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名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44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名胜
分类号: K928.7
页数: 9
页码: 294-3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酒乡名胜的情况。其中包括蜀道与青泥岭、仙人关遗址、吴王城、吴玠墓、北禅寺等。
关键词: 徽县 酒乡 名胜

内容

第一节 蜀道与青泥岭
  秦岭绵延千里,成为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自古以来,人们把翻越秦岭,连接西安、汉中、成都的道路称为“蜀道”。这些道路始于周,《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
  秦汉以后,又在原始小道基础上,依山傍水,凿孔架木,建成邮驿配套的驿道。至今被确认的古道有:陈仓道,从宝鸡越大散关,经凤县、两当,入徽县境,翻越青泥岭,抵陕西略阳,达汉中;褒斜道,由关中眉县斜谷进山,从汉中褒谷口出山;傥骆道,由关中周至进山,至洋县傥水口出山;子午道,由西安市长安区南子午镇进山,至安康石泉出山。这几条道到汉中后,由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进入四川。在所有的蜀道中,与徽县联系最紧密的为陈仓道,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古道。
  古河池东邻陕西,南望巴蜀,北接秦州,地处从陕入川和从陇入川的枢纽地带,素有“蜀川门户,入蜀咽喉”之称。
  徽县在历史上介于古代雍、梁二州,以及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之间。西周时期已有“周道”循经雍州境内,故道水(今嘉陵江)而南下蜀地沟通陕川与陇蜀。“散氏盘”为西汉时期古散国文物,盘上的铭文已有“周道”字样。郦道元《水经注》记述宝鸡附近的汧水、渭水时提及存在着“周道谷”。据考证,周道即右道,亦为陈仓道。西汉初年,在武都郡管辖下,故道水沿线设有梁泉县、故道县、河池县、嘉陵道。当时,开辟于周代的故道(陈仓道)经过古河池县境内,也称之为嘉陵道或青泥道。
  几条蜀道中,与徽县最为密切的是路经古河池县境内的陈仓古道,它经陕西虢镇西行至宝鸡,翻越秦岭南下大散关,抵达凤县,再继续南行,经故道县(今两当)至河池县城,翻青泥岭,顺嘉陵江经略阳抵达汉中、广元、葭萌。另外,当时从陇上入川的祁山道也大都经青泥道(古道)。所以,经过徽县境内的古道,在宋代以前不仅是从陕入川的要道,也是从陇上入川便捷的要道,因此青泥岭成为古道上必须经过的天险,也成为交通枢纽,更是兵家争夺的关隘。
  历朝都非常注重修路,其目的是为了征战、邮传、贸易、通政令和治天下。正因如此,在嘉陵道、青泥岭就留下了许多故事。李白《蜀道难》中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也使青泥岭闻名遐迩,人人皆知。杜甫从栗亭赴四川,翻越青泥岭时,也留下了“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的诗句。唐武元衡、元稹,宋赵抃、陆游,明杨一清、杨慎等诗人和众多的文臣武将都留下了与青泥岭有关的诗作。
  青泥岭是故道上的军事重镇,成为陇上和关中入川的天然屏障。
  建武十一年(35年),汉虎牙大将军盖延和中郎将来歙率兵攻河池,因青泥岭险峻而久攻不下,同年巴蜀王公孙述再次派王元领军驻守河池。汉中郎将来歙、左冯翊盖延领军在青泥岭击破王元。公孙述遣刺客杀了来歙。刘秀命扬武将军马成接替来歙伐蜀。十一月,扬武将军马成率兵攻下青泥岭。这一场拉锯式的战争都围绕争夺青泥岭这个雄关和河池这块富庶之地而展开。青泥岭因其险峻和军事上的战略地位而名声大震。
  建安二十年(215年),汉丞相曹操领兵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就是从陈仓道出兵,氏人首领窦茂凭借青泥岭天险阻挡曹军。经过激战,曹军攻陷青泥岭而取汉中,并在河池用徽酒犒劳三军。“建安七子”随军侍中王粲赋诗“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邸。”青泥岭的争夺战从此愈演愈烈。
  三国蜀汉建兴六年至九年(228—231年)诸葛亮伐魏,两次翻越青泥岭,经河池,出下辨,走祁山。
  晋末,秦州之北拓氏迁徙青泥岭,建垆酿酒,享誉关中、巴蜀。
  隋朝河池郡守萧瑀引进水稻,发展酿酒业。聘请金徽酒传人拓旺酉执掌官坊,使徽酒成为宫廷御酒,为青泥岭成为唐宋时期的中国名酒之乡打下了基础。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陇右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占据陇西郡自称秦帝,派其子薛仁越领兵攻河池。河池郡守萧瑀领兵据险而守,击退薛仁越。同年十二月,萧瑀献河池归唐,被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唐朝在青泥岭设青泥驿,虞关设虞关驿。从唐代起,青泥岭军事重镇的地位日渐形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由陈仓道入川,驻跸青泥岭。唐玄宗在青泥岭察官坊,题御酒坊,为拓氏赐李姓,钦笔“黄龙”酒名,留下了许多故事和美丽的传说。随唐玄宗躲避战乱的宫廷酿酒工匠,奉旨留在青泥岭御酒坊,他们为青泥岭酿酒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后,围绕入川与守川的战争在青泥岭连绵不断。在宋代,青泥岭的军事设施及邮兵驿站更为完备,邮兵驿马156人骑,有执事役夫30多人。青泥岭酿酒业拉动了商贸、餐饮、旅店等行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宋代的中国名镇,中国酿酒史上的丰碑。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金兀术率兵经两当入仙人关。三月,吴玠率军在仙人关激战七天,金兵惨败。
  南宋以后,随着青泥路的衰落,入川与守川的战争硝烟才逐渐散去。由此可见,青泥古道在春秋战国之前是一条民族迁徙的通道,之后成为一条征讨、贸易、文化交流的官道。
  第二节 仙人关遗址
  仙人关遗址在徽县城南35公里的虞关乡。仙人关即中唐所置之鱼关,因其地形奇诡,亦称虞关。虞关在今虞关乡东北不到1公里的老虞关城。嘉陵江在此峡谷狭窄处,江水湍急,悬崖壁立,锁控入蜀古道,襟扼青泥栈道,古人称蜀门。
  清顺治七年(1650年),徽州知州杨三辰的《江河纪略》中说:“仙人关峡,宋将吴玠、吴璘破敌之处也,东岩石壁高阔,排仙人三面,非塑非凿,眉目须髯,疏秀可数,有自然飘动之致。”《略阳县志》记载:“古有何尚翁在此修真,道成飞升,故名仙人岩。”此处山重水复,地势险要,奇诡莫测,易守难攻,为古代关中入蜀之著名雄关。南宋名将吴玠曾率军驻守于此。宋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金兀术率十多万铁骑,攻破大散关,沿陈仓古道南下,破凤州、故道县,然后分兵两路:一路由金兀术亲自率领破河池,南下青泥岭,直逼仙人关;一路由伪齐刘夔、韩常率领,沿嘉陵江南下会兵仙人关。当时吴玠利用仙人关的有利地形,激战数日,金兵败退。仙人关之战被列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吴玠以军功升任川陕宣抚副使,领二镇(奉宁、保静)节度使,成为宋王朝武将授节第一人。
  仙人关成就了吴玠,仙人关也因吴玠大败金兵名扬天下。仙人关古战场已不复存在,但残碑及摩崖石刻仍依稀可辨,向人们诉说着战争的惨烈。
  第三节 吴王城
  吴王城位于虞关乡西3公里处的穆家坪,前临嘉陵江,背依半环形绝崖。崖高60余丈,绝崖临江处,南北各有石门一座,面积约10000平方米,曾是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安置军队将校家属之地,也称吴王城。
  吴王城垣在修建宝成铁路时大部分被破坏,现在江边残存一段长6米、高2米左右的城垒墙体与《安公祠记》断碑,在城后的悬崖上有古代石雕神像一尊和未完工的摩崖石龛(俗称藏经洞)一处。在沟坎路边有许多墙基砖石、陶片和残破的陶石生活用具。绍兴十一年(1141年),当地百姓追思吴玠、吴璘弟兄保国安邦的功绩,在此修建了一座吴公祠。河池民众在县城吴山东麓亦修有忠烈祠,祭祀吴玠,并由川陕宣抚使、宝文阁学士胡士将题写了《宋忠烈吴公祠记》碑。
  吴王城已找不到当年的原貌,但它和吴玠抗金的故事却一直在民间流传。明兵部侍郎李昆《登吴开府(玠)故城》诗云:“平础烟苍苍,清溪山宛宛。飞蓬隐断碑,斜阳照苍畹。故垒犹可依,遗勋复谁挽?感此重踌躇,邈矣空垦悯。
  第四节 吴玠墓
  吴玠墓位于徽县城北隅钟楼山上,翠柏挺拔,肃穆宁静。
  钟楼山是徽县县城中的一座山。因吴玠墓、碑在此,又称吴山。现在人们习惯称吴山,几乎无人再叫钟楼山了。吴玠墓前方的石碑正面镌刻着“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十个大字。碑文经风雨侵蚀,有残缺,但依稀可辨。墓碑高2.96米,宽1.53米,厚0.31米,坐东朝西。南宋初年,金兵大举南下。吴玠屯兵河池,镇守川、陕、甘一路,防止金人夺路入川,袭击南宋朝廷的大后方。吴玠在仙人关凭险阻击,以三万之众打败了金兀术率领的十多万铁骑,屡建奇功。宋高宗封他为“进开府仪同三司”,升迁为四川宣抚使。后吴玠在仙人关军营中病故,终年47岁。宋孝宗追封他为涪王。
  吴玠在河池镇守期间,创办官坊,拜敬酒神,使当地酿酒业出现繁荣景象。吴玠还发行了“河池银会子”。
  宋绍兴九年(1139年),吴玠逝于军中,当时甘肃庄浪为金兵占领,无法回乡安葬,徽县因此有了吴王祠和吴王墓、吴山。吴玠碑原弃之城外,明时拓筑入城,清仁宗嘉靖十三年(1808年)秋,知县张伯魁因修县志,访考遗迹,得此碑于钟楼山。当时,碑已临崖将坠,遂令石工前移四十步,筑起了围墙,修了墓门。张伯魁题诗二首,刻于碑阴:“独立高原上,岿然见一碑。阴风号鬼卒,暮雨隐神旗。迟我西来日,怜公北伐时。历朝颁爵赏,枉自数功奇。”“六百年前墓,艰难百战身。兄弟溥旧泽,南北倚孤臣。哀角秋声乱,奇兵地势屯。宣扬渐德薄,五字欲通神。”此后,吴玠墓一直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墓区建筑全部毁坏,仅有土冢和墓碑尚存。
  1963年2月11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将吴玠墓、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徽县文物管理部门将墓碑扶正,并新建四角碑亭一座。1978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整个吴山墓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墓碑正东有吴玠封土墓一座,高1.4米,底径9.3米,呈圆锥状,底部高0.4米,用石块砌筑。
  1990—1991年,县文化部门对碑亭再次整修。1992年3月,从虞关乡穆坪村石马坪移宋代石马两匹、石人两尊于碑前方左右两侧。
  第五节 北禅寺
  北禅寺,又名永昌寺、北禅院。北禅寺位于伏家镇,背依紫荆山,足履天河,左携云烟峡,右扶海龙山。山上古柏蔽日,曲径通幽,登寺远眺,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尽收眼底。在古代是天下名刹。元明时期香火盛极一时。
  紫荆山占地5.2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以苍松古柏、千年紫荆、万年红豆杉和北禅古刹著称。据史载,西魏时前山生紫荆,繁而古老,遍山古柏幽林,古刹隐匿绿波。杂花奇树,相映成趣。山路崎岖,曲径通幽。登山怀古而思幽,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据《徽县志》载:“寺院建于西魏大统年间(535—551年),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重修,至元时香火鼎盛。最盛时有寺僧300人,大小庙宇200余间,僧田80余亩。全寺佛殿三进三出,气势宏大,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满墙彩绘佛像壁画,皆出自佛经故事。大殿顶上有身负宝瓶的大象与各种兽吻。正殿门窗上雕刻花草、人物,风格迥异,栩栩如生。院内石碑林立,书文奇绝,形成一个古朴典雅、雄浑壮观的佛教建筑群落。
  明宪宗成化年间,陕西永寿县云齐寺王禅师云游至北禅寺,于徽州全境募化生铁,又专程请来陕西泾阳县铸钟师傅陈辉,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十一月铸造出大铁钟一口,挂于寺内柏树林中。大铁钟高1.48米,口径1.37米,厚0.12米,重约2000千克。钟顶置双龙钮,二龙背向昂首,龙嘴及爪紧贴钟顶而卧,身躯隆起作为穿孔。钟肩有圆孔4个,直径8.5厘米,饰莲瓣图案。钟腹分上下两层,各布8等分方格,每相邻两方格间饰隆起三棱形隔梁,上层方格上部环布一周“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16个篆书大字。下接楷书铭文,自右而左,分格竖写铸钟纪年、工匠及捐资人姓名,满布16方格。再下饰一绳纽弦纹,足部有钟耳8朵,耳上浮铸缠枝牡丹花纹,耳面无纹饰。钟系一次性浇铸而成,造型硕大、匀称、俊美、古朴,文字工整、清晰,钟声浑厚、响亮,余音十里,是研究明代冶铁铸造技术的实物资料。
  北禅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一度为禅宗圣地。元文宗图铁睦尔封北禅寺主持高僧惠印法师为国师,执掌国师印于此。《秦州新志》曰:“惠印姓张,徽州人。幼出家,通经律,元文宗召至京师授荣禄大夫、司徒、银印,赐号真慧国师,北禅寺有碑记其事。”惠印是栗亭川(今伏家镇)人,他被封为国师一事,《徽县志》如是记载:“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永昌寺(今伏家镇北禅寺)和尚张惠印(徽州人)因精通经律,被崇尚佛教的文宗召至京城,授光禄大夫、司徒,并赐银印,赠号‘真慧国师’。文宗封惠印为国师,掌管天下僧籍,并大修永昌寺。永昌寺盛极一时。”也有其他史料是这样记载的,在天历二年(1329年)九月,元文宗为了确立国教,诏修《经世大典》。全国学识渊博、道行高深的佛道两教名流都被召入大都展开辩论,惠印法师在此辩论中成为佼佼者而被敕封,赐银印并掌管“天下僧人僧籍”,随之永昌寺名扬天下。
  据《徽县志》载:“元代,天下僧籍贮藏于此,至明清时期仍然保存完好。”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碑文载:“徽县佛教属禅宗派,清末佛教衰落。”由此看来,天下僧籍可能在民国初年才散失。
  “真慧国师”晚年回乡主持北禅寺佛事,四方来北禅寺入籍的僧人很多,北禅寺声名鹊起,影响越来越大。明初,天下各寺院僧籍俱贮藏于该寺,往来僧人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当时,北禅寺的规模非常宏大,寺院周围挺拔葱茏的古柏有数万株之多,远远望去,郁郁葱葱。寺内殿堂禅房三百余间,错落有致,殿内佛像庄严矗立,宏伟壮观。后其影响虽衰,但规模依旧。
  如今的北禅寺虽无当年胜景,但仍有珍贵的历史遗存。在北禅寺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红豆杉,东边一株高12.5米,西边一株高11.6米,直径都在半米以上,枝叶似垂柳,树龄约千年。一株千年紫荆俗称“痒痒树”,也在晨钟暮鼓中安享岁月,印证着北禅寺当年的辉煌,在志书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金徽酒文史资料第四集的情况。其中包括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管理、科技、上市与法务工作、基本建设、企业文化、酒乡名胜古迹名人名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