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之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80
颗粒名称: 驻守之处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4
页码: 387-3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朝的驻守地有吴家沟、马圈山、南岐山、虞关等。
关键词: 宋朝 驻守地 军事

内容

吴家沟:吴玠吴磷故里,在今甘肃庄浪县城南5千米,属朱店镇。至今有吴氏聚居。《静宁州志·山川》:“英家沟,离城十里,即吴将军旧址。说者谓古鸦儿沟。内有交河,山多奇峭。”据考,今静宁县城附近无此地名。庄浪县吴家沟与州志所记道里地貌皆合。 “英”应为 “吴”之误: “城”当指水洛城。明、清两朝,陕西宝鸡吴氏后裔两次赴家山祭祖,曾专程造访鸦儿沟。2016年2月吴沟村村民新立二吴故里碑于村口,碑面镌 “南宋抗金名将涪王吴玠、信王吴磷之故里 ”,碑阴有《吴玠吴磷故里立碑记》。
  马圈山:在甘肃静宁城北1千米许,《静宁州志》认定为“宋二吴将军牧马处”。现存一小堡,约600平方米,上有烽火台,下处通往秦陇的交通要道。
  南岐山:位于凤州城南,秦岭南麓,据凤县翟天行介绍,古凤州即现在的凤州村,村之南山最高处为南岐山,又名堡子山。三国时诸葛亮曾屯兵于此。北宋在山之西侧建有军用粮仓。南宋二吴守和尚原时也曾以此地作为驻军、训练、就粮之处。山之东有吴堡(村),下有吴曦堡,均为御金设施;西有屯粮之处,至今称作仓坪;山上还有用于练兵的营盘梁。
  仙人关:在徽县虞关(亦称鱼关)西十里处,与略阳县白水江镇长峰村(古长举县)相接,是吴玠兄弟长期据守,大破金兵处。两峰对立,几至相接;石壁高阔,须眉飘动,疏然可数,故称。旁有仙人原、青野原,均为当年屯军之处。史载南宋利州路提刑官高稼曾说:“蜀以三关(即阶州七防关、凤州仙人关、兴元府武休关)为门户,五州(即阶、凤、成、西和州、天水郡)为藩篱。”今人王自立《青泥岭》一文载:青泥岭距仙人关二里。相传吴玠死后抬往河池安葬时①,天晴,而岭上泥泞仍可 “没踝 ”。
  吴王城:又名“保蜀城”,在仙人关南一里许,是一个四面皆山的山坳,阔约6500平方米,与仙人关互相倚重。筑有城垣,二吴及其将属曾长期驻守于此。遗址有残砖断碣,且有饷银洞及管押军犯的狭道,在城侧石壁间。吴王城临江边有一对巨石,人称兄弟石,一个完整,一个中开一缝。相传原为一对石龙,系吴氏兄弟化身。吴玠当年不知原由,射穿一石,不久即逝。据汉中已故史学家陈显远先生《仙人关和吴王城》介绍,吴王城曾经是一座碑城,解放初期尚存的碑碣,多埋在铁路之下。吴王城所在的嘉陵江东岸陡壁上,有柳宗元《兴州江运记》摩崖石刻。在吴王城临江十余米的半崖上,留有一块摩崖石刻。从残存字迹中,知其记载吴玠爱将杨从仪射虎事。与《汉中府志·艺文》中“南宋绍兴甲子,总管杨从仪行饶峰,有虎窜出,人皆避之,仪独跃马而出,一箭殪之”的记载相合。无独有偶,在《河池的传说》一书中,载有一则吴玠驻军吴王城时,曾用犬带铁钩,钻进巨蟒腹中致其毙命,为仙人关百姓除去大害的故事。清康熙初成县知县宋山涛在《过吴公保蜀故址》一诗中写道: “寨势凌云起,吴王有故宫。蜀关曾设险,宋垒不为空。赑屃铭高伐,麒麟卧晚风,嘉陵江上水,百折必流东。 ”
  虞关:在仙人关东5千米。为南宋抗金军队囤积粮草之处,设重兵把守。据明修《徽州志》载:“鱼关,铁山西南麓。唐置鱼关驿,为蜀口要隘。宋曰虞关,设转运使于此。 ”
  七防关:在甘肃武都县东北 140余千米,汉中通略阳的古散关道上。仙人关战前,吴磷驻旌于此。
  通天坪:传为吴玠吴磷驻军屯田之处。据《徽郡志》注,位于徽县东南七十里的花屏山之阳,属嘉陵镇境。古称屯田坪,与宋史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青野原实为一地。盘山而上,有几处大石龛,现为天音殿。因当地矿产丰富,疑为二吴驻军时的饷银洞或冶炼作坊。
  吴王行宫:位于略阳县城北凤山脚下(老人委院旧址),嘉陵江最窄处,即三国时西蜀所筑武兴城,在南山与武兴山之间,关控陡绝,占尽地理优势。系吴氏三代人驻守兴州之处。吴曦叛宋后作为行宫。今已不存。
  高台:略阳县城中央高突一丘,三水环绕,名曰高台。相传此台乃吴玠当年为杀金军节使的傲气,发动十万宋兵用战袍兜土,一夜筑成。现为羌文化广场。
  大虫岭:一名西平原,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北,旁有天池,在散关之前,与和尚原相对,山形尤峻阻,有水草之利。绍兴十年(1140),吴磷屯军于此,以拒金人。金帅完颜杲觇之,曰:“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此难于争。 ”遂退。据宝鸡张有智先生提供,大虫岭小学有吴磷庙。
  米仓山:在甘肃武都北20余千米,昔称米尖山。海拔2008米,为白龙江与西汉水的分水岭,当武都通往汉中、天水等地的交通要隘,残垣犹存。据《陇南史话》载:米仓山巅有座米仓城,为吴玠所筑,是南宋军队囤粮之处。依山势而建,城垣土筑,有警楼、城垛、军营、粮仓等。
  紫金山:是甘肃成县县城中间的一座土山。俗称上城,又称吴公保蜀城。传为南宋时吴磷吴挺父子驻节之地。山并不高,但四面悬立,上有城门、城楼遗址残存。志载明崇祯十五年,县令谢镛奉命建县衙于上城。在其亲撰《新建上城县治碑记》中有“未尝扰民间一文一粒,盖踵宋吴将军之旧址,做唐杜工部之草堂。虽不能种河阳之花,亦可弹宓子之琴。建者虽劳于一时,而居者实逸于后日 ”之记。
  马岭堡:在陕西凤县双石铺镇西 11千米的马岭关。《凤县志》:吴玠筑堡,扼凤州之后,金人不敢犯。
  家计寨:在甘肃武都县东北约50千米。《甘肃建置志》:原名杨家寨,控白龙江月掌山路。宋建炎、绍兴间,吴玠兄弟治兵保蜀,择地为砦。家计寨最险阻,有积粟,丰于水泉,寇至常不能破。《甘肃的由来》:“三面陡绝,前通一径,仅堪容骑,最为险要。其名改家计寨者,取保全家计耳。 ”
  兴赵原:在凤县东北,距黄牛堡7.5千米。南宋控扼金军之工事。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划界后,杨政奉命率五千人用十天时间修筑的城堡。当诸路之冲,可守可战,与玠、磷先后所筑家计寨、马岭堡、白环堡互成犄角之势。
  合水寨:位于成县。《吴挺碑》载,挺驻武兴时,“常率戍兵趋成之合水寨,为堡者三,声势相接;又掘地得泉,为井者十有四。金汤之固,足以捍秦壤而护蜀门,虽李允则暗拓雄州北城,不过是也 ”。
  吴砦:在天水县东渭河峡谷中,距北道约 60千米,地名三岔。《天水县志》: “三岔之城由来久矣,宋吴磷屯兵时筑也,故有吴砦之称。 ”
  十二连环城:在甘肃省天水县汪川乡和礼县盐关乡、宽川乡交界处,亦即西和县朝阳关对面的皇城山上,又称“吴营墩”,系吴磷为抗金兵所筑。宋军曾多次败金人于此。十二城斜跨凤凰山东西,城垛连绵,起自天水白关堡,迄于礼县廖集寨,全长15千米。天水汪川镇的大城村,有城曰大城,系十二连城中地势最高的一座古城堡,至今遗迹尚存。《天水史话》:其中三、四城属天水县境,有残垣高一至三米;第二城在礼县境内,城内原有一座古寺,现已塌毁,城附近常有残剑断戟出土。①明代诗人、副都御史程讲,曾沿二吴抗金路线寻访古迹,经连城至徽县,写下了一首《忠节词》:“十二连城宿雾黄,一门全节总堪伤。指天方洒金戈血,唾城宁回铁石肠。自分赤心终报主,非绿青史欲传芳。一杯椒酒忠魂在,千仞丰碑照夕阳。 ”
  地网:在天水、礼县相交的白环里村南山下。宋时金兵陷成纪,长道(礼县一乡)为边境,地形平衍,敌骑充斥,步兵不能捍御。宋宣抚吴磷创设地网,其制于平地纵横凿为渠,每渠阔八尺,深丈余,连续不断如布网,使敌骑不得越。成纪原管360条,后增至554条。因平田整地,多已无存,有迹可考者不过二三。
  皂郊堡:在今甘肃天水市秦城区皂郊镇。宋金战场之一。史载绍兴和议后,吴磷在秦州南境的皂郊堡、赤峪、东柯、吴砦一线设防与金军对峙。隆兴元年(1163)德顺班师之后,“首 筑皂郊等堡,多掘地网,祁山之战赖焉”(《吴武顺王碑》)。乾道四年(1168),吴挺任知兴州、利州西路安抚使期间,“密修皂郊堡,增二堡,缮戍器,储于两库,敌终不觉”(本传)。
  西山堡:位于隆德县城西山腰,宋吴磷、挺屯兵处。依山而建,东高西低,三面邻壑,易守难攻。城内分上下两台,俯视可尽观县城。堡墙东南完好,西北坍塌。
  石窟寺:在宁夏隆德县城西南凤凰山,相传吴玠吴磷曾驻旌于此(或云二吴将军曾避暑于此)。寺依绝岩而建,中间凿有大雄、无量、大士殿三窟。四周苍峦环绕,嶙岩峻翠。清探花吴咣为寻祖迹,登临此寺,题诗壁上曰:“岩腰小磴通幽阿,列祖解甲将剑磨。劈面山横天一线,热泪倾作雨滂沱。 ”
  吴挺出生地:《世功保蜀忠德碑》载:“王(磷)守武阶(今武都)日,生于守舍。”据考:挺绍兴八年(1138)生于今甘肃武都橘柑乡大岸庙,与碑文合。绍熙四年(1193)病逝于兴州军中。移葬于成县城关石碑寨。
  吴园:据陶喻之《陆游与庄浪吴氏》一文述,宋孝宗乾道五年,王炎出任四川宣抚使期间,吴挺在汉中(谓为掌兵,实际当时是吴拱守汉中,挺在家守丧)的私邸被称作吴园,颇为豪华。陆游《春晚怀山南》(二)中有“犹在吴园籍落花”句。陆游(时为王炎幕僚)与王炎、吴挺多有往来,曾清赏过王炎收藏的唐韩干画马图、边鸾梨花图和吴挺收藏的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称为平生所见三件尤物。有乾道八年作的《次韵子长题吴太尉云山亭》一诗为证。诗云:“参谋健笔落纵横,太尉清樽赏快晴。文雅风流虽可爱,关中遗虏要人平。”诗中参谋指高子长;太尉指吴挺;云山亭当指吴园中的一座亭子。陶文在关于庄浪郭氏的一节论述中,又说郭(指郭浩后裔)、吴(指吴磷后裔)两家结为姻亲,此帖后来又落在郭氏后人手中(待考)。据朱东润《陆游传》载,王炎的宣抚司与吴园均在南郑。考诸汉中建制沿革,汉中与梁州、兴元同为一地,无论设郡、设州、设府、设道、设路,其治所均在南郑。《陆游与汉中》载王景元《征西幕府和吴园遗址初考》一文说,吴园遗址就是今汉中市的古汉台,也是吴氏兄弟(拱、挺)治事兴元府的后花园。据《舆地纪胜》卷183《图经》载:“王炎为宣抚使,治兴元,遂居府治,吴拱(时任兴元知府)就私弟治事。虞允文为使,始别建公宇,与府治相直,有堂曰 ‘阅礼 ’。 ”两说微异,待考。

附注

①此说欠准,实葬于庄浪。去河池当为停丧吊唁祭祀。 ①马天彩:《天水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