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徽县境内的茶马古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12
颗粒名称: 二、徽县境内的茶马古道
分类号: K928.6
页数: 3
页码: 200-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境内的茶马古道的发展历史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徽县 茶马古道 蜀道

内容

徽自汉魏以来为河池地,往迹可考。元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明兴,置郡。顾山河佳丽,风物宣朗。且介于陇蜀之间,天然四塞,实称形胜,视他郡亡多让焉,故首志舆地。①洪武二年四月直隶行省。领州三,县十四。东距布政司千六十里。洪武十年六月降为县,属府,后复升为州。东南有铁山,南有嘉陵江,又有河池水流入焉。又南有虞关巡检司。西南有小河关。西北距府四百八十里。领县一(两当县)。②
  徽县处于陇蜀之间茶马贸易通道重要节点上,是茶马古道向西北延伸段的主要站口。自唐宋以至元明清以来,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的西部茶马贸易,都绕不开徽县。
  据考证,徽县境内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从陕西略阳县白水江镇进入徽县境内,经过白水峡到达大河店镇,再一分为二,一条向西北经白沙渡,翻木皮岭,过栗亭,到达成县,再从祁山道到达天水;另一条从大河店向北至今黑沟门,过老庄,过马房坝,经十里墩到达徽县县城。第二条南起陕西略阳县九股树进入徽县境内的三关店,经十八盘过石峡栈道到八渡沟,或从中川过柳家河至锅厂崖翻桃园梁到八渡沟;然后到虞关过水会渡经太和庵至青泥村到达徽县。再从徽县城过银杏树镇到峡街村,沿峡谷直行,翻山到火钻;再从榆树乡到高桥乡,经渭儿沟翻山出白音峡,到天水地界的李子园;经骆驼巷、稍子坡到天水三十五里店。③
  文献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新修的巡茶察院行台,建于徽州火钻镇的火站村(今徽县城北60里之榆树乡火站村),其是古代秦陇入蜀青泥道上的重要驿站。该行台由陕西巡茶御史沈越于嘉靖十八年五月主持动工修建,同年九月落成。包括正厅三楹,东西厢房共六楹。后厅三楹,东西厢房亦六楹,二门、大门各三楹。若大使之宅第则行台之西,亦不下一二十楹,器用诸物皆具。行台的建成化解了于所无衙、于官无事的困扰。此年七月,徽人恳请礼部侍郎吕柟撰文。吕柟听闻沈君美政,欣然挥毫撰写了《新修巡茶察院行台记》,其详细记载了明嘉靖年间徽州新修巡茶察院行台之缘由和经过,为研究明代茶马贸易之重要资史料,弥足珍贵。碑刻立于嘉靖十九年(1540)。由于年代久远,且屡屡遭受战火动乱与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如今,行台已不复存在,碑刻亦不知所终。
  嘉靖四十二年(1563),郭从道主笔编纂成《徽郡志》一书,最早录入《新修巡茶察院行台记》,其后清代、民国版诸志书俱录其文,为后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④
  新修巡茶察院行台建于明嘉靖年间,而明代是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秦蜀道茶马互市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该记明令有六:一是令汉中府岁办地亩课茶五十四万,依期起运;禁茶园、店户盗卖欺隐;而中茶商人领引之后,不得辗转兴贩,别务生理,久不完销,以稽国课。二是令洮、河、西宁三道督察三茶马(司)官吏,于运到茶斤,不得收粗恶者于库内以易马,而以甘美之茶给商人。三是令守巡参将诸官责各衙门巡捕官,即理巡茶。而西戎土番、叠溪、松茂以至西宁、嘉峪诸处私贩茶徒,不得肆行潜通番人易其马。四是令甘肃二行太仆寺及陕西都行二司,严视官军马匹,不得走失。疮瘭而桩棚,地亩、马价亦皆及时完征。并禁官马不得驮载私物、减其粮料。五是令派定空闲牧军守候,茶马一到,即时表领,勿得守至旬月,致马瘦损,至啮柱槛。其各苑亦必相水草之宜,而腾驹游牝,各得其所。圉长、群头皆不得惰偷闲旷,以废其业。六是令苑马寺通行分管三路官员,亲诣各该监苑,巡视寨堡,务必高墙深堑,坚实完厚,保障地方,收敛马匹,勿致损失。六项政令,行之数年,效果颇佳,遂为之记,以彰其行。
  在世宗朱厚熜整顿茶法的倡导下,嘉靖十七年(1538),巡茶御史沈公越檄知州王时雍创建青泥道火钻镇巡茶察院行台。火钻镇御史行台有堂,有室,有门,有屏。分司在行台右,即批验所旧基。
  嘉靖三十七年(1558),巡茶御史梁公札来徽州巡视茶院事务,严禁川、汉茶通过青泥道、成州道走私入番地,强化茶引管理,遂将徽州城西街茶院迁至白水江口。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州孟公鹏又在木庐镇修建了公馆,有亭,有序,有门。此后不久,出于交通、管理的缘由,将该巡茶察院行台迁至徽州城西街。
  当时徽山驿在北街,有堂。后堂东西序,有库狱,有门,竖驻节坊,驿丞一员(吏名)。虞关巡检司,在州南五十里,堂序门垣如制。巡检一员,吏一名。批检茶引所,原在火钻镇,移于州治西街。尽管机构健全,但其时茶法马政一如进入暮年的明王朝,已垂垂老矣,举步维艰。正如郭从道所说,尽管“徽,辐辏之地,水陆之衢也。往昔颇称繁华,大抵久则人情乐便。而近来川蜀之货,欲东者皆自阳平关出凤翔,欲西者皆自置口出临巩,登白江水而来徽者才十之二三耳。昔花马池之盐由徽入蜀者,全蜀食盐皆为之仰给。今蜀中有井盐,而盐利又阻矣。於戏!市井萧条,民无生理,殆不可以昔之徽视徽焉,可也”①。
  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徽州知州左之祯奏请《奉两院批允查明茶夫地粮数目》,说州北六十里火钻峪系运茶要路,旧制在那里设有茶引所衙门,汉中府所属五州县课茶俱由此地运送至秦州三十五里店交割。左之祯在奏章中还说,早年在秦州、秦安、清水、礼县四处佥编运茶的脚户刘文光等百余人全都居住在本镇。这些运茶的脚户除支领工食外,政府还任由其开垦荒山,砍伐林木。自本镇至滴水崖,南北亘七十里,东西阔二十里,地未入册,粮未起科,相传那些土地都是茶夫地。后运茶议罢,而茶户之子姓相沿开垦,遂为世业,并未征粮。至万历三十三年(1605),西乡县复运茶到州,议添运茶脚户。前任知州申请布政司批允在本州一十八里每年派银二百六两三分,纳入一条鞭法的规则之内,遂为岁额。州民苦之,王秉查知前地,于三十八年(1610)间状告。两院批行,分巡道董暨本府刑厅转委礼县知县尹焕,不惮劳瘁,履亩丈量。计实在川地共一万二千九百一拾六亩七分四厘,每亩折银三厘,核银三十八两七钱五分二毫二丝;坡地共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七亩九分七厘三毫,每亩折银二厘,核银六十六两八钱九分五厘九毫四丝六忽;陡地共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三亩四分三厘,每亩折银一厘,核银一十一两五钱二分三厘四毫三丝。以上三则共核银一百一十七两一钱六分九厘五毫九丝六忽,其中除去有主原粮一十一石四斗一升九合四勺,每斗核价银一钱四分,共银一十六两一厘一毫六丝外,实核征银一百一两一钱六分八厘四毫三丝六忽。每年征收在官,如遇汉中府运茶官到州,令茶店户照数支领,取领状附卷以备查盘。如无茶到,将银贮库,以听申请。茶院别项支销永不派及,阖州百姓呈府转道,申请两院。先蒙按院徐批茶夫田地如议三等,起科永为遵守。又蒙茶院张批火站峪茶夫田地,从来远矣。后茶夫虽撤,茶地故在。小民视为闲田,开垦耕种据为恒产,不纳官租,以致运茶脚价贻累州民。官吏曾不查其原委,岁岁编派。刘印等耕无粮之地,而阖州民有额外之征,此王秉等不平而鸣也。今该道着意清查,再三批驳。尹知县不避劳怨,履亩丈量,使六万余湮没之田、数十年不决之事,一旦清明,舆情大快。据议三等起科,甚为妥当,仍立碑入志以垂永远。杜异日告辩之端,缴本州知州左之祯遵奉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间,督刊附入。①
  该碑文反映了茶院初设时运茶脚户生产生活的基本现状,以及在万历年间茶院发展壮大、当地政府对茶运的关注等具体情况。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