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义被“碎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609
颗粒名称: 一、意义被“碎片化”
分类号: J528
页数: 2
页码: 427-4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碎片化”原义是指完整的物品被裂成多个零碎的小块,作为学术概念原用于传播学领域,后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被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这里的“碎片”主要指本地区民间美术赖以存在的整体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在当代被各种因素冲击、破坏后所处的状态。
关键词: 徽县 民间美术 民俗文化

内容

“碎片化”原义是指完整的物品被裂成多个零碎的小块,作为学术概念原用于传播学领域,后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被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这里的“碎片”主要指本地区民间美术赖以存在的整体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在当代被各种因素冲击、破坏后所处的状态。民间美术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社会,以历史积淀和自身智慧发展出的一整套与社会习俗有关的美术形式,其本质是民间文化的表征之一。民间美术在传统社会的广大乡村之所以十分兴盛,是因为当时其处于“有意义”、有秩序的社会空间中。长期生活在本区域内的各民族人民,把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积累和传承的经验和智慧,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审美观念等,通过各种形态的生活民俗、宗教信仰、歌舞音乐、戏曲、绘画、社火等,融于生活之中,使信仰与生活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整体能为民间美术表现提供“有意义”的空间,民间美术的表现有着使其具有价值的文化语境和文化形态。“但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每天都有许多原先可以维系微观社区互动的地方性知识被挤压成碎片,散落甚至消失。”①而传统民间美术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恰好是由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信仰来维系的。这种地方性的知识、信仰和观念在赋予生活意义、维系族群记忆、保持身份认同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民间美术恰好是在这种地方性知识、信仰和观念建立起来的文化生态和“场域”中,才有了其多层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但这些有秩序、有规律、有完整意义的空间在当下新兴的大众文化、都市文化的冲击下,被冲得七零八落。从陇南地区民间美术所处的现状看,有部分民间美术随着传统产业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消失了。例如,曾经让人痴迷的皮影戏已经到了快没有观众的地步;春节期间的“社火”,过去不但参与人数多,有些地方要从初一一直持续到二月二,现在能组织起来的村镇已比较少;西和县的“乞巧节”对“巧娘娘”的崇拜与敬畏已经渐渐丧失,男耕女织的文化内涵已十分淡漠;香包在驱邪等精神性方面的功能已基本退场,逐渐沦为工艺品;剪纸失去生活的依托;等等。有一部分被市场“发现”,成为被开发利用的商品和民俗制品,但被发现的这部分民间美术被商品化和批量复制成城市人们的欣赏品。这些脱离了“原境”的民间美术已失去所谓的“民间性”,乡村文化中与农民们的宇宙观、道德观、生命观乃至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似乎正在碎片化,甚至空洞化。②所以说,陇南地区民间美术当下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意义的碎片化,受大众文化、都市文化挤压的陇南地区民间文化已处于边缘状态,社会空间中充斥着由大众文化和都市文化所形塑的现代生活,民间美术的大部分形态和形式已找不到自己的意义空间;即使存在,也只是单个的意义,不再是融入社会生活整体的一部分。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