窑址,兰州大学的张东菊老师在城址内西北处采集到1枚王莽时期的“契刀五百”钱币(残),根据城内地表散落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北汉代长城防御、屯垦系统的若干空白,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以西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消失的古绿洲变迁、汉长城遗址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屯兵部署、军事防御、屯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0.巴州古城南城址(汉一魏晋)(新发现)
  谢晶
  巴州古城南城址:位于西湖乡巴州古城西南2千米处的风蚀地貌当中, 东距六工城遗址13千米,东北距巴州古城西2号城址8.9千米,坐标:北纬40。23'33.6"东经95°26'31.0"o遗址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墙长54米、南墙、北墙长52米、西墙长48米、开西门,门宽为14米,四面墙体风蚀较为严重,呈断断续续的低矮的土梁,残高0.3〜0.6米,只有城址四周的角墩呈四个大土包,城内地表散落有大量的石器及陶器残片,根据城内地表采集的标本,专家们把该城的年代初步判定在汉至魏晋时期。
  该城址的发现填补了巴州古城遗址周边区域汉代遗址空白,揭示了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芦草沟下游消失的古绿洲变迁、疏勒河古河道等人迹罕至区域的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巴州古城遗址南城墙139(十)柳园镇辖区内古城遗址(1处)1.马莲井遗址(汉一淸)谢晶积有灰炭层两处,厚0.7〜0.9米,四周散落有石块、马莲井遗址位于柳园镇公园路社区以北的312国道马莲井东侧150米处的盐碱地当中。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新疆的咽喉要塞,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65米,分布面积5200平方米。遗址处在盐碱地之中,盐碱、腐蚀特别严重,现四周墙体已全部倒塌呈土梁,宽5〜6米,高0.6〜1.2米。夯土版筑,夯层不清,东南角筑有一角墩。遗址内堆石磨、陶片、麻鞋等物。遗址东侧建有庙宇一处,现已倒塌成废墟,分布面积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1.2米,四周散落有筒瓦、条砖、方砖。
  马莲井遗址时代序列延续长,遗存遗物众多,文化内涵丰富,根据其地面散落遗物和所处地理位置,被断定为是汉代一清代时期内,瓜州一伊吾道沿线的驿站遗140址。该遗址对研究伊吾古道的道路走向及道路沿线防御体系的设置、道路沿线人畜供给给养、道路畅通、古道沿线驿站构筑形制,驿站的设置制度及古丝路沿线的军防设施等方面的具有重要文物考古研究价值。201712月被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瓜州古城

《瓜州古城》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锁阳城城址包含内城、外城和外城西北角两处堡子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