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祁山—嘉陵道与西北茶马古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87
颗粒名称: 二、祁山—嘉陵道与西北茶马古道
分类号: K928.6
页数: 3
页码: 155-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祁山—嘉陵道是西北茶马古道的重要分支,是川陕茶叶进入青藏、新疆和西蒙的重要通道,也是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线路。
关键词: 茶马古道 祁山 嘉陵道

内容

祁山—嘉陵道是西北茶马古道的重要分支,是川陕茶叶进入青藏、新疆和西蒙的重要通道,也是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线路。
  先说西北茶马古道。
  1987年,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木霁弘和学生徐湧涛得知金沙江边有一条通往西藏的古道,认为这是古代西南茶叶进入康藏地区的主要通道,定名为“茶马古道”。此后,茶马古道的概念进一步扩大,指从唐宋一直到民国时期,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形式,汉、藏、西番各族之间以茶叶和马匹相互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商贸通道。这条古代商贸通道也是中国西部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交流传播的重要走廊,还是一条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厚、自然风光最壮观的旅游线路,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陇南境内的古道交通线路是茶马古道向西北的延伸段,也可称为西北茶马古道,是西南茶马古道与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连接线。
  唐德宗贞元末年(785—805),唐朝政府正式同回鹘开始了茶马互市,“时回鹘入朝,始驱马市茶”,这是有关茶马互市的最早文字记载。史料记载,两宋时的川茶年产量约为三千万斤,占全国产茶量的57%~62%,其中大部分运往甘肃、青海地区用于茶马互市。宋番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四川和陕西的汉中地区,而所易之马主要为西北番区的战马,承担运送茶叶和输送马匹任务的秦蜀道也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另外,秦蜀道在宋朝抗击辽、西夏、金的斗争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宋史·食货志》记载:“南渡前,市马分为二,其一曰战马,其二曰羁縻马。”榷茶主要是交易西北的战马,在军事上保证战争需要,通过茶马互市,在政治上保持与西北番族的友好关系,维护边境安宁。其次才是买羁縻马。所谓“羁縻”,就是笼络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使其不生异心,不反对宋王朝。羁縻马产于西南,不及西北马马体健壮高大,奔驰敏捷。羁縻马挑选后,只有一小部分用于补充战场需要,买这种马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安抚边疆民族,遏止战争。所以对愿意归顺称臣的少数民族就卖茶买马,否则就不卖茶不买马,即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来达到羁縻西南少数民族的目的。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秦蜀道茶马互市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明代建立伊始,在北方面临着元代蒙古残余势力的巨大军事压力。因此,朝廷非常重视茶马互市,一方面可以交换到“资于国用甚大”的大批战马,这是因为面对擅长柒佰(骑兵)作战的蒙古军队,如果没有数量可观的优良战马,御边和进行战争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朝廷也想“用茶易马,固番人心”,达到“且以强中国”的目的。“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人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
  明代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四川和陕西汉中。四川地区所产的茶叶在明代称为“川茶”或“蜀茶”“巴茶”。官府将所得茶叶储存起来,主要用于与西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互市。
  明朝初年对茶马交易管理严格,处罚十分严厉。朝廷也曾经数次大力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茶马私贩问题一直没有根绝,康县望关发现的茶马古道碑就是这段历史的实物证明。在康县望关乡政府西北100米处山垭的石猫梁上发现的《察院明文》残碑(见图3),证明那里在古代曾有一条天水—西和—成县—康县—武都的重要的客商通道(今康县望关段茶马古道遗迹如图4所示)。石猫梁东面斜坡石路上开凿有石台阶,现存二十级,长11米。西南坡石上开凿有台阶路和石砌路基,共长20多米。山垭上现存半截石碑,残宽70厘米,高90厘米,厚18厘米,有可辨认的碑额“察院明□”和碑文“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示知一应经商人等……茶马贩通番捷路”,有力地证明了明代这条“茶马贩通番捷路”民间贩运茶叶的繁忙景象。官民争利,察院才出台政策,过往客商要接受驻关官兵的检查,严禁民间茶叶贩运。也因此,明代中后期茶马交易日益废弛,西北地区首当其冲。明朝政府为了垄断茶马贸易,首先就要严禁私商贩运茶叶。
  除了康县望关那条陕甘出入蜀川的古道之外,还有一条由陕西略阳县到甘肃徽县的古道。这条古道沿嘉陵江北上,经白水江镇、大河店乡到徽县城,再北上到榆树乡(火钻峪)、高桥乡,再折向西北进入天水的大门乡,再向西行到达礼县的盐官镇(盐关)。此道据说是唐玄宗时期就已通行,是唐中央政府对藏区赏赐茶叶,换取马匹、麝香等的最早的茶马通道。
  清代西北茶马互市虽然已经没有明代那么辉煌,但从整体上看,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仍然比较活跃。清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正在进行,对军马的需求量很大,朝廷承袭明制,照样依赖于茶马贸易而获马。随着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巩固、疆域的扩大及民间贸易的繁盛,茶马贸易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到顺治末年,茶马贸易出现衰落的征兆。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政府决定将“西宁等处所征茶篦停止易马,将茶变价银量充饷”,这样,茶马贸易彻底停止了。于是,自唐代以来实行了1000多年的官茶垄断贸易,到乾隆初年便宣告终结了。但是民间茶叶贸易仍在正常进行。秦蜀道虽然没有了官方茶马贸易的内容,但茶叶等物品的交易依然存在,南方的茶叶、丝绸、布匹和白酒等经此源源北上,而北方的食盐、水烟、皮毛、药材等由此南下,历经数百年,秦蜀道起到的运输作用依旧。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