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河池县之战略地位、交通及古城址考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602
颗粒名称: 汉河池县之战略地位、交通及古城址考释
分类号: K878.4
页数: 6
页码: 421-4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河池县之战略地位、交通及古城址的考察与历史解释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徽县 交通遗址 古城址

内容

汉河池(今徽县)属秦岭和大巴山相错之地,面蜀背秦,形势险要,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县域之内先后发现了不少彩陶、石器等史前时期文物。原始聚落遗址分布密集,文化遗存丰富、类型多样,“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有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寺洼文化安国类型”①。先秦至西汉初年,徽县及周边地域为氐羌民族杂处之地,马长寿先生在《氐与羌》一书中认为:“陇、蜀之间的西汉水和白龙江流域,自古就是氐族分布的中心所在……那里山川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略可自给。”②但有关汉代河池县城址史书记载不详,今人又很少做系统研究,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并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对汉代河池县的战略地位、交通及古城址等问题做一系统的探讨。
  一、河池设县及历代沿革
  今陇南市之徽县以元代徽山驿为名,《徽郡志》云:“山峰秀美,故名徽”。汉武帝经略西南,于元鼎六年(前111)以白马氐地设武都郡,下辖有河池县。《汉书·地理志》载:“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河池,泉街水南至沮入汉,行五百二十里。莽曰乐平亭。师古曰:《华阳国志》云:一名仇池,地方百倾。”③据《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汉时武都郡治移至下辨,仍下辖有河池县。三国时为魏蜀争夺之地,西晋属武都郡河池县。晋元康六年(296)至北周大象二年(580)的280余年中,居于徽县及周边地域的氐、羌民族先后建立了前后仇池、宕昌、武都、武兴及阴平等地方性政权。隋开皇初,废广化郡,改广化县为河池县,并省思安县入,统于河池郡。唐于其地置河池县,属山南西道凤州河池郡。五代之乱,割据无常,宋亦置河池郡,属凤州。绍兴之时,金人南侵,吴玠、吴璘凭险据守而保蜀口,至今仍有遗迹可寻。元初,置南凤州,至元元年改为徽州。明清因之,雍正七年(1729年)降州为县,改属直隶秦州。
  有关武都郡的记载较早出自《史记·秦本纪》,云:“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徐广曰:今武都故道有怒特祠,图大牛,上生树本,有牛从木中出,后见于丰水之中。”此说是一神话故事,武都为武都道,故道即今两当县和陕西省凤县部分地域。又《魏书·列传·氐》载:“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盖自有君长,而世一朝见,故《诗》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也。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遣中郎将郭昌、卫广灭之,以其地为武都郡。”可知武都郡所处之地在先秦、秦及西汉之初为氐、羌杂居之地,其地称之为“白马”;汉武帝遣郭昌、卫广征伐白马氐、羌,后在其地置武都郡取代“白马”,其下辖有河池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河池“汉置,后汉建武十一年,公孙述使王元等据河池拒汉,来歙攻破之,即此。后魏曰广化,置广化郡。隋郡废,县复旧名,故城在今甘肃徽县西。宋移治固镇,元废,即今徽县治。”①
  综上所述,汉河池(今徽县)之设置缘由、历代沿革已大致考释清楚,以及其地名由汉之河池到元之徽州,及清雍正朝后改为徽县之脉络也梳理明晰,在此不赘述。
  二、河池之军事战略地位
  徽县(汉河池)形胜险阻,山川秀美,秦陇屏蔽,巴蜀门户。明人郭从道《徽郡志》曰:“诸山环峙,两水合流,东接连云,西达仇池,北倚紫金,南通白水,关陇之襟喉,巴蜀之门户。”②清代方志《徽县志》曰:“徽县古河池,从来用武之地也,襟要陇蜀,形胜险阻,百二疆场实有来焉。”③西秦岭绵延其境,山崖盆地相间分布,诸溪合流于嘉陵江,自古为秦陇交通与巴蜀交通之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读史方舆纪要》载:“州接秦、陇,俯瞰梁、益,襟带东西,称为要地,陇、蜀有事,河池其必争之所矣。公孙述之并汉中也,据河池以拒汉军,来歙克之,而蜀人大震。五代梁贞明初,岐、蜀相攻,蜀人出河池,遂兼秦、凤。宋保蜀口,亦置戍河池,以绝女真窥伺之路。蒙古人入蜀,河池降而凤州以南次第崩溃。河池介于秦、凤间,其可以以散地视之欤?”④
  汉河池(徽县)东依秦岭,西接岷嶓,有屏卫关陇、蔽护巴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武阶备志·形胜》载:“夫阶、成、和、凤,蜀之垣墉也。其地险绝为吾障蔽,则关内诸州,虽不立城郭自然安固。”⑤汉光武帝感叹道:“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鬓发为白。”⑥又有李白《古风》诗曰:“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①据此可知,汉河池(徽县)实为“秦陇锁钥,巴蜀咽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读史方舆纪要》载:
  州接壤羌、戎,通道陇、蜀,山川险阻,自古为用武之地。后汉虞诩为武都太守,占相地势,筑营垒百八十所,以制羌裔。诸葛武侯图兼关、陇,先取武都,为北伐之道。晋之衰也,仇池氐杨窃据武都,北侵陇西、天水,南扰汉中,纵横且百余年。盖虽僻在西陲,而控扼噤要,用之得其道,未始不可以有为也。若其制两川之命,为入蜀径路者,则曰阴平道。②
  《蜀鉴》载:“《华阳国志》:武都郡治下辨,今成州,一名武街,有故道县、河池县,即凤州也。盖武都乃今阶、成、凤州之地,南郑之喉襟,武侯所必争也。”③汉河池(徽县)地处我国阶梯地形过渡地带,位于秦巴山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西过成、武向青藏高原西侧边缘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山地和关中平原接壤,南部向陕南和川北山地过渡。
  由于汉河池(徽县)地处南北过渡和民族杂居区域,历史上曾起到屏蔽关中、护卫巴蜀和控扼氐羌的重要作用,因而其是中央王朝高度重视的战略要地。
  在中央王朝势力强盛的时期,河池(徽县)是其开疆拓土、征伐羌戎的战略用兵区域和前进基地;在中央王朝衰弱时,河池(徽县)又成为地方割据政权抗衡、争夺南北的天然屏障。故而徽县及周边地域历史上先后有汉高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汉光武帝“得陇望蜀”,诸葛武侯“六出祁山”,邓艾偷袭阴平,氐族杨氏割据,吴氏家族保蜀抗金等历史活动的发生。这些历史时期发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在经历了岁月的洗涤后,有些已成为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
  三、河池与古代交通
  汉河池(徽县)在地质构造上属南北秦岭褶皱的西延部分,山系发育于古生代褶皱带和前寒武系地层,燕山运动使其褶皱断裂,形成境内山体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九山一川、夹有盆地的地形特征。河流下切剧烈,形成浅山丘陵盆地地貌区,成就了富饶的典型山间小盆地——徽成盆地,包括今成县、徽县、两当三县所在地。
  高天佑在《陇蜀古道考略》一文中写道:“但由于本区山大沟深、江河纵横,地形地貌形式多样。同时,本区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陆路水运或纵横交错,或时断时续,或废旧辟新,或扑朔迷离,历史既久、名称繁杂、称呼不一。自西周以来,便有周道、故道、下辨道、西狭道、天井道、阴平道、景谷道、祁山道、青泥道、白水路、飞龙峡栈道、羌氐道、吐蕃道……”“无论如何,陇蜀古道作为介乎西北与西南的文化、经济与交通的孔道,说它是南北丝绸之路的又一座桥梁,这似乎是毋容庸疑的。”①
  历史时期,东西向的秦岭山系和逶迤南来的岷山山系阻断南北,秦陇与巴蜀之间的交通极其艰难,素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因而贯穿于山地之间的西汉水和嘉陵江水系河谷,便成为沟通秦陇与巴蜀的交通生命线。穿越西秦岭山地及河流谷地,便可南通巴蜀,西入关中。据先辈学者研究成果,其主要路径有陈仓故道、祁山道、沓中阴平道、洮岷迭潘道四条。同时,由于徽县及周边地域是中国最早的茶叶交易市场,也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场所,再加之麝香等中药材以及稀有土特产品的交易,使得本区贸易繁荣,并开发延伸了诸多支路交通,具体有寒峡支道、黑谷支道、覆津道、鸣水道、青泥河道、青泥岭支道、白水路、天井道等。
  陈仓故道,起自陈仓,西南行经大散关至故道,沿嘉陵江河谷而下过沮至汉中。严耕望先生称之为散关凤兴汉中道:“今以里数核之,乃西北取兴州顺政郡(今略阳),凤州河池郡(今凤县),折而东北,出大散关,经凤翔府扶风郡(今凤翔),再东至京师。”②嘉陵江部分河道,水流平缓可以通航,故是水陆兼行的道路。③公元前206年,汉高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即经由此道而还定三秦;宋时该道是吴玠保蜀抗金的重要交通枢纽。“历尽千百年岁月,经数十代修治拓展,其东北溯故道水可至故道县,出散关可入关中、渭水流域,向西北经河池登陆可达秦州入甘陇,顺流而下至兴州登陆乃至汉中,径流而下穿越巴中可直趋长江。嘉陵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朝沿用,屡兴不衰,遂成甘、陕、川三省交界的咽喉。”④
  汉代以来陈仓故道是关中入蜀的主要交通道路,相传来往行人以高大的银杏树为路标,故而留下了“银杏树”这极富地域色彩的地名。陈仓故道及其支道主要沿河川谷地通行,而喜暖的银杏树也是沿河川谷地生长,这就为以银杏树作路标提供了环境基础。据调查统计,徽县共有银杏大树229株,平均生长年限八百年,千年以上的银杏树153棵,形成了一处全国罕见的古银杏树群落。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在第128号公告中,通过了对徽县银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请。
  四、汉河池县古城遗址考察
  《汉书·地理志》载:“河池,泉街水南至沮入汉,行五百二十里。莽曰乐平亭。”⑤《后汉书·郡国志》仅记“河池”二字,语焉不详。《水经注》载:
  浊水又东南,泥阳水北出泥谷,南迳白石县东,而南入浊水。浊水又东南,与仇鸠水合。水发仇溪,南迳河池县故城西,王莽之乐平亭也,其水西南流注浊水。浊水又东南,与河池水合。水出河池北谷,南迳河池戍东,西南入浊水。①
  结合大比例尺地图可知,《水经注》所记浊水乃今成县之青泥河,泥阳水、仇鸠水和河池水分别为今之徽县洛河、优镇河和页水河,仇溪乃优镇河之支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河池水在甘肃徽县南,今徽县东有永宁河,《巩昌府志》谓:即河池水。”②河池故城在页水河流域,而河池戍在河池水之西,河池县与河池戍并存,且二者并非一地。据《徽县志》:“河池故城,西十五里银杏镇,西汉置。”③清代的十五里大致相当于今九公里许,恰在今徽县县城西北7.5公里左右之银杏镇发现汉代古城遗迹。此外,还有古老的“庆寿寺”和祭祀古河池水神的“水官殿”等古庙遗迹。1980年,在今徽县农机学校基建工地,发现“汉代武帝、玄帝以及东汉时五铢钱三式,重五十公斤,一万余枚。此外还有新莽时代的货币、货泉、布泉、大泉五十等。货币长5.8厘米,宽2.7厘米。布泉直径2.6厘米。大泉五十直径2.7厘米。货泉直径1.9~2.3厘米。有剪轮钱(货泉),直径分别为1.8和1.4厘米”④。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河池“汉置,后汉建武十一年,公孙述使王元等据河池拒汉,来歙攻破之,即此。后魏曰广化,置广化郡。隋郡废,县复旧名,故城在今甘肃徽县西。宋移治固镇,元废,即今徽县治。”⑤又《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载:“西汉置河池县,治今县西北。西晋废。北魏改制广化县,治河池故城。”⑥《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汉河池县标注在今徽县县城西北。据徐日辉研究,“汉代河池治地即今徽县境,其故址在今县治西偏北十五里之银杏镇。”⑦综上可知,西汉乃至西晋废河池前,河池故址都在今徽县银杏树镇。十六国时期其地没氐、羌,北魏虽改广化县,仍治其址。
  陈启生认为汉河池县故城在今徽县伏镇,另有一些徽县地方史志学者认为当在今徽县之永宁镇,皆误。处在今徽县泥阳水支流伏镇河流域的伏镇,并不在《水经注》所记之仇鸠水支流仇溪流域,故今徽县伏镇非汉河池故城。又据《徽县志》:“栗亭旧县,西三十里伏家镇。后魏置县,与白石同隶广业郡,西魏废,宋复置。元初汪世显行栗亭管民司事,至元中省入徽州。”⑧今之徽县伏镇乃栗亭旧址,北魏始置县,宋亦在此置栗亭县,而非汉河池县。今徽县永宁镇也非汉置河池县,而是汉所置之河池戍。《水经注》载:“(河池水)水出河池北谷,南迳河池戍东,西南入浊水。”⑨另据隋唐文献之记载,隋唐时之河池县其治或在永宁镇。《元和郡县志》载:
  河池县,本汉旧县,属武都郡。河池,一名仇池,按仇池山本名仇维山,上有池似覆壶,有瀑布。其县因山为名,山在成州界,去县稍远。今县所处,谓之河池川,故取以为名。永嘉之后,没于氐羌,县名绝矣。后魏于此置广化郡、广化县,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凤州。仁寿元年改为河池县,复汉旧名,皇朝因之。①
  故隋唐时河池县以水为名,在河池川。据上引《水经注》之记载并对照大比例尺地图可知,隋唐时之河池县在今页水河东岸。《元和郡县志》又载:“河池戍在县城中。”②隋唐时于汉河池戍地置河池县,故河池戍在河池城中。《舆地广记》载:“河池县,汉属武都郡,东汉及晋因之,后废焉。元魏置广化县及广化郡,隋开皇初郡废,仁寿初改县曰:河池,属河池郡,唐属凤州,皇朝徙治固镇。”③又《徽县志》河池故城条载:“宋开宝三年移治固镇(即今县治),乃于故城置河池驿。”④另《徽县志》载:“永宁故城,东四十里永宁镇。后魏广化郡有思安县,寻废。元初置南凤州于河池,以永宁乡为县隶焉。至元初改徽州,遂省入。”⑤北魏广化郡思安县,即隋唐时河池县,宋时其治移至固镇,固镇即今徽县县城。
  综上所述,可知西汉乃至西晋废河池前,河池故址都在今徽县银杏树镇,隋唐至宋开宝三年间之河池县,河池戍亦在县城中。宋开宝三年(970),河池县移治固镇(今徽县县城),乃于河池县故城(今永宁)置河池驿。元初置南凤州于河池县,永宁为县治,元至元初年(1264年,南宋景定五年)改南凤州为徽州,永宁县废。雍正七年(1729)降州为县,改属直隶秦州,始称徽县。
  五、结语
  弄清楚徽县在历史时期的郡县建制沿革,及其县城城址的地理位置和分布变迁,不仅对于徽县汉代历史的研究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弄清其在汉代以后各朝的军政建置及其城镇、聚落的空间位置,以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的地理空间,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于今天徽县的城镇规划、布局,城市发展及旅游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徽县在历史时期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是相关研究比较薄弱,有待于探讨的空白之处甚多,需要学界进一步地发掘与研究。此外,由于笔者学识有限,错漏实多,特以此文就教于学界,望指正。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