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蜀古道上的经典诗作歌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58
颗粒名称: 陇蜀古道上的经典诗作歌谣
分类号: I222
页数: 7
页码: 309-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陇蜀古道上的经典诗作歌谣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包括陇蜀古道上的诗歌、陇蜀古道上的歌谣、陇蜀古道上的经典歌曲等。
关键词: 陇蜀古道 诗文 歌谣

内容

无论古代或现代,蜀道在我国历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周、秦、汉、南北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里,蜀道是历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通往与西南邻近国家的要道。在历史上,蜀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连接东西的丝绸古道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蜀道作为我国历史上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主要交通网络,其沿线不仅以奇险栈道著称于世,也以其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奇特珍贵的自然景观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人们所青睐向往,而蜀道沿途主线及支线的历史文物更是国之瑰宝,其沿途的民俗文化也丰富而独具特色,有着重要的旅游文化地理价值。陇南境内的蜀道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我们可进一步称之为“陇蜀道”。陇蜀道,尤其是祁山道、陈仓道、阴平道,与茶马古道相互交错,在秦陇与巴蜀之间,起着连接纽带的作用。这里历史民俗文化丰富独特,比如社火唱词、武术、高抬、造纸技术、传神、木偶戏、灯影戏、高山戏、吹唢呐等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发展,丰富了各路客商和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文试以陇蜀古道沿线产生的几首经典诗作歌谣为例,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窥探出陇南在蜀道上的重要地位。
  一、陇蜀古道上的诗歌
  1.李白《蜀道难》
  陇蜀古道上最著名、流传最广的诗作,当属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作《蜀道难》。李白青年时期往返陇蜀,曾涉足陇南徽县城南25公里处的青泥岭(又名铁山,主峰海拔1946米)。《太平寰宇记》载:“息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遭泥泞,故曰青泥岭。”《蜀道难》诗中的“青泥何盘盘”之“青泥”,说的正是陇南境内的青泥岭。《蜀道难》,古乐府曲名,属《相和歌·瑟调曲》,古代诗人常用来描写蜀地道路的艰难。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一说:“《蜀道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而不及其他。(李)白则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在佐逆者著戒。”这首诗作于天宝初年。虽然托题古调,但诗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有新颖独到之处。全诗描写了奇险壮丽的景象,将历史、现实、神话交织在一起,纵横捭阖,句式也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参差,充满极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通篇紧扣一个“难”字,瑰丽而又神奇,怪不得诗人初人长安,贺知章一读此诗就大为赞赏,称之为“谪仙人”。这首诗后来也成为歌颂陇蜀道的不朽诗篇。
  2.唐刘得仁《送河池李明府之任》
  原诗如下:
  河池安所理,种柳与弹琴。自合清时化,仍资白首吟。
  程余行片月,公退入遥林。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
  河池县,汉置,后汉建武十一年,公孙述使王元等据河池拒汉,后攻破之。即此,后魏曰广化,置广化郡。隋郡废,县复旧名,故城在今甘肃徽县西。宋移治固镇,元废,即今徽县治理古蛮地,唐羁縻智州地。宋初置河池县,改曰怀德,寻仍曰河池县,故城在今广西河池县东。明改州,徙今治,属广西庆远府。清因之。民国改州为县,原属广西。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赞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端能确守格律,揣治声病”。
  3.杜甫陇蜀道诗
  (1)《盐井》诗: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该诗描写的是今陇南市礼县盐关镇。这里盛产卤盐,三国时称卤城,诸葛亮六出祁山时,曾在这里与魏军多次激战。隋唐以后成为陇右主要产盐地,有盐井多口,供给秦、阶、成诸州。诗人在这里耳闻目睹了官家对盐农的重利盘剥,通过《盐井》一诗,抒发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2)《寒峡》诗: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峡不可渡,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这首诗是杜甫由秦州往同谷,经今长道镇祁家峡口时所作的纪行诗,这里与前后几首诗一样也是描写古祁山道的主要行旅路线。在这首描写山川跋涉的纪行诗中,杜甫仍不时流露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3)《发同谷县》诗: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仲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停骖龙潭云,回首虎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诗人杜甫在同谷仅徙居了一月左右,因生活所迫,当年十二月一日,又携家眷往成都徙居。旅途中,诗人写了一组共十二首以地名为题的纪行诗,其中有三首诗描写的景物仍在陇南(陇蜀道)境内。在《发同谷县》一诗中,诗人解释了他离开同谷的原因,虽然生活艰苦,但自己对同谷的秀丽景色仍十分流连,非常喜欢这里的偏僻安静;无奈因衣食之累,不得不开始一年当中的第四次远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杜甫这一生身懒意拙,偶尔碰到合适的地方就想隐居,然而留下和离去都和意愿相违背,仰首望着森林中那些自由的鸟儿,也只有惭愧的份儿。
  (4)《木皮岭》诗: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喧。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再闻虎豹斗,屡跼风水昏。
  高有度阁道,摧折如断辕。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玄圃存。时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①
  木皮岭位于同谷县(今成县)东南约十公里处。《徽县县志》:“木皮岭,西南三十里,一名柳树崖。脉与龙洞山联属,石径层沓,人马登陡崖坎,艰于行。”因其山上多木兰,其皮可人药(即厚朴),故名木皮岭。此诗通过着力刻画“木皮岭”壮美的自然风光,再次表达了杜甫对陇蜀道山水的依依惜别之情。
  (5)《白沙渡》诗: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揖,窈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礌礌,沙白滩漫漫。翛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嵌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白沙渡在今徽县西南大河乡约二十公里的白水峡内。杜甫通过叙写在“白沙渡”渡江的情景,表达了面对陇蜀道旅途奇险,心忧南行愁苦、未来渺茫的复杂心情。再到水会渡(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后,越飞仙阁,过天险剑门关,最后到达成都。
  (6)《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
  寒城潮烟谈,山谷落叶赤。阴风千里来,吹汝江上宅。
  鹍鸡号枉渚,日色傍阡陌。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
  哀哀失木狖,矫矫避弓翮。亦知故乡乐,未敢思宿昔。
  ① 高天佑:《杜甫陇蜀纪行诗注析》,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昔在凤翔都,共通金闺籍。天子犹蒙尘,东郊暗长戟。
  兵家忌间谋,此辈常接迹。台中领举劾,君必慎剖析。
  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
  朝廷非不知,闭口休叹息。仲尼甘旅人,向子识损益。
  余时忝诤臣,丹陛实咫尺。相看受狼狈,至死难塞责。
  行迈心多违,出门无与适。于公负明义,惆怅头更白。
  这首诗是杜甫写于两当县,叙写了他离别秦州前夕,只身赴两当县访吴郁“江上宅”的所见所感。他回忆在凤翔行都之时,自己身为左拾遗而没有能够积极疏救吴郁的原因,表达了愧对老友的忏悔心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诗人杜甫真诚笃厚的崇高品质。
  4.宋元之际汪元量《凤州歌》(二)
  原诗如下:
  去路迢迢入两当,三千三百到华阳。黄花川上黄花驿,千百猿声断客肠。
  据《诗渊》,诗题为“凤州歌二首”。元朝从至元初起,皇帝每年例遣使者代祀五岳四渎,汪元量在至元二十三年(1286)被命隆香,该诗作于赴秦、蜀、楚地祭祀的途中。
  在陇蜀纪行诗中,杜甫有45首之多。另外,还有王勃、陈子昂、王维、岑参、刘禹锡、李商隐、刘克庄等数十位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与蜀道有关的诗歌,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二、陇蜀古道上的歌谣
  生活在大山深处的陇南人和外界的联系并不是太多,但为了生存,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也不得不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和家人的希望走出大山行旅或谋生。他们与相邻的四川、陕西,甚至青海都有着密切的商贸往来。甘肃、青海盛产食盐、药材、鸦片,而四川则以出产茶叶、丝绸、布匹闻名。为了获取这些物资,这一带的人们不得不千里迢迢下四川经商做买卖,陇南的山歌里就多有反映。“走过高山走大湾,小哥哥拌茶下四川。走过高山走大弯湾,小哥哥办茶下四川。百五的背子棕绳绳捆,脖子背长腿背肿。山大沟深小路陡,三步一拐慢慢走。”“热头像火的入伏天,小郎吆脚下四川。骡子驮的油口袋,热火大天咋走来。”①这些山歌不仅将去四川干什么说得清清楚楚,还将行头、打扮,甚至出行的天气,以及去的艰难道了个明白。
  “想背背子下四川,家里有个心不甘。黄杨木的铲子把,走时莫把妹丢下。刮上一风透心凉,走时你把妹引上。碟碟舀水舀水浅的很,本是路程远得很。青阳峡的青石崖,扯心大着走不开。”①不论是背背子下四川办茶,还是到陕西去赶麦场,人总是活在情感和生活的矛盾之中,在想念心上人(妹)的同时,还想着四川的物品,如甜甜的冰糖。“莲花出水一朵朵,山歌一唱人快活。川路的冰糖嘴儿里咽,山歌越唱心越甜。”“小哥哥下了四川了,贤妹娃不得动弹了。郎打汉中场上哩,我打二人床上哩。出远门的你回来,二人床上我一块(个)。”“陕西坝里麦子黄,提把镰刀赶麦场。陕西坝里没麦了,赶到千阳陇川了。”要经过陕西到洛阳了,为了打发商旅中的劳累和寂寞,甚至还在沿途留下情感的种子。“骡子驮的藏红花,洛阳县里看去家。走在洛阳县里了,站在花儿的店里了。小哥到了洛阳城,打你走后再没人。骡子驮的油来了,长精神的人来了。榨油的胡麻黑霜杀,这趟生意没赚下。”四川、陕西、甘肃作为蜀道上的重镇,蜀道的影响力辐射至其境内的很多地区:“黄牛娃皮子做鼓哩,小哥哥兰州下苦哩。”“伏羌(甘谷)路上的挑子客,草帽贩到西和来。”省城兰州和天水甘谷都是最主要的去处,为了生计,年轻的男人们不得不背负起生活的重担,在遥远的省城兰州下苦出力:“尖角背篼双皮靽,小哥哥兰州背石炭(煤)。”有的甚至还要到更遥远的新疆、青海去谋生:“小哥哥新疆口外哩,有话我给谁带哩。”
  三、陇蜀古道上的经典歌曲
  1.脍炙人口的《下四川》
  《下四川》这首歌曾在20世纪50年代响彻中国大江南北,老百姓耳熟能详,被人们称为“黄土高原的恋曲”“出门人心底的歌”,其就采录自陇南礼县。礼县、西和县作为陇蜀道祁山道的主要途经区域,不仅是人类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也是秦先祖的发祥地,还演绎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神话故事。既有经久不衰的乞巧歌,又有粗犷古朴的“春官曲”,仇池山歌也分布在西汉水流域的各个村庄,各地的社火曲调融合当地民歌唱腔和青海花儿、洮岷花儿、陕西信天游等多种音乐的唱腔,音律丰富独特。已故西北花儿王朱仲禄老先生,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演唱过花儿,历任西北歌舞团、甘肃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据其回忆,1953年,他随西北歌舞团到陇东南地区采风,到礼县时,听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放羊老乡唱的山歌非常优美动听,便把词曲采集了下来。原词是这样的:“羊吃路边的青草哩,我唱山歌调调哩,掌柜手拿菜刀哩,要宰我的羊羔哩。”
  朱仲禄先生采完风回到歌舞团后,便对这首山歌进行了改编,并取名为《下四川》。据朱先生讲,这首山歌虽然经过改编而形成了常见的三段式结构,其歌词也用河州“花儿”的形式进行了再创作,但曲调基本还是礼县那位老乡唱的调子。朱先生说:“那位老乡所唱的山歌不但调子很优美,其歌词思想性也强,本身也是一首很不错的山歌。”朱先生一生创作出一千余首花儿歌词,改编创作了众多的花儿曲调,其中以《下四川》和《花儿与少年》最引人注目。而《下四川》正是陇蜀道上一朵靓丽的艺术奇葩,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改编后的歌词是:
  一溜山(来着哟噢),两(噢)溜溜山,三溜溜山啊,脚户哥下了四川,(噢哟哟啊)脚户哥下了这四川……今个子牵(来着哟噢),明(噢)个子牵,天天每日牵啊,夜夜的晚夕里梦见,(噢哟哟啊)夜夜的晚夕里梦见……脚踩上这大路(来着哟噢),心(噢)牵着你,心中牵着你啊,喝油也不长这肉了,(噢哟哟啊)喝油也不长这肉了……①
  歌曲曲调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起于最低音,其节奏宽广,气势豪放,感情炽烈,像是对着漠漠苍天在呐喊;第二乐句蜿蜒回复至低音区,流露出内心的凄凉和沉闷;第三乐句变化重复了第二乐句,句首衬词“噢哟哟”上音阶式的急速下
  行,好似一声悲苦的长叹。歌曲的调式具有商调与羽调的双重特征,同时还有非同宫音(Do)系统的调式转换,色彩很浓,深化了歌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听这首民歌,仿佛看到荒山野地中,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脚夫,或孤独,或思念,或忧伤,背着行李,赶着马帮,跋涉于陇蜀山水之间。他们或仰天呐喊,或悲苦长叹,一边思亲思乡一边行走着,行走在天涯的尽头。这首民歌反映的正是生活在陇蜀道上的人们千里迢迢下四川经商做买卖的生活情景。
  2.经久不衰的“采花调”
  陇南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出土的编钟是中国礼乐的重要文物代表,是先秦时期秦人祭祀、出征、重大集会时使用的乐器。据专家论证,大堡子山编钟比曾侯乙编钟要早五百余年,这说明陇南音乐起步非常早。隋、唐、宋、元、明、清是陇南汉乐发展的主要时期,中国民乐的所有表现形式,都在这南北交融的地域中有所体现,并形成了北国山歌与南国丝竹刚柔相济、珠联璧合的奇观,形成了陇南音乐粗犷肆意与柔情似水兼容的特殊音乐风格,对当地各民族包容和谐共存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产于陇南文县的《采花》南坪小调,是当地群众祖祖辈辈在节庆休闲时一种聊以娱乐的弹唱曲调,是甘川蜀道上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群体活动形式。曲调吸收了川西北民歌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形成并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曲种。“南坪小调”从唱词内容上可以分为历史典籍类、劳动生活类、情感类三大板块,尤以长篇叙事见长,利于叙事的五声宫调乐曲和民族调式的特征在此体现得极为鲜明。从曲调上来看,南坪小调可分为“花灯曲调”和“背宫曲调”两种,专门用来过年耍花灯时演唱的是“花灯曲调”,农闲小节庆日子演唱的是“背宫曲调”。就“南坪小调”包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反映的靠前而复杂的情感内容而言,可以说其当之无愧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奇葩。主要曲目有《孟姜女哭长城》《老爷挑袍》《绣荷包》《南桥担水》《放风筝》《十观灯》《货郎卖线》等。这些曲目在甘、陕、川多地的社火曲中非常流行。其中,《绣荷包》《南桥担水》《放风筝》《十观灯》等在陇南各地社火曲中极为流行。尤其以《采花》《盼红军》闻名于世,后来《采花》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舞台,成为世界级的名曲。可以说采花调是陇蜀道艺术殿堂里难得的精品。
  长期存在于陇蜀道上的文物遗迹、民俗现象、生活习惯等是多种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结果。显然,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之下,陇蜀道上也产生了大量的俗语、俚语、谚语、歌谣等,本文仅以陇蜀道上的经典诗作、歌谣做简要罗列分析,希望在某种程度上体现陇蜀道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当地人的文化审美心态。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秋云
责任者
沈文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