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关古战场位置推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55
颗粒名称: 仙人关古战场位置推测
分类号: K245
页数: 2
页码: 346-3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根据史料推测仙人关古战场位置。
关键词: 仙人关 战场 位置

内容

在张伯魁及今人的许多文章中都有将仙人关与今吴王城等同于一处的提法③。《沿革志》:“今县南四十里为铁山,下有虞关,沿江岸十里抵仙人关,吴玠、吴磷筑垒于此。”《江河纪略》:“距数里为仙人关峡,宋将吴玠、吴磷破敌处也。”④吴王城遗址平台前临嘉陵江,背依半环形高六十余丈之绝崖,北面是悬崖临江无路可通,南面有一狭窄小道,两边俱是悬崖,仅容一人通行,上可至何家寨村,在半山险要处是用木棒搭成的栈桥,撤去木棒便无法通行。由于地理位置奇特,石崖绝壁下面积约(五十亩)三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平台掩映在萋萋荒草与杂树之中,在江南岸的公路上丝毫看不见踪迹,十分隐蔽。
  笔者以为吴王城很可能是关城,并不是宋金交战的仙人关战场,理由如下:
  一是吴王城在嘉陵江边,但在早期关于仙人关之战的史料《宋会要》《北海集》《吴武安公功绩记》中都没有关于嘉陵江的内容,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二是吴王城的周围的地理条件也与史书描写的战争情形不符,在这狭窄的地段上是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的,金兵以十万之众来犯,“玠以万人当其冲”,是不可能在吴王城摆开战场的,况且如果金兵占据了马军寨,自上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攻占吴王城,云梯、洞子等一系列攻城兵器根本没有施展的必要。又: “(吴玠)仙人关外,地势平衍,引水纵横,名地网,以遏敌冲。 ”①又:“(吴磷)先以书抵玠,谓杀金平地阔远,前阵散漫,须后阵阻隘,然后可以必胜。玠从之,急修第二隘。 ”②吴王城外没有这样的地方的。
  三是唐五代以来,作战的主战场都在青泥岭一带。“开平中,岐王李茂贞举兵犯兴州。山南节度使李道袭率众固守青泥岭,扼塞险要,茂贞不能达,遂引众还。”③“后梁乾化元年,蜀城西县置安远军,岐王使刘知俊击蜀,与王宗侃站于青泥岭..”“周师伐蜀,孟昶遣高彦俦、李廷珪出堂仓以拒周师,彦俦大败走青泥,于是秦凤阶成入于周。 ”山形地势没有什么变化,到南宋初应该没有突然转换的理由。
  四是不合常理,从唐时起,由河池古城出发,南经石家峡、店华山、青泥驿、吊沟滩、武家坪、甘树桠、虞关、八渡沟、十八盘、三关、九股树,进入陕西略阳境内,这是汉唐以来入蜀的重要官道。“金兵自铁山凿石开道而下”,如已逼近吴王城,大可从老虞关渡嘉陵江,从八渡沟入蜀,岂舍近求远耶?
  笔者推测仙人关古战场第一道防线应从徽县城南伶伦山、殿华山一带,第二道防线当在今铁山、吴家坪(杀金坪)、水草滩(仙人原)一带。理由如下:
  一是地形、方位与史书所写相近,水草滩是高山之上巨大的平坦地带,周围韩家沟、硬湾、隔门沟、龙山俱是壁立千仞的悬崖峭壁,仅有小路蜿蜒可行。周围又是壁立悬崖围绕,上有人工开凿和垒砌的痕迹,与铁山之间距离大概在十多公里,构成整体防线。
  二是出土实物多为战争用品,据当地村民说,水草滩一带出土有大量扎马钉、箭簇、剑等武器,在周边有大量瓦砾砖块,二十多年前村民发现有一口 “钟”,至今仍有一方石碑在水草滩东面的山坡上。
  三是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引“日本栗棘庵藏《宋舆地图》仙人关绘于青泥岭附近”④。又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所标仙人关位置与日本栗棘庵藏《宋舆地图》描绘的位置相近。⑤

附注

③详见张承荣等主编的《陇蜀古道 ——青泥道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6年版。 ④(清)张伯魁:《徽县志》清嘉庆四十二年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6年版。 ①郑兴裔:《郑忠肃奏议遗集》卷上《请沿关设备状》四库全书珍本(集部)第 114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4年影印文渊阁本。 ②(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 1977年版,第 11412页。 ③(清)张伯魁《徽县志》清嘉庆四十二年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6年版。 ④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⑤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 1982年版。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