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晋昌郡东、西城遗址(西晋--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古城》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050
颗粒名称: (五)晋昌郡东、西城遗址(西晋--唐)
分类号: K878.3
页数: 2
页码: 96-97
摘要: 晋昌郡遗址也叫肖家地古城遗址,有东、西两城,相距百米。
关键词: 古城遗址 晋昌郡

内容

晋昌郡遗址也叫肖家地古城遗址,有东、西两城,相距百米。
  东城遗址位于沙河乡民和村一组东北侧200米处,城址建在3米高的台基之上,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5米,分布面积5640平方米;城墙墙体高大,底宽10米,顶宽5〜7米,残高7~8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2〜14厘米;南侧正中开一城门,门宽6米,门前筑有瓮城,瓮城为正方形,长宽均14米,瓮城城门东开,门宽6米;城墙外侧四周挖有护城壕,口宽18米,底宽8米,深2.5米。据孙修身先生考证研究,该城是西晋ー唐时期的晋昌郡官署治所,是当时瓜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通往西域的交通和军事要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墙顶端部分墙体倒塌,有许多豁口;东北侧墙体上有一圆坑直通墙体底基,墙体底部有一洞与圆坑相连,坑深5米;西墙部分倒塌,中间有3个大豁口;南墙西段有一道裂缝,瓮城西墙有一豁口。城内多沙土,散见石块、陶片,地面可见盗挖的坑洞,整体保存较好。由于风雨侵蚀、人为破坏、沙漠化造成城址损毁。
  西城遗址距东城50米,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00米,分布面积14000平方米城墙底宽5~8米,顶宽1〜3米,残高3~8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4〜16厘米;南侧正中开一城门,门宽9米;北墙外侧有2马面,长7米,宽2米,高4〜5米;城墙四周挖有护城壕,宽8米,深2米。据孙修身先生考证研究,该城是西晋一唐时期的晋昌郡治所民居城址,是通往西域的交通和军事要地,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墙现已大部分倒塌消失,只残存北侧一小部分倒塌成土梁,残高3米;北墙全部倒塌呈一土梁,残高4〜5米;西墙部分墙体倒塌或消失,残高3~4米;南墙东段保存完好,西段倒塌成一土梁,残高3〜8米;城址中间残存一圆形土堆,残高1.2米,四周散见有大量石块、陶片。由于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和沙漠化造成城址损毁。
  肖家地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处于盐碱地当中,四周生长有骆驼刺。中间有一道电线杆东西向穿过;南侧100—200米处有一条公路东西向通过, 公路旁立有电线杆;西侧距沙河乡民和村100米,该村是移民村,有人口625人,以农业生产为主。

知识出处

瓜州古城

《瓜州古城》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锁阳城城址包含内城、外城和外城西北角两处堡子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景普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