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要收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古城》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046
颗粒名称: 2.主要收获
分类号: K878.3
页数: 3
页码: 88-90
摘要: 城址总的文化面貌和时代特征是汉一魏晋时期,其古城的形制如此,其陶器、铜器、石器、古墓葬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亦如此,也可以说:遗址的文化面貌和出土物完全一致。文化层没有后期扰乱和叠压关系。
关键词: 古城遗址 遗址收获

内容

该城址经过1987年一1999年安西县博物馆会同李正宇、李并成、宁瑞栋等先生先后五次的实地调查测量,我馆已掌握了该城址及其周围其他遗存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根据该古城的地理位置,城址形制、出土物的文化特点, 相关遗存的相互印证,相关文献的记载,我们有以下几点初步认识:巴州古城遗址东城墙
  (1)该城址总的文化面貌和时代特征是汉一魏晋时期,其古城的形制如此,其陶器、铜器、石器、古墓葬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亦如此,也可以说:遗址的文化面貌和出土物完全一致。文化层没有后期扰乱和叠压关系。
  (2)该城址具备了作为县治的几个依据,其一,该城址的规模较大,长、宽接近300米,其规格接近汉代边远地区县城规模;其二,官署遗存的级别和形制规模较大,保存完整;其规格也接近汉代县衙的规模。其三,周围分布的小城址、房址、烽燧作为当时县、乡、里基本建置和分布的区域位置也较为合理。该城东邻渊泉县,北有汉长城、西临敦煌郡、南屏十工山、县乡分布合理,郡县间有烽燧相连,北有长城阻隔,傍临古河道,是两汉ー魏晋时期充满生机的一片绿洲;其四,其城址东、南、西三面分布密集的大量墓葬,也是当时人们长期居住生息的历史见证。
  (3)初步推断为广至县城汉代在长城沿线的内侧大量兴建城邑,以充实边境,支援边防,而巴州城遗址正位于长城沿线安西段区宜禾都尉之内侧,北距宜禾都尉12千米, 著名敦煌学家李正宇先生考察后指出:根据此城规格加以判断,肯定达到了汉代县级城市标准,属县城无疑;此城所处地带,正是汉代广至县垦区绿洲,城区附近仅见汉至北朝遗物,表明此城废弃于隋唐之前,与史载广至县废于北周相当;这一区域的风蚀地貌,是风力长期剥蚀粘土质地面造成的,与《天平寰宇记》所载的多风情状相合。集上述诸条件加以判断,这一区域内汉至北朝县级古城,除广至县城外别无他城。因断此城为汉广至县城。
  (4)羊马城(隔城)岀现的最新实物资料在该城址的东、西城垣外围发现了0・6~0.7米不等的小隔城,内距主城墙6.9米,南北墙由于受风力的剥蚀较重,未见隔墙遗迹,根据其情形,小隔墙应置于该城四周,隔城最早记载见于《晋书•石勒载记》,时在西晋永嘉六年(312),隔城在唐宋以后逐步过渡演变为羊马城,巴州城发现的隔城遗存是我国城邑记载以来的最新和最早的实物资料。
  (5)对汉一唐时期这一区域古绿洲荒漠化过程的再认识。
  巴州古城遗址的发现,为我们重新认识河西及这一地区历代行政、军事建置及其城址的兴废变迁,两汉ー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经营开发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这一地区历史上绿洲生态环境的演变以及沙漠化过程提供了新的佐证,同时为今天我们这ー区域的再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借鉴:城池废弃的原因,河流断水的原因,这片绿洲断水的原因。
  参加调查者:李宏伟、李春元、李正宇、李并成、宁瑞栋、黄生祥、刘晓东、谢延明、李旭东、唐国林。

知识出处

瓜州古城

《瓜州古城》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锁阳城城址包含内城、外城和外城西北角两处堡子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李宏伟
相关人物
李春元
相关人物
李正宇
相关人物
李并成
相关人物
宁瑞栋
相关人物
黄生祥
相关人物
刘晓东
相关人物
谢延明
相关人物
李旭东
相关人物
唐国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