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79
颗粒名称: 战地遗址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385-3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朝的战地遗址有平夏城、彭原店、大散关、饶凤关等。
关键词: 宋朝 战地 遗址

内容

平夏城:位于今宁夏固原的黄铎堡,系泾原路怀德军治所,吴玠击退夏军和首次任知军之处,北宋抵御西夏的军事要塞之一。
  青溪岭:在甘肃泾川县西南,内丰乡境内。《宋史·吴玠传》:建炎二年(1128),吴玠以泾原军先锋,据青溪岭大破金军,追奔三十里,金人始惮。
  彭原店:在甘肃庆阳县西南,建炎四年(1130)吴玠拒金兵于此。《吴玠传》:“金兵来攻,玠击败之,撒离喝惧而泣,金军中目为 ‘啼哭郎君 ’。”
  大散关:在宝鸡市东南26千米的大散岭上,系秦中四塞之一。自宝鸡渭滨区益门镇至凤县的煎茶坪,全长40千米,以二里关所在的大散岭为最高端。南宋时吴玠吴磷及其部属多次与金人交兵于此。大散关现为旅游胜地,大门有联“三秦雄关名千古,二吴豪气传万年。”关下所立“古大散关”碑旁,原有吴玠吴磷雕像及功德碑,文革中碑毁像存。雕像旁有一古井,名曰“龙泉”,相传吴玠当年以龙泉剑剁地出水,源源不断,由此得名。敌楼有和尚原大战纪念馆、兵器库;山下博物馆有犒赏三军的大肉石,比乾隆东坡肉石大十倍,系馆藏七宝之一。
  箭筈关:在陕西岐山县东30里箭筈岭上。绍兴元年(1131)金将没立、乌鲁折合分两路进攻和尚原,吴玠分兵以拒,败没立于此。一说败没立在陕西千阳县南 5千米之箭扩谷。
  和尚原:位于宝鸡市西南秦岭南坡,背靠玉皇山,面对大散关;南有栈道天险;北依神沙河谷;西有牧马滩、点将台遗址;原北3千米处有旗杆石遗址,均为吴玠屯军时所留。乾隆《宝鸡县志》载:“和尚原,县西南五十里,大散关之东。宋将吴玠吴磷同杨政遏阻金兵、大破兀术处。前有高岗,名石塔山,又称大王山。大王即玠、磷。上有旗杆石级五,系原垒望台岗,必盘援而上。”民国《宝鸡县志》载:“和尚原,西南六十里,大散关之东。由上神坌入山,逾大王岭,涉东峪河,至原三十余里。其形边仰中凹,广袤约有千亩。”“大王山,在县南五十里,山为观音堂南屏。”①和尚原之战被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次战役中。
  清姜河:渭河南岸的一级支流,源于秦岭北坡的大散岭,流经大散关峡谷至宝鸡入渭,沿途有龙门关、上神坌、二里关、下身坌。在绍兴元年和尚原第三次战斗中,此河谷始为金兀术进攻和尚原安营扎寨之处,继为宋军反击并重创金军的主战场。
  方山原: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宝鸡胡店、香泉、赤沙三乡之间的陇山之尾,约4.5平方千米,与秦岭相邻。是吴玠驻守和尚原时的粮草基地,宋、金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塞。 1142年绍兴和议时划给金朝, 1161年收复。原之东南沟壑处有一险地,人称 “杨家寨 ”,传为杨政驻节之地。
  饶凤关:古称饶凤,今称饶峰,位于陕西石泉县与西乡县之间的饶凤岭上,为汉中东大门。绍兴三年(1133),吴玠曾率兵与金军大战于此。《石泉县志》载:“(饶凤岭)在县西七十里,置关于岭上,建《宋将军吴玠碑》。险峻倚天,石径盘纡,为秦楚蜀必由之路。宋金战争,此为雄关。”②山上还有一块“射虎石”,系杨从仪单骑射虎之处。另据安康县志办阮太国先生介绍,史载吴玠从饶凤岭撤退,是退至西县,不是西乡。西县在勉县西,隋置百牢关于此,为入川要隘。《续通鉴》所载真符县之饶凤关,在今陕西洋县东。
  武休关:在陕西留坝县南25千米武关驿村西边山上,处褒、斜二谷相接处。旁扼褒斜道,当秦岭南北交通要隘,是汉中北大门。饶凤岭战后一月,金兵自汉中撤退,吴玠伏兵邀击于此,大败之。
  杀金坪:一名胜金坪,又名吴家坪,在仙人关东北1.5千米的穆坪村。绍兴初年,吴玠兄弟大破金兵时所筑。《杨从仪墓志铭》载:“公(从仪)尝从忠烈(吴玠)登杀金坪,过第二堡门,忠烈顾瞻形势,指虏败处,以策击鞯,谓公曰:‘此襟喉地,往岁一战,安危所系,非公出力,几败大事。’叹赏久之。”清人张伯魁有诗曰:“此地人称古战场,吴家坪上望苍苍。凿山开道金兵败,宋室偏安仗二王。”坪西有何家寨、马军寨,系二吴当年屯军之地,后在平田整地中,屡有残戟断钉(扎马钉)及石马槽出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3载:金帅撒离喝尊信佛教,与僧人午长老关系密切。仙人关有一尼姑为长老弟子,吴玠收在私第,施以厚金,以此获得金军情报。杀金坪下宝成铁路经过处,原有罗汉洞,疑为仙人关尼某寄身之处。
  石壁寨:在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绍兴十年(1140),吴磷派姚仲在此击退金兵。金将珠赫贝勒中箭,引兵退屯武功。秦陇一带有民谣曰:“将军山,赛过城,石壁寨,马踏平。吴家军,锁金门,撒离喝,兵难行。 ”此谣从南宋时留传至今。
  百通坊:在今陕西扶风县西南。绍兴十年(1140),吴磷遣部将姚仲大破金人于此。百通坊之战,是西线宋军与金军在平原对阵,并获全胜的一次战斗。
  黄牛堡:在陕西凤县双石铺镇东北的黄牛铺,因山形如牛奔得名。吴玠抗金守土,命部将杨从仪筑堡于此。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至大散关,游骑攻黄牛堡,吴磷自河池至青野原调兵增援。
  剡家湾:宋金战场之一。据《秦安县志》记,位于该县兴丰乡剑家湾和古城乡(又称兴国镇)康家坡村一带。所在之山称长山,与腊家城隔河(南小河)相连。 ③
  腊家城:汉姜维建,又称姜城。伪齐张中彦据秦州重筑。位于甘肃秦安县东南的南山河谷中,有城址残存。《秦安县志》:绍兴四年(1134),吴玠遣统制杨从仪破金兵于此。绍兴十一年(1141)吴磷剡湾克捷之后,金帅胡盏走保腊家城,磷围而攻之,城垂破,诏班师。
  治平寨:今甘肃静宁县南治平乡。当德顺与秦州之间,宋金德顺战前,吴挺败金人于此。
  瓦亭寨:宋金战场之一。位于六盘山中段东麓的瓦亭峡水北岸。西距萧关不足百里,自古为战略要地。唐有瓦亭关;宋有瓦亭寨;明、清有瓦亭驿、瓦亭递运所、瓦亭巡检司。今宁夏固原县什字乡瓦亭村有古城遗址。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吴挺率部在此与金军激战,大败之。
  弓门寨:在甘肃张川县东 10千米的恭门镇,因其地形如张弓之势而得名。是南宋军队出没关陇的军事据点,宋金反复争夺的古战场。
  德顺故城:宋金德顺之战遗址。按史料所载:德顺军初置于庆历三年(1043),治所设在笼竿城(今隆德县城)。元祐八年(1093)以外底堡置陇干县,德顺军治亦迁至陇干县。金皇统二年(1142),升德顺军为州。静宁王必成、赵宗理以外底堡即静宁故城而将陇干县和德顺军治定位于静宁。平凉祝世林认为德顺军并未迁入静宁,而在隆德底堡河附近建了新城,陇干县亦附设于此。笔者从隆德与水洛、天水之间的地理位置、双方出兵的外围环境、隆德故城和四周的地势、遗址三个方面认定德顺之战发生在隆德故城,即笼竿城无疑。详见拙作《解读宋金德顺之战》。
  东山堡:在宁夏隆德县城东堡子山,又名登高台。《隆德县志》:绍兴三十二年(1162)吴磷父子攻破德顺城后,为防御金军反攻而筑。据民国时隆德县长刘相弼《舒雅泉堡子山,凿井记》载:“隆城保障门外不半里有土阜,为龟山之尽头处,高十余丈,成正方形,曰登高台。宋吴磷率子挺尝凭眺以资捍御者也。 ”
  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县城。北宋庆历年间筑。南宋时,以其处德顺、秦州之间的特殊位置,多次为宋金双方所争夺。吴磷收复三路,从水洛等敌占区得粮35万石。德顺之战后期,金军久攻不克,粮运维艰,便潜军水洛,开道陇山,佯作切断宋军归路,出奇制胜之策,实为自便归计。
  祁山堡:位于祁山南麓、西汉水北侧平川中的一座石质孤山之上。山形如龟似舰,四周不粘不连,只西南有门可入。城堡始建于西汉。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曾设大营于此。隆兴二年(1164),吴磷生前领导的最后一次抗金就发生于祁山之下。磷亲自提兵至此坐镇。西路宋军在吴拱指挥下,大败金军。宋人洪适《盘洲文集》中,载有战后高宗颁发的《奖谕吴磷诏》和《奖谕吴拱祁山堡大捷诏》。①时任四川制置使的汪应辰在一份奏折中说: “如隆兴二年,金人大入,诸将皆出,独拱祁山一战,人赖以安。 ”

附注

①(清)邓梦琴原本,曹骥观续修,强振志续纂:《宝鸡县志》,陕西印刷局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②石泉县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石泉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③秦安县志志编撰委员会:《秦安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①甘肃省庄浪县政协编:《吴玠吴璘研究资料选编》,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 631页。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