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年谱资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50
颗粒名称: 吴玠年谱资料
分类号: K245
页数: 13
页码: 319-3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吴玠的年谱资料。
关键词: 南宋 吴玠 年谱资料

内容

吴玠( 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宋时德顺军陇干(今静宁县)人,吴玠因战功赫赫,曾被封为保平军、静难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以及少傅、少保等勋爵,死后谥为武安,追封为涪王。
  北宋哲宗赵煦元祐八年(西夏天祐民安四年,1093)
  七月十八日,吴玠生于北宋德顺军①之陇干县②(今甘肃静宁县),字晋卿。父吴扆,驻德顺军水洛城(第八将)下级军士。
  九月,临朝称制十余年的宋英宗皇后高太后病逝,十八岁的赵煦亲政,是为宋哲宗。宋哲宗起用变法派人士,全面恢复变法新政,严酷打击苏东坡等元祐党人,前后历时六年有余。
  徽宗赵佶崇宁元年(1102)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二十五岁的宋哲宗病死,向太后(神宗皇后)以自己无子,立赵佶为帝,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政治情形一落千丈。金军兵临城下,宋徽宗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二十五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
  吴玠之弟吴磷生于德顺军之陇干县。
  是年,吴玠十岁。
  徽宗崇宁二年( 1103)至大观四年( 1110)
  吴玠父亲吴扆曾为宋德顺军驻防水洛城(今庄浪县县城)军校,逝世后葬水洛城,吴玠、吴磷兄弟遂随母举家迁居水洛城。吴玠聪慧好学,一边读书,一边习武,尤精骑术和箭法,闻名乡里。“公少沉毅,有志节,善骑射知兵,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家子隶泾原军。”(王纶《吴玠墓铭》,载《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五)
  约在宋大观四年(1110)吴玠十八岁时便从军御边, “未冠①,以良家子隶泾原军”。泾原军,方镇名,治所在今甘肃省平凉市。以宋代 “良家子”的身份从军属于“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之例,有别于来自流民或以罪配隶的士兵,其地位当是士兵来源中最高。泾原军先后共置有十三将,吴玠为德顺军人之子,可能隶属于泾原军中第七将(德顺军)或第八将(水洛城)。
  期间,吴玠十一至十八岁。
  政和元年( 1110)至政和六年( 1116)
  宋政和四年(西夏雍宁元年,1114年),西夏纳叛将李讹移,合军围宋定远城(今甘肃愉中县西北)。宋廷命童贯为陕西、河东、河西经略使,发兵反击。
  政和五年(1115)春,童贯谋取清水河(在今宁夏境内)北界与卓罗城(今甘肃永登县南),遣熙河路经略使刘法领步骑十五万出湟州,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领五万兵出会州,自率中军于兰州策应。刘仲武至清河界,筑城留兵屯守。刘法于古骨龙(今青海乐都县北)击败西夏军。九月,刘仲武、王厚会合鄜延、泾原、环庆、秦凤诸路军攻臧底河城(今陕西志丹县北),结果丧师万余,大败而还。西夏军乘胜反击,大掠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
  政和六年(1116)七月,知渭州种师道引军十万克西夏仁多泉城和臧底河城,唃厮罗旧辖地悉入于宋。十一月,西夏以万骑攻陷泾原靖夏城(今甘肃平凉市境)。
  吴玠随所在泾原军参加了与西夏的多次战斗。
  期间,吴玠十九至二十五岁。
  宣和元年(西夏元德元年, 1119)
  春,童贯令刘法深入攻西夏,夺取朔方(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宋军始出统安城(今陕西横山县西),即遭夏崇宗弟察哥军的夹击,刘法败死,丧师十万(《宋史》卷四八六《西夏传》)。
  四月,童贯以鄜延、环庆兵大破西夏兵,平其三城,尽取横山地区。西夏失去屏障,夏崇宗被迫表示臣服,宋诏令罢兵。宋夏之战互有胜负。
  因吴玠在与西夏的战斗,多次立功,补进义副尉,权队将,在军中初露锋芒。
  是年,吴玠二十七岁。
  吴磷时年十八岁,参加泾原军, “战西边 ”(《吴武顺王磷安为保蜀定功同德之碑》)。
  宣和二年( 1120)
  宣和初年,北宋频繁干旱、洪涝和霜冻,导致粮食急剧减少,民不聊生。宋徽宗用人不淑造成朝廷乌烟瘴气,大量贪官肆无忌惮地压榨百姓,导致全国各地起义此起彼伏。
  十月,江南人民不堪花石纲之扰,在浙江发生了方腊起义,其规模之大,迫使宋朝廷不得不调动最具战斗力的陕西六路汉蕃兵前去镇压。《宋会要》兵一〇之一六载:方腊起义,宋朝廷“诏童贯为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缜制置使,王禀为统制,将兵讨之。 ..仍差陕西出戍人。于是陕西六路汉蕃精兵同时南下,辛与宗、杨惟忠统熙河兵,刘镇统泾原兵,杨可世、赵明统环庆兵,黄迪统鄜延兵,马公直统秦凤兵,翼景统河东兵,刘延庆都统制 诸路兵马”。于是,吴玠又随所在泾原军参加了镇压方腊的军事行动,“从讨方腊,破之”。破其众,擒酋长一人。其后又“击河北盗”(《宋史·吴玠传》),因数次征讨战功而升忠训郎,权泾原军第十一正将。(又作第十将,见胡世将《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及击破河北群盗,累功转忠训郎,权泾原第十将。 ”)
  此时,金军已发动对北宋王朝的战争,它以“许割天德、云内、金肃、河清四军及武州等入馆之地”为诱饵,约西夏攻麟州,以牵河东之势。随后,吴玠、吴磷又回到陕西与西夏对垒的边防前线。
  是年,吴玠二十八岁。
  靖康元年( 1126)
  金朝在灭辽朝后,即有意南下灭宋朝。一月,在金兵逼进汴京的情势下,宋徽宗赵佶禅位于太子桓,自为太上皇帝。在宋将李纲死守开封的情况下,双方宣布议和。二月,金太宗再以宋廷毁约为由,再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于隔年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等宋朝皇室北归,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灭亡。宋康王赵构因机运逃过一劫,并于宋朝南京归德府称帝重建宋朝,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靖康二年五月初一,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建炎三年二月,金兵奔袭扬州,高宗从应天府逃到扬州。绍兴二年,高宗迁都杭州。
  三月,西夏人“遂由金肃、河清渡河取天德、云内、武州、河东八馆之地”(《宋史》卷四八六《西夏传》)。北宋王朝两面受敌。吴氏兄弟在陕西参加了与西夏军的战斗(《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六《吴武安功绩记》:“夏人攻怀德军,以百馀骑突击追北,斩首百四十有六,转秉义郎,擢本路第十二副将”),怀德军在今宁夏固原县北,吴玠因功升秉义郎,擢本路第十二副将。(一说为第二副将,见胡世将《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夏人攻怀德军,公以百余骑突击追北,斩首级百四十有六,转秉义郎,擢本路第二副将,自是威名益震。”)
  吴磷亦“力战破夏人,补官 ”(《吴武顺王磷安为保蜀定功同德之碑》)。
  是年,吴玠三十五岁。
  建炎二年( 1128)
  春,金兵进犯陕西,渡河出大庆关,略秦雍,所过城邑辄下。三月,还自巩州(治今甘肃陇西县,后升为巩昌府)至凤翔,陇右都护张严邀战失利,敌势愈张,谋趋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陕西制置使曲端拒守麻务镇,命吴玠为前锋。
  四月,吴玠受曲端之命,率军迎击,进据青溪岭(今泾川县西南),一鼓击退金兵。是年,吴玠三十六岁。
  建炎三年( 1129)
  四月,吴玠因击败进犯清溪岭的金军之功,转武义郎,升任权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胡世将《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转武义郎,权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
  是年十一月,张浚到达秦州。初,张浚“谓中兴当自关陕始,虑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高宗任命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领导川陕地区抗金斗争。川陕成为抗金主战场,《宋史·汪若海传》载:“朝廷以张浚宣抚川、陕,议未决。若海曰:‘天下者,常山蛇势也,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今以东南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哉?将图恢复,必在川、陕。 ’”
  冬月,盗贼史斌(一作史羡慕),进犯兴、凤州,没有攻克,又率部攻取长安,谋为不轨,曲端命令吴玠攻打史斌,收复华州(今陕西省华县),以功升武功大夫、忠州刺史。又攻史斌于长安鸣犊镇(今西安市东南),斩杀史斌,转右武大夫。 ①
  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督巡川陕,参议军事刘子羽称赞吴玠兄弟才能勇气,张浚召吴玠交谈,大喜,当即升吴玠为泾原路统制,吴磷掌管帐前亲兵。
  是年,吴玠三十七岁。
  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
  是年初,张浚准备富平会战,升吴玠任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吴玠建议避敌锐气,分兵固守,互相声援,待机出击,张浚不听。尚在迟缓之时,金军西路主帅完颜娄室和撒离喝率部长驱入关,侵占长安后,派副帅完颜撒离喝率军向西北进犯麻亭镇(今陕西彬县南)。
  金人娄室以众数万出麻亭,吴玠与张中孚、李彦琪等奉都统制曲端之命抗击于彭店原,曲端则拥大军屯驻于后方的宜禄(今陕西长武县)。
  吴玠等与金军恶战,初战告捷,在金军再次攻击下,吴玠所部前军稍有退却,曲端不但不进兵支援,反而退往泾州,吴玠战败。金军乘胜进占邠州(今陕西彬县),烧杀后退走。曲端以吴玠违背节制为由,降吴玠为武显大夫,罢其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职务,论者不平。未几复故官职。
  八月,吴玠收复长安,转任秦凤路副总管兼知凤翔府、权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公事。当时正是战乱之后,吴玠慰问前来归附的兵士和安抚聚集的民众,民众依赖他得到安宁。吴玠又转任右武大夫、忠州防御使。(胡世将《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四年春..进复长安,转右武大夫、忠州防御使。 ”)
  九月,金兵大举进攻南宋,江淮形势异常紧张,张浚为牵制金军,以减轻东南的压力,遂集合刘锡、孙渥、刘锜、赵哲、吴玠五路大军于陕西富平(今陕西富平县华朱乡旧县村),欲与入陕金军决战。金兵骤至,囊土逾淖以搏宋营。吴玠、刘锜身先士卒,奋勇驰杀,金军后退。但由于环庆经略使赵哲临阵溃逃,金军左右夹攻吴玠、刘锜,宋军遂败,秦、凤之地全被金兵占领,巴蜀地区极为震恐。史称 “富平惨败 ”。
  富平之战,陕西宋军失利,张浚退驻兴州(今陕西略阳县),刘子羽驻守秦州(今天水市),吴师古守熙河(今甘肃临洮县),孙渥、贾世方据守阶、成、凤州,吴玠退保大散关东和尚原(在今宝鸡市西南),积粟列栅,修缮兵器,训练士卒,死守入蜀通道。
  吴玠率领散兵数千人驻扎在和尚原上,同朝廷的联系断绝,士兵没有固守的斗志。召 集众将歃血盟誓,用忠义之理勉励众将。张浚记录吴玠的功绩,拜为明州观察使。 ①
  是年,吴玠三十八岁。
  绍兴元年(1131)
  三月,金将没立率锐兵南下,期必取而后进,吴玠击败之,拜忠州防御使,兼帅泾原军。(胡世将《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春三月,敌酋没立果率锐兵犯我,期必取而后进,公击败之,拜忠州防御使、兼帅泾原。 ”)
  五月,金军兵分两路攻蜀,东路没立从凤翔南下,西路乌鲁折合自阶州、成州东出大散关,约期合攻和尚原。西路金军先期进至和尚原北山,列阵求战,吴玠命令众将坚守阵地,以逸待劳,轮番作战,山谷道路狭窄石块众多,马匹不能行走,金兵舍弃战马在地上交战,连战三天,金军战败,退往西南的黄牛堡,又遇大风雨雹,被迫退走。这时,东路金军方至,进攻箭筈关(今陕西千阳县南),吴玠又派兵反击,击败东路金军,两路金军没能会合。吴玠因母亲去世辞职服丧,丧期满后重任原职。
  六月,张浚承制以吴玠为陕西诸都统制。时关陇六路尽陷,止余阶、成、岷、凤、洮五郡、凤翔之和尚原、陇州之方山原。
  十月,金军主帅宗弼(即兀术)亲率金兵十余万,造浮梁,跨渭水,自宝鸡连营三十里,又叠石为城,夹着涧谷同和尚原宋军对峙。吴玠命诸将选择劲弓强弩,轮番发射,号“驻队矢”,箭下如雨,重创金兵,敌稍却,又以奇兵从侧翼进袭。如是三日。吴玠估计金兵粮尽必退,乃派其弟率弓驽手三千人设伏于神坌峪,不数日,金兵撤退,宗弼所部“抵险不可进,乃退军,伏兵起,且战且走,行三十里,将至平地,宋军阵于山口宗弼大败,将士多战殁”(脱脱《金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十五)。吴玠指挥军队乘夜出击,金兵,全线崩溃,俘其将羊哥孛堇及首领三百余人,甲士八百六十人,尸填坑谷者二十余里,获铠仗数万计。兀术身中两箭,剃掉胡须,换了衣服才逃走,宗弼“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 ”。和尚原之战,后被列为南宋 “中兴十三处战功 ”之一。
  吴玠以和尚原之功建节,特授镇西军节度使、兼陕西诸路都统制、武功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吴玠领兵驻守河池(今徽县),节制兴、文、龙三州。(胡世将《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绍兴元年..冬十月..拜镇西军节度使。二年,兼宣抚陕西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龙州。 ”)
  吴磷升为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
  宣抚司将川陕地区的防务纳入了统一部署:关师古驻守西和(甘肃西和县),吴玠驻守河池,王庶驻守兴元,王彦驻守金州(陕西安康市),刘锜驻守巴西(四川绵阳市)。不久王庶调离,改任刘子羽驻守。吴玠派吴磷驻守和尚原,范琮驻守方山原(在今陕西宝鸡西),以防金军从陇关、阴平二道侵入。
  是年,吴玠三十九岁。
  绍兴二年( 1132)
  金兀术和尚原失败之后,从河东回到燕山疗伤。撒离喝由副都统升任陕西经略使,屯驻于凤翔;将侵占陕西的地盘全部移交伪齐政权管理,以便集中力量专征四川。
  三月至十一月,吴玠指挥陕西宋军向金、齐部队先后组织了四次反攻:关师古收复秦州,叛将郭振被俘,李彦琪倒戈;范琮、雷仲攻取位于秦、渭之间的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县城);孙渥收复了洮州;杨政在陇州的鱼龙川口破敌步骑数千,将陇州治所及府库军粮迁至方山原(张嵲《紫微集》卷13)。
  吴玠与刘子羽议和尚原距川蜀地远,终恐粮道不继,难以持久。又于川口仙人关侧近杀金坪选战地,修置山寨以备奔冲。
  九月丙戌,宋高宗遣显谟阁直学士、知兴元府王似为川陕等路宣抚处置副使。
  十二月甲辰,罢张浚川陕宣抚处置使之职,仍知枢密院事。以知夔州卢法原为川陕宣抚处置副使,及王似同治司事。
  是年,吴玠四十岁。
  绍兴三年( 1133)
  正月,金朝长期窥视四川,因为吴玠驻兵在和尚原,控制了要冲地带,不能得逞,金帅撤离喝用叛将李彦琪驻秦州,睨视仙人关以牵制吴玠,又令游骑兵前出熙河以牵制关师古,自领主力自长安出发,经商州(陕西商县)南下,直趋金州(今陕西安康市)。企图由金州而入兴元(汉中),由兴元而入四川,以夺取蜀地。
  二月,金帅撤离喝声言东去,反自商於出汉阴,连克上津、白河(均在湖北郧西县境),洵阳(今陕西旬阳),直指金州,金州失守,乘胜进逼汉中。宋利州路经略使兼兴元府知府刘子羽急令统制官田晟率兵守卫饶凤关(在今陕西石泉县饶峰镇),并用快信急招吴玠增援。吴玠率部自河池一昼夜驱驰三百里,抢在金军之前赶到饶凤关。到达后,吴玠派人送一筐黄柑和一封密函给撒离喝,称“大军远来,聊奉止渴。今日决战,各忠所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3)。撒离喝大惊失色,以手杖击地说:“尔来何速耶!”双方在饶凤岭展开激战。金军身穿重铠,登山向上仰攻。一人先登,后面两人紧跟;前面的人战死,后面的取代他继续进攻。吴玠军弓弩齐发,并用巨石向下滚压,激战六昼夜,金军尸如山积。“南军数战皆胜,(联军)死者甚众,金兵积尸而焚,将有退意。”(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8《太宗文烈皇帝》)不料,吴玠部下有一位受到处罚的偏将降金,引导金军通过祖溪小路,乘高攻击饶凤关。宋军溃败,吴玠焚毁兴、洋二州储集的军饷之后,连夜退至西县(今陕西勉县西)。金军占领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刘子羽退保三泉县潭毒山,吴玠到三泉县(在今陕西宁强县)同刘子羽会合,约与吴玠共守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吴玠派部将王俊领5000人助守谭毒山。此后吴玠放弃和尚原,退往河池县仙人关(在今徽县南),在关右筑垒以守,号 “杀金坪 ”。
  三月,撒离喝占领兴州、洋州后,吴玠与刘子羽屡用游骑袭扰金军,金兵饷运不济,怕后路被断,不敢深入,只好决定从褒斜道撤退将所获物资全部弃之于路。吴玠派兵在武休关(位于陕西留坝县南40里,处褒、斜二谷相接处,旁扼褒斜道)伏兵掩击金军后卫部队,金兵堕落深涧而死的数以千计,辎重尽弃。撒离喝出武休关,沿连云道西行至凤州。宋军尾随其后,一路掩击,直追至渭水,“蹂践溺死者不可胜计,水为之咽流”(《杨从仪墓志铭》)。据吴泳《鹤林集》卷15《吴玠守蜀关二事》载:“其后王俊于饶凤下得马革万七千余。且金自用兵以来,无所得而有所亡,未有如此役也! ”
  金朝开始谋划攻宋时,本以为吴玠在西边,因此从东边发起进攻,没想到吴玠奔驰而至。宋军收复失地,又恢复了战前态势。宋高宗闻讯后特命沈与求拟诏奖谕。
  四月,吴玠因饶凤之战功,进检校少保、充任利州路阶、成、凤州制置使、建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实封六百户。 ①
  进吴磷为荣州防御使、知秦州、节制阶、文州军马,王彦为保大军承宣使,刘子羽为宝文阁直学士。其余将领均有差赏。
  五月,张浚奉调出蜀,川陕宣抚处置副使王似、卢法原调整川陕将帅的防区:吴玠驻守仙从关,负责秦、凤至洋州一线的防务;王彦驻守金州(治今陕西安康市),负责金、房(今湖北房县)至巴(今四川巴中)、达(今四川达县)州一线的防务;刘锜驻守巴西,负责文、龙(今四川平武东)至威(今四川理县东)、茂(今四川茂汶自治县)一线的防务;关师古驻守阶州,负责洮、岷至阶、成州一线的防务。
  九月七日,陕西诸路都统制兼宣抚处置司都统制吴玠,母刘氏坟寺乞赐名额。诏以报功显亲院为额,仍岁给度牒一道(《宋会要辑稿》第二百册道释一)。
  十一月,金兀术亲率彀英所部五万金兵攻打和尚原。由于防区战线太长,加之粮饷不继,吴玠早有弃守之意,只留吴磷一支部队驻守,兀术大军偷渡渭水,乘虚而入,占据神坌后,派彀英在深林密草的掩护下,绕道占领了和尚原后侧的高地,直逼和尚原。吴磷寡不敌众,便率部撤离,和尚原被金军占领。吴磷撤出和尚原后,驻兵阶州与略阳之间的七防关(今康县云台镇境内),与仙人关成掎角之势。
  是年,在今陕西宁强县大安镇复置大安军。初,北宋至道二年(996)以三泉县置大安军(故治在今陕西宁强县阳平关镇唐渡片擂鼓台)。三年(997)省大安军。并移凤州州治于秋防原(在今两当县杨店乡),以近河池宣抚司府,《宋史》卷四百二列传一百六十一安丙《遗时相书》载:“凤州秋防原尤为险绝,绍兴初,州治于此,宣抚吴玠尝作家计砦,前即马岭堡,正扼凤州之后。凡此数堡既坚,金人决不敢近。 ”②
  是年,吴玠四十一岁。
  绍兴四年(1134)
  二月,金军元帅左都监宗弼(兀术)、撒离喝及伪齐四川招抚使刘夔率金、齐两国步、骑兵十万从宝鸡出发,再次南下,大举进犯仙人关。当时吴玠的弟弟吴磷驻守和尚原,粮饷供给不上,吴玠令其放弃和尚原,调其军队守卫仙人关右面的杀金坪,并在杀金坪修筑了堡垒,以保卫仙人关。又令吴磷防守七防关。金兵沿铁山(又称青泥岭)凿崖开道,顺山岭东下,在仙人关以北高岭上搭建连珠硬寨数十座。吴玠用万余人把守金军必经要道。吴磷率部轻装由七防关昼夜兼程赶来增援,与金兵转战七昼夜,才得以同吴玠会合。战斗开始后,宋将郭振疏于防范,所守野寨很快被攻破,吴玠当场将其斩首。二十七日,金兵进攻仙人关吴玠大营,被吴玠击退。金兵又用云梯等工具攻进堡垒,杨政指挥宋军用撞杆撞碎云梯,并命令士兵以长矛刺杀敌人。金兵又将人马分为两队,兀术领一队在东面攻打,韩常领一队在西面攻打。吴磷率领精锐士兵在金兵两队人马间巧妙周旋,伺机进攻敌人。战了许久,吴磷领兵退入第二道防线坚守。金兵个个身披厚重的铠甲,相互间用铁钩相连,向关上猛冲。吴玠选劲弩,把将士分为数队轮流射箭,矢如雨下,金兵尸体堆积了厚厚一层, 但后面的金兵仍踏着前面的尸体继续向上强攻。第二天,撤离喝攻打仙人关西北面的指挥塔楼,姚仲登上塔楼与金兵激战。形势紧迫,吴玠急令统领田晟率部用长刀大斧左砍右击,并在四周的山点燃火炬,擂击战鼓。第三天,乘金军疲惫,吴玠率军全面出击,其部将王喜、王武率领精锐士兵,分为紫、白二色旗猝然冲入金兵大营。金阵大乱,宋兵奋力追杀,乱箭射中了韩常左眼。金兵撤军溃逃,吴玠早已派统制张彦领兵攻劫横山砦(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南),并令王俊在河池(今甘肃徽县城关)设伏兵截断金兵退路。连战五日,重创金兵,“杀死千户、万户、甲士万余。得榜牌、枪、金鼓、旗帜数千件 ”(《吴武安玠功绩记》)。
  三月初,金兵大败,退兵凤翔,不敢再犯。宋高宗闻之嘉叹,赐以亲札曰:“朕恨阻远,不得拊卿之背也。”这次战役,金军自元帅以下,都携带家眷而来,他们本以为四川可轻易到手,既然没能得逞,于是退据凤翔,授予士兵田地,作为久留的打算,自此不敢对吴玠轻举妄动。仙人关之战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 ”之一。吴氏兄弟因屡败金军,声威大震,名扬陇蜀。
  仙人关战前,川陕战场是宋、金战争的主战场,仙人关战金军战略重心由川陕转向江淮。
  三月,川陕战区负责洮、岷至阶、成一线防务的宋军高级指挥官关师古,因军粮、战马等给养得不到宣抚司的解决,被迫率领部下统制官李进、戴越等去大潭县(今甘肃礼县太塘村)向敌军抢粮。一度攻占了掩骨谷镇(今礼县石桥镇石桥村),赶走齐将慕容洧部。随后又沿途攻下杀马谷、进山务、田家村、园子谷。到石要岭突遇金军大股部队,吃了败仗。“师古旋师大潭,内怀惭惧,悉还兵宣司(当时师古部有二万人),只身往降金。侯(吴玠)爱此军忠义,无一入一骑从师古叛者,抚存劳来,捐其家财,厚资给之。两军既合,中外一心,失一匹夫于师古,得万貔貅于行阵。侯由此兵精甚。 ”(《吴武安玠功绩记》)
  是月,张浚以资政殿大学士罢,寻落职奉祠、福州居住。以王似为资政殿学士、川陕宣抚使,卢法原除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
  岳飞闻知吴玠仙人关大捷消息后,立即上奏朝廷,请求北伐。三月十三日,朝廷向岳飞下达了收复襄阳府(湖北襄樊市)、唐(河南唐河县)、邓(河南邓州市)、随(湖北随县)、郢州(河南正阳县北)和信阳军(河南信阳市)的命令。五月初,岳飞向刘豫伪齐军发起攻势。至七月底,顺利收复了襄阳六郡。
  四月,吴玠以仙人关之功改授定国军节度使、晋升川陕宣抚司(由川陕宣抚处置司改,治阆州)副使。获高宗皇帝御赐战袍、甲衣和两封亲笔御旨,并指定免签署本司公事,专一措置沿边诸处战守。
  是月,吴玠收复秦、凤、陇三州。四月“初六日,吴玠与兀术战于凤州。初七日丙午又战,王师皆胜,收复秦、凤、陇三州”(《三朝北盟会编》卷18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5)。袁关索《林泉埜记》载:“复秦凤陇州,降签军七万。 ”
  七月,朝廷录仙人关有功人员,特授吴玠检校少师、改任奉宁、保静两军节度使,进封安定郡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川陕宣抚司由阆州迁绵州。
  吴磷从防御使升为定国军承宣使、熙河兰廓路经略安抚使、知熙州。杨政授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田晟为护国军承宣使。郭浩为彰武军承宣使。姚仲为拱卫大夫、开州团练使。吴胜为右武大夫、閤门宣赞舍人。
  八月,王似罢,任命赵鼎为川陕宣抚处置使,都督川、陕、荆、襄诸军事,并如“张浚故事”授予其军政全权。吴玠又“遣统领姚仲攻陇城县,克之 ”(《宋史 ·高宗纪》卷27)。
  十一月,吴玠遣统制杨从仪攻秦、陇之地,以牵制金军,助岳飞攻取襄阳。 “岳飞之取襄阳也,朝廷命宣抚副使吴玠乘机牵制。玠遣(杨)从仪以兵入伪地。遇敌,胜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2)另据《宋会要》兵14之27载:“吴玠言:‘遣吴磷统帅一军前去秦、陇以来,深入伪地,牵制贼势。统领官杨从仪、将官王显十一月七日到伪地腊家城(今甘肃秦安县东南),逢贼三千余众,列阵斗敌,杀败贼兵。 ’”吴玠与西夏国通书交好,得朝廷嘉许。
  是月,刘子羽遭朝臣弹劾,将其划在张浚在川陕的党羽之列,被朝廷贬为单州团练副使,流放白州(今广西博白)。吴玠闻讯后,立即奏辞新命川陕宣抚副使之官为张浚与子羽赎罪。十二月,吴玠再次上奏请辞两镇节度使以赎子羽之罪。高宗览奏后,让“三省勘会子羽与吴玠书,所论边事,迹状可考,乃复原官与宫观。昱日,以玠笃于风义,降诏奖谕。士大夫以此多玠之义而服子羽之知人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3)。
  是年,吴玠四十二岁。
  绍兴五年( 1135)
  二月九日,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病故,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完颜亶继承帝位,是为熙宗。挞懒出任左副元帅,兀术为右副元帅。
  同月,宋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卢法原病故,其所统部队三万人归并吴玠。吴玠部队叠加至八万,成为南宋初统兵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将帅之一。
  同月,吴玠遣吴磷、杨政攻拔秦州。“先是川陕宣抚副使吴玠闻敌犯淮南,遣磷、政乘机牵制。磷等出奇兵自天水至秦,谕伪守胡宣以逆顺。宣不肯降,遂攻之,拔其城,秦民大悦。金右都监萨里干(撒离喝)闻秦被围,集诸道兵来援,政复击败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5,《宋史·高宗纪》卷82)
  闰二月,“时右都监萨里干与伪熙河经略使慕容洧欲犯秦州,宣抚副使吴玠遣诸校分道伺敌。(牛)皓行之瓦吾谷,与金将呼善遇。皓所部步卒不满三百,乃下马与战。..敌见皓异于他人,欲招之,皓骂而死。承信郎高万旋骂旋战,遂与武功大夫熙河路部将任安、宣抚使队官忠诩郎秦元、承节郎薛琪、张亨皆战死于阵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86)
  秦州在宋、金西部战场上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金自用兵以来,前后犯蜀,皆由凤翔、秦州两路。凤翔之兵经宝鸡、和尚原,陇右之兵经秦州。若破宝鸡、和尚原,便可进据凤翔,因粮进取长安;若破秦州,即可直据德顺,则泾原、熙河、秦凤三路皆为我有。”(《文忠集·兴州具札》卷147)正因为如此,争夺秦州的战争频频发生: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秦州被金军占领;绍兴元年(1131),宋将关师古借和尚原之胜收复;绍兴二年(1132)又被齐将李彦琪部占领;绍兴三年(1133)四月再次回到宋军手中,年底又陷入伪齐之手。绍兴四年(1134)四月仙人关大战刚结束,吴玠就组织收复秦、凤、陇三州。其中秦州之战从绍兴四年(1134)四月至五年(1135)二月,宋军在吴磷、杨政指挥下,从争夺到反争夺,历时十个月,付出了很大的代玠才收复。
  吴玠十分重视关垒堡寨建设。秦州之战结束后,曾在阶州的杨家崖、成州的董家山、岷州的仇池城、凤州的秋防原等关外四州修筑堡寨,据险设防,屯粮建屋。无事则寓于州,有事则归于寨。 ①
  三月初九,以都督府参议军事邵溥(? — 1148)兼权川、陕宣抚副使与吴玠共治川陕。五月,川陕宣抚处置副使邵溥移司绵州(今四川绵阳)。
  吴玠部将杨从仪在驻守凤、文州期间曾“预筑凤之黄牛堡,以塞大散关之冲;创文之高平原,以控西羌之路,尔后皆获成效。其先见之明,古之名将所不能及 ”(《杨从仪墓志铭》)。
  秦陇地区是宋朝主要军马基地之一。自陕西六路陷入敌手之后,这一地区补充军马的渠道一度阻塞。吴玠令吴磷在秦、阶、文州一带“始以茶彩招致小蕃三十八族以马来市,西马复通 ”(毕沅《续资治通鉴》卷112)。茶马交易恢复后,全国军队的军马补充渠道得到畅通。
  十一月,吴玠以秋防已毕,请求入朝面圣,高宗不允,吴玠遣长子吴拱入朝奏事。
  十二月,南宋朝廷改革军制,设行营护军和三衙军两个序列以统朝廷主力部队。行营护军相当于今天的野战军,张俊所部为行营中护军,韩世忠部为行营前护军,刘光世部为行营左护军,岳飞部为行营后护军,王彦所部为行营前护副军,吴玠所部编为行营右护军,首次由地方部队 “四川宣抚司军 ”编为朝廷直属主力部队。
  是年,吴玠四十三岁。
  绍兴六年( 1136)
  绍兴六年(1136)正月,罢邵溥川陕宣抚处置副使,赴行在(试尚书礼部侍郎仍兼参议军事),命吴玠专治兵事。川陕宣抚司由绵州迁兴州,川陕宣抚处置使司被四川制置使司取代。
  正月,吴玠改授保平、静难两军节度使,兼任营田大使。(胡世将《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六年,兼营田大使,徙镇保平、靖难军。”)十月,吴玠奏封嘉陵江神为善济侯,立庙于兴州。
  吴玠同敌人对峙将近十年,常苦于远道转运粮饷,劳民伤财,为减轻民众负担,屡次裁汰冗员,紧缩开支,并在仙人关一带开垦屯田,以补充军需。开发水利,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每年收成至十万斛。又征调守卫部队,命令梁州、洋州守将治理褒城废弃的堤坝,民众知道灌溉可以依赖,愿意归业的达到数万家。朝廷嘉之,每降玺书褒谕。
  是年,吴玠四十四岁。
  绍兴七年( 1137)
  二月,吴玠在河池发行银会子,以便于商贩携带,促进商品流通,从而扩大籴粟量。《宋会要·食货》40之22载:“绍兴六年在梁、洋二州措置籴买,籴粟10万石。”银会子以银作兑换本位,面额分一钱和半钱两种,发行总额为十四万五千钱。每年换发一次,发行范围在虞关及阶、成、岷、凤、兴、文六州。该银会子前后流通三十余年,是世界上最早代表银的纸币。
  九月,梁州、洋州营田岁收二十五万斛,受朝廷奖谕。吴玠从绍兴五年报请朝廷同意后就开始在兴元、洋、凤、成、岷五州郡置官庄屯田养军,并组织戍兵维修褒城废堰(即山河堰),在汉中地区恢复了灌溉,不仅屯田部队收益见好,从汉中一带逃离至四川的流民也陆续归业。吴玠让屯田部队归田于民,民自为耕,岁收倍增。按《宋史·食货志上》载:计至绍兴七年(1137)九月,“吴玠治废堰营田六十庄,计田八百五十四顷。岁收二十五万石以助军储 ”。
  十一月,金朝以联合出兵伐宋为由,将伪齐刘麟及其二万将士调离开封并全部俘获。紧接着挞懒、兀术率兵到开封,宣布废除了伪齐政权。十二月,金廷废刘豫,目益兵众以为疑。吴玠遣偏将马希仲进攻熙州不胜,又丧失巩州,吴玠处死马希仲。 ①
  是年,吴玠四十五岁。
  绍兴八年( 1138)
  正月,以胡世将(1085—1142)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五月,吴玠遣人联络西夏国将李世辅南归,赐名显忠。吴玠遣张振来抚谕云:“两国见议和好,不可生事,可量引军赴行在。”遂至河池县见玠,玠抚之曰:“忠义归朝,惟君第一。”从行使臣崔皋等六百余人列拜庭下,玠又抚之,犒以银绢,诣行府受告敕、金带,除指挥使、承宣使。至行在,高宗抚劳再三,赐名加赉,又赐田镇江,以崔皋辈充将佐(《宋史·李显忠传》)。
  宋、金交兵以来,金、夏之间的关系由于金方在归还侵占河南、陕西之地上负约而一度恶化,为宋、夏之间改善关系提供了契机。因此,吴玠十分注意两国关系的改善,通过各种渠道与夏国和金国有归明意向的将领接触。他先以个人名义投书夏崇宗乾顺,希望宋、夏两国修好,共御金兵。乾顺在伪齐建立以后立即派使者给吴玠回书。 ②
  七月,吴玠与四川安抚制置使胡世将会于利州,共商筹粮事宜。斩诸路漕司于市。吴玠军粮大部分由成都府路、潼川府路通过水运、陆运两种方式运送,路途遥远,馈饷不济。在大安军视察军营时,因部队家属缺粮号哭一事,将利州路转运副使勾光祖部下诸路漕司的主管官吏全部斩首于市。
  是年,吴玠四十六岁。
  绍兴九年( 1139)
  正月,宋朝廷与金国和议初成,南宋向河南陕西伪齐官兵颁布了大赦条令。二月,宋方派出接收陕西使臣。三月,金朝向陕西宣谕使周聿交割了陕西地。
  宋朝廷将川陕地区复划分为两宣抚司辖区,刘光世为陕西宣抚使,吴玠为四川宣抚使,陕西路内阶、成等州听吴玠节制如旧,命内侍赍告以赐。宋廷对各战区新旧宣抚使及三衙官军推恩第赏:刘光世赐号和众辅国功臣,晋封雍国公;韩世忠迁少师;张俊赐安民靖难功臣,迁少傅;岳飞授开府仪同三司;吴玠授开府仪同三司。百官进陈贺表,吴玠拒不上表,他说:“玠等不能宣国威灵,亦可愧矣,但当待罪称谢可也!”(《续资治通鉴》绍兴九年正月记事)但布谍策反、强军备战的行为,吴玠带病在熙州出巡。
  二月,朝廷内使将加封圣旨和高宗亲札送到仙人关时,吴玠已经病重,咯血不止,在侍从搀扶下跪接圣旨,并以赏过其劳为由再三请辞,优诏不许。
  三月,正当两国交接陕西失地时,吴玠已经不能视事,上奏朝廷请求解除各种职事。宋高宗十分忧虑,命四川安抚制置使、成都知府胡世将 “访善医治疾”。六月,吴玠在仙人关卧病不起,宋高宗派内宫太医快马赶往仙人关诊治,尚未赶至,吴玠于六月己巳(二十一日)病重不治,卒于仙人关治所,享年四十七岁。
  七月,遗表闻,宋高宗上震悼,辍朝二日。朝廷追赠吴玠为少师,赠谥号“武安”。凡恤典悉加厚。吴玠曾祖吴谦,赠太子少保,曾祖母李氏,赠永宁郡夫人;祖吴遂,赠太子太傅,祖母齐氏,赠晋宁郡夫人;父吴扆,母刘氏,赠嘉国夫人。“自少保而上,世居德顺之陇干,以公贵,追荣三世。三世均以义烈闻。”(《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六《吴武安功绩记》)
  七月十九日,胡世将出任宝文阁学士、川陕宣抚副使,以四川安抚制置使之职暂管四川宣抚司事,置司河池,诸路并听节制。
  九月,其弟吴磷与诸孤,奉丧归葬于德顺军水洛城北原先茔之次。
  十一月,吴玠家无余资以至于无宅以居。宋高宗念其之已葬,诏有司赐钱三万缗,高宗曰:“吴玠久在川蜀,备著忠绩,虽已优加恤典,然闻其家颇贫,可赐钱三万缗,仍进其弟军职,令抚其家属。 ”①擢吴磷继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以慰恤其家,恩义备极矣。
  史书记载,吴玠有服食丹药的习惯,最后是死于咯血。 ②
  吴玠娶妻张氏,诰封永宁郡夫人,生有三男四女。三男为吴拱、吴扶、吴撝。据《宣威延陵吴氏宗谱》及明庭杰《吴武安功绩记》载吴玠夫人张氏,共生育三男四女,长子吴拱继承父业,执掌兵权,先在京任御前中军统制、兼知成州,后升为枢密使,再后以安远军承宣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等身份镇守四川。次子吴扶,历任忠翊郎、阁门祗候、承奉郎等职。三子吴■,历任承奉郎、承议郎、右朝散郎等官职。
  四女记载不详,只有被当地百姓尊称“兰凤王”的小女吴兰凤,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南小陇山有墓。吴玠去世时“其长子未冠而二季尤幼。胡宣抚(世将)为行状,不询其子,使二旧吏立供。为之墓志,又据行状而言。是以如是之不详 ”③(《武安公功绩记》序)。
  吴磷从定国军承宣使升为为秦凤路经略使节制行营右护军。
  绍兴十一年( 1141)
  九月,吴磷兵临秦州,金守将武谊出降。移师剡湾,大败金将胡盏、迪布禄五万精兵。 困残敌于腊家城,垂破之际,班师诏下,遂撤军。
  绍兴十五年( 1145)
  诏立吴玠庙于仙人关,赐额“忠烈”(《宋史》误为“思烈”)。“十年,诏立庙於于仙人关,赐额曰忠列,谥公武安。”(王纶《吴玠墓铭》,载《三朝北盟会编》卷 195)①
  孝宗淳熙三年( 1176)
  朝廷追封吴玠为 “涪王 ”。
  徽县城关钟楼山(今称吴山)有吴玠之墓(衣冠墓)及 “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碑 ”,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载吴玠军事才能非凡,治军严厉,驭将有方,以身作则,威望甚高。宋朝自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九月富平惨败后,陕西四十万宋军土崩瓦解。秦、凤之地全被金兵占领。金人虎视蜀川,东南形势也十分紧迫,吴玠临危受命,出任陕西诸路都统制,奋起抗金,捍卫川蜀。次年十月,和尚原一战,金太宗完颜晟四太子完颜宗弼(兀术)身中两箭,割发断须,仅以身免;第三年,饶凤关一战先胜后败,金人终究不得入蜀,宋军虽败犹荣;尤其是仙人关一战,吴玠以三万之军破金兵十万之众,成功地粉碎了金兵妄图南下蜀川、云、贵而一举灭亡南宋的战略构想。史言“微吴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使有数年之芒,则中原之复可几也”。胡世将在《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曰:“盖自天下,用兵,乘御省康吴。会公以偏师起西鄙,奋孤忠,抑大难,保川陕共百十六州,以重上流之势,屏翰王室,屹如长城。方敌国深侵,叛臣僭窃,道路阻绝,公未尝得一见天子,独其精忠上达。圣主明见万里之外,谓公可属大事,当方面。凡军事不从中御,而赏罚付之不疑。以卒成却敌固圉之功者,惟天子之明而公之忠也。 ”

附注

①德顺军: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宋泾原路安抚使王尧臣奏准,以山外(指今六盘山)通边、静边、隆德、得胜四寨建为德顺军,以陇干城为军治。陇干城为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渭州知州曹玮在陇山外之笼干川修筑,一作“笼竿城”,作为抵御西夏的军事要塞,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城。元祐八年(1093),德顺军移治于陇干县外底堡(故址在今静宁县),德顺军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庄浪县和宁夏西吉、隆德县部分地区。金皇统二年(1142)升为德顺州,属熙秦路。大定二十七年(1187)改属凤翔路。 ②陇干县: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以外底堡(今甘肃静宁县城)置陇干县,移德顺军治其地,军、县同治一城。金人统治时陇干县一度称陇平县。元大德八年(1304),废德顺州,设静宁州于陇干县,并省陇干县入静宁州。属巩昌等处总帅府。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所领隆德县改属平凉府,静宁州辖境仅有今静宁、庄浪二县地。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省庄浪县并入隆德县,辖境仅当今静宁县地。1913年改为静宁县。 ①“未及弱冠”,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帽子。“冠岁”意思就是男子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 ①胡世将《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载:“冬,以本道军复华州,师入,命将士无杀略,居民安堵。转武功大夫,忠州刺史。””(王纶《吴玠墓铭》,载《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五:“三年冬,剧贼史羡慕寇兴凤,据长安,谋为不轨,公击斩之,转右武大夫。”《吴武安功绩记》:“建炎三年冬,以本道兵复华州,城破,命将士无杀掠,民皆安堵,转武功大夫、忠州刺史。剧贼史斌寇兴、凤,据长安,谋不轨侯进兵夜袭其城,出战,斩其首,转右武大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建炎二年〔1128〕十一月,,“是月,泾原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吴袭叛贼史斌,斩之。初,斌侵兴元,不克,引兵还关中,义兵统领张宗诱斌如长安而散其众,欲徐图之。曲端遣袭击斌,斌走鸣犊镇,为所擒,端自袭击宗杀之,以功迁右武大夫、忠州刺史”。原注:“吴杀史斌,赵牲之《遗史》系之今年四月,明庭杰《功绩记》系三年冬,战青溪、复华州之后,而云金人内侵已三年矣。其实二年冬也。王纶撰碑分此三年作二年。案:三年九月长安已陷,而纶碑乃云:三年冬,剧贼史斌据长安,谋为不轨,实在误矣。其实战青溪在今年之夏,复华州、擒史斌,在今年之冬,但华州以十一月收复,而长安不知的在何月耳,今且附此月末。 ”) ①王纶《吴玠墓铭》载《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五载“明年,改元绍兴。春三月,敌将没立果率锐兵期必取而后进,公击败之。直拜忠州防御使兼帅泾原。夏五月,没立果复会别将乌鲁、折合众数万,使二,将由阶、成出散关先至。公与之战三日,大败而去。没立方攻箭舍关,公复遣麾下击退,卒不得与二将合。转明州观察使。 ” ①胡世将的《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载:“三年春..月余,敌果退。加检校少保,充利州路阶、成、风州节度制置使。 ” ②马岭堡在马岭山,光绪《新修凤县志》卷一地理志载:“马岭山:在县西四十五里,交两当界。俯临古河池县,故道水绕其下。为达两当必由之路,古设有关。斜高七度半,直高六十一丈。”家计寨兵民合一,其粮食供给由家计寨民众自己就地解决。民众无事则寓于州,有事则归于寨。 ①据《甘肃建置志》载:“宋建炎、绍兴间,吴氏兄弟治兵保蜀,择地为砦。家计寨最险阻,有积粟,丰于水泉,寇至常不能破。”如岷州的仇池山寨“尤高峙耸拔,其形如削瓜。上有良田百亩,可驻万马。飞泉凡在九十有一源,大旱可济也。山径仰空如掷线,悍夫千百攻之,巧无所施。 ”(参见贠兴宗的《西陲笔略 ·四川山寨天险之设》。)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7载:“吴玠遣裨将马熙仲攻熙州。希仲素妄庸,得檄即气索,不得已进营熙州城外数里。熙州父老闻官军来,有欲率众归附者。金将宣言曰:‘北军今日大至,当共劫营。’希仲闻之,昏时拔寨遁去。时别将郑宗、李进攻巩州垂破,希仲引兵会之。金守将龙卫上将军富察乌遣人约降,希仲许诺,独进疑其诈,裹甲待之。乌出城,援骑四至。兰州归明将王宏曰‘事急矣,何不遂取此人。’即刺之,不殊。骑士张玘断其首,从者皆鸟兽散,独宗死城下。久之,玠以希仲失二郡机会,枭其首令诸军。 ” ②《续资治通鉴》载:十二月,“川陕宣抚副使吴玠奏:夏国主数通书,有不忘本朝之意。及折可求族属,列御申上。玠云:‘见今训练士马,俟玠出师渡河,即为内援击敌,上报国恩。 ’帝曰: ‘此皆祖宗在天之灵扶’”。 ①《吴武安功绩记》载,吴玠“虽功高贵显,而居常极简约,至推以予士,刚略无少吝。其卒也,家无余资,至无宅以居”。 ②吴玠病因据吴磷的同事王之望《汉滨集》中有《论吴多病乞吴拱自襄阳归蜀朝札》,向皇帝报告吴磷病情建议朝廷派吴磷之侄吴拱前往协助。札子言:“宣抚吴磷,天资忠义志在立功。..其人平时多病,日,饵丹砂数十百粒,比暴露之久,时复发作。前欲遣姚仲出秦州,而身自,攻关,辄苦脏腑;脏腑稍安,又苦肾肠之疾。每疾剧时,亦颇危殆。 ” ③《宋史》卷三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五记载:吴玠有拱、扶、■、扩、揔五个儿子。而宋明庭杰《吴武安功绩记》记载吴玠的儿子仅三人“拱,佑武郎;扶、■,皆为文官承奉郎”。《宋会要辑稿》刑法六记载,开禧三年(1207)三月,吴曦“武兴之变”被平定,四川宣抚使安丙于三月和九月两次向朝廷上奏,其奏章中的“吴挺异母兄吴扩已死”“吴磷位下子孙田产除吴摠、吴扩两房俱有子孙可以给付”句说明,吴摠、吴扩为“磷位下子孙”,是吴挺的兄长。最早提及吴玠子嗣的史料是胡世将为吴玠撰写的墓志铭《开府仪同三司赠少师吴公墓志》中记载吴玠“男五:拱,右武郎;扶、■皆承奉郎;扩、揔尚幼。女四人”《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九十五《吴武安功绩记序》记载:“吴玠方其薨也,其长子未冠,而二季尤幼,,胡宣抚为行状,不询其子,使二旧吏立供为之墓志。”元代脱脱修史时,参考了上述史料,并未进行详细的校对核实,才造成了错误。 ①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五云:“(吴)玠谥武安,而梁益间有庙,赐额曰‘忠烈’,故西人至今但谓之吴忠烈云。”吴玠在仙人关的祠庙,至明清时期,遗迹无存,但碑碣尚在。明郭从道《徽郡志》卷之一载: “宋忠烈吴公生祠、宋宣抚安公生祠,俱在仙人关,有碑文。 ”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罗卫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