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守七防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000
颗粒名称: 两守七防关
分类号: K245.05
页数: 3
页码: 199-2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曹友闻招募忠义之士,两次扼守七防关。
关键词: 南宋 曹友闻 七防关

内容

南宋建立后,在甘肃的辖区只是陇南一隅,但其地为入蜀通道。南宋政府在这里设置行政机构,进行治理与经营。在绍兴(1131—1162)年间与金朝划界,其境土主要在江南地区,陇南一小部分仍系南宋利州路管辖。在利州路东、西两路的屡屡分合中,其中文、阶、西和、成四州与凤州两当、河池地区以及天水军,皆属利州西路管辖,在今甘肃境内。①阶州(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武都郡。本隶秦凤路,绍兴(1131—1162)初,“陕西地尽入于金”后,唯“阶、成、岷、凤、洮五郡,凤翔府和尚原、陇州方山原存”②。成州(治今甘肃成县),同谷郡。隶秦凤路,绍兴十四年(1144),隶利州路。宝庆元年(1225),以宋理宗潜邸,升同庆府。下辖同谷(今甘肃成县)、栗亭(今甘肃徽县西)二县。西和州(治今甘肃西和县),和政郡,团练。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河池郡,团练。旧属秦凤路,绍兴十四年(1144),隶利州路。下辖梁泉(今陕西凤县东北)、两当(今甘肃两当县)、河池(今甘肃徽县)三县。其中两当、河池在今甘肃境内。天水军(治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天水乡),同下州。绍兴初, 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入于金,分置南、北天水县。绍兴十三年(1143),隶成州。后以成纪之太平社、陇城之东阿社来属。嘉定元年(1208),升为军。嘉定九年(1216)移于天水县旧治。仍置天水(今甘肃天水市天水乡)一县,绍兴十五年(1145),废成纪、,陇城二县来入。南宋在川陕的防御体系中,阶、成、(西)和、凤四州(即所谓关外四州)和天水军是外围防线,仙人关、武休关、七防关是第二道防线,共驻扎十万左右兵力,以捍卫四川内地。
  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七月,蒙军凭借已经掌握川陕地形,再度进犯天水。曹友闻尽遣家财,招募了五千多名忠义之士,制置使李埴令他统帅所招忠义民兵扼守仙人关(在徽县东南虞关乡,沿嘉陵江西岸下约十里,穆坪村西南)。曹友闻且行且战,至峡口据险。前军统制屈信率军夺回了被蒙古军掠取的人畜。至秦镇(疑为今陕西勉县秦家坝),又派左军统制杜午迎敌,力不能敌。曹友闻令诸军乘高据险,身冒矢石,为士卒先。屈信与统制张安国领兵出战。散尽家财,招募如此众多之人,招之即来,战之能胜吗?回答是肯定的。“(宋)建炎以后秦凤诸州没于金,所存关外四州,所聚兵谓之忠勇(《宋史·兵志》)。诏阶、成等州刺壮丁为兵。人情汹惧,蜀帅王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声震山谷(节《宋史·王刚中传》)。”①蒙古兵退后,制置使李埴不仅看出了曹友闻不光胆大,而且确有将才,便让曹友闻部扼守七防关。这便是曹友闻第一次扼守七防关来由。而在青野原之战后,蒙古窝阔台汗次子阔端又率大军转攻大安军,但又遭曹友闻带兵打退,使他连立两功,因此被朝廷升职为武德大夫,左骁骑大将军,依旧利州驻扎御前诸军统制,声名更加显赫。那七防关究竟在何处?有着怎样的战略地位?史料有载:
  七防关:旧设官吏、弓兵。东至略阳为秦、蜀要路。山路少人烟,犷贼横行。今设墩台五处,轮差弓兵防守,巡检王三聘有儆辄督乡夫御之,屡擒巨盗。 ②
  这是迄今为止,陇南境内现存最早的州志《明万历阶州志》对七防关记载。
  七防关在州北二百里(当作东北二百八十五里)。即古散关。路通汉中府略阳县,明设巡检司(《一统志》)
  为甘肃入蜀要道,即古七防关。北为浊水戍,南为白马戍,东南为兰皋镇。宋绍兴间金人窥蜀,吴磷由七防关出祁山,即今白马关东五里之大山岔,明设巡检司。 ③
  由此可知,古七防关具体方位在武都郡的今康县境内云台镇、大南峪(古兰皋镇)一带。
  七防关:在县东七里半,即古散关。路通汉中府略阳县(《通志》)为甘肃入蜀要道即古七防关。北为浊水戍,南为白马戍,东南为兰皋镇。宋绍兴间金人窥蜀,吴磷由七防关出祁山,即今白马关东五里之大山岔,明设巡检司。今裁。(《吴志》) ④
  历史上,(康)县境内只有几条在崎岖狭窄的人行道基础上逐渐拓宽了的骡马驮道。第一条西通武都,东至陕西略阳。是古来甘肃通往陕、川的要道。从望关经长坝、巩集、过云台大山岔(散关)至窑坪出境,全长 70千米,路宽 1~2米,路线攀山绕岭,蜿蜒曲折,路面高低不平,沟渠纵横。其间,大山岔至窑坪段18千米,早在汉建宁年间,由武都郡太守李翕派员督促,进行了加宽修整,变为驮道。①这段史料,只是交代了这条人行道变为骡马驮道的走向,加宽修整的时间是在汉建宁年间,由武都郡太守李翕派员督促加宽修建。特别强调,大山岔至窑坪段18千米驮道,尚未提及七防关,由此可知,七防关在汉建宁年间还没有修建。那修建七防关,只能是这个时间节点之后了。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历代封建王朝均将修筑长城、设置关隘、据险扼守,作为固边御敌的重要措施。北宋立国后,由于党项的崛起,北宋王朝与党项的矛盾逐渐激化,对西夏党项的防御,是北宋战区不断扩大,因而在沿边地区修筑许多城、寨、堡。据《宋史·地理志》所载,北宋时期,陕西沿边的秦凤、泾原、环庆、鄜延、熙河五路军所辖州军,所见堡寨最多。秦陇一带地处御夏前沿,因而成为北宋边防御守的重地。②宋朝秦凤路原管辖地域广。庆历元年(1041),秦凤路改置,一些州析出,其辖区缩小,除陇州(治今陕西陇县)及凤州(治今陕西凤县)部分辖地外,其大部分均在今甘肃东部地区。天水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天水乡)辖铁治、艾蒿、米谷三镇。成州(治今甘肃成县)属县同古下二乡,府城、西安二镇,骨鹿、马邑、赤土、平泉、稻山、胡桃六寨。栗亭县辖二乡,泥阳一镇。阶州(治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属县福津(今甘肃武都区)辖三乡,安化、利亭、石门、角弓、河口、古城六镇,领峰贴硖、武平、沙滩三寨。属县将利(今甘肃康县)辖四乡,兰皋、平洛、新安、故城四镇。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属县梁泉、河池、两当三县,梁泉(今陕西凤县)在陕西境内,河池(今甘肃徽县)县辖二乡,领河池、高桥、固三镇,两当(今甘肃两当县)县辖二乡,领两当、广乡二镇。
  据此推断,七防关修建于北宋时期的可能性很大,具体修建年限、修建者,由于史料匮乏,尚不得而知。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蒙古兵又自西和州南下进攻阶州。曹友闻对大家说,阶州虽不是我们管辖的地域,但怎能坐视而不救呢?于是率部与其他各路援军会师。统制夏用出其左,张成出其右,命弟曹友万、曹友谅作前锋督战,从冷水口渡过嘉陵江,与元军数战皆胜。他命令部队人衔枚、马摘铃,深夜急行军直插徽县青野原,截敌退路,阶州得以解围。曹友闻升职武翼大夫、阁门宣赞舍人,差权利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位居四川四大主力禁军(沔戎、兴元、金州、利州)之一的统帅。曹友闻驻扎石门(今甘肃武都区石门乡),负责控扼阶州及七防关一带。这便是曹友闻第二次扼守七防关。

附注

①刘光华主编,刘建丽著:《甘肃通史 ·宋夏金元卷》,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 238页。 ②《宋史 ·地理志五》。 ①曾礼校注:《阶州志集校笺注》之嘉庆武阶备志卷之五兵防,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3年版,第217页。 ②曾礼校注:《阶州志集校笺注》之明万历阶州志,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3年版,第11页。 ③曾礼校注:《阶州志集校笺注》之清嘉庆武阶备志卷之四,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3年版,第 200页。 ④吕芾林纂《新纂康县县志》卷之十二关梁,康县县志局 1936年编,天水西关雨仪书局印,第197页。 ①黄俊武主编:《康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 275—276页。 ②刘光华主编,刘建丽著:《甘肃通史 ·宋夏金元卷》,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 149页。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