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与中央:谋帅的分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970
颗粒名称: 地方与中央:谋帅的分歧
分类号: K245.05
页数: 5
页码: 121-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由于正常的代际更替、战事失利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朝廷想要摒弃吴氏兄弟、在四川战区另觅良将。
关键词: 南宋政府 谋帅更替 寻觅良将

内容

乾道元年(1165)初,吴磷(时任四川宣抚使、判兴州、领御前诸军都统制职事)不顾孱弱的身体,“抗章请朝”⑤。当时,隆兴和议刚刚达成,边境形势尚不完全明朗,遭遇德顺退师重创的蜀口屯驻大军也亟须抚定军心。六十四岁高龄的吴磷选择于此时远赴临安觐见,目的有二。其一,旨在以实际行动回应兵部侍郎胡铨等人对其跋扈难制的指控。隆兴二年(1164)八月,胡铨在《应诏言事奏》中指责吴磷“靳辱”四川制置使沈介,将 “川蜀之虑 ”与 “金人之患 ”并列为 “当今急务 ”,建议朝廷遣派重臣弹压。 ⑥更有臣僚直言吴 磷“执权专,处心忌”“握兵蜀口,必贻后患”①。东行途中,吴磷先是上疏恳求辞去四川宣抚使之职,随即又表,请致仕,实际都是示朝廷以恭顺姿态。②其二,是在兴州都统制继任者问题上为爱子吴挺争取朝廷的支持,使新皇孝宗能接受吴氏将门继续掌领兴州大军的局面。临行前,吴磷特意以便宜权留吴挺(时任兴州都统司中军统制)权知兴州,主持蜀口防务。 ③
  四月底,吴磷一行抵达临安。这是继绍兴十二年(1142)后吴磷生平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造朝。朝廷给予其许立家庙、进封郡王、皇子入谒等一系列至高礼遇与恩数。④入朝期间,孝宗果然就兴帅入选一事询问其意见。吴磷则直言不讳,以“臣第五子挺忠智可任”为对,力荐吴挺接掌兴州都统司。⑤实际上,与吴挺过于年轻(时年二十九岁)且缺乏独当一面的经历不同,阶文龙州经略使、兼知阶州吴拱本应是兴帅最合适的人选。然而,由于稍早前吴磷、吴拱叔侄失和,致使吴磷在继任者问题上更属意吴挺。 ⑥
  考虑到兴元都统制、知府李师颜已于隆兴二年(1164)年末病逝,五月二十三日,朝命以吴磷移判兴元,仍领四川宣抚使。⑦这一人事变动值得注意。由于吴磷出川前已奏任吴挺权知兴州,代掌军务,宋廷于此时命吴磷改判兴元,实际是对吴挺主政兴州的变相承认。果不其然,当年年底,吴挺晋升 “本军都统制 ”⑧,超越吴拱成为四川战区仅次于吴磷的二号人物。
  于是我们看到,吴磷造朝最终形成的局面是由他本人主政兴元、爱子吴挺掌领兴州、其侄吴拱节制关外四州兵马。吴氏将门对于蜀口军政的掌控非但未因和议的达成、朝臣的非议而终结或削弱,反而愈显强势。
  从表面上看,孝宗对吴磷恩遇无二,又对其子吴挺继掌兴州大军的局面予以承认。吴磷入朝的两大目标可谓圆满达成。但这一美好图卷下,实则暗潮涌动。长久以来,吴氏对蜀口兵柄的把持一直被宋廷视为隐患。“辛巳之役”爆发前,高宗虽迫于战争形势任命吴磷为四川宣抚使,但在随后的战事进行过程中,朝廷迟迟未肯应允王之望将吴拱调回蜀口的建请,就是不希望看到吴氏过于尾大不掉。而今吴磷老病、宋金战火重熄,正是朝廷打破吴氏将门对蜀口军政主宰的绝佳时机。只不过碍于吴氏保守陕蜀三十余年,根基牢固,吴磷本人又无过分跋扈之举,废弃功臣宿将也与孝宗所塑造的 “恢复 ”气质不符,故而一时隐忍未发。朝廷所等待的,只是吴磷寿终正寝的一刻。
  吴磷离朝后,宋廷便开始运用多种渠道物色兴帅入选。乾道二年(1166),通过参知政事魏杞的谘目,孝宗向时任四川制置使汪应辰咨询蜀中诸将之能否,要求他在蜀口大军中举荐 “材略威望、众所推服 ”统兵官,并特别指出所荐之入 “不必材堪宣抚 ”, “但得 可总兴州大军 ”。汪应辰得旨后,具奏荐举了如下三个人选:
  臣伏见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安远军承宣使、知阶州吴拱,持身谨廉,御众严整,家世忠义,常以捐躯殉国为志,而详审沉静,事不轻发,出入扬历,名迹益着。其父吴玠,效死百战,以保全蜀,蜀人怀其恩德,所在庙祀,而拱又能如此,非独士卒乐为用,百姓亦喜之。如隆兴二年,金人大入,诸将皆出,独拱祁山一战之捷,人赖以安。而或者指为怯懦(选)〔避?〕事,亦可见其不然矣。又伏见果州团练使、阶成西和凤州兵马钤辖、御前后军统制、节制利州屯驻军马吴胜,骁勇忠朴,处事平允,晓练军政,善拊士卒,比之吴拱,可以为次。又伏见降授郢州防御使、充荆湖北路马步军总管姚仲,世为将家,关辅之人,素所信服。仲前后立功,多在川陕。绍兴三十一年,原州之战,盖恃勇轻敌,以致失利,然士卒初无间言,至今思之。其得罪闲废,常有感慨发愤、刷耻自效之志。既而沈介为湖北京西制置使,乞辟仲随行,亦以缓急可使。 ①
  汪应辰所荐三将,明显存在主次先后顺序,首荐吴拱,次荐吴胜,末荐姚仲。就其对三将的文字叙述来看,用于吴拱的篇幅远多于吴胜与姚仲,反映出在兴帅人选上汪氏对吴拱较强的倾向性。值得注意的是,除强调吴拱具备“御众严整、详审沉静”的统帅素质外,汪应辰还特别提及蜀人怀吴玠恩德,而拱承其父风,“士卒乐为用,百姓亦喜之”,必能安定战后四川军民之心。“吴氏世将”这一朝廷最为忌讳的因素,却被制置使汪应辰视作重要加分项,再次显现出在蜀口谋帅问题上宋廷与其代理人之间存在的立场差异。
  南宋时期,四川制置使多由文臣担任,主要负责协调四川地方势力(突出表现为地方武将)与朝廷的关系,充当朝廷在四川地区代理人的角色。原则上说,制置使等治蜀代理人须遵循、秉持中央意志,一切以朝廷利益为出发点;然而,由于对战场局势、地方实情有着更为贴近、深刻的认识,使得他们又未必事事都与朝廷方针保持一致。在蜀口谋帅问题上,汪应辰自然洞悉此时朝廷择帅的基本考虑以及吴氏与朝廷间微妙的关系,但他依然直陈吴氏将门在四川根深蒂固,未可骤然摒弃,任用吴拱,有利于凝聚、稳定四川军民之心的意见。不难想见,汪应辰这通奏札上达天听后,孝宗定然不会满意。
  四年前曾任川陕宣谕使的虞允文,也因熟知西边军情而被御笔询以“蜀口谋帅事”。不过,奉祠在家的虞允文或许是出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考虑,并未提供吴磷继任者的确切人选,只是将兴元都统制王权一棒打倒,强调此入“贪而狡,他日必误事”。此外,虞允文还建议孝宗转换思路,尝试从 “官职未贵极中拔而用之 ”,这样受任者 “必能深自勉励 ”,朝廷也更容易驾驭。 ②
  除征询现任与前任蜀中大员意见外,将被荐或备选武将召赴行在予以当面考察也是南宋君主物色、选拔各战区高级统兵官的重要途径。高宗时代即已形成轮流宣召上游统兵官入朝面见的传统。③据《宋会要》记载,乾道二、三年间,王贵、张平、姚志、吴胜等多位 蜀口中高层将领都曾奉诏赴阙。①虞允文也在章奏中谈到孝宗先后 “两降指挥 ”,召张平等五人 “异时赐对,或有可以备选择 ”的事实。 ②
  与四川宣抚使吴磷属意吴挺、制置使汪应辰举荐吴拱不同,宋廷显然更希望能绕过吴氏兄弟、在蜀口诸将中另觅兴帅入选。然而,考察面试的结果令孝宗倍感失望,哀叹被召将领“一无可使”③。事实上,就当时情势而言,要想在军队人事层面强行打破吴氏将门对蜀口兵柄的掌控,确非易事。这要从 “辛巳之役 ”后吴氏兄弟与蜀口屯驻大军中其他统兵将领的整体状况谈起。
  前已述及,“辛巳之役”中,吴拱已担任鄂州都统制、京湖制置使等要职,成为与宿将吴磷、刘锜并列的大战区统帅。在乾道二年(1166)八月宋廷所立“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格目”中,吴拱所统辖的京湖战场竟有三处战功(茨湖、确山、蔡州)入选。④虽然战功名录的选取标准存在一定争议,但仍难掩其统御却敌之功。隆兴二年末,回归蜀口的吴拱(时任阶文龙州经略使、兼知阶州、权知成州)又取得了祁山堡之战的胜利。 ⑤
  “辛巳之役”期间,吴挺的表现同样抢眼。他先是率军攻克坚城治平寨与巩州,既而连败金军于德顺军、瓦亭寨,“一月而三捷”;姚仲兵败原州后,吴挺受命暂节制兴元都统司军马,成功稳住了颓势。⑥可以说,当时年仅二十四岁的吴挺虽未能在“辛巳之役”中担任方面统帅,但却是高孝之际四川战区乃至整个南宋军界涌现出的为数不多的“将星”。
  与“二吴”高光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孝宗初年,四川战区统兵官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档”危机。首先是吴玠时代遗留下的几位元老宿将纷纷在战后退出历史舞台。兴元都统制姚仲因原州兵败被责,自此退出一线统兵将领行列⑦;金州都统制王彦则因与吴磷的矛盾移调两淮战场,担任建康都统制,后因昭关之败,也被弃用⑧;继姚仲出任兴元都统制的老将李师颜病逝于隆兴二年末⑨;乾道二年九月,原兴州都统司左部统制、老将杨从仪奉祠⑩;同年, “辛巳之役 ”中表现突出的兴州都统司统制官、老将向起谢世。 ■
  中层统兵官队伍的损耗同样严重。这主要导源于原州、德顺两次重大战事失利。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姚仲率大军救援原州,兵败于城外北岭。此战失利,致使兴元都统司精锐部队消亡殆尽,统兵官队伍遭遇毁灭性打击,兴州前军同统制郑师廉以下 “统领 官七,将官三十,队将七十有三,并死于阵 ”①。数月后的德顺退师之败,更是四川战区自富平之败后最大的浩劫,西兵精锐 ——兴州都统司 “正军三万余人 ”,最后 “实收到人未及七千 ”“统制、将佐所存无几 ”②。
  总之,,一方面,吴氏兄弟在“辛巳之役”中的表现具有足够说服力;另一方面,由于正常的代际更替、战事失利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孝宗初期,曾经猛将如云的蜀口大军人才凋敝,很大程度上已陷入无将可用的尴尬境地。朝廷想要摒弃吴氏兄弟、在四川战区另觅良将,实属不易。

附注

⑤(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 14王曮《吴武顺王磷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 ⑥(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306,乾道间铨以灾异应诏上奏(按,胡铨此奏当作于隆兴二年八月,《奏议》系年有误),第3969页。 ①(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1《黄侍郎定胜堂文集序》,四部丛刊本。 ②(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 14王曮《吴武顺王磷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 ③(宋)高文虎:《世功保蜀忠德碑》,收入张维编的《陇右金石录》宋下,《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16072页。 ④《宋史》卷33《孝宗本纪一》,乾道元年四月乙巳、五月庚戌,第631页: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4王曮《吴武顺王磷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 ⑤(宋)高文虎《世功保蜀忠德碑》,收入张维编的《陇右金石录》宋下,第16074页。 ⑥吴璘、吴拱失和事,参见杨倩描的《吴家将》第9章《德顺之战》,第188页。 ⑦(清)徐松辑,刘琳等点校:《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二四,隆兴二年十二月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544页;《宋史》卷33《孝宗本纪一》,乾道元年五月壬申,第631页。, ⑧(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二之三九,乾道元年十一月十二日条,第3831页;高文虎:《世功保蜀忠德碑》,收入张维编《陇右金石录》宋下,第16072页。 ①(宋)汪应辰:《文定集》卷六《应诏荐将帅辞免权宣抚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奏札称“臣伏准御前金字牌递到参知政事魏杞等与臣谘目 ”,按据《宋史·宰辅年表》,魏杞除参知政事,事在乾道二年五月,当年十二月拜相,则谘目必作于乾道二年五月至十二月间。 ②(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240虞允文《又上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第3159页。 ③绍兴十二、十三年间,高宗曾令蜀口三大将吴磷、杨政、郭浩逐一入朝奏事,依次考察。参见李心传的《要录》卷145,绍兴十二年六月乙丑,第2737页;卷149,绍兴十三年五月己巳,第2815页:卷150,绍兴十三年十二月己亥,第2840页。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二之四〇,乾道三年五月六日条,第3832页。《宋史全文》卷24下载乾道三年“四月庚寅,右军统制张平奏事 ”,即孝宗召见蜀口统兵官的具体案例,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2044页。 ②(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240虞允文又上言,第3159页。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二之四〇,乾道三年五月六日条,第3832页。 ④(元)脱脱:《宋史》卷33《孝宗本纪一》,乾道二年八月甲午,第635页;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9《边防一·十三处战功》,第449—450页。 ⑤(宋)洪适:《盘洲集》卷12《赐吴磷为发遣吴拱于祁山堡等处掩杀番贼大获胜捷奖谕诏》,四部丛刊本:汪应辰:《文定集》卷6《应诏荐将帅辞免权宣抚札子》。 ⑥(宋)李心传:《要录》卷199,绍兴三十二年五月癸丑,第3930页。 ⑦(宋)李心传:《要录》卷200,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丙寅,第3939页;周必大:《周益公文集》卷95《九月二十二日圣旨姚仲罢宫观降充州防御使达州居住寻改峡州》,《宋集珍本丛刊》第49册,第544页。 ⑧(宋)马光祖修,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26《官守志三·御前诸军都统制司》,《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770页。 ⑨(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二四,隆兴二年十二月条第2544页。 ⑩(清)王昶:《金石萃编》卷149《宋故和州防御使提举台州崇道观安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杨公墓志铭》。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二六,乾道二年九月条,第2546页。 ①(宋)李心传:《要录》卷 199,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壬寅,第 3926页。 ②(宋)王之望:《汉滨集》卷 6《乞遣重臣入蜀镇抚奏札》。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