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磷与 “叠阵法 ”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33
颗粒名称: 吴磷与 “叠阵法 ”
分类号: K245
页数: 5
页码: 294-2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宋初年的军事训练法及吴磷创立的 “叠阵法”。
关键词: 南宋 吴磷 叠阵法

内容

北宋徽宗时期,由宦官童贯主持陕西军伍,成为骁勇善战“西兵”的最高统帅,高俅则为“殿帅”,这两人一内一外,长期主兵,对军制破坏很大,宋军的军事训练不可避免受到负面影响。不过,北宋军队在与金兵的数次遭遇战中,宋军士兵作战不失英勇,但由于他们的对手是更加英勇善战的女真骑兵,加上临场指挥与协同作战方面的失误,造成了增援太原等几次重大战役失败。
  因此,南宋初年面对女真铁骑,宋人殚精竭虑,思考用何种方式遏制金军骑兵的攻击。这时宋代“文人谈兵”的弊端暴露无遗,书生不懂得从当时已经初现威力的火器上想办法,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创新意识。
  一、南宋初年的战车训练法
  因此在这一时期,部分南宋文臣从故纸堆中寻找抗衡骑兵的方法,战车这一古老的武器进入人的视野。南宋初年宗泽在东京积极谋划军事行动,再次复兴战车训练,造战车一千二百辆,每辆用兵五十五人,一人操纵,八人推车,两人扶持车轮,六个人执盾牌掩护战车,二十人持长枪在牌手后掩护,其后是弓弩手担任远距离攻击任务。每十辆为一队,每日训练。①此方法是为了防备金骑兵的奔冲,利于弓弩手进行攻击,近战用枪手,战车可以作为士兵掩体。但金骑兵惯披重甲,善用弓弩,短于白刃近战。②其肯定避免与宋军进行近战,用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战车在战场上对金兵就没有效果,宗泽的训练思维建立在对金兵特点不了解的基础上。
  李纲也认为用车保护步兵,防备金军骑兵冲击,在步兵有效杀伤敌人后,骑兵伺机而动。其训练内容则是每车用步兵二十五人,四人推车,一人在车上发弩机,剩下二十人执牌、弓弩、长枪、斩马刀平均排列在战车两侧。战斗中,牌手居前,弓弩手在其后,枪刀手最末。敌人在百步之内,牌手掩护弩手射击,敌人逼近,则弓弩手退后,枪刀手迎战,“枪以刺人,而刀以斩马足 ”。敌人撤退,车、步兵与骑兵互相配合,共同追击。 ①
  李纲与宗泽训练战车的办法随着二人或去世、或去职就再未有下文,而曾经在宗泽麾下的岳飞也没有将战车引入自己军队训练中,说明这些训练措施并不实用,难以针对女真骑兵。
  二、南宋初年从实践中总结的军事训练
  南宋初年国防形势非常紧张,许多军训方法都是来自实战经验。名臣李纲指出北宋军事训练的很多内容都不适于战场,建议加以改变:“习弓弩者,不必以斗力,而以射亲中的者为上;习牌枪刀者,不必以中敌,而以勇敢向前者为胜;神臂、筒射、凤凰等弓,可以及远,宜教之使精;兜鍪、金甲,卒伍多不肯披带,宜习之使熟。 ”②
  建炎二年(1128),吕颐浩从金兵进攻以两翼骑兵包抄为主的战法中,总结实践经验,认为“万人为军,千人操弩,敌人骑兵骤至奔突,使三百步内强弩并发,人人只发两箭,则敌人必却。 ”发挥宋军在弓弩训练中的优良传统,保证战阵稳固。 ③
  而南宋各屯驻大军是为正规军④训练方法是各屯驻大军单独训练,各部训练方式与侧重点都有不同。同时军队训练成功与,否,最好的检验方式就是看实战中的表现。南宋军队经历了初期败多胜少后,逐渐在战场上夺回主动权,其英勇作战是以训练作为保障的,如王彦“尤长于简练士伍,不以修饰为先,而取其轻足鸷果有力者。每破敌,大阅以充军者,盖十之一。故其所部号天下精兵”⑤。这其中韩、岳、吴等名将的训练最为成功。
  岳飞练兵非常严格: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 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①韩世忠的“背嵬军”,更是在训练中选拔出来的精锐之师, “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峞军,无有不破者 ”②。
  吴玠、吴磷兄弟防守川蜀地区,绍兴元年(1131),金军攻和尚原,“玠命诸将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号 ‘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 ③。绍兴十一年( 1141)吴磷又提出 “叠阵”法:
  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代之。遇更代则以鼓为节。骑,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退,谓之 “叠阵”。 ④
  不论是 “驻队矢”,还是 “叠阵法”在实战中取得那么大成就,这都是平时训练的结果,吴磷曾著《兵法》,大致记载如下:
  尝著《兵法》二篇,大略谓:“金人有四长,我有四短,当反我之短,制彼之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吾集蕃汉所长,兼收而并用之,以分队制其骑兵;以番休迭战制其坚忍;制其重甲,则劲弓强弩;制其弓矢,则以远克近,以强制弱。布阵之法,则以步军为阵心、左右翼,以马军为左右肋,拒马布两肋之间;至帖拨增损之不同,则系乎临机。”知兵者取焉。
  三、吴磷的 “叠阵法”训练
  尽管如此,原北宋的西北军队由于实战经验丰富,训练比较系统,战斗力较强,在很长时期成为南宋政府的主要部队。其中尤以吴磷的 “叠阵法 ”效果最为明显。
  绍兴十一年(1141),吴磷创立“叠阵”:“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代之。遇更代则以鼓为节。骑,两翼
  以蔽于前,阵成而骑退,谓之 ‘叠阵 ’。 ”⑤
  这与北宋的阵法类似,还是枪刀手排列在前,弓弩手在后,但是北宋阵内要求“阵间容阵,队间容队,曲间容曲,人间容人。出入来往,不斗驰逐,以长参短,以短参长 ”。枪手与弩手位置有退有进,排列也较复杂。
  “叠阵”虽然也是长枪在前,弓弩在后,不过,战时“甲军、弓弩手并坐,视敌兵距阵约一百五十步,令神臂弓兵起立,先用箭约射之,箭之所至,可穿敌阵,即前军俱发。或敌兵距阵约百步,令平射弓兵起立,用箭约射如初,然后全阵俱发。或敌兵直犯拒马,令甲军枪手密依拒马,用枪撺刺”,这就避免因队列换位时形成的战斗空隙,不善步战的弓弩手处于阵后方利于保护,而敌人必须在承受了连续不断的杀伤性箭雨后,马上就面对枪手依靠拒马的攻击,这样的攻击波在战斗中给予敌人非常大的伤害。
  阵以步兵为主体,有左右翼,骑兵在步军阵与左右翼之间,拒马在步军之外,马军之内,专保护步军。阵的规模不大,共3263人,步军 1207人,居于阵中1000人,包括枪手502人,神臂弓手202人,弓手202人,200人保卫拒马,左右翼各283人,主要是弓手和神臂弓手,左右骑兵各 261人。
  时四川宣抚使吴磷在河池,遣中军统制杜实传令于起等曰:“军行并从队伍,勿乱次、勿殿后、勿践毁民舍、勿掠民财;逢敌欲战,必成列为阵,甲军、弓弩手并坐,视敌兵距阵约一百五十步,令神臂弓兵起立,先用箭约射之,箭之所至,可穿敌阵,即前军俱发。或敌兵直犯拒马,令甲军枪手密依拒马,用枪撺刺,忠义人亦如之,违者并处斩。如敌已败,许忠义人乘其后追击之,必生获女直及金人与其首级,乃议赏,否则阙。其有以伪地兵为女直金人首级冒赏者,罪亦如之。”凡布阵之式,以步军为阵心,为左右翅翼;马军为左右肋,拒马环于左右肋之内,以卫步军。以一阵约计之,主管敌阵管制一、统领四,主阵拨发各一、正副将、准备将、部队将,则因其队为多寡。阵兵三千二百六十有三,步军居阵之内者一千二百有七,为阵心者一千,甲军枪手五百有二,神臂弓二百有二,平射弓二百有二。舆拒马者二百,居阵外分两翅副翼者五百六十有六,左翼二百八十有三,主阵将官二,平射弓二百一十有七,神臂六十四,右翼亦如之。马军居阵外,为左右肋者二百六十有一,将官二、训练一、管队十,队兵、乘骑二百四十八,右肋亦如之。虽其间有贴拨转增益之不同,而大略可类见矣。 ①
  此阵比起北宋时期动辄数万人阵法来说,既适于战斗,又便于训练,是吴磷在实战中总结的经验。将步兵各部分和骑兵协同作战能力发挥到最强。再配以纯阵与花阵等新阵法,纯阵就是将弩手、箭手、枪手分别编队的方式,而花阵则是将各种武器混合编队,每一种的目的都在于发挥集团优势。尤其是纯阵将各兵种单独列阵,迭次出战,给敌人杀伤力更大。②
  绍兴三十二年(1162)姚仲与金兵战于北岭,其所列六阵中,前五阵皆为金兵所破。金兵攻至最后一阵,将官姚志命令:“枪手尽坐,神臂弓先发,平射弓次之。起伏凡五 ”,这才击退金兵,说明叠阵的实战威力非常可观。
  兴元都统制姚仲以大军至原州之北岭,与金人合战,官军大败。前一日,仲未至开边寨之十里,将以次日由九龙泉上北岭,令诸军弓弩尽满引行前,辎重队居后。平旦遇敌万余求战,仲以统制官卢仕闵所领马步军及陕西兵合为头阵,次以已所统部军六千四百十有八为四阵,随势便利分列之,又以统制官姚志所部兵为后拒,列为四隘。官军尽力鏖击,阵面开合凡数十,敌兵每一冲阵,率三十余众迭为进退。命辎重队随阵随乱,行不整。第一、第二阵方交锋,而第三第四已为金敌破拒马,而入阵心冲溃,辎重中隔,莫可应接。第五阵乃仲牙兵,死斗最久,自辰至未,人马死亡,枕藉满道,军遂大溃。志阵居第六,已逾两隘,行前者还破(报)诸阵尽为敌兵所败,志谓其徒曰:“前军既败,我辈进亦死、退亦死,等死耳。进犹可生也。”遂悉其军,各务死战。未几,金人马军直前冲击,志令左军第四正将张傅传令:枪手尽坐,神臂弓先发,平射弓次之。起伏凡五,敌兵引退约二百步,志遂趣阵逾七八里,敌乃归南山原。 ①
  吴磷的这种训练方法看来很受欢迎,并且在当时,很可能向其他地区进行了推广。宋孝宗年间虞允文在荆鄂训练鄂州屯驻大军,鉴于此部军队不善在平原地带作战,“多以其兵不能战于平原为忧”,就用吴磷教法训练士兵,“臣见荆、鄂两军诸将,多以其兵不能战于平原为忧。臣比与王彦商量,造木拒马,用陕西阵法教习两军。盖中原平夷,骑兵所利,而议者多欲造车以当骑,而不知拒马之用如车,而其便利捷疾,兵不能溃去,车所不若也 ”②。
  结语
  吴氏兄弟治军一向严格,因此川陕地区的宋军战斗力也比较理想。据金朝方面史料记载,绍兴八年(1138),完颜彀英在夺回耀州之役中,注意到“宋人每旦出城,张旗阅队,抵暮而还。道隘,骑不得逞”。因此其趁宋军“出阅”,以伏兵攻击,取得胜利。③间接说明驻守在耀州的南宋军队每天都出城进行日常训练,而且持续时间从早至晚,这估计是承袭了北宋早晚二教之法。从中亦可窥见吴氏治军之严格。
  此后,尽管南宋中央政府对川陕地区的军权进行收回,但是吴氏在军队中留下的良好训练传统一直得以延续。
  宋孝宗年间陆游于四川曾经目睹当地军队进行军事训练,并写下众多诗句。比如描述成都大阅:“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令传雪岭蓬婆外,声震秦川渭水滨。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属囊缚袴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再”④军队日常弓弩训练的实景:“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天上搀抢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⑤并且还有军队实战演习:“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五军战马如锦绣,出入变化不可测。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马前昷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将军驻坡拥黄旗,遣骑传令勿自疑。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 ”⑥

附注

①“臣又制造决胜战车一千二百辆,每辆用五十有五人,一卒使车,八人推车,二人扶轮,六人执牌辅车,二十人执长枪随牌辅车,十有八人执神臂弓弩随枪射远。小使臣两员,专干办阅习车事。每十乘差大使臣一员,总领为一队。见今四壁统制官,日逐教阅坐作进退左右回旋曲折之阵,委可以应用。”(宋)宗泽:《乞回銮疏建炎元年十月通前后表疏系第八次奏请》,载曾枣庄、刘琳主编的《全宋文》卷2795,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第 336—337页。 ②参见王曾瑜的《金朝军制》 “女真的骑兵特点”,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40—144页。 ①(宋)李纲著,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卷 62,奏议 “乞教车战札子”: “臣闻以步兵战者,不足以胜骑,以其善驰突也。以骑兵战者,不足以胜车,以其善捍御也。古之战者,必以车..后世车战,有曰武刚车,有曰偏箱车,有曰鹿角车,皆与古制异,则便于其事而已。金人以铁骑胜中国,其说有三:而非车不足以制之,步兵不足以当其驰突,一也;用车则驰突可御骑兵,马弗如之,二也;用车则骑兵在后,度便乃出,战卒多怯,见敌辄溃,虽有长技,不得而施,三也。用车则人有所依,可施其力,部伍有束,不得而逃。然则车之可以制铁骑也,审矣。靖康间献车制者甚众,独统制官张行中者可取。其造车之法,用两竿双轮,推竿则轮转两竿之间,以横木管之;设架以载巨弩,其上施皮篱以捍矢石,绘神兽之象,弩矢发于口中;而窍其目以望敌,其下施甲裙以卫人足,其前施枪刃两重,重各四枚,上长而下短,长者以御人也,短者以御马也;其两旁以铁为钩索,止则联属以为营。体制简而运转速,真御戎之利器。其出战之去,则每车用步卒二十五人,四人推竿以运车,一人登车望敌以发弩矢,二十人执牌、弓弩、长枪、斩马刀,列车之两旁,重行,行五人,凡遇敌则牌居前,弓弩次之,枪、刀又次之。敌在百步内,则牌偃弓弩间发以射之;既逼近,则弓弩退后,枪刀进前,枪以刺人,而刀以斩马足。贼退,则车徒鼓噪,相联以进,及险乃止。以骑兵出两翼,追击以取胜。其布阵之法,则每军二千五百人,以五分之一,凡五百人为将佐卫兵及辎重之属,余二千人为车八十乘,欲布方阵,则四面各用车二十乘,车相联,而步卒弥缝于其间。前者其车向敌,后者其车倒行,左右者其车顺行,贼攻左右而掩后,则随所攻而向之,左右前后,其变可以无穷;而将佐卫兵及辎重之属,皆处其中。方圆曲直,随地势之便,行则鳞次以为阵,止则钩联以为营,不必开沟堑而筑营垒,最为简便而全固。昔卫青征匈奴,以武刚车自环以御敌,故能深入;马燧帅太原,制战车冒以狻猊,甲士列戟副之,故能兵冠天下;惟房琯用之为贼所焚,而后世议者遂以谓车不可用。殊不知古之兵车,谓之革车,冒之以革者,正所以防火也。欲胜金人铁骑,使不得奔突持久以取胜,利器无以加此。今图画样制,及分合阵图,上尘圣览。乞降下御营司,制造教习,便殿按视,可以施用,即颁降帅府、要郡施行。 ”岳麓书社 2004年版,第 665—666页。 ②《李纲全集》卷 62,奏议, “乞修军政札子”,第661—663页,中册。 ③《全宋文》卷 3042,参见吕颐浩的《上边事备御十策》,第 236—246页,第 141页。 ④参见王曾瑜的《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 127页。 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98,“炎兴下帙·起绍兴九年十月十九日丙寅尽十二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国野史集成续编》(第 4—5册),巴蜀书社 1993年版,第 585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卷 365《岳飞传》,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 11394页。 ②(宋)赵彦卫著,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卷 7,中华书局 1996年版,第 121页。 ③《宋史》卷 366《吴玠传》,第 11410页。 ④《宋史》卷 366《吴磷传》,第 11416—11417页。 ⑤《宋史》卷 366《吴磷传》,第 11416—11417页,第 11420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41,绍兴十一年八月癸巳, “(吴)磷阅兵河池,以新战阵之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弓,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敌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替之。遇更替则以鼓为之节,骑出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兵退,谓之 ‘迭阵’”。中华书局 1956年版,第 2270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96,绍兴三十二年正月戊子,第 3311—3312页。 ②《全宋文》卷 4130,参见张浚的《论枪弓弩队次序不得参错疏(绍兴三十二年)》,第 31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99,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壬寅,第 3369页。 ②《全宋文》卷 4590,参见虞允文的《论虏中衰弊令两军习拒马法疏》,第 109—110页。 ③(元)脱脱等撰:《金史》卷 72《完颜彀英传》,中华书局 1975年点校本,第 1661页。 ④《全宋诗》卷 2159,参见陆游的《成都大阅》,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 24385页。 ⑤《全宋诗》卷 2161,参见陆游的《万里桥江上习射》,第 24413—24414页。 ⑥《全宋诗》卷 2161,参见陆游的《战城南》,第 24414页。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吴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