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图书馆
瓜州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瓜州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古城》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0043
颗粒名称:
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号:
TU984.18
页数:
19
页码:
83-101
摘要: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巴州古城遗址;冥安城遗址;旱湖垴故城遗址;潘家庄古城遗址;晋昌郡东、西城遗址;桥湾城遗址;百齐堡遗址等。
关键词:
文物保护
省级文物
内容
(一)巴州古城遗址(汉代)——巴州诚考察简报
李宏伟
1999年4月30日,安西县博物馆文物工作人员李宏伟、李春元、刘晓东、谢延明会同安西草管处宁瑞栋副处长、黄生祥副处长、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西北师大历史系教授李并成等组成的考察小组,根据1987年文物普查时宁瑞栋提供的航片资料(该资料显示在甘肃省安西县境内的西部有一座古城遗址),总结了前四次考察未果的经验教训,采取较为科学的定位方法,在安西县的西部沙漠戈壁深处,终于找到了这座消失了一千多年的神秘古城。
根据该古城的地理位置,古城形制、文化特点以及相关文献记载,这次考察小组的专家初步推断,该古城遗址应为汉代敦煌郡所辖的广至县遗址。2003年7月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遗存情况
这处古城遗址位于南岔乡六工村西约13千米的戈壁及风蚀相间地带,当地百姓有“沙压了巴州,显出了沙洲”之说,故我们将该城命名为巴州城,该城南距芦草沟约10.3千米,西北距巴州一号烽约2千米,该城建于芦草沟故河道的中间地带,河道干涸、沟壑宛在、植被稀疏,地表呈严重的风蚀地。
(1)城址遗存:这处古城址保存较为完整,城墻走向清晰,古城形制脉络基本可以辨认,城略呈正方形,东墙长296米,西墙296米,北墙294米,周长1171米,总面积87884平方米。东墙残高1・2~3米不等,南端及北端保存较完好,中段被风沙切割的较为严重,东墙外6.9米处发现小隔墙,宽0.8米,与东墙平行并列。北墙残高1.2-2.5米不等,底宽同于东墙3.9米〜4.6米不等。北墙有两处马面,中段似有一门,其宽度因部分残缺难以测量,西北角有角墩,向西突出4.9米,西墙残高1.2〜2.6米不等,西墙底宽与东墙相同,西墙外4.6米处,发现一南北走向的低矮的小隔墙,宽0.8米,与主城墙平行并列。西墙中部有城门,为小瓮城之形制,东西长9米,南北宽13.6米,城门西侧各有一个马面。南墙残高1.2〜2.4米,不等。墙底宽与西墙相同,南墙因呈东西走向,部分墙基被风沙切割成低洼的凹槽. 北墙亦有类似情形,南墙有两处马面。
(2)院落遗存:城中部西侧,有一处较大的院落遗存,院内房屋相连成片,院落坐北向南,留有南门。院落略呈长方形,东西70米,南北50米,房屋呈“凹”字形分布,有大小房址20余间,形成四合院落,房屋墙基残高0.8〜2.9米不等,灰炭层堆积物厚达2.5米左右,地面散见大量的灰陶片、褐色陶片、红陶片、石杵等物。
从院落的规模、形制、文化面貌以及设置位置推断,有可能是当时县址的官署所在地。
(3)窑址遗存: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城除东墙内外没有发现窑址,北、西、南墙的分布区内均发现了窑址。其中:北墙共发现两处窑址,北墙西侧窑巴州古城遗址文物保护标志碑址,南北长3.4米,东西宽2米,窑址残高不详。其侧另一窑址,南北长3.7米,东西宽1.5米,西墙墙基的南段一连发现有4处窑址(其中较大者南北长4.8米,中宽2米),西南角发现有3处窑址,其窑址的窑壁残存断面处呈青灰色,西墙北段内侧,有一大型窑址,呈环状分布,似为圆形窑址,直径约为6米左右。窑壁残破断面及遍地散落的窑壁残渣,土质呈红色烧土,该窑似为烧制砖瓦一类的窑型之一。南墙墙基的分布走向上,即南墙西段内侧一连四处窑址,窑壁断面呈青灰色烧土,窑形呈不规则钝角三角形,或呈不规则鸭蛋形,窑壁青灰色烧土厚12厘米,其中较大者,南北长4.9米,东西最宽处2.7米,最窄处85厘米,南墙东段有3处窑址,窑壁下大上小有收份,残高50厘米不等。其形制略同前。
该城址墙基走向的四隅范围内共有大小窑址14座,其中13座为小型窑址,从其窑的规模和形制以及窑内出土物来看,似为陶窑窑址,另一大型窑址则为烧制砖瓦的窑址。从窑址周围散落的大量灰、褐、红、黑陶片及窑址规模来看,这里曾一度是供应当时周边部分郡县陶器具的主要手工业生产基地和制陶中心,从文化遗存的堆积叠压关系来看,城址应略早于窑址,窑址或许是城址废弃后之遗存,从窑址的形制及出土物的文化面貌来看,该窑址是同一时期的遗存,或为该城废弃后,作为一处深藏于芦草沟流域中部的手工制陶作坊。在当时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这里也貝备了烧制陶器的合适的土质和应有的燃料来源。同吋,也位于周边郡县和汉代敦煌郡与东邻郡县的交通要道,商贾往来,互通有无,也在情理之中。
(4)地表遗物及其文化面貌:该城址内外散见大量的灰陶片、灰褐色陶片、红陶片,尤其在城墙东南角发现一灰褐色陶片上有一刻划的文字,上书“侯”字,字迹清晰完整,其书风为汉隶风格,行笔熟练流畅,似为当时制陶者所为。可辨器型有碗、罐、盆、钵、瓮等。还发现有铜弩机、铜带扣、铜手镯、铜箭头、铜簪、铜带钩等物,铜带扣有桃型和斧型两种。还发现有石杵及几种类型的残石磨盘,银戒指等,从发现器物的类型来看,主要为生产,生活用具用品和军事防卫用品。
从所见到和采集到的文物标本的文化特征来看,为两汉至魏晋时期文化面貌,尤其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有汉隶风格的刻字陶片,更是辨别其文化面貌的有力证据。
(5)相关遗存:在巴州城址的周围10千米范围内共分布着3处小型城址,多处小型房址,4座规模较大的烽燧,小城址和烽燧的文化特征以两汉ー魏为主。在该城的东、南、西三面还分布着大量的古墓葬,从其墓葬地表封土、莹圈和被盗的墓道及出土物来看,也是两汉至魏晋时期的墓葬特点。
该城址外围的部分区域还可见到古代渠道、道路、弃耕地的遗迹。或为风蚀地、或为平坦的粘土地面,地面上覆盖着各色陶片,或疏或密,绵延不绝,数十千米内,随处可见。
2.主要收获该城址经过1987年一1999年安西县博物馆会同李正宇、李并成、宁瑞栋等先生先后五次的实地调查测量,我馆已掌握了该城址及其周围其他遗存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根据该古城的地理位置,城址形制、出土物的文化特点, 相关遗存的相互印证,相关文献的记载,我们有以下几点初步认识:巴州古城遗址东城墙
(1)该城址总的文化面貌和时代特征是汉一魏晋时期,其古城的形制如此,其陶器、铜器、石器、古墓葬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亦如此,也可以说:遗址的文化面貌和出土物完全一致。文化层没有后期扰乱和叠压关系。
(2)该城址具备了作为县治的几个依据,其一,该城址的规模较大,长、宽接近300米,其规格接近汉代边远地区县城规模;其二,官署遗存的级别和形制规模较大,保存完整;其规格也接近汉代县衙的规模。其三,周围分布的小城址、房址、烽燧作为当时县、乡、里基本建置和分布的区域位置也较为合理。该城东邻渊泉县,北有汉长城、西临敦煌郡、南屏十工山、县乡分布合理,郡县间有烽燧相连,北有长城阻隔,傍临古河道,是两汉ー魏晋时期充满生机的一片绿洲;其四,其城址东、南、西三面分布密集的大量墓葬,也是当时人们长期居住生息的历史见证。
(3)初步推断为广至县城汉代在长城沿线的内侧大量兴建城邑,以充实边境,支援边防,而巴州城遗址正位于长城沿线安西段区宜禾都尉之内侧,北距宜禾都尉12千米, 著名敦煌学家李正宇先生考察后指出:根据此城规格加以判断,肯定达到了汉代县级城市标准,属县城无疑;此城所处地带,正是汉代广至县垦区绿洲,城区附近仅见汉至北朝遗物,表明此城废弃于隋唐之前,与史载广至县废于北周相当;这一区域的风蚀地貌,是风力长期剥蚀粘土质地面造成的,与《天平寰宇记》所载的多风情状相合。集上述诸条件加以判断,这一区域内汉至北朝县级古城,除广至县城外别无他城。因断此城为汉广至县城。
(4)羊马城(隔城)岀现的最新实物资料在该城址的东、西城垣外围发现了0・6~0.7米不等的小隔城,内距主城墙6.9米,南北墙由于受风力的剥蚀较重,未见隔墙遗迹,根据其情形,小隔墙应置于该城四周,隔城最早记载见于《晋书•石勒载记》,时在西晋永嘉六年(312),隔城在唐宋以后逐步过渡演变为羊马城,巴州城发现的隔城遗存是我国城邑记载以来的最新和最早的实物资料。
(5)对汉一唐时期这一区域古绿洲荒漠化过程的再认识。
巴州古城遗址的发现,为我们重新认识河西及这一地区历代行政、军事建置及其城址的兴废变迁,两汉ー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经营开发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这一地区历史上绿洲生态环境的演变以及沙漠化过程提供了新的佐证,同时为今天我们这ー区域的再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借鉴:城池废弃的原因,河流断水的原因,这片绿洲断水的原因。
参加调查者:李宏伟、李春元、李正宇、李并成、宁瑞栋、黄生祥、刘晓东、谢延明、李旭东、唐国林。
(二)冥安城遗址(汉代)
王景普
瓜州境内汉代古城据现在发现的数量较多,相对完好的有27座。汉代古城一般来说均为单城,结构简单。多为方形或者近似方形。形制也单调,规模较小的城, 无瓮城、角墩、马面、养马城;规模较大的有角墩、瓮城,但无马面,龙尾(马道)也不多见。
冥安城遗址属规模较大的汉代古城,位于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6.12冥安城遗址千米处,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夯土版筑,边长560米,城址西北角遗存方形小城一座。据有关专家考证,该城始建于汉代,为敦煌郡冥安县城,是汉代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通往西域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城址。是瓜州县现存规模较大,时代较早的汉代古城之一,其在河西史地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3年7月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冥安古城遗址城墙损毁严重,地表遗迹模糊。城址西北角遗存的方形小城,夯土版筑,部分墙体犹存。地震、水灾、风雨侵蚀、沙漠化等自然因素和年久失修是城址损毁的主要原因。
冥安古城遗址西侧为风蚀台地,城址北分布有红柳林;城址内外地表杂生红柳、骆驼刺、白刺等植物。距离冥安城遗址最近的行政村锁阳城镇南坝村,位于遗址西北6.12千米处,现有居民458人,耕地536亩,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城址南面1.55千米处锁东公路东西向穿过,西面4.56千米处双石公路南北向穿过,西距转台庄子遗址1.55千米,东与冥水墓群相望。城址同时位于国家级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保护范围之内。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大沙多。
据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教授推测,为汉代冥安县治所。这个古城是汉代敦煌郡下辖的六个县治之一。其中瓜州境内的冥安、广至、渊泉三县,是瓜州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三个县。为研究这一地区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提供了实证。
(三)旱湖垴故城遗址(汉代)
王建荣
旱湖垴故城遗址位于双塔乡新华村东南1.5千米处,城址北窄南宽,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南墙长340米,北墙、东墙、西墙长均为306米,分布面积104040平方米。城墙全部倒塌成土梁,残宽5〜6米,残高0.3〜0.4米,构筑形制不明。东墙南段向外凸出,正中开一城门,门宽10米。城内东侧有一土台,东西长55米,南北宽45米,残高0.4米。据有关专家考证研究,该城址为汉渊泉县、西晋晋昌郡、唐瓜州之农牧区内的古城址,城址规模较大,又是通往唐瓜州城的必经之地,对研究汉唐时期城址的构筑形制及历史文化的演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200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旱湖垴故城遗址东、西、北三面为荒草滩,南面为风蚀台地,遍生芨芨草、红柳、白刺、罗布麻、冰草、骆驼刺等野生植物。遗址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大沙多。城址内被开辟为耕地,四周城墙均倒塌成土梁,被辟为田埂,上面长满荒草,残高0.3~0.4米。
(四)潘家庄古城遗址(汉代一魏晋)
王建荣
潘家庄古城遗址位于双塔乡月牙墩村西300米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70米,分布面积35700平方米。地处潮湿盐碱地,城墙现已全部腐蚀倒塌成大土梁,上面长满荒草,残宽5〜7米,残高1.2〜1.8米,夯土版筑,夯层不清;四角筑有角墩,城南正中开一城门,门宽4.5米。城址内残留有四个大土堆,直径3〜4米,高1〜2米不等,西侧土堆上散落有大量青砖,青砖长34厘米、宽16厘米、厚7.5厘米。城内地面散落绳纹、水波纹、素面碎陶片。2000年3月、2002年7月在城西南700多米处墓中出土铜鞍马、镇墓兽、灰陶盘、灰陶罐、画像砖等30余件文物。根据墓群的发掘情况和城址内散落的青砖,可断定其时代为汉代ー魏晋时期。
是当时农耕区内的居民居住地,对研究早期城址构筑形制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011年12月2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字[2011]第144号文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晋昌郡东、西城遗址(西晋ー唐)
王景普
晋昌郡遗址也叫肖家地古城遗址,有东、西两城,相距百米。
东城遗址位于沙河乡民和村一组东北侧200米处,城址建在3米高的台基之上,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5米,分布面积5640平方米;城墙墙体高大,底宽10米,顶宽5〜7米,残高7~8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2〜14厘米;南侧正中开一城门,门宽6米,门前筑有瓮城,瓮城为正方形,长宽均14米,瓮城城门东开,门宽6米;城墙外侧四周挖有护城壕,口宽18米,底宽8米,深2.5米。据孙修身先生考证研究,该城是西晋ー唐时期的晋昌郡官署治所,是当时瓜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通往西域的交通和军事要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墙顶端部分墙体倒塌,有许多豁口;东北侧墙体上有一圆坑直通墙体底基,墙体底部有一洞与圆坑相连,坑深5米;西墙部分倒塌,中间有3个大豁口;南墙西段有一道裂缝,瓮城西墙有一豁口。城内多沙土,散见石块、陶片,地面可见盗挖的坑洞,整体保存较好。由于风雨侵蚀、人为破坏、沙漠化造成城址损毁。
西城遗址距东城50米,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00米,分布面积14000平方米城墙底宽5~8米,顶宽1〜3米,残高3~8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4〜16厘米;南侧正中开一城门,门宽9米;北墙外侧有2马面,长7米,宽2米,高4〜5米;城墙四周挖有护城壕,宽8米,深2米。据孙修身先生考证研究,该城是西晋一唐时期的晋昌郡治所民居城址,是通往西域的交通和军事要地,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墙现已大部分倒塌消失,只残存北侧一小部分倒塌成土梁,残高3米;北墙全部倒塌呈一土梁,残高4〜5米;西墙部分墙体倒塌或消失,残高3~4米;南墙东段保存完好,西段倒塌成一土梁,残高3〜8米;城址中间残存一圆形土堆,残高1.2米,四周散见有大量石块、陶片。由于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和沙漠化造成城址损毁。
肖家地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遗址处于盐碱地当中,四周生长有骆驼刺。中间有一道电线杆东西向穿过;南侧100—200米处有一条公路东西向通过, 公路旁立有电线杆;西侧距沙河乡民和村100米,该村是移民村,有人口625人,以农业生产为主。
(六)桥湾城遗址(清代)
王景普
清代是瓜州继汉唐之后得到大开发的又一个重要时期。雍正四年 (1726),河西局势初定,川陕总督岳钟琪巡边安西、敦煌诸地,提请改安西卫,开始大规模开发。由于开发瓜州在清代筑城较多,规模有大有小, 用途有官衙、民居、屯兵屯粮等,至今保留的清代遗址有31座。大部分为雍正五年(1727)至雍正十年(1732)所建。
桥湾城城址在国道312线3145千米处,西距瓜州县城85千米。位于桥湾博物馆南侧200米处的疏勒河北岸,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城墙通高7.5米,底宽5米,顶宽2.4米,顶部筑有女墙垛口,宽0.45米,高1.5米。夯土版筑而成,夯层厚12〜14厘米。南北两侧各开一城门,门宽6米,门前筑有瓮城,瓮城长宽均为20米。四角筑有角墩,东墙外筑有一马面。城内有东西向街道、房屋,现已全部倒塌,文化堆积层厚1.2-1.6米。城外东北侧60米处有一夯土台,南北长30米,东西宽20米,桥湾城遗址外侧全景高5米,上面原建有庙宇,当地人惯称“观星台”。城南疏勒河转弯处曾有水流冲刷形成的“天生桥”,在20世纪70年代初塌落。遗址处于砾石戈壁中,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 风多沙大。南侧紧靠疏勒河主河道,河边生长有红柳、芦苇等植物,植被茂盛。遗址北侧200米处建有桥湾博物馆。距离最近的行政村是河东乡双泉村,该村有人口1724人,以农业生产为主。
据清•黄文祎编撰的《重修肃州新志》载,桥湾城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设千总一员、兵一营防守。主要用来屯兵屯粮。设讯堡,驻千总、一员,马、步战兵200名,并修建永宁寺。同治四年(1865)五月,肃州发生叛乱,城址被毁,遭废弃。该城对研究清代城堡构筑形制及瓜州的屯兵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012年11月被酒泉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6月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民间传说“康熙夜梦桥湾,怒斩贪官程金山”而驰名。
1992年瓜州县文物局修建了桥湾汉长城文物管护站。多方筹措资金,建成桥湾城陈列馆。2006年,又进一步进行了开发,扩建了陈列馆,修了停车场,开挖了护城河。从开发利用上,对桥湾城有了更有利的保护。
(七)百齐堡遗址(清代)
王景普
百齐堡遗址位于广至乡卓尼村西700米处的风蚀台地当中,遗址平面大致呈正方形,东西长154米,南北宽149米,墙体夯土版筑,底宽4米, 顶宽1.5米,高4.4米,顶部筑有女墙,高0.6米,墙体通高5米。四角筑外圆内方角墩,南侧开城门,门外筑有瓮城。城址内房屋遗迹、水井、街道遗迹清晰可见,四周散落有青砖、筒瓦、瓷片等物。遗址南、西、北墙、瓮城及东南、西南、西北角墩保存较为完好,由于风雨侵蚀、遗址区沙漠化等自然因素和生产、生活活动及年久失修等原因,部分城垣上仍遗存女墙及城垛,北墙马面一个。城址内房屋、水井、街道遗迹清晰可见。
遗址区气候基本特征: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风多沙大。百齐堡遗址四周均为风蚀台地,遗址区稀疏分布白刺、骆驼刺等植被。距离百齐堡遗址最近的行政村是瓜州县广至乡卓尼村,该村现有居民156户,793人,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址西北2.5千米处安敦铁路东北一西南向通过,6千米处汉长城东西向通过。东2.1千米处广至乡通往313国道柏油路南北向通过。
据《肃州志》中记载,该城址建于清雍正十二年,主要用来屯兵屯粮,后因此地缺水,而被废弃。对研究清代兵营讯堡制度及堡讯建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2012年11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6月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瓜州古城》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锁阳城城址包含内城、外城和外城西北角两处堡子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李宏伟
相关人物
李春元
相关人物
李正宇
相关人物
李并成
相关人物
宁瑞栋
相关人物
黄生祥
相关人物
刘晓东
相关人物
谢延明
相关人物
李旭东
相关人物
唐国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