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中木皮岭的地理位置及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杜甫与徽县》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682
颗粒名称: 杜甫诗中木皮岭的地理位置及其他
分类号: K242.2
页数: 7
页码: 55-6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杜甫诗中的木皮岭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山、地方。
关键词: 古代史 杜甫 唐代

内容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十月,杜甫携家离秦州,赴同谷(今甘肃成县)。在同谷寓居不足一月,又于十二月一日从同谷启程入蜀。在这段充满艰辛和凶险的行程里,杜甫始终没有忘记一个诗人的责任。他用一支战斗的诗笔,挥洒横溢的诗情,写下了24首以陇山蜀水的村名、地名为题的纪行诗,每段行程各12首,其中描写陇南风光的就有10首。这些流传千古的陇右纪行诗,具体而详实地向世人展示了崔嵬奇雄的陇右山水,生动传神地描摹了淳朴憨直的陇右民风。正如晚唐孟棨所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乃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本事诗·高逸第三》)国家的灾难,个人的不幸,使诗人一步步走向人民,“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秦州杂诗》)。用这两句诗来比喻杜甫的形象是极贴切的,对祖国,对人民的爱,使杜甫的陇右纪行诗充满了热情豪放的气势,至今读来,仍使人感到亢奋不已。
  从同谷到成都,这段路程比上一段更多险阻。诗人从同谷县栗亭镇一起身,就得翻越陇蜀道上的第一座大山——木皮岭。“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青阳峡》)陇右处处皆山,愈向南行,山势就愈加陡峭巍峨,纵横交错。杜甫避安史之乱,饱尝家国离乱之苦,过着“三年饥走荒山道”的流浪生活,爬过的山可谓多矣。木皮岭究竟指的是陇右的哪一座山呢?它的确切位置在什么地方?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进一步研究杜甫陇右诗歌及其入蜀路线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于陇右纪行诗中的山名、地名多不见经传,历代研究考释杜诗的专著又各执一端,莫衷一是,这就给杜甫陇右诗歌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杜诗镜铨》在《木皮岭》题下注:“《方舆胜览》,在同谷县东二十里,杜甫发同谷,取路栗亭,南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木皮岭,由白水峡入蜀,即此。黄巢之乱,王铎置关于此以遮秦陇,路极险阻。《一统志》,木皮岭在巩昌府徽州西十里。”同一本书的这两种解释谁是谁非呢?《杜臆》早已对此提出了质疑,“在成县(郡同谷县),地势险要,亦入蜀路也。《名胜志》又云,在徽州(今甘肃省徽县)西十五里,未知谁是?”这里亦没有作出任何结论。《杜诗详注》则承袭了《杜诗镜铨》中的注释,仍然是不置可否。前代学者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只能在楼阁上、典籍中进行考证,他们中多数人不可能进行实地考察,因而失误在所难免。今天,我们有了探索和考察的有利条件,这些间题该是澄清和解决的时候了。下面让我们依据杜甫陇右纪行诗的顺序和《木皮岭》诗中透露的信息,结合方志记载和笔者的实地考察略述管见。
  杜甫陇右纪行诗大都点明了该地的方位和诗人启程的时间。《木皮岭》开篇:“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由此可知,杜甫一家是在冬季的最后一月,从栗亭出发,开始入蜀之行的。栗亭西面就是拔地而起的木皮岭。自古以来,取道同谷入蜀者,木皮岭乃必经之地。清嘉庆年间,徽县知县张伯魁为篡修县志,访考古迹而登木皮岭,留诗二首,其一云:“木皮高插天,栗亭郡首路。孤臣去悠悠,欲泣乡园村。攀援手不牢,飞下尻已蹉。牵藤过危梯,横衫阻仄过。”这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自然不及杜甫《木皮岭》,但它依然写出了两个事实,即一,杜甫入蜀是从栗亭启程的;二,木皮岭确是既高又险。紧接着杜甫记叙了木皮岭的具体方位,“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诗人显然是有意而为之,因为既然是纪行诗,这些是必须交待清楚的。前有“首路栗亭西”,后有“南登木皮岭”,两相对照,标明了栗亭至木皮岭的路线和木皮岭的基本走向。据此,我们可以勾勒出木皮岭的大概方位和走向,即木皮岭在栗亭的西面,呈南北走向,再向西南延伸;它不是一座孤立的山峰,而是由许多高低参差的山岭组成,形成一条长长的山系,木皮岭则是其最高峰,这正是连绵不断的陇山的一个重要特色。
  栗亭在徽县西四十里的栗川乡境内,西与成县横川乡接壤,南与徽县大河乡为邻。杜甫在两组纪行诗里两次写到栗亭。《发秦州》一诗描述当时的栗亭是:“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据《徽县志》载,栗亭在后魏置县,西魏废,宋复置县,元时置栗亭管民司,而唐时栗亭不过是同谷县所辖的一个小镇。但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却名声远播,使处于贫困中的杜甫问乐土,思南州,携家来到此地。清知县牛运震在《杜公祠记》中云:“周览斯川之体势,翠岫迥环,平田广敞,秋沼双清,沃泉可稻,凡所谓竹木薯蓣之属靡不繁衍,周布其中,唯子美之诗,于今可证也。窃意子美有灵千载,后犹乐思此地。”《杜诗详注》载:“钱谦益曰:《寰宇记》,同谷县有栗亭镇,咸通中,刺史赵鸿刻石同谷曰,工部题栗亭十韵,不复见,鸿诗曰:“杜甫栗亭诗,诗人多在口,悠悠二甲子,题记今何有?”在《木皮岭》一诗中,杜甫又把栗亭与木皮岭紧紧拉在一起,足见杜甫对栗亭的印象之深。现在栗亭附近还有杜甫尊号为名的杜公行政村,村内有明代所建杜公祠遗址,周围有几通较完整的历代修祠石碑。木皮岭下的元观峡(一名栗峡)里,有杜陵钩台遗迹,高耸陡峭的临河石壁上镌刻着“宛在中央,少陵钩台”八个斗方大字,至今依稀可辨,各地研究杜甫的专家学者常来此考察。这些诗句、记载和遗迹说明,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杜甫和栗亭结下了不解之缘。上述情况或可帮助我们去推测和考证木皮岭的具体位置和核定木皮岭现在的名称。
  杜甫西出栗亭,南登木皮岭,这里的“南”字,只不过是指大的方位。由于旧体诗歌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修辞手法,受字数、韵律等方面的严格限制,所以杜甫陇右纪行诗中的许多方位不一定是十分准确,只是大约。如“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青阳峡》)“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石龛》)“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凤凰台》)“南有龙兮在山湫”(《同谷七歌其六》)“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白沙渡》)这里的“南”,应与“首路栗亭西”的“西”联系起来去理解,木皮岭的实际方位应在栗亭西南,西南既是木皮岭的基本走向,亦是杜甫入蜀路线的基本走向。栗亭西南是绵亘几十里的龙洞山脉,它与栗亭遥遥相对,张伯魁在《重修杜少陵祠堂记》中记述栗亭杜公祠形势为:“祠之南,为木皮岭,东望青泥(即青泥岭),若俯而即也”。由此可见,木皮岭应距栗亭不远。《秦州志》在论徽县地理形势时写到:“徽县介陇蜀之交,自后汉以来为战防要隘,古来歙克河池而蜀大震。其西山皆龙洞、木皮岭诸山岭,扼阶(今甘肃武都)、成(今甘肃成县)之亢,山川陡涨,跬步皆危,杜甫云:南行道弥恶,不其然与?”《徽县志》在木皮岭下注:“西南三十里,一名柳树崖脉,与龙洞山联属,石径层沓,人马登陡崖坎,艰于行。”又曰:“木皮岭在河池西。”县志记载的柳树崖和木皮岭实际上是两条山脉,柳树崖不是木皮岭的别名。①《宋史》卷445页记载:“元理宗端平二年(1235)北兵..遂入沔州金牛,至大安(今陕西境内),又分兵自嘉,陵江木皮口突出。”(今徽县大河白水峡口),《徽县志》又载:“张汉潮(清嘉庆间农民义军)自西(今甘肃西和县)、礼(今甘肃礼县)、成(今甘肃成县)窜入县境,六月十一日至横川(今成县红川),十二日入地坝(木皮岭南麓)、小河厂等处,至十五日窜白水江去。”史书和县志记载的这些军事路线和今人所走的路线相同无异,就是走完这段路程所需时间也和现在基本吻合。另据《徽县志》记载,木皮岭下的小河厂旧为槃头郡,领鸣水、长举等县,大河店在唐时曾置木皮关(因在木皮岭下而得名),白水峡唐时设有白水驿站。试想在方圆百余里的地方设关置隘,重重布防,不正说明这里是当时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吗?从古到今,欲从栗亭走小路到白水江,必须翻木皮岭,到小河厂,经大河店,后抵达白水江,这条路至今仍为南来北往之捷径,而木皮岭则首当其冲。查阅有限的史籍和核对方志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杜甫笔下的木皮岭即是现在栗亭西南方向的龙洞山,其山脉向南一直延伸到小河厂,为徽县西南的天然屏障,古来自徽成入蜀旅行必经此岭。
  实地考察的结果也证实了以上论证。1986年12月1日(即杜甫当年从栗亭启程入蜀的日子)笔者对木皮岭进行了徒步考察。从栗亭出发,过栗川河向西南穿越元观峡,攀登龙洞山,山路陡峭仅容双足,跋涉十几里登上山顶,“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冰雪复盖着苍茫的山岭,玉树琼枝,寒气袭人,看群山奔来眼底,别有一番情趣。向导告诉我,龙洞山盛产中药材厚朴,又名木兰、木莲,其皮可入药。另外,复盖层峦的红青棡树,秋天其皮可剥下来,盖在房顶上挡风遮雨,以木代瓦,至今在徽县山区仍能看到这种房屋,同时,它也是种植木耳,制作软木的优质原料,当地人叫“剥皮子树”,这不正是“木皮岭”之名的由来吗?再往前走,到了瓦房村,这是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很可能是史书所载杜甫经过的“当房村”。《现代汉语词典》在瓦当条目下注:“古代称瓦背向上的滴水瓦的瓦头为瓦当,呈圆形或半圆形,上有图案或文字。”当房村与瓦房村异音而同义,也许这是方言演变的结果。徽县地处陇南,阴湿、多雨,山区尤甚。当地盖房多用仰合瓦式,瓦当为建房坚固御雨之必备材料。站在瓦房村,可以看见西南的庙山,即《木皮岭》中的“西崖”,②居高平视,庙山风光,一览无余。由此前进,就到了小地坝。相传杜甫当年曾夜宿于此,有《夜宿地坝村》诗一首,惜失传已久,已无法考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木皮岭》诗题下应有如下注释:“木皮岭,在甘肃省徽县西南三十里,即今龙洞山脉,其主峰在栗川乡境内,突兀高耸,上多云雨,为古来入栗之捷径。公元759年冬,杜甫经此入蜀,作《木皮岭》诗,以状其险。”

附注

注释: ①柳树崖在今小河厂西南包家沟,距小河厂约十六里,距龙洞山约二十里,两者相去甚远,翻过柳树崖仍回到同谷境内。杜甫入蜀,不必绕道于此,况且古来此地入蜀也无路可行。另此崖距栗亭就更为遥远,须两月才能到达。县志记载有误。 ②《徽县志》曰:“地坝山,西南六十里,突兀高耸,云烟万叠,为邑之西南屏障。唐杜甫诗:‘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是也。其山多蕙,又名兰山。”地坝山与木皮岭是同一山脉,站在岭上是看不见地坝山的,只能看见西南面的庙山。县志记载有误。

知识出处

杜甫与徽县

《杜甫与徽县》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对杜甫由同谷城赴成都的路线及有关纪行诗作了考辨,对历代有关资料作了选汇,并收入重建杜少陵祠记及有关杜甫的传说。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士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