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府行压制政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926
颗粒名称: 南宋政府行压制政策
分类号: K245.05
页数: 2
页码: 46-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宋政府对吴氏集团采取的压制政策,使吴曦与宋朝廷产生了矛盾。
关键词: 南宋政府 压制 兵权

内容

入宋后,为了“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④,统治阶级开始反思五代的弊端,认为“五代之变,皆因于兵”⑤。因此北宋统治者采用赵普的建议,“稍夺其权,收制钱谷,收其精兵”⑥,以削弱藩镇政权、财权、兵权。重文轻武,文人任州县长官,甚至统军的主帅也换成文人。这一政策的执行,对于维护北宋的稳定,加强中央集权有积极意义。南宋时,由于金朝的入侵,武将地位有显著提高,“自渡江以来,沿边之兵尽归诸大将,帅臣反出其下”⑦,虽然南宋政府也设置都督府之类的机构,节制各大军,但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地统辖,所以朝廷政策由“重文轻武 ”逐渐发展为“以文制武”⑧。在吴曦父吴挺时,吴氏集团的权势已难以与吴玠、吴磷时相比,由于南宋统治者虑“吴氏四世专蜀兵,非国家之利”①,对吴氏集团的影响深表忧虑,“虑吴氏世将,谋去之”②。所以吴挺时,其家族势力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吴挺病重时,吴曦尚在和州(治今安徽和县)任职。对吴曦的安排,“兵权不可复付其子”③,再次显示了宋政府对其压制,唯恐他回四川接管其家族势力。吴挺死后,宋朝廷“选他将代之,仍置副帅,别差兴州守臣,并利州西路帅司归兴元,以杀其权。挺长子曦勿令奔丧,起复知和州,属总领杨辅就近节制诸军,檄利路提刑杨虞仲往摄兴州”④。以张诏代挺,以李仁广为副,以削减吴氏兵权, “遂革世将之患 ”。
  就在吴氏势力出现断层后,宋廷内部形势也出现了很大变化。庆元元年(1195),韩侂胄发动庆元党禁,一些力主抑制吴氏家族的朝内高官被政治斗争所驱逐。一心想回四川的吴曦抓住这一时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先与另一军事集团郭氏联姻,增强吴氏政治声势;后与韩侂胄在北伐对金开战达成共识,使韩侂胄看来,一旦北伐,川陕是其用兵的重点地区,如无吴氏领兵,后果不堪设想。最终韩侂胄同意吴曦回蜀,命其为兴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兴州、利州西路安抚使。显然南宋政府对吴氏集团采取的压制政策,使吴曦与宋朝廷产生了矛盾,这为他后来叛宋提供了政治上的因素。

附注

④(宋)叶适:《水心集》卷3《法度总论二》,四库全书第 1164册,第73页。 ⑤(宋)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11《兵制·详说》,四库全书第 923册,第982页。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秋七月戊辰,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49页。 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2,绍兴七年秋七月丁卯,四库全书第 326册,第526页。 ⑧王继东:《吴曦叛宋探因》,《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 1期。 ①《宋史》卷392《赵汝愚传》,中华书局 1977年版,第11982页。 ②《宋史》卷391《留正传》,中华书局 1977年版,第11974页。 ③《宋史》卷398《丘崈传》,中华书局 1977年版,第12110页。 ④《宋史》卷398《丘崈传》,中华书局 1977年版,第12111页。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