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徽县境内佛教遗迹与青泥道之间相关问题的考察与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68
颗粒名称: 甘肃徽县境内佛教遗迹与青泥道之间相关问题的考察与研究
分类号: K878.6
页数: 11
页码: 241-3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肃徽县境内佛教遗迹的统计概况与青泥道之间相关问题的考察与研究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寺庙 文化遗存

内容

甘肃徽县所处的徽成盆地自古以来就是关中、西北通往四川的交通要道,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均非常突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战场。由于西秦岭横亘其间,重峦叠嶂,艰险异常,形成阻隔陇、蜀交通的天然屏障,自古即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其中位于徽县和陕西略阳县境内的青泥岭更是其中的咽喉要道所在。早在秦汉时期,古代先民就开始在秦陇之间的高山峡谷中依山傍水,修建栈道,以为通途。根据考察,古代经陇南入川的线路主要有三条:一是由两当县越故道山(今太阳山),经陕西勉县入川;二是经由徽县大河店乡至陕西略阳,沿嘉陵江谷地入川,即通常意义上所谓的青泥道;三是由武都循白龙江谷地,至文县碧口镇入川。其中犹以青泥道及其支线路网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这条连接古代巴蜀、秦陇和关中的交通线路上,构成了以经贸、民族、宗教、战争、语言、文学、民俗、建筑等为主旋律的灿烂乐章,其中以佛教为代表的各种相关宗教遗存更是集中体现了古代青泥道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轨迹,两者相辅相成,对于探讨徽县境内的古代交通、宗教信仰、城镇变迁、经济贸易、民族人口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佛教徒两百多年的不懈努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深深融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陇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南北朝时在仇池氐杨势力的割据之下,常年处于南北政权争夺的夹缝之中,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始终没有出现或形成稳定的区域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因此佛教在陇南境内的传播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随着北周政权完成北方的统一,以及隋唐大一统王朝的形成,以自然条件优越的徽成盆地为代表的陇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终于在唐宋时期迎来佛教发展与传播的高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以青泥道为代表的连接关陇、巴蜀的古代交通道路沿线要隘或村镇聚落也成为佛教最先传入和被接受的地方,并深深影响着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开凿石窟,兴建寺院成为一种常态。通过对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大小寺院和石窟寺遗址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它们与古代交通线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一、徽县境内的主要佛教遗迹
  徽县历史悠久,两汉时期为武都郡河池县,三国时先后被汉中张鲁、曹魏及蜀汉政权所控制,西晋永嘉之乱后,被仇池国占据。东晋时又陷入前赵、后赵及前秦等北方诸割据政权的纷争之中。南北朝时期,仇池、刘宋、北魏先后控制这一带地区,北魏政权正式占据秦州、仇池后,在此设置广化、思安二县,属广化郡。西魏时属东益州,北周时属凤州广化郡。隋初废广化郡,广化、思安二县隶属凤州;仁寿元年(601),改广化县为河池县;大业初年,思安县并入河池。此后一直到唐宋时期,河池县行政建置再没有大的变化,属于凤州。元代在河池置南凤州,隶巩昌路,领河池、永宁、两当三县;至元六年(1264),南凤州改名徽州,永宁并入徽州。明清均承袭元制,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清康熙七年(1668),改属甘肃布政使司;雍正七年(1729),降徽州为县,与两当县同属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管辖。据相关文献资料及调查情况分析,徽县境内佛教遗迹主要包括石窟、寺院和佛塔三种类型,略述如下。
  (一)石窟寺
  1.佛爷崖石窟
  佛爷崖石窟位于徽县城南约八公里处的水阳乡姚坪村佛爷山北侧的断崖上,系一处摩崖仿帐式龛,残损较为严重。现存4个大龛,14个小龛,各类浮雕造像18身。整个崖面被浮雕成一个大龛,高3.60米,面阔9.80米,进深0.20~2.00米。龛楣呈弧形,其下浮雕有多重式垂幔,龛两侧及下方残损较为严重。从两侧的桩眼分析,该龛外侧原有木质防护建筑。龛内正中并列开有4个较大的圆拱形浅龛,每个大龛周围均开有数量不一的耳龛。在仿帐式龛外两侧下方各开有一个小圆拱龛。
  龛内造像也比较有特点,其中第1—4号大龛每龛内均浮雕一坐佛,高1.43~1.91米不等,均螺纹高髻,方圆脸,弯眉细长目,高鼻小嘴,两耳紧贴后颊且外撇,面形饱满圆润。身穿圆领通肩或双领下垂式袈裟,禅定印或说法印,其中三身结跏趺坐于三重式仰莲台上,一身倚坐于莲花上。体态敦厚挺拔,神情肃穆祥和。
  开凿在这四组大龛上方及两侧的诸小龛残损情况较严重,多数龛内造像形象模糊不清,难以辨识。但部分龛内造像保存相对较好,如2号龛左侧耳龛内的胁侍菩萨,高0.59米,束发高髻,方圆脸,弯眉突目,高鼻小嘴,发辫披于肩侧,细颈端肩,胸部大部分残毁,双手交叠于胸前,饰项圈、臂钏和手镯。下着长裙,披帛于腹前十字交叉后搭肘再贴双膝下垂,立于台上。右侧耳龛内菩萨坐姿,高0.55米,头戴高花冠,神态、服饰及装饰大致同前。左臂自然下垂抚膝,手毁。右臂上举,手心贴于胸部,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腹以下部分多已残毁。4号龛上方开有3个小耳龛,每龛内各浮雕一身坐佛,穿圆领通肩袈裟,结跏趺坐。
  在帐形大龛外两侧下方,各开一圆拱形浅龛,龛内各浮雕一护法力士。其中左侧浅龛已基本残毁无存,浮雕的力士仅存少许披帛。右侧浅龛高1.19米,龛内浮雕的力士身材健壮,头及胸部已剥落残毁,左手弯至腹前,似托一物,右手高举过头。力士上身袒露,下着战裙,披帛搭肩绕臂飞扬。
  2.罗汉洞石窟
  罗汉洞石窟位于徽县虞关乡穆坪村半山腰一座天然石穴中,其下方为宝(鸡)成(都)铁路的罗汉洞隧道,正前方为嘉陵江,窟内具体情况如下:
  罗汉洞现存造像十七身,其中左壁五身,均为残件,无头,残高0.43~0.55米,多身穿交领长袖衫,双手笼于胸前或抚膝,结跏趺坐或游戏坐。右壁残存12身,其中靠前侧三身为现代重塑,其余均为原作,但残毁现象严重。有立姿有坐姿,多身穿交领长衫。个别造像形象较为特殊,如有两身立像残高0.76米,头戴扇形帽,面形较圆润,鼻子扁平,双手手指相交叉举至胸前;上身服饰较为模糊,下着长裙,脚穿云头履,立于长方形坛台上。
  此外,窟内尚残存石雕香炉残件六块,其中1号香炉略呈斗形,上大下小,四面高浮雕有天王、小鬼及宝树等图案。其余五个香炉形状各不一。贴崖壁处还保存有泥塑莲台残块,残毁严重。另有残碑六块,字迹多已模糊不辨。
  窟内壁面隐约可辨有明清时期墨书题记数条,内容可辨者有“守备金……百户萧……行兵到此”“……汉阳……”等字迹。
  3.竹林寺石窟①
  竹林寺石窟位于徽县榆树乡火站村马家磨社村西两百米西山山麓台地的斜面石崖上,现存窟龛六个,造像多已无存,具体如下:
  001窟:平面长方形圆拱顶,分双层开凿,下层凿三个圆拱型门,进深1.10米,上层为大圆拱型,进深2.20米,中间有两根立柱。窟内沿正、左、右三壁凿高约1米的倒“凹”型坛基。外壁立面高4.57米,宽4.80米,在窟外左右、顶部及中间隔台,圆拱门两侧共凿有86个0.18米左右的方型小龛,窟内造像、壁画无存。
  002窟:平面方形圆拱顶窟,高2.10米,宽1.46米,进深1.30米,窟内正壁凿叠涩式台基,高0.99米。窟内尚存坐佛一身,高1.60米,风化严重,依稀可辨佛低平发髻,脸形圆润,双耳垂肩,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迦趺坐,作禅定印。余则无存。
  003窟:平面方形圆拱顶窟,前壁坍塌,宽2.90米,进深3.10米,窟内正壁凿一通体坛基,其上并列置三个重层仰莲台座,直径0.80米。窟内造像、壁画无存。
  004窟:窟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圆拱门,高1.40米,宽1.45米,进深1.60米。窟内造像、壁画无存。
  005窟:平面方形圆拱顶窟,高2.05米,宽1.70米,进深1.40米,窟内正壁凿一高0.32米的坛基。窟内造像、壁画无存。
  006窟:平面方形圆拱顶窟,高1.70米,宽1.90米,进深2.10米。窟内正壁凿一高0.30米的坛基。窟内造像、壁画无存。
  4.真空寺石窟
  真空寺石窟位于柳林镇江口村永宁河北岸五公里处山崖西侧崖面上,山体为红砂砾岩,四周植被茂密,道路崎岖难行。真空寺主体依山体自然崖面分两层,各有造像,两层之间有石台阶相连,在两层天然洞穴左侧凿有一窟,具体如下:
  001窟:位于天然洞穴左侧,方形平顶窟,窟高3.40米,宽3.72米,进深6.70米,窟内正、左、右三壁均开凿有双层坛基,其上有现代人工水泥涂抹层。窟内造像、壁画已全部无存。
  002窟:又名罗汉洞,位于天然洞穴下层,内泥塑有两层罗汉像,均结跏趺坐于高1.45米的长条形泥筑坛台上,共计九身(其中三身仅存衣据痕迹),所有造像颈以上部分残毁无存,残高0.75~0.95米,诸罗汉像可辨身穿垂领或交领长袖衫,外披结环袈裟,手印各异,有的与愿印,有的禅定印,有的双手抚胸,不一而论。
  在罗汉像背后壁面尚存墨书榜题四条,内容依次为:
  “□安宅车氏/……家等……/师一尊意……/□□頭……”
  “春田……/……/……师意气随彼……”
  “□当□季录□/樊□四祖禅师/意气随彼/□诚者”
  “……/五郎……等/……禅师□/意气随彼□”
  此外,真空寺尚存碑刻四通,两通为明碑,两通为清碑。其中窟门两侧各立一通明碑,圆形碑额,均系弘治二年(1489)张善万造。左侧明碑高1.10米,宽0.60米,厚0.18米,左上缘及下部残损。碑阳额首并列阴刻“日”“月”二字,其四周阴刻真空寺香火田四至内容:
  “真空寺/佛天地/东下/至何地/南至何西至山头至/地北至山上一里地/皇道永固/帝道遐昌/佛道增辉/法轮常转”。碑身阴刻发愿文:“伏□人生在世善恶多……/三教圣人周朝出现……/累氏而王帝南前……/……不津文……/……佛弟子……/圆米一石僧人见遇天顺五年……/打石切一所铸铁佛……/行□圆海□至师孙贴像……/本师吝诵经僧□智□僧人……/戒得能善……不道……/杀土文徒□□千佛像江□段浩……/正兴……能□李居士段志……/□□性亮性……/十万便苏怪……/义得性广……山尚/……”
  碑阴外缘阴刻发愿文,其中碑首部分阴刻:“……惠圆海成月通上报四恩利益存亡法界有□头成□。”碑身左侧外缘阴刻:“段秦……/刘左□和……报福”,右侧外缘阴刻:“□各撸寿/□石匠张善万造段志□王□。”碑额正中阴刻一“佛”字,左右阴刻:“菩萨罗汉佛护法伽蓝。”其下排横向阴刻两排功德文:“本境/乡老会/首则须/助缘/杜宗贤/李志缘/韩文进/段志本/两当县老/人贺宣/寺承/佛施主/各开名”;碑身阴刻供养人姓名,共计九排:
  第1排:李志缘 能大 刘得 周昌 杜宗逊 杜进 杜显 李景季 滕广 刘文 刘景秀 雍居士 宋□忠 张广 李郑
  第2排:□广 线凉 沈海 杨怀 陈能 李志李 □圆 □李 圆名
  王全 进满 杜梅 杜文长 杜志通 杜志□ 杜志林
  第3排:刘志□ □□ 陈兴 承佛□/出工贾/铁施/主花 孙居士 进海 李居士 杜宗贤 杜宗英 张先 杜兑 杜宗成 杜宗岩 徐□ 周志聪
  第4排:□景文 杜才□ 杜宗祥 成仓 唐虎 杜虎 杜招 杜春 李林 杜显 杜宗玄 唐先 张志隐 刘□ 罗敬 黄□□
  第5排:周志□ 杜宗□ 孙士莲 刘翠 张生 张云 李绿 张能 张云□ 杜宗全 杜宗□ 杜□□ 贺志 刘居士 广忠 王大福 李广
  第6排:□□ 张□ □贤 任智 冯□ 卫□ 任结 张志青 李□ 张和 □□ □□ 张士莲 任全□ 罗□□ 保师 赵然
  第7排:韩□ 张悉 □□ 张进 □□ 韩□ 韩□ 韩文……
  第8排:韩………………
  第9排:………………
  窟门右侧明碑高1.04米,宽0.41米,厚0.16米,圆形碑首,阳面碑额阴刻:
  “山境/重灵高殿□石□/锦绣干坤戏山河/右佛岩前圣禅□/日往月来□□过/□龙秀□右真空/前有□崖独□□/道广”,碑身阴刻:“发心僧人定……/此有道观□□岩……/□到全□□前在……僧/东□□□数里多……僧/五湖四海进相合性保、地□明月千佛宝、圆海/不是佛境同聚会□□/鲁得留名卦龙角性□/弘治二年正月二十日石□张善万造”,其下阴刻供养人姓名:“杨……/文见□……/段兴□□/段爻道□/段五得成/段训张志超/老朱宋俊/张之□张万。”
  碑阴最上方阴刻一“佛”字,其下阴刻供养人姓名:
  会首 刘整 任智 杜宗祐 杜宗□ 杜宗林 杜宗志 段熬 □师 聂情/ 段纯 张智 张巡 宋友得 马志 张胃 段八 冯友信 杜约 高颜/ 徐茂 徐进 李友李 李怀 李文进 杨雄 朱友智 杨志宗 刘玘 刘见 / 刘文升 宋青 李五 张玘 杨氏 李宗 王景和 汪受 高全 左文广 张善 左通 / 杨景春 万忠祥 张□ □文是 张五 张□ 雷忠 高五见 郑居士 杨海 苟□ / 刘满 能真 王景萱 高能 周成 贺深 贺智 贺钊 张志囡 汪全 雷全 周郎 / 武百林 丁完 万重祥 穆□ 杜李 田□ 李军汉 王昧□ 左阴阳 张李 李宗 / 张友贤 老成 圆青 刘志才 王能 刘景智 杜宗槃 王虎……/ 老徒 杜洁 邹祥 常续 庞汉……/……/……
  窟门右侧立清碑一通,圆额碑首,高1.16米,宽0.64米,厚0.08米,碑首阴刻“永垂不朽”,每个字均刻于圆圈内,左侧“永”字旁刻“下洞泥佛三尊”。碑身阴刻发愿文:
  盖闻莫为之前难美弗彰莫为之后唯盛弗传自昔真空寺前人□修庙宇众佛诸禅□像远今历年代远且□腐朽忽运道刘表惠□孝心伤坏新/改旧然一木不能支大厦而□□□前积丘山于是募化仁人善男信女解囊众助功来未完信善士磨在众□□补□圣像铁佛头五□□/佛二尊众像培满福有攸归□石刊碑名□不朽是序长见裕出□一石万□隆号各出钱工百廿文/总会首唐在兴三千(左边依次是:
  李成各名,陈金喜助力,陈韦明五百文,唐在惠各名,唐万福四百文曹大寿三百文,陈先□二百四十,范大成每名,唐在信一千,佘必赐二百文,唐君用一千文,石朝富各人,莫可志八百文,孙文毕五百文,藤中臣六百文,生员苏文超一百廿文,监生彭元清一百廿文,杜□凤五百文)周定元助□二百□(左边依次是:万大兴二百廿文,匡先贵共助,郑文仲四百文,张四品、郑彩荣、许□、陈伯先、磴开道、丁凤、董超、陈先昱、王斋、韦廷华、刘正序、李正旺、任朝凤、窦增、福盛号各助钱一百二十文)彭在兴(左边依次是:马万□、陈宗林、袁得文、张正杨、邓天明、夏在大、曹贵、邓三才、安正魁、安朝荣、吴大□、邓元□、铁君奇、田宗富、钟世清、唐在祥、邓朝法各名助钱一百二十文)王志印(左边依次是:蒋官祚、蒋星佑、赵琏、李应宗、何世华、熊旺汉、苏文□、苏文杰、陈印榜、佘李加、张真玉、谢艾、乔定保、陈汉逢、骆朝兴、唐元廓、艾□祥、蒋天才每名助钱一百二十文)屈真(左边依次是:马钊、王富成、郭采傍、杨柱海、黄三元、张仕美、唐万□、陈启坤、曹文满、曹世林、廖才华、韩俊章、唐万益、王文、王登、秦永贵、张有朋各人出助钱一百文出各□□千文每人力六十□)伍□天(左边依次是:伍孝仲、张富有、张天□各二十文、何文□、董正吕、郑□、张懋明、张宗金、罗进有、张凤、丁俸□、杨剩林、钟传斌、张文斌、□大□各?人?出钱五十文、苏顺出钱一千、师王谷寿)/大清道光十年庚寅□秋……
  窟门右侧立一清碑,圆形碑首,为4号碑,高0.95米,宽0.53米,厚0.16米,碑额阴刻“万古千秋”。
  碑身阴刻发愿文:
  盖闻?孝子任□今之居于任平更右□今积/善祐福……针空寺住持……/神朝□□□□道□赠常□嗟……/珠……路□神有……/施□悲是也……/能□□一百廿□□芳……住持□□十……/梁……朝□□吝陈老元各老大……/……清福……/李□□□百滕忠成钱龙滕义钱张光……/李□往□百五□光□□乔永福□住持……/仇□□一百廿李井进□□□□□会首……/夏国光一百□□奎□杨……/皇清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廿八日□匠……
  5.广佛寺石窟①
  广佛寺石窟又名“三眼洞”,位于徽县江洛镇下寨村镇政府背后的山坡上,现存三个洞窟,南北向呈阶梯状排列,具体情况如下:
  001窟:平面方形,顶部不规则,窟高3.15米,宽3.98米,进深3.09米。窟内地面凿有倒“凹”形通坛基,高0.76米。窟内造像仅存右壁坛基上的十四身石雕造像,因石质粗糙及风化严重,人物细部特征已很难辨识,应为十六罗汉像。现代在正壁塑关羽、关平及周仓像。
  002窟:系利用天然洞穴略加开凿而成,平面纵长方形,顶部不规则。窟高2.30米,宽3.30米,进深4.15米。窟门高2.10米,宽0.76米,进深0.28米。窟内沿正、左、右三壁凿倒“凹”形低坛基,高0.70米;窟内造像原作无存,现窟内正壁重塑观音、文殊和普贤像,左壁重塑唐僧师徒四人、三身罗汉、一身立菩萨和一身金刚。右壁重塑三身坐佛、七身罗汉、一身立菩萨和一身金刚。窟外门壁两侧尚保存有原作的浮雕青狮和白象,残损、风化严重。
  003窟:平面略呈梯形,平顶。窟高1.54米,宽1.32~1.88米,进深2.20米。窟内沿正、左、右三壁凿倒“凹”形低坛基,正壁做二层式坛台,通高0.58米。窟内造像原作无存,现重塑送子娘娘。
  6.清凉洞石窟
  清凉洞石窟位于徽县江洛镇上坝村后沟兔儿崖,在村西一公里处,坐北朝南,山体为青石岩,现存窟龛四个,具体如下:
  001窟:平面方形平顶窟,高2.26米,宽2.06米,进深1.80米,窟内正壁凿一高0.75、深0.40米的通体高坛基,左、右两壁下端各凿有一浅龛。窟内造像及壁画均已无存。
  002窟:平面方形平顶窟,高2.00米,宽2.00米,进深2.50米,窟内正壁凿一高0.65米、深0.45米的通体高坛基,左、右壁各凿一高0.50米、进深0.25~0.30米的通体高坛基。窟内正壁坛基上现存造像两身。右侧一身通高0.95米,头与身体分裂,风化严重。大致可辨头戴圆帽,结跏趺坐,双手紧握右脚,坐于高仰覆莲台上。左侧一身仅存腰以下部分,残损严重,仅存大形。
  (二)寺院遗址
  关于徽县古代寺院的分布情况,根据清张伯魁《徽县志》①以及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徽县城内西隅的观音寺、兴善禅院、普福寺,水阳乡境内的广化寺、南禅寺、万安院,嘉陵镇境内的圣善寺、铁山寺、太和庵,虞关乡的长丰寺,泥阳镇境内的铁佛寺、福兴寺,栗川镇郇家庄村的白塔寺,永宁镇境内的三泉寺、红崖寺,柳林镇境内江口川一带的真空寺、香山寺,榆树乡境内的东禅寺、竹林寺,银杏树镇境内的庆寿寺、中川寺,伏家镇紫荆山下的北禅寺(永昌寺)、弘化寺等二十余座,大部分仅残存遗迹。
  其中名气最大者当属北禅寺,该寺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南宋淳熙年间和明嘉靖年间两次重修,现存一口明成化十六年(1480)铸铁钟,极具历史价值。元文宗时期,北禅寺僧人惠印由于通晓经律,被诏至京师,授荣禄大司徒银印,赐号真慧国师。《元文宗赐真慧国师像赞》一文中称惠印“振迹于蜀,道俗于凉”,可见其在巴蜀及河西地区均有一定影响力。
  (三)佛塔
  徽县境内佛塔仅保存有一座,即位于栗川镇郇家村白塔寺遗址的佛塔。塔通高约30米,系多层叠涩檐承托平座、斗拱楼阁式砖砌空心塔,塔基平面呈八角形,石条砌筑,塔身八面九层,底扩顶收,第一层高约7米,无平座勾栏,有仿木斗拱残存。南、北壁各镶一石碑,内容为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修塔序及捐助者姓名,塔的南壁碑下设半圆拱形门,高1.46米,门道深2.33米,单砖券顶,内辟八角形塔室。第二层以上各层均施平座、勾栏、塔檐,出檐深度由下至上逐渐递减,整体楼阁轮廓线丰满有力。塔体四正面各施刻画板门和棂窗,刻工简洁,线条清晰。四隅面无门,均雕菱形棱窗三个。各塔檐每面施双抄花拱三朵,转角出双抄挑角斜拱,上承替木,再上雕出檐椽,上铺砖石两层,呈斜坡状。檐椽栊上铺以瓦栊。整座佛塔筑砌精细,雕工玲珑,结构严谨,庄重挺拔。根据相关记载,原塔毁于唐代战火,宋淳化年间在废址上敕建一塔,名白塔,并重建寺庙,曰白塔寺。不久,寺毁而仅塔存。其为徽县境内唯一保存较好的宋塔,199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青泥道与佛教在徽县境内的传播
  通过上述对徽县境内佛教遗迹的梳理,可知无论是石窟寺的开凿,寺院的兴建,还是佛塔的修筑,均与徽县境内古代交通路网的形成和变迁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不同时期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背景等紧密相连。
  源于印度的佛教,正是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而逶迤东传,到南北朝时期已被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这一时期陇南周边的秦州(甘肃天水)、梁州(陕西汉中)、益州(四川成都)等地佛教均已十分盛行,如前所述,山大沟深的陇南一来缺乏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的支撑,二来长期处于南北政权的夹缝之中,动荡不安,佛教难以立足。但作为连接巴蜀、关中和陇右的交通要道,也不乏佛教的踪迹。如前秦时期,仇池国主杨毅之弟杨宋奴的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杨佛奴、杨佛狗①,这表明佛教已被仇池上层贵族所接受。西和县境内的法镜寺石窟,其开凿时代不晚于北魏中期,亦是目前所知陇南境内最早的石窟寺。②凉州僧人释僧朗在北魏攻陷凉州后被掠往魏都平城(山西大同),在随魏军东返途中,他与同伴中途逃跑,“……七日达于仇池,又至梁汉,出于荆州,不测其踪”①。文中的仇池即指陇南,僧朗逃往荆州,当是循平凉、天水、河池、略阳、汉中这条道路前行。实际上早在三国时期,经河池南入汉中就是一条重要线路,如张鲁割据汉中,曹操于建安二十年(215)由陈仓出散关至河池,遂东南征张鲁,大败之于阳平关,张鲁溃奔巴中②,可见曹操也是经河池、略阳攻入汉中的。到唐代时,关于这条线路的记载更为清晰,如《续高僧传》卷二十二《益州福胜寺释道兴传》载:“释道兴,姓刘,本住秦州……避难投蜀至河池县……既至蜀川,年满具进,常行兰若头陀食……以显庆四年(659)终于福胜。”③
  佛教在陇南境内的传播也与唐宋以来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陇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以成县为中心的西汉水上游的西和、礼县一带,隋唐统一全国后,帝国经济一片繁荣:“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④据《元和郡县图志》《通典·食货典》《新唐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唐代陇南的经济作物、药材、矿产、食盐、棉绸等均已非常有名,这些产品的流通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时陇南境内交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到宋代,陇南又成为宋金对峙的主战场,双方数十万大军常年屯驻于此,粮食、武器、马匹的巨大需求,极大地刺激了巴蜀之间嘉陵江水道与汉中和陇南之间陆路交通的建设,以及两宋政权与吐蕃之间茶马贸易的发展。正是在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徽县境内以青泥道为主线的关陇、巴蜀之间的路网得到全面形成和完善。公元759年,流寓秦州的诗人杜甫经盐官、西和至同谷,小住后即沿青泥道入蜀投奔严武。在此期间,他还曾前往两当县西坡拜访老朋友御史吴郁。不管杜甫是从秦州还是从同谷前往两当,这些材料均表明当时徽县境内交通线路是十分发达的。
  位于徽县水阳乡姚坪村的佛爷崖石窟在窟龛形制上与麦积山石窟西魏至北周阶段流行的帐形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龛内四佛并列的造像组合形式也很有特点,特别是3号龛内的倚坐姿佛像,与麦积山隋唐之际的013、037、067窟内的阿弥陀造像,以及同时期西安地区的隋唐造像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造像特征、衣着服饰等方面分析,其具有较多隋唐阶段造像的特点:佛螺纹高髻,面形圆润,端庄挺拔,穿垂领式或圆领通肩袈裟,衣纹雕刻刀法为减地直平阶梯式,坐姿为倚坐或结跏趺坐,佛座为2~3重仰莲瓣式莲花座。在大龛外两侧小龛内浮雕的护法天王体姿略呈S形,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动感十足,颇具盛唐武士造像的风范。由此可见,佛爷台石窟在龛形上继承了北朝晚期流行的垂幔式帐形龛,造像题材和内容上表现的仍然是北朝晚期盛行的大乘佛教思想,故其开凿时代大致应在隋末唐初。其也是徽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石窟寺。从周边调查情况看,佛爷崖后方坡地上可能存在佛寺遗址。
  值得注意的是,水阳乡姚坪村恰处于固镇(今徽县城关镇)通往青泥道的交通线路上,经姚坪前行五公里过文家池,左拐则进入青泥古道,右拐即可经大河店乡进入宋代新开的白水路古道。佛爷崖恰恰位于两条古道的交汇处,表明唐代时此地应是徽县境内一处重要居落点。从造像题材及风格分析结果看,无论是大龛样式,还是主尊佛像的造型、服饰等,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粉本应来自当时佛教中心地区,主持者或功德主显然熟悉这一切。但从主尊组合样式及胁侍菩萨略显零乱的着装,以及四个大龛周边布局零乱的小龛来看,虽然大龛整体布局具有统一性,但具体开凿过程中,似乎又有许多信众属临时或随后参与,各自表达本人心愿。因为四佛并不是当时盛行的佛教造像组合题材,且这种排列方式与佛教密宗五方佛观念亦有很大差别。且大龛主尊两侧胁侍菩萨和小龛内坐佛的雕凿技法均非常粗拙,服饰穿着方法、衣纹线条、身姿等均与标准样式有很大差异,带有强烈的地方性特色。种种信息表明,佛爷崖应是由当时沿着青泥道南来北往的信众共同出资开凿的石龛,也并非一次性完成,最常见的方式可能是过往信众出资,委托附近村落寺院内僧人雇用当地工匠雕凿。
  另外,佛爷崖窟龛规模不大,且无后世修缮痕迹。这表明当时此地居住人口不多,仅仅因为青泥道而形成聚居区。这也与相关文献记述相符合,在“安史之乱”前,河池郡领梁泉、两当、河池、黄花四县,“户五千三百七十,口二万五千五百二十”①。“安史之乱”后,凤州河池郡下辖梁泉、两当、河池县,人口略有增加:“总户数五千九百一十八,口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七。”②可知,当时徽县境内包括两当在内,总人数亦没有超过三万人,佛爷崖所在的姚坪一带人口定不会太多,只是由于地处青泥道的重要路口,则出现了这处佛教遗存。
  徽县境内另一处可能为唐代遗存的当属栗川镇郇家村宋代佛塔原址。由于该塔为宋代重建,寺院为明清重建,故原貌不详。但就栗川镇在唐代的地理位置而言,正处于同谷(成县)经青泥道或白水道入蜀的必经之地,且成州是唐代继西汉水流域后陇南境内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诗人杜甫在《发秦州》一诗中写道:“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从诗中可知,唐代属同谷管辖的栗川经济条件较好,这一带唐代遗存相对较多,如位于成县凤凰山口的大云寺(睡佛寺)遗址,即建于盛唐时期,迄今仍保留有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李叔政墨书题壁。③虽然窟内造像为后世重塑,但崖壁上尚存部分唐代窟龛及造像残迹。因此,当时栗川建有唐代佛寺及塔是很有可能的。
  古代文献中关于徽县境内唐代佛寺的记载不甚清楚,仅《徽县志》转引明代碑记称青泥岭主峰铁山东侧的圣善寺建于唐代,但并无明确的相关实物资料。这表明唐代徽县境内佛教寺院确实很少,与当时境内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有很大关系。宋代时,特别是南宋时期,作为巴蜀右翼屏障,徽成一带山区成为宋金对峙的主要战场,双方曾在两当、河池、大散关一线反复争夺。①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当时徽县境内的佛教传播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前述材料看,仅伏镇永昌寺和虞关镇罗汉洞石窟大致可以确定开凿于这一时期。其中永昌寺现已无宋代遗存,罗汉洞遗存于1957年宝(鸡)成(都)铁路修筑过程中损毁较多,仅保留有部分塑像残块。
  明清时期,除零星动荡外,陇南政局总体稳定,当地农业发展、水利建设、道路修筑、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都有了长足进步,徽县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联结秦州与汉中、巴蜀的要道所在。据文献记载,当时秦州、清水、秦安三地粮均储于徽州粮仓,西和、伏羌、礼县三地粮均储于成州粮仓,粮食外运则主要依靠嘉陵江水道,外运粮船大致沿高桥河、永宁河经嘉陵江出甘肃。这条线路也是当时秦州与徽州茶马贸易的主要通道,明政府甚至于嘉靖十七年(1538)在城北六十里的火店镇由巡茶御史王越置建巡茶御史行台,徽州知州王时雍督建,共建门两道,厅房十八间,以管理过往茶商。而唐宋时期形成的以青泥道为主的陆路交通线路,由于国家政权的统一,以及道路本身艰险难行而退居其次。因此,在上述河流及徽县、两当境内的嘉陵江段出现了许多村镇聚落,与之相伴也兴建有许多石窟寺及寺庙,徽县境内的佛教遗存亦多兴建于这一时期,相关碑刻题记也比较丰富,不再赘述。
  从这些石窟的现存情况看,其窟龛形制均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点,以平面方形居多,窟内正、左、右三壁开叠涩式台基。窟内造像以反映毗卢舍那、文殊、普贤为主尊的华严系造像为主,兼有罗汉、观音、地藏,也有表现释、道内容的孔子、天尊、玉帝、文昌君、药王、无量祖师等题材,充分体现出宋代以来三教合一的诸神造像思想和理念,这与陇南境内西和、成县、武都、两当所保存的石窟造像体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晓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