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 企业文化补录部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431
颗粒名称: 第十九篇 企业文化补录部分
分类号: F272-05
页数: 79
页码: 211-2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徽酒企业文化补录部分的情况。其中包括企业文化手册、名人书法专家题词、文化宣传、景区建设等。
关键词: 金徽酒 企业文化

内容

第一章 企业文化手册
  第四节 金徽酒董事长、总经理周志刚经营理念
  二、《卓越》发刊词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克服了5.12特大地震灾害造成的种种困难后,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健康有序的运行,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仍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们在取得生产经营成果的同时,也在收获着企业文化的成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卓越》杂志第一期出刊了,我谨代表公司对杂志的出刊表示热烈的祝贺!
  秋天也是播种的季节。经营产品就是经营人心,产品的百分之九十九是人品,品牌的百分之九十九是文化,金徽酒业要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金徽有着悠久的历史,她的文化底蕴是什么?我们要传承些什么?金徽的魂魄又是什么?一期期《卓越》就是一粒粒种子,必将在弘扬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精神、构建学习型组织、联系广大消费者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开出灿烂的文化之花,结出丰硕的文化之果。
  秋天是多姿多彩的季节。我们企业的价值观是“追求卓越、回报社会”,卓越的企业要有卓越的员工,卓越的员工要有卓越的文化,《卓越》杂志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要办成精品,要办出特色,就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员工,成为员工学习的园地、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外界了解徽县和金徽的窗口。秋天是多姿多彩的,希望《卓越》杂志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办成格调高雅、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杂志,为金徽酒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衷心祝愿《卓越》杂志越办越好!
  在《卓越》杂志创刊过程中,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徽县文化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注:周志刚董事长经营理念以此顺延)
  第四章 名人书法专家题词
  第一节 名人题词
  第二节 名人书法(补录以下内容)
  2018年2月24日,一代宗师任法融在陕西楼观台为金徽酒题写了“金徽养酒馆”、“金徽酒文化展览馆”、“金徽文史馆”、“金徽酒书画馆”的馆名;题写了“海眼神泉”、“酒乡福地”、“谦德载华夏酒魂匠心祈九州福祉”、“一海藏天下,千年酿金徽”、“兑山厚土润百年老窖,虞渊圣水泽千年金徽”的匾额和对联;同年6月在《金徽酒文史资料选编》出版之际,任道长又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并为金徽酒创始人李旺酉题写了“名酒之祖”和对联:“一坛御酒两朝皇封,半部酒经几代神工”。
  2018年5月2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原《解放军报》副总编王文杰为金徽酒文化展览馆题写“一坛御液两朝皇封,半部酒经几代神工”;同年6月21日他又为金徽养酒馆录写了宋代《新修白水路记》的碑文。
  第五章 景区建设
  第三节 队伍建设(补录三)
  三、景区内部管理表态发言选登
  各位同仁: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对酒文化展览馆来说,的确是这样。王书记、张副书记在百忙中参加了我们的会议,这是对展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酒文化展览馆从2012年建成布馆后,已历时4年。我们感谢公司给了我们这个平台,现在金徽酒文化展览馆已成为酒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览馆,酒海库更是闻名中外。几十具珍贵文物沉淀着金徽酒的内涵和份量。在这里我也代表酒文化展览馆的老员工欢迎7位新员工的加盟。你们选择了金徽,金徽需要你们,若干年后,你们会庆幸今天这一正确的选择,时间会证明一切!
  作为酒文化展览馆的员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还是王书记早就给我们明确提出工作要求的几个字:学习、传播、保管、挖掘、卫生、安全。
  一、学习。王书记一直讲:酒文化展览馆要成为学习的殿堂、知识的殿堂。要达到这个工作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读书,读好书。要读经典,敬畏经典。不要光耍手机,光玩电脑。人的一辈子没有捷径。大量的时间不要花在微信上,在酒展馆这个团队要养成读书的风气。王书记一直用一幅古联勉励我们,这就是“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也许大家不以为然,我们都是本科,还要读书啊?其实,读书和书法家临帖一样,是终生的事。通过学习,我们要提高自身修为,增强个人涵养。学会吃亏,学会受气。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要战胜自己的惰性。
  二、传播。导游导游,要导要游。导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这个传播的过程,要雅俗共赏,还不能产生歧义。比如,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经讲,酒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细菌,让听众就很不舒服,所以导游词就是范本,文展馆发出的声音应该是统一的,前后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用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导游工作中,不管人多人少,不管天冷天热,不管领导在与不在,不降低我们的导游质量,不降低我们的服务水平。
  三、保管。酒文化展览馆成立四年以来,我们接待了来自省内外的各级领导、专家教授、文化学者,仅2015年我们一次就装裱了名人书画187幅,收到并入库未装裱的字画100幅,我们展架上展出陈放的酒,好多是孤品,仓库存放的酒,有些已成了绝版,保存这些展品,就是保存着金徽的历史,展陈存续这些展品,就是存续着金徽的历史。
  四、挖掘。企业文化就是讲企业自己的故事。自古名山出名泉,自古名泉酿好酒。金徽酒源于西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围绕着虞渊、兑山、海眼、神泉,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夸父追赶太阳为什么要向虞渊追赶?宋代白塔为何建于栗川?北禅寺为什么是元代的名刹?明代为什么在这里存放全国和尚的僧籍?青泥岭为什么是中国名镇?(唐宋时期的快活林?)为什么蜀道自昔以青泥岭称首?这些都是我们反复挖掘、经久不衰的课题。
  五、卫生。酒文化展览馆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展陈面积6000平方米,卫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原来人少时,安保部时常帮助我们打扫,现在我们人员增加了,要把卫生清扫工作做好,我们的卫生分为好几块,展馆的卫生,酒海库的卫生,观光车的卫生,这些,下来要排出值班表,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我们也看到了,金徽酒养酒馆正在建设中,以后我们工作的区域越来越大,现在就要有卫生责任意识。卫生反映着一个单位的整体素质。原省政协副主席李永军曾说过:“我到一个部门,看两个地方,一是卫生怎么样?这反映着企业的管理水平;二是有没有塔吊?有塔吊就有开工的项目,说明企业有发展后劲”。所以,对卫生不能小视。
  六、安全。酒文化展览馆成立以来,安全一直是各级领导关注的话题。四年来,展馆(天花板)的绿可木经历过5次脱落。为了彻底消除这一隐患,在公司主管领导的安排下,工程部和施工方联系,施工装修单位用了5天时间,对展馆内所有装饰有绿可木的地方进行了整体加固,消除了安全隐患。但是,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酒文化展览馆来说,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导游途中的安全和出现的倾向:小孩在奔跑中容易跌入水中,大人照像往往不顾来往车辆。同时要注意消防安全,大家来文展馆注意到,我们展馆灯具多,线路多,装修使用的板材多,这些都是安全隐患,要严格检查制度,检查以后,要安排复检。
  我要讲就讲这些,实际上就是代表展馆向公司领导的表态发言。总之,展馆好的做法要坚持,比如,晨会制度,必须坚持下去,对第一天的工作进行小结,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安排,要抓好制度、流程、标准、考核工作,让周董事长放心,让王书记、张副书记放心,让公司和游客满意。
  (摘自2016年8月酒展馆会议发言稿)
  第五节 景区新版本导游词选登
  一、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导游词
  各位领导、各位贵宾:
  真诚地欢迎大家来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
  金徽酒地处秦岭南麓、嘉陵上游。据志书、官方档案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金徽酒源于西汉,繁荣于唐宋,规模化发展于明代,清代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名酒之乡”。
  金徽酒1951年建厂,是中华老字号企业。金徽酒是中国建厂最早的白酒企业之一,金徽酒是最古老的白酒品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金徽酒荣获国家纯粮固态发酵、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产品认证,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老厂区(二区)
  1、虞泉湖
  小桥流水,幽竹曲径,虞泉之亭,傍泉而立。虞泉亦称“虞渊”。《淮南子·天文》“日出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唐柳宗元之《杂曲歌辞》之一:“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郭沫若《赠日本友人》诗“纵有乌云遮皓月,终教红日出虞渊”。“虞渊”又称隅谷,太阳落下的地方。相传在上古时期,在这里有三十六眼神泉,这些神泉一清、二甘、三净、四柔。
  1989年,海眼神泉、虞泉湖所取水样在全省水质化验培训班化验为全省最佳。2000年8月,中国地质矿业部甘肃省中心实验室对金徽酒这片区域水质进行检测,稀有元素锶为0.312mg/L、硒为0.06mg/L,均高于国家矿泉水标准。“海眼亘古惠泽栗亭桑梓,神泉千秋滋润天下佳酿”,“虞泉圣水泽千年金徽,兑山厚土润百代老窖”,这两副楹联赞扬海眼神泉和虞泉,正是这些神泉润泽了这块古老的土地,滋润了鱼米之乡,滋养了金徽酒。
  2、金徽酒文化壁
  现在大家看到是金徽酒文化壁,整个壁面为紫铜浮雕。左边的图案,反映的是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流程。右面的浮雕,讲述了金徽酒得名的由来。
  公元1134年,金兀术率十多万金兵,进犯巴蜀,吴玠在仙人关据险而守。史书记载曾以酒坛退敌。吴玠终以三万之众,大败十多万金兵,大获全胜。仙人关大捷后,民众挑着酒笼,抬着酒坛,犒劳吴家军。饮酒器皿不够,众将士以头盔为盏,痛饮徽酒,有军士呐喊“金盔酒”。吴玠曰:“名虽响却欠雅,何不称之金徽酒,徽者,美也”。自此徽酒以金徽酒冠名与仙人关大捷一起蜚声中外。
  3、技术检测中心
  金徽酒技术检测中心在全国白酒行业名列前茅的,拥有一流的专业检测人员,拥有一流的设备,检测项目的内容之多,也是一般检测中心不具备的。它是江南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学院教学研基地。检测内容涉及原辅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成品出厂的全过程。
  这里是金徽酒质量管控的核心部位。我们开放企业质量管控的核心部位,是我们对金徽酒的品质的自信,也是让大家亲闻目睹,从而真正认识金徽酒是放心的酒、安全的酒。
  气相色谱仪及分光光度计室,主要检测酒中的微量香味成分,如: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担负着醇类、脂类等物质的检测鉴定、纯度检查以及化学试剂的称量和检测样品的重量分析,负责着公司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锅炉软化水的检测。
  元素分析室即同位素室,同位素质谱仪主要用途是根据各种酒品内的C12元素不同来区分金徽酒,同时也完善了市场反馈的追溯系统。
  原子吸收光谱仪实验室,主要是对原粮中的农药残留和铅、锰等重金属进行检测,对包装材料(瓶子、盖子、箱子、盒子)、生产用水以及生活用水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
  酿酒微生物实验室,通过对窖泥和大曲中的酿酒微生物进行分析检测,培养、筛选、分离和优化,选育出最适宜于酿酒的微生物菌种。
  白酒常规指标检测实验室,主要是对半成品酒、成品酒中的总酸、总脂、固形物含量等卫生指标进行检测控制,使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白酒生产工序控制实验室,通过获得糟醅水分、酸度、残糖淀粉含量和入窖糟醅发酵条件控制的数据,及时向生产车间进行反馈,以适时调整工艺,确保酒的质量稳定。
  原料分析室,从源头上对生产原材料进行控制。检测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中的水分、杂质、不完善粒、霉变粒,使原粮的理化指数和感官指标达到公司标准。
  4、陶坛库
  陶坛库也是老酒库。老酒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产品质量的保证。现在我们有数幢老酒库,专门储存老酒和高端酒原酒。陶坛是中国白酒传统的储存器具。白酒企业都应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要利于酿,而且要利于储存。好酒产自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其储存也必须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刚生产出来的都要在这里储存老熟,而高端白酒则一直在陶坛内储存。陶坛内部呈蜂窝状结构,透气不透水,无邪杂味,对酒质无不好的影响。陶坛的这种特殊机构,在坛中酒与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中,起到了传导作用。通过陈放、储存,也就是滋养,酒中有益成分越来越多,酒越来越醇厚,越来越绵甜。储存的过程就是对酒的滋养过程。酒不仅在于用心酿,也要用心养。
  5、白酒酿造车间
  白酒车间是企业生产白酒的主要场所。在白酒企业有两样反映着企业的实力与产品质量,那就是白酒酿造规模与老酒储量,而白酒的品质窖池则是最为关键的。常言道“千年老窖万年糟”,这就是酿造环境、老窖、糟醅三者相互作用。酿造环境好,适应于微生物种群的繁衍、富集,进而使酒生香物质丰富。糟醅盛于窖,发酵于窖,它又有养窖和为酒生香的功能。金徽酒之所以有独特的风格,关键在于发酵窖的窖龄长,大都在百年以上。我们公司尚存宋明时的老窖池,应该说是与酒海一样,具有国家文物价值。老窖的特点是在建窖时有独特的结构要求,经过长期使用,泥池出现了许多微生菌群,泥性成软体,并产生奇异的香气,此时,发酵醅与酒窖泥接触,蒸馏酒出的酒也就有了浓浓的香气。这样的窖就可以称为老窖了。随着窖龄的增长,酿出的酒其品质也不断提高。百年老窖酿成的酒才被认为是合乎理想中要求的佳品美酒。据县志办、档案局文史资料记载,金徽酒用老窖酿酒宋明时期已成熟,金徽酒的酿酒技术由略阳驻军传至巴蜀。
  酿酒的行家都知道,窖的年代越久远,越是显示出其价值,越能出美酒佳酿,附着老窖壁上微生物群落便是悄然而逝的上百年岁月的神奇变化。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连续酿酒,这些无数次经过酒液浸染、飘浮着浓郁窖香的老窖泥,已成为富含各类有益微生物的庞大体系。窖泥以发酵液(黄水)为物质交换的载体,使养分、微生物在窖泥和糟中相互交换,暗暗生效,默默发酵,从而实现窖泥自身的新陈代谢。这种代谢,上百年来从未间断,使窖泥充盈着生命旺盛的微生物,并形成特殊的生态体系,其生命活力代谢所产生的复含窖香气越浓郁,酿糟发酵产酒,酒质就越好。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开窖—起糟—配料、拌和—润料—蒸糠—加糠拌和—上甑—蒸馏、摘酒—分类、计量、入坛—出甑——打量水—堆闷、摊晾、拌曲—收堆、入窖、踩窖—封窖—窖池管理。
  在每一个窖池上,都有一个探测仪,这是公司和江南大学共同研制的物联网温控检测系统,获得了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两项国家专利(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司利用物联网无线温测技术对生产区域全部窖池内糟醅发酵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同步绘制每口窖池内糟醅发酵温度曲线图,对每个窖的发酵情况做到了适时、动态监控。为公司指导酿酒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有了这套系统后,实现数据共享、所有现场员工可通过LED大屏结合前置生产工艺控制和环境特征推断窖内糟醅的发酵情况。提前做好下一轮入窖发酵工艺调整工作,为逐步稳定提高白酒产量、质量提供一个管理平台。该系统建立后,减少了车间糟醅的化验频率,同时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该系统提高了酒的产量、质量、降低了消耗,为生产出优质稳定的白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甑桶固态蒸馏。固态法大曲白酒生产蒸馏一般采用传统的甑桶作为蒸馏设备。甑桶蒸馏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固态法大曲白酒生产过程的蒸馏工序不仅是对乙醇的浓缩与分离过程,而且也是有效提取发酵成熟酒醅中微量香味物质和重新组合复杂香味物质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提高质量、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6、樱花路
  金徽酒围绕打造生态金徽的目标,着力改善厂区的环境,在绿化、美化上下功夫。厂区有北方的树种、花卉,更有南方的珍稀植物,成为国内闻名的花园式工厂。金徽酒获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我们正在打造全国樱花观赏园,现已初规模,每年4月中下旬,厂区樱花盛开,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每日游客近3-5万人。樱花路是观赏樱花的主景区。这里有罕见的绿色樱花。我们漫步在樱花路上,感觉置身于花的海洋,令人心旷神怡。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要让金徽酒的原产地更加符合生态工程要求,利于酿造过程和储存过程中酒质的提高,更是对消费者的负责,在绿色的环境中,生产绿色食品。
  7、包装中心
  包装中心东区有六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集洗瓶、液体定量、自动灌装、封口压盖、输送操作配套、编组入库于一体,确保从刷瓶、冲洗、灌装、输送、封盖、烘干到精确定量和入库等各道工序的质量,提高了装量的精准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企业产品质量防伪溯源系统,实现了生产线数据自动采集,为每一瓶金徽酒建立了“身份证”。可以通过物流信息追溯,查明产品流通渠道,追踪到产品相关联的生产时间、班组、人员等信息,提升产品辨识度。这些都是金徽酒在最后的生产工序,对产品质量再把关,再验证,保证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瓶酒都是放心产品。
  8、古井广场
  公元746年前后,李白在青泥岭徽酒坊,与庞道、金徽酒传人拓昌智饮陈年老酒,写出了闻名天下、震撼人心的名篇《蜀道难》,书完倚石而眠。这个雕塑就反映了这个故事。
  这口辘轳古井,曾是明代金徽酒传人所办酒作坊“万盛魁”的水井。据专业技术部门两次抽样检测,这里水质清澈微甜,对糖化和发酵十分有利,富含人体内无法合成,且对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的硒元素和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锶元素,其含量高于矿泉水,属于优质的酿酒用水。这里的水温常年恒定在14.5度,适宜于金徽酒低温发酵的酿造要求。这口辘轳古井又名八卦井,相传和伏羲演绎“八卦”有关。井圈上的八幅浮雕有不同寓意:这副图刻有鲢鱼和鲶鱼,喻意连年有余,似乎又像一只猴子骑在马上,有“马上封侯”之意;刻有蝙蝠祥云,寓意天官赐福;刻有梅花鹿扬脖鸣叫,使人联想到《诗经》:“呦呦鹿鸣”,鹿者禄也;还有寿星捧寿桃,祝寿的意思直截了当;还有一副图刻有两个人面带笑容,双手上举,仰望蓝天,谓之喜从天降;刻有大象寓意吉祥如意;刻有道长抱着孩子,旁边有麒麟的为“麒麟送子”;刻有一个人抱着瓶子,瓶子里插着竹子的,为“竹报平安”。体现了金徽酒传人对文化的崇尚,对水源的重视。
  古石碾:这个古石碾便是清朝初期金徽酒老作坊所用过的。是一整块完整的沙砾岩。它的形成要上亿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易雕琢、易成形,它是先民智慧的结晶,用来对酒原料进行粉碎,粉碎成颗粒状更易于糖化发酵。这个石碾可以说是如今粉碎制曲车间的锥形。
  9、飞天广场的反弹琵琶
  现在我们仰望的这尊雕塑出自于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飞天,飞天是佛教中天歌神和天乐神的化身。反弹琵琶寓意逆向思维、开拓创新。是指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从人们忽视的角度切入或从反面入手,从而取得出人意料的成果。飞天图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展现,它反映了古代先民渴望自由,梦想征服自然界的豪情和理想。反弹琵琶雕塑矗立在酿酒工业园区内,她体现了金徽人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
  10、南大门
  金徽酒的南大门,设计粗狂古朴、厚重坚实。门厅上边的井字形状寓意着上应井星,井星是天官水府,是酿酒的神,金徽酒有着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为酿造高品质的白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天河
  伏家镇是县境内最大的平川,徽县的天心地胆,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天河就流淌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先民把这块土地认为是上天的恩赐,因此,也把流经这里最大的河流称为天河,也正是天河滋润着这块古老的土地,使伏家镇成为徽县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隋朝萧瑀就是在这里先发展水稻。
  12、金徽酒文化广场
  金徽酒文化广场是金徽酒标志性建筑之一。金徽酒文化广场是“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理念的体现。广场占地200多亩,是一个开放式的广场,它既是一处人文景观,金徽形象的展示;也为城乡居民及游客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场地。
  金徽酒文化广场的设计突出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广场主要以树、绿地和水景组成,和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置身其间,环顾青山绿水,会觉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金徽酒诚信鼎
  金徽酒文化广场由四处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一是诚信鼎;二是金徽酒盛世坛;三是金徽人形象雕塑群;四是酒文化墙。
  有金徽标志的诚信鼎非常醒目耸立在广场的进口。鼎在中国历史上是重要的礼器,有特殊的象征的意义,也被赋予“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鼎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成为诚信的象征。金徽酒铸诚信鼎于此,就是向社会承诺金徽酒始终坚持“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理念,产业报国,造福桑梓,扶危济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倾心社会公益事业,彰显“金徽酒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金徽酒始终坚持“消费者第一,质量第一”,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建设诚信金徽。让诚信的理念根植在金徽人的心中,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金徽酒盛世坛
  金徽酒的历史是陇酒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白酒发展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徽酒在晋隋唐宋时期,曾在中国白酒酿造中发挥过引领作用。青泥岭是中国名酒之源,金徽酒的创始人是名酒之祖,伏家镇是中国名酒之乡,金徽酒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从晋末秦州之北拓氏在青泥岭创办的徽酒坊,到隋朝萧瑀聘请金徽酒创始人拓旺酉创办官坊;从唐玄宗青泥岭题御酒坊,钦命黄龙,到宋吴玠为金徽酒创始人李旺酉建酒神庙,拜敬酒神;从金徽酒传人宋代创办万盛魁,试制酒海,到清康熙访徽州,盛赞伏家镇和金徽酒为“名酒之乡,天下佳酿”,钦点宫廷御酒⋯⋯是一幅幅金徽酒发展的历史画卷,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金徽酒上千年来一直源源不断,被这块古老的土地眷恋着,也为这块古老的土地贡献着,诞生了一座座古老的作坊。金徽酒盛世坛告诉人们金徽酒的悠久。
  金徽酒文化墙
  金徽酒文化墙的设计,是一只腾飞的雄鹰,寓意着金徽酒“雄鹰展翅”,像雄鹰一样翱翔。雄鹰敢于否定自我,在痛苦中抉择,在痛苦中蜕变,在蜕变中获得新生,在新生中朝着新的目标飞翔,不怕风雨,不怕险阻,勇往直前。这也寓意了金徽酒在发展中不断地砺炼,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跨越,走的更稳健,走的更远。
  文化墙分为三个部分:金徽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三个部分由好多金徽故事、金徽元素组成,是金徽酒历史的浓缩,是金徽酒发展的展示,是金徽酒愿景的展望。金徽酒文化墙镂空的设计,增强了透视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从不同的角度观看,都会有不同的视觉冲击力,一幅幅不同的图画会映入眼帘。建筑的阳刚,青山绿树的柔美,达到完美的结合,站在这里极目远眺,春夏秋冬景色不同,使人不住地感叹,这里真是一块风水宝地,远山如龙盘,如虎跃,如凤舞,风水齐聚天河和海眼神泉,使中国名酒之乡,不断焕发生机。金徽酒从2007年以来,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使这个上千年的品牌冉冉生辉。2008年,金徽酒投入巨资,对厂区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着力改善生产条件,维护保养宋明时期老窖池;着力改善员工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为生产名优酒奠定了基础。
  金徽酒西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金徽酒再投2.39亿元,使金徽酒的规模扩大,整体提升了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检测设施实现质的变化,金徽酒文化的研究及基础设施也处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2012年,金徽酒举行金徽优质酒技改项目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投资10亿多,占地2000多亩。为实现金徽酒建设“中国最大的白酒酿造基地之一,打造中国知名品牌,跻身中国白酒十强”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金徽酒优质酒技改项目竣工。建成了西北最大的白酒酿造车间和生产配套设施,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养酒馆和生态环保的酒文化广场,建成了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樱花观光园,为4A级旅游景区再添光彩。沧海奔流,雄鹰翱翔,金徽人行走在二次创业的路上。
  物流配送中心
  在我们右侧的是物流配送中心,金徽酒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金徽酒建成了拥有自动化设备的成品库,形成一套自动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形成了一条信息收集、反馈迅速,准确的物流配送系统。
  动力中心
  位于大家右侧的是金徽酒能源动力中心,配置了新型的节能环保锅炉。继续前行,右侧看到的是水处理站,公司所有景观及卫生保洁、绿化用水,均为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中水。金徽酒不断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进行科学管理,全面启动清洁生产,公开披露环境信息,并在节约能源上采取科学、先进的措施,全面提升了环保管理水平。从2013年开始,两次荣获“甘肃省工业企业环境标准化A级企业”。
  海眼神泉
  这里是历史上金徽酒的水源。在西汉时期,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就用海眼神泉之水作为生活和酿酒用水。隋萧瑀曾在这里(古栗亭)举行敬河神的官祭,青泥岭改道后,酿造业在县境内由南向北转移,海眼神泉形成了白酒酿造的聚集区。南宋,金徽酒传人李尚仁就是在这里建成“万盛魁”,研制成酒海。吴玠大将军在这里建官坊,聘请李尚仁执掌官坊,在海眼神泉之北为金徽酒创始人拓旺酉建庙,拜敬为酒神。元代武思信在这里(古栗亭)举行过声势浩大的河神祭祀活动。康熙访徽州,饮李氏酒坊用海眼神泉之水酿造的金徽酒,盛赞“名酒之乡,天下佳酿”。从徽县档案馆馆藏明代万历八年档案可以看出,历史上栗亭地区的酿酒都是以这里为中心,而这里酿出的酒品质最佳。“海眼亘古惠泽栗亭桑梓,神泉千秋滋润天下佳酿”,这副对联告诉我们海眼神泉成就了中国名酒之乡,使金徽酒得以延续、广大。金徽酒的海眼神泉、宋明时的古窖、酒海构成了金徽酒厚重的历史、独特的酿造环境、名酒的生产基础、名酒的储存方式,而且是全国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美酒,在海眼神泉唯有金徽酒;金徽酒只能产在海眼神泉。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土一窖都与金徽酒接下了不解的情缘。
  金徽生态粮仓
  在一个白酒企业,必须看的三个地方:一是窖池;二是原酒库,特别是老酒库;三是看粮库。窖池多,说明是真正的纯粮固态发酵;原酒多,特别是老酒多,才能产出真正的好酒;粮库容积大,说明企业有足够的酿酒原粮,是纯粮酿造的基础。这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粮仓,原粮储存能力达2万吨,每个罐2千吨。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粮仓内的温度、湿度及原粮配比全部采用电脑自动化控制。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好,不如真的好。金徽酒一个个白酒酿酒车间,一座座原酒库、老酒库,一个个储粮罐都在向消费者展示:金徽酒真正的纯粮酒,上千年来喝出的名酒。
  酿酒三车间
  请各位领导来宾到现场参观。(应连续讲白酒酿造工艺)
  酿酒四车间
  各位领导来宾,我们来到金徽酒酿酒四车间,该车间是西北最大的白酒酿造车间,其规模在全国也排前列。神泉之畔,天河之滨,从西汉至今一直是白酒生产的“福地酒乡”,沧海桑田,尽管在发展历程中有许多起伏或规模上的变化,但其延续性一直没有中断,使这里的土壤中有着上千年的酿酒生物基因。
  酿酒是一项神奇的生物工程,微生物发酵是其中重要过程。金徽酒的生产需要空气和土壤中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在酿酒的过程中,多种微生物作为中间载体,把粮食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成功地转化到酒中。而这些成分与酿酒的微生物只有在金徽酒独特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
  金徽酒拥有独特的酿酒生态园。白酒酿造车间众多的窖池有利于微生物的传播、互催、栖息、生长、繁殖和代谢,使其在金徽酒的土壤和空气中形成一个独有的微生物圈。金徽酒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资源和植被等自然条件孕育一条微生物生态链,最终进化为适宜酿好酒的生态环境。金徽酒“生态酿酒,低温甜润”的酿造工艺,正是适合了这种独特的酿造环境。正如一代宗师任法融道长所题词:“天地孕金徽,光芒耀人间”。
  (继续讲白酒酿造工艺)
  陶坛库
  陶坛贮酒容器的特点是透气性好,增加酒体的淳厚、绵柔感。白酒在贮存过程中主要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酒体中的微量成分及乙醇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变化,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变化促进了酒体在贮存过程中的老熟。酒体在贮存过程,除了总酸、总脂、醇类等化学指标的变化外,其实在酒体的物理特征上也有变化,酒体会更加协调、绵柔、浓香型白酒的特征更强、更突出。
  原酒在陶坛内按工艺要求时间存放后,转入不锈钢罐容器内贮存。不锈钢罐有容量大、贮酒干净等特点。这些不锈钢罐群,为提高金徽酒原酒贮存能力奠定了基础。
  酒是陈的香。原酒贮存的过程,也是白酒的老熟过程,贮存老熟是提高白酒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白酒生产工艺中的重要工序。贮酒的过程,也是对酒滋养的过程,好酒是酿出来的,也是养出来的,有的好酒要贮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员工食堂
  金徽酒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早在2007年就提出像军队一样管理企业,像亲人一样关爱员工,像老师一样教育员工。营造家的温暖,体现家的关怀,从衣食住行一件件小事做起,把对员工的关爱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司为员工提供可口营养卫生的免费三餐,公司有4个员工餐厅,其中一个为四川风味餐厅,每天提供30多个品种的菜品和面食,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自由选择餐厅就餐。4个餐厅完全实行市场化管理,根据员工就餐打卡金额核算收入和奖金,形成互相竞争机制,有利于不断提升饭菜品质。
  管理区
  金徽酒管理区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管理中心、培训中心、金徽酒文化展览馆。我们现在行进在休闲广场上,大家看到的喷泉飞瀑、小桥流水、锦鲤嬉戏、绿树成荫,这里也是员工们休闲的好去处。金徽酒生态酿酒园采取管理区和生产区分离的方式,更加符合原生态酿酒的要求。
  金徽酒文化展览馆将独特的酒坛建筑外观、抽象的酒樽和室内仿古装饰相结合,使古色古香的韵味与现代化的气息融为一体,凸显了金徽酒厚重的历史。金徽酒文化展览馆占地面积达2800m2,分为三个篇章:金徽酒渊源历史篇、今日金徽辉煌篇、锦绣前程展望篇。金徽酒文化展览馆气势恢宏、造型别致。馆内有汉绿釉酒具、清代马车、民国时期酒的收条、解放初期的纳税报告、酒神图等珍贵文物及四羊方尊等现代文物;收藏有任法融、翟万益、王文杰、吴三大、吴敬良等著名书画大师的作品。自2012年建成以来,已成为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交流、传播金徽酒文化的重要平台。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已成为全国同行业具有领先和影响力的酒文化展览馆。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酒礼器,祭祀用品。四羊方尊原高58.3公分,重34.5千克。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四羊方尊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
  此方尊高大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在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同时,尊的边角置长扉棱,既用以掩盖合封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此器在器范制做中,并用线刻,浮雕、圆雕技法,将器用与装饰有机结合,铸造工艺精湛,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珍品。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酒礼器中的至尊气像。
  四羊方尊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崇拜,一方面象征了羊善良的习性,象征着吉祥、昌盛。
  金徽酒在大厅中铸四羊方尊,寓意着金徽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佳宾,并祝愿各位来宾康泰吉祥!也寓意着金徽酒在您的关心和呵护下,一定会做的更强、更大、更加辉煌。
  金徽渊源历史篇
  金徽酒历史沿革
  据地方志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徽县酿酒始于西汉,最早可以追随到战国以前。上世纪五十年代,甘肃文物普查队在伏家镇河湾村曾出土西汉年间的瓦、罐、蒸馏器;在泥阳镇曾出土西汉年间的青铜酒壶等。在徽县出土的西汉以前的陶器,大部分为酒器。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还发现了东汉时期的大口缸和锅、灶的青铜器残片,也就是蒸馏器甑箪,证明在东汉时期徽县已经有青铜蒸馏器的酿酒工艺,这些青铜器残片比上海市博物馆珍藏的青铜蒸馏器要早几百年。晋朝,秦州之北拓氏在青泥岭就建酒坊酿酒,而名振关中、巴蜀。
  在隋唐时期,位于徽县境内的青泥古道成为主要的官道,是关中、巴蜀及陇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贸易、技术交流的枢纽。萧瑀引进水稻,并在青泥岭创办了官垆,聘晋末建立“徽垆”的拓氏传人拓旺酉为师,使官垆的酒成为当时的宫廷御酒。唐玄宗安史之乱经青泥岭时,察官坊,品百年老酒,为拓氏赐李姓,题“御酒坊”,钦笔“黄龙”为酒名,并留宫廷工匠协办官坊,有力推动了青泥岭的酿酒业。李白、杜甫等文人、雅士都在青泥岭饮酒作诗,留下千古绝唱,青泥路成为当时的文化长廊,成为“名酒之源”,中国白酒酿造史上的一座丰碑。
  宋代吴玠兴办酒坊,寻访徽酒坊李氏传人,建酒神庙,拜敬酒神,对徽县酿酒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元1057年2月,宋著名书法家雷简夫撰并书《新修白水路记》,在全国金石碑刻中第一次出现酒垆二字,为唐宋时期的金徽酒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明代徽县的酿酒业在生产方式,储存方式、管理方式、科技水平等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酿酒业向规模化发展。位于海眼神泉处金徽酒传人的万盛魁。老作坊拉动了伏家镇及全县的酿酒业。
  清康熙微服私访徽州,看到众多老酒坊,饮李家作坊生产的金徽酒,称赞“名酒之乡,天下佳酿”,钦点为宫廷贡酒,赐李家酒坊为“康庆坊”。这是继唐之后,由李氏传人生产的金徽酒再次成为宫廷御酒,为伏家镇成赢得酒之乡的美誉。
  民国时期,金徽酒由嘉陵江水运、白水路、茶马古道销往四川、云贵、西宁及宁夏、新疆、关中。金徽酒文化展览馆馆藏文物民国初年世袭指挥公署的收条证明,当时金徽酒不仅是私人营销,已有官方参与。
  1936年春,红二方面军贺龙、王震、关向应、肖克、陈伯钧、彭绍辉、贺炳炎、廖汉生在徽县居住。此间,徽县群众用金徽酒犒劳红军。余秋里将军在徽县银杏做截肢手术,用金徽酒消毒。1941年(民国三十年)7月9日,由于重庆和前线汽油严重短缺,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第八战区在徽县兴办酒精厂。民国三十七年酒精厂歇业。在此期间,由于酒精厂的拉动,全县好多酒作坊开始恢复,酿酒业迅猛发展,有规模的酿酒作坊达30多家,产量达45吨。
  1949年12月4日,全县解放,当时县境内有规模的烧酒作坊达33家。1951年众多老作坊公私合营成立地方国营徽县酒厂。
  1960年3月,获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开始使用“金徽酒”商标。1963年7月15日,徽县酒厂60度金徽酒以满分获省人委“甘肃地方名酒”称号,在全国地方名酒中排名第一。金徽酒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
  金徽酒地理
  第一、地理区位。金徽酒地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覆盖率达70.59%,为金徽酒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独特地理环境。第二、水质优良:含有稀有元素锶为0.312mg/L,硒为0.06mg/L,均高于国家矿泉水标准。第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金徽酒原产地伏家镇是一块风水宝地。金徽酒位于海眼神泉,东北有元代名刹北禅寺,南有人文始祖伏羲先天八卦兑卦之兑山,天河从厂区穿过。第四、诗圣杜甫在《发秦州》诗中,描绘了金徽酒原产地独特的气候、独特的物产、丰富的粮食资源、丰富的水资源。
  金徽酒最早的起源
  徽县柳林、甘沟、泥阳遗址都是大地湾遗址的南延部分,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有了酒。在柳林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考古发现大量的文物,如石斧、单耳红陶罐、刮削器等,另外,还有酒器和容器发酵器具,距今4000多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将全国分成36郡,徽县归陇西郡管辖,当时秦人与氐羌等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徽县地区。氐羌人好酒的习俗,使酒成为氐羌族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在战国以前,柳林一带和嘉陵江河谷地带成为金徽酒最早的起源。
  曹操与金徽酒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五月,曹操率大军经陈仓、大散关到河池,征服了建都在宝井堡(今徽县伏家镇)以窦茂为首的氏羌人。战后,曹军在河池休整,宴席上摆满了宰杀的牛羊、徽酒。随军侍中建安七子王粲作诗:“陈赏越山岳,酒肉踰川邸,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生动了描写了当时的情景,反映了古河池物产丰富和盛产美酒。
  杜甫笔下的金徽酒酿造环境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立秋后,居住再秦州(今天水市)的杜甫生活很艰难。为了生活,他决定到栗亭去。栗亭即今天的徽县栗川乡,至今仍有杜公村,也有杜公祠遗址和残碑。在历史上,栗亭泛指伏家镇、栗亭的全部,还有游龙的部分地方,传说古代这里茂密的栗树林中建有亭台故名栗亭。历史上设过栗亭县,县址在伏家镇。杜甫为什么要去栗亭,《发秦州》一诗可以说明,栗亭是当时杜甫解决生计问题的乐土。
  伟大的诗人杜甫绝对没有想到他的《发秦州》为研究金徽酒原产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为我们描绘了金徽酒原产地独特的气候、独特的物产、丰富的粮食资源、丰富的水资源。这里亘古就是一块酿酒的宝地。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栗亭川,是徽县最富庶的地方,素有天心地胆之说。满川沃野,盛产粮食。酿酒第一原料是粮食,丰富的粮食资源有力地支撑了酿酒业。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栗亭不但有丰富的粮食资源,更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中国的白酒经历了由浊到清的改变过程。很早以前主要是自然发酵、以麦类、谷类、果类自然发酵,而以果酒居多,酒体浊而度数低、盛酒器具一般也比较大。栗亭在历史上一直产酒,与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有很大关系。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杜甫笔下的栗亭具有南国气候的特征,而且水资源丰富。
  《发秦州》诗有力地佐证了金徽酒原地产独特的酿造环境,也为伏家镇自古以来就是名酒之乡提供有力的证明。我们今天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我们也深深地敬仰先民在这片热土上的创造,更感慨大自然的赐予。
  李白《蜀道难》
  大约公元746年前后,李白因朝廷某些人不合,而心灰意冷,寄情于山水,历游于名山大川。在山水中寻求依托,在欣赏风光中摆脱抑郁悲愤的心情。他离开长安,一路西行,越过大散关,顺嘉陵而下,走到青泥岭时,被其风光所迷。他在徽酒坊与道士庞士元,金徽酒传人拓昌智开怀畅饮。酒醉的李白在天书石上一挥而就写出了闻名天下,震撼人心的名篇《蜀道难》,书完倚石而眠,“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成为千古绝唱。李白书《蜀道难》的石案,因武则天抄过经书,唐玄宗题《御酒坊》而称为天书石,其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通蜀门》牌匾
  徽县位于甘肃南部,青泥拱翠,嘉陵发源,四界地多插花,广袤不一,东界两当,南达略阳,自古为陇汉通衢,秦蜀要道。在清乾隆年间县城南门有一块牌匾为“通蜀门”,青泥岭立一块碑,为“远通吴楚”,由此可见,徽县处于南北、陇与巴蜀连接的枢纽位置。
  《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
  《新修白水路记》是一个官方文献,记载新修白水路的过程,是由雷简夫撰文并书写的。《新修白水路记》是围绕青泥岭而展开。青泥岭是古蜀道的一个重要关隘、古陈仓道由陕西虢镇西行至陈仓(宝鸡)过大散关抵达凤县,再继续南行,经故道县(两当)至河池县城,翻越青泥岭,顺嘉陵江经略阳去汉中,下广元。另外,当时从陇上入川的祁山道也大都经过青泥岭(故道、嘉陵道)。西周时期已有“周道”循经雍州境内,故道水(今嘉陵江)而南下蜀地沟通陕川与陇蜀。在唐代成为官道,朝廷设立青泥驿。唐宋时期青泥岭显及尤为重要。在唐宋之前,青泥岭是一条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的通道;游牧文化与农垦文化交融的地区;是朝廷讨伐、治理西南、政令传播的要道;是经济、技术、商贸交流的大动脉。同时,也形成了青泥岭酿酒业的独特优势,及时掌握和吸纳全国各地的酿酒信息和技术;招揽优秀的酿酒人才;南北贸易交流拉动了酒的销售;过往官旅甚多,更便于得到官方认可和支持,从而加快了金徽酒的发展。李旺酉、萧瑀、唐玄宗和金徽酒传人使青泥岭的酿酒业在隋唐宋达到盛况空前。青泥岭成为中国名镇和中国名酒之源,李旺酉也成为名酒之祖。从晋到隋唐宋,青泥岭为中国酿酒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李旺酉及李氏传人为白酒的酿制,酒窖的使用,酒海的研制、制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修白水路记》记录了当时中央政府对青泥岭故道、新修白水路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在碑刻中可以看出宋代工程立项、报批、实施、竣工、考核、嘉奖机制已经完善,离任制度已形成。而今天的十天高速陕甘接头处就在《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的对面,我们不由敬仰先民的智慧。碑刻把李白《蜀道难》诗中的青泥岭锁定在徽县,位于徽县境内的青泥岭就是李白笔下的青泥岭。
  碑刻犹如一副《清明上河图》,展现了青泥岭的繁荣,展现了青泥岭的军事地位、经济地位、交通枢纽地位。是研究古代青泥岭这一地区军事、交通、邮传、旅游、博彩、驿站、物流、商业贸易、信息交流的不可多得的物证,但所有产业的支撑是酿酒业。
  碑刻中“且驿废则客邸酒垆为弃物矣,”在全国碑刻中首次出现“酒垆”二字,也是唯一的。在这里可以做两方面的解读,首先,它为金徽酒唐宋时期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撑。另一方面,雷简夫对李氏创立的数百年老酒坊毁于一旦,青泥岭酿酒业遭受重创,产于青泥岭李家老作坊的宫廷御酒从而消失,深感无奈与叹息。他要让人们记住中国名酒与名酒之祖在青泥岭的诞生。
  吴玠大战仙人关
  我们看到的这尊雕像是抗金名将吴玠,吴玠(1092—1139)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县)人。吴玠十六岁开始从军,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更是政治家、银行家。绍兴七年(1137年)吴玠在河池发行使用“河池银会子”,大大方便了陇蜀贸易,克服了铁钱和银锭子的携带不便,解决了军费匾乏的困难。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金兵主帅兀术率大军破大散关直扑河池入蜀要道仙人关,驻守在河池的川陕宣抚使吴玠巧用天险以三万之众大破金兵十万铁骑。仙人关之战,使吴玠名扬天下,也使金徽酒天下皆知。(注:如游客只参观文展馆,可详细讲金徽酒得名由来)
  刘宗仁题酒乡
  这是民国32年时任徽县县令刘中仁先生提笔所写的“酒乡”二字。刘老在徽县任职期间,金徽酒在他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51年金徽酒建厂时,他挥毫写下了“酒乡”二字,印证了徽酒原产地为中国名酒之乡的盛名。
  康熙赞徽酒
  康熙微服私访到徽州,沿途看到众多酒坊,饮李家酒坊生产的金徽酒,盛赞“名酒之乡、天下佳酿”,钦点为宫廷贡酒。李家酒坊被称为“康庆坊”,清乾隆和嘉庆年间,徽县籍翰林张绶多次带金徽酒进贡皇帝,深得赞赏。
  徽酒收据及税票
  清代,徽县与丝绸之路相连的路,无论是水路、陆路都更加通畅,为金徽酒走向关中、巴蜀、云贵、青海、新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西宁世袭指挥公署是清政府对甘、青、藏区的土司赋予的一种管理机制,一直延续至民国。这张“西宁世袭指挥公署”的收条,是金徽酒在清代和民国大量销往宁青新的有力证据。
  老酒坊字号处
  明清时期伏家镇成为中国名酒之乡,金徽酒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酒。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徽县酿酒业蓬勃兴起,徽酒老作坊达28家之多,遍及全县9个乡镇。清末,徽县白酒酿造业达到了鼎盛,全县有大小作坊137家。年产白酒100多吨,产值为50多万元银元。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为将徽州贮存的军粮运往陕西,官府大肆整修漕运,对白水路进行全面整修,拓宽了路面。与丝绸之路相连的茶马古道也日渐繁荣。无论是水路、陆路都更加通畅,为金徽酒走向关中、巴蜀、云贵和青海、新疆等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设道,徽县隶渭川道,区域的变更,使金徽酒向兰州、宁夏、新疆的路径更为顺畅,经常可见马帮驼队载着金徽酒去宁夏、新疆。
  今日金徽A区工艺篇
  1950—1970年发展图:在看了金徽渊源篇后,请各位领导、各位贵宾随我来,让我们一起目睹今日金徽辉煌篇。历史成就了金徽酒的美名,品质成就了金徽酒的辉煌。伴随着新中国一同成长的金徽,在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中,在建设生态金徽、科技金徽、文化金徽的实践中,不断书写着新的辉煌。
  我们从这几幅图中就能看到金徽酒走过的历程和发生的变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作坊到五十年代的四合院,再到七十年代的初具规模,金徽酒一路走来,走向发展。
  长江流域的名酒长廊
  如果把长江流域比做一个酒廊,金徽酒就是长江上游最深处的一杯美酒。可以发现中国的名酒大多都处于同一条经线上,充分体现了地理位置对于酿酒的重要性。
  六大优势
  金徽酒有六大优势,首先是地缘优势,独特的生态环境是生产金徽酒的基础;第二是水源优势,被誉为海眼神泉的深循环山泉水,水温四季恒定,微量元素的稳定性和对人体有益的稀有金属离子的保障性,都是其他水源无法比拟的;第三是原料优势,金徽酒原产地自古就是粮食主产区,数万亩酿酒专用粮基地及其在凉爽气候下生长周期较长的冬小麦、高粱、玉米、小产区大米等,绿色酿酒原料,更适宜酿造优质白酒;第四是窖池优势,金徽生生不息的宋明时期的窖池,使每一滴金徽酒都充满了自然灵气;第五是工艺优势,业内独特的低温发酵工艺,使发酵更彻底,品质更好,口感更加润甜爽净;第六是储藏优势,金徽酒拥有罐、传统陶坛和酒海储存等不锈钢罐群等多种陈酿方式。文物级木制酒海储酒,在全国是唯一的。
  原粮及核心技术人员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金徽酒历年酒标和酿造金徽酒的原粮标本。
  金徽酒把科技作为企业腾飞的引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金徽酒拥有国家同行业一流的技术团队,有国家评酒大师1名,国家级评委5名,省级评委14名。
  金徽酒积极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2010年8月,江南大学与金徽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强强联合。近年来,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大、兰州交大、兰州财经大、兰州理工大、甘肃政法学院知名院校建立科研基地,与金徽酒进行科研合作。
  国家级认证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金徽酒获得的国家级认证。这几年,我们先后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这是金徽酒的骄傲,也是各界人士对我们关心、呵护、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感谢您,也请您更多地关注金徽酒的发展。
  金徽酒还是全国最早到达南极极点、北极极点并经过严酷自然条件检验的白酒。2011年,由金徽酒发起,和全国多所知名高校、企业家,一起去挑战北极点和南极点,对金徽酒独特的低温酿造工艺进行了检验。在极端严寒的恶劣环境中,金徽酒没有出现瓶体炸裂、絮状物等质量问题,深受美国、俄罗斯等国科考人员的喜爱和赞扬,显示了金徽酒可靠的品质。
  销售示意图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徽酒的销售示意图,金徽酒除覆盖全省十四个地州市外,已销往北京、上海、海南等地。金徽酒优良的品质不仅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也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
  今日金徽B区辉煌篇
  员工笑脸墙:现在我们来到了今日金徽的B区,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员工的笑脸墙。金徽酒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获得了社会和员工的一致认同,做一名金徽员工是幸福的,做一名金徽员工是骄傲的。因为在金徽酒员工有了依附感和归属感,他们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劳动者,他们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
  历年指标对比图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0年至2018年上半年金徽酒销售收入、上缴税费情况、员工收入的重要指标示意图,从这几张图表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企业走过的历程。
  星移斗转,几度沧桑,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十几年来,金徽酒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多年来在全省非公经济纳税位于榜首,成为企业规模最大、销售增长最快、品牌影响力最大、给国家贡献最大、员工收入增长最快的白酒企业。
  企校合作
  公司先后与上海交大联办EMBA,开办金徽商学院,与江南大学强强联合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历年产品展示柜
  现在大家看到的金徽历年来的产品展示。
  缶
  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过的缶,见证了金徽组织300多名员工代表到北京观看奥运的历史盛事;2010年9月至10月,公司组织员工看世博,这是让广大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又一盛事。
  辉煌时刻
  2016年3月10日,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股票简称“金徽酒”,证券代码603919),成为中国第19家白酒上市公司。
  社会责任
  近年来,企业在实践跨越式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不忘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们认为,一个充满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是社会认可的企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金徽酒坚持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倾心社会公益事业,彰显金徽酒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金徽酒股东李明倡导成立了“金徽正能量工艺基金会”,以感恩社会、扶危济困的宗旨,先后为教育事业、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精准扶贫、扶危济困、新农村建设捐资近亿元。2013年9月,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在中国红十字会芦山地震捐款人代表座谈会上,对金徽酒给予高度赞扬,并亲切接见金徽酒正能量基金会负责人。2013年1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年胡润慈善榜,金徽酒股东李明以在教育领域捐款的善举入选100名中国最慷慨慈善家。2016年,金徽酒先后获得了“对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单位”、“中国公益春晚榜样十大爱心企业”。
  领导关怀
  十几年来,金徽酒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切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得益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对金徽酒的呵护与关爱!金徽酒是根植于陇原大地的一个品牌,是这一方水土滋润了金徽酒,是陇原的父老乡亲钟爱金徽酒,爱护金徽酒,使这个上千年的品牌得以发扬光大。金徽酒将以此为动力,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在第二创业的征程上以辛劳、汗水、荣誉、辉煌,来回报这片热土!回报陇原大地的父老乡亲!
  员工福利
  金徽酒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从实事做起,从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做起。公司在关爱员工方面有一系列的规定:员工免费就餐;除执行正常的法定节假外,外地员工每季度享受一次带薪休假并报销往返车船费;员工结婚、直系亲属丧葬由企业工会协助办理,并发给礼金或慰问金;每年为员工体检一次,特种岗位每半年体检一次;按照国家标准为员工办理五险一金;建立员工生日祝福制度,并下发由董事长签名的生日贺卡和礼金。建立员工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每年为员工晋升一次工资;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员工,除发给奖金外,还由企业组织带薪旅游一次;每个员工每年业务技能培训不少于七天,从事特种岗位的员工委托外培一次。实施厂务公开,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完善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与员工的沟通机制,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都经员工代表会议通过后实施,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和谐,成为真正的平安、和谐企业。
  锦绣前程展望篇
  跨越千年的金徽酒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植根于广大消费者的心中,正在成为中国最具成长力和竞争力的白酒品牌。金徽酒有着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拥有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团队和科学管理团队,更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公司正在着力加强以优化产能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为主的专业技术团队建设、以倡导健康绿色消费激发正能量为核心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建设,为实现“建成中国大型白酒酿造基地,打造中国知名白酒品牌,跻身中国白酒十强”的发展愿景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金徽人,在传承千年金徽文化、缔造原生态白酒典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前进,金徽的前程将更加美好!
  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贵宾能留下您对我们公司的宝贵意见,带去金徽人对您真诚的祝福和最美好的回忆。欢迎您再来金徽酒。谢谢大家!
  二、金徽酒养酒馆解说词
  一个白酒酿造企业,是否是纯粮酿造看窖池;是否能产好酒、产高端酒看老酒库。
  金徽养酒馆,就是储存万吨优质酒的老酒库。养酒馆有中国传统的储酒器具,木制酒海和陶坛。通过坛藏、柜藏、洞藏等实景展示,彰显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青泥岭是中国名酒之源,伏家镇是中国的名酒之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金徽酒的创始人名酒之祖,不仅创造了最古老的酿造技术,也创造柜藏等储存技术,并将这些成果和经验浓缩在他的手札之中,成为传世酒经。
  养酒馆的大门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古朴、典雅、庄重、沉稳,它也是金徽酒这个千年品牌的形象塑造。在大门上方有一枚古印,为金徽养酒馆,用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篆刻方式制作的,特点是古朴、端庄、隽秀、味长,和养酒馆文化贴切而融合。也反映了千百年来,金徽酒传人做人做事的理念。消费者在馆里定制藏酒,会得到一封用了此印的精美证书。
  金徽养酒馆的匾额和两幅对联为一代宗师、全国道教协会原会长任法融所题写。
  “谦德载华夏酒魂,匠心祈九州福祉”。这幅联是金徽酒千年以来价值观的浓缩,老老实实做人,用心酿酒,把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铸入酒,产业报国,造福社会。
  虞泉圣水泽千年金徽,兑山厚土润百代老窖,金徽酒之所以成为千年品牌,有虞渊、海眼神泉、天河这丰富的水资源,有兑山、北禅寺庇佑的沃野厚土,孕育了宋明老窖,为金徽酒多了天地的恩惠与润泽。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陈列有序的酒坛,水一直在涌流,它告诉我们水为酒之血,水对酒质的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企业发展要如这涓涓细流,细水长流,永续经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做人如水,大德立业;清澈之水,诚信为本。也在告诉我们,流水是鲜活的,鲜活的是有生命的,海眼神泉之水是涌动的,鲜活的,所以,它才有大量的富于人体健康的微生物,而形成了金徽酒水源的不可替代性和其特性。更在告诉我们,老酒储存和滋养的过程,也是一个水分子与酒分子、酒分子与酒分子、柜藏、坛藏老酒与储酒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在相互发生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越长,对酒质的影响越大。
  酿造是产好酒的基础,养酒才能使酒更陈、更醇、更香。
  在养酒馆有许多金徽酒的文化元素,其目的在于再现金徽酒千年来的酿造与储存及古河池酿酒业的繁荣景象。徽县明代档案证明,金徽酒宋代在伏家镇就开始用老窖酿酒,在唐已开始研制酒海储酒,在全国有引领作用。这一副浮雕介绍了传统的酿酒工艺。这一副烙画介绍了储酒的方式和使用的器具。篓藏是柜藏的补充,我们也称酒笼,其制做和酒海一样,其特点是便于运输,在历史上是金徽酒进入巴蜀、关中、陇上、新疆的主要器具。陶坛储酒是洞藏的一部分,洞藏的主要器具是陶坛。
  位于古河池县境内的青泥岭是唐宋时期的文化长廊,李白、杜甫、赵拤、陆游等文坛巨匠留下了千古绝唱,他们吟唱青泥岭,赞美古河池的山川形胜,也传播了金徽酒,我们在吟诵“登吴开府玠故城”这些诗篇时,仿佛听到仙人关战马嘶鸣,仿佛看到仙人关大捷后,吴玠和众将士开怀畅饮金徽酒的场景。
  我们读这些古诗篇,把我们又带回了宋元时期,在河湖交错,沃野百里、莺歌燕舞、青池方舟的伏家镇,有兑山的昧谷朝霞,有永昌寺的佛教盛景,在天河之滨、海眼神泉之畔,万盛魁老作坊酒香伴着清风,飘向远方。
  这里的陶坛储存金徽的高端酒,这就是金徽酒质量的底气,这就是金徽酒的财富、陶坛是传统的白酒储存器具、有白酒的产生就有陶坛的伴随。白酒有一个储存,也就是滋养的过程,俗话讲:好山好水酿好酒,金徽酒之所以有优良的品质,就在于有独特的酿造环境,也就有了独特的储存环境,因为只有在独特的环境中才能酿好酒,只有在独特的环境中才能储好酒,养好酒。而在酒与环境中起传导作用的就是陶坛。陶坛内部呈蜂窝状结构,透气不渗水,陶耐浸泡,无邪杂味,对酒质无不好的影响,正是陶坛这种特殊的结构,使之成为中国千年来储酒的主要器具。
  这里有五幅大型烤漆壁画。
  第一幅为中国名酒之源青泥岭。青泥岭在唐宋之前是民族迁徙的通道,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关隘,唐宋时期青泥岭因酒而支撑拉动了商贸流通,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国名镇,成为文化长廊。这幅图为唐宋时期青泥岭金徽酒的繁荣。
  这是青泥岭的酒肆,在唐代,青泥岭是家家清酒幔,有的酒肆有波斯女和胡人,充满了西域风情,长安的“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酒樽”的景象在这里也能见到。
  在唐宋时期金徽酒通过嘉陵江水运走向巴蜀、云贵,这是嘉陵江千帆竞发,运徽酒的情景。
  古河池作为陈仓故道最重要的一段,在历史上也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但它更以盛产美酒而名扬天下。河池郡酒坊林立,酒幔轻扬,酒令声声。
  古河池水陆舆图,反映了古河池水路和陆路交通状况,陈仓道翻大散关,经凤州、故道县,进入河池,在徽县境内称为青泥道或嘉陵道。在河池过青泥岭,经虞关,入略阳县境,达汉中或直接入川。西周时期已有“周道”循经雍州境内,故道水(今嘉陵江)而南下蜀地沟通陕川与陇蜀、西汉初年,在武都郡管辖下,沿古道水(嘉陵江)沿线设有梁泉县,故道县、河池县、嘉陵道、从唐代起,陈仓道成为一条主要官道,在青泥岭设青泥驿,祁山道从天水,经礼县,到河池,翻越青泥岭入川。青泥岭在当时则成为从关中入川和从陇上入川的交通枢纽。
  水路也很畅通。在历史上,朝廷都注重水路交通,唐宪宗元和(806—820)中,山南道节度使严砺从兴州(陕西略阳县)、长举经徽县仙人关、小河越青泥岭,过栗亭,逾宝井堡,直至成县,开凿江河运输道三百里,此为徽县历史上最大的漕运工程。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四月,“发巩昌、凤翔、京兆等处未占籍户一千户,修治陇蜀山路、桥梁、栈道”。这是占领陇南后所进行的大规模的交通恢复工程。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武思信奉旨督修嘉陵江上游水路道路,以便漕运军粮。从宋代到清代朝廷多次整修白水路。所以,在历史上古河池的水路和陆路交通很便利,为金徽酒的兴盛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金徽酒起源示意图,主要反映了金徽酒的发展历程。柳林甘沟遗址、柳林遗址、柳林庙坪遗址是大地湾遗址的南延,也具有中原、关中文化的特征,是氐羌民族、大地湾原住民向南迁徙,中原、关中地区的民众向南迁徙中形成的,是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融。由于这些地方有人类生存,这里就出现了酒,从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大部分为酒器、酒具。最早的酒是果酒,所以也称浊酒。
  周朝以后,青泥岭成为交通枢纽,也成为民众聚集之地,由于青泥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枢纽位置,南北酿酒技术在这里交汇,各地的酿造工匠也在这里聚集,各地的名酒佳酿在这里出现,吸引人们在这里办酒坊。晋末,秦州之北拓氏在青泥岭兴办徽酒坊,不但成为金徽酒的创始者,也带动了青泥岭和古河池的酿酒业,使青泥岭成为中国名酒之源,是唐宋时期中国白酒酿造史上的丰碑。青泥岭从隋唐宋一直在白酒酿造上发挥着引领作用。青泥岭无论是在酒的酿造工艺、酒的质量提升、酒的储存器具研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伏家镇在历史上就是粮食资源、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它适应人居,更适宜于酿酒,从伏家镇出土的汉代酒器、酒具看,这一地区酿酒历史很悠久。在宋时期由于青泥岭的交通枢纽地位和名镇效应,未能突显伏家镇的酿酒地位。在白水路开通了之后,青泥岭的酿酒业受到重创,古河池境内酿酒业迅速向伏家镇转移,在伏家镇完成了生产工艺、储存方式的转变。宋代使用老窖生产白酒,用酒海储存原酒,元代蒸馏技术推广使用。而且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由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向规模化发展,最早出现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管理模式。为伏家镇在清代成为名酒之乡奠定了基础。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宋朝雷简夫《新修白水路记》、“丝绸之路运酒图”、唐朝柳宗元的《兴州江运记》、宋朝赵拤的《过青泥岭》。这些名人的诗篇和图都描绘了古河池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以及它的区位优势,描绘了古河池的山水人文、水陆交通,告诉人们历史上金徽酒的诞生、成长、壮大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中,资源环境中,金徽酒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是一种必然,是天地的孕育,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唐玄宗青泥岭钦笔黄龙,宋涪王宝井堡拜敬酒神”。这幅对联浓缩了两个历史故事。第一个故事,唐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出长安,沿陈仓道入川,把青泥岭作为临时行宫。他视察乡学和拓氏后人执掌的官坊徽酒坊,唐玄宗得知拓氏家族即是酿酒巨匠,又是开圣贤之风,昌仁人善举,乐善好施,劝学施教的忠厚之家,给拓氏赐李姓,封官坊为御酒坊,在嘉陵江上船由水路去兴州时,白龙潭白龙在船边环游,为唐玄宗送别。唐玄宗用拓家上百年老酒敬之。酒香弥漫了嘉陵江,白龙振甲潜入江中,龙潜处,一道形似龙的彩虹,在太阳光反射下,金光灿烂。唐玄宗大悦,为御酒坊酒题名“黄龙”。1960年,金徽酒厂为传承历史文化,将唐玄宗钦笔命名的“黄龙”申请注册“黄龙牌”金徽酒商标。1962年2月,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函告徽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于以龙作商标,现经重新研究,龙在历史上是我国对封建统治的象征;龙其近年来,帝国主义常常利用龙的丑恶形象和传说中的可怕,影射和污蔑我国。因此,不宜使用。请转告该厂另行设计商标并办理申请手续”。时代烙印十分明显。第二个故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陕西秦凤路到洋州(陕西洋县)为吴玠统辖,治所设利州(广元)吴玠仍率军驻守河池。吴玠在海眼神泉处建官坊,聘请金徽酒创始人李旺酉第二十八代传人李尚仁执掌官坊。并为金徽酒创始人李旺酉建庙,拜敬为酒神。“一坛御酒两朝皇封,半部酒经几代神工”,是酒神的浓缩。晋末,秦州之北拓氏举家迁徙青泥岭,在青泥岭创办酒垆,并以手札的形式记录酿酒过程,饮者对酒的评价和每日白酒交易的情况,同时还利用青泥岭交通枢纽的便利,详细记录对酿酒之道、酿酒之法和其它地方的酿酒情况,对酿酒用水、制曲、储存,也多有论述,到隋朝,拓氏酒垆已名闻巴蜀及关中,拓旺酉成为酿酒业的一代巨匠,其祖上一直延续下来的酿酒手札,也被作为酒经广为流传。萧瑀在河池郡任太守,引进水稻,倡导发展酒业,在青泥岭办官坊,聘请拓旺酉为酒监,执掌官坊。官坊兴办之初,就被隋炀帝封为宫廷御酒。唐玄宗安史之乱驻跸青泥岭,钦笔御酒坊和黄龙酒名。使金徽酒在隋唐曾受两次皇封而成为宫廷御酒。在五代十国时期,李氏的酿酒杂记被略阳驻军掠去半部。我们现在见到的酒神是对宋吴玠所建酒神庙的历史再现,酒神就是金徽酒的创始人,也是多少代金徽酒酿酒巨匠的化身,千年来所传承的工匠精神就是金徽酒之魂,金徽酒的核心价值观。
  对水神、土地神、山神等自然神灵的崇拜是中国传统社会信仰的重要内容。在隋唐五代时期各地建有龙王庙,定期举行仪式祭拜龙王。一旦水旱不时,更要大型祭祀,以求天降甘露。民间信仰的内容往往依据其实际生活领域特点而定,依水而居,则必祀水神;傍山而住,则奉山神。在隋代时,青泥岭酒坊和民众就有祭祀“白龙潭”、“黑龙潭”龙王和嘉陵江江神的习俗。萧瑀任河池太守后,在青泥岭祭祀龙王和江神,并在栗亭天河设立祭河神的官祭,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此习俗一直延续。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武思信奉旨修嘉陵江上游道路,以便漕运军粮,使嘉陵江宝井堡的水运畅通,在栗亭举行了祭河神大典,栗亭的酒坊和当地民众参与了这次大规模的祭河神大典。
  在走廊的两边,有两幅砖雕的书法作品。一幅为道教一代宗师任法融书写的“大道金徽”;一幅为书法大师欧阳中石书写的“生态金徽”,反映了金徽酒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
  在养酒馆的洞藏区域。南洞北柜,在历史上南方因岩溶地貌较多,天然溶洞较多,形成了天然的库房。而天然溶洞,又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使酒基本处于一种恒温的状态下,缓慢发生变化。徽县处在南方的边缘,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区域,既有洞藏,也有柜藏。在这里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的洞藏酒的最初形态。
  据徽县档案馆珍贵文史档案记载,酒海的制做始于金徽酒创始人李氏,在唐宋已开始试制。先选用槐木做成木柜,形成酒海的壳,涂以动物的血、荞面,还有富含蛋白质等胶质状的物质,配以高黑纸,糊其内壁。糊的层数根据酒海大小而定,少则三十多层,多则百层以上。制做工艺非常复杂,而且周期长,一层干透,才能糊第二层,否则会形成包浆,出现渗漏。但对其酒质影响的关键技术在徽县档案馆珍贵文档中亦无记载。所以对酒海制做技术仍有待于挖掘,徽县酒海制做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末。此时的酒海外部结构已发生变化,有了角铁、钢筋等物,代替了原来的牛皮绳和隼铆,其内胆粘糊物也和李氏酒坊使用的不同,因此无法产生古酒海对酒质的影响与作用。宋代李氏的万盛魁、明清的李家酒坊对酒海做工非常考究,木柜有浮雕、有字号,铜锁也有生产作坊的名称,说明明代的李氏酒坊很注重品牌。酒海不干:一是文化含意,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细水长流、源远流长,永不枯竭。二是,其构造,木柜是酒海的壳,糊制的内壁成酒海的胆。内胆的滋润而柔韧,而内壁胆中的蛋白质等有益物质又取掉了酒的辛辣味。如果酒海中长时间无酒,其内胆则会干裂而无法修复。现在金徽酒养酒馆中万历八年的酒海,一直在使用,其有四百多年的名酒基因,这在中国白酒酿造业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不但有文物观赏研究价值,仍然还在使用,储存着金徽酒的高端酒,在中国白酒酿造业是唯一的。酒海以柜藏酒养柜,柜为什么选用槐木,是因为槐木耐水、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抗烟能力好,对二氧化碳等气体有较强抵抗性,槐木中的芦丁,有药用功能。国槐有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是先民自古以来就喜欢种的树种。古代酒是珍贵的,酒海藏酒也是用珍贵的器物养珍贵的酒。
  酒海是时代的烙印、品牌的象征,也是工匠精神的见证,是金徽酒悠久厚重历史的重要物证。2015年11月,金徽酒万历年酒海被大世界吉尼斯列入中国之最名录,成为中国沿用至今最久的木制酒海。2015年12月,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金徽酒50具酒海中6具为国家一级文物,5具为国家二级文物,33具为国家三级文物。
  第七章 文化宣传
  第二节 杂志
  四、《卓越》卷首语
  1.《走向卓越》
  春华秋实,在收获的季节,这本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带着淡淡墨香的《卓越》杂志和您见面了。
  我们给杂志起名卓越,是因为金徽酒的历史,就是追求卓越的历史。往事越千年,看金徽美酒,薪火相传。随着我们对金徽历史的挖掘,我们惊喜地发现,金徽就像一坛珍藏多年的老酒,年代越久远,越发显得它的珍贵,越能品出它的醇厚。1134年,只是金徽酒见诸史册的年代,要考究金徽酒的渊源,还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至于金徽的前人发明的藏酒柜,以酒养柜,以柜藏酒,在西北只此一家,不能不说是金徽人追求卓越的象征。
  我们给杂志起名卓越,是因为金徽人的价值观,就是追求卓越、回报社会的价值观。在价值观的引领下,金徽人斥巨资进行金徽工业生态园的建设,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生态园,花团锦簇、绿树成荫、金鱼嬉戏、百鸟和鸣,使好山好水酿好酒成为现实;在价值观的引领下,金徽人在地震后自身遭灾的情况下,依然向灾区捐款、捐物300余万元,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们给杂志起名卓越,是因为金徽人确立了发展目标,一直没有停下追求卓越的脚步。金徽酒业的发展目标是:生产出更多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建成西北最大的基酒生产基地,让金徽走向全国。这个目标是鼓舞人心的,将使金徽走向新的发展时期。
  卓越的目标指引着卓越的行动,卓越的行动萌发创作激情。用我们朴拙但却忠实的笔,揭示金徽发展的渊源,记录金徽成长的足迹,反映金徽酒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不解情缘。让外界了解金徽,是我们创办这本杂志的初衷。一个企业需要一个卓越的品牌来昭示方向,一名员工需要一种忠诚和敬业来追求卓越人生。期盼这本杂志能成为我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了解金徽的窗口。
  2.《新的起点》
  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时光如梭,岁月似箭,今天过去了不会再有今天,今年过去了不会再有今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金徽酒业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
  新的起点,新的考验。公司领导多次讲话指出:我们虽然在发展,但白酒行业是高危行业,我们做不大,就会被吃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正如一首诗中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封闭在“庐山”中,自己和自己比,我们确实有夸耀的资本,白酒销量连续6年排全省第一,世纪金徽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当我们走出“庐山”,就会发现,山外有个天,山外的世界更精彩,我们的销售产值只在2亿多,在国内市场根本没有优势可言。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打造百年老店,在今后3至5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必须达到110亿。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的管理能不能跟上,我们的技术能不能保障,我们的员工队伍能不能适应,这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经受这种考验,突出重围,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发展缓慢,不思进取,就会被淘汰出局。
  新的起点,新的期待。世纪金徽虽然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但从地方白酒到国家级白酒,从地方品牌到全国品牌,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公司2008年客户答谢新品推鉴会上,行业和协会领导在肯定金徽酒业发展的同时,对我们给予了殷切期望,希望金徽酒业充分发挥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把金徽做强做大,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金徽成为甘肃的骄傲,成为甘肃的名片,成为甘肃白酒走向全国的领头羊和排头兵;来自西北各地的经销商代表希望金徽酒业再接再厉、持续发展,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市场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我们要把用户的期望变为现实,就要狠抓执行力,努力实现金徽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已经确立了今后3至5年的奋斗目标,要把这个目标分解为一个个阶段性目标,认真贯彻实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新的起点要有新的思路,新的起点要有创新的工作,按部就班的做法,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打破常规,解放思想,以干克难,奋力拼搏,我们就能从新的起点向更高的起点迈进!
  《3.慰问信》
  尊敬的公司员工:
  同舟共济风雨情,每逢佳节倍思亲。2008年即将过去,在2009年新年元旦、金牛新春来临之际,我在海南向每一位员工及其家属,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向大家提前拜年了!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公司实现了平稳、持续、健康的发展。无论是战斗在生产经营一线的员工,还是默默无闻奋战在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岗位的员工,无论是专业技术人才,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大家都立足岗位、服务中心、齐心协力、团结奋进,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没有全体员工的辛勤工作,就没有企业今天的发展。在这里,我向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从内心深处感激你们:大家辛苦了!
  当前,金融危机对经济产生的严重影响才刚刚开始,外部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中。但我们坚信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牢记“企业为我,我为企业”的核心理念,无论是投资者、管理层,还是员工,都是在企业平台上联结起来的利益共同体。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只要企业在发展,员工的生活就不会出现问题。我在十月底海南会议上讲,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员工利益不能缩水;任何时候企业都要向前发展,发展的步伐不能停。我相信,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待遇也会不断提高。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企业的明天、员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再次向节日期间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感谢!
  我真诚的祝福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家庭,在亚特的每一天都过的快乐、幸福!
  祝牛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亚特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明
  2008年12月21日
  4.《理性思考稳健发展》
  4月5日,亚特投资集团召开座谈会,李明董事长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集团公司、矿业、酒业、投资板块的负责人。
  李明董事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要理性思考,稳健发展。2008年以来,我们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困难,及时果断地调整发展战略,现在看来是正确的。我们的矿业、酒业、投资三个板块之所以现在平稳健康运行,取得好的业绩,主要是我们在金融危机到来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出了及时调整。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理性思考,稳健发展的结果。虽然我们取得了成绩,但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要准确地分析形势,准确地把握形势,对我们面临的困难、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的发展思路、我们的产业结构、我们的工作都要做理性思考,走自己的路,走符合实际的路,走稳健发展的路。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在困难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去年海南会议提出的“坚持发展不停步,员工利益不缩水”的要求,绝不能以减员降薪降低企业成本,真正做到员工利益不缩水。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承诺要坚决兑现;要解决缺乏人才对企业带来的制约,积极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并要放手大胆使用,为他们创造能引进、留得住、能建功立业的工作生活环境。要真正把以人为本贯穿生产经营活动中,落实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理念教育、礼仪教育和专业技能等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三是要打造学习型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只有创新,才能创新思维模式、生产经营模式,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奠百年之基,成百年之业,要创新就必须学习,我们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打造学习型团队;我们要加强员工的组织学习,打造有道德、有秩序、有技能的员工队伍。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企业形象更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展现,企业形象更是增加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成功做法,在管理人员和员工思想上真正树立形象就是效益的思想、人人都是形象的思想,树立形象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的思想,让每位员工真正把重视企业形象和自己的生存结合起来,从细节抓起,做出自己的特色,使形象在一个县、一个省,在更大的范围树起来,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就是有希望的。
  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叶落方知秋。伴着初秋的一声蝉鸣,火热的夏季挥手向我们告别,夏天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秋天向我们走来,带来了我们对未来的希冀与期盼。秋天意味着希望,秋天意味着播种,秋天象征着富裕,秋天象征着丰收。上半年,我们已经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七月份,增长势头不减。今年一至七月,公司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1%,中高档酒的销售大幅度上升,为我们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基础,我们要戒骄戒躁,努力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一天天凉了,白酒销售一天天火了,我们一天比一天忙了。越忙,我们越要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越忙,我们越要加强质量管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越忙,我们越要重视安全生产,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我们要以百倍的激情,十倍的努力,投身到旺季的生产经营中,满足市场需求,满足用户需求,坚决贯彻《食品安全法》,严格管理、精细生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我们要重视品牌建设,切实践行“服务至上,和谐共赢”的企业宗旨,为实现企业奋斗目标,为打造百年老店,做出不懈的努力。
  秋天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在秋天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6.《走向春天》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清冷的冬雨敲击着虞泉湖平静的水面,当潇洒的冬雪覆盖着古井广场的草坪,当迎春的腊梅在清秀的枝头蕴酿着花苞,当活泼的喜鹊东奔西跑传递着春的消息,金徽酒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机无限、春光无限。这边,拉运原辅材料的车络绎不绝;那边,一车车成品酒正从这里出发运往四面八方。寒风中飘散着美酒的气息,冬天的寒流将无可奈何的告别而去;金徽酒业生态工业园区内涌动着胜利的豪情,春天的温柔之手正为我们把2010年的远景昭示,金徽酒业集团正以比去年增幅50%的速度发展,金徽人正在走向金徽酒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走向春天,我们信心百倍。2009年,我们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坚持发展不停步,员工利益不缩水”,社会增加了税收,企业提高了效益,员工增加了收入。我们重视品牌建设,品牌影响力逐渐上升。众多消费者亲眼目睹了金徽酒业集团的变化,了解了金徽酒生产的全过程,对环境、工艺、质量都很放心,从而促进了销售;我们重视金徽酒卓越的质量,严把原辅材料入厂关,对客户反映的包装箱质地较软的问题,集团认真改进,虽然成本增加了10%,但满足了市场需求;我们重视营销管理,在市场开拓和市场维护方面,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
  走向春天,我们豪情满怀。每天一小步,每年一大步;每年一大步,企业上台阶。春种秋收冬藏,冬藏是一次能量的积蓄,冬藏是一次素质的提升,冬藏为走向春天做好了全面的准备。集团公司领导一再告诫我们:我们的管理,我们的员工队伍是否适应把金徽酒业做大做强的需要?跻身国家名酒先进行列,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春天的希望,春天的耕耘,春天的播种,春天的辛勤,都来自于冬天的准备。我们要认真总结全年的工作,理清明年的思路,继续转变观念,夯实企业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为实现2010年工作目标奠定基础。
  走向春天吧!春天会给我们激情的脉搏,春天会给我们放飞的心情,春天会给我们理念的思索,让我们为金徽酒业的春天共同努力。
  7.《春天来了》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但金徽酒业生态工业园区内,已是柳树发芽、小草泛绿、梅花绽红,连翘、迎春在春风中竞相开放,金徽酒业生态工业园区内一片生机盎然。
  员工们看到一个个项目的开工,一辆辆进出的车辆,一组组调研考察团队,脸上露出了笑容;员工们看到了以往不曾有过的销售景象,看到以往不曾有过的人气,看到了希望。他们心踏实了,他们感到企业正进入春天,正在播种希望。
  在刚刚闭幕的金徽酒业员工代表大会和金徽酒业2010年工作会议上,金徽酒业董事长、总经理周志刚掷地有声地宣布了2010为员工办的四件实事:一是与企业生产经营增长业绩相适应,增加一线员工薪酬;二是在原交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三是在城区为员工建设半价福利住房;四是改善员工食堂、浴室,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四件实事,件件与员工利益相连,件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正是如此,金徽酒业员工感到这个春天更温暖。
  大胜靠德。亚特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明在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明确要求:“坚持发展不停步,员工利益不缩水”,以人为本,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决不能以牺牲员工利益换取企业发展。随后,他又宣布要让员工住得起房,看得起病,让员工子女上得起学,要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实践证明,2009年,金徽酒业实现了员工增收、企业增效。
  春天是温暖的。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需要我们用心血去孕育,用汗水去呵护。
  我们希望金徽酒业的春天更长。
  8.《炎炎夏日花正红》
  夏天是赏心悦目的季节。金徽酒业生态工业园区内,用鲜花组成的世纪金徽十八年和五星酒瓶,惟妙惟肖;用鲜花组成的“生态酒园欢迎你”的图案,璀璨夺目;虞泉湖上,映日荷花别样红;古井广场,石榴花开更怡人;海眼亭旁,杨柳依依景色新。漫步在金徽酒业生态工业园区,酒香四溢,花香阵阵,花开得那样红、那样艳,这情,这景,让人身在其间,流连忘返。
  夏天是生长的季节。在这个夏天里,38具明代万历年间的酒海,和游人见面,彰显了金徽的悠久历史;在这个夏天里,金徽酒走进了北极点,红瓶子红似火,蕴藏着金徽人火热的情怀,在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中都没有结冰;在这个夏天里,金徽酒先是进入世博园,又以其一流的质量和美誉度,入驻中国馆;在这个夏天里,有助于金徽酒业发展的一项项工程拔地而起,为企业的发展积蓄着后劲。
  炎炎夏日花正红,这不仅是对金徽酒业生态工业园区的景观描写,也是金徽酒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夏天里,淡季不淡,生产线上,员工们挥汗如雨,为满足市场需求努力工作;生态园里,拉运原粮,拉运包装材料,拉运产品的车辆络绎不绝;在这个夏天里,金徽酒业生态工业园区游人如织,“走进酒乡见证金徽历史,品尝佳酿享受绿色生活”,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炎炎夏日花正红,待到秋来更迷人。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企业和人的,成功只属于勤奋的企业和员工。为了秋天的收获,为了金徽的未来,让我们继续努力。
  9.《慰问信》
  从网络获悉8月12日陇南遭受特大暴雨洪灾,给地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对此,我向地处灾区的广大员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特大暴雨洪灾袭击之时,你们迅速启动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御和抢险救灾,抢修被洪水毁坏的设施,保障了企业和广大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充分体现了对公司对员工认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我感谢你们为企业为广大员工所做的一切工作!
  目前,暴雨洪灾还没有结束,安全防范意识和措施还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切实做好抗洪救灾、防灾减灾的各项工作,关心受灾的员工家庭,妥善解决好影响生产经营和员工正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确保员工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同时要继续组织好生产经营,积极参加地方抗洪救灾,以实际行动支持市县抗洪救灾,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明
  2010年8月13日上午9时
  10.《回眸与展望》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当您看到这期《卓越》杂志时,2010年已经远去,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2011年正向我们走来。回眸金徽酒业2010年的工作,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感慨;展望金徽酒业2011年的前景,我们信心满怀。
  回眸2010年,我们的产品被认定为“世界特供产品”,公司荣获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千年优秀奖;回眸2010年,我们全面完成了年初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奋斗目标;回眸2010年,我们在省内市场持续七年高居销售榜首的情况下,开始向省外市场进军,发展前景看好;回眸2010年,我们仍然以同比增幅50%的速度发展,为实现企业愿景奠定了坚实基础。回眸2010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成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厚爱,得益于亚特投资集团的强有力的支持,得益于公司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益于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回眸2010年,我们对做好2011年的工作更有信心。展望2011年,我们任重道远。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亚特投资集团的强力支持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实现企业发展的愿景;只要我们坚持发展不停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和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就一定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与天水师院合办的《生态金徽》卷首语
  1.《新的起点》
  天水师范学院与金徽酒业联办《生态金徽》杂志,架起了高等学府和企业合作的桥梁。这应该说是对学校,对企业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天水师范学院位于中国历史名城天水,悠久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积淀了天水师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学院先后为陇东南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4万余名毕业生,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金徽酒业位于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兑山的灵秀,虞渊的清泉,栗亭的物阜,伏镇的温润,形成金徽酒酿造的独特优势。杜甫发秦州诗,新修白水路摩崖石刻,仙人关吴玠壮军魂等壮丽的诗篇,彰显着金徽酒悠久的历史。万历年酒海向世人证明,金徽酒在历史上就是西部白酒的代表之一。
  新的一年里,刊物通过名家题写刊名,创新办刊理念、设计特色栏目,凸显地域文化魅力,着力提高文化品位。力求受众在简洁明快的线索中轻松阅读。在图文并茂的系列作品中欣赏,在大方、精美的装帧中保存史料并收藏玩味。最终,使受众在润物无声的阅读中弘扬金徽“诚信为本、兼具责任、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企业文化精神,切实提升企业的美好形象。与此同时,杂志从企业办刊走向校企联合办刊,不仅使校企文化的交流有了新的载体,也为天水师范学院展示教育教学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校企合作共荣,打造佳酿名品”是我们新的起点。
  站在新的起点,刊物全体同仁将携手社会各界新老朋友,辛勤耕耘,扬鞭奋蹄,以创新的精神、全新的视野和艺术的表现手法,诠释金徽酒业的崛起,展示生态金徽的魅力。
  2.《初夏随想》
  送走了花海如潮的春天,陇原的初夏悄然来临。陇原的初夏是纯粹的。那里有苍翠的山林,刀削的山林,涓涓的溪流,以及和谐雅致的景观。置身于陇原的山水之间,间或有鸟的鸣叫、马的嘶鸣,间或有草长莺飞、蠖溅碧水,间或有艳阳高照、雷雨阵阵。不经意间,我们把时空定格在陇原的山水之间,任日出日落,让思绪缓缓流淌。
  初夏的夜晚,宁静恬淡,品味卓然。当夜深人静时,矗立在窗前,极目远眺,瓦蓝的天空铺洒着皎洁的阳光,嫩绿的草和着蝉的啁啾声,天地辉映,宁静四溢。有时,也会有微风吹过,碧水浅笑,小草轻舞,山林开怀,云飘云散,星光闪烁,构成了一幅巧夺天工的和谐乐章。当东方一抹泛白慢慢打破静谧的夜色时,天边的微红透过山巅的松林,发出几许耀眼的光芒,微亮的星光和浅浅的月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一天最美的旭日在晨钟声中跃然升起。
  在清新温润的清晨,有时我想,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陇原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升起了神州大地第一缕炊烟,远古文明从此肇启薪火。从《诗经》开始,历代文人墨客在陇原留下了无数华彩的辞章,东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成为千古绝唱,诗仙李白写下了“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的佳句,心生抚慰的诗圣杜甫更是写下了《秦州杂咏二十首》。曹植、卢照邻、陆游、李梦阳、谭嗣同、于右任等一大批先贤名宿无不在此吟唱。古人的名言佳句今天已成为陇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不断去传承、弘扬。有时我又想,在这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在陇原的山水间,行走在陇原的崎岖小路,我们能否爬上陇原的山巅,像杜甫一样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和豪迈!
  从今年《生态金徽》第一期的出刊,我们依稀看见了陇原文化的光芒。这里一大批知名的学者、诗人和画家,他们以博大的胸怀给予本刊无私的帮助;那些在百忙之中的各级领导,心系陇原文化,不断给予本刊精心的指导和大力的支持。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那些一直以来热爱本刊、关心本刊的摄影师,书画爱好者,文学新秀以及金徽广大员工,更是不计辛劳和得失,为我们办好本刊反复投稿,踊跃建言,切实帮助我们厘清了办刊思路,坚定了办刊理念。
  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本刊还比较稚嫩,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生态金徽》必将和着陇原山川的五谷,酿出更加芳香典雅、浓郁悠长的美酒。
  (李勃)
  3.《秋之思》
  一叶知秋。
  仲秋季节的清晨,金徽生态园一片寂静,我和同事漫步在云柳巷,两排柳树被根根低垂的柳枝串连在一起,微风吹来,一叶落下在风中旋舞。
  海眼泉,几缕从竹林空隙中穿过的朝阳洒在水面上,三角梅和欲张花瓣的睡莲默默相觑,不知名的小鸟欢快地叫着。平静的湖面上,一叶轻轻落下,在水中不时泛起涟漪。
  虞泉湖的鱼有灵性,只要人走在小桥上,走到虞泉亭,大鱼,小鱼,各种颜色的鱼都会游来。它们好像在听人说话,在听人唱歌,它们用不断变化的姿势,好像在向我们传递着什么。一阵风吹来,掉下几片落叶,鱼都散了。
  一叶知秋……
  秋之声,在静静的傍晚,你的心会听到落叶的声音。
  秋之韵,秋会把五彩斑斓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你回味秋的韵味。
  秋之歌,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少不了赞美的歌,也少不了抒情的歌……。
  秋之思……
  秋天是一个思考的季节。我翻着《生态金徽》想了许多。
  《生态金徽》是一本由天水师院和金徽酒业联办的季刊,它的份量不可能以公斤、以吨计算,但它却份量很重。她倾注了校企领导的心血,浸透了编辑人员的汗水,承载着不同层次读者的期盼,张扬着天水师院和金徽酒业的校企精神,蕴含了校企文化。所以说,她份量很重。
  《生态金徽》诞生于春季,走过了仲夏,跨入收获的秋月。翻着一页页杂志,想着从北京、上海、深圳、江浙以及甘肃的许多专家学者、党政领导都关注这本杂志,不由得多了几份欣慰,也想在收获之时,播种更大的希望。
  一个国家的传承是文化的传承,高校文化、企业文化就是高校、企业的灵魂,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共同认可的精神,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生态金徽不可能承载的太多,但只要像一片树叶落在水里荡起轻轻的涟漪,扩展着、扩展着⋯⋯就是她的作用。
  这段文字就叫做秋之思吧!
  4.《这一年》
  风雨送玉兔,飞雪迎金龙。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生态金徽》也伴着新年的钟声迎来了2012年。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萌生了校企合作的愿望。从此,我们以《卓越》为起点,继承原刊追求卓越的精神,开始着手谋划《生态金徽》的未来。也正是这个冬寒乍暖的时候,我们校企双方从办刊宗旨讨论到刊物的受众,从刊物的表现手法讨论到特点,从刊物创意讨论到目录设置,从编辑理念讨论到目标预测,为《生态金徽》的分娩做了全面的准备。
  3月,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伴随着鸟语花香,《生态金徽》第一期以崭新的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6月,迎着似火的骄阳,挟裹着和煦的季风,第二期如约而至;10月,伴着国庆的欢歌笑语,第三期以绰约的风姿又与广大读者见面。如今,踏着新春的脚步,带着对来年的期盼,第四期又和着欢快的节拍宣告她的到来,也为我们这一年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一年,我们编辑部一班人坚持以“校企合作共荣,打造佳酿名品”为宗旨,通过不断拓展稿源,认真打造栏目特色,努力提高刊物质量,以期广大读者在图文并茂的编排中轻松阅读,在删繁就简、主辅结合的线索了解收集信息,在独具个性的艺术视角中欣赏品味,在举杯对月、把酒临风的语词歌赋中陶冶性情,在装帧精美的收藏中把瞬间化为永恒。最终在润物无声的阅读中使广大读者了解了金徽酒业“诚信为本、兼具责任、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优秀品质。一年办刊的实践证明,以地域文化艺术为切入点的校企文化合作交流,是地方院校服务企业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企业文化得以快速提升的助力器,具有广阔的前景与蓬勃的生机。
  如果说这一年,《生态金徽》因特色而饱受赞誉,并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乐园,那么这一年里,是金徽人为我们开垦了这片沃土,是校企双方和省内外作者为我们播下了收获的种子,是广大读者为我们洒下了甘甜的雨露,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阳光照耀着我们茁壮成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年伊始,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进,开拓创新,细梳精剪,辛勤耕耘,在《生态金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谱写新的篇章!
  (李勃)
  5.《春之梦》
  春天到了。
  柔和的春风消融了虞泉湖的薄冰,一直蛰卧在湖底的鱼,开始浮出水面,它们也想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催出了一条条嫩枝上的新绿。
  在春风中,牡丹的芽一天比一天长;不知名的小草顶开厚厚的黄土,露出了白白的胖胖的身躯。……。
  金徽生态园里一片生机。春是一个希望的季节,春也是一个播种梦想的季节。
  2011年的春天,天水师范学院和金徽酒业的决策者,从战略高度提出合作创刊《生态金徽》的设想并很快付诸实施。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学者、书法教育家、中央文史馆员欧阳中石老先生为《生态金徽》题写了刊名,稿源很快从陇原大地覆盖全国各地,双方编辑人员为办好《生态金徽》献技献力,使刊物陡上层次。《生态金徽》传播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彰显了金徽酒业的企业理念,在天水、陇南等地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好评,我作为《生态金徽》的编辑者之一,为此而感到欣慰。
  在今年的春天,我和我的同事想播种一个梦,那就是让《生态金徽》不仅成为天水师范学院、金徽酒业的名片,而且要让她承载着天水师范学院、金徽酒业的校企文化,走向全国。
  有梦就有追求,追梦需要自信、责任和勇气。我想只要我们协调一致,坚定地往前走,梦想一定会成真。
  6.《又是一年夏至》
  两年前,学校机关党支部活动,决定去陇上小江南徽县一游。
  七月的一个早晨,一行四十余人坐着学校的大轿子车徐徐前行,阳光从车窗玻瑀透入,使张张满含期待的笑脸光辉灿烂。
  中午,车至徽县伏家镇金徽酒厂门口。前排的人笑容可掬招呼大家下车,说第一项内容为参观酒厂,之后便饭;下午飘流。随行的孩儿们欢呼雀跃。
  下车,阳光炽烈。
  酒厂一行人带大家参观。将至生产车间,远远就闻见浓烈的酒香,进,一些赤膊的青年男子在以优质糯米、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等五种粮食作物发酵后的一堆堆小山前劳作。再前行,至出酒处,清洌的原度酒从龙头里缓缓流出。车间的技术人员盛了几小杯,请参观的人品尝,说正好出一级酒。寻常碰不到呢。喜欢酒的人算有口福了,我们只能闻闻酒香。
  ……
  酒海库其实就是一个酒的博物馆,一俟进入,阵阵清凉,仿佛远古的酒神们提着酒葫芦仙风道骨般飘来,用一樽又一樽各个朝代的酒器向大家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至酒海最深处,我们甚至看见了小半柜年代古旧的酒,呈金黄,黏稠状,用细木棍挑,竟细细地不绝如缕,可算叹为观止了。
  最后至酒厂餐厅吃饭,说是便饭,其实很丰盛。徽县气候温润,接近江南,饭菜的风味也接近南方,甜,软,可口。有小小的粽子,各样的本地特产,一样尝一口,不知不觉间,便多了;席间大家喝的是酒厂的著名品牌“金徽十八年”。酒过一巡,大家都有点飘飘然,因为刚过完党的生日,兴之所至,便齐声唱起了《四渡赤水出奇兵》。
  午后至嘉陵江,水上漂流至于全身湿透等等,不一而足。
  归。留存于记忆深处的,奇怪不是漂流,倒是酒厂种种。
  ——却没想到自己和酒厂会有更深一层的联系。
  2011年春,学校和酒厂合办《生态金徽》,自己有幸成为编辑一分子。筹办时的情态宛在眼前,转眼却一年又半,《生态金徽》也出到第6本了。
  从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栏目基本固定,从全国各地的作者踊跃投稿,从各个层面受众的建议意见,《生态金徽》的过往幸不辱使命。亦如此,为了关心、支持这本刊物的学校、酒厂领导,为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我们只能更兢兢业业,使《生态金徽》更上一层楼。
  (王小凤)
  7.《又一秋》
  又是一个秋天。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秋天更是一个遐想的季节。
  我想金徽酒的历史,不但是徽酒的历史,更是陇酒的历史,也是中国酒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翻开徽县的志书,你就会感到金徽酒源远流长。从西汉酿酒到唐宋繁荣;从唐代名镇青泥岭到入川要塞军事重镇;从卖酒当垆到家家清酒幔;从李白、杜甫等多少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赋诗填词,到举荐“三苏”的伯乐雷简夫撰《新修白水路记》。金徽酒成就了诗仙酒仙,留下了一个个故事。
  你今天跋涉了青泥古道,追踪古栈道的遗迹,似乎看见吴玠大胜金兵后和众将士的开怀畅饮,并因此而成就了金徽,为徽酒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金徽。
  “一海藏天下,千年酿金徽”。明万历八年的酒海标志着金徽酒规模化生产的形成,珍藏着玉液琼浆,传承着金徽的历史,沉淀着金徽的沧桑。我们惊叹先民的智慧,更憧憬金徽的未来。
  清末民国,在通往陕甘宁青的古道上,驮铃声声,那时金徽已走出徽县,走向全国。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011年到2012年,我们获得了国家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和地理保护标志的认定;文展馆、培训中心、管理中心投入使用;销售、税收再创佳绩,这一颗颗硕果就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秋天又是一个思考的季节,金徽的理念,金徽的文化,彰显了金徽人“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消费者负责、为社会负责的理念,彰显了金徽人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拼搏的理念。
  秋天更是一个感恩的季节。秋天的收获是大自然的阳光、雨水和风,更有劳动者的辛劳呵护。我们要感恩大自然,感恩那些辛勤劳作的人。金徽永远感恩社会,感恩陇原大地的父老乡亲,感恩每一位消费者。感恩将作为金徽的品质,始终如一把优质的产品奉献给每位关心金徽的人。
  8.《感知记忆》
  意大利著名的厨房桌面制品生产企业阿莱西(ALESSI)公司在每一件新产品投入生产前,都要从感知、记忆、想象、功能、价格等五个方面各分七个等级对该产品的销售前景进行综合评估。这套独特的——将感知和记忆视为生命的评估体系成就了阿莱西“梦想工厂”美誉和传奇。自上世纪20年代公司成立以来,阿莱西旗下生产的数以万计的物品从家庭的厨房和桌面登堂入室,走向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
  在百度词条里,感知被定义为“利用感官对物体获得的有意义的印象”。可见,感知有初始性,它直入人们内心,形成第一印象。同时,又积极调动人们的认知将旧有的经验与该印象进行比照性判断,进而通过联想和想象升华体验,最后形成记忆。美好的事物一定会被感知、被记忆,正如深夜中划过天空的流星或是烟火,转瞬即逝,但印象永存。
  《生态金徽》办刊已经近两年,闲暇时我也会经常翻看这本自己参编的刊物,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享受阅读愉悦的同时也琢磨如何才能改进质量,更上一层楼。忽然,《兰亭修楔诗》中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冒入我的脑海,王羲之对天地万物的细腻感受又引发了多少后来者的感慨和争鸣呢、是的,人的感知在心境相同的情况下对“美”和“新”总是情有独钟。因此,我想在刊物栏目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如果每一期《生态金徽》都能够适当地注入一些新鲜血液,使她常办常新当是我们一直要做的工作。
  最后,要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关心,当大家翻开《生态金徽》,它里面的一段文字、一首诗歌、一帧摄影或是一幅绘画如果勾起了你曾经的记忆,甚至让你有所联想或感悟,当是我一个《生态金徽》参编者最大的骄傲。
  (王立夫)
  9.《酒传神韵》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四季恰似美酒,犹如人生,经过长久地沉淀,方能厚积薄发,革故鼎新。
  今年的春来得格外潇洒,一扫冬末的料峭,将金徽大地点缀的尤为可人,暖暖地铺了一地的翠绿,拂开满树的鲜艳。虞泉湖畔的老柳禁不住春的召唤,吐出嫩绿的新芽;草坪上冬日的衰黄被破土的新绿一扫而光;枝头上,所有的花苞积蓄力量,等待直到生命的怒放;生态园中的小鸟,轻盈地飞舞,仿佛唱着祝酒的歌谣⋯⋯往昔的仙人关,隐没了金盔醪海,抚平了铁戟沉沙;往事越千年,今朝的酒苑,独留甘泉古榭,依旧是穿云燕子,酒海神韵。
  纵千年沧桑,填不平千古神泉,隐不退酒香陇原,使佳酿传世。这是多少金徽人的誓言,多少酿酒师的夙愿。金徽人求实创新,攻坚克难,提升酒品,使得酒香传九州;金徽酒在纷繁的市场中,激流勇进,兼收并蓄,纳文化源流,方知徽酒晓天下。
  传承陇原文化,展现徽酒神韵。在校企领导一如既往的关怀下,在广大原创作者和读者的不断支持和鞭策中,在参编人员的努力耕耘下,《生态金徽》致力于校企合作的共荣,致力于佳酿和文化的融合,我们相信《生态金徽》也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茁壮成长,为陇原文化的传承和金徽美好的明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宝峰)
  10.《读万卷书》
  在忙碌了一个学期之后,暑假如期而至。然而,今年的天气仿佛又回到了我们的孩童时代,盛夏里,雨一场接着一场,消除了些许酷热的同时,也滋润的草木苍翠,洗涤得空气清新。这样的天气是不便出行的,只能宅在家里。既然不能行万里路,那么读几卷书也好。
  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师随笔》中写到“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读书或者行路,想必都可以增长知识,丰富体会,充盈感受,升华心境。
  读万卷书就是要广泛地读书。但是,广泛的读书并非无所限制地读书,读书需要选择。选书,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寻找适合自己、令自己愉悦的书;二要关照人格养成,多读对自己心身健康、情趣培养有帮助,有益于自己的书。这样才能逐渐“脱去尘浊,丘壑内营。”新一期的《生态金徽》即将刊印,之前我们在约稿和选稿时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使她能吸引读者,并真正成为一本开卷有益的好书,还需要广大读者的批评和支持。
  最后,闻听天水多地因连续大雨引发洪涝灾害,祈愿救灾工作顺利,受灾的人们团结、坚强!
  (王立夫)
  11.《走进秋天》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伫立于秋天的旷野,天空旷阔辽远,大地色彩斑斓,空气中溢动着成熟的馨香。金徽生态酿酒园里更是一片迷人秋色,枫树的叶子一天天变得火红,片片都有了岁月的份量;满园随处可见的木瓜树上硕果满枝,成熟的木瓜凝重着秋天的丰硕,而阵阵飘逸的满园酒香,更是让金徽人沉浸着收获的喜悦。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是最美的时刻,她摆脱了春的雏形,夏的青涩,以饱满的色彩和殷实的身姿展现在人们眼前。秋天是一个实实在在收获的季节,是所有努力和劳作获得真诚回报的季节。秋天对辛勤劳作的金徽人来说,是最繁忙而殷实的时节;进入生产旺季,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经营场面,不论是包装车间还是酿酒车间,都是员工们忙碌的身影,一批批金徽美酒源源不断供应到市场,回馈着消费者。收获的累累硕果让金徽人个个脸上绽放着笑容,心里充满丰收的喜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经过三年的历练,《生态金徽》致力于“校企合作共荣,打造佳酿名品”,已成为一本开卷有益的书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绿油油、生机盎然的丰收之野。她倾注了校企领导的心血,浸透了编辑人员的汗水,承载着不同层次读者的鞭策和期盼,张扬着校企精神,传递着校企文化,在《生态金徽》这片天地里,我们自由呼吸,清新的吐纳;在《生态金徽》这片天地里,我们展开翅
  膀,扑扇着永恒的飞翔;在《生态金徽》这片天地里,我们迈动着稳健的脚步,追寻着永久的梦想,也收获着丰收的芳香。
  走进秋天,如同走进了希望。一路同行,这正是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尽管前行的道路上会有曲折、甚至布满荆棘,我们已经练就了坦然的心境和搏击风浪的智慧。让我们一路同行,传递正能量,用智慧和勤劳再谱写新的篇章,让收获的喜悦在我们的笑容里更加灿烂无比!
  (刘宝峰)
  12.《朋友干杯》
  又是一年腊月寒冬之时,我们告别满怀梦想的2013年,迎来值得期许的2014年。朋友,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生态金徽》第四期带着对新年的期待将与大家会面!
  每当此时此刻,编辑部的同仁总有许多说不完的编辑故事,道不尽的感动和感慨。忆往昔,当我们还是大山脚下一株娇嫩的幼苗时,许多作家、学者、艺术家、摄影家和各界各级领导以及读者用赤诚的热情和宽广的胸怀,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和可贵的帮助。今天,当《生态金徽》逐步成为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形象,集中反映地域文化研究成果,促进摄影、绘画、设计、书法等艺术交流,展现陇原风土人情窗口时,我们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的确,是你们用严谨的治学态度警示我们,在办刊的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你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时时提示着我们,任何编辑中的不慎或懈怠都是对作者和作品的不尊重;是你们对期刊热情的关注和对作品用心的阅读,时刻告诉我们要不断研读稿件,不断创新,力争把最优秀的作品,以最为轻松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把追求卓越的精神贯穿始终。
  如果说这一年透过《生态金徽》这扇窗口,让那些有《生态金徽》情节的学者、作家、摄影家、艺术家交流了思想,体味了作品被品味、被引用的价值感;也使那些读者在阅读中培养了兴趣,启发了思路,陶冶了情操;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金徽“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展示了企业“以文化引领发展,以质量保障发展,以勇担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以缔造生态白酒典范让老百姓喝放心酒”的豪迈情怀,那么我们的任何加班加点,或被人不屑,或因严苛的审核遭到指责,此时都化作收获时幸福的微笑。
  新年的脚步已经开启,朋友,让我们盛满生态的白酒,举起金色的酒杯,用最真的心,最浓的情,为《生态金徽》干杯!为友谊干杯!
  (李勃)
  13.《守候希望》
  惊蛰过后,天还是冷清清的。俗语道“惊蛰寒冷半年”,但冷并没有阻挡春天的脚步。在虞泉湖畔散步,你会发现一个个新芽开始露头……柳枝在春风中摇曳,轻轻地划过水面,荡起一个个涟漪,好象柔嫩的柳枝在和湖水相互问候,又好象刚吐出的绿芽在和小鱼相互交流。
  这时,你会发现春在人们不经意中到了,连翘竞相辉映,牡丹的枝条也露出一个个胖胖的新芽,又在悄悄地舒展开她的绿叶。
  我爱虞泉湖,是她有着美丽的传统,承载着金徽酒厚重的历史。
  我爱虞泉亭,她像一位守护使,默默地注视着虞泉湖畔的变化,见证着金徽酒的发展和辉煌,她更守护着希望,迎着一轮轮朝阳升起,迎着一个个春天的到来。
  我爱树木,也开始留意树木,发现银杏、牡丹等树木、花草的嫩芽在严冬时节已开始孕育,春天的鲜艳、春天的翠绿,都经过了严寒的考验,不由触景生情,意识到人也好、企业也好,希望都在逆境中产生,希望都要经过风风雨雨的历练。只有经历过无数个沟沟坎坎、经历过无数的苦难打磨,面对潮起潮落、险象环生的市场环境才会多一份淡定、多一份从容、多一份睿智、多一份信心。
  虞泉湖畔的每棵大树、每棵小草、每个花朵、每缕枝条都是有灵性的,她们默默地守候着金徽这个大家庭的希望。我想每个金徽员工只要用心去守候希望,用心去耕耘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定会迎来硕果累累的金秋。
  14.《卷首语》
  今年五一休假,又一次来到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算起来和师院参编《生态金徽》的同仁已是第三次结伴而来了。2011年3月第一次,我们参观了金徽酒的整个生产流程,品尝了多个品类及各个年份的金徽美酒。次年复来,由于时间仓促,只是和金徽酒的刊物主管及参编者做了办刊交流。这次呆的时间最久,五一当天到达,夜宿金徽新落成的培训中心,第二天一早参观了“酒文化展览馆”,并再次行游金徽生态园。
  三次来金徽,停留的时间都不长,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是印象却颇为深刻。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景观和绿化了,你很难想像一个生产企业可以把园区做成“国家4A级景区”。正当春浓,走入金徽生态园,顺着主干道望去,繁茂的花木隐约了幢幢齐整的屋宇,而屋宇衔远山叠翠,衬托着蓝天的清澈和白云的悠闲,颇有现代田园之意。离开主干道,沿着各色砖石铺成的小路漫步,精心培育的花木在层叠中会依次随着你的脚步打开。清风徐来,花香弥漫着酒香,引得蜂蝶翩翩飞舞。更幽处,老井、清泉、古碾、酒文化主题喷泉以及诗仙太白过青泥岭的雕塑,一个个有序展开,正所谓景随步移,情从景换。
  陶醉时,忽然体味到“生态”二字。对于久居钢筋混凝土丛林的人来说,拥抱山水自然几乎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情愫。那么对于经历工业文明之后的现代人整体而言,“生态”这种关照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理念,又何尝不是一种更理想的文明形态呢!
  (王立夫)
  15.《如果我在陇南遇见你》
  如果我在陇南遇见你,我们一起留在陇南,在春色如画的季节,我带您去国家4A级景区——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我们在虞泉湖畔、海眼泉边散步,探寻夸父追日的踪迹,清波荡漾,小鱼相戏,嫩柳吐芽,我们仿佛又回到那远古时代,对泉言誓,让我们爱到天荒地老。
  文化墙前,吴玠率众将士走来,他们捧着头盔,喝着醇厚的徽酒,抒发着胜利的豪情,欢乐的情怀,我们和吴玠对话,和将士对饮,我们体验金徽的历史,体验金徽的古老,饮一杯军旅的酒、凯旋的酒、庆功的酒,凭添了将军的风采与豪迈。
  在全国唯一的木质酒海库,一具具酒海诉说着金徽的沧桑、酒乡盛景,酒海沉淀着先民的智慧,见证了陇酒的发展,更是中华民族酿酒史的组成部分,酒海是金徽酒的,更是中国的。
  明月下,我们走在樱花路,闻着数百年窖池散发出的清香,我和你把酒临风,吟《蜀道难》,话栗亭,又多了几分潇洒!舀一瓢万盛魁古井的水,当琼浆饮,当美酒喝,饮出千年味道,喝出金徽骄傲。
  掬一掬古石碾的五粮,对先民的敬意油然而生,上天赐予了这块宝地,先民用慧眼选择了砂砾岩石碾。穿越紫藤长廊,与李白对饮,在北禅寺的暮鼓中,飞天翊翊起舞……
  金徽酒正能量。社会需要责任,社会需要担当。金徽酒追求卓越,服务社会,为消费者提供放心产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如果我们在陇南相遇,我们做金徽人,像雄鹰翱翔蓝天,追求梦想!
  16.《经年》
  严冬的日子,去缝纫店闲逛,见到店主,一个七十多岁始终微微笑着的婆婆。惊异地发现十多年前自己常在她那儿做衣服。闲聊起来,她也还记得,说是熟人。我以为她是敷衍,想做生意的人,难免。便只顾看布料,后来选定了一块灰底黑点的布,想做件衬衣,量了尺寸后,她往一个本子上写,我看她毫不犹豫地在本子上写下了我的名字,一字不错。
  愕然的同时,也有点感动,十多年前,她也不年轻了,隔了三千多个日子,她竟然还记得某一个人的名字,抛去好的记忆力,也算是有心了。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那么推而广之,亦应事事皆然吧。
  多年前对金徽酒的记忆是父亲珍藏于柜子深处的两瓶“陇南春”;之后是朋友、同事吃饭时上的“世纪金徽”,听他们争辩四星好还是五星好,不懂酒,也不敢喝,只是闻着香味悠长;再后来去了厂里参观,见到了刚酿出来的原酒,看到同去的酒徒贪婪地鲸吸,自己仍是心向往之而不敢一尝。所谓叶公好龙吧!
  四年前参与生态金徽的编辑,耳濡目染,知道了些许酒的知识,自觉不自觉人前便要卖弄。同学相会,喝金徽18年,忍不住话就多,说多年不见,同学的心可真是诚。为什么?——18年是酒厂的珍品呀。
  年底看新闻,各个媒体都喜欢总结行业的十大或百强之类的报告。浏览到甘肃省50强的的企业,一个一个看下去,心里想着金徽酒肯定排名在前。看到金徽酒利税靠前另一项排名稍后时心有不甘,想利税那么靠前其他的怎么可能靠后?是不是错了?——那么,编了几年杂志,我潜意识中是不是认为自己也是金徽人!
  俗语人生百年,但真能活到百岁者寥寥。如斯,有限的我们的岁月里,关于人,关于事,总要留下些痕迹。微细如缝纫店的婆婆,虽然是因为生计而识,但多年之后,除去那些微薄的钱,我们也算熟人了。
  过几天,《生态金徽》2014年第4期就该出刊了,絮絮几语,算是逝去岁月的总结;亦借此一席之地,祝愿金徽酒和我们的学校更上一
  层楼!
  (王小凤)
  17.《超越》
  人勤春早,虽然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但金徽酒生态园已是桃红柳绿,各种花正在陆续盛开,春又绿金徽,花又红金徽。
  就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董事长、总经理周志刚在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战略,立足甘肃,发展西北,有序推进,重点突破,打造西北大型白酒酿造基地。
  在全国白酒行业进行深度调整,行业前景持续低迷的形势下,提出这样一个发展目标,是金徽酒新的超越。
  超越来自于强烈的社会责任。金徽酒正能量,是金徽人的精神追求,是金徽人的道德高地和积极进取的力量源泉,是产业报国的责任和担当,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追求卓越、服务社会”核心价值的坚守。
  超越来自于对产品质量的自信。金徽酒有视质量为生命的理念,有独特的酿造环境,有国家一流的专家团队,有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有对消费者感恩的情怀。正是这些重要原素,形成了金徽酒的质量支撑。纯粮固态发酵、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食品三项国家认证,就是对金徽酒质量的认可和褒奖。
  超越来自于包容的心态,包容的文化。超越需要传承,超越需要吸纳,超越需要借鉴,超越需要融合。金徽酒正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像古酒海一样跨越地域的界限,企业的围墙,时空的距离,在合作中谋求共赢,在包容中超越自我,形成了金徽酒的独特文化。
  超越来自于执着。金徽人坚持低调做人。低调做事的风格,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实干和韧劲,艰苦地打拼,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上善若水,大德无言。金徽酒追求至善至美,以造福社会为企业愿景,一次一次蜕变,一次一次超越。我们有理由相信金徽酒一定会实现新的超越。
  18.《卷首语》
  加了微信,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交流信息,并且能够及时了解朋友的动态。而我喜欢闲暇时四处走走、看看,是个喜欢“旅游”的人,因此,对微信圈里介绍旅游、出行的图文最感兴趣,朋友们上传的内容天南海北,涉及地域非常广泛,甚至不乏国门之外的风光。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助手机一边欣赏世界各地的山水美景,一边分享大家愉快的心情,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美丽的陇南。一则朋友、学生中在陇南生活、工作的本来比较多;二来这几年认识了不少金徽酒的新朋友。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这个“身处秦岭东西向褶皱带,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的区域”,集山川形于一身,本来就妖娆多变,风景如画,值得“炫”一番。
  陇南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海拔在550至4200米之间,高度的落差使得这里热、温、寒带气候并存,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加上丰富的人文遗迹,共同构成了陇南的美丽与多变。当然,因为交通的原因,陇南的美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曾和更多的人谋面。还需要熟悉它的朋友们好好推介、传播,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
  把美丽的甘肃、美丽的陇南介绍给更多的朋友,这也是我们《生态金徽》办刊的一个愿望!
  (王立夫)
  19.《卷首语》
  2012年,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我买了一套十七卷本的《莫言全集》,书皮是红色的,装帧极其漂亮。我开始阅读莫言,抛过大学时代读过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开始看他的《蛙》、《檀香刑》,读到第七本之后,不知何种原因就停顿了下来,开始看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并一发不可收,连续两三年在网上追他的《藏红花》和《沙海》。——我有点痛恨自己格调不高,作为一个曾经痴迷文学的人,怎么能放下莫言一而再再而三地喜欢了三叔的“成人童话”?
  直到看见了光祖先生的文章《莫言的小说缺点什么》:光祖先生洋洋几千言,文笔犀利,逻辑缜密,如抽丝剥茧,一层一层为大家剖析了莫言小说到底缺点什么?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真不喜欢审丑,不喜欢那些血腥的东西,少年时,看黑孩的手去抓烧得通红的铁,看罗汉大爷的耳朵被日本人割下来在盘子里跳,倒也感觉不到什么;但人过中年,对人生的苦与痛也算有了点感受,再看人受剐刑,受檀香刑,痛苦万分却难求一死,委实心中不是滋味。由此便深深认同光祖先生之言。
  文学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期刊发光祖先生之文,实为此意。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文学才能蒸蒸日上,日趋美好。
  本期“青青子吟”栏目刊发了王保福的《思念母亲》和王雪琳的《怀念于老师》,两篇文章一脉相承,一写母亲一写老师。王保福曾是我们的班长,少年时丰神俊朗,非但学习好,各项文体活动也无一不精,算是当年女孩子心目中的男神;三十多年后他在自己的领域里也建树颇丰,亦不曾想《思念母亲》一文挥洒自然,写得情真意切,读来让人潸然泪下。王雪琳的文章我是从QQ空间里看到的,向他约稿,他说只是随意写的。但就这些随意的文字里,跃动着一个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心及无限的追念。
  ……
  本期《生态金徽》出刊时适逢金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亦硕果累累,稻谷满仓。
  ——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刊物,传播正能量,收获真善美。
  (王小凤)
  20.《冬日偶想》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冬季。
  在充满阳光的冬日,我在铺满枯叶的小径散步,没有了春的妩媚,没有了夏的火热,没有了秋的多姿……一棵棵大树在寒风中站立,颤抖的枝条上有几片黄叶在挣扎、在呻吟、在飘舞、在呐喊、在歌唱……不同心态,会有不同的想象。
  《千字文》中有四个字“秋收冬藏”,冬应该是一个藏的季节,藏也是内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周易》中,无论是刚强勇毅、一往直前的乾之德,还是德品坚贞、宽容海涵的坤之德,都有藏的内涵,告诫人们要注重内心的修养,不张扬于世,潜藏休养,既可以避不利,又可以大利。前几年,金徽酒海眼亭、酒海库建成后,曾有过几幅联,其中之一就是酒海库的“一海藏天下,千年酿金徽”,藏从纵讲是金徽酒对古代工艺的传承,经历了千年的历练;从横讲就是金徽酒是各种名酒特点的吸纳和浓缩,藏更反映了金徽人包容广博的心胸。
  在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生长、秋的收获后,进入了冬藏的季节,这时候需要进行调整。如中国传统医学讲冬季内敛与进补,意在调整好身体的各个机能,使之适应气候的变化,冬也是一个调整和养精蓄锐的季节。
  冬天有的植物干枯了,有的萎缩了,树叶落了,只有树干树枝或卧、或立、或仰、或垂,在寒风中摇曳着。冬给人以寒冷,给人以萧条、冷清。我喜欢冬,她去掉了春的繁华、夏的葱郁、秋的绚丽、大山和好多植物赤裸地展现在人的眼帘,好多植物还原了其怯懦的本性,寒冬是对世间万物的考验。看远山,落了叶的树显得灰褐,在云与雾的遮掩中,时隐时现。这时,我才真正地感悟到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的那种意境,对水墨的运用达到了极致。那种神韵,那种意境,给人以宁静与恬淡,仿佛是古代艺术家和天地、万物无声的对话,无言的沟通。我想只要留心,任何季节都有美丽的风景。
  其实,许多生命正是寒冬中孕育的,三九寒天,你会感到一个个花蕾蓄势待发,一个个嫩芽正在编织绿色的梦,当经历了严寒才感到太阳的温暖,当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伤痛,才会感知人间大爱以及对爱的珍视。
  冬到了,春天也不会远,在寒冬中,用爱迎接新春。
  21.《从酒海想到工匠心态》
  翻开中国历史的长卷,中华民族的各类工匠创造了许许多多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从蜿蜒万里的长城到巍峨屹立的故宫建造,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到敦煌莫高窟的开凿、造像,都蕴涵了工匠的智慧和心血。
  金徽酒海印证了古老的历史,也彰显了工匠心态。工匠造就了酒海,造就了国家级文物。金徽酒海通过文物部门鉴定,全部为国家珍贵文物,并有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在一个企业拥有众多的国家珍贵文物,在国内实属罕见。领导、专家学者、游客看了酒海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震撼”!
  万历八年的酒海,锁扣已锈迹斑斑,五子牌铜锁上面“五子登科”的字样依稀可见,斑驳的木纹尘封着不同年代的烙印;当年华丽的雕饰露出苍凉的美,像在诉说自己高贵的身世;两根牛皮绳展现着老酒的尊贵。一具酒海就是一个作坊的变迁,就是一个久远的故事。
  “一海藏天下,千年酿金徽”,在酒海库行走,仿佛穿越时空,再现历史一幕,眼前浮现了金徽酒沿青泥古道入川、沿丝绸之路进疆的情景。酒海是白酒规模化发展的产物。正是能工巧匠通过反复的实验,将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胶质状物质和土麻纸进行有机地结合,使木柜藏酒,而且滴酒不漏。这正是工匠强烈的求知欲,焕发出对自我的挑战和不断的超越。
  酒海能存放更多的酒称为酒海,海是大的意思,海也意味着包容。包容是工匠的心态。包容是骨子里的自信,只有自信才敢于否定自己,才勇于接纳。包容是骨子里的谦虚。谦卑是人性的升华,可以使人站在精神高地,充满对大自然的好奇与敬畏,用善良和尊重对待世间的人和物,像大海一样不拒细流,不断地吸纳,成就自己。
  中国历史上的工匠不仅有超人的技艺和丰富的创造力,更在于他们有在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形成的人格力量。他们尊师传承,一代一代地在传承中前行,一代一代地在传承中创新,打造了一个个百年老店,留下了一个个中华老字号,创造了一个个传奇的故事。他们有自强不息、执着坚定的拼搏精神,有不张扬、不计名利的平淡和儒雅之气。他们更有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在挫折和困境中寻求成功与突破。历史虽然没有记下太多的工匠姓名,但人们永远会敬仰工匠的智慧与创造力。
  酒海是金徽的宝贵财富,工匠心态更是金徽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传承酒海,更要传承工匠心态。
  22.《知止》
  在十几年前,我入川途经张良庙。张良庙在陕西省留坝县紫柏岭南麓,张良庙群山环抱,松柏涌动,茂林修竹,古朴雅静。
  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良庙有两块碑,一块是“英雄神仙”,一块是“知止”。“英雄神仙”署名为陕南镇守使管金聚,这碑石几乎成了张良庙的代名词,多少游客都要在这留影拍照。英雄在人间,神仙非凡界,英雄退一步即为神仙。“英雄神仙”大概是人们对张良睿智的总结吧。
  知止碑仅二字,但透露出无限禅机。
  “知止”是大智慧。跟随刘邦的西汉“三杰”——张良、韩信、萧何,张良在功成名就后毅然隐居,留下了千古芳名,成为智慧的象征;而韩信遭斩,萧何被囚,都没逃脱厄运。这是宿命的安排,还是应止而未止呢?三人不同的命运,千古以来,人们在不断地探寻和拷问,但无论怎样,张良的遁隐则说明,天下事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知进不知止,绝非明知睿达。
  “知止”是做人底线的坚守,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受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的约束,不能去触碰,否则,就会付出代价。
  “知止”是淡定,知止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素养。当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就会平淡地看待一切。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名利双至,无论是处世为人,还是言谈举止,都应该知止。
  知止是对一个人的约束,也是一个人的定力。
  23.《坚守》
  又一个秋天至。
  今年入秋,天气比任何一年都热,每天相互说的最多一个字是“热”。尽管酷热难耐,但在蝉的嘶鸣中,秋已悄然而至。从树叶细微的变化中,你会觉察到秋。我漫步在金徽酒的林荫小道,寄情在紫藤长廊。我想秋渐深,叶渐黄,金秋的金徽更加色彩斑斓,也会硕果累累,这一切是金徽人的坚守。
  坚守,简单地理解,就是坚持和守候,两个字,但份量非常重。坚守需要忠诚甚至生命的代价。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坚守心中的理想而舍生取义;战争中,多少忠勇之士为了坚守阵地而用血肉之躯换取胜利。
  金徽酒坚守着道德高地,金徽酒“追求卓越服务社会”、“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金徽酒正能量”理念的提出,贯穿始终的是金徽人的责任情怀、责任担当,为社会尽责,为消费者尽心,为员工尽情,诠释着金徽酒的做人标准、做事标准,反映着金徽人的价值诉求和精神追求。
  金徽酒坚守着心中的绿色。金徽酒打造生态金徽、科技金徽、文化金徽。无论从企业发展理念,还是环境的打造;无论是科技的创新,还是对传统工艺的挖掘;无论是文化的传承和研究,还是经营管理的创新和提升,都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让消费者喝得放心,喝得健康;都是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人尽其才。能挖掘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安、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绿色是希望,绿色是成长,绿色是和谐,绿色是充满活力的。秋去冬来,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大自然的法则,谁也不能更改,但只要我们坚定心中的那片绿色,一定会充满阳光和希望。我们坚信:金徽之树常绿。
  24.《卷首语》
  《晏子春秋》载: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秦岭,天水人。生于斯长于斯,成年之后,去天津,然后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发不可收。
  秦岭原本是橘?或为枳?橘实大,果甜,更为人所喜,那么在天津大放异彩的秦岭是橘好了。枳果小,不能生食,但可做药用,在天水的几多岁月秦岭就是枳了,这棵枳从一粒幼苗破土而出,吸收光,吸收热,吸收水分,从故乡的土壤里吸收于他而言有益的营养,慢慢长成了树。到了更适宜他的天津,量变而质变,便结出了橘实。
  年末,《生态金徽》组最后一期稿件,和秦岭约稿,很痛快他发来了厚重的短篇小说《吼水》,于是“名家佳作”有了一个让人回味悠长的故事。
  “对酒当歌”栏目选了周舟的《渭南旧事》和王元忠的《青海诗篇》,周舟在渭南生活过多年,渭南种种在他的记忆中生根发芽,导致时过境迁,梦魂萦绕依然不肯离开,深情相思,不吐不快,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便有了成篇累牍有对渭南的吟唱。王元忠的《青海诗篇》来源于青海的一次游历,有印象的速写,但更多是精神的赋形,于山川草木的描绘之中凸显了诗人因缘际会而生发出来的种种心理图景,诗中所表现的个人感知经验,是具体的,同时又超越了具体,读来别是一番“心与物游”的人生况味。
  “青青子吟”中有漆子扬教授的散文《鸳鸯湖,你忘记我》,这位出身于甘肃武山的名教授,身离故乡,不忘故乡,多年来致力于故乡建设的同时,亦时时吟唱着故乡。可谓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值严冬,草木凋敝,看似荒芜的土地却在积蓄力量,等待着春天的芽、夏天的花和秋天的果。
  旧年将逝,新年伊始,愿我们的学校、我们的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王小凤)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金徽酒文史资料第四集的情况。其中包括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管理、科技、上市与法务工作、基本建设、企业文化、酒乡名胜古迹名人名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