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公大资宣相生祠碑》作者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46
颗粒名称: 《宋安公大资宣相生祠碑》作者问题
分类号: K877
页数: 2
页码: 315-3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安公大资宣相生祠碑》撰文者的问题。
关键词: 宋安公大资宣相生祠碑 撰文者

内容

《徽州志》和《陇右金石录》都记载《宋安公大资宣相生祠碑》撰文者是白知微,由于所收录的碑文有时间款而无人名款,因此关于白知微的身份就成了一个谜。后世研究之人或以为是凤州河池县知县,或以为是略阳(按:南宋开禧及嘉定年间尚无“略阳”建置)知县。但历代《略阳县志》《徽县志》或《凤州志》均无该知县的任何记载。
  在四川通江县,也有一座安公祠。其最早见载于《大明一统志》卷六十八:“安公祠,在通江县治西。公,宋安丙也,宣抚四川,破吴曦,嘉定间白知微为立祠。”⑦其后的道光《通江县志》卷二、《玄览堂丛书续集》第六十二册等史料中都有相关记载,内容大同小异。而在《通江县志》卷九和《全宋文》第323册卷七四二一中,还收录有何炎寅所撰《安公祠记》全文。尽管该文末没有时间款,但从何炎寅文中“戊辰之冬,普慈白知微承领邑事,薄书期会,不劳而办,讼狱剖析,尤尽其功”句可见,白知微于嘉定元年(戊辰,1208)冬季时任通江县知县,并主导在通江县南璧山上建立了安公生祠,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是 “进勇副尉陈某 ”。 ⑧
   值得注意的是,通江县《安公祠记》和兴州仙人关下的《宋安公大资宣相生祠碑》两文,文章结构、叙事方式完全相同,内容竟然有大部分雷同!前者载为白知微撰,后者载为县令白知微倡修,何炎寅撰文。这两文之间是否有剽袭关系呢?
  据《通江县志》记载,何炎寅为通江县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甲戌科进士,有《何炎寅集》传世。何炎寅曾在壁山文昌殿读书,并有诗刻。①在嘉定元年(1208)修建安公祠时,他尚是举人,以其身份和能力,受知县白知微之邀作《安公祠记》文,合乎情理。那么,沔州仙人关下白知微所撰、内容与何炎寅文相似的《安公祠堂记》文,难道是抄袭何炎寅的文章?
  在《全宋文》第302册卷六九一二中,收录有白知微《安公祠堂记》全文,在作者简介中有:“白知微,嘉定间凤州河池县(今甘肃徽县)人。 ”尽管不知道其所依何据,但如果此信息正确的话,那么,上述所有问题就能解释通了:白知微,南宋凤州河池县(今甘肃徽县)人,嘉定元年(1208)冬季,任利州路巴州保宁县知县。当年末,在通江县璧山倡建安公生祠,并请当地举人何炎寅撰写《安公祠记》并立碑纪事。开禧三年(1207)末,河池士民在仙人关下为安丙修建生祠,原计划于次年九月二十八日落成,但由于沔州背嵬军在此时借机哗变,因此,其竣工时间推迟至嘉定二年(1209)三月清明日。落成之时,当地士民请本邑名宦 ——时任通江县知县的白知微撰文立碑纪事。白知微于是就在何炎寅《安公祠堂记》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宋安公大资宣相生祠碑》文。由于代远年湮,碑石落款处漫漶,后世之人遂以为是白知微所撰。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