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仇池国文学的历史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84
颗粒名称: 二、仇池国文学的历史建构
分类号: K291.42
页数: 3
页码: 379-3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仇池国夹乎大国之间,仇池国文学的产生和陇右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以及周围诸国的外交、战争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顺了一代文学和方方面面的关系与仇池国文学的产生途径和要求,那么,仇池国文学的艺术发生和历史建构情况也就大致可知了。
关键词: 徽县 仇池国 历史沿革

内容

仇池国夹乎大国之间,仇池国文学的产生和陇右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以及周围诸国的外交、战争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顺了一代文学和方方面面的关系与仇池国文学的产生途径和要求,那么,仇池国文学的艺术发生和历史建构情况也就大致可知了。
  (一)仇池国文学发生的地理、人文环境
  仇池国所据之地海拔在1200~2000米之间,年降雨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为河谷性亚热带气候,境内高山峡谷、高原盆地纵横交错,降雨充沛、气候温和。氐族人民很早便在这块较为丰饶的地区生活居住,“氐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④。《南史·夷貊传下》记载氐人:“地植九谷,婚姻备六礼,知书疏,种桑麻,出岫绢布漆辣椒等,山出铜铁。”⑤氐族杨氏自秦汉以来世居陇右。十六国时期,氐族不但种植各种粮食作物,且种桑麻,养豕、牛、马、驴、骡各种家畜,物产较为丰富。仇池地势异常险要,“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四面斗绝,高平地方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煮土成盐”⑥。可谓自给自足、易守难攻的天府之地。北朝战争频繁,灾民遍地,仇池国却相对富庶,“四方流人以仇池丰实,多往依附”⑦。杨茂搜徙居仇池后,“关中人士奔流者多依之,茂搜延纳抚接,欲去者则卫护资遣之”⑧;杨玄“虽为蕃臣,犹奉义熙之号。善待士,为流、旧所怀”⑨。于是,陇右各族流入仇池者为数不少,仇池成为汉、氐、羌等多民族杂居之地,人口的大量流动对氐族的民族融合和汉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仇池统治者又积极吸收汉文化。史载元嘉十三年(436),“氐王杨难当自称大秦王,改元建义,立妻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①。萧齐王朝曾将“《五经集注》《论语》今特敕赐王各一部”②。“氐藉世业之资,胡因倔起之众,结根百顷,跨有河西,虽戎夷猾夏,自擅荒服,而财力雄富,颇尚礼文”③。由上述文献可以看出,仇池国尽管处于边远之地,地理环境特殊,境内多民族杂居,但其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几任国君均能礼贤下士,爱护民众士卒,崇尚礼乐文化,境内有着浓郁的汉文化气息,这些因素共同铸就了仇池国浓郁的文化氛围,孕育于此种文化氛围中的仇池国文学自有其特殊性。
  (二)仇池国文学与战争
  仇池国地处陇右,国小民少,夹于南北方大国中间。境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既是南朝进行北伐的前沿地带,又是北朝南下入蜀的门户,故当时南、北方政权都想将其占为己有。仇池国“东接汉中,南接梓潼,北连天水,西接阴平,背秦面蜀,对汉中、关中和益州都构成一定的威胁”④,“仇池,南秦之根本,守御资储,特须丰积;险阻之要,尤宜守防”⑤。杨氏政权真正以国家形态正式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是在公元296年。这一年,杨茂搜为避齐万年之乱,率部族四千余家,由略阳还居仇池故地,建立了仇池国(前仇池国)。此后,氐人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随着中原政治大潮历经多次大起大落。在南、北方大国相互攻伐、战乱频繁之际,仇池国仍是各强国的“远交”对象,前秦皇帝符坚、北魏主拓跋焘、刘宋、萧齐王朝都曾将女儿远嫁仇池,以寻求政治联姻。一旦诸强国之间边境相对安定,便会抽身攻伐仇池。因此,仇池国在其历史进程中经常处在重兵压境的环境之下,频遭血光之灾。仇池国历史上曾经几次灭国,但又几度复起。频繁的战争,使仇池国文学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军国文书、露布等,还铸就了其刚健尚武的民族精神。
  (三)仇池国文学与外交
  杨氏政权凭借仇池天险,在南、北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竟能绵延三百余年,开创了立国时间比唐、宋、清还要长的历史,其灵活的外交政策功不可没。元嘉十一年(434),杨难当向刘宋王朝请和,作《遣使谢罪表》。刘宋元嘉十八年(442),杨难当乘刘裕北伐,无力西顾,又领兵大举入蜀。刘宋王朝朝野上下认为杨难当背信弃义,首鼠两端,应该讨伐之,故大举进攻仇池。杨难当兵败后,只得逃向北魏,展开外交斡旋。北魏拓跋焘亦想借此机会控制仇池,在与刘宋王朝的角逐中争取有利地位,便亲自出面接见杨难当,并声言一定会派兵支持杨难当复国。南北方大国间相互争夺对仇池国的控制权,使仇池国的外交呈现出灵活务实、审时度势、主动性强和外交方式多样等特点。史家谓“杨氏兵精地险,境接华汉,伺隙边关,首鼠疆场,遂西入白马,东出黄金,乘晋焘之捷,构围涪之衅,规吞黑水,志倾井络”①。正说明仇池国主善于利用南、北大国之间的矛盾,采取灵活多样的外交方式来保全和壮大自己。氐人在南北大国的夹缝中纵横捭阖,非常重视外交方面的努力,多边外交场合既是仇池国立国自存所必需,也是影响仇池国文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