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酿酒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243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酿酒业
分类号: TS971.22
页数: 3
页码: 163-165
摘要: 本章记述徽县民国时期的酿酒业、金徽酒与红军、兴办酒精厂等。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金徽酒 酿酒业

内容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酿酒业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徽县隶渭川道,区域变更使金徽酒销向兰州和宁夏的路径更为顺畅,经常可见马帮、驼队载着金徽酒去宁夏、新疆。金徽酒文化展览馆的馆藏文物——民国初年西宁世袭指挥公署的收条,可以证明当时金徽酒不单纯是私人在营销,而且有官方参与。加之民国四年(1915年)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徽县烧酒税赋持续加重,天灾导致粮食奇缺,徽县的酿酒业受到重创,永盛源等一批作坊不得不停产。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全县只剩下位于海眼神泉的二十九家老作坊。
  第二节 金徽酒与红军
  据有关史料记载,1936年春,红二方面军贺龙、王震、关向应、肖克、陈伯钧、彭绍辉、贺炳炎、廖汉生在徽县居住。徽县群众用金徽酒犒劳红军。余秋里将军在徽县银杏做截肢手术,曾用金徽酒消毒。一些老作坊还用酒糟给红军战士治疗关节疼和腰疼等风湿病。红军离开徽县时,酒坊抬着“金徽酒”给红军壮行,当时还流传着《金徽美酒献红军》的歌谣。
  第三节 兴办酒精厂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七月九日,由于重庆和前线汽油严重短缺,国民革命军第八战区、第二战区在徽县兴办酒精厂,厂址在今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制曲车间院内,共有房屋五十多间及临时工棚十余间,设有厂长办公室、技术员办公室、化验室、工作房、机房、蒸馏室、库房及工人宿舍等,设备较为齐全,在县城设有办事处。厂长为沈勤泰(曾留学美国),工程师孔令秋、蹇仁诚、徐沛昌、黄鉴等人,另有化验员、会计、事务、学徒等职员及眷属,多系河南、陕西籍人。酒精厂收购当地白酒,然后提纯,生产浓度高的酒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酒精厂歇业。在此期间,由于酒精厂的拉动,全县好多酒坊开始恢复,酿酒业迅猛发展,有规模的酿酒作坊达三十多家,年产量达四十五吨。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本书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详细考证了金徽酒作为名酒之源的由来,同时广泛搜集并整理了与金徽酒有关的掌故、故事传说和艺文等资料,勾勒了金徽酒的历史沿革,再现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其作为名酒之源的特殊历史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