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金徽酒历史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227
颗粒名称: 第二篇 金徽酒历史沿革
分类号: TS971.22
页数: 23
页码: 145-167
摘要: 本文记述徽县徽酒的历史沿革介绍了金徽酒始于西汉、汉唐时期徽县的酿酒业、唐宋时期酿酒业的繁荣、元明时期酿酒业的规模化发展等。
关键词: 徽县 金徽酒 历史沿革

内容

第一章 徽酒始于西汉
  第一节 汉以前,徽县的酿酒业
  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徽县永宁河和嘉陵江河谷的阳坡地带定居生活,繁衍生息,并逐步形成村落,从事原始农业和狩猎活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先民们由食生食变为食熟食,并出现剩余的食物和果实。也正是有了熟食和储存,才发现了酿酒的最关键步骤——发酵,才有后来的酒的发展。在柳林镇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南延,考古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如石斧、单耳红陶罐、刮削器等,以及酒器和谷物发酵器具,距今四千多年。
  二、周朝时,徽县陶瓷和青铜器的使用已较为普遍。从伏家镇、城关镇等地出土的陶坛和铜质钫、罍等器皿说明,周朝徽县一带的制陶业和青铜器冶炼制造就较发达,且工艺水平较高。
  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徽县隶属陇西郡管辖,当和秦人与氐、羌等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徽县地区。
  徽县在古代是民族迁徙的主要通道,属于氐、羌民族与其他民族交融的地区。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生活方式在这里交汇。“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在古代酒之所以珍贵,祭祀、出征都需要美酒,加之氐、羌好酒的生活习性,酒成为羌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酒应该是氐、羌民族向东向南迁徙、中原地区民众向南迁徙过程中形成的,是氐羌文化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同创造的产物。徽县最早的酿酒可追溯到战国,在柳林、永宁镇一带,且以果酒为主。
  第二节 始于西汉
  一、《徽县志》记载:“徽县酿酒始于西汉。”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河池县(治在县北银杏镇银杏村),隶属武都郡。
  从徽县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各种陶器来看,大部分是酒器,这些盆、钵、罐、瓶、灶、等,除发酵酿酒器皿外,储存、饮酒的器皿占多数。其中伏家镇、泥阳镇、城关镇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青铜扁酒壶和觯、钫、罍、卣等酒具,可见酒之繁盛。出土文物中还发现了东汉时期的大口缸和锅、灶的青铜器残片,似蒸馏器甑箪,证明东汉时期徽县已有青铜器蒸馏工艺了,这比上海博物馆珍藏的青铜蒸馏器要早几百年。金徽酒文化展览馆珍藏的东汉绿釉酒具共有十件一组,有托盘,有勺,有盏,还有盛酒器皿。从当时出土的酒具来看,酒应以果酒为主,也称浊酒,也有氐、羌民族用牛羊乳汁酿成的甜酒醴酪,也是一种奶酒。
  二、徽县酿酒历史悠久,有这样几个重要原因:一是有很多史料记载,在黄帝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酿酒,形成了黄帝造酒说。黄帝起源于关中渭水流域,他的造酒之术,很有可能通过陈仓道而进入徽县;二是氐、羌民族好酒的习性,他们在进入徽县时,也带来了游牧民族的酿酒之术;三是徽县酿酒与其所处的交通枢纽位置和富庶的生活条件是分不开的。古河池山川秀美,气候温润,田地广袤,雨水充沛,适宜各种生物生长,上古时期神农氏就派人在此发展农耕,因此徽县自古就有“天然粮仓”之美誉。青泥古道(嘉陵古道)是古蜀道陈仓道最重要的一段,是一条重要的官道,既是由陕入川的门户,也是由陇上入川的路径。东汉永初年间(107~113年),武都太守虞诩开辟了从青泥岭到宝井堡的水道,从宝井堡到嘉陵江可从水路到略阳、汉中、巴蜀。故河池水路、陆路皆通,而青泥岭则成了水路、陆路的枢纽,故而历史上青泥岭就有了“蜀门”之称。
  三、西汉时期,王昭君奉旨出嫁匈奴和亲,这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而随王昭君去西域的有产于古河池的美酒。可见,古河池早在西汉美酒已闻名遐迩。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五月,曹操率大军经陈仓、大散关到河池,征服了聚集在宝井堡以窦茂为首的氐、羌人。战后,曹军在河池休整,宴席上摆满了佳肴和河池美酒。随军侍中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作诗:“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邸,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在王粲的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反映了古河池丰富的物产,也反映了古河池盛产美酒。
  四、古河池酿酒坊多分布在固镇、青泥岭、宝井堡等地。《徽县县志》记载,“白酒酿造是徽县的传统工业之一。城关镇大量出土的汉代酿酒、饮酒器皿说明,早在汉代,徽县先民就掌握了酿酒技术,酿制出了醇香的美酒。徽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为陇南的粮仓。丰富的粮食资源和甘甜的泉水为酿造美酒提供了物质基础,粮食制成白酒又便于长途运输,自然畅销全国各地。历史上徽县就有‘金徽县’之说,徽酒冠以‘金徽’其名由来久远。”
  第二章 汉唐时期徽县的酿酒业
  第一节两晋末秦州之北拓氏迁徙河池,到隋炀帝大业年间,其创办的拓家酒垆已享誉关中、巴蜀和陇上
  隋统一全国以后,曾一度允许百姓开作坊酿酒,徽县的酿酒业有了较快发展。萧瑀在任河池郡守期间,做了两件事,对当地酿酒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引进水稻,在中部地区和南部山区适宜区域大面积推广。《徽县新志·仓货志·物产》中记载:“谷类二种:一种俗名饭谷,又名白米,性不黏,可煮饭,其秆柔韧,可织履;一种俗名酒谷,又名糯米,性黏,酿酒甚佳。”《徽县新志·仓货志·物产》中把稻列为第一种,可见当时水稻面积之大。徽县气候独特,大米生产周期长,品质上好。
  二是开办酒坊。萧瑀在青泥岭富有影响的拓家酒垆基础上兴办官垆,聘拓氏酿酒传人拓旺酉为酒监,吸收宫廷酿酒技术,进行酿酒。有水稻等粮食资源的保障,又有拓氏的酿造技术,加之优越的自然环境,徽酒作坊酿出的徽酒,既不同于中原、关中地区的酒,也不同于巴蜀、陇上的酒,品质极佳,堪称酒中珍品。徽酒坊的酒被良酝署定为宫廷用酒。朝廷为将士饯行、凯旋庆典、宴请群臣和大型祭祀时都用徽酒,徽酒因此名气大振。萧瑀与拓氏在青泥岭传授酿酒知识,指导乡民酿酒,河池酿酒盛极一时。
  萧瑀还在河池境内宝井堡天河之畔、海眼神泉旁,开启了祭河神的官祭。官祭河神由地方官府主祭,州县官员和附近民众参加,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第二节拓氏家族晋朝青泥岭建徽酒垆
  在隋炀帝时,萧瑀种水稻,兴酒业,访贤青泥岭,请拓氏传人拓旺酉执掌官垆徽酒坊。拓旺酉祖上从建坊以来,一直写作《酿酒札记》,记录全国各地酿酒之法,记录作坊每日酿酒的情况。拓旺酉将这些《酿酒札记》进行整理,分为上下两卷,内容包括:其一,地域;其二,酿酒之水;其三,物产;其四,酿酒、盛酒、储酒之器皿;其五,工匠;其六,酒曲。
  拓氏最早使用土窖酿酒发酵。拓氏在秦州之北时,为避战乱匪扰,常将粮食储于地窖之中。拓氏举家迁青泥岭后,也将粮食储存地窖之中,时间一长,粮食膨胀发酵,生出酒味。这个偶然的发现,给拓氏带来启示,开始探索用在泥窖酿酒发酵。
  拓旺酉整理的积几代人心血的《酿酒札记》被奉为“酒经”,流传各地。
  第三章 唐宋时期酿酒业的繁荣
  第一节 唐代青泥岭,中国的名酒之源
  唐宋时期,豪饮成为时尚,酿酒成为高利行业,徽酒出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徽酒和武则天、唐玄宗、唐僖宗、李白、杜甫、吴玠这些历史名人紧密相连,加之青泥岭交通枢纽地位的凸现,徽酒更是名扬天下。
  一、武则天经青泥岭返利州省亲相传武则天回利州省亲,湿热引起皮肤病,在青泥岭拓氏客栈一泉水中药浴痊愈。武则天在去利州时,带去了拓氏酒坊存放的百年陈酿。在距青泥岭不远的地方,有一药水洞,供奉武则天为药水娘娘。武则天还在拓氏客栈一似案奇石上抄写佛经。后来人们把武则天药浴的清泉奉为贵妃池,武则天抄写经书的奇石奉为天书石。
  二、李白醉卧青泥岭,吟《蜀道难》
  大约在公元746年,李白离开长安,一路西行,为雄奇险竣的青泥岭南部风光和徽酒坊美酒所迷。在徽酒坊,李白与庞道、徽酒坊酒监拓昌智畅饮。醉意朦胧时,李白在拓家客栈案石上一挥而就写出了闻名天下、震撼人心的名篇《蜀道难》。
  三、唐玄宗驻跸青泥岭,视察徽酒坊
  《徽县志》记载:“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长安,玄宗起驾避战乱,在陈仓改行蜀道避难,途径河池(徽县)入川。”唐玄宗过陈仓、翻大散关到达河池,因雨受阻,唐玄宗驻跸青泥岭。历经突变的唐玄宗在青泥岭看到了百姓安居乐业,并没有战争惊扰的迹象,同时,他也看到了当地官员和民众对他的拥戴,精神为之一振。在剑南节度副使崔圆的陪同下,唐玄宗察看了萧瑀和拓氏家族创办的百年酒坊及拓氏整理的《酿酒札记》,对拓氏家族乐善好施、扶弱济困、行医办学的善举大为赞赏。他畅饮封存百余年的老酒,龙颜大悦,称赞其为天下酒中极品,当即赐拓氏家族为李姓,封“徽酒坊”为“御酒坊”,并在武则天当年抄写佛经的石案上题写了“御酒坊”三个字。他行到武则天药浴的贵妃池,触景生情,题写了“贵妃池”。唐玄宗在嘉陵江乘船去四川时,有龙环绕其船,久久不愿离去。唐玄宗亲自打开陈封百余年的老酒,倒入江中,龙才离去。相传这是当地黑龙潭、白龙潭的龙,护佑唐玄宗入蜀。唐玄宗大悦,为御酒坊所产之酒钦题“黄龙”。在龙显身之处,一凹形岩壁上,官府和乡绅雕刻了两条龙,此地亦名双龙崖。
  四、唐僖宗与徽酒
  在古河池县城之西,有凤山。《徽郡志》记载:“凤凰山,城西二里,《图经》云,昔日凤凰见于山阿,又云,其山如凤。上建宣灵王庙,副使马纪有诗。”明代副使马纪《宣灵王庙》诗云:“庙貌崇王祀,忠义历代存。春风父子谷,夕日凤凰原。茂树巢鸢语,新晴陌柳蕃。明神知节义,天使吊英魂。”黄巢造反,唐僖宗入川,到南凤州地界,风雨大作,饥寒交迫,肚中饥饿的唐僖宗悔恨交加,正在纠结之时,突然见一老人率子献上一坛徽酒和热腾腾的饭食。唐僖宗封老人为忠护侯,儿子为忠嗣候。明代副使马纪在《宣灵王庙》诗中写的“献醴不忘君”,说明徽酒当时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青泥岭独特的地理优势,也成了徽酒的独特优势
  唐贞元时期,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在东汉水道基础上,从兴州、长举经徽县仙人关越青泥岭、过栗亭至同谷,开凿河道300里。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江运记》,详细描写了徽县历史上最大的漕运工程。柳宗元在《兴州江运记》中写道:“自长举北至于青泥山,..过栗亭川,逾宝井堡,崖谷峻隘,十里百折,负重而上,若蹈利刃。”描写了道路的艰难。柳宗元又写道:“於是决去壅土,疏导江涛,万夫呼抃,莫不如志。雷腾云奔,百里一瞬,既会既远,淡为安流,蒸待讴歌,枕卧而至。戍人无虞,专力待寇。”反映青泥岭到宝井堡水路的畅通与便捷。古道青泥岭在唐朝设立了驿站,成为连接南北、陇上至巴蜀、吴楚的官道。连接嘉陵江的河运与陆路古道相得益彰,更加凸现了青泥岭处于南北交通大动脉上的枢纽作用,也使当地的酿酒业形成了几个独特的优势:及时掌握和吸纳全国各地的酿酒信息及技术;招揽优秀的酿酒人才;南北贸易交流拉动了徽酒的销售;过往官旅甚多,更便于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支持。还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使徽酒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一是萧瑀在将拓氏徽酒垆改为官办徽酒坊时,就奏请朝廷将徽酒定为宫廷御酒,造就了徽酒的独特地位。二是唐玄宗题“御酒坊”和“黄龙”酒名之后,更使徽酒成为尊贵的象征。唐玄宗离开青泥岭时,将跟随南下的宫廷酿酒师留在青泥岭“御酒坊”,事实上已将“御酒坊”真正变成了宫廷酿酒坊。三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代的这两个鼎盛时期,国家外交活动空前活跃,徽酒又成为接待外国使臣的宴席用酒。这些都加快了徽酒的发展,青泥岭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兴盛的酿酒业成为唐宋时期重要的军事重镇、商贸重镇,也成为中国名酒之源,成为中国酿酒史上的一座丰碑。
  六、青泥岭为唐朝的文化名镇,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诗篇,加速了徽酒的传播
  许多文人雅士由关中、陇上到巴蜀,青泥岭是必经之地,故而青泥岭在诗篇中屡屡出现,青泥岭造就了徽酒,徽酒彰显了青泥岭以及古河池。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云:“阁道苕峣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李白的《蜀道难》云“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杜甫在《泥功山》诗中描述了翻越青泥岭的艰辛,“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不畏道途永,乃将汩没同。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与青泥岭有关的诗篇一直延续,也成为徽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七、李氏传人从青泥岭迁徙
  唐玄宗题“徽酒坊”,赐拓氏李姓,命“黄龙”酒名,使青泥岭的美酒名声大振。唐后期,李氏传人辞御酒坊酒监之职,另开作坊探求酒的酿造和储存之方。李氏在河池有众多作坊,但挂李氏招牌的遍布关中、巴蜀、陇上。河池在五代十国成为饱经战乱之地。李家酒坊屡遭侵扰,半部《酿酒札记》手稿也落入略阳驻军之手。李氏虽富甲天下,但一直坚持宁静淡泊的生活,面对战乱时局,虽苦心经营,但也难以为继,李氏传人悄然从青泥岭迁徙,在栗亭海眼神泉附近的村庄,试验老窖酿酒,试制酒海储酒,续写《酿酒札记》,其族亲有的返回原籍,有的仍在青泥岭开酒坊。
  第二节 宋朝徽酒历史上关键的发展时期
  一、徽酒向县境内中部地区转移
  一是战乱和青泥岭改道促成了这次产业大转移。南宋以后,金兵入侵,作为蜀门的青泥岭开始处于战乱之中,拒敌于蜀门之外的好多战争在这里展开。战乱使青泥岭的酿酒业受到影响,特别是新开白水路,青泥岭改道,使青泥岭的酿酒业遭受重创。因为青泥岭的官坊、驿站等遭裁撤,交通枢纽的地位丧失,贸易交流的功能丧失,迫使青泥岭酿酒业向外迁移,大部分迁到了栗川宝井堡一带,也有一部分入川兴办酒坊。虽然老酒坊也为保存数百年老店几经努力,但仍无法改变朝廷决策以及历史大势,人去垆空。曾任秦州监察判官的著名书法家雷简夫在撰写《新修白水路记》时,也发出了“且驿废则客邸酒垆为弃物矣”的感叹,但它却为金徽酒唐宋时期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撑,因为这是在全国碑刻中首次出现“酒垆”二字,也是唯一的,由此也可以推断当时青泥岭的酿酒业是一个支柱产业,关乎青泥岭的兴衰。
  二是宝井堡优越的自然条件。宝井堡在栗亭。栗亭沃野百里,稻香谷壮,境内有名山兑山,名刹北禅寺。天河流淌而过,海眼神泉旱不枯、涝不溢,常年恒温,从栗亭宝井堡乘船可直抵嘉陵江而入川,上天造就了这块酿酒福地,代代巨匠的耕耘,使这块福地生辉出名,自然造化成福地,巨匠神工酿美酒。自然之造化,巨匠之神工,天人合一,气聚天成。海眼神泉北倚紫金山,南屏兑山,四面群山逶迤莽莽,如苍龙环卧,聚天地之灵气。先民在这里酿酒是智慧的选择,这里具备了地理、土壤、水质、气候、物产这些酿酒要素。这里是农耕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和伏羲人文始祖相连,和三皇相连,是萧瑀最早祭河神、种植水稻的地方。
  二、南宋名将吴玠与金徽酒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的大本营和随军家眷三千多人就住在栗亭。吴玠在宝井堡建官坊,聘李氏传人为师,并尊李氏先祖李旺酉为名酒之祖。在海眼神泉之北、天河之畔,修建了酒神庙,塑李旺酉像,面朝北禅寺,背靠万盛魁酒坊。酒神左手持《酿酒札记》,右手扶一坛酒,酒坛上雕两条龙。
  公元1134年,金朝名将金兀术率十多万金兵侵宋,吴玠在仙人关据险而守。史书记载,吴玠曾以酒坛退敌,终以三万之众,大败十多万金兵,大获全胜。仙人关大捷后,民众挑着酒笼,抬着酒坛,犒劳王师。饮酒器皿不够,众将士以头盔为盏,痛饮徽酒。有军士呐喊“金盔酒”,吴玠曰:“名虽响,却欠雅,何不称之‘金徽酒’,徽者,美也……”自此徽酒以“金徽酒”冠名,与仙人关大捷一起青史留名。
  南宋时,栗亭设酒税官。这一官职的设置说明宋代栗亭酿酒业的繁荣。
  三、李氏传人与万盛魁、酒海、酒窖
  南北朝李氏传人从青泥岭迁移至宝井堡,在海眼神泉处建酒坊,取名为万盛魁,其意为万代昌盛,酒中之魁。到宋代,在李氏传人带动下,海眼神泉处已成为酿酒的聚集区,李氏传人在酒海制作、土窖发酵上有了突破,而且有了酒的配方。白酒生产也有了区域划分,有酿酒区,有储酒仓库,有制曲区。
  探索泥窖发酵。李氏家族在青泥岭时就尝试用土窖发酵,但由于迁移及《酿酒札记》流失,中途有停顿,到宋代李氏传人又开始土窖发酵,形成了老窖的基本规格要求,窖池为长方形,长约五尺,宽约三尺,深约四尺,而且土窖选择的地方要土质好,环境好。
  试制酒海储酒。李氏万盛魁储酒器具为陶坛,并开始试用酒海、酒笼,酒笼先用竹蔑编一个笼状,涂以动物血、荞面、蛋清、蜂蜡等物,然后用山里自制的土纸糊其内壁。酒笼运酒不易破碎。酒海为木柜形状,以槐木板材为壳,里面粘糊方法和酒笼制作相同,粘糊层数视酒海大小而定。当时,万盛魁的酒海大则装酒千斤,小则盛酒装几百斤。神奇的酒海,以柜藏酒,以酒养柜,生生不息,解决了储酒之大事。
  四、酒神祭祀与封藏大典
  有了酒神就有了祭祀,有了酒海,就有了封藏。在李氏家族,祭祀酒神、酒海封酒成为神圣的大事。
  第一,酒神祭祀
  酒神祭祀即每逢国家有喜庆举行大祭,酒坊传人交接举行大祭。凡大祭一般在十年到二十年。大祭邀请当地州府官员、乡绅名士、各酒坊掌柜、乡民代表,并请县内道观主持参加,由万盛魁传人担任主祭,下代传人担任副祭,兼有唱戏助兴。每年腊月三十立新窖,举行祭祀,参加人为族人和内亲。秋分开窖取酒,举行祭祀,参加人为族人和内亲。
  第二,酒海藏酒
  万盛魁试制酒海成功以后,它不仅仅是储酒的器皿,更成为传人交接的一项重要内容,谁掌握了刻有字号的酒海钥匙,谁就是酒坊的传人,真正的东家。
  酒海封藏有三种:
  一是象征传承人权力的酒海。由上一代传承人给下一代传人交接时,由上一代传承人启封,开锁,打酒,将酒海内储存的百年老酒敬天地、敬酒神、敬先祖,酬来宾,敬族人、工匠,给朝廷和当地官府献贡酒。新任传人将新出窖的酒注入酒海,贴封条,盖字号印,上锁。上代传承人将酒海钥匙、犀牛角酒具、酿酒配方、字号印鉴交新传人。酒海的酒累积了几百年的陈酿,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李氏酒坊是“千年传承一酒海”,说明了酒海的弥足珍贵,也诠释了酒海不干的真正内涵。
  二是储存老酒的酒海。储存老酒的酒海一般为二十年以上、十年以上、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上的老酒封存,在封藏大典上进行。十年以上、五年以上的老酒封存,在秋分祭酒神时进行,每年一次。十年以上老酒酒海的钥匙由东家掌管,五年以上的老酒酒海的钥匙由酿酒大师傅掌管。二十年以上的酒海,只能在封藏大典上启封。十年以上的酒要在十五年以上启封,五年以上的酒达到五年即可启封。这也是古代李氏作坊年份酒的来历。
  三是大多为储存一年以上的酒海,通常在秋分祭祀酒神时封酒。一年以上到五年的,启封根据需要而定。封酒、启封、钥匙掌管由东家全权委托酿酒大师傅。
  第三、封藏大典仪式
  1.封藏大典的时间,一般与酒神大祭的时间一致,十年至二十年。
  2.封藏大典参加人包括:当地州府官员、乡绅名士、各酒坊掌柜、乡民代表、全体族人,并邀请县内道观主持参加,祈福,请名戏班唱戏。
  3.封藏大典仪程
  在酒神庙前有六个铜盆,盛取于海眼神泉和天河之水,凡参加封藏大典的佳宾净手,给酒神上香,戏班奏乐迎宾。佳宾和族人入位后,由主持(上一代金徽酒传人)宣布封藏大典开始。
  (1)上贡品
  在礼乐声中,由上一代和下一代金徽酒传人率领酿酒师、众工匠敬献贡品。贡品包括:带壳小麦、大麦、高粱、谷子、水稻各一斗;海眼神泉、天河之水各一坛;在酒神庙左下方有一具贴封条的酒海和一个贴封条的酒坛。
  敬献贡品之后,由金徽酒传人带众工匠上香,行三叩九拜大礼。
  (2)敬天地
  在酒神面东方摆天地神君牌位,由兑山朝阳观主持焚香诵经。
  由金徽酒传人拆酒海封条,用犀牛角打酒,由州府官员率众人敬第一巡酒,敬天地。
  由金徽酒传人拆酒坛封条,用犀牛角打酒,由州府官员率众人敬第二巡酒,敬天地。
  抬刚出窖的新酒到庙堂,由金徽酒传人打酒,由州府官员率众人敬第三巡酒,敬天地。
  (3)敬酒神:由兑山朝阳观主持焚香诵经。
  由金徽酒传人从酒海中取酒,率众人敬第一巡酒,敬酒神。
  由金徽酒传人从老酒坛中取酒,率众人敬第二巡酒,敬酒神。
  由金徽酒传人从装新酒的坛子中取酒,率众人敬第三巡酒,敬酒神。
  (4)敬先祖:由金徽酒传人带族人及工匠,分别用酒海、老酒坛、新酒坛中的酒分三巡,敬先祖。在酒神像前敬放历代传人的牌位。
  (5)酬佳宾,由金徽酒传人带族人向来宾敬酒三巡。
  (6)州府官员诵祭天地、祭酒神、颂封藏大典之文。
  (7)金徽酒传人颂天地、颂酒神、颂官府、颂大典之文。
  (8)佳宾致词。
  (9)传人交接:金徽酒下一代传人向上一代金徽酒传人敬酒三巡。
  金徽酒传人在酒海中和老酒坛中取酒数坛,交州府官员敬献朝廷。
  金徽酒下一代传人带领酿酒工匠将所出新酒装入酒海和老酒坛内,并贴上封条,盖上万盛魁作坊印和两代传人印。并为盛十年以上的酒海和老酒坛贴封条、用印。
  金徽酒传人将酒海钥匙、犀牛角酒具、万盛魁酿酒配方(蜡封)交新一代传人。金徽酒新传人颂家训、誓约。
  (10)敬师。由酿酒大师傅带领众工匠敬酒三巡。
  一是敬酒神。
  二是敬东家。
  三是众徒弟敬酿酒大师傅和众工匠。
  (11)师:上代传人和新任金徽酒传人敬酿酒大师傅和众酿酒工匠三巡酒,寓意尊师、平安、增福。
  (12)祈福:
  由兑山朝阳观主持颂经。
  贡献的水由朝阳观主持注入水桶,用作酿酒;
  贡献的谷、麦、稻、高粱、大麦,取六成由州府官员分发百姓,作为种子;取三成作为酿酒原料;剩余一成放入酒坛,来宾取酒互敬、共饮。
  唱戏三天。
  封藏大典自宋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康熙时期。
  第四章 元明时期酿酒业的规模化发展
  第一节 元代的酿酒
  一、元代时宝井堡已享有酒乡的盛名。元代至元五年(1268年),官府再修嘉陵江水路,逾激流险滩,增修阁道、桥梁,方便了漕运,在栗亭天河恢复了祭河大典。金徽酒通向陕、川、贵、滇更加便捷,并通过徽县境内的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连接,销往宁、青、西藏、新疆。秦州人把金徽酒称为家乡酒。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十二月,官府免巩昌等地田租税赋,徽州在列。由于免税政策的实施,加之蒸馏技术日益成熟,徽酒产量明显提高。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永昌寺徽州高僧张惠印被崇尚佛教的文宗召至京师,授光禄大夫,赐银印,赐法号“真慧国师”,掌管天下僧籍,并大修永昌寺。永昌寺成为佛教圣地,各地香客纷至沓来,宝井堡名酒之乡美誉随之远扬。
  二、武思信天河祭河神。古河池江河纵横,自古就有敬江神、河神之习俗。隋朝萧瑀把公祭河神地点选定在宝井堡天河之畔、海眼神泉处。《徽郡志》记载:“元武思信,陇西人,以都总帅提兵陕西,户口蠲赋纳粮输之鱼关,转漕宝峰以给军食。诸将待哺嗷嗷,船粮未达。己卯,总府承朝旨,以河流湍悍,漕运险,四命思信督夫匠疏导嘉陵江上流滩险,以便漕运,逾七旬而毕。继承命就督夫匠治行军运粮陆路,自武兴而上,修一百八渡险路,经秋涉冬,计之八万有奇。修悬崖阁道三千六百余间,桥梁六十四所,避水患三百余渡。自是漕运流通,行人不苦,粮道不绝,宝峰遂固,蜀道即长驱而入矣。”嘉陵江水路疏通工程结束后,武思信在宝井堡天河之畔举行了盛大的祭河神大典。河池至蜀的水路畅通后,大大加速了河池酿酒业的发展。
  第二节 明代徽县酿酒业的规模化发展
  明代是中国酿酒业空前发展的时期。明代的各类酒宴上盛行行令饮酒,总结推广酿酒技术和酒文化知识的书籍也逐渐增多。这一时期也是徽县酿酒发展的重要阶段,并出现了几个显著的变化。
  一,生产方式的转变。洪武十年(1376年),徽州降州为县,并将两当县并入徽县。不久,徽县又升为州,两当亦复县,隶徽州。在虞关设巡检司,于高桥置高桥关。徽县通过白水路、茶马古道连接巴蜀、关中和丝绸之路,来往官旅、商旅甚多,新的酿酒技术和工艺很快传入徽县。外销酒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徽县境内的酿酒业出现了规模化发展趋势。李氏后人的万盛魁作坊,年产白酒达十多吨。明崇祯年间,徽县又出现一个老作坊宽裕成,年产量近十二吨。
  二,储酒器具的变化。明代以前,徽县的酿酒作坊一直用坛、罐、笼等储存器具。李氏酒坊甚至更早。明代随着酿酒业的规模化发展,酒的储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就出现了专门制作酒笼、酒海的新兴行业。据《徽县工业志》记载,缫纸是徽县的传统手工业,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缫纸的主要原料是枸树皮、竹子、大麻,大多产于北部山区的高桥、榆树、麻沿、江洛、柳林等乡镇的部分山村,产品有高黑纸、高令纸、改连纸等,以高桥乡生产的高黑纸最为有名。高黑缫纸是糊制酒笼、酒海不可缺少的材料。
  据徽县档案馆馆藏文献记载,酒海的制作始于李氏酒坊,在唐宋已开始试制。先选用槐木做成木柜,形成酒海的壳,再用动物血和荞面以及富含蛋白质的胶质状物质,配以高黑纸糊其内壁。糊的层数根据酒海大小而定,少则三十多层,多则百层以上。酒海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而且周期长,一层干透,才能糊第二层,否则容易形成包浆,出现渗漏。明代的酒海做工非常考究,木柜上有浮雕,有字号,酒海上的铜锁也有生产作坊的名称,这说明明代的酒坊很注重品牌。至今,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仍然保存着明代的酒海,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在国内都是唯一的。金徽酒养酒馆现存万历年间徽县“万盛魁”老作坊使用的酒海,最大的一具可储酒3.3吨,其余具分别储酒3吨和2.9吨。
  徽县酒海制作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酒海外部结构已发生变化,有了角铁、钢筋等物,代替了原来的牛皮绳和榫铆,其内胆粘糊物也和明代李氏酒坊的酒海不同。
  三,管理模式的变化。规模化生产也促进了作坊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像老作坊万盛魁,本身就是酿酒世家,也精通经营,因此只招收普通工匠。有的作坊主人有资金实力,但不懂酿酒或经营,就只能请懂酿酒和懂经营的工匠能人从事生产和经营。这就是徽县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职业经理人,体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剥离。
  四,酿酒技术的变化。明代徽县的酿酒技术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更注重筑酒窖。首先是选择宜于微生物繁殖的地方,其次是对窖池的深度、宽度、长度逐步进行统一。二是在老作坊普遍采用蒸馏技术,对窖池的发酵时间进行规范,开始有了专业的酿造匠。酿造匠不但要熟悉酿酒的每道工艺,而且要能分等摘酒,区分酒之优劣。到明代晚期,李氏的“万盛魁”又恢复为“李家酒坊”,在这样的老作坊,有专门品酒的工匠负责酒的勾兑调制,有史料记载,徽县的筑酒窖技术和酿酒技术在明代时已由略阳驻军传至巴蜀之地。
  第五章 清代名酒之乡闻名遐迩
  第一节 金徽酒再次成为宫廷贡酒
  一、清顺治七年(1650年),官府整修漕运,将徽州贮存的军粮运往陕西略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九月,知县龚炳奎主持对白水路进行全面整修,拓宽路面,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告竣。陕西总督杨昌濬《重修大石碑路记》记其事。徽县与丝绸之路相连的茶马古道也日渐繁荣,为金徽酒运向陕、川、云、贵、青和新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清政府采取奖励垦荒的措施,废除匠籍,结束了工匠的服役制度,从康熙中期起,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徽县农民大面积垦荒屯田,发展粮食生产,从而使酿酒用粮得到满足。据说康熙到徽州微服私访,他看到途中有众多酒坊,在饮了李氏酒坊生产的金徽酒后,盛赞“名酒之乡,天下佳酿”,钦点为宫廷贡酒,李家酒坊被称为“康庆坊”,成为陇酒第一坊,为伏家镇赢得了“酒乡”盛誉,从此有了流传很广的“康熙赞徽酒”的故事。康熙年间,徽县已有专管榷酤定税的机构和官员,酒税收入占全县税收的三分之一。李氏酒坊在获得宫廷贡酒盛名之后,却悄然退出酒界,返回原籍。清乾隆和嘉庆年间,徽县籍翰林张绶多次带金徽酒进贡,金徽酒深得皇帝赞赏。道光元年(1821年),徽县的酿酒业非常发达,酿酒作坊达数十家。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徽县酿酒老作坊达二十八家之多,遍及全县九个乡镇。清朝末年,徽县酿酒业极盛,全县已有大小作坊137家,年产白酒100多吨,产值为五十多万元(银圆)。
  第二节 酒乡酒俗
  一、酒与婚嫁
  由于徽县酿酒业的兴盛,许多习俗也与酒联系在一起,如男女在结婚前有一个程序叫送酒,即男方给女方送酒。送酒一般三次:第一次叫“稳壶”,第二次叫“开壶”,也叫定婚,第三次叫“插戴”,也叫“会亲”,男方按女方要求,备酒席招待女方宾客。
  二、酒曲、酒谣
  在徽县形成了许多酒曲、酒谣。如《十二杯酒》《十杯酒》《大十杯酒》《小十杯酒》等。流传最广的有《十二酒歌》《青泥驿站酒旗飘》《想喝美酒到伏镇川》。这些酒曲、酒谣唱出了金徽酒的地理、金徽酒的历史。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酿酒业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酿酒业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徽县隶渭川道,区域变更使金徽酒销向兰州和宁夏的路径更为顺畅,经常可见马帮、驼队载着金徽酒去宁夏、新疆。金徽酒文化展览馆的馆藏文物——民国初年西宁世袭指挥公署的收条,可以证明当时金徽酒不单纯是私人在营销,而且有官方参与。加之民国四年(1915年)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徽县烧酒税赋持续加重,天灾导致粮食奇缺,徽县的酿酒业受到重创,永盛源等一批作坊不得不停产。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全县只剩下位于海眼神泉的二十九家老作坊。
  第二节 金徽酒与红军
  据有关史料记载,1936年春,红二方面军贺龙、王震、关向应、肖克、陈伯钧、彭绍辉、贺炳炎、廖汉生在徽县居住。徽县群众用金徽酒犒劳红军。余秋里将军在徽县银杏做截肢手术,曾用金徽酒消毒。一些老作坊还用酒糟给红军战士治疗关节疼和腰疼等风湿病。红军离开徽县时,酒坊抬着“金徽酒”给红军壮行,当时还流传着《金徽美酒献红军》的歌谣。
  第三节 兴办酒精厂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七月九日,由于重庆和前线汽油严重短缺,国民革命军第八战区、第二战区在徽县兴办酒精厂,厂址在今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制曲车间院内,共有房屋五十多间及临时工棚十余间,设有厂长办公室、技术员办公室、化验室、工作房、机房、蒸馏室、库房及工人宿舍等,设备较为齐全,在县城设有办事处。厂长为沈勤泰(曾留学美国),工程师孔令秋、蹇仁诚、徐沛昌、黄鉴等人,另有化验员、会计、事务、学徒等职员及眷属,多系河南、陕西籍人。酒精厂收购当地白酒,然后提纯,生产浓度高的酒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酒精厂歇业。在此期间,由于酒精厂的拉动,全县好多酒坊开始恢复,酿酒业迅猛发展,有规模的酿酒作坊达三十多家,年产量达四十五吨。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至2006年金徽酒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徽县酒厂
  一、1949年12月4日,徽县解放,当时县境内有字号的烧酒作坊三十三家。1951年,众多老作坊公私合营,组建了地方国营徽县酒厂。1954年地方国营徽县第二酒厂在伏镇区成立,在城关镇的酒厂改名为地方国营徽县第一酒厂,对外统称徽县酒厂。1956年1月,省人民委员会派工作组对重点企业地方国营徽县第二酒厂1955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提出争创名酒计划。同年5月,地方国营徽县酒厂列入全省白酒生产计划,并由省人委定价,因品质优良,价格居全省白酒首位。10月,地方国营徽县酒厂进行技术革新,将酒名恢复为金徽酒。1958年4月,县人委决定:地方国营徽县第一酒厂并入地方国营徽县第二酒厂,定名为地方国营徽县酒厂。1960年3月17日,徽县酒厂申报使用“金徽酒”商标获国家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同年8月申报使用表现历史文化的“黄龙”商标,因“丑恶形象,不宜使用”未获批准。
  二、1962年,徽县酒厂实行行业归口管理,划归省轻工业厅管辖,成为省轻工业厅直属企业。1963年7月15日,徽县酒厂六十度金徽酒获省人委“甘肃地方名酒称号”。徽县人民委员会[64]徽工黄字第0087号的报告证实,金徽酒曾获全国地方酒第一名。1976年9月,陇南春酒正式定名,使用注册商标。一九八二年,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批准了陇南春商标。1982年,徽县酒厂由科级改为县级建制企业。
  第二节 甘肃陇南春酒厂
  1988年1月4日,县政府通知:“甘肃徽县酒厂更名为甘肃陇南春酒厂。”1989年陇南春酒厂海眼神泉所取水样,在1989年全省水质化验培训班化验为全省最佳。1997年7月21日,甘肃陇南春酒业(集团)公司成立。2001年秋天,职工堵塞316国道长达8小时30分钟,引起公安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从此政府每月给企业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补贴,以维护稳定。
  第八章 甘肃金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4月8日,徽县人民政府第3号函《徽县人民政府关于组建甘肃金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函》通知:组建甘肃金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陇南春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龙等三人出资,变国有为民营企业。王龙出资70%,成为法人代表。9月,甘肃金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报《甘肃陇南春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实施方案的报告》。10月10日,甘肃省企业兼并重组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协调小组下发《关于同意甘肃陇南春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的通知》。11月8日,原甘肃陇南春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结束,改建重组的民营企业甘肃金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运营。
  陇南春酒业集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走下坡路,企业面临诸多困难,举步维艰。2004年至2006年,甘肃金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虽经改制、破产,重组为民营企业,但未摆脱困境,反而在加剧,企业资不抵债,拖欠员工工资,拖欠养老金,拖欠供应商货款,经营资金严重缺乏,无力分红及偿还债务,处于停产状态,野草丛生,一片萧条,企业濒临倒闭,职工因生活困难,堵塞316国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董事长、总经理王龙无力扭转这一严重的困难局面,于2006年9月决定向甘肃亚特投资有限公司转让股权。
  第九章 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9月,金徽酒业通过《甘肃金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9月9日,金徽酒业第一届二次、第二届一次董事会决定,周志刚为公司董事长。9月11日,金徽酒第二届一次监事会议决定,周世斌为公司监事会召集人。2007年更名为甘肃金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6月6日,更名为金徽酒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3月10
  日9时30分,金徽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成功上市,公开发行股票,金徽酒投资人李明、杜楠和金徽酒董事长、总经理周志刚出席发行仪式。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本书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详细考证了金徽酒作为名酒之源的由来,同时广泛搜集并整理了与金徽酒有关的掌故、故事传说和艺文等资料,勾勒了金徽酒的历史沿革,再现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其作为名酒之源的特殊历史地位。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