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境双龙寨的商旅曾经支撑起一方的繁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486
颗粒名称: 一、过境双龙寨的商旅曾经支撑起一方的繁荣
分类号: F729.2
页数: 4
页码: 152-1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双龙寨店铺统计概况和商铺经营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茶马古道 商铺 双龙寨

内容

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和县城北约十里的双龙寨(见图1)曾经十分繁华。那时双龙寨共计有四十五家店铺,部分如下:既可住人也可以喂牲口的脚骡店8户,只住人的单人店10户,经销各类生活用品的杂货铺10户,染坊2户,药店1户,给马打马掌、钉马掌的铁匠铺1户,豆腐坊、醋坊、
  油坊和油馍铺各1户,鸦片秘密销售点1个。这其中属双龙客栈规模最大。双龙客栈是西和上寨子人李德茂兄弟开的老字号,店址
  在今天西峪镇上寨子上大路的下店里。双龙客栈在清末民初是商旅途中的马帮和背脚子歇息和补充给养的一个重要站点。还有很大一部分流动商贩,有卖烧鸡、油馍、豌豆、旱烟、草鞋的,也有给人理发、修脸的。而烧鸡这类相对较贵的食物只有马帮和脚户的老板们才能买得起。
  另外,在上大路的集市向县城方向有买卖粮食的集市和打短工的人力市场;下大路的下城背后道路口以下是蔬菜市场和柴草市场。②骡马店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又叫过载栈、行栈;唐时叫邸店,是集客栈、货栈、中间商于一体的商业贸易组织,是由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催生的一个特定机构,可以为买卖双方的物资整合提供较为便捷的交易渠道。同时,又通过这一中介为交易各方建立起了良好稳定的商业往来关系。骡马店往往有一个大院落,养着不少驴马,代客运货。资本比较丰厚的骡马店也代客买卖运到的货物。
  骡马店的主要功能有二:①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脚户,为他们安排人畜的住食;②代客买卖,收取佣金,在传统中国社会能体现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服务领域包括住宿,组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接受代买、代卖或代运业务,也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同时兼营自营业务,是区域商品交易的媒介,所以明代以后甚至通称牙行,曾在中国商业舞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①
  当然,由于资本的丰厚程度不同,各骡马店的主营业务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特点,也就是说,他们的经营各有侧重。一般情形下,资金较多的骡马店主要经营批发和向周边地区拓展商贸业务活动,且往往消息灵通,熟悉市面,了解商品的购销情形,知道哪些商品可能脱销,哪些商品可能滞销,在周边地区有很大的活动能力,同外地的盐商、布商、棉商、烟商等都有来往。骡马店的老板也往往知道什么地方产什么东西,产多少东西;还知道什么人要卖什么东西,要多少东西;甚至知道哪个地方的货物便宜,哪个地方的货价昂贵,所以他们可以用较少的资本做较大的生意。资金较少的骡马店与外界的商业往来较少,经营形式也较为单一,他们一方面在外面跑生意,另一方面靠卖饭增添用度。而规模更小一些的骡马店,因为资本薄弱,其经营形式就只能是出力多而盈利薄的饭店。这些以卖饭为生的骡马店,兼有半农半商的性质,往往是按季节开设的。
  为安全起见,马帮和背脚子(见图2)出门在外,说话有自己的帮话(行业术语),有自己的帮规,也有相对固定的吃饭和休息站点。而过境西和县城的马帮和背脚子吃饭和休息的站点,基本上固定在今天的西和县西峪镇上寨子的双龙客栈。
  马帮驮运货物,每天行走约六十里,效率较高,但出行要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包括采购大宗货物的货款、牲口草料钱以及雇佣脚户的佣金。因此,马帮多为实力雄厚的商家雇佣;背脚子是苦力,大都是被资本较少的商家雇佣,但背脚子也是有组织、有帮规的,他们每天行走三十里左右的路程,上路前和购货后要由东家招待,吃喝一顿。
  对这些流动性很大的马帮和背脚子,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地方政府主要采用收税的手段进行管理。地方政府雇佣计税员在脚骡店里收税,每天晚上要清点住店的背脚子和牲口数量,根据背脚子和牲口数量的多少计税,又从税收收入中抽取很低廉的费用作为计税员的劳务报酬。一些外来客商就和熟悉的骡马店店主通谋,逃避税费。而骡马店为了拉拢客商,拓展业务,也总是愿意给客商一些方便,迅速成交货物并迅速离去,使税局不能发现,以图全部逃税。①
  另外,骡马店内有一定的行市,往往每日要挂招牌。货物一经卖出,骡马店就要收取斗捐,即手续费。如果卖出的是粮食和食盐,每斗分别收取粮食和盐三合,就是值百抽三。其他商品则按价收款,一般是值百抽二。
  但即便如此,脚骡店因住店背脚子多,过境的马帮多,客人要吃饭休息,骡马要吃草料,生意仍很红火。不仅客栈赚了个盆满钵满,还带动了一系列为马帮和背脚子服务的行业的发展,活跃了地方经济。
  当然,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骡马店有时也会采取撒合子的办法,低价收买,高价卖出,以此剥削外来客商。撒合子就是在用斗过粮或盐时,故意往斗外撒粮食或盐巴;撒在斗外的粮食或盐巴归商人,撒多少完全由商人自己掌控,因此,骡马店得到的收入一般比斗捐要多。除此之外,客商住宿还要交伙食费用,牲口则要交草料钱。
  骡马店在兼顾买卖双方利益的前提下,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对卖方负责,因为他吃了一次亏,下次就不来了,这就断了货源。为此,在某种货物滞销,一时卖不出去,而卖主又急于要走的情况下,店家就按市价把货买下来,或答应代销,这就赢得了客商的信赖。
  为了笼络客商,招揽生意,骡马店店家往往会走出一二里外接客,客商一进店,立即帮助他们卸驮子、喂牲口;为了让客商休息好,第二天好走远路,冬天总是把炕烧得暖暖和和的,有时还把自己的热炕让给客商睡。此外,他们还廉价供给客商牲畜草料,足秤足斗,从不缺斤短两,也绝不卖坏草坏料。有时客商自带草料和食物借宿,他们也从不拒绝其入住客栈。而且当客商在路费方面有困难时,他们也会慷慨解囊。
  在清末民初,西和县双龙寨除了著名的双龙客栈外,还有两家比较有影响力的商号,那就是下城的“协通源”商号和上城的“德义隆”商号。
  协通源商号创立于晚清,其创始人起初是在陇南大地上走街串巷的货郎,后来在宕昌县贩卖药材发家致富,创立了协通源商号。协通源商号早期主要经营药材生意,发家致富以后,发现过境西和、从北方南下采购茶叶等货品的客商很多,特别是从西南北上,赶往天水、西宁、兰州及经河西走廊进入西蒙和新疆的马帮和背脚子,都需要住店歇脚、补充给养,于是,他们就在西和上寨子开始经营骡马店和其他商铺;同时兼营水烟生产和染坊等,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协通生”商号,但仍以经营骡马店和商铺为主。
  德义隆商号创立的具体时间已难以知晓,其创始人是民国时期的李启清和李启瑞兄弟俩,主要经营骡马店,同时组织马帮驮队从事长途运输水烟和杂货的买卖。他们有自己的马帮驮队,并且在县城有自己的商铺。李启瑞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弃商从戎,在吉鸿昌将军麾下当兵,之后德义隆就主要靠其兄李启清经营。
  新中国成立前,德义隆商号和协通源商号不仅经营商铺,也出租土地,上寨子的大多数土地都是德义隆和协通源的,这也是他们长期经营脚骡店和商铺的结果。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过境住店歇脚、补充给养的马帮和背脚子数量之多,客栈盈利之丰。
  现在,双龙寨曾经的繁华景象虽已不复存在,但其痕迹和影响仍在,背脚马帮的脚户和背脚子住店时的鼾声和骡马吃草料时的铃铛声仍留存于人们的记忆里。正如著名学者余秋雨所说:“每个体面门庭的花岗岩门槛上都有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可以想见当年这儿是如何车水马龙地热闹。这些车马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境之外,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扬鞭千里的英武气,驮载着远方的风土人情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①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