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陇蜀古道上的诗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59
颗粒名称: 一、陇蜀古道上的诗歌
分类号: I222
页数: 4
页码: 309-3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陇蜀古道上各个朝代诗歌统计概况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陇蜀古道 诗文 歌谣

内容

1.李白《蜀道难》
  陇蜀古道上最著名、流传最广的诗作,当属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作《蜀道难》。李白青年时期往返陇蜀,曾涉足陇南徽县城南25公里处的青泥岭(又名铁山,主峰海拔1946米)。《太平寰宇记》载:“息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遭泥泞,故曰青泥岭。”《蜀道难》诗中的“青泥何盘盘”之“青泥”,说的正是陇南境内的青泥岭。《蜀道难》,古乐府曲名,属《相和歌·瑟调曲》,古代诗人常用来描写蜀地道路的艰难。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一说:“《蜀道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而不及其他。(李)白则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在佐逆者著戒。”这首诗作于天宝初年。虽然托题古调,但诗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有新颖独到之处。全诗描写了奇险壮丽的景象,将历史、现实、神话交织在一起,纵横捭阖,句式也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参差,充满极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通篇紧扣一个“难”字,瑰丽而又神奇,怪不得诗人初人长安,贺知章一读此诗就大为赞赏,称之为“谪仙人”。这首诗后来也成为歌颂陇蜀道的不朽诗篇。
  2.唐刘得仁《送河池李明府之任》
  原诗如下:
  河池安所理,种柳与弹琴。自合清时化,仍资白首吟。
  程余行片月,公退入遥林。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
  河池县,汉置,后汉建武十一年,公孙述使王元等据河池拒汉,后攻破之。即此,后魏曰广化,置广化郡。隋郡废,县复旧名,故城在今甘肃徽县西。宋移治固镇,元废,即今徽县治理古蛮地,唐羁縻智州地。宋初置河池县,改曰怀德,寻仍曰河池县,故城在今广西河池县东。明改州,徙今治,属广西庆远府。清因之。民国改州为县,原属广西。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赞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端能确守格律,揣治声病”。
  3.杜甫陇蜀道诗
  (1)《盐井》诗: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该诗描写的是今陇南市礼县盐关镇。这里盛产卤盐,三国时称卤城,诸葛亮六出祁山时,曾在这里与魏军多次激战。隋唐以后成为陇右主要产盐地,有盐井多口,供给秦、阶、成诸州。诗人在这里耳闻目睹了官家对盐农的重利盘剥,通过《盐井》一诗,抒发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2)《寒峡》诗: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峡不可渡,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这首诗是杜甫由秦州往同谷,经今长道镇祁家峡口时所作的纪行诗,这里与前后几首诗一样也是描写古祁山道的主要行旅路线。在这首描写山川跋涉的纪行诗中,杜甫仍不时流露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3)《发同谷县》诗: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仲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停骖龙潭云,回首虎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诗人杜甫在同谷仅徙居了一月左右,因生活所迫,当年十二月一日,又携家眷往成都徙居。旅途中,诗人写了一组共十二首以地名为题的纪行诗,其中有三首诗描写的景物仍在陇南(陇蜀道)境内。在《发同谷县》一诗中,诗人解释了他离开同谷的原因,虽然生活艰苦,但自己对同谷的秀丽景色仍十分流连,非常喜欢这里的偏僻安静;无奈因衣食之累,不得不开始一年当中的第四次远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杜甫这一生身懒意拙,偶尔碰到合适的地方就想隐居,然而留下和离去都和意愿相违背,仰首望着森林中那些自由的鸟儿,也只有惭愧的份儿。
  (4)《木皮岭》诗: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喧。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再闻虎豹斗,屡跼风水昏。
  高有度阁道,摧折如断辕。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玄圃存。时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①
  木皮岭位于同谷县(今成县)东南约十公里处。《徽县县志》:“木皮岭,西南三十里,一名柳树崖。脉与龙洞山联属,石径层沓,人马登陡崖坎,艰于行。”因其山上多木兰,其皮可人药(即厚朴),故名木皮岭。此诗通过着力刻画“木皮岭”壮美的自然风光,再次表达了杜甫对陇蜀道山水的依依惜别之情。
  (5)《白沙渡》诗: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揖,窈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礌礌,沙白滩漫漫。翛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嵌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白沙渡在今徽县西南大河乡约二十公里的白水峡内。杜甫通过叙写在“白沙渡”渡江的情景,表达了面对陇蜀道旅途奇险,心忧南行愁苦、未来渺茫的复杂心情。再到水会渡(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后,越飞仙阁,过天险剑门关,最后到达成都。
  (6)《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
  寒城潮烟谈,山谷落叶赤。阴风千里来,吹汝江上宅。
  鹍鸡号枉渚,日色傍阡陌。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
  哀哀失木狖,矫矫避弓翮。亦知故乡乐,未敢思宿昔。
  ① 高天佑:《杜甫陇蜀纪行诗注析》,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昔在凤翔都,共通金闺籍。天子犹蒙尘,东郊暗长戟。
  兵家忌间谋,此辈常接迹。台中领举劾,君必慎剖析。
  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
  朝廷非不知,闭口休叹息。仲尼甘旅人,向子识损益。
  余时忝诤臣,丹陛实咫尺。相看受狼狈,至死难塞责。
  行迈心多违,出门无与适。于公负明义,惆怅头更白。
  这首诗是杜甫写于两当县,叙写了他离别秦州前夕,只身赴两当县访吴郁“江上宅”的所见所感。他回忆在凤翔行都之时,自己身为左拾遗而没有能够积极疏救吴郁的原因,表达了愧对老友的忏悔心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诗人杜甫真诚笃厚的崇高品质。
  4.宋元之际汪元量《凤州歌》(二)
  原诗如下:
  去路迢迢入两当,三千三百到华阳。黄花川上黄花驿,千百猿声断客肠。
  据《诗渊》,诗题为“凤州歌二首”。元朝从至元初起,皇帝每年例遣使者代祀五岳四渎,汪元量在至元二十三年(1286)被命隆香,该诗作于赴秦、蜀、楚地祭祀的途中。
  在陇蜀纪行诗中,杜甫有45首之多。另外,还有王勃、陈子昂、王维、岑参、刘禹锡、李商隐、刘克庄等数十位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与蜀道有关的诗歌,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