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的战车训练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34
颗粒名称: 南宋初年的战车训练法
分类号: K245.05
页数: 2
页码: 294-2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宋初年宗泽在东京积极谋划军事行动,再次复兴战车训练。
关键词: 南宋初年 战车训练法

内容

因此在这一时期,部分南宋文臣从故纸堆中寻找抗衡骑兵的方法,战车这一古老的武器进入人的视野。南宋初年宗泽在东京积极谋划军事行动,再次复兴战车训练,造战车一千二百辆,每辆用兵五十五人,一人操纵,八人推车,两人扶持车轮,六个人执盾牌掩护战车,二十人持长枪在牌手后掩护,其后是弓弩手担任远距离攻击任务。每十辆为一队,每日训练。①此方法是为了防备金骑兵的奔冲,利于弓弩手进行攻击,近战用枪手,战车可以作为士兵掩体。但金骑兵惯披重甲,善用弓弩,短于白刃近战。②其肯定避免与宋军进行近战,用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战车在战场上对金兵就没有效果,宗泽的训练思维建立在对金兵特点不了解的基础上。
  李纲也认为用车保护步兵,防备金军骑兵冲击,在步兵有效杀伤敌人后,骑兵伺机而动。其训练内容则是每车用步兵二十五人,四人推车,一人在车上发弩机,剩下二十人执牌、弓弩、长枪、斩马刀平均排列在战车两侧。战斗中,牌手居前,弓弩手在其后,枪刀手最末。敌人在百步之内,牌手掩护弩手射击,敌人逼近,则弓弩手退后,枪刀手迎战,“枪以刺人,而刀以斩马足 ”。敌人撤退,车、步兵与骑兵互相配合,共同追击。 ①
  李纲与宗泽训练战车的办法随着二人或去世、或去职就再未有下文,而曾经在宗泽麾下的岳飞也没有将战车引入自己军队训练中,说明这些训练措施并不实用,难以针对女真骑兵。

附注

①“臣又制造决胜战车一千二百辆,每辆用五十有五人,一卒使车,八人推车,二人扶轮,六人执牌辅车,二十人执长枪随牌辅车,十有八人执神臂弓弩随枪射远。小使臣两员,专干办阅习车事。每十乘差大使臣一员,总领为一队。见今四壁统制官,日逐教阅坐作进退左右回旋曲折之阵,委可以应用。”(宋)宗泽:《乞回銮疏建炎元年十月通前后表疏系第八次奏请》,载曾枣庄、刘琳主编的《全宋文》卷2795,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第 336—337页。 ②参见王曾瑜的《金朝军制》 “女真的骑兵特点”,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40—144页。 ①(宋)李纲著,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卷 62,奏议 “乞教车战札子”: “臣闻以步兵战者,不足以胜骑,以其善驰突也。以骑兵战者,不足以胜车,以其善捍御也。古之战者,必以车..后世车战,有曰武刚车,有曰偏箱车,有曰鹿角车,皆与古制异,则便于其事而已。金人以铁骑胜中国,其说有三:而非车不足以制之,步兵不足以当其驰突,一也;用车则驰突可御骑兵,马弗如之,二也;用车则骑兵在后,度便乃出,战卒多怯,见敌辄溃,虽有长技,不得而施,三也。用车则人有所依,可施其力,部伍有束,不得而逃。然则车之可以制铁骑也,审矣。靖康间献车制者甚众,独统制官张行中者可取。其造车之法,用两竿双轮,推竿则轮转两竿之间,以横木管之;设架以载巨弩,其上施皮篱以捍矢石,绘神兽之象,弩矢发于口中;而窍其目以望敌,其下施甲裙以卫人足,其前施枪刃两重,重各四枚,上长而下短,长者以御人也,短者以御马也;其两旁以铁为钩索,止则联属以为营。体制简而运转速,真御戎之利器。其出战之去,则每车用步卒二十五人,四人推竿以运车,一人登车望敌以发弩矢,二十人执牌、弓弩、长枪、斩马刀,列车之两旁,重行,行五人,凡遇敌则牌居前,弓弩次之,枪、刀又次之。敌在百步内,则牌偃弓弩间发以射之;既逼近,则弓弩退后,枪刀进前,枪以刺人,而刀以斩马足。贼退,则车徒鼓噪,相联以进,及险乃止。以骑兵出两翼,追击以取胜。其布阵之法,则每军二千五百人,以五分之一,凡五百人为将佐卫兵及辎重之属,余二千人为车八十乘,欲布方阵,则四面各用车二十乘,车相联,而步卒弥缝于其间。前者其车向敌,后者其车倒行,左右者其车顺行,贼攻左右而掩后,则随所攻而向之,左右前后,其变可以无穷;而将佐卫兵及辎重之属,皆处其中。方圆曲直,随地势之便,行则鳞次以为阵,止则钩联以为营,不必开沟堑而筑营垒,最为简便而全固。昔卫青征匈奴,以武刚车自环以御敌,故能深入;马燧帅太原,制战车冒以狻猊,甲士列戟副之,故能兵冠天下;惟房琯用之为贼所焚,而后世议者遂以谓车不可用。殊不知古之兵车,谓之革车,冒之以革者,正所以防火也。欲胜金人铁骑,使不得奔突持久以取胜,利器无以加此。今图画样制,及分合阵图,上尘圣览。乞降下御营司,制造教习,便殿按视,可以施用,即颁降帅府、要郡施行。 ”岳麓书社 2004年版,第 665—666页。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