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水利工程打井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唯一号: 291834020220000004
专题名称: 徽县水利工程打井
文件路径: 2918/01/object/PDF/2918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2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打井七十年代初,先是组织群众打井径5—10米的大口井,井壁有砖砌的,有块石垒的,质量标准较高的为现浇无砂混凝土井壁。因受抽水设备限制,大口井一般较浅,出水量小,甚至有的为干井。为此,1971年8月,徽县成立了机械打井队,招收工人12—15人。配备150型和205型冲击式打井机5台,此后又配备了汽车,承担打井所需物资、材料的运输。随着物资材料的大量增加,车辆增加到5辆,徽县水电局成立了车队。1977年初成立物资站,负责物资的调运、管理和下发。1972年,为解决抽水灌溉所需动力,在伏家镇、泥阳镇等地进行柴油发电机组井灌区试点,由于成本高而搁浅,开始规划架设宝鸡至徽县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974年架通,同时先农11万伏变电所建成,投产运行。大电网的建成供电,结束了长期使用小火电(柴油发电机组)、小水电的历史,亦为徽县农电线路建设拉开了序幕。之后至1979年,县城至伏镇、江洛、柳林、高桥、嘉陵等地3万5千伏、1万伏供电线路相继架通,变电所同时建成,投产运行。为加强管理,成立了相应的供电站。在此基础上,供电电网快速发展,惠及徽县全县。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