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蜀古道两当县南山道路碑考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26
颗粒名称: 陇蜀古道两当县南山道路碑考述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10
页码: 236-2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甘、陕交界处,汉代为故道县,南北朝时始有两当之名。两当县是由关中入川汉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故道作为陈仓道的南段,与连云栈道、青泥古道连通。“故道”二字,既可指秦以前沟通秦蜀之间作为道路的“故道”,也可理解为汉代作为县级行政建制的“故道县”,故道县因故道而得名。境内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是研究秦蜀、陇蜀古道不可忽视的一个区域。但是,两当县现存纂修于清代的三部《两当县志》均未述及有关两当县道路的内容。因此,近年来在秦蜀、陇蜀古道的研究中,故道(两当境内)未能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 陇蜀古道 两当县 道路碑

内容

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甘、陕交界处,汉代为故道县,南北朝时始有两当之名。两当县是由关中入川汉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故道作为陈仓道的南段,与连云栈道、青泥古道连通。“故道”二字,既可指秦以前沟通秦蜀之间作为道路的“故道”,也可理解为汉代作为县级行政建制的“故道县”,故道县因故道而得名。境内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是研究秦蜀、陇蜀古道不可忽视的一个区域。但是,两当县现存纂修于清代的三部《两当县志》均未述及有关两当县道路的内容。因此,近年来在秦蜀、陇蜀古道的研究中,故道(两当境内)未能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
  两当县南部山区是指站儿巷镇、泰山乡、云屏乡、广金工作站(原广金乡)所辖县境东南部地区,属南秦岭北缘。周边与陕西省凤县、勉县、略阳县,西北与甘肃省徽县毗邻。在沟通境内外的故道沿线遗留有几处民间修路摩崖和记事碑刻:泰山乡娘娘庙嘉庆十四年(1809)“万缘同归”修路碑;赶场垭道光十一年(1831)“募修道路碑记”碑;泰山乡与云屏乡交界处三通清代嘉庆年间、道光二年(1822)的“修路碑记”碑;同治九年(1870)“重修南天门大垭道路”碑;云屏乡观音峡古栈道处遗存的明代正德九年(1514)和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7)“济众”募修道路摩崖石刻;广金乡东河村清道光十一年(1831)“修路碑记”碑,同治六年(1867)“募修道路碑”。这些募修道路碑刻和摩崖石刻均位于往来商旅易见的故道旁边,记载着当地富商或县内外绅士募资开建补修道路的事迹。大道历经众人多次维修,一直延续使用到民国时期,有的道路至今还在使用。
  一、泰山娘娘庙“万缘同归”修路碑
  娘娘庙位于两当县泰山乡兴桃村,庙前有清代嘉庆年间记事碑一通,碑额楷书“万缘同归”四字(见图1)。通高1.35米,宽0.74米,厚0.12米。记事碑正文从右至左楷书竖写,约六百字。录文如下:
  盖闻善从人积,福从天降。兹者张胡沟原系古道,上通秦巩,中走凤邑宝鸡,下衢汉沔往来,总开之□启者。今皇上拾一年仲春三月中浣十六日,雷雨暴发,山崩地裂;洪水横行,古道截断;往来行人,个个悲悯;人不能行,马不堪乘。今吾众会首、信士公议,商量踌躇,功程浩大,独力难成。叩请文武大人台前赐给印薄,准会叩化十方绅士、客商,善男信女,大发慈悲。功程□□告竣,勒石刻碑,永垂不朽,是为序矣。
  特授两当县正堂徐瑶、儒学正堂、守营经厅、督补厅、督工承领总头、信士、会首等捐献钱包谷一百八十人等(后人名略),龙飞御极之嘉庆十四年岁次己巳孟仲孟兰月朔三日□立碑。
  图 1“万缘同归”修路碑
  此碑刻字口较浅,文字漫漶,不能全识。依部分文字内容可知,这是一通募修道路功德碑,记载了当时官方与民间共同参与的修路工程事迹,两当知县等一班人募捐修路资金。从碑记传递的信息判断,泰山乡境内有一条张胡沟古道。张胡沟由东向西,横卧在凤凰山、来龙山、天台山、鲁家山、猴娃山和黄虎山之间,延伸入嘉陵江。据清道光年间汉中知府严如煜成书于道光二年的《三省边防备览》(卷三·道路考)记述:“南二十里柳树垭,三十里张虎(胡)沟,五十里化坪,十五里铁门后川,四十里栈坝林,六十里火地(交陕西略阳县东北界,计程二百一十里。自铁门后川入老林,幽险难行)。”可见,张胡沟古道在当时是两当县连接陕南的一条重要通道。清嘉庆版《徽县志》(第十二·山隘要路)记载:“自关峡转东,北为园(元)山子,通两当后川子路,山高僻险,皆宵小出没之区。”一路是从泰山走张胡沟,过西坡镇三渡水,走凤县,入故道经两当、徽县西北去天水。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三·道路考)记述:“自两当县至秦州共程三百三十里,路极险峻,尚有未辟老林。”另外一路是从故道凤州至凤县,到两当西坡镇过三渡水,走张胡沟到泰山乡,过娘娘庙、泰山庙,向南翻越化坪梁,下化坪,穿铁门,行店子村,上黄崖,经过元山,翻越大殿山,可进入徽县境内。《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两当县:“在直隶秦州东南二百七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陕西汉中府凤县界三十里,西至徽县界三十里,南至汉中府沔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本州界八十里。东南至凤县界四十里,西南至徽县界五十里,东北至陕西凤翔府陇州界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徽县界三十里。”此道路虽然不是官道,但也是故道与连云栈道之间的商道。
  二、赶场垭“募修道路碑记”碑
  “募修道路碑记”碑(见图2)原在赶场垭,位于两当县泰山乡与云屏乡交界处的山梁上,现存于泰山乡民俗馆。道路碑为青石质地,上圆下方,通高1.17米,宽0.64米,厚0.14米,碑额镌刻祥云花纹,“万善同归”四双钩大字,从右至左首题楷书“募修道路碑记”,正文竖写楷书,约四百字。录文如下:
  且向之道途平坦,是利如之安,曰二十八过沤。每考路岐之叹,况当闾里之孔道,尤为来往之要冲。
  今竹垭至柿树坝,上通巩秦徽两,下至兴汉二府。又至荒草峪,路途峡隘,行人难便。眾人商议后,兴工补砌,功程浩大,资征难成,因而募化四方,善男信女,各捐资财,以成胜事。化资不足,今使本镇关帝庙内钱七千有余。从此履道周行,成乐无疆之福。步趋坦适,群钦盖利之仁矣。是为序。会首岳腾福等五人各出钱一百文,长生裕号等十二商号及捐资者(后人名略)。道光十一年岁次辛卯荷月立。
  图2 “募修道路碑记”碑
  碑刻序后正文为募修道路人名单,按出资多少次序排列,当地12家商号进行了赞助,善男信女76人共捐款15570文。碑文又提到“关帝庙内钱七千有余”,本次修路共耗资两万余文。碑文虽短,但包含了地域之间交通的相互关联,说明由泰山这个交汇点可上至巩昌、天水、徽县、两当,下接略阳、汉中。东至云屏关灵子,入凤县瓦房坝,通连云栈道(路见凤县之西);南出云屏山梁,通广金荒草峪(地图上为荒草片)、走龙王庙,过勉县张家河,到汉中、略阳;西去两当,须经泰山乡竹垭、站儿巷镇柿树坝,至嘉陵江河(南下入徽县境内,入青泥路),到两当,通秦州、巩昌;北通两当县西坡镇、兴化乡,走杨店乡入故道。
  三、南天门“重修南天门大垭道路”碑
  南天门大垭位于两当县云屏乡化坪村上化组,在泰山与云屏交界处的南天门下有山神庙一座,遗留修路碑三通(见图3)。此即清代嘉庆年间“千秋不朽”道路碑,通高1.16米,宽0.60米,厚0.13米,残存碑文:“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此之谓不朽。听帝君垂训,因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之……”“万古不朽”道路碑,通高1.13米,宽0.63米,厚0.10米,道光二年(1822)岁次壬六月十三日立。“永垂千古”碑,同治九年(1870)立。碑额为“重修南天门大垭道路”九字,上圆下方,通高0.80米,宽0.42米,厚0.05米。记事碑正文从右至左楷书竖写,大约514个字。碑文如下:
  常闻天地间:山川险隘,非路道难以通行。自古南天门大垭现有行迹,年今久远,山林最野,阻隔。触目长叹,独力难(□),举意同众,募化四维,上下仁人君子乐施,全美共立胜事。
  帝君曰:为善是福,积德累功。修崎岖之路、造来往之桥,慷慨捐资,凑针成斧,万古不朽,福缘善庆,于孙绵远。所有金名玉字列于后序。
  大清岁次同治久年九月初六日吉立。
  从故道上的两当县杨店走,过西坡入泰山,绕群峰山梁出黄疙瘩关灵子,进入陕西省凤县境内瓦房坝的长坪、庄房坝,再入两当县广金龙王庙,下行出放马坪,进入勉县张家河的老庄,继续南行,至张家河出勉县,与连云栈道南线相接,接沮水道抵汉中:或经今略阳境内的陈平道,至大安驿接金牛道入四川。另外一路进入西沟峡,上大崖窠,翻越大阳山,从右侧进入略阳县地界,左侧经大平,下勉县。两条路都是进入汉中的捷径。凤县连云寺,南渡野羊河入陈仓沟南下,到瓦房坝。陈仓道由勉县沮水向北经过百丈坡、观音寺、张家河、留坝县的火烧关、闸石口、凤县瓦房坝、陈仓沟口(即连云寺,与连云栈道南线相接)、留风关、凤县县城,出宝鸡大散关。
  四、云屏观音峡栈道遗迹和摩崖石刻
  观音峡是到云屏、广金的必经之地,山高峡深,险如刀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栈道遗迹和摩崖石刻(见图4)位于观音峡一线天(也叫“手扒崖”),栈道遗迹长约两百米。栈孔散布在河右面的峭壁石崖上,有横向方形和圆形石孔约五十个。在凹进去的悬崖峭壁下发现五处摩崖石刻,文字隐约。“碑”字形摩崖石刻,圆首长方形,通高1米,宽0.06米,碑额楷书“济众”,首题楷书“履险若夷”,正文从右至左楷书竖写。摩崖文字如下:
  盖谓后川堡,两邑有名之境,天门河上下,必由之衢也。奈中有涧谷道,地势险而深渊多,往来者恒有所阻。吾等不安,约问高菓,□□财□□路,更修木桥,为得人人而济,每人而悦。兹者功成告竣,是为之志,名以垂不朽云(后文字省略,为捐献钱粮财物人名)。嘉庆二十一年九月初八日立。
  文字记载了当时修建栈道,当地士绅百姓捐献钱粮财物等内容,嘉庆二十一年(1817)距今200年。在上游悬崖峭壁下另有一处摩崖石刻,高0.70米,宽0.55米,上书“正德九年十一月十二日,重修桥,义深引领。王普名杨昇李福元招”等字。明正德九年(1514)距今503年。这一重大发现,把云屏古栈道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五百多年,且是重修桥,由此说明,云屏古栈道的修建时间早于明代正德九年。从该摩崖石刻中发现,当时人们为了便利通行,遇到悬崖绝壁处,凿孔为穴,在河谷溪涧岩石壁立处架设栈道,取捷径沿河谷通行,避免爬山辛劳。这条古道从观音峡,过云屏,穿西沟峡,上大崖窠,翻越大阳山,穿垮石崖,顺大平河,到大平村,顺冷鱼河,进入勉县张家河镇;或者入西姑峡,进东沟,翻燕麦坪,下宝藏沟,到广金坝,过龙王庙(或进入凤县庄房坝、长坪、瓦房坝、到连云寺,通连云栈道),入勉县老庄、八庙河,走汉中;另外一条路上云屏,向东走黄疙瘩,出关岭子,进入凤县青龙寺、瓦房坝,通连云栈道。
  五、广金东河村“修路碑记”和东河口“募修道路碑”
  广金东河村“修路碑记”竖立于黑潭子路边岩石上,通高0.46米,上宽0.33米,下宽0.30米,厚0.09米。碑额横写“修路碑记”四字,正中竖写“大清道光十一年三月初二日吉日”,下部左右为落款,字迹模糊难辨(见图5)。另有“□□,□明明,李三孝,匠□”等39个字。清道光十一年为1831年,距今176年。
  东河口“募修道路碑”(见图6),朝大路靠倚在白石崖窠下。路碑为长方形,通高1.28米,宽0.71米,厚0.07米,圆形内单独阳刻碑额楷书“永垂万古”。碑面设计有横竖线条方格,行文依照常规碑刻,自上而下,自右而左,阴刻正楷字体,苍劲优美,碑文计24行,约五百字,兹录碑文:
  盖闻天地之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村必有□□,所路道蹁嵊,河水谨急,今总领、会首募化功果,修崎岖之路,造往来善缘,但愿家□户户发达,是以为序。总领孙学禄,会首陈世坤等等为募修道路者人名(略),同治六年岁次。
  碑文记载了清同治六年(1867)当地百姓积善行德,自发组织整修古道,方便于民的史实,距今156年。这条大路以东河中心,向北上行出东河,过黑潭子,上韩家坪,西侧翻越摩天岭,下西河子,从广金坝的将军石出,连接云广路,入宝藏沟,翻燕麦坪,下东沟,入西姑峡,到云屏;另外一条路东侧翻吊沟梁到广金的炉坪,经二十里到龙王庙,进入凤县庄房坝、长坪、瓦房坝,到连云寺,通连云栈道;向南出东河口,进入冷鱼河,走勉县张家河,到汉中和四川。
  五、结论
  这些古道遗迹和碑记的发现,为研究两当古道开凿与古道交通提供了实物资料。依据对上述道路碑记和摩崖石刻的考证,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两当南部山区是故道、陈仓古道与连云栈道南线的重要节点,是陇蜀古道的分支。陈仓道由勉县沮水向北经百丈坡、观音寺、张家河、留坝的火烧关、闸口石、凤县瓦房坝、陈仓沟口(即连云寺,与连云栈道相接)、留凤关、凤县县城,出宝鸡大散关。据清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三十七·汉中府·山川)记述:“古陈仓道由凤县桑坪铺入,经陈仓沟,至沔县百丈坡而出,为古陈仓道,今荒塞。”按此说法,“陈仓道”为古代陈仓县(宝鸡)逾散关至凤州,经桑坪铺、陈仓沟、百丈坡入沔县的道路。凤州折西经两当、徽县南去的道路为故道。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地理志卷一·山川):“秦陇商贾云集,货产富饶,此途通畅,不惟蜀产易来,即远而云贵西藏渐次交达,利一。自凤县、两当、徽县老林绵亘千里,所产如药材、树木、铁、炭等类,藉此行远,瘠苦之区,渐可饶裕,利二。秦蜀或有兵事,恃此为转运后路,利三。兼此三者,功虽劳费,所得甚多。”此段陈述对象虽是凤县,但亦适用于介绍两当南部山区、徽县北部山区接壤处。明清时期,故道凤州以北一大段道路纳入“连云栈道”,故道被荒废,凤州经过两当至略阳县一段失去了驿路地位。虽然地处偏僻,不在主干线上,但一般行旅客商仍然往返于故道、陈仓古道与连云栈道南线的分支线上,故道并没有被完全阻塞废弃。两当县南部至汉中皆为山区,有五处八通募修道路碑和摩崖石刻以及在广金的龙王庙、放马坪和东河口一带实地勘察考证有多处栈道遗迹。由此可推知,当时,修路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山筑路循自然地势,“回山取势”,趋高就低,屈曲环绕而行,修筑的土石路面多为碥道。碥道也称碥路,缘坡岭行,使这一带交通面貌大为改观。今天道路的建设几乎因循了古道走向,甚至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建。
  (2)楚汉相争时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故道上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故道为“北定三秦”之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道之名,始见于司马迁《史记》,《史记·高祖本纪》记述:“(汉元年)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史记·淮阴侯列传》也说:“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西汉的故道县在今甘肃省两当县与陕西省凤县之间,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二·山南西道凤州河池郡·下)记述:“两当县,东至州五十里,本汉故道县地,属武都郡。汉高帝从故道出袭雍,谓此也。”由于褒斜道较故道便捷,但山高林密,荒僻难行;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既是计谋,也是偷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符合用兵之道。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地理志卷一·栈道):”又古之陈仓道,自县西南百里之桑坪入口,至沔县百丈坡出口,延亘二百余里,荒塞难通,是即韩信所暗度者。”①淮阴出定三秦由故道攻陈仓,盖自沔略出两当、凤县,非今路也。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记载:“按:黑河界连接陕甘,甘之两当、徽县边境,陕则凤、留、沔、略,犬牙相错,林深山峻,其地势、民情有不可不详者。自紫柏山至沮口,与汉江合,盘折山内,纵长五百余里,衡四百里。唐宋栈道由凤县、两当、徽县、略阳白水江一路林坝道旁,故名‘栈坝老林’。”严如煜《汉中黑河图》记载:“黑河在汉中西界,连接陕、甘两省。甘之两当、徽县边境,陕则凤、留、沔、略,犬牙相错,林内河旁,寸趾皆山,间有平坝,不过宽数十丈。由凤县取径为瓦房坝,略阳取径为娘娘坝,徽县取径为白楼子沟,两当取径为常家河,皆翻两三重大山,羊肠一线,蟠曲悬崖之间,唯陈仓沟、枣木栏、娘娘坝三路稍夷……”明、清《略阳县志》、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略阳县志》(卷一·舆地部·关隘):“金池院在东北百二十里。傍依栈坝林,地极阻深,通徽、两路。五方杂处,棚民入山开箐,多由此进林。近年人颇稠,亦为要地。”“栈坝林,在东北二百二十里,由金池院小沟碓窝子至林,与黑河相通。数百里蒙茸蔽天,界连徽、两、凤、留、沔,最易藏奸,稽防不易。”①从以上文字和明清时期的道路碑文记载判断,今凤县连云寺、两当南部山区一带与勉县之间,确有一条古道,虽然不是主道路,缘谷伴水而行,而陈仓沟道在两当、凤县南部的大山之中是比较平夷的一条山间谷道。光绪十五年版《秦州直隶州新志》(卷八·发匪之乱):“同治二年八月,发匪赖云光由略阳入两当南鄙大坪场,近场有穿心石洞,高百仞,乡民倚之避寇。”此道发生的围剿白莲教起义和后来太平天国起义残余部队等一系列事件均可说明此道当时的通行情况。战争既可破坏道路,也会促进道路的开通、发展以及一个地方城镇的兴起、建设和开拓,古道在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3)两当南部山区的道路修建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南山古道路线如图7所示。两当南部山区的道路是故道出入陇蜀古道的支线,是茶马古道的组成部分。南部山区一带物产丰富,是商贸流通中枢驿站,是商贸集散地。张存恭、张存俭合编(1927年)《两当县乡土讲义》(二·总说)记述:“县之四出皆通大道,东之陕西,西之徽成,北之天水,南则入蜀汉之南栈道也。当白水江石路未开之时,蜀汉之人来陇南者,强半莫不由此,故商业颇称繁盛。”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地理志·卷一·栈道):“小贸希避税务,间或由斜谷赴汉中,由凤、两、徽、略赴川,然客商大贾仍从驿站。他如沔县之百丈坡入,至境内之长坪出。”这一地区的繁华兴盛与清朝嘉庆至光绪年间的“棚民”密切相关。由于土地兼并、租税徭役与灾荒,川楚无地贫民来陕南老林烧荒垦植包谷、荞麦、洋芋、党参等,秋收后即驮运回乡。因多半年搭棚居住,故称棚民。所谓棚民,光绪十八年(1892)《新修凤县志》(赋役志·卷三·户口):“盖客籍甚多,川楚及邻邑多投老林垦种,迁徙无定。嘉、道之间户口繁庶。光绪初年早荒,山外旷地多,老林地力渐薄,棚民辄外徙,势使然也。”后来,棚民逐渐成为常驻民,两当县泰山、云屏、广金,以及凤县南片乡镇部分棚民亦被称为“湖广广”。自明、清以来,外地客商在南山老林中开办了许多炼铁厂、伐木场、采矿场,开办煤矿、铁矿、铜矿,冶炼金银、制火硝、烧木炭,如松坪村的漆园子铁厂、响水村的钢场坪炼铁厂,据考证都是徽县、汉中富商的商号。特别是嘉庆至光绪年间泰山的赶场垭、云屏街道、西姑峡的半边街、广金大坪的五里长街、常家河、东河等,大商号有数十家之多,开有染坊、香坊、酒坊、纸坊、饭馆、客栈、铁货铺、杂货铺等。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交易粮油、茶叶、山货、盐巴、药材、布料等日常生活用品。南山古路一直延续使用至今,是连接陕南的经济商贸重要通道。捐资修路均为民间行为,体现了古道的重要性。
  (4)南山古路是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处。地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特色鲜明,价值不可小觑。宋人张方平《赠赵抱一》诗云:“石门路已绝尘寰,紫柏高深不可攀。野色苍茫连远水,暮云惨淡裹寒山。琴棋有徇皆为役,松竹无情且共闲。卉醴一杯时自酿,陶然亦可发朱颜。”自注:“君隐居两当石门,后更人紫栢山,人迹绝矣。”专家考证张方平诗中的石门在两当县泰山乡,充分证明了在北宋真宗年代,这条道路是沟通甘、陕、川的交通要道。严如煜《黑河吟》:“丛丛风兴沔,磅礴三雄州。跨越徽两当,仇池当上头。四望几由句,连峰玉笋抽。盘折青泥路,十步九延休。棚居杂吴语,板屋半楚咻。气寒地硗确,稻黍种不收。苦荞紫洋芋,清风望有秋。以此侨徒人,不尽力田畴。铁炉排光火,矿石红于榴。斧斤纵栈坝,材木堆山邱。”诗歌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既高度概括了陕南凤县(凤州)、略阳县(兴州)、勉县(沔州)与甘肃陇南两当、徽县、成县等县之间的关联和青泥路的艰难崎岖,又生动形象地深入描述了南路山民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劳作的真实场景。清人王志沂《栈道行》“凤县以南昔险阻,往往百里无人烟。行人多向成阶走,两当故道青泥口”的诗句无异于一个道路的指示牌。大阳山一带,在历史资料和传说故事中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曾置“黑水县”。《三国志》记载:“朝发褒沔,暮宿黑水。”清朝顺治六年(1649),徽州知州杨三辰所著的《江河纪略》记载:“起天门山下,乃嘉陵江源。绝壁北向,有石门如城门状,即俗称铁门。后川云山之阳,有黑水县旧迹,四围多大木,船料于此取办焉。”民国《徽县新志》:“天门山,东南一百十里,接两当县南界。悬崖绝壁,中有石门,宛具阖辟,一俗谓铁门川,江水于此出焉。山之南,相传为黑水故城。”康熙版与乾隆版《两当县志》记载的“天门奇迹”在县南六十里。悬崖有大石门一开一合,故名。《两当县志》有诗赞云:“万仞崖头一阙痕,半开半合号天门。门中但见行云人,阍上常为宿鸟蹲。只宜行客抬头望,不许阍人着手扪。就里不知何所有,巍巍天际镇乾坤。”王志沂眼中的两当是这样的,“自入连云栈,云山处处深。人行唯鸟道,乡语杂蛮音”(《南星遇雨》),“山中有客民,乃与造物争。利之所在何轻生,悬崖峭壁事耕耘,有土即可施犁锄,人力所至天无功”(《栈道山田》)。这些诗句真实地描绘出两当南部山区人口众多、驿站密布、商贾川流、经济贸易发达的繁荣景象,体现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棚民文化”。
  另外,南山地区庙宇佛刹和道观众多,有泰山庙、娘娘庙、中山庙、玉皇庙、观音院、山神庙、雷神庙、兴国寺、云屏寺、川主庙、莲花寺、观音寺、西姑庵、净池寺、龙王庙、骑龙寺、青龙寺、千佛洞、道江寺、东河寺等传统宗教建筑场所,印证了佛、道文化的兴盛和人类活动范围的广大。
  总之,两当南部山区的古道碑文和摩崖石刻,从艺术的角度看文采不佳,书法亦不规范;但是,碑刻文字所传递的信息为我们研究和探讨两当人文历史和交通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近年来,专家学者重视主道的研究,忽视了对故道历史文化(两当段)的研究与对秦陇山区间道和民间道路的发掘和探讨。笔者认为民间小道与主干道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不可分割,也应给予应有的关注。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曹建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两当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