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电力志》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497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12
页码: 1-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情况。
关键词: 徽县 电力 工业史

内容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地处东经105°至106°,北纬33°至34°间。东邻陕西,西连成县,34'27'27'11'北接天水市,南通巴蜀,既有北国之雄,又具南国之秀,犹如一颗美丽的明珠,镶嵌在陕、甘、川交界地带,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全县总面积27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48万亩,有18个乡(镇),249个行政村,1224个合作社,2002年末总人口21.6万。有汉、回、满、藏、苗、壮、锡伯、土家、畲、蒙古10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5.77%,回族人口占4.21%,其余8个少数民族占0.02%。
  徽县历史悠久,自古为西北名邑。境内柳林镇柳林村发现的新石器早期古人类遗址证明,远在八千年以前勤劳智慧的先民就在这块沃土上劳动、生息、繁衍,并形成定居村落。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河池县,隶武都郡。汉代,徽县人民就创造了灿烂的封建社会文化。三国之后归属变化频繁,隋唐时仍为河池县,隶凤州河池郡。宋开宝三年(970)河池移治今址,隶凤州。在原河池旧治银杏树村设河池驿。南宋时期,宋、金交战,川陕宣抚使司(指挥部)设在河池,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吴挺等人在这里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元初,于河池县置南凤州。至元元年(1264)改南凤州为徽州,属巩昌路。明初仍为徽州,属巩昌府。洪武十年(1377)降州为县,后复升为州。明代徽县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经济繁荣,进入了封建社会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清初,沿袭旧制。雍正七年(1729)再次降州为县,隶秦州。中华民国元年(1912),徽县属甘肃省渭川道,民国23年(1934)隶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天水)管辖。1949年12月4日徽县解放,隶属天水地区。1958年4月两当县并入徽县,同年7月成县与徽县合并为徽成县。1961年3县分设,恢复原制。1985年6月区划调整中,徽县由天水地区划归陇南地区管辖。
  徽县地处秦岭山脉的西延部分,境内南北两端峰峦叠嶂,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植被葱茏,系高山峡谷区;中部为河谷丘陵盆地,整个地形由北向南呈“凹”字形倾斜。北部山地是北秦岭的南坡,海拔在1600至2300米之间,坡度在20至50度之间。南部深山峡谷区是南秦岭的北麓,海拔在704至2504米之间。介于南北山地之间的浅山丘陵区,海拔在770至1250米之间。境内山脉主体为平行的线状山脉,东西走向,支脉多呈羽状展开。主体山脉南北部各两条,中部一条。由北部和中部三条主要山脉及其支脉所组成的地貌通常称北秦岭,由南部两条主要山脉及其支脉所组成的地貌,通常称南秦岭。全县气温南北山区低,中部河谷丘陵区高。县城年平均气温为12℃,7月最高,平均为23.4℃;1月最低,平均为0.7℃;最大较差为24.1℃,极端高温为38.3℃,极端低温为﹣17℃。生长期年平均日照时数1726.4小时,日照率39%,年总辐射量94.46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46.4千卡/平方厘米。日均气温≥5℃的持续日251天,≥0℃以上的持续日为309天。年平均无霜期202天,降水量700至800毫米,年极端最大降水量966.6毫米,年极端最少降水量520.8毫米,干燥度平均值0.91,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理位置处在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加上南北秦岭对峙,阻挡了西北寒流的南下,故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全县土壤肥沃,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工业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经济优势。
  全县有林地175.3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3%,林木总蓄积量286.87万立方米,有野生植物257种。常见的乔木树种有47科102种,其中有优质用材树种云杉、冷杉、侧柏、松类、憨白杨、刺楸等;有特种用材树种山胡桃、水曲柳、锐刺栎、香樟等;有风景树种国槐、水柏、合欢、棕榈、木瓜、冬青、黄杨、水栒子、紫荆、木槿和竹类;有珍贵树种银杏、木兰、红豆杉、白皮松等。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贵动物羚牛、红腹锦鸡、白唇鹿、梅花鹿、林麝、跑獐、岩貂、金钱豹、猴、扭角羚、大鲵、水獭等。有天然草场38.28万亩,常见的天然牧草有27科69种;常见的中药材有三大类121科148属439种,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有金银花、杜仲、柴胡、半夏、猪苓、天麻、五味子、菖蒲、苦参、五倍子、秦艽、天花粉、首乌、板兰根、射干、独活、威灵仙、川地龙、朱砂、麝香等百余种。
  县内南部为黑色金属矿带,北部和中部为铅锌矿带。现已探明和开发利用的矿藏有四大类22种,金属矿藏主要有铅锌、金、铁、汞、锑、镁、铜等;非金属矿有砩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高岭土、磷、砷、煤等,远景储量丰富,品质优良,许多品种已在开采和加工。
  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的嘉陵江水系。全县大小河流645条,全长2261公里,河网密度0.83公里/平方公里。境内嘉陵江干流长40.2公里;一级支流21条,长317.9公里;二级支流177条,长792.3公里;三级支流279条,长758.2公里;四级支流136条,长298.6公里;五级支流29条,长51.7公里,其它两条长2.3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嘉陵江、永宁河、洛河、麻沿河、西河、东沟河等一江五河。全县拥有总水量19.8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4.76万千瓦,可开发量6.96万千瓦,为发展水利电力、水产养殖和农业灌溉提供了便利条件。
  全县有各种野生中药材400余种,年蕴藏量166.9万公斤,采集量23.29万公斤,其中药用金银花和七里香香精名扬大江南北,打入了国际市场;狼牙蜜更以香、纯、净驰名中外;被誉为世界水果之王的猕猴桃有八个变种,年产量约30万公斤;核桃50多万株,年产量160余万公斤,年加工核桃仁近千吨,远销东南亚、西欧等国;黑木耳年产量三万公斤左右,畅销全国,亦为传统出口商品;被誉为东方珍珠的板栗,有100多万株,年产量30余万公斤;白果亦为徽县传统产品,近年得到快速发展;林区副产品除天麻、猪苓、秦艽、党参、熊胆、麝香等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药材外,还有竹子、栓皮、橡壳、生漆、荆条、芦苇等产品;徽县所产烤烟、西瓜、大蒜、花椒、蜂蜜、香菇、雪梨、柿子、葵花籽等各具特色;其中烤烟、西瓜和“三蒜”(蒜苗、蒜薹、蒜头)品质优良,已形成拳头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另有蕨菜、香椿、苦苣等野生蔬菜调剂市场。这些农副土特产品在全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宝成铁路横贯嘉陵、虞关两个乡镇,境内铁路长28公里,有徽县、虞关两个火车站,均与公路相接。国道316线横贯九个乡镇,以县城为中心的6条主干线公路纵横交错,全长200多公里,黑色路面长达131公里,公路密度为0.38公里/平方公里。县内通讯设备较为完善,有线和无线电话与全国并网,电视人口覆盖率98%,为投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勤劳质朴的徽县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世世代代辛勤劳作,但由于旧中国历史上频繁的兵灾匪患及各种自然灾害而难得温饱。徽县人民不堪忍受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欺压剥削,曾多次进行武装斗争。1936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长征到达徽县,在境内活动20余天,广泛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组织群众,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和游击队,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斗恶霸、筹资济民、扩红建政活动,从而唤醒了广大民众,播下了革命火种,700多名徽县儿女参加了红军。红军北上后,广大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失散红军和进步知识分子,冲破白色恐怖,继续进行革命斗争。1938年12月中共徽县地下党第一个党小组建立,随着组织的逐步发展,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徽县委员会,领导着两当、成县、康县、武都与陕西略阳等县的地下党组织。党组织还组建了徽县游击大队,在伏家镇和榆树北山一带开展武装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在11年英勇顽强的斗争中,先后有数十名党员被捕,18名党员光荣牺牲。1949年12月4日徽县解放,人民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人。
  解放后50多年来,徽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从徽县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富民政策,使全县经济持续发展,各行各业呈现出了一派新气象。
  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全县坚持以振兴农村经济为战略重点,在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为提高农作物产量,不断改进耕作技术,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和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尤其八十年代后期,县委、政府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于商品粮、商品畜、林果、瓜菜、中药材5个基地的建设,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转变;从粗放型农业向科学种田转变;从单纯抓粮食生产向以粮为主,多种经营方向转变;从原料输出向自我消化、综合加工增值的方向转变。1986年被甘肃省列为商品粮、商品畜基地县,并被国家列为玉米种子制种基地。1990年全县农业产值达到6737.99万元,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744.04万公斤增至11119.07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65公斤,当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250万公斤,先后两次受到国务院的表彰。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52236万元,粮食生产又有新的发展,总产量达到1.5亿公斤,平均亩产292公斤,比1949年的63公斤增长了4.63倍,全县人均占有粮食696.1公斤,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商品畜基地建设不断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起步良好,瓜菜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2002年出栏肉猪122895头,牛存栏60889头,肉类产量为10442.14吨。蔬菜种植面积50816亩,总产量72936.14吨,西瓜种植面积12993亩,总产量36946吨,农民纯收入人均1610.12元。
  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初具规模。以白酒酿造、矿产品开发、农产品加工和建筑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的配套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2002年有工业企业1524户,完成工业总产值51118.3万元(现行价)。工业产品中有色金属铅、锌、金、银、汞、铁和“陇南春”、“金徽”系列白酒及天然植物香料、银杏系列产品最为有名。第三产业方兴未艾,三滩自然生态旅游和嘉陵江漂流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项事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商贸流通和城乡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电力工业不仅是具有公用性的社会基础产业,而且也是地方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全县国民经济发展和工农业生产增长,与电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徽县电力事业是建立在工农业基础之上的产业,其发展是徽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在今天电气化时代,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过去“吃面靠的腰磨子,照明用的松亮子”的黑暗漫长岁月。几千年来,当人们已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方式时,只能借助月光、篝火、烛光、豆油灯、煤油灯来延长作业时间。为了省点灯油,穷人也只好囊萤映雪或凿壁偷光了。电灯不可想象,以电作动力更无法想象。
  徽县电力历史,是部艰苦创业史,同时也是部辛勤的奋斗史,它凝聚了徽电几代人的心血与汗水。它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坦途,也走过了许多曲折漫长的弯路,正是许多徽电人不懈的探索与奋斗,才取得了今日的成果。有的南方技工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徽电事业,有些老职工,一生奋战在电力岗位,还有的家庭几代人同时战斗在这条战线上。正是他们的奉献精神,才赢得了电力事业的辉煌与繁荣。
  徽电历史,可追溯到民国十三年(1924)秋,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光阴,在陇南地区堪称“老大哥”。民国十三年(1924)秋,徽县城南刘家沟科学家刘甫翼(字卫石,18871950年),利用门前水渠蓄水发电,供其照明和搞科学实验。刘甫翼先生一生发明创造颇多,被新闻界美称为东方的艾迪生,“三动环转式电风扇”为其代表作品。该发明专利通过国民政府实业部转让给了上海华生电器公司。
  解放后,人们为了电力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1952年,徽县天生面粉厂安装了一台1.2千瓦的汽油直流发电机发电,供厂区生产照明,后又改用三千瓦交流发电机发电照明。1956年以后,县上先后在城郊西寺沟口和水阳乡胡家河建起小水电,终因设备简陋,水量不稳,电站多次被毁。六十年代,各人民公社相继在伏家镇、永宁、高桥、麻沿河等地的河畔建起小水电站。至1973年底全县小水电站已发展到14处,总装机容量318.5千瓦,年发电29.5万千瓦时。但因水量不稳,许多发电机时转时停,很难保持正常供电。
  在积极兴办小水电的同时,六十年代初县上还相继在县农机厂、县面粉厂设置柴油发电机组发电,除保障厂内生产用电外,还供应城区机关单位照明使用。至1965年底,全县有柴油发电机组3台,装机容量252千瓦。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原有的小水电和柴油发电机组已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求。1971年5月,徽县小河铁厂1000千瓦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车间投入运行。同年9月,县上抽调技术人员和职工组成施工队克服重重困难,建成小河铁厂至县城的10千伏配电线路12公里,为县城和沿途农村提供了可靠的电源。此线路的架设,迈出了徽县电网建设上的重大一步。1972年3月,徽县电管站成立。
  1974年,宝成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在城关先农村建成110千伏徽县变电站。国家网电输入徽县,使徽县电气化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自1974年开始,徽县电力职工克服重重困难,顶烈日冒严寒,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施工器材硬凭人背肩扛使境内输电线路每年以五、六十公里的速度延伸。1980年底,全县已有110千伏变电站两座,主变两台,总容量110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4座,主变5台,总容量86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4条,总长67公里;10千伏线路395.2公里,配电变压器313台,总容量17320千伏安。全县电力网初具规模,当年底全县18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电。1992年6月,徽县电力局成立,职工发展为161人。为了加快电力建设步伐,电力局依靠全社会力量大办电力工程,每年集中力量,突击完成一批边远贫困村庄的通电工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在1995年11月15日,实现了全县18个乡镇249个行政村的村村通电。全县1224个合作社,通电率达到99.8%。
  农电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徽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和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为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徽县电网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有了较完备的功能。2002年底,县境内共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6台,总容量149000千伏安,110千伏输电线路八条319.08公里;35千伏线路10条,总长189公里,35千伏变电站六座,主变10台,总容量26450千伏安;10千伏线路930.74公里,配电变压器719台,总容量57171千伏安;低压线路1243.87公里。系统最大负荷两万千瓦,以MIS系统进行运行监控管理。全局安全运行累计5613天,供电保证率和设备完好率均达98%以上。线损率全年平均5.38%,全员劳动生产率18785.05元,比上年递增5.5%。2002年售电9038.01万千瓦时,实现售电收入2870万元,上缴各项税费138万元。全系统有职工469人,职工文化生活活跃,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系统内主业与副业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来,受到部、省、地、县各种表彰奖励百余次。
  徽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陇南文化较为发达县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忠臣良将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汉唐以来,名人吟咏境内山水胜迹的诗词文赋多达200余篇(首)。诗仙李白曾赞叹蜀道名山青泥岭,惊叹栈道之险,青泥之雄,写下了名篇《蜀道难》;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别秦来陇,经徽县南奔入蜀时,在徽境留下了《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等纪行诗,当他翻越木皮岭时竟忘情地吟出了“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的哲理名言。柳宗元、陆游、韦应物、武元衡、赵抃等文人雅士亦分别留下了佳句。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凭仙人关及铁山栈道抗金数十年,在境内仙人关以三万人一举击败金兵十万之众,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明代徽籍进士高斗南、郭从道、郭庄等异地为官,清正廉洁,惠政多方,严惩邪恶,无私为民,慈蔼流布他乡,倍受百姓爱戴,人们或编歌谣或刻石碑称颂之。清代邑进士张绶,诗文过人,学识渊博,曾为侍读翰林,先后侍奉乾隆、嘉庆两代皇帝,后出任广西学政,名节振奋,被朝廷奉为楷模。民国年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点燃了思想启蒙的火炬。1922年6月原国民党监察院院长于右任自陕入川,在徽停歇,留下了《徽县早发闻耕者叹息声》等诗篇。抗日战争爆发后,徽县一批有志青年奔赴全国,或从戎或从政,或求学深造,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忠心为国效力。成就较为突出的文官有甘肃省民政厅长马继州,西北回民促进会副会长马霄石;武将有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德贵,天水警备区副司令王明伍,科技工作者有被人们誉为东方艾迪生的刘卫石。此时期,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受国际“豫灾救济委员会”委托,来徽成立了“豫灾难民收容所”,设立徽县难民学校,并领导开展“工合”运动。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徽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条战线蓬勃发展,时代精英不断涌现,有为创建和发展中共陇南地下党组织做出杰出贡献的省上领导干部吴治国、葛维西、周冠军、马学海等,也有富有建树的高级工程师王振武和教授杨建新、赵希光、耿珍、韩廷贵、韦自强、李西民、李芙蓉等数十名在全国各地工作的优秀科教卫生界人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里,徽县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廉洁奉公的感人事迹和英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了城乡的机关、厂矿、学校、村落。八十年代,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徽县视察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来徽县考察论证、开发项目、观光旅游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侨胞日益增多。
  徽县山川秀美,文物名胜荟萃,馆藏文物有远古石器,汉代铁犁和酒器,唐代石雕座佛和羚羊顶灯,宋代青釉狮托盏、陶俑群、画像砖、陶狮枕,明代石雕坐佛、清花瓷瓶及历代货币等,尤以宋代青釉狮托盏和陶俑群为国内珍品。县城有吴山公园、文庙大成殿、城隍庙大殿、州主山宣灵王庙、东关清真寺和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宋代徽州城廓遗址等游乐胜地及宗教活动场所。四乡亦有许多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城南有道教圣地泰山庙、鹁鸽崖、迎旭观、火焰山和名山青泥岭及吴王城、仙人关古战场、双龙碑古栈道遗址、三滩自然景观旅游开发区、嘉陵江漂流游乐场、月亮峡山庄、田家河、银杏山庄等;城西有陇右名山凤凰山、木皮岭、栗亭杜甫草堂、郇家庄白塔、佛爷崖岩雕、高山湖泊文家池、兴龙庵、花莲洞等;城北有久负盛名的北禅寺、铁佛寺、中川寺、青龙观、鱼洞子等;城东有中华山、峡口银桩崖、青阳寺、三泉寺、真空寺等。自然风光有三滩烟雨、虞关屏障、江峡洞天、北禅远眺等。尤其三滩自然风景区,它位于县南嘉陵江南岸,距宝成铁路徽县火车站20余公里。该风景区集高山草场、珍稀动植物、旅游探险为一体,融云海日出、溶洞石窟、峰谷溪流、三国古道、宗教传说为一炉,有大小景点百余处,具有形态、色彩、听觉、嗅觉和动态五美特点,具有观光、度假、避暑漂流四项旅游功能。它集江南灵秀、北国雄奇于一身,春夏山花灿烂,秋天红叶满山,实为旅游胜地。
  近年来,徽县社会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农村和城镇仍有10%的人口未能脱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将逐步向小康迈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徽县大开方便之门,以优惠的政策,诚招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观光旅游,洽谈生意,创建实业。勤劳、淳朴、好客的徽县人民热情欢迎天下朋友,为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的新徽县而奋斗!

知识出处

徽县电力志

《徽县电力志》

出版者: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10章44节,外加概述、大事记和附录共20余万字。其表现手法为序、述、记、志、传、图、表、录、照片等多种体裁并用,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内容包括机构沿革、电力网建设和管理、多种经营、职工队伍和文化生活、党群组织和人物等诸方面,从机构横向和历史的纵向,对徽县电力事业进行了多方位的系统介绍。通过文字和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徽县电力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同时也可以看到聪明睿智、吃苦耐劳的电力人在徽县这块热土上传播光明的业绩。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