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道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71
颗粒名称: 岷山道研究
分类号: K928.6
页数: 2
页码: 376-3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岷山道的命名和研究。
关键词: 岷山道 研究

内容

由成都经岷江上游翻越岷山至白龙江上游,再经岷山分支迭山至洮河上游、大夏河流域的道路是陇蜀古道最西端的路线,处于岷山山地、秦岭山地、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带上,循这条线路向北经河湟地区、青海湖和柴达木盆地通南缘通新疆及中亚,向西南经云贵高原通东南亚、南亚。属于青藏高原北部、东部和南部边缘民族走廊的一部分。高天佑根据历史政区名将其命名为“洮岷迭潘道”②;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冯汉骥、蓝勇将从今成都而西经岷江上游的灌县、汶川、茂汶、松潘翻越迭岷山系入青海至新疆的古道称为之“西山道”③;李之勤称之为“汶川道”,他认为虽然岷江沿线曾经有西山八国,但由此将沿岷江而行的丝绸之路称作西山道显然不合适,因为西山八国并不当道;陈良伟称其为“丝绸之路河南道”西蜀分道岷江支道和河源分道④;吴焯称其为青海道南段。⑤冯汉骥、蓝勇先生两位与李之勤的观点虽然表面上看有分歧,但都以四川为中心;吴焯、陈良伟两位的命名尽管有差异,但都以青海为中心。高天佑的命名兼跨甘川两地,但非约定俗成的称呼。该道跨越的岷山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相当有名。《尚书·禹贡》中就有“岷嶓既艺,潜沱既道”记载。以后“岷山”称呼延续至今,所以,用 “岷山道”命名这段道路更为恰当。
  关于沿这条道路发生的川甘青之间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早在20世纪30年代,任乃强、岚瑞征、清水泰次、松田寿男等就已经注意到了。20世纪40年代,丁绣、靳玄生、黄文弼、岑仲勉、吴景敖、倪锴等人开始关注这段路线的走向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对这条道路的研究走向深入,其中以严耕望的《唐代交通图考》对川甘青交通道路的线路、沿途所经和启用时间的研究最有代表性。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学术界逐渐揭开对这段道路的演变过程、线路走向及沿线所经的神秘面纱。吴焯⑥、周伟洲⑦、陈苇⑧等研究了从新石器至宋代该道的演变过程;蓝勇⑨等人研究了该道的线路走向;陈良伟详细、系统考述了该道沿线所经。⑩由于研究对象为丝绸之路河南道,所有陈良伟的研究重点在由岷江上游翻越迭岷山系经洮河上游、大夏河流域通河湟地区的道路上。至于由洮河上游的岷县经漳县野狐桥(唐代三交驿)至渭河上游的陇西(唐代襄武县)或通洮河下游的临洮(狄道),与东西走向的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相接的纵向道路,则没有涉及。其实,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文化,正是经过以上两条道路南下洮河上游、白龙江上游及岷江上游的。但关于这段路线,除了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卷2《河陇碛西区》提中到由唐代渭州治所襄武(今陇西)经三交驿(定西漳县野狐桥)通岷州(治岷县)、洮州(治临潭)的道路外,鲜有 人深入研究。因此,“陇蜀古道”分支“岷山道”的研究尚有空白需要填补。因工作之便,笔者曾考察过以上两条线路的绝大部分路段,对沿线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粗浅认识,但因诸多原因,目前尚未有成文字的东西公诸于世。实属遗憾。

附注

②高天佑:《陇蜀古道考略》,《文博》 1995年第 2期。 ③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④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57—110页,第167—188页。 ⑤吴焯:《青海道述考》,《西北民族研究》 1992年第 2期。 ⑥同上。 ⑦周伟洲:《公元 3—9世纪岷江上游地区的开发及其在交通史上的地位》,参见卢华语等的《古代长江上游的经济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217页。 ⑧陈苇:《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及互动关系》,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2009年。 ⑨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⑩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57—110页,第167—188页。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