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和合共生的 “廊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64
颗粒名称: 多民族和合共生的 “廊道”
分类号: K245
页数: 3
页码: 363-3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羌人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在华夏民族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北起天山南麓,黄土高原,向南经青藏高原至四川盆地、泯江、嘉陵江、汉江上游直到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域中都有古羌戎的分布。
关键词: 古羌 多民族 分布广

内容

古羌人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是华夏民族的远祖之一,在华夏民族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从黄河上游、渭河上游乃至河西玉门等地发掘出的卡约、寺洼、辛店、安国、火烧沟等文化遗存来看,甘肃、青海的黄湟地区、岷山地区、天水、武都等地区都是古羌氐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甘青地区氐羌人的青铜文化在南下到岷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上游后,仍不断南移,到达了滇西北和滇西,对当地青铜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①因而,北起天山南麓,黄土高原,向南经青藏高原至四川盆地、泯江、嘉陵江、汉江上游直到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域中都有古羌戎的分布。
  汉代出现的“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是一条以成都为起点,印度和中东为终点的、漫长的陆地国际贸易通道。自成都始,经雅安、芦山、西昌、盐源、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 ②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位于中国西部腹心,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如果说藏彝走廊是一条沟通南北丝绸之路的国际走廊③,那么地处陕甘川毗邻区的陇南则为这条走廊的枢纽地带。
  齐家文化东至渭水河流域,南至甘南、陇南、白龙江领域,西至青海湟水流域,延及绵绵千里河西走廊,北接宁夏及阿拉善左旗,这一区域正好处在氐羌文化发展的轨道上。寺洼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
  2004年五方联合考古队在西汉水上游东起天水市天水乡、西至礼县江口乡大约 60千米的西汉水两岸,发现包含有寺洼文化的遗址 25处。 ④寺洼文化由齐家文化发展而来,齐家文化在西部河徨直至河西走廊东部发展出卡约文化,而卡约文化是古羌人的遗存。⑤齐家文化衰落以后,甘青地区先后发展起来几支兼营农业和畜牧业,或者以游牧为主要经济形式的青铜文化,如规模小、地域性很强的卡约文化和寺洼文化。⑥寺洼文化,卡约文化和寺洼文化的族属是羌人,寺洼文化遍布兰州以东的甘肃中部、东部和南部。朱圉山是甘谷和礼县之间的界山,也是长江与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毛家坪遗址位于渭河南岸支流小南河与干流交汇处,沿小南河往南,翻过分水岭,再沿永坪河南下可直达大堡子山。 ⑦从发掘情况看,甘谷毛家坪以夹砂红褐陶为特征的“B组遗存”、西和拦桥文化遗址与寺洼文化之间存在着联系。①西和拦桥文化遗址采集的遗物既有马家窑类型的陶片,也有寺洼文化的陶器。该遗址在秦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路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西汉水流域,周秦文化遗址和寺洼文化遗址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前者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的平坦孤地上,后者主要分布在离河岸较远的黄土梁峁山区。②前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宜于农耕,后者则属冲切沟壑劣区,僻远贫瘠,不利农耕;陇南武都、文县、宕昌等地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离河谷较远的山上,且以狩猎和放牧为生,这是民族间冲突与融合必然的结果。从考古发掘的资料和先秦史籍的记载看,羌应当起源于陕甘一带。秦汉时期,羌、氐民族活动的区域大体上在今甘肃、青海以及川西等地的广袤地区。③由此看来,陇南境内的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安国类型等与羌、氐民族以及早期秦人的迁徙有着密切的关联。
  我国上古时代最早的几件青铜器都发现于甘肃,陇南的青铜器形制特征反映了秦人早起的历史和氐羌在先秦时代的活动轨迹。从 “商亚父鼎 ”铭文到“羊侯永用”剑,再到“归义王金印”。直至东晋、南北朝时期,古氐羌民族在陇南境内先后建立仇池、宕昌、武都、武兴、阴平5个割据政权,史称“陇南五国”。绵延近300年的氏羌五政权,对陇南历史和陇南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和文化遗迹。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羌氐族系同其他民族一样,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以其传统文化为基础,根据需要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促进了自身发展,这是民族发展的必然规律。西藏昌都地区的卡若文化与甘肃、青海地区的古羌人文化遗存马家窑文化等有相似之处,由此可以说:西南地区的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都是原居住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古代氐羌人南迁后形成的民族。古代羌人南迁至西藏地区,并融合了当地的土著民族,于7世纪后逐步形成藏族的先民 ——吐蕃人。
  唐宝应元年(762),吐蕃攻占陇南。咸通年间,唐收复武州,更名阶州,咸通七年(866)收复成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大将王韶打败吐蕃,收复陇南,吐蕃据有陇南前后共311年。吐蕃的东向发展与融合,促进了藏,族自身的最终形成,加速了藏族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吐蕃政权崩溃后,其本土爆发王室后裔之间争夺王权的内乱,原吐蕃东部疆域的大量吐蕃军队及随军奴部无力返回吐蕃本土,史载其“无所归,共相啸合数千人,以‘媪末’自号,居甘肃、瓜沙、河、渭、岷、廓、叠、宕间”④。从黄湟谷地、河西走廊到洮河流域,再到西汉水、白龙江流域,直至川西高原,氐羌民族的南迁之路奠定了“南方丝绸之路”的基础,对后来我国河西陇右等地区的民族布局以及陇南历史和陇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氐羌族系在迁徙、发展的过程当中,多民族和合共生已成为必然。特别是民间文化,在融合当地民俗习惯的同时,形成了各自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而且这种特征随着迁徙线路而变迁。甘肃的陇南、甘南、临夏地区,历史上是南下四川、陕西,或者西进青海、西藏地区的必经的中间地带。贯穿于甘、陕、川崇山峻岭之间的 “藏羌彝文化走廊 ”“陇蜀古道 ”“茶 马古道 ”是氐羌藏彝汉等民族大融合的大通道。
  从礼县秦早期文化遗址到西和仇池古国,再到宕昌藏族羌族文化,直至文县白马藏族文化、阴平古国文化。沿着氐羌南迁的廊道,在行走中便可以了解陇南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
  陇南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甘陕川三省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入川,都以这里为舞台,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话剧,遗留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陇南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承载着丰厚的革命历史、生动的革命事迹,还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的革命传统。这些精神是推进陇南跨越发展、富民兴陇战略的重要动力。
  将陇南红色文化旅游、历史民俗旅游、生态体验旅游、养生度假旅游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形式满足旅游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延长旅游产业的相关链条。打破狭隘的地域保护观念,陕甘川三省联合,打造以弘扬“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综合工程与产业集群,积极实施大景区规划建设,实现旅游文化的产业化,是发展陇南经济和文化的必由之路。

附注

①段丽波、龚卿:《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溯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②吴建国《以世界文化遗产的视角看南方丝绸之路——谈南方丝路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问题》,《中华文化论》 2008年S2期。 ③齐健:《藏彝走廊沟通中国南北丝绸之路》,《西部时报》 2009年12月4日第9版。 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 2008年版,第4页。 ⑤俞伟超:《古代口西戎 ”和“羌”胡,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参见青海考古学会编印的《青海考古学会会刊》 1980年内刊本,第1期。 ⑥刘光华主编,祝中熹著:《甘肃通史·先秦卷》,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219页。 ⑦梁云:《秦文化重要遗址甘谷毛家坪》,《大众考古》 2013年第 5期。 ①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文物出版社 1989年版。 ②同上。 ③武沐:《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秦西汉卷》,民族出版社 2009年版,第96页。 ④《新唐书》卷216《吐蕃传》。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