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锜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963
颗粒名称: 刘锜研究
分类号: K245
页数: 3
页码: 107-1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南宋时期杰出的抗金将领刘锜生平考证及其领导指挥的顺昌之战。
关键词: 刘锜 生平 顺昌之战

内容

刘锜,甘肃天水人,南宋时期杰出的抗金将领,与岳飞、韩世忠、张俊并称南宋四大中兴名将。刘锜一生参与领导和亲自指挥了包括顺昌之战在内的多次重大抗金战役,创造了多次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在南宋初期的抗金斗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界对刘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刘锜生平考证及其领导指挥的顺昌之战两个方面。
  关于刘锜的生平事迹考证及历史功绩的评价,大连海军政治学院王云裳女士著述较多,堪称刘锜研究方面的专家。其论著主要包括《刘锜家世考述》《刘锜事迹编年》《西北边陲的骁将刘锜》《〈宋史·刘锜传〉补正》《 “精于吏事 ”的父母官 ——抗金名将刘锜政绩及宋金 “和战 ”后行述考》《刘锜与绍兴末年的宋金战争》等系列文章。
  在上述文章中,《刘锜家世考述》《刘锜事迹编年》等文,较为详尽地对刘锜的家世、籍贯、家庭状况、生平事迹等方面做了大量介绍、论述及考证、辨误的工作,使刘锜的生平事迹较为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①
  《〈宋史·刘锜传〉补正》一文,对《宋史》中关于刘锜籍贯、兄弟排行及抗金事迹中许多疑点及错漏进行了细致的考证,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证据,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②
  关于刘锜籍贯,《宋史》卷三六六《刘锜传》云:“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人。”③王云裳在《〈宋史·刘锜传〉补正》等文章中对此说法多次进行纠正。德顺军,治所在今宁夏隆德县,而刘锜的籍贯应在今甘肃天水。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建炎元年六月乙酉条和《宋史·刘锜传》均载刘锜之父刘仲武为秦州成纪人,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一载:刘锜兄长刘锡为秦州人,以此推定,刘锜亦应为秦州人。并且,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章颖《宋朝南渡十将传》、李幼武《四朝名臣言行录》、欧阳守道《巽斋文集》等元代以前的文献资料均记刘锜为秦州人,至元代末所修《宋史》独称刘锜为德顺军人,实为谬误。
  关于刘锜在兄弟中的排行,《宋史》载:“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也。”据王云裳考证亦误。《东都事略》卷一〇四《刘仲武传》记刘锜父刘仲武有九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兴御侮录》等文献中又有关于刘锜之弟刘钊、刘锐的记载,可见刘锜并非刘仲武幼子,至于排行第几,史无记录,但肯定不是第九子。
  对于《宋史·刘锜传》中关于刘锜抗金事迹、任职经历、死因及谥号记载的错误、缺漏之处,《〈宋史·刘锜传〉补正》一文也做了相关的纠误和补缺。
  王云裳《西北边陲的骁将刘锜》一文,对刘锜在建炎年间成为一代抗金名将以前的主要经历详加述评,特别是刘锜早年随父征战、青年时期在西北地区任职之时,经略西北边防、抵御西夏寇掠的军事活动的历史过程,介绍得较为充分。 ④
  《 “精于吏事 ”的父母官 ——抗金名将刘锜政绩及宋金“和议”后行述考》一文,主要介绍刘锜被罢军权后,出任荆南、潭州、江州等地官职时,依然以身许国,清正廉洁,关注民生,重视地方农田水利建设的事迹,并对其卓越的文治才干及良好的政绩加以肯定。⑤
  《刘锜与绍兴末年的宋金战争》一文,详细论述了刘锜晚年所领导和指挥的绍兴末年宋金战争,尤其是两淮战场的战争形势及过程,分析了造成这场战争失败的诸多原因以及刘锜个人在军事指挥上的功过是非。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亲率大军六十万,兵分四路大举南侵,主攻江淮。此前,宋廷已得悉金人行将大举入寇的消息,但此时朝中却已无大将可用,宋高宗无奈之下起用年事已高的老将刘锜为江淮制置使,总领淮南、江南、浙西地区对金防务。在两军交战过程中,金兵明显强于宋军,但若指挥得当,将士用命,宋军也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可在两军厮杀得难解难分之时,驻守淮西的大将王权不听刘锜节制,未遇敌人即先行溃退,以致使其他诸路宋军腹背受敌,终致惨败,两淮尽陷金人之手。王云裳在文中分析这场战争宋军失败的原因时,指出宋高宗一意孤行的妥协求和政策及在战前准备上举棋不定,使宋军失去制敌的最佳时机是战败的根源所在。而宋朝长期以来形成的兵权分散的传统,使得主帅刘锜在指挥中处处掣肘,部将不听节制。再加上绍兴和议后宋朝军队素质的退化,这场战争宋朝一方的失败实属难免。宋以后有文人史家苛责刘锜在战争中的过错有欠公道,这种分析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①
  除王云裳外,还有两位学者对刘锜的历史功绩进行过述评。一是福建师范大学的陈培坤先生,另一位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魏国忠先生。
  陈培坤《试论刘锜抗金斗争的意义及历史功绩》一文,首先简述刘锜的家世籍贯,并提出了与《宋史》及王云裳诸文所载关于刘锜籍贯的不同说法。其后重点介绍刘锜抗击金兵入侵、保卫宋朝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历史功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刘锜在任地方官期间注重兴修水利,惠及黎民的事迹,主要观点与王云裳无异。 ②
  关于刘锜籍贯问题,陈培坤根据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大保村发现的《温陵芝山刘氏大宗世牒》所载刘锜家世沿革,有刘锜先祖早在唐末就已移居福建建州(今福建省建阳县)之说,因此称刘锜籍贯应为福建建州,而非甘肃。此说有值得商榷之处,尤其是作为证据的《温陵芝山刘氏大宗世牒》这一家谱所载内容的真伪,很难考证,加之国人在修家族谱牒时惯用的攀附名门之风,后世误信为真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此,笔者以为还是王云裳所证刘锜系甘肃秦州入一说较为可信。
  陈培坤在论及刘锜一生主要功绩时,概括了四点。第一,保国安民,功在社稷;第二,舍身忘家,流芳青史;第三,兴修水利,惠及黎民;第四,智勇双全,名将不虚。并认为《宋史》所评刘奇“神机武略,出奇制胜,顺昌之捷,威震敌国,虽韩信汦上之军,无以过焉”之说当属公论。
  魏国忠、赵刚、魏建华《从顺昌大捷与郾城之战的比较谈历史人物的评价》一文,在已故宋史研究泰斗邓广铭先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刘锜指挥的顺昌之战与岳飞指挥的郾城大捷文献记载真伪及可信度的比较和考证,指出后人对岳飞的虚美和对刘锜的冷落,并在继续肯定岳飞的前提下,阐明刘锜是南宋初年抗金的头号英雄。
  魏文通过对《宋史》中《高宗纪》《刘锜传》和《岳飞传》对顺昌之战与郾城大捷记载篇幅长短的比较,显示出两次战役轻重分量的不同,《宋史》记顺昌之战用字2200多,而记郾城大捷用字300余,足可见时人对顺昌之战重要地位的肯定。并且,《宋史·高宗纪》在记录两次战役时遣词用句上也有明显不同,在记顺昌之战时,说刘锜所部“大败”金兵,而记郾城之战时,仅用“败之”二字,也可看出顺昌之战的规模、地位均在郾城战役之上。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足显难能可贵。
  其次,魏文在已故学者邓广铭先生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考证、分析《宋史·岳飞传》和岳飞之孙岳珂所撰的《鄂王行实编年》中对岳飞领导的郾城之战记载不实之处以及对岳飞抗金功绩的饰美之辞。文中考证之详细,推理之严密,足令世人信服。
  再者,魏文进一步指出,章颖著的《宋南渡四将传》及其后的《宋朝南渡十将传》中均以锜传为首,亦可说明刘锜功绩冠盖诸将之上。文章透过上述论证分析,不仅撩开了此段历史的真实面目,也为客观公允地评价历史人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于刘锜被罢兵权的原因,陈桂炳的《略论刘锜被罢兵权》一文有较得当的阐释。文章指出,刘锜被罢兵权的直接原因是顺昌之战后刘锜声望的迅速上升而招致秦桧、张俊、杨沂中等人的嫉恨与排斥。其深层原因,则是宋高宗沿用有宋一代的传统家法,即为加强君主专制集权而采取严厉的抑制武臣、削夺兵权的措施。刘锜等抗金名将被罢兵权而导致的宋朝在对金作战中接连溃败失地,进而屈膝求和,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①
  上述诸文都是关于刘锜生平事迹的介绍及历史功绩的评价,除此之外,关于刘锜的研究,比较多的还是针对其所领导指挥的顺昌之战展开论述,以证明刘锜卓越的军事才能。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何兆吉的《试论顺昌之战的用兵艺术》一文,深入分析这次战役宋方能够以少胜多的原因,以及刘锜用兵的基本特点。在战前准备上,刘锜采取了以逸待劳,充分备战以及用间等策略,为顺昌大捷提供了前提条件。在顺昌战中,刘锜所用战术之特色,何文总结三点:一是慎于初战,战则必胜;二是小股出击,以逸待劳;三是集中兵力,擒贼擒王。顺昌之战,刘锜以不足两万之众,击破金兵数十万,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亦使刘锜成为一代著名的军事家。 ②
  安徽省阜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刘奕云与司学标合著《宋金顺昌之战与刘锜的战略战术》一文从军事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刘锜在顺昌之战中所用战术战法,以及刘锜治军和作战指挥的主要特点,阐明顺昌大捷宋军取胜的原因所在。 ③
  此外,王竹楼著的《谈顺昌之战》和杨玉彬、刘建生著的《顺昌之役外援新说》等文也对顺昌之战做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④张荫麟的《 “顺昌战胜破贼录 ”疏证(附:顺昌战前之刘锜)》就史籍中关于顺昌之战的记载做过相关考证工作,可资参考。 ⑤

附注

①王云裳:《刘锜家世考述》,《文献》 1992年第 4期:徐规、王云裳:《刘锜事迹编年》,《岳飞研究》第3集,中华书局 1992年版。 ②王云裳:《(宋史·刘锜传〉补正》,《浙江学刊》 1995年第 5期。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366,中华书局点校本 1985年版。 ④王云裳:《西北边的骁将刘锜》,《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 4期。 ⑤王云裳、贾燕凌:《“精于吏事 ”的父母官—抗金名将刘锜政绩及宋金“和议 ”后行述考》,《台州师专学报》 1995年第 4期。 ①王云裳:《刘锜与绍兴末年的宋金战争》,《杭州大学学报》 1997年第 2期。 ②陈培坤:《试论刘锜抗金斗争的意义及历史功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98年第 2期。 ①陈桂炳:《略论刘锜被罢兵权》,《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 4期。 ②何兆吉:《试论顺昌之战的用兵艺术》,《绵阳师专学报》 1997年第 3期。 ③刘奕云、司学标:《宋金顺昌之战与刘锜的战略战术》,《军事历史》 1998年第 5期。 ④王竹楼:《谈顺昌之战》,《江淮论坛》1981年第5期:杨玉彬、刘建生:《顺昌之役外援新说》,《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⑤张荫麟:《 “顺昌战胜破贼录 ”疏证》,《清华大学学报》 1941年第 1期。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