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32
颗粒名称: 五、结论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4
页码: 242-2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陇蜀古道遗迹和碑记的发现,为研究两当古道开凿与古道交通提供了实物资料。依据对上述道路碑记和摩崖石刻的考证,可得出以下结论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陇蜀古道 两当县 道路碑

内容

这些古道遗迹和碑记的发现,为研究两当古道开凿与古道交通提供了实物资料。依据对上述道路碑记和摩崖石刻的考证,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两当南部山区是故道、陈仓古道与连云栈道南线的重要节点,是陇蜀古道的分支。陈仓道由勉县沮水向北经百丈坡、观音寺、张家河、留坝的火烧关、闸口石、凤县瓦房坝、陈仓沟口(即连云寺,与连云栈道相接)、留凤关、凤县县城,出宝鸡大散关。据清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三十七·汉中府·山川)记述:“古陈仓道由凤县桑坪铺入,经陈仓沟,至沔县百丈坡而出,为古陈仓道,今荒塞。”按此说法,“陈仓道”为古代陈仓县(宝鸡)逾散关至凤州,经桑坪铺、陈仓沟、百丈坡入沔县的道路。凤州折西经两当、徽县南去的道路为故道。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地理志卷一·山川):“秦陇商贾云集,货产富饶,此途通畅,不惟蜀产易来,即远而云贵西藏渐次交达,利一。自凤县、两当、徽县老林绵亘千里,所产如药材、树木、铁、炭等类,藉此行远,瘠苦之区,渐可饶裕,利二。秦蜀或有兵事,恃此为转运后路,利三。兼此三者,功虽劳费,所得甚多。”此段陈述对象虽是凤县,但亦适用于介绍两当南部山区、徽县北部山区接壤处。明清时期,故道凤州以北一大段道路纳入“连云栈道”,故道被荒废,凤州经过两当至略阳县一段失去了驿路地位。虽然地处偏僻,不在主干线上,但一般行旅客商仍然往返于故道、陈仓古道与连云栈道南线的分支线上,故道并没有被完全阻塞废弃。两当县南部至汉中皆为山区,有五处八通募修道路碑和摩崖石刻以及在广金的龙王庙、放马坪和东河口一带实地勘察考证有多处栈道遗迹。由此可推知,当时,修路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山筑路循自然地势,“回山取势”,趋高就低,屈曲环绕而行,修筑的土石路面多为碥道。碥道也称碥路,缘坡岭行,使这一带交通面貌大为改观。今天道路的建设几乎因循了古道走向,甚至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建。
  (2)楚汉相争时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故道上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故道为“北定三秦”之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道之名,始见于司马迁《史记》,《史记·高祖本纪》记述:“(汉元年)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史记·淮阴侯列传》也说:“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西汉的故道县在今甘肃省两当县与陕西省凤县之间,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二·山南西道凤州河池郡·下)记述:“两当县,东至州五十里,本汉故道县地,属武都郡。汉高帝从故道出袭雍,谓此也。”由于褒斜道较故道便捷,但山高林密,荒僻难行;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既是计谋,也是偷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符合用兵之道。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地理志卷一·栈道):”又古之陈仓道,自县西南百里之桑坪入口,至沔县百丈坡出口,延亘二百余里,荒塞难通,是即韩信所暗度者。”①淮阴出定三秦由故道攻陈仓,盖自沔略出两当、凤县,非今路也。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记载:“按:黑河界连接陕甘,甘之两当、徽县边境,陕则凤、留、沔、略,犬牙相错,林深山峻,其地势、民情有不可不详者。自紫柏山至沮口,与汉江合,盘折山内,纵长五百余里,衡四百里。唐宋栈道由凤县、两当、徽县、略阳白水江一路林坝道旁,故名‘栈坝老林’。”严如煜《汉中黑河图》记载:“黑河在汉中西界,连接陕、甘两省。甘之两当、徽县边境,陕则凤、留、沔、略,犬牙相错,林内河旁,寸趾皆山,间有平坝,不过宽数十丈。由凤县取径为瓦房坝,略阳取径为娘娘坝,徽县取径为白楼子沟,两当取径为常家河,皆翻两三重大山,羊肠一线,蟠曲悬崖之间,唯陈仓沟、枣木栏、娘娘坝三路稍夷……”明、清《略阳县志》、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略阳县志》(卷一·舆地部·关隘):“金池院在东北百二十里。傍依栈坝林,地极阻深,通徽、两路。五方杂处,棚民入山开箐,多由此进林。近年人颇稠,亦为要地。”“栈坝林,在东北二百二十里,由金池院小沟碓窝子至林,与黑河相通。数百里蒙茸蔽天,界连徽、两、凤、留、沔,最易藏奸,稽防不易。”①从以上文字和明清时期的道路碑文记载判断,今凤县连云寺、两当南部山区一带与勉县之间,确有一条古道,虽然不是主道路,缘谷伴水而行,而陈仓沟道在两当、凤县南部的大山之中是比较平夷的一条山间谷道。光绪十五年版《秦州直隶州新志》(卷八·发匪之乱):“同治二年八月,发匪赖云光由略阳入两当南鄙大坪场,近场有穿心石洞,高百仞,乡民倚之避寇。”此道发生的围剿白莲教起义和后来太平天国起义残余部队等一系列事件均可说明此道当时的通行情况。战争既可破坏道路,也会促进道路的开通、发展以及一个地方城镇的兴起、建设和开拓,古道在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3)两当南部山区的道路修建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南山古道路线如图7所示。两当南部山区的道路是故道出入陇蜀古道的支线,是茶马古道的组成部分。南部山区一带物产丰富,是商贸流通中枢驿站,是商贸集散地。张存恭、张存俭合编(1927年)《两当县乡土讲义》(二·总说)记述:“县之四出皆通大道,东之陕西,西之徽成,北之天水,南则入蜀汉之南栈道也。当白水江石路未开之时,蜀汉之人来陇南者,强半莫不由此,故商业颇称繁盛。”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地理志·卷一·栈道):“小贸希避税务,间或由斜谷赴汉中,由凤、两、徽、略赴川,然客商大贾仍从驿站。他如沔县之百丈坡入,至境内之长坪出。”这一地区的繁华兴盛与清朝嘉庆至光绪年间的“棚民”密切相关。由于土地兼并、租税徭役与灾荒,川楚无地贫民来陕南老林烧荒垦植包谷、荞麦、洋芋、党参等,秋收后即驮运回乡。因多半年搭棚居住,故称棚民。所谓棚民,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赋役志·卷三·户口):“盖客籍甚多,川楚及邻邑多投老林垦种,迁徙无定。嘉、道之间户口繁庶。光绪初年早荒,山外旷地多,老林地力渐薄,棚民辄外徙,势使然也。”后来,棚民逐渐成为常驻民,两当县泰山、云屏、广金,以及凤县南片乡镇部分棚民亦被称为“湖广广”。自明、清以来,外地客商在南山老林中开办了许多炼铁厂、伐木场、采矿场,开办煤矿、铁矿、铜矿,冶炼金银、制火硝、烧木炭,如松坪村的漆园子铁厂、响水村的钢场坪炼铁厂,据考证都是徽县、汉中富商的商号。特别是嘉庆至光绪年间泰山的赶场垭、云屏街道、西姑峡的半边街、广金大坪的五里长街、常家河、东河等,大商号有数十家之多,开有染坊、香坊、酒坊、纸坊、饭馆、客栈、铁货铺、杂货铺等。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交易粮油、茶叶、山货、盐巴、药材、布料等日常生活用品。南山古路一直延续使用至今,是连接陕南的经济商贸重要通道。捐资修路均为民间行为,体现了古道的重要性。
  (4)南山古路是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处。地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特色鲜明,价值不可小觑。宋人张方平《赠赵抱一》诗云:“石门路已绝尘寰,紫柏高深不可攀。野色苍茫连远水,暮云惨淡裹寒山。琴棋有徇皆为役,松竹无情且共闲。卉醴一杯时自酿,陶然亦可发朱颜。”自注:“君隐居两当石门,后更人紫栢山,人迹绝矣。”专家考证张方平诗中的石门在两当县泰山乡,充分证明了在北宋真宗年代,这条道路是沟通甘、陕、川的交通要道。严如煜《黑河吟》:“丛丛风兴沔,磅礴三雄州。跨越徽两当,仇池当上头。四望几由句,连峰玉笋抽。盘折青泥路,十步九延休。棚居杂吴语,板屋半楚咻。气寒地硗确,稻黍种不收。苦荞紫洋芋,清风望有秋。以此侨徒人,不尽力田畴。铁炉排光火,矿石红于榴。斧斤纵栈坝,材木堆山邱。”诗歌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既高度概括了陕南凤县(凤州)、略阳县(兴州)、勉县(沔州)与甘肃陇南两当、徽县、成县等县之间的关联和青泥路的艰难崎岖,又生动形象地深入描述了南路山民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劳作的真实场景。清人王志沂《栈道行》“凤县以南昔险阻,往往百里无人烟。行人多向成阶走,两当故道青泥口”的诗句无异于一个道路的指示牌。大阳山一带,在历史资料和传说故事中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曾置“黑水县”。《三国志》记载:“朝发褒沔,暮宿黑水。”清朝顺治六年(1649),徽州知州杨三辰所著的《江河纪略》记载:“起天门山下,乃嘉陵江源。绝壁北向,有石门如城门状,即俗称铁门。后川云山之阳,有黑水县旧迹,四围多大木,船料于此取办焉。”民国《徽县新志》:“天门山,东南一百十里,接两当县南界。悬崖绝壁,中有石门,宛具阖辟,一俗谓铁门川,江水于此出焉。山之南,相传为黑水故城。”康熙版与乾隆版《两当县志》记载的“天门奇迹”在县南六十里。悬崖有大石门一开一合,故名。《两当县志》有诗赞云:“万仞崖头一阙痕,半开半合号天门。门中但见行云人,阍上常为宿鸟蹲。只宜行客抬头望,不许阍人着手扪。就里不知何所有,巍巍天际镇乾坤。”王志沂眼中的两当是这样的,“自入连云栈,云山处处深。人行唯鸟道,乡语杂蛮音”(《南星遇雨》),“山中有客民,乃与造物争。利之所在何轻生,悬崖峭壁事耕耘,有土即可施犁锄,人力所至天无功”(《栈道山田》)。这些诗句真实地描绘出两当南部山区人口众多、驿站密布、商贾川流、经济贸易发达的繁荣景象,体现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棚民文化”。
  另外,南山地区庙宇佛刹和道观众多,有泰山庙、娘娘庙、中山庙、玉皇庙、观音院、山神庙、雷神庙、兴国寺、云屏寺、川主庙、莲花寺、观音寺、西姑庵、净池寺、龙王庙、骑龙寺、青龙寺、千佛洞、道江寺、东河寺等传统宗教建筑场所,印证了佛、道文化的兴盛和人类活动范围的广大。
  总之,两当南部山区的古道碑文和摩崖石刻,从艺术的角度看文采不佳,书法亦不规范;但是,碑刻文字所传递的信息为我们研究和探讨两当人文历史和交通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近年来,专家学者重视主道的研究,忽视了对故道历史文化(两当段)的研究与对秦陇山区间道和民间道路的发掘和探讨。笔者认为民间小道与主干道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不可分割,也应给予应有的关注。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