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杜甫与徽县》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694
颗粒名称: 编后记
页数: 2
页码: 130-132

内容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历秦赴蜀。一路饱受饥寒冻馁之苦,备尝人间艰辛,几度陷入绝境。但作为诗人的杜甫并没有因此而放下忧国忧民的如椽巨笔,他满怀激情呕心沥血,写下了许多光辉诗篇。其陇右纪行诗,对雄奇秀美波澜壮阔的陇右山川,纯朴善良勤劳智慧的陇右人民,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和赞美,用他的全部心血为陇右河山献上了一组佳作。陇右纪行诗在杜甫一生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自此完成了其诗风的转变,一反苍凉沉郁而变得昂扬激越,这不能不说是由于陇右山水风情对诗人的感染,艰难时世对诗人的磨砺。陇右纪行诗字里行间凝聚着诗人的血与泪、爱与憎,它如砥柱丰碑巍然屹立在陇右人民的心中,屹立在漫漫中华诗词的长河中。
  杜甫度陇入蜀,曾寓居徽县西境栗亭。此间史载曾作“栗亭十韵”虽今不复见,但其所作《发秦州》、《木皮岭》、《积草岭》、《白沙渡》、《水会渡》等诗篇却光照人间。这些诗或直接或间接地吟咏了徽县境内的壮丽山川,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外学术交流日趋频繁,杜甫陇右诗作及有关问题的研究亦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为了挖掘、整理、研究诗圣杜甫在徽县生活创作的有关历史资料,弘扬诗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诞辰1280周年,在工作之余,特组织编纂了《杜甫与徽县》。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出版发行,能促进广大读者对徽县历史、文化、胜迹和自然风貌的进一步了解,同时有助于杜甫陇右诗作的研究,为专家学者提供较为详尽可靠的研究考证资料。
  本书摘录的有关历史资料主要来自史书典籍、杜诗研究专集和方志。内容主要集中在与徽县相关的问题上,以此决定摘录取舍。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为便于学术交流,凡涉及到杜甫在徽县的观点不同的史料和学术论文均予以摘录利用。但鉴于手头典籍资料所限,书中所录难免挂一漏万,还望见谅。
  本书在编纂过程中,曾多次得到陇南地委、行署及徽县、成县一些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家英先生于百忙中亦给予了热情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编纂中难免出现错误及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1992年7月30于徽县

知识出处

杜甫与徽县

《杜甫与徽县》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对杜甫由同谷城赴成都的路线及有关纪行诗作了考辨,对历代有关资料作了选汇,并收入重建杜少陵祠记及有关杜甫的传说。

阅读

相关人物

吕兴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