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陇蜀道与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25
颗粒名称: 二、陇蜀道与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分类号: K928.6
页数: 5
页码: 231-2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陇蜀道在历史上既是甘川陕之间商品交换和物资交流的通道,也是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的走廊。笔者经调查发现,一些民间艺术、民间技艺、民俗活动就是通过陇蜀道先后传入陇南境内的。关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展比较文化学研究,深入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蜀道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

内容

陇蜀道在历史上既是甘川陕之间商品交换和物资交流的通道,也是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的走廊。笔者经调查发现,一些民间艺术、民间技艺、民俗活动就是通过陇蜀道先后传入陇南境内的。关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展比较文化学研究,深入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一)由陇蜀道传入陇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南是我国历史上农耕文化、畜牧文化和渔猎文化交汇积淀的地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①,其中就有明确记载的经陇蜀道由外传入陇南的项目。
  1.玉垒花灯戏
  玉垒花灯戏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由四川迁居文县玉垒关的袁氏家族,将流传于四川的花灯戏带至文县与当地的民歌小调结合演唱而形成。其传播通道阴平道是由四川进入文县的“咽喉”通道。
  玉垒花灯戏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花灯戏是一种社火小戏,因在春节正月十五开始演出,台前台后挂满各种彩灯,彩灯歌舞交相辉映,而得名为“花灯戏”。传入文县后,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丰富完善,在表演程式上借鉴了秦腔、川剧的特点,唱腔上吸取了陇南民歌、当地小曲等音乐曲调,因而花灯戏从最初的秧歌剧中脱胎而出,成为一种较大型的民间戏曲。
  2.阶州唱书
  阶州唱书因武都古称阶州而得名,明朝末年由四川流传的“唱故事”演变而成,主要流行于武都、文县、康县等地。四川又是我国民间说唱艺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四川清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汪说唱、折嘎说唱、相书等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颇具影响力。阶州唱书是其中一种传入陇南的民间说唱艺术,其传播是沿陇蜀道随商贸驮队由文县传入武都的。
  阶州唱书入选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阶州唱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所唱内容大多是民间故事,非常有地域特色,贴近生活,深受群众欢迎。阶州唱书曾先后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民间唱书艺人,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随着一些民间老演唱艺人的“故去”,阶州唱书遗憾地“销声匿迹”。
  3.碧口评书
  碧口评书是流传于文县碧口镇的一种以四川方言为特点的说唱艺术,是传入陇南的传统曲艺“四川评书”。四川评书以四川方言评讲,明代以后流行于四川各地,已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入文县碧口一带也是经阴平道。
  碧口评书入选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碧口作为白龙江上繁华的水运码头、甘川两省的物资集散地,被誉为甘肃的“小上海”。这里的语言、风俗与仅一江之隔的四川极其相似,人们乐于在街市茶馆中休憩、品茶和聊天,碧口评书在这一“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碧口评书的民间艺人众多,表演时艺人只需一方醒木、一张手巾和一把折扇,又说又演,亦述亦评,听众可以边品茗边听书,透出浓郁的巴蜀文化气息,广受甘川商人和周边民众喜爱。
  4.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蔡伦以前的中国,书籍材质经历了从龟甲、兽骨到竹简、木牍的革新,但此类书籍极其笨重,尤其官方文书往来更是苦于竹简木牍之繁,虽然当时也有少数专用典籍书写在丝绸之上,但其造价过于昂贵,难以代替书简。东汉湖南耒阳人蔡伦以树皮、废麻、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采用锉、煮、浸、捣等法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植物纤维纸,因功被朝廷封为“龙亭侯”,食邑龙亭(今陕西汉中市洋县龙亭镇)。蔡伦人生的最后七年生活于此,死后长眠于此,他发明的造纸术自然也流传于此(洋县造纸术已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陇南与陕南毗邻,再加上陇南的成县、西和、康县境内林密竹茂,具有良好的造纸条件,这一民间传统工艺也在康熙末年经蜀道传入陇南部分地区,成为当地覆盖面极广的传统手工技艺和群众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陕南造纸术进入陇南的途径为先由陕西洋县传入略阳,再通过祁山道传入成县纸坊、西和西高山一带,或者由陕西略阳经窖坪传入康中、康南地区。
  康县寺台造纸术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西高山乡造纸术入选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县纸坊镇的造纸术入选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寺台造纸就地取材,以构皮、竹穰、稻草、石灰、麦草、油柏叶、五味子藤为原料,经备料、原料加工、挑拣、蒸穰、刀切、手搓、砸穰、淘穰、打捞、石子计数、榨水、上墙、撕下拥扎、刀切剪齐等几十道制作工序,抄制出不同品种的纸张,一度销往甘肃天水、陇东、兰州和青海西宁等地,极具代表性。
  (二)与陇蜀道传播交流有关的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南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些项目在历史上“可能”与陇蜀道有一定的关联,如四川的川江号子、川北媷草锣鼓、羌族羊皮鼓舞、广元石雕、广元刺绣以及巴中说春习俗等与陇南的洋汤号子、打锣鼓草、羊皮鼓舞、民间石雕、民间刺绣和春官歌说唱之间有无联系,目前还找不到明确的史料记载。但陇南的下列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陇蜀道应该或多或少地“吸收”过四川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至少两地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信息交流。
  1.礼县盐官井盐制作技艺
  盐是维持人体及其他生命体内部机能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物质。礼县盐官的井盐制作始于秦人占据西垂之时,东汉时即在此设盐官管理井盐生产,后历代相承,营煮不辍,久而久之官名易为地名。盐官的井盐生产从肇始之时到新中国成立初,一直是当地重要的手工业和盐民主要经济来源。礼县井盐制作技艺有拌土、浇灌盐水、滤盐、熬盐等多道工序,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已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是我国最大的井盐产区。《华阳国志·蜀志》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识察水脉,穿广都(今成都市双流区)盐井。”到西汉中期,四川井盐产地达14处。唐代四川产盐区域发展更为迅速,达69个县,几乎遍及全川,盐井为640多口。被誉为“盐都”的四川自贡,东汉章帝年间便开始了井盐生产,唐宋时闻名四川。①据1968年探查表明,自贡井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盐矿的平均厚度达26米,最厚处达40米,估计至少还可开采二千多年。自贡利用人、畜、机械等动力,用钻头破碎岩石,向地层深处钻进成孔,并不断捞出岩屑,以达到获取盐卤资源的深度。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冲击式钻井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项发明”。②两地的井盐制作技艺在历史上通过陇蜀道应该存在一定的信息交流。
  2.金徽、红川等酒类的酿制技艺
  陇南素有“陇上酒乡”之称,白酒的生产源远流长,尤其徽县金徽酒与成县红川酒更以酿造技艺精湛、品质优良而久负盛名。金徽酒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配方合理,泥窖生香,工艺精细。因其发酵周期短,工艺和贮酒特殊,口味自成一格。红川镇酿酒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据史料记载,红川酒以优质高粱为主料,用“珍珠龙泉井”之水酿成,素以“酒色透明,状若清露,醇香四溢,味长回甜”而闻名,明代时有“烈酒产横川,盛名贯九州”之誉。红川酒采用传统的混蒸混烧法,经过立窖、破窖、顶窖、圆窖、插窖和挑窖六个过程和数十个生产环节精心勾调而成,具有浓香四溢、甘洌醇厚的独特风格。③金徽酒与红川酒酿造技艺已列入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是我国的产酒大省,名酒品牌众多,其中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沱牌曲酒、水井坊、金六福、丰谷、小角楼等酒远销各地,在全国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四川各类酒的酿造技艺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大泉源酒传统酿造技艺、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沱牌曲酒传统酿造技艺都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陇南的酿酒技艺通过陇蜀道也可能与川酒酿造技艺之间存在过“学习”和“借鉴”关系。
  3.文县与四川平武白马人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文县白马河流域和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境内生活着一支文化独特的人群,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被界定为白马藏族,但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都不同于藏族。众多的民族学学者和史学专家普遍认为,白马藏族是古代氐族的后裔。氐族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西周时期,就活动在今天陕西、甘肃、四川一带。魏晋时,氏族社会得到空前的发展,曾建立了前后仇池国、前秦、后凉等地方政权,一度统治西北。后来,在西部各民族连年的征战中,氏族才逐渐走向衰落,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平武白马文化与文县白马人的文化在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如他们的宗教信仰均为原始多神教,即相信万物有灵,其中最大的神“白马老爷”是当地最著名的山神。当地还传说四川平武县的“白马老爷”就来自甘肃文县,是当地白马十八寨的总山神。再如文县白马人的民间舞蹈傩舞“池哥昼”①与平武白马人的民间舞蹈“跳曹舞”、九寨沟白马人的民间舞蹈“〓舞”(又叫“十二相舞”)都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县白马人与平武、九寨沟白马人在口头民间文学、民歌、彩绘面具制作、服饰(沙嘎帽、擀毡帽、花腰带制作等)、民间舞蹈(猫猫舞、圆圆舞和锅庄舞等)、民间婚俗等方面也有诸多相通之处,也可能通过阴平道存在相互传播和交流活动,这也需要史料证实。
  (三)在陇蜀道上产生的民歌《下四川》
  民歌是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征服自然、激励意志、抒发感情、调节情绪的歌曲。旧时,甘肃与四川通过陇蜀道有着密切的商贸往来,甘肃盛产药材、鸦片,四川则以出产食盐、茶叶、丝绸、布匹而闻名。为了获取这些物资,甘肃一带的人们不得不千里迢迢下四川经商做买卖。这些长年赶牲口做贸易的人被称为“脚户”,他们在翻山越岭、日夜奔波往返于西北高原到四川盆地的漫漫路途中,吟唱起自编自创的山歌,以消除长途跋涉的寂寞和疲乏,久而久之流传下来许多旋律优美的民歌。其中《下四川》(脚户令)就是一首产生在陇蜀道上反映脚户生活的西北民歌。《下四川》流行于青甘川大部分地区,被人们称为“黄土高原的恋曲”。
  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是20世纪50年代青海“花儿王”朱仲禄先生来陇南采风时,无意间在礼县一位放羊老人的山歌中“淘得”的。听这首与陇蜀道有着血肉联系的民歌,能让人感到一种生离死别的眷恋,一种望乡早归的期盼。在高亢嘹亮、凄楚抒情的韵律中,仿佛能看到一个个脚夫,背着行李,赶着马帮,跋涉于陇蜀山水间。他们或仰天呐喊,或悲苦长叹,在思亲思乡中行走着,慢慢地消失在人们视野的尽头。
  综上所述,蜀道文化线路是各个历史时期与该道路密切关联的各类自然元素和文化元素的有机结合体。将陇蜀道纳入蜀道文化遗产范围,仅古代道路遗址就要增加诸多内容,如阴平古道上的宕昌邓桥古栈道遗址、武都险崖坝栈道遗址、文县阴平桥古栈道遗址、火烧关古栈道遗址、文县马尾墩摩崖石刻、文县碧口古镇等,祁山道上的西和石峡关古栈道遗址、鱼洞峡古栈道遗址、成县飞龙峡古栈道遗址和西和“新路颂”摩崖石刻、成县“西狭颂”摩崖石刻群、礼县盐官古镇等,再加上各类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元素无疑能更进一步丰富蜀道文化的内容,为蜀道“申遗”增添分量。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