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敦辽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唯一号: 291830020220000043
人物姓名: 张敦辽
文件路径: 2918/01/object/PDF/2918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57.pdf
出生年: 1928年
籍贯: 成县红川

传略

张敦辽,成县红川人,生于1928年,1941年考入成县师范,1942年秋转入甘肃省立徽县师范二年级。因学习之余喜唱秦腔,与时任校长的杨自廉有共同爱好,遂成忘年之交。 1944年,张敦辽响应国民政府的动员令:“知识青年赴国难打日本、报效祖国。鬼子打到潼关,威胁西安;入侵独山,威胁重庆;一寸国土一寸金,十万青年十万兵。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最后胜利属于我们。”当校长宣读了动员令后,张敦辽感到国难当头,为国效力是每个青年的义务和责任,未与家人商量即带头报名参加了青年远征军。徽县青年远征军征集委员会及师范学校为30多名入伍青年举行了欢送大会。张被编入206师616团1营(蒋纬国时任二营营长),当时青年军训练总监是陆军二级上将罗卓英,政治部主任是蒋经国。1945年2月,张所在的206师在汉中受到蒋介石的视察,陪同有美国三星上将魏德迈、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钱大钧等。日本投降后,张随所部编入胡宗南部整编36师28旅,任直属工兵连指导员,驻防陕西榆林,参加了归德堡防守战,因连长阵亡而接连长职务,时年19岁。1948年10月该部在铜川被人民解放军收编,属西北野战军二纵队一兵团(司令员王震)进驻新疆喀什喀尔,后调任哈密农五师化工连连长。 “文革”期间,张敦辽被错误地认定为“国民党反动军官”,与张国顺师长及团营长受到无休止的批判斗争,被限制人身自由达6年之久。张敦辽继承父辈传统不畏强暴、公平正义、一身正气,即使“文革”期间也不轻易向造反派低头,大是大非面前不妥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应有职务,1982年离休,著有《脚步声声》等书,为徽县师范学生中健在者之一。 甘肃省徽县师范学校办学仅十年,由于办学严谨,管理规范,培养人才不拘一格,聚集了一大批社会精英和优秀人物,他们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资料有限,仅录八人传略,余待同仁再考,如杨彦明、石泽、宋泰、郭卓君、焦钾、高维嵩、杨松林等。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