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明代徽县酿酒业的规模化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2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明代徽县酿酒业的规模化发展
分类号: TS971.22
页数: 3
页码: 160-162
摘要: 本节记述徽县明代徽县酿酒业的规模化发展概括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储酒器具的变化、管理模式的变化、酿酒技术的变化。
关键词: 明代 金徽酒 酿酒业

内容

明代是中国酿酒业空前发展的时期。明代的各类酒宴上盛行行令饮酒,总结推广酿酒技术和酒文化知识的书籍也逐渐增多。这一时期也是徽县酿酒发展的重要阶段,并出现了几个显著的变化。
  一,生产方式的转变。洪武十年(1376年),徽州降州为县,并将两当县并入徽县。不久,徽县又升为州,两当亦复县,隶徽州。在虞关设巡检司,于高桥置高桥关。徽县通过白水路、茶马古道连接巴蜀、关中和丝绸之路,来往官旅、商旅甚多,新的酿酒技术和工艺很快传入徽县。外销酒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徽县境内的酿酒业出现了规模化发展趋势。李氏后人的万盛魁作坊,年产白酒达十多吨。明崇祯年间,徽县又出现一个老作坊宽裕成,年产量近十二吨。
  二,储酒器具的变化。明代以前,徽县的酿酒作坊一直用坛、罐、笼等储存器具。李氏酒坊甚至更早。明代随着酿酒业的规模化发展,酒的储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就出现了专门制作酒笼、酒海的新兴行业。据《徽县工业志》记载,缫纸是徽县的传统手工业,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缫纸的主要原料是枸树皮、竹子、大麻,大多产于北部山区的高桥、榆树、麻沿、江洛、柳林等乡镇的部分山村,产品有高黑纸、高令纸、改连纸等,以高桥乡生产的高黑纸最为有名。高黑缫纸是糊制酒笼、酒海不可缺少的材料。
  据徽县档案馆馆藏文献记载,酒海的制作始于李氏酒坊,在唐宋已开始试制。先选用槐木做成木柜,形成酒海的壳,再用动物血和荞面以及富含蛋白质的胶质状物质,配以高黑纸糊其内壁。糊的层数根据酒海大小而定,少则三十多层,多则百层以上。酒海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而且周期长,一层干透,才能糊第二层,否则容易形成包浆,出现渗漏。明代的酒海做工非常考究,木柜上有浮雕,有字号,酒海上的铜锁也有生产作坊的名称,这说明明代的酒坊很注重品牌。至今,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仍然保存着明代的酒海,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在国内都是唯一的。金徽酒养酒馆现存万历年间徽县“万盛魁”老作坊使用的酒海,最大的一具可储酒3.3吨,其余具分别储酒3吨和2.9吨。
  徽县酒海制作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酒海外部结构已发生变化,有了角铁、钢筋等物,代替了原来的牛皮绳和榫铆,其内胆粘糊物也和明代李氏酒坊的酒海不同。
  三,管理模式的变化。规模化生产也促进了作坊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像老作坊万盛魁,本身就是酿酒世家,也精通经营,因此只招收普通工匠。有的作坊主人有资金实力,但不懂酿酒或经营,就只能请懂酿酒和懂经营的工匠能人从事生产和经营。这就是徽县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职业经理人,体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剥离。
  四,酿酒技术的变化。明代徽县的酿酒技术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更注重筑酒窖。首先是选择宜于微生物繁殖的地方,其次是对窖池的深度、宽度、长度逐步进行统一。二是在老作坊普遍采用蒸馏技术,对窖池的发酵时间进行规范,开始有了专业的酿造匠。酿造匠不但要熟悉酿酒的每道工艺,而且要能分等摘酒,区分酒之优劣。到明代晚期,李氏的“万盛魁”又恢复为“李家酒坊”,在这样的老作坊,有专门品酒的工匠负责酒的勾兑调制,有史料记载,徽县的筑酒窖技术和酿酒技术在明代时已由略阳驻军传至巴蜀之地。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本书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详细考证了金徽酒作为名酒之源的由来,同时广泛搜集并整理了与金徽酒有关的掌故、故事传说和艺文等资料,勾勒了金徽酒的历史沿革,再现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其作为名酒之源的特殊历史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