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栈道的开辟与名称溯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43
颗粒名称: 连云栈道的开辟与名称溯源
分类号: K928.6
页数: 9
页码: 264-2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连云栈道是元明清时自关中至汉中的一条主要栈道,又名秦栈、北栈。它的基本路线是,自长安西二百里的宝鸡西南入栈,越大散关,循嘉陵江上游河谷,经草凉驿、黄花驿、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后,折向东南,翻凤岭、柴关岭至武休关,循褒水河谷南越鸡头关出栈,过褒城而抵汉中。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连云栈道形成的时代背景、开辟年代、名称演变及其相关问题做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 连云栈道 蜀道 文化遗产

内容

连云栈道是元明清时自关中至汉中的一条主要栈道,又名秦栈、北栈。它的基本路线是,自长安西二百里的宝鸡西南入栈,越大散关,循嘉陵江上游河谷,经草凉驿、黄花驿、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后,折向东南,翻凤岭、柴关岭至武休关,循褒水河谷南越鸡头关出栈,过褒城而抵汉中。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三卷《秦岭仇池区》、李之勤等《蜀道话古》、王开主编的《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刘庆柱等主编的《中国蜀道》第一卷《交通线路》(李久昌著)和第二卷《历史沿革》(王子今著)等专著对连云栈道都有论述,黄盛璋《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郭荣章《褒斜道改道至回车考辨》系列文章①、高景明等《关中与汉中古代交通试探》、陈显远《贾汉复修复连云栈道》、冯岁平《清代张问陶连云栈之行及其蜀道诗》和《蜀道上的中国式记忆——以清栈道长卷为例》、李之勤《元明清连云栈道创始于北魏回车道说质疑》和《秦岭古道历史资料辑校12则》、刘洁《北魏褒斜道改道说质疑》等论文,对连云栈道的起源、通塞及人文活动进行了考证。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连云栈道形成的时代背景、开辟年代、名称演变及其相关问题做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连云栈道开辟于中唐
  连云栈道的前身是唐宋褒斜道。唐人所称的褒斜道开辟于中唐时文宗开成四年(839),由兴元府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归融主持,事见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
  开成四年,梁州牧缺……(归融)既莅止,咨于群执事,求急病者先之。咸曰:“华阳黑水,昔称丑地,近者尝为王所。……唯驲遽之途,欹危隘束,其丑尚存,使如周道,在公颐指耳!”于是因年有秋,因府无事,军逸农隙,人思贾余。乃悬垦山刊木之庸募其力,揆钻凿橦柲之用庀其工,具舁辇畚锸之器膺其要。……我之提封居右扶风,触剑阁千一百里,自散关抵褒城,次舍十有五,牙门将贾黯董之。自褒而南逾利州至于剑门,次舍十有七,同节度副使石文颖董之。两将受命,分曹星驰。并山当蹊,顽石万状,坳者垤之,兀者铦之,磊落倾歌,波翻兽蹲。炽炭以烘之,严醯以沃之,溃为埃煤,一彗可埽。栈阁盘虚,下临咸尔呀。层崖峭绝,枘木亘铁。因而广之,限以钩阑。狭径深陉,衔尾相接。从而拓之,方驾从容。急宣之骑,霄夜不惑,郄曲稜层,一朝坦夷……驶行者忘其劳,吉行者徐其趋,孥行者家以安,货行者肩不病,徒行者足不茧,乘行者蹄不刓。公谈私咏,溢于人听。①
  文中“自散关抵褒城,次舍十有五”语,表明这次所修之路即后世连云栈道路线,因为此前褒斜道的路线为“自郿县抵褒城”,自斜谷入而从褒谷出,故道路线为“自散关抵西县”,自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入而从西县(今陕西勉县西)出,只有连云栈道自宝鸡入而从褒城出。按三十里一驿计算,四百五十里也与散关、褒城间里程基本吻合。②文中对修路之时间、缘起、目标、措施以及最终效果都做了具体描述,可谓工程之详细记录。“驲遽之途,欹危隘束,其丑尚存”“并山当蹊,顽石万状,坳者垤之,兀者铦之”,说明确为初辟;“炽炭以烘之,严醯以沃之”,“栈阁盘虚,下临(咸尔)呀。层崖峭绝,枘木亘铁”,说明工程之艰巨。
  归融主持凿修的这条新路,北部大散关至凤州段利用故道,南部武休关至褒谷口利用汉晋褒斜道。唐人之所以仍将此路称为褒斜道,一则此道南段仍循旧褒斜道,且褒谷亦称斜谷,褒斜道亦名斜谷道③,所以用褒谷段之名代称全路亦无不可;二则古人有此习惯,即他们往往把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地名、习俗带到一个新的地方,无论是州县名称抑或山川村镇名称④。褒斜道作为新路之称,名不能副其实,因为原褒斜道系循斜水、褒水河谷而得名,新道远离了斜水河谷,只有南段一百多里循褒水河谷;至于它借用来的另一个名称斜谷道,更是难称恰当。但是,唐宋地理典章著作、文人歌赋,都用褒斜道、斜谷道来称呼这条新路。唐《通典》卷一七五、《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二和宋《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三中的“斜谷路”“褒斜道”皆指这条道路。
  刘禹锡在文中称这条道路为“驿路”,并称其间有“次舍十有五”,但宋初《太平寰宇记》中却用“驿路”指称故道⑤,显示它作为驿路的时间并不长。实际情况确也如此。这条驿路开通十年后,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涯在宣宗大中三年(849)又奏请开辟了北段利用故褒斜道,南段自西江口以下于旧道之东沿文川河而出汉中的“兴元新路”——文川道以代替此“褒斜旧路”。⑥只是由于文川道“颇不便人”,又发生了“山水摧损桥阁,使命停拥,馆驿萧条”①之事,大中四年(850),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应诏“修斜谷旧路”及沿线驿馆②,这条驿路方得以恢复。③但是,三十多年后的光启二年(886),因宦官和藩镇政权,僖宗被迫奔兴元,叛臣焚毁了散关至褒城间的栈道④,事后虽有神策军使晋晖屯黑水(今陕西汉中市西北褒河)“修栈道以通往来”⑤,但馆驿是否恢复亦难断言。随着五代战乱,褒斜道南北为不同的政权所控制,虽间或有修路之事,但唐褒斜道已完全失去驿路的辉煌,直至宋代自关中入蜀转而以行故道为主。当然,晚唐至两宋,褒斜道新线仍能通行,留有“十驿褒斜到处慵,眼前常似接灵踪”(薛能《褒斜道中》)、“大散关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褒斜新路晚,鄠杜故园秋”(文同《送李坚甫中舍奉使还阙》)、“荷声策策秋来后,桂影团团月上时”(汪元量《凤州》)等脍炙人口的诗章和欧阳詹《栈道铭》、孙樵《书褒城驿壁》、晏袤《山河堰落成记》等才情并茂的文章。
  二、成为驿路前连云栈道即能通行
  道路的修筑往往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典籍记载,秦蜀间谷道开辟于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中期⑥,但公元前3到5世纪秦蜀两地就多有交际;《汉书·王莽传》载“(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但《石门颂》摩崖却有“(汉)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之说;米仓道在汉末张鲁以“五斗米道”统治汉中时期方占据重要地位,但《玉堂闲话》却记录了汉初韩信打算翻越米仓山奔逃的传说和秦民王行言经此道贩盐于巴渠的史事。正如黄盛璋先生所论:“中国交通史上所谓‘开’‘通’云云,都不一定指的是‘始开’‘始通’,道路都是多年不断发展的结果,绝大多数都不是一次所能修建完备,而且修好以后,日后还必须经常加以修治,否则就会湮塞,特别在山区的道路更是如此。”⑦连云栈道(唐宋褒斜道)也不例外,它也是在长期利用的基础上由朝廷下诏修治才成驿路的。
  历史资料和相关研究表明,连云栈道发轫于唐初。李之勤先生等在《蜀道话古》中,分析初唐王勃总章二年(669)入蜀诗及诗序中的地理信息后认为,“王勃此行前段所走的是故道,但后半经过的是褒斜道。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联系故道北段和褒斜道南段的这条蜀道新线,在唐代初年已经是入蜀的大道之一,并已承袭了褒斜道之名了”①,诚为严谨可信之考证。中唐诗人刘禹锡《送赵中丞参山南幕府》诗曰:“绿树满褒斜,西南蜀路赊。驿门临白草,县道过黄花。”其中黄花为治所在今陕西凤县东北的一个县,不在秦汉褒斜道沿线;行褒斜而过黄花,亦说明这条道已经被称为褒斜道。杜佑《通典》成书于归融治道前三十多年,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前二十多年,《通典》中“汉中郡……去西京,取……斜谷路九百三十三里”②之说,明显是就褒斜道新线而言,因为旧道只有七百多里③,而《元和郡县图志》也有“(兴元府)西取斜谷路至凤州三百八十里”④之记载,皆可证此道之渊源。
  褒斜道新线在归融修治之前即已可通行的著名事例莫过于唐玄宗经此道奔蜀。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丙午,因“安史之乱”而出奔的唐玄宗一行“次河池郡”⑤。在河池(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玄宗得知蜀土丰稔,甲兵全盛,十分高兴,遂决定南越凤岭,循褒谷出汉中,并封赏随行大臣,以陇西郡公李禹“封汉中王,山南西道防御使”⑥,“前华州刺史魏犀为梁州长史”⑦,加强汉中防卫力量。六月底,玄宗“至汉中郡,下诏以(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及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采访等使、江陵郡大都督”⑧,旋向西入金牛道,奔往蜀郡(今四川成都)。
  玄宗在秦岭间所行道路,有论者以为故道⑨,笔者先前也曾持此观点⑩。但是,行故道之说与《旧唐书》和《册府元龟》中“六月至汉中郡”之记载不能吻合,一则行故道入蜀可径自汉中西之西县(今陕西勉县西老城)转入金牛道,不必绕道汉中,二则故道河池至汉中间有六百里之路程⑪,“六月丙午”为二十四日,六月二十四日抵河池,行故道当月内不能到达汉中⑫。且唐人笔记中关于玄宗幸蜀,有“上(玄宗)始入斜谷,天尚早,烟雾甚晦”⑬“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⑭等记载,诗歌中有“寂寞銮舆斜谷里,是谁翻得《雨霖铃》”⑮之咏叹。宋人周麟之有《王秦川歌》:“羯鼓催花浑不记,曲中空唱《雨霖铃》”,其序文曰:“明皇幸蜀,一日登高山望秦川”①,登山望秦川唱《雨霖铃》,当然只会在褒斜道中“望”,而不会发生在后人演化的剑阁道上。②可见,唐宋时认为玄宗所行为褒斜道新线。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卷一九《汉唐褒斜驿道》于此亦有考证。玄宗出奔,“以韦谔充巡阁道使”③,应对道路有过修葺,但仓促之间,使其勉强通过即可,不可能对道路进行全面整治。
  三、连云栈道开辟的政治、经济和自然因素
  唐代之所以对褒斜道改线,使之形成后来的连云栈道,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首先,自晋室南迁至隋统一,全国的政治中心由关中移向江东。特别是南北朝时,秦岭南北为不同的分裂政权所管辖,而且多次更替,穿越秦岭的褒斜道常常成为南北政权较量的战场,栈道时通时塞,毁复无常。唐统一后,在兴修道路时,发现维修褒斜旧道困难太多,代价太高,因而“凤翔斜谷路馆驿停废”④,一度放弃此道。在褒斜道新线开通前,仅见于史籍记载的唐代两次对褒斜道的整治,相隔时间很近,且重点都在驿馆建设上。元和元年(806)正月,为平定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叛乱,“复置斜谷路馆驿”⑤,复置驿馆,当然要同时对道路进行必要的整修;仅仅过了二十年,到了宝历二年(826)正月,又有“兴元节度使裴度奏修斜谷道及馆驿”⑥,“创置驿三所”⑦。显然,褒斜道及其馆驿的损毁率很高。而整个褒斜谷道四百七十里,除了南口的褒城县(今陕西汉中市西北)和北口附近的郡县(今陕西眉县东),中途再无县级建置,若馆驿不全,就将成为一条“死路”。
  其次,盛唐时玄宗奔蜀,增加了褒斜道新线的权重。“安史之乱”中,唐玄宗经此道辗转入蜀,任命治路官员,委派宗室和亲信任职汉中,加强防卫力量,使褒斜道新线披上了特殊的政治色彩,提高了朝野对这条道路的关注度,使其“与骆谷、商岭同视为山南通关中之三大干线,而褒斜古道不与焉”⑧。故当兴元元年(784),唐德宗出奔至兴元后,陆贽奏曰:“商岭则道迂且遥,骆谷复为贼所扼,仅通王命,唯在褒斜。此路若又阻艰,南北便成隔绝。”⑨自此,由朝廷下诏修筑道路已呼之欲出。
  同时,唐代的气候特点,也对旧褒斜道不利。气象专家研究表明,“4—7世纪中国(降水)连续偏少”“8—14世纪,中国的降水连续偏多”⑩,也就是说,从唐代开始,中国进入多雨的时期,这对多数路段傍水过河,在水中立柱、水上架桥的旧褒斜道来说,构成的威胁巨大。同时,行旅的心理需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旧褒斜道素称“阻险”“深险”,多数路段在高山之间,行经时心理压力很大,汉末曹操经此路到汉中,其感觉就是“南郑直为天狱中”①。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文化活跃,人们有愿望、有条件要求更好的出行道路。此时,千百年来主要作为军事通道的褒斜道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褒斜道新线在各种因素的促进下应运而生。褒斜道新线开通后,“急宣之骑,霄夜不惑,郄曲稜层,一朝坦夷”,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状况,提高了利用率。自此而后,这条道一跃成为自关中经汉中到成都的首选之路,至近当代仍为通衢大道。
  四、连云栈道的开辟与“回车道”无关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连云栈道的前身唐宋褒斜道开辟于北魏,是在北魏“回车道”基础上修筑的。此说有渊源可考,但无史料支持,也背离了北魏的社会政治背景。其说起源于北魏《石门铭》的相关内容和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北宋《太平寰宇记》的含混记载。
  的这次工程的缘起、地点及路段为:“皇魏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褒斜始开……自回车已南开创旧路……自回车至谷口二百余里。”此次修路由北魏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表请,左校令贾哲、贾三德主持。清人罗秀书《褒谷古迹辑略》中误以“自回车至谷口二百余里”为“三百多里”,因而给人造成“此回车与褒斜古道之北口东西相去极远,此回车道明为新开之道”②之错误印象。先是,黄盛璋先生在《褒斜道与石门石刻》文中论曰:“此次改修既有三百余里之多,必然要牵动全线面貌的改变……所以贾三德之改筑回车路亦必为唐宋褒斜道之始。”③随后,严耕望先生在《汉唐褒斜驿道》中考曰:“是羊公所开新道乃取陈仓、散关大道,由梁泉东南回车以达褒城。”④黄、严二位先生的错误,皆源于他们所依据的《石门铭》资料误以“二百余里”为“三百多里”,因而认为“回车”不在秦汉褒斜道上。其实,北魏“开创旧路”指修治秦汉褒斜道,与唐宋褒斜道无关;回车位于距褒谷口二百余里古三交城(今陕西留坝县)江口镇之江西营。这个问题,拙作《北魏“回车道”考疑》和李之勤《元明清连云栈道创始于北魏回车道说质疑》、王景元《关于回车和回车道的讨论》、刘洁《北魏褒斜道改道说质疑》都有论证,此不赘述。
  南北朝时梁大宝二年、西魏大统十七年(551),西魏对时属梁之梁州(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发动了一次进攻,雍州刺史达奚武入散关沿故道前进,攻降梁武兴(今陕西略阳)、白马(今陕西勉县西)守将,进围南郑。①这次战争本未与后来的连云栈道凤州以南发生关联,但《元和郡县图志》曰:“回车戍,在(梁泉)县西北六十里。梁太清五年,西魏遣雍州刺史达奚武……由陈仓路取回车戍入斜谷关,出白马道,谓此地。”②《太平寰宇记》所举战例相同,只是将回车戍做了“在(梁泉)县南一百六十六里”③的“调整”。其实,《志》《记》中不只回车戍位置南辕北辙,不能与道路实际吻合,“太清五年”之年份、“入斜谷关”之路线均系谬误,黄盛璋、严耕望先生依据这些矛盾抵牾的记载,论述“达奚武曾由散关出回车道入南郑”④,其结论必然是错误的。
  所谓“回车道”,其实是一条子虚乌有之道。“回车道”之名最早出现于《资治通鉴》卷一六五:“魏宇文泰命侍中崔猷开回车路以通汉中”,记西魏崔猷“开梁汉旧路”之事。这里的“回车路”,与北魏《石门铭》中“回车”二字巧合,有人遂认为,西魏“梁汉旧路”即北魏“斜谷旧道”,既然西魏之路《资治通鉴》称回车路,北魏之路亦即“回车道”。但是,胡三省认为,《通鉴》中的“回(古作迴)车路”为“通车路”之讹,因为成书于前的《北史·崔猷传》的记载是“命猷开通车路”,而成书于后的《资治通鉴》记作“崔猷开回车路”,因“通”“迴”形近而误。查《周书·崔猷传》:“(崔猷)等五人率众开通车路,凿山堙谷五百余里,至于梁州”,“五百余里”也正是褒斜道里程之概数⑤,崔猷所开“梁汉旧路”,亦即秦汉褒斜道。“开通车路”之语,《北史》与《周书》的记载也一致。看来胡三省的观点可信,“回车路”之名出于讹误,根本就没有这条“回车道”。
  北魏没有开辟一条自散关、凤州到褒城的新路的事实很清楚,因为如前所述,道路修筑往往有前人探索、践踏之基础。在北魏永平之前,未见有人自散关、凤州行进到褒城的记录,而鲜卑拓跋部作为一个以掳掠为职业的落后集团,又处在“国政大坏”⑥“政治趋于腐败”⑦的宣武帝时期,没有原因,没有动力,也没有条件去开辟一条前人未曾履及的道路。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北魏时著名的地理著作,而《水经注》成书“必在公元五一五年以后,五二七年之前”⑧,也就是说,《水经注》成书晚于贾三德开褒斜旧路几年甚至十几年。《水经注》对褒斜道衙岭、赤崖、三交城、丙穴、石门等地名和栈道形制都有记载,却只字未提本国开回车道之事,这只能说明没有发生过这回事。同时也说明,正因为旧路经过了整治,所以《水经注》才能记载得那么具体、详细。
  五、宋代即有“连云栈道”之名
  形成于初唐,修凿于中唐,而享名于明清时期的“连云栈道”,其名称起于何时,学界尚有不同观点。陈显远先生曰:“至北魏时,……如由汉中北上,至今留坝县姜窝子改向西北行(原路由姜窝子向东北行),经今留坝县城、柴关岭、凤州,入宝鸡大散关至关中,形成了褒斜栈道的别道,名曰‘连云栈道’,亦名北栈。”①似乎北魏即有连云栈道之称,这当然是不正确的。高景明等先生曰:“连云栈道始见于北魏《石门铭》,而其名之初提出为《三国志·钟会传》集解引《眉县志》:‘斜谷在县西南三十里,入谷口二百二十里抵凤县界,出连云复百五十里出谷抵褒城,长四百七十里。’”②《三国志集解》为近人卢弼之著作,其所引《眉县志》高先生也未考证其年代,故“其名之初”仍模糊。此外,还有“至于这条道路之被称为连云栈,我们见到的最早的资料,是元代编修的《析津志·天下站名》”③,“‘连云栈’之名,始于明洪武年间”④等观点。
  与蜀道其他路线大都以地名命名不同的是,“连云”在地名专称外,又兼有形容词义。史料显示,连云栈道虽驰名于明清,但唐代已有“连云”地名,宋代已有“连云栈”道路名。
  《唐会要》载:“大中三年十一月,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渥、凤翔节度使李玭等奏:‘当道先准敕新开文川谷路。……其斜谷路创置驿五所:平州驿一所,连云驿一所,松岭驿一所,灵溪驿一所,凤泉驿一所,并已毕功讫。’”⑤这里所记即郑涯(《唐会要》因字形近而误为郑渥)开文川道之事。大中四年(850),著名文学家孙樵自扶风入斜谷关行文川道,撰《兴元新路记》,文中叙自北而南有“临溪驿”“松岭驿”“连云驿”“平川驿”等驿站⑥,其“连云驿”与《唐会要》所记应为一处,地当今陕西眉县与太白县交界地带。最迟在北宋时,“连云”已由驿站名“上升”为道路名,且由原褒斜道转至唐宋褒斜道。宝元元年(1038),嘉州军事判官石介赴任过蜀道,作《赴任嘉州初登栈道寄题姜潜至之读易堂》一诗,诗曰:“连云栈外四千里,读易堂中一帙书。”石介此行因有《过飞仙岭二首》诗⑦,可证其所经为故道而非连云栈道全程⑧。但故道大散岭至凤州段即属于连云栈道,显然当时已有其名,因为“读易堂”既为姜潜至之书斋名,根据诗义和格律诗对仗规律,“连云栈”亦当为一名词(道路名),而不可作“栈道与云齐”之形容词解。南宋乾道年间,著名诗人陆游任军职于汉中,有多首诗作提到连云栈道。《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曰“大似无家老禅衲,打包还度栈云西”;《秋晚思梁益旧游》曰“如今历尽风波恶,飞栈连云是坦途”,诗中的“栈云”“飞栈连云”,既可作状栈道之连绵高耸解,也可作对连云栈道名称的诗化理解。而其《归次汉中境上》诗句“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中的“云栈屏山”,钱仲联先生就解作“连云栈”和“锦屏山”①。显然,宋代时连云栈道已屡屡见于诗人作品中,只是还未引起地理学家注意从而记入专著。所以,元代《析津志·天下站名》中的“入连云栈”②说,是现在所见第一次将连云栈作为道路名写入地理书。
  从此以后,连云栈道频繁现于历史、地理、游记著作。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过蜀道,在《雍大记》中提出“三谷四道”说,曰“从褒、凤出者为今之连云栈道”③,后来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清人王士镇《蜀道驿程记》、陶澍《蜀輶日记》、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均援引此说,而清末俞陛云《蜀輶诗记》亦曰“五百五十里连云栈”。明人之《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和《明实录·太祖实录》《明通鉴》卷三以及《明史》中徐达、冯胜、傅有德、张龙、金兴旺等多人之传都有关于连云栈道的记载。清人顾炎武《肇域志·陕西行都司·汉中府》、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六、滕天绶修《汉南郡志》以及《大清一统志》卷二四〇则对连云栈道有较详之记载。而清乾隆时张邦伸著作《云栈纪程》,道光时日人竹添井井《栈云峡雨日记》,皆以连云栈道而取名。
  明清时,连云栈道又被称为北栈、秦栈,发源于紫柏山的青羊河也被称为北栈河。与此对应,明清改线后的金牛道则被称为南栈、蜀栈。同时,连云栈道也进入了诗人词家笔端,感叹“万山入汉秦关险,孤栈连云蜀道难”(明·茅大方《送陈用中司训先生还汉中》)。就连散曲杂剧也频频传唱,元徐再思《朝天子·常山江行》曲中有“远山、近山,一片青无间,逆流泝上乱石滩,险似连云栈”,明沈采《千金记·北追》传奇“俺指望龙投大海驾天关,谁承望君骑勒马连云栈”的演唱,使连云栈道几乎家喻户晓。不过,在连云栈道、北栈、秦栈声名鹊起的同时,褒斜道之名仍在使用。明薛瑄《武侯墓》诗“丞相孤坟何处寻,褒斜西出汉江阴”、杨一清《出连云栈》诗“一水萦纡通汉沔,万峰回合控褒斜”,清王士禛《七盘岭》诗“七日行褒斜,目聩耳亦聋”、梁文煊《栈道行》诗“曾闻褒谷与斜谷,八百里间山重复”,诗中的褒斜即为道路旧称。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启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