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陇蜀古道上的经典歌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61
颗粒名称: 三、陇蜀古道上的经典歌曲
分类号: I057
页数: 3
页码: 313-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陇蜀古道上的经典歌曲统计情况,内容主要包括脍炙人口的《下四川》、经久不衰的“采花调”等。
关键词: 陇蜀古道 歌谣 经典歌曲

内容

1.脍炙人口的《下四川》
  《下四川》这首歌曾在20世纪50年代响彻中国大江南北,老百姓耳熟能详,被人们称为“黄土高原的恋曲”“出门人心底的歌”,其就采录自陇南礼县。礼县、西和县作为陇蜀道祁山道的主要途经区域,不仅是人类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也是秦先祖的发祥地,还演绎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神话故事。既有经久不衰的乞巧歌,又有粗犷古朴的“春官曲”,仇池山歌也分布在西汉水流域的各个村庄,各地的社火曲调融合当地民歌唱腔和青海花儿、洮岷花儿、陕西信天游等多种音乐的唱腔,音律丰富独特。已故西北花儿王朱仲禄老先生,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演唱过花儿,历任西北歌舞团、甘肃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据其回忆,1953年,他随西北歌舞团到陇东南地区采风,到礼县时,听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放羊老乡唱的山歌非常优美动听,便把词曲采集了下来。原词是这样的:“羊吃路边的青草哩,我唱山歌调调哩,掌柜手拿菜刀哩,要宰我的羊羔哩。”
  朱仲禄先生采完风回到歌舞团后,便对这首山歌进行了改编,并取名为《下四川》。据朱先生讲,这首山歌虽然经过改编而形成了常见的三段式结构,其歌词也用河州“花儿”的形式进行了再创作,但曲调基本还是礼县那位老乡唱的调子。朱先生说:“那位老乡所唱的山歌不但调子很优美,其歌词思想性也强,本身也是一首很不错的山歌。”朱先生一生创作出一千余首花儿歌词,改编创作了众多的花儿曲调,其中以《下四川》和《花儿与少年》最引人注目。而《下四川》正是陇蜀道上一朵靓丽的艺术奇葩,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改编后的歌词是:
  一溜山(来着哟噢),两(噢)溜溜山,三溜溜山啊,脚户哥下了四川,(噢哟哟啊)脚户哥下了这四川……今个子牵(来着哟噢),明(噢)个子牵,天天每日牵啊,夜夜的晚夕里梦见,(噢哟哟啊)夜夜的晚夕里梦见……脚踩上这大路(来着哟噢),心(噢)牵着你,心中牵着你啊,喝油也不长这肉了,(噢哟哟啊)喝油也不长这肉了……①
  歌曲曲调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起于最低音,其节奏宽广,气势豪放,感情炽烈,像是对着漠漠苍天在呐喊;第二乐句蜿蜒回复至低音区,流露出内心的凄凉和沉闷;第三乐句变化重复了第二乐句,句首衬词“噢哟哟”上音阶式的急速下
  行,好似一声悲苦的长叹。歌曲的调式具有商调与羽调的双重特征,同时还有非同宫音(Do)系统的调式转换,色彩很浓,深化了歌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听这首民歌,仿佛看到荒山野地中,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脚夫,或孤独,或思念,或忧伤,背着行李,赶着马帮,跋涉于陇蜀山水之间。他们或仰天呐喊,或悲苦长叹,一边思亲思乡一边行走着,行走在天涯的尽头。这首民歌反映的正是生活在陇蜀道上的人们千里迢迢下四川经商做买卖的生活情景。
  2.经久不衰的“采花调”
  陇南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出土的编钟是中国礼乐的重要文物代表,是先秦时期秦人祭祀、出征、重大集会时使用的乐器。据专家论证,大堡子山编钟比曾侯乙编钟要早五百余年,这说明陇南音乐起步非常早。隋、唐、宋、元、明、清是陇南汉乐发展的主要时期,中国民乐的所有表现形式,都在这南北交融的地域中有所体现,并形成了北国山歌与南国丝竹刚柔相济、珠联璧合的奇观,形成了陇南音乐粗犷肆意与柔情似水兼容的特殊音乐风格,对当地各民族包容和谐共存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产于陇南文县的《采花》南坪小调,是当地群众祖祖辈辈在节庆休闲时一种聊以娱乐的弹唱曲调,是甘川蜀道上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群体活动形式。曲调吸收了川西北民歌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形成并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曲种。“南坪小调”从唱词内容上可以分为历史典籍类、劳动生活类、情感类三大板块,尤以长篇叙事见长,利于叙事的五声宫调乐曲和民族调式的特征在此体现得极为鲜明。从曲调上来看,南坪小调可分为“花灯曲调”和“背宫曲调”两种,专门用来过年耍花灯时演唱的是“花灯曲调”,农闲小节庆日子演唱的是“背宫曲调”。就“南坪小调”包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反映的靠前而复杂的情感内容而言,可以说其当之无愧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奇葩。主要曲目有《孟姜女哭长城》《老爷挑袍》《绣荷包》《南桥担水》《放风筝》《十观灯》《货郎卖线》等。这些曲目在甘、陕、川多地的社火曲中非常流行。其中,《绣荷包》《南桥担水》《放风筝》《十观灯》等在陇南各地社火曲中极为流行。尤其以《采花》《盼红军》闻名于世,后来《采花》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舞台,成为世界级的名曲。可以说采花调是陇蜀道艺术殿堂里难得的精品。
  长期存在于陇蜀道上的文物遗迹、民俗现象、生活习惯等是多种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结果。显然,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之下,陇蜀道上也产生了大量的俗语、俚语、谚语、歌谣等,本文仅以陇蜀道上的经典诗作、歌谣做简要罗列分析,希望在某种程度上体现陇蜀道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当地人的文化审美心态。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