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汉中与国家安全关系述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905
颗粒名称: 南宋汉中与国家安全关系述论
分类号: K928.6
页数: 6
页码: 19-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宋汉中是国家军事战略安全的屏障、是国家经济战略安全的宝库,吴玠等人以汉中为中心建立起川陕防御体系的内容。
关键词: 南宋汉中 国家安全 述论

内容

南宋立国江南,与金国、蒙古对峙在秦岭淮河一线,以汉中为核心的川陕地区是南宋最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是抗击金兵与蒙古军最为重要的军事基地。因此,南宋时期汉中的盛衰与国家安全有着直接的美系。
  一、南宋汉中是国家军事战略安全的屏障
  汉中位于宋朝西部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关中、四川两大盆地之间,地处秦蜀千里蜀道线的枢纽地带,拥有秦巴山地最大的盆地汉中盆地,通过茶马贸易联系着西部辽阔的大草原和遥远的丝绸之路,因此北宋时期的兴元府已成为仅次于开封府、成都府、杭州的全国第四大经济中心。北宋灭亡之后,中原沦陷;富平之战后,关陕尽失。当此国家艰危之时,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汉中。
  首先,“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在北宋与南宋更替之际极其复杂的战略形势下,北宋政治家将挽救危局的希望寄托在汉中大地之上。李纲、唐重等杰出政治家,都主张立国于以汉中为纽带的川陕地区。宰相李纲曾指出:“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以复中原而有西北。”①知京兆府并兼任京兆府路制置使的唐重更明确提出:“镇抚关中,以固根本,营屯于汉中,开国于西蜀,此为策之上。”唐重在大敌当前的危急时刻“凡三疏上大元帅府,乞早临关中以符众望。且画三策:一谓镇抚关中以固根本,然后营屯于汉中,开国于西蜀,此为策之上;若驻节南阳,控楚、吴、越、齐、赵、魏之师,以临秦、晋之墟,视敌强弱为进退,选宗亲贤明者开府于关中,此为策之次;傥因都城,再治城池汴、洛之境,据成皋、崤函之险,悉严防守,此策之下;若引兵南度,则国势微弱,人心离散,此最无策。”②他们实际上是总结了汉唐定都关中,建设起以汉中为枢纽的秦蜀一体国家战略安全的经验。后来宋高宗赵构甚至也主张“倚雍之强,资蜀之富”的战略,欲迁都汉中,北顾中原。南宋建设川陕防线时,就是以汉中为中心,将陕西精兵良马与四川丰饶物产集合起来,形成强大的上流屏障,捍卫国家安全。“论天下形势,必资之秦;论秦雍军需,必资之蜀。秦与蜀,壤界之国也。拥四川之饶,据五路之强,而中兴之大势定矣。”③持此观点的南宋政治家不乏其人,“秦地形胜,精卒良马之自出,实军国之根本,然即今诸军衣食,仰给四川,则蜀又为陕右之根本。”④据秦巴腹心汉中盆地,将秦兵与蜀财集中起来,可以构筑起保卫国家安全的秦岭防线,即所谓 “蜀货可以富国,秦兵可以强国”。汉中沟通南北, “出秦甲,下蜀货,而血气周流矣”①。这是汉中对国家安全的最大贡献。唐重更加强调川陕一体化战略,“置元帅府,令总管秦、蜀十道兵马以便宜从事”。他主张“檄蜀师及川陕西路,使之输财用,辇军器,市战马,以资关中守御之备。合秦、蜀以卫王室,庶几可图再造之基,肇中兴之业”②。南宋初年,朝廷重臣都主张加强对以汉中为中心的川陕战区的建设。建炎三年三月,迪公郎张邵建议:“关中、川口之地,亦宜有以大镇抚之。”③同年五月,宰相赵鼎也主张“别遣能臣出使关陕”,继承汉唐强盛的经验,收六郡良家子,恢复唐代府兵制,积粟练兵,用好川陕。因为“关中四塞之国,周以龙兴,秦以虎视,汉高祖所以卒能并强楚成帝业者,以其先得关中之地。是知古先帝王,欲大有为于天下,莫不在此。今固未可幸,陛下他日图之”④。这就是总结汉唐经验而得出的结论。
  其次,“将图恢复,必在川陕”。南宋建立后,金兵对赵构小朝廷穷追不舍,挽救东南危局,将金兵吸引到西北,减轻两淮、荆襄战区的压力,就成为以汉中为核心的川陕战区的首要任务。以汉中为中心的秦岭南北,控扼长江、黄河之险要形势,是中华龙形地脉的龙头。南宋政治家汪若海说:“天下者,常山蛇势也,秦蜀为首,中原为脊,东南为尾,今以东南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哉?将图恢复,必在川陕。”这实际上是从南宋国家安全出发,将立国的战略重心放在了汉中,因为这里是中华龙形地脉的头颅,是南宋国家安全战略之纲,纲举才能目张。洪咨夔也说:“天下大势,首蜀尾淮,腰膂荆襄,自昔所甚重也。”⑤“东南立国之势,腹心江浙,腰膂荆襄,维蜀道之山川,如人身之头目。”历史上南北对峙之时,东南的“头目”就在汉中为中心的秦岭南北,只有抬头,才能挺胸,才能踏实地站立东南。宋人真德秀说:“以地形考之,蜀居上流,实东南之首,荆襄其吭,而两淮其左臂也。”⑥由此证明,南宋立国江南,其国家安全重在“上流”的汉中及其南北,其次才是荆襄、江淮,而汉中又可俯瞰关中,是秦岭、淮河防线上最前沿的军事战区,不仅据有川陕之形胜,而且有巴蜀沃野之饶,故“将图恢复,必在川陕。 ”
  再次,“号令中原,必基于此”。在赵构、秦桧之流占据朝廷,南宋无由收复北方失地的形势下,汉中仍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特别是南宋立国初年,金国强大而处于攻势,南宋软弱而居于守势,怎样破解危局,张浚请求从汉中寻找突破口。他说:“窃见汉中实天下形势之地,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谨于兴元积粟理财,以待巡幸。愿陛下早为西行之谋,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天下大计,斯可定矣。”⑦这实际上准备以汉中作为恢复中原的战略要地。胡寅等人认为:“汉中之胜,背负巴蜀,左控关陇,西连氐羌,兵劲用饶,形利势便,进可以据上流之阻,退可以待四方之变。”因此他赞许张浚的方略,“奉迎大驾,西幸梁秦,以图关中者,中兴之宏规也。”⑧朱松也说,张浚经营川陕, “因宣抚之师,东向以收中原,一年而定关陕,二年而复大梁,不三四年而天下定矣。”①后来,尽管宋高宗赵构未能西行,但汉中对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并未减轻。朝廷对张浚之后的西部重臣,寄予厚望。 “恢复之举,当自西陲始。 ”②“异时规恢远图,亦必基于此 ”。 ③汉中对南宋的国家安全起着长远的保障作用。
  第四,“表里山河,可战可守”。秦岭横空出世,矗立在川陕之中,成为南北方的战略屏障;汉中介在关中与四川盆地之间,是天下的天关、地机,九州咽喉,是秦蜀“天府之国”的核心;汉中盆地外围,秦岭屏障于北,巴山绵亘于南,汉水中贯其间,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壮美地形。这样的山川形势,使汉中自战国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时期,汉中的战略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王庶说,“蜀以汉中、金、洋为咽喉”,而“梁、洋东彻陕华,西极洮岷,北临三秦,南压九江,表里山河,可战可守,乃天下之脊也”④。这种地位在川陕间无可替代。而汉中城更是西部名城,“自三代以来,号为巨镇,疆理所属,正当秦蜀出入之会”⑤。是关中的后方、四川的门户。“汉中形势,号五百里石穴,而南郑为都会,盖西蜀六十州之命也。”⑥因此,汉中近可护蜀,远可保东南。“中兴南渡,首吴尾蜀,有常山之势,前褒后剑,得金城之险,乃眷西顾,护蜀如头目,保蜀如元气。”⑦李焘认为,“江南建国,蔽之以淮肥之阻,则藩维乃固;制之以巴蜀之险,则上流乃安”。故“有蜀则吴强,无蜀则吴弱”⑧。而朱黼则认为:“蜀之在吴,独心腹之有咽喉,门庭之有堂奥也。咽喉闭塞,则心腹不能以自存,堂奥有盗,则门庭不能以自立。”⑨特别是在南北分裂时期,汉中更是东南的门户。“天下全,以关洛为重;天下裂,以蜀为重。蜀者,南北之关洛也。北不合蜀,无以图东南;南不连蜀,无以图西北。”⑩故“蜀若不守,江浙自摇”。“今日利害,在蜀兵之胜负。”■故曰:“今日莫若重蜀。重蜀以兴元为本。”■汉中介于关中与蜀中之间,山环水抱,形势险要,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战略上的优势与价值,在南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南宋汉中是国家经济战略安全的宝库
  宋代的汉中盆地,河渠纵横,土地肥沃,精耕细作,经济发达;茶马贸易,商贾云集,货物山积,使用纸币,商业兴旺,城市繁荣。北宋汉中盆地的中心城市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川陆宽平,鱼稻丰美”■。鱼米之乡的汉中盆地,环境优越,农业发达。“平陆延袤,凡数百里。壤土演沃,堰埭棋布,桑麻粳稻之富,引望不及。”虽然大山环抱,但交通发达,商贾云集,货物流转,“自三代已来,号为巨疆。镇理所属,正当秦蜀出入之会,下褒斜临 汉沔,平陆延袤凡数百里,壤土演沃,堰埭棋布桑麻粳稻之富,引望不及。西南逾栈道抵剑门,下趣成都。岐雍诸山,遮列东北,深蟠远跱,孕畜云雨,罅道百出,相拱如辐,远通樊邓,旁接秦陇。贸迁有无者望利而人。旧制中州之人,不得久居于此,今复弛禁,一切不问,故四方来者,颇自占业。殊习异尚,杂处闾里,天下物货,种列于市,金缯漆枲,衣被他所。近岁洮河所仰茶产巨亿,公籴私贩,辇负不绝。 ”由于商业发达,兴元府与开封府、成都府、杭州并驾齐驱,成为全国四大商贸中心之一。“邑屋富盛,人民繁庶。”①“一城之中,民屋错比,连甍接宇,可数万计。”②北宋汉中盆地的次中心城市洋州(今陕西汉中洋县)也是一派繁华景象。“洋号曰小州,在蜀最称善地,所乐有江山之胜,其养得鱼稻之饶。”③此时的洋州是西部蜀道线上的著名都市。“上通荆楚,旁通岐雍,其中所产济人急用之助,品目甚众,旦夕赢辇,道路不绝,闾巷井邑,百货填委,实四方商贾质易毕至之地,衣被秦蜀有是仰者。”④居中的位置,丰饶的物产,商贸发达,“丝商暗旅,出入如织”⑤。宋真宗时期的洋州知州乾亿,在《洋州》诗中对其繁华有生动描写:“梁州邻左右洋川,气候融融别是天。地僻过冬稀见雁,箐深初夏已闻蝉。乡风与蜀微相似,驿路见秦旧接连。骆谷转山围境内,汉江奔浪绕城边。展开步障繁花地,画出棋枰早稻田。远寺径危攒进笋,后园池冷软飞泉。秋深满院芭蕉雨,晚色临轩薜荔烟。南浦采蒲当凛冽,西溪踏石向暄妍。夕阳道观鸣钟鼓,夜月人家奏管弦。杨柳影中沽酒市,芰荷香里钓鱼船。珍禽听久名难辨,新果尝余味更全。”宋仁宗时期的洋州知州蔡交,也在《洋州》诗中描写这里的富庶:“武定新雄阃,丰宁旧奥墟。地兼秦蜀美,川会汉洋纡。翠垒环封岭,清流跃野渠。安知下斜谷,别得上华胥。干酒香村落,生金富里闾。 ” “照市成都锦,盈庠阙里书。采茶惊雉鹧,护橘趁狨狙。俗洽庭无讼,年丰廥有储。”由此可见,北宋时汉中盆地是名列全国前列的著名经济区。
  南宋汉中虽然是战争前线,但在南宋前期这里仍然保持着繁荣景象。“兴元自兵乱以来,城内生荆棘,官民皆茅屋,而帑藏寓僧舍。自太尉杨政再为帅,以次缮治,至是一新,户口浸盛,如承平时矣。”⑥乾道七年(1171)陆游到汉中,切身感受到汉中的富庶。他在《山南行》诗中描写了南宋初汉中盆地经济繁荣,充满希望:“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他主张将抗金基地由汉中推到关中。由于北人南迁,南宋兴元府人口超过北宋。陆游的《春晚感事》诗云:“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犊车轣辘归城晚,争碾平芜入乱花。”陆游时期的汉中,其经济发展水平仍保持繁华景象,陆游的《归次汉中境上》说:“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扬日夜流。”汉中担当着川陕抗金中心的重任。陆游之后郑郧到汉中,他在《游洋州崇法院》诗中说:“晓色熹微麦陇间,杖藜徐步扣禅关。两浇水足东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洋州境内渠堰纵横,旱涝保收。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通江县尉黄裳到汉州会见利州路总领李蘩,他看到此时的汉中虽然仍保持繁荣景象,但赋税沉重,官府的“和籴 ”政策,对百姓干扰颇大。黄裳的《汉中行》说:“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七月八月■稏红,一家往往收千钟。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与君道。君不见屯军十万如貔貅。椎牛酾酒不得饱,飞刍挽粟无时休。禾稼登场虽满眼,十有八九归征求。军前输米更和籴,囊括颗粒无干糇。棱棱杀气森平原,虽食我肉不敢言。”在黄裳的建议下取消了“和籴”,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经济发展。实际上宋代汉中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重视兴修水利。位于汉江支流褒河之上的水利工程山河堰,是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水利工程。欧阳修在《司封员外郎许公行状》记载:宋真宗祥符年间任兴元知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与欧阳修同朝为官的庆历名臣王素也有《山河堰》诗,记录山河堰的修筑。“画隼精明破晓暾,恰逢寒食过江村。轻烟飞絮汉中道,白苇黄茅渭上屯。人力万工支水派,天心两邑溉川原。柳营一饱源头看,夜雨新肥拍岸痕。”宋神宗熙宁年间知兴元府的著名文人文同在《狗溪迎湫祈雨辄应》诗中也说:“曹公三大堰,一夜满民田。”南宋淳熙十二年知兴元府的阎苍舒在《兴元》诗中说:“褒城之山划天罅,中有深谷春水生。汉家兴王启鸿业,萧相治国留英声。”歌颂了萧何修堰的历史功绩。南宋利州东路帅臣杨庚修治山河堰;兴元知府吴拱发卒万人助役,尽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复见古迹,并用水工准法修订,凡灌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余亩,昔之瘠薄,今为膏腴。南宋绍熙四年,夏季大水,六堰尽决,兴元知府章森、常平使者范中艺等主持修复,竣工后由南郑县令晏袤撰《山河堰落成记》以记其事。由此可见,由于宋朝重视兴修山河堰等汉中盆地的水利工程,历届兴元府知府将山河堰视为为民兴利的头等大事,才使得汉中盆地成为闻名全国的经济区,确保了抗金战争的胜利。但是,南宋末年蒙古攻宋,汉中首当其冲,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遭受重创。1236年8月,蒙古大汗窝阔台的皇子阔端以塔海为元帅,汪世显为先锋,率领蒙古、西夏、女真、回鹘、吐蕃、汉诸军组成的50万大军,大举进攻四川。西路军入大散关,攻克武休关,占领兴元府(汉中),分军攻取阳平关和大安,守将曹友闻战死,汉中失陷。诗人吴泳的《汉中行》诗云:“汉中在昔称梁州,地腴壤活人烟稠。稻畦连陂翠相属,花树绕屋香不收。年年二月春风尾,户户浇花压醪子。长裙阔袖低盖头,首饰金翘竞奢侈。自从铁骑落武休,胜事扫迹随江流。道傍人荒鸟灭没,独有梨花伴寒食。君不见当年劫火然,携老扶幼奔南山。又不见拗项桥边事,七八千兵同日死。死则义魄犹有归,存则偷生漫如此。”汉中残破,预示着南宋即将灭亡。宋末元初诗人汪元量在《兴元府》诗中亦云:“秋风吹我入兴元,不马荒邮倚竹门。诗句未成云渡水,酒杯方举月临轩。山川寂寞非常态,市井萧条似破村。官吏不仁多酷虐,逃民饿死弃儿孙。”汉中经济的衰落与倒退,正是南宋灭亡、经济文化倒退的真实写照。
  三、南宋吴玠等人以汉中为中心建立起川陕防御体系
  吴玠、吴磷为代表的吴氏家族,从1131年吴玠扼守和尚原到1206年底吴曦接受金国的蜀王封号。吴家将镇守南宋西北川陕战区,总计75年,为南宋国家安全贡献了力量。
  首先,蜀口三大战,巩固了南宋以汉中为中心的川陕战区的边防,确保了南宋初年政权的安全。南宋初年的和尚原之战、饶凤关之战与仙人关之战,吴阶、吴磷兄弟领导川陕军民英勇抗敌,不仅保卫了川陕战区安全,而且使秦岭防线坚不可摧,保证了南宋的国家安全,使吴玠早于岳飞成为抗金名将。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被誉为“帝师元老”的清初著名学者朱轼在《史传三编》中指出:“宋之南渡,巴蜀最为上游,所以藩蔽荆襄、控御关陇者也。二吴兄弟实经营之,始保和尚原,继守仙人关,设形势、据险阻,使金人不得轶越,而下流安矣。及和议既成,将遂分兵撤备,而磷与胡世将力陈其不可,终以保蜀。兄弟相继数十年,绥辑人民,辅宁国家,可谓悉心以勤其事者,贤于张俊、杨沂中辈远矣。”1130年富平之战宋军惨败后撤退到兴州(今陕西略阳)、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关(今陕西大散关)及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甘肃成县)等地,重新设防,以阻金军。富平之战失利后,和尚原成为金军入川的主要障碍。和尚原是从渭水流域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的重要关口之一,在大散关之东,地势险要,属川陕之首要门户,位于宝鸡西南20千米,其地势之险要与大散关不相上下。“和尚原最为要冲,自原以南,则入川路散;失此原,是无蜀也”。这时,吴玠、吴磷奉张浚之命,收集几千散兵,担任保卫和尚原的任务。有人劝吴玠移屯汉中,保住入蜀之关口,吴玠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金军为了打通进入汉中的门户,决定进攻和尚原。和尚原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金军元帅兀术亲自出马,纠集各地兵力十余万,宋军在吴玠的统领下与金军展开了生死搏斗,大败金军。兀术中箭负伤,狼狈逃走。和尚原一战,俘获金军头目300余人,甲士800余人,缴获器甲数以万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和尚原之战在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宋军以少胜多,重创金军主力,鼓舞了宋军的士气,扭转了富平战败的局势。此战对金军的打击是非常重大的,是其灭辽破宋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惨败,所以有的历史记载说:“金人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兀术之众,自是不振。”和尚原战败后,兀术回燕京养伤,撒离喝接管关陕方面的军务。他看和尚原难以攻克,遂于绍兴三年(1133)正月率大军绕过和尚原,直取汉水北岸的饶凤关(今陕西石泉西)。吴玠得到探报后,派其弟吴磷守备和尚原,自己率领数千人马,一日一夜奔驰三百里,先金军进入了饶凤关,和当地驻军会合。二月,宋金两军在饶凤关大战,金军损失惨重,但最终因叛徒带路,使一支金军绕到饶凤关的背后,导致关口失守。吴玠退守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吴磷也放弃和尚原,赶来会合。因为仙人关位于金军身后,撒离喝不敢继续深入,被迫后撤,吴氏兄弟挥军追击,夺取了敌军几乎全部的辎重。绍兴四年(1134)二月,兀术统率金和伪齐部队共10万人进攻仙人关。双方历经恶战,损失都很巨大,金将韩常还被弓箭射伤了左眼。最终金军无力支持,首先后退,宋军趁机收复了凤翔、秦、陇等州。从和尚原到仙人关,被称为“蜀口三战”,吴玠多次选用有利地形,以削弱金军骑兵冲锋的巨大威力,最终给金人以沉重打击,巩固了南宋川陕防线,确保了定都在杭州的南宋政权的安全。《宋史·吴玠传》说:“故得咯血疾以死。方富平之败,秦凤皆陷,金人一意睨蜀,东南之势亦棘,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正是吴玠兄弟的英勇顽强,才确保了西南地区和南宋政权的安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尽南宋之力,充岳侯(岳飞)之志,益之以韩(韩世忠)、刘锜、二吴(吴玠、吴磷),可以复汴京、收陕右乎?曰:可也。 ”在三夫之看来,吴玠可以与岳飞并肩,列为南宋名将。
  其次,吴玠及其家族建立起川陕防御的后勤保障体系。吴玠为克服粮运困难的局面,采取屯田自养等多种办法。除在兴州鼓铸外,他还于绍兴七年(1137)二月,在河池发行使用银会子。银会子的发行,大大方便了蜀陇贸易,克服了铁钱与银锭子的携带不便,解决了军费匮乏的困难。此外,吴玠还汰冗员、节浮费,将各军家属迁至江南,以节便粮饷。又在沿江教习水军,以做战备。他调集戍兵,重修褒城的废堰。绍兴六年(1136)吴玠在阶、成、西、秦、凤、兴、梁、洋、利九州设置屯田、营田60余庄,耕田850多顷,岁收,有20万石。胡世将称其“为富国与强兵之资,宽疲瘵远输之急..以省馈运而宽民力”。绍兴八年(1138)七月,吴玠在利州与四川制置使胡世将共商筹运军饷大计,决定采取水陆并运转搬折用之法。自此后,宋军粮储稍为充足。

附注

①(元)脱脱:《宋史 ·李纲传》卷 385,中华书局 1977年版。 ②《宋史 ·唐重传》卷 447,中华书局 1977年版。 ③(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 91喻汝砺《裕蜀策(高宗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第 1254页。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31,绍兴九年八月庚午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3,绍兴二年四月甲申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77,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1,建炎三年三月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④(宋)赵鼎:《忠正德文集》卷1《陈防秋秋害》,乾坤正气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⑤(宋)洪咨夔:《平斋文集》卷16召试馆职策,《四部丛刊》续编本卷25,上安宣抚启。 ⑥(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3,直前奏札二,四部丛刊初编本。 ⑦(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8,建炎三年十月戊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⑧(宋)胡寅:《斐然集》卷11《寄宣抚枢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①(宋)朱松:《韦斋集》卷9《上胡察院书》,《四部丛刊》续编本。 ②(宋)史浩:《鄮峰真隐漫录》卷6《赐四川制置使沈介诫谕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卫泾:《后乐集》卷14《与四川制置丘侍郎密札》,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④(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210,绍兴十二年八月十日条,引《王庶家集·定倾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第1516页。 ⑤(宋)文同:《丹渊集》卷34,《奏为乞修兴元府城及添兵状》,民国上海涵芬楼影印明汲古阁本。 ⑥(宋)孙应时:《烛湖集》卷4,《回兴元宇文尚书简》。 ⑦(宋)李子文:《蜀鉴序》,郭允蹈《蜀鉴》。 ⑧(宋)李焘:《六朝通鉴博议》卷10《陈论》。 ⑨(宋)朱黼:《永嘉朱先生三国六朝纪年总辨》卷13《梁·高祖武皇帝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⑩同上,卷7,《东晋·太宗简文皇帝》。 ■(元)脱脱:《宋史》卷378《綦崇礼传》,中华书局 1977年版,第11681页。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5302页。 ■(宋)文同:《丹渊集》卷28,《谢就差知兴元府表》。 ①(宋)文同:《丹渊集》卷34,《奏为乞修兴元府府学教授状》。 ②(宋)文同:《丹渊集》卷34,《奏为乞修兴元府城及添兵状》。 ③(宋)文同:《丹渊集》卷28,《洋州谢到任表》。 ④(宋)文同:《丹渊集》卷34,《奏为乞修洋州城并添兵状》。 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77,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条。 ⑥(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130,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五月,中华书局 1994年版。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梁中效
责任者
李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汉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